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宪法晨读内容
国家宪法日宪法晨读活动总结

国家宪法日宪法晨读活动总结活动背景国家宪法日是每年的12月4日,为了纪念我国首部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实施,同时也为普及宪法知识、提升国民法治意识、推动宪法精神落地生根提供契机。
活动策划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我们在国家宪法日当天,组织了一次宪法晨读活动。
具体策划如下:时间安排时间:2021年12月4日早上八点至九点活动地点通过在线会议平台,在线上进行晨读活动,该平台支持好友、同事、同学在线参与。
活动流程•8:00-8:10 主持人介绍活动目的和流程•8:10-8:50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主题,进行集体晨读•8:50-9:00 现场参与者发表感想和建议活动实施在活动开始前,我们提前向公司员工、同学、朋友发出宣传通知,邀请大家一起参加这个有意义的晨读活动。
到达活动现场后,主持人介绍活动意义和注意事项,并开始进行宪法晨读活动。
晨读环节一共有20人参与在线会议晨读活动,主持人先介绍了宪法的重要性,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主题进行晨读。
在晨读的过程中,主持人先轮流逐条解读宪法的相关内容,解释法律术语的含义,引导参与者理解宪法概念以及条文与日常法治联系的方式。
然后每一条宪法条款结束后,主持人会安排参与者发表自己的心得体会。
互动环节最后10分钟用于现场参与者发表感想和建议。
面对在线上参与的人员进行答疑解惑,参与者根据宪法晨读的过程中所理解的知识点,结合自己工作、身边的人和事,积极发表见解和提出建议,促进了互动交流。
活动效果通过本次晨读活动,参与者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有了更深的认识,对法治、社会公德等问题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增强了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让大家认识到我们都是法治社会的一份子,要把法律当做一面镜子,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总结通过此次宪法晨读活动,我们学习到了法律界的必修课——《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了解了我们国家的基本制度和基本法规,学习并提高了法律知识和法律素养,同时也树立了法治思维和法律意识,引导了大家走向更好的法治之路。
关于宪法的心得100字(精选8篇)

关于宪法的心得100字(精选8篇)关于宪法的心得100字篇112月4日是我国的宪法日,我们学校组织全校师生进行了宪法晨读活动。
通过这次活动,我了解到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的法律。
我们从小就要学习宪法,了解法律,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
很多小朋友平常对交通安全规定不以为然,比如未满12岁就骑小黄车上马路,随意闯红灯等。
还有的小朋友喜欢动手动脚,推人一下,绊人一脚,一言不合就抡起拳头。
其实这些都是法律意识淡薄的表现。
要知道小事也会变大错、闯大祸,甚至酿成惨祸。
即使侥幸没有出事,但是小时候违规多了,长大了就可能变成违法犯罪。
“勿以恶小而为之”,古人就已经告诉我们,只要是不对的事情,哪怕再小,我们也不要去做。
我们从小就要养成端正的态度,遵守规则,遵守法律,我们的国家才会变得越来越好。
遇到自身权益被损害时,我们也要懂得用法律来保护自己。
通过这次活动,我知道了有一部《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专门用来保护未成年人的。
所以一旦有人伤害你,就要勇敢地告诉大人,到公安局那边去报案,不要因为坏人的恐吓而害怕。
坏人反而会因为我们懂得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而不敢再欺负你。
宪法日活动让我收获多多,我以后要更多地了解法律,希望大家都既不要去做违法违规的事情,也要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把我们祖国建设成为更完善的法治国家。
关于宪法的心得100字篇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党中央决定对宪法进行适当修改,目的是通过修改使我国宪法更好体现人民意志,更好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更好适应提高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能力、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
这次宪法修改,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对宪法作部分修改、不作大改,严格依法按程序推进,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共提出数千条建议。
这是严格依法办事、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共识的过程,体现了党和人民的共同意志,体现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宪法晨读演讲稿(精选17篇)

