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感知4以内的数》

合集下载

小班数学公开课感知4以内的数教案及反思

小班数学公开课感知4以内的数教案及反思

小班数学公开课感知4以内的数教案及反思小班数学公开课感知4以内的数教案及反思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数学公开课感知4以内的数教案及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感知4以内的数量。

2、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并说出总数。

3、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5、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二、活动准备春天背景图一张,1个春姑娘,2朵花,3只小鸟,4只小白兔,1—4的数卡,三只礼品盒(内有二个娃娃,三本图书,四只乒乓球);幼儿人手一份1—4的点卡。

三、活动过程1、看一看师:春天到了,春姑娘来了(出示背景图),我们来看一看有几个春姑娘(1个),一个春姑娘的好朋友是数字1(师出示数字1)。

花儿也开了,(师出示花)我们来数数有几朵花,要求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2朵),2朵花的好朋友是数字2,(师出示数字2),小鸟也飞来了,我们一起来数数有几只小鸟,要求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3只),3只小鸟的好朋友是数字3。

(师出示数字3),小白兔也到草地上来做游戏了,数数有几只小白兔(4只),要求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4只),4只小白兔的好朋友是数字4。

(师出示数字4)。

2、摸一摸师出示三只礼品盒:“春姑娘给我们带来了三只礼品盒,请小朋友上来摸一摸盒子里是什么?”。

请个别幼儿上来触摸感知,其余幼儿一起验证。

3、动一动游戏:听音找点卡。

师:老师为小朋友每人准备了一份点子卡片,请小朋友竖起耳朵听仔细,老师拍了几下铃鼓,你们就找出几的点子卡片。

4、结束活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钟”:师:当听到‘天黑了’,请小朋友看清老师手里的数字,就找几个好朋友变成石头,这样老狼就不会抓到了。

四、活动延伸继续探索教室内、家中4以内的物品,巩固按物数数的方法,并说出总数。

幼儿园幼儿小班数学教案《感知4以内的数量》含反思

幼儿园幼儿小班数学教案《感知4以内的数量》含反思

幼儿园幼儿小班数学教案《感知4以内的数量》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能够准确感知1到4以内的数量;2.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3.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教学准备教师:教案、教具(计数棒、数字卡片、水果图卡片、数字图卡片、数字图示教具等);学生:课件、笔记本、笔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本节课主要教授感知4以内的数量知识,我们先通过数字卡片向幼儿展示数字1、2、3、4的形态,引导幼儿认知。

并且向幼儿介绍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感知4以内的数量”。

2. 新知呈现(15分)(1)探究数量通过计数棒和数字图卡片,教师给幼儿展示1-4个数字的表示方法。

指出:每个数字代表一种“数量”,并且让幼儿进行互动操作,展示出每一个数字所代表的数量大小。

(2)对比大小通过制作水果图卡片,展示苹果、香蕉、橙子等水果的数量,根据数量大小的对比,引导幼儿了解更大、更小的数量概念。

3. 拓展(20分)(1)数字图示教具教师通过数字图示教具引出幼儿对数字大小的认知,例如:数字3大于数字2、数字4大于数字3等。

(2)数学游戏通过数学游戏的方式,在感知4以内的数量上进行加减法的练习。

例如,两个数字卡片相加,让幼儿通过计算得出总数。

4. 总结(5分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问题想要问吗?5. 作业(10分钟)让幼儿使用笔记本,用数字图示教具进行自主练习,完成作业。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幼儿们对于数量概念和大小比较概念的理解偏弱,而且在加减法的运算过程中,也存在问题。

在帮助幼儿进行数学思维的培养过程中,我将更加注重互动式的教学方式,让幼儿更加主动、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

幼儿园小班优秀数学教案《感知4以内数量》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优秀数学教案《感知4以内数量》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优秀数学教案《感知4以内数量》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4以内的数量,能够正确数数并感知数量的多少。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感知4以内的数量,能够正确数数。

2.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数量的多少,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具:4个大小不同的苹果、4个不同数量的橘子、4个不同数量的葡萄、4个不同数量的桃子。

