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面)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

合集下载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型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型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

治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 2 8 例, 回顾性分析使用无创正压通气 的护理措施和取得的效果。结果 : 2 8 例患者经无创正压通气辅助治疗 1 周后 , 缺氧 和二氧化碳潴 留现象得到明显 改善。结论 : 无创 正压通气有助 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患 者的恢 复 , 效果显著 , 做 好上机前后护理及并发症 预防是 治
1 资料 与方 法
2 8例患者经无 创正压通气辅助治疗 1 周后 , 缺氧 和二 氧 化碳潴 留现象 得到 明显 改善 。治疗 后 P a C O : ( 5 0± 5 . 7 ) %,
P a O 2 ( 6 6 ± 1 3 . 2 ) %, 血 氧饱 和度 达到 8 0 % 以上。
3 护 理
3 . 1 上机前护理 3 . 1 . 1 上机 前严格测试 呼吸机 的性 能是否完好 检查 呼吸
机和连接管路 , 是否 正 常运转 、 通畅, 更换 过滤膜 、 细菌过 滤
网; 湿化器水位正常 , 电源稳定。护理人员熟 练掌握元创呼吸 本组应 用无创 正压 通气患 者 2 8例 , 其 中男 机 的操作技能 、 参数调节及 故障排 除。
以达到最佳效果。告诉患者在必要时可中途取下面罩, 间歇
休息 。 3 . 1 . 3 鼓励 患者 主动 咳嗽排 痰 采取有 效排痰措 施 , 帮助
管道按规定连接 , 根据 患者 面部 大小选择 合适的鼻面罩 , 并与 发生器连接 , 妥善 固定 多头 带 , 使之 形 成密 闭性 回路。采用 S / T 模式, 呼吸频率 1 2 ~ 1 6 次/ I I l i n , 供 氧流量 5 L / a r i n 。初 始
痰液排出 , 保持呼 吸道 通畅。如 : 协助拍背 、 指导有效咳嗽、 多
吸气压力为 8 e m l i 2 O , 呼气压 力为 4 e m l i 2 O , 然后 以每次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呼吸兴奋剂纠正酸碱失衡 治疗 , 并给予鼻导管吸氧 , 氧流量 15 / n .-2L mi。NIP P V治疗组 : 在常规治 疗的基础 上呼吸 机进行辅助通气 。上机前 向患者作好解 释工作 ,消除恐惧 心理 ,使其 自然放松 ,固定面罩或鼻罩 ,调节压力带至不 漏气为止 。机械通气 工作模式 :压 力支持 / 压力控 制通气
1 资 料和方 法
1 1 临床资料 : . 收集我 院 2 0 0 3年 1 至 2 0 0月 0 6年 3月 的
C D急性 加重期合 并 Ⅱ型呼吸衰竭 的患者 4 OP 2例 , 中男 其
g 2 呼气 压力 ( P P) i 2 待 患者适 应后 , i H O, n E A 4t H O, n 逐渐 增加吸气压 1 -2 m 2 呼气 压力 4 i H O, 0 0c H O, ~6c 2 吸氧 n 浓度 2 %-3 %。观察 患者 心率 、 吸频率 、 5 5 呼 动脉血氧 分 压( a 2 、 氧化 碳 分压 ( aO2 , PO )二 P C ) 比较住 院 天数 和病 死

76 ・ 7
山西医药杂志 2 0 年 9月第 3 卷第 9 08 7 期 S a x Me 1et br 08 V 1 7 N . hn i d Spe e 20 o. o J m 1 31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合并 Ⅱ型Ⅱ吸 衰竭 的临床疗效分析 乎
期合并 Ⅱ型呼吸衰竭的通气 , 可明显缩短住 院天数 , 降低病死率 。
【 关键词 】 无创正压通气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呼吸衰竭
慢 性 阻 塞性 肺 疾 病 ( OP 是 一 种 以气 流 受 C D) 限为 特 征 的疾病 , 这种 气 流受 限不完 全 可逆 , 进 呈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Ⅱ型呼吸衰竭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Ⅱ型呼吸衰竭
P0 a 2<6 mmHg P C 2>5 mmHg 0 .aO 0 。
促进 呼吸肌功 能恢 复 。呼 吸末 正压对 于 C P J 0 D病人 , 以 可 支撑小呼吸道 , 防止呼气 时在 小呼 吸道形 成 “ 活瓣 ” 作用 , 有 利于二氧化碳排 出, 同时 , 增加肺泡 内压和功 能残气量 , 在整 个呼 吸周期维持肺 泡 的通畅 , 有利 于氧 向血 液 内弥散 ; 使萎
有 的鼻 咽部 异 常。⑧极度 肥胖 。⑨严 重 的 胃肠胀 气 n 。应 J
11 一般 资料 .
岁, 平均年龄 7 岁 ; 2 对照组男性 3 , 0例 女性 6 , 例 年龄 6 0~8 0
岁, 平均年龄 7 岁。两组 诊断 符合 中华 医学 会呼 吸疾 病学 0 会制定 的( O D 治指南 》 CP 诊 。两组在性 别、 年龄 、 症状 上大体
缩的肺 泡复张 。对血 容量 和血管 外肺水 肿 的肺 内分布 产生 有利影 响 ; 善 通 气 血 流 比例 ; 加 肺 顺 应 性 , 少 呼 吸 改 增 减 功[ 。在治疗 中正确设 置适 当有 效 的呼 吸压 力是无 创正 压 通气治疗 的关键 , 压力过 大病 人难 以耐受 , 在保证 疗效 的 应 前提下 , 免吸气压力过 高 , 避 一般 应不小 于 2 cl2 5n 0。否则 , H 可能发生 激惹 、 面部 皮肤坏 死、 胃肠胀气 、 血压 、 内感 染 低 肺 及气 压伤 【 。一般 吸气压力从 4 e I 0 呼气压力从 2~ ~8r- 、 aI 2 3m-0开始 , ci I 2 经过 5 o分 钟后 , 据病 人耐 受性 、 ~2 根 临床 症
( 、治疗 3 例慢性 阻塞性肺 疾病 (0 D 急性加 重期并 N r ) 6 cP)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分析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分析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分析(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目的研究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

方法自2003年12月—2006年3月我们取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62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抗感染、平喘、祛痰、兴奋呼吸中枢、抗凝等传统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无创正压通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心率、呼吸频率、血气变化、插管率、病死率的变化。

结果31例治疗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及血气指标明显改善(P<0.01),插管率、病死率明显降低。

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一种非常有效方法。

【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吸衰竭【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o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 with type Ⅱrespiratory failure.Methods 62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groups randomly,one groups received conventional medical therapy and the other received conventional medical therapy plus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to observe the difference of the data in vital sign,arterial blood gas,the rate of endotracheal intubation between two group.Results After treatment,heart rate,respiratory frequency,and arterial blood ga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in NIPPV group,the data in trial group were much bett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P<0.01).Conclusion NIPPV was an effective method in the treatment of COPD with type Ⅱrespiratory failure.【Key words】NIPPV,COPD,type Ⅱrespiratory failure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多由感染等因素所致,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加重,出现呼吸衰竭,常规治疗很难有效改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状态。

经鼻(面)罩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及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

经鼻(面)罩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及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

经 鼻 ( ) 双水 平正 压通 气 治 疗 慢 性 阻塞 性 肺疾 病 面 罩
合 并 Ⅱ型 呼 吸衰 竭及 心 力衰 竭 患 者 的护 理
夏 伟 红 ( 江省 台州 医院路桥 院区 , 江 台州 3 85 ) 浙