宪法晨读演讲稿(精选17篇)宪法晨读演讲稿篇1宪法晨读演讲稿篇1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宪法在我心中”。
宪法一词来源于拉丁文,是组织、确立的意思。
宪法是规定公民基本权利和国家根本制度,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根本大法。
宪法是母法,所有的法律都必须根据宪法产生,不得违背宪法。
宪法是爱法,就像母亲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
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使我们的人格、人生、财产受到保护。
宪法是国法,规定整个国家基本制度。
它保障国家权力有序运行,规范和制约国家权力;确认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调整国家最重要的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因此,宪法是社会稳定的调节器和安全阀,对于解决各种重大社会矛盾和冲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青少年是宪法保护的重点对象。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儿童受国家的保护。
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等。
或许有人觉得只要自己安分守己不做那些违法犯罪的事就行。
这样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青少年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
比如,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依靠法律保护自己,不让不法分子有机可趁。
比如,同学们将来参加工作,要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依法获得劳动收入和各项权益。
诸如此类的情况我们都可能会碰到,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学习法律知识,坚决捍卫自己的合法权利。
国无法则乱,家无法则衰。
同学们,我们不但要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我们还要把法制意识宣传给周围的人。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构建法治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宪法晨读演讲稿篇2宪法晨读演讲稿篇2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12月4日是法制教育宣传日,所以今天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法制安全,从身边做起。
同学们,当文明学生,做守法公民,接受健康的思想,并时刻以法律为准绳,规范自己的言行,监督自己的行为,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健康成长。
中小学学宪法宪法晨读

宪法好,宪法妙,宪法治国人民笑。 不触线,不去闹,违法犯罪可不好。 有险情,马上报,消防人员即赶到。 普法律,事故少,遵纪守法很重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儿法律知识》儿歌
从小要学法,法律威力大, 生活大世界,处处不离它。 护己要学法,保护你我他, 法前人平等,用法闯天下。 齐心来学法,歪风都能杀。 弘扬正气好,利民利国家。
法制格言
法律是一叶扁舟,乘载着你,在人生漫漫 大海上安全行驶一辈子。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 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法律职业的社会地位是一个民族文明的标 志。
学法明是非,懂法知荣辱,用法保幸福。 有一种爱叫法律,有一种温暖叫遵守。
宪法知识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适用于国家全 体公民,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 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 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 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 容。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 《义勇军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 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是北京。
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宪法知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2.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每年举行一次,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 务委员会召集。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的人选;根 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 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 5. 12月4日,是中国的“宪法日”。之所以确定这一天为“宪法 日”,是因为中国现行的宪法,在1982年12月4日正式实施。
国家宪法日宪法晨读活动心得体会

国家宪法日宪法晨读活动心得体会8篇国家宪法日宪法晨读活动心得体会精选篇1为了迎接宪法日的到来,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了宪法晨读活动。
作为新时代的初中生,要为全面依法治国贡献力量就先得了解宪法,因为它是保证我们每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权益的根本大法。
宪法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位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是保障我们每一名中华儿女权益的坚强基石,在我们的生活中必不可少。
如果没有宪法,人们怎么去认识事物,判断它的对错;如果没有宪法,人们只会无拘无束,任意妄为;如果没有宪法,只会让更多的人在法律面前恣意妄为。
没有宪法,国家会变得如何,将不堪设想。
我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在充分通过宪法保障自己权益之前,认真学习宪法、全面了解宪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它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依法治国”方略的根本依据,它不仅对公民权力进行了确认和保障,同时对国家权力的设置和行使进行了规范,它是保持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协调与平衡的根本规范。
《宪法》所规定的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是相互作用的。
首先,公民权利是国家权力的来源。
公民权利是经过宪法确认的,而国家权力是人民通过的宪法所赋予的。
其次,公民权利是国家权力的目的。
国家权力的设置是以公民权利为对象,以维护公民权利为目标的。
学习宪法学有助于大家遵守宪法和维护宪法。
宪法学课程以系统全面地学习中国宪法为主要目的。
宪法序言中也特别强调每个公民都应该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尊严,因此,学习宪法学是遵守和维护宪法的前提,每一位自学宪法学的学生都应更加明确其必要性和重大意义。
国家宪法日宪法晨读活动心得体会精选篇220__年12月4日是我国第X个“国家宪法日”。
依据教育部、省、市、局下发《关于在国家宪法日深入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x中心小学积极组织,认真谋划“国家宪法日”的学习宣传教育活动,以弘扬宪法精神为宗旨,以宣讲宪法基本原则和基本知识为重点,制定工作方案,全面开展《宪法》学习教育活动。
2023年宪法晨读内容(通用9篇)