2.学具:每组幼儿一套水果模型。

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4个大小不同的苹果,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苹果的数量。

教师提问:“请问你们谁知道这些苹果有多少个?谁能数一数?”2.教学活动教师将幼儿分成4组,每组幼儿面前分别摆放不同数量的橘子、葡萄和桃子。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每组水果的数量,并让他们用手指一指、数一数。

教师提问:“请问你们知道每组水果有多少个吗?谁能告诉我?”教师再次出示4个不同数量的水果,让幼儿观察并比较数量的多少。

教师提问:“请问你们能看出哪个水果多,哪个水果少吗?谁能告诉我?”3.动手操作教师发放水果模型,让幼儿自己动手摆放,将相同数量的水果放在一起。

教师提问:“请问你们能将相同数量的水果放在一起吗?谁能示范一下?”教师邀请幼儿分享他们的操作成果,引导他们说出每组水果的数量。

5.游戏环节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找朋友”游戏,让幼儿根据数量找到相应的水果。

游戏规则:教师说出一个数量,幼儿找出相应数量的水果并放在指定位置。

6.结束教师提醒幼儿下节课继续学习新的数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实物展示和动手操作,让幼儿直观地感知了4以内的数量,达到了教学目标。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和表达,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游戏环节的设计,既巩固了幼儿对数量的认识,又提高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4.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关注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对数学的热爱,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感知4以内的数量》

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感知4以内的数量》

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感知4以内的数量》一、前言小学数学的教育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达成学习任务为目标,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

孩子们是天真、好奇而主动学习的天使,是在轻松、愉快和充满挑战的环境中学习的。

本文将会介绍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旨在帮助老师们更好地教学,快乐地教学,同时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掌握“感知4以内的数量”这一关键点。

二、教学目标本次教学旨在: - 帮助学生感知4以内的数量,理解基本的数值关系。

- 让学生通过游戏、互动活动等多种形式,激发其兴趣,强化学生的记忆。

- 提高学生的配合度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感知4以内的数量,理解基本的数值关系。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通过互动活动中建立数值意识,记忆深化?四、教学准备•教学素材:笔、纸、数学卡片等。

•教学环境:小班数学学科教室,教室应该保持清洁、安全,教学资源充足,比如黑板、教学板等。

•师生配合:老师需要认真备课,在教学时带有积极的态度,同时要注意与学生及家长的沟通。

五、教学过程1. 热身环节•老师将一张卡片展示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将数字和图形配对。

•老师可以询问学生,提出问题来引发学生自由交流。

例如,“这个数字和形状是什么?”,或者问学生,“这是一个什么形状?为什么?”•老师可以在黑板上画一些图形、数字,引导学生做些类似的练习。

2. 知识讲解及练习•老师介绍4以内的数字,并让学生玩游戏。

比如,“小公鸡颜色游戏”。

游戏规则是一个小公鸡,如果它站起来,这表示为1,如果它站起来并转动头,这就表示为2,以此类推。

在游戏中,孩子们可以学习颜色和数字的匹配。

老师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帮助学生熟悉数字和大小。

•老师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兴趣进行教学,比如让孩子们绘制数字,或者做练习题,让他们在自己感兴趣的项目中建立起数值意识。

3. 游戏实践•老师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一个人说一个数,或者跟随自己口袋里的物品,实践快乐计数的演习活动。

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感知4以内的数》

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感知4以内的数》

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感知4以内的数》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通过操作活动,感知4以内的数。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幼儿感知4以内的数,理解数的概念。

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具:数字卡片、小动物玩偶、水果图片、数字连线图。

2.学具:小盘子、小碗、小勺、水果模型。

3.教学环境:安静、舒适。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数字。

(2)教师出示小动物玩偶,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小动物的名称。

2.教学活动(1)认识数字1①教师出示1个小盘子,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1”。

②教师出示1个小碗,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1”。

③教师出示1个小勺,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1”。

④教师出示1个水果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1”。

(2)认识数字2①教师出示2个小盘子,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2”。

②教师出示2个小碗,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2”。

③教师出示2个小勺,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2”。

④教师出示2个水果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2”。

(3)认识数字3①教师出示3个小盘子,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3”。

②教师出示3个小碗,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3”。

③教师出示3个小勺,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3”。

④教师出示3个水果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3”。

(4)认识数字4①教师出示4个小盘子,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4”。

②教师出示4个小碗,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4”。

③教师出示4个小勺,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4”。

④教师出示4个水果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4”。

3.游戏活动(1)教师出示数字连线图,引导幼儿按照数字顺序进行连线。

(2)教师出示小动物玩偶和水果图片,引导幼儿进行数字匹配。

(1)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所学内容,巩固4以内的数。

(2)教师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实物操作、游戏活动等多种形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知4以内的数,达到了教学目标。

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感知4以内的数量》

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感知4以内的数量》

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感知4以内的数量》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0-4的数字;2.能够认识0-4的数量;3.能够掌握0-4的基本加减法;4.能够习惯用手指数数。

二、教学准备1.教学PPT;2.数字卡片或数字积木;3.两个小球或其他小玩具。

三、教学过程1. 入门活动教师拿出两个小球,让学生数出来。

接着,老师再拿出一个小球,学生又要数一遍。

最后,老师将三个小球放到桌子上,让学生估算出来,看谁先数出来。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尽快投入到学习中。

2. 数字认知教师会用PPT让学生认识数字0-4,并告诉学生每个数字对应的符号。

接着,老师会拿出数字卡片或数字积木,要求学生触摸并说出数字卡片上的数字和数量,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数字。

3. 数字加减老师会让学生用数字卡片或积木拼出数字1、2、3和4,将这些数字分别放在黑板上的加减法式子中,让学生进行加减法的练习。

在操作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使用手指数数,并让其再次认识0-4的数量。

4. 小结教师会让学生数一下他们下小学后才能忘记的事情。

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现,每个人都会数数的起点不同。

因此,老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数头,从头开始数,最后数到目的数字。

最后,让学生一起对今天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总结。

四、反思总结小班数学教学中,要把握住幼儿的认知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要做到寓教于乐。

此外,手指数数是幼儿学习数学的重要步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多使用手指进行计算。

最后,要注意教学内容的渐进性,要通过不断的重复练习,让学生更加稳定地掌握基础知识。

小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感知4以内数量》

小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感知4以内数量》

小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感知4以内数量》【教学目标】1.能够感知并准确说出4以内的数字;2.能够正确排列和比较4以内的数量大小;3.能够通过教师提问和游戏等方式加深对4以内数量的感知。

【教学准备】1.足够的4以内的物品,如小球、积木等;2.写有4以内数字的卡片或纸条;3.计数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让学生数数:教师出示计数器,然后大声数数,并让学生跟随数数。

2.数字游戏:教师将写有4以内数字的卡片或纸条分发给学生,然后出示一个数字,学生试图找到对应的卡片或纸条,并将其举起。

二、讲解(10分钟)1.引导学生感知4以内的数量:教师拿出足够数量的物品,教学逻辑:先把1个物品放入一个容器,再放入第二个物品;再把两个物品一起放入容器,并数出2;再放入第三个物品,数出3;再放入第四个物品,数出4。

引导学生感知到4以内的具体数量,并教师进行反复演示,使学生有一直固定数量的感知。

2.猜一猜:教师出示1-4以内的物品的图片,让学生猜一猜有多少个物品,然后教师数出数量。

三、练习(15分钟)1.排列物品:教师将足够多的物品放在桌子上,让学生试着用手指按顺序数一数,然后教师进行检查。

学生可以自己找物品进行排列,教师检查结果是否准确。

2.比较数量大小:教师分发物品给学生,然后提出两个数量的物品,让学生试着比较大小。

例如:比较两个圆圈里分别放有多少个小球,学生进行观察和比较。

四、拓展(10分钟)1.数字填空:教师进行数字填空题让学生回答。

例如:在“1-__-__-__”的第一个空填什么数字?在“2-3-__-__”的第三个和第四个空填什么数字?2.小组比赛:将学生分成小组,然后教师说出一个数字,每个小组要根据这个数字找出相应数量的物品,然后通过比较大小,看哪个小组的数量多。