2023年宪法晨读内容(通用9篇)12月4日,在第5个国家宪法日之际,教育部举行了国家宪法日全国中小学宪法晨读活动。
中小学组织开展宪法晨读活动,利用晨读时间,选择宪法序言及正文中的适当章节、条款,组织学生集体朗读,举行特别升国旗仪式,了解宪法关于国旗的规定,上一节宪法教育课,围绕宪法学习日主题,以专题教育、社会实践、班队活动、远程学习等形式,组织师生集体学习宪法知识。
通过宪法晨读活动使我懂得了什么事宪法。
宪法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onstitutio,本是组织、确立的意思。
古罗马帝国用它来表示帝王的诏令、谕旨,以区别于市民会议通过的法律文件。
欧洲封建时代用它表示在日常立法中对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的确认,含有组织法的意思。
英国在中世纪建立了代议制度,确立了国王没有得到议会同意就不得征税和进行其他立法的原则。
后来代议制度普及于欧美各国,人们就把规定代议制度的法律称为宪法,指确认立宪政体的法律。
追朔宪法的历史,我了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颁布了一个宪法性文件和4部宪法,即1949年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
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后来又以修正案的方式经过了1988年、1993年、1999年和20xx年4次修改。
20xx年开始,我国将12月4日作为每年一次的全国法制宣传日,开展以学习宣传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为重点的广泛的普法活动。
20xx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
国家宪法日的设定,有利于在全社会加强宪法宣传教育,树立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意识,进一步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第四篇: 2023年宪法晨读内容我们知道,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同学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接收到各种新鲜的事物,其中有健康的,也有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你们是否能分辨得清楚同学们是否想过你们日常的一言一行都必须受到法律约束,法律是至高无上的,是不可侵犯的,谁违犯了法律就必定受到法律的惩罚。
小学简报宪法日晨读活动

XX小学XXX年宪法日晨读活动
简报
XXX年12月4日
为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进一步增强我校师生的法治观念,建设平安和谐校园。
根据县教体局相关要求,结合实际情况,我校开展了“12.4”宪法日晨读活动。
此次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向全校师生宣传“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推进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建设和谐校园,法制校园,担负起我们的责任与使命,把安全、诚信、有序融入我们的学习生活中,让公平、正义、和谐构成校园文明的强音。
此次活动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开展有关宪法知识的国旗下讲话;第二部分是校长在升旗仪式上亲自对同学们强调这次活动的重要性并带领学生学习了宪法的部分内容。
第三部分是各班开展一次有关宪法知识的主题中队活动。
第四部分是全校同学在网上参与了“宪法小卫士”的学习。
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全体师生感受较深,纷纷认为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要加强对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切实增强法律意识,以此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行为,做遵纪守法的公民。
并在工作学习中大力宣传弘扬法制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共同营造和构建和谐平安校园。
XX县XX街道XX小学
XXX年12月4日。
2024年法制宣传新闻稿

法制宣传新闻稿法制宣传新闻稿1今年是”六五“普法的__一年,也是”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确立六周年,为了宣传和展示”六五“普法成就,全面落实”六五“普法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推进全区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更好地服务科学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我区将于11月20日至12月20日开展”12·4“法制宣传月宣传活动。
现就做好”12·4“法制宣传月活动作如下安排:一、活动主题今年全国的”12·4“法制宣传月活动的主题是:”弘扬法治精神,促进社会和谐“。
二、时间安排从11月20日开始到12月20日结束。
三、宣传重点要大力宣传宪法,宣传国家基本法律,宣传与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服务和保障民生相关的法律法规,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不断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律素质和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
要围绕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要深入开展”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促进社会矛盾化解“主题宣传活动,针对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法制宣传教育,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引导公民依法表达利益诉求,维护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矛盾化解。
要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公务员和执法人员的廉政法律法规宣传教育,促进公正廉洁执法。
要大力宣传”六五“普法以来所取得的成就。
宣传”六五“普法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服务民生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宣传”六五“普法在服务司法体制改革,促进民主法制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宣传我区开展”法律九进“活动的好经验好做法;宣传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民主法治社区、法治城区创建等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成绩;宣传在”五五“普法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人物。
四、活动内容”12·4“法制宣传月活动期间,重点开展以下活动:1、通过区办公楼广告宣传屏滚动播放12。
4的法制宣传及相关宣传口号,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宪法晨读内容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
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
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
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
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
遵守宪法和法律。
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第三十三条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第四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第五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
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第五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第五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