五、反思与总结(5分钟)通过上述活动,学生对4以内的数字有了更深的感知和理解。

在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感知数字的同时,要注意情感培养,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

小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感知4以内数量》

小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感知4以内数量》

小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感知4以内数量》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通过操作活动,感知4以内的数量,能够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2.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和表达能力。

3.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幼儿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幼儿感知4以内的数量,会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难点: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发现数量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1.教具:4个不同颜色的球,4个相同大小的盒子,数字卡片1-4,小动物玩偶4个。

2.学具:每组幼儿一套操作材料(4个不同颜色的小球,4个相同大小的纸盒,数字卡片1-4)。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4个不同颜色的球,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球的颜色。

2.教师提问:“你们猜猜这些球有几个呢?我们来数一数。

”(二)基本环节1.教师与幼儿一起数球,引导幼儿感知4以内的数量。

a.教师边数边用手势表示数字。

b.邀请幼儿上来数球,并用手势表示数字。

2.教师出示4个相同大小的盒子,引导幼儿将球放入盒子中。

a.教师提问:“你们知道有几个球就要放几个盒子吗?我们来试一试。

”b.教师与幼儿一起将球放入盒子中,并说出数量。

3.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盒子中的球,发现数量之间的关系。

a.教师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盒子里球的个数一样多吗?”b.教师引导幼儿说出:“每个盒子里都有4个球。

”4.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4,引导幼儿将数字卡片与球对应。

a.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数字代表什么吗?”b.教师引导幼儿将数字卡片与球对应,并说出:“1个球,2个球,3个球,4个球。

”5.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操作活动,巩固对4以内数量的感知。

a.教师将操作材料分发给每组幼儿。

b.教师引导幼儿将球放入纸盒中,并用数字卡片表示数量。

c.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完成任务。

(三)结束环节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操作成果,引导幼儿说出自己感知到的数量。

五、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我尽量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让幼儿容易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感知4以内的数》
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感知4以内的数》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感知4以内的数量。

2、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并说出总数。

活动准备
春天背景图一张,1个春姑娘,2朵花,3只小鸟,4只小白兔,1—4的数卡,三只礼品盒(内有二个娃娃,三本图书,四只乒乓球);幼儿人手一份1—4的点卡。

活动过程
1、看一看
师:春天到了,春姑娘来了(出示背景图),我们来看一看有几个春姑娘(1个),一个春姑娘的好朋友是数字1(师出示数字1)。

花儿也开了,(师出示花)我们来数数有几朵花,要求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2朵),2朵花的好朋友是数字2,(师出示数字2),小鸟也
飞来了,我们一起来数数有几只小鸟,要求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3只),3只小鸟的好朋友是数字3。

(师出示数字3),小白兔也到草地上来做游戏了,数数有几只小白兔(4只),要求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4只),4只小白兔的好朋友是数字4。

(师出示数字4)
2、摸一摸
师出示三只礼品盒:“春姑娘给我们带来了三只礼品盒,请小朋友上来摸一摸盒子里是什么?”。

"来;自.老师;教.案;请个别幼儿上来触摸感知,其余幼儿一起验证。

3、动一动
游戏:听音找点卡。

师:老师为小朋友每人准备了一份点子卡片,请小朋友竖起耳朵听仔细,老师拍了几下铃鼓,你们就找出几的点子卡片。

4、结束活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钟”:
师:当听到‘天黑了’,请小朋友看清老师手里的数字,就
找几个好朋友变成石头,这样老狼就不会抓到了。

活动延伸
继续探索教室内、家中4以内的物品,巩固按物数数的方法,并说出总数。

活动反思
《纲要》指出:"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并
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能感
知到事物的数量关系并能手口一致地点数4以内物体的数量,是
小班幼儿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

本节课我注重从感知入手,结合
生活经验,感知4以内的数量,通过游戏使幼儿学习手口一致地
点数和按数量匹配相应的实物。

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感知4以内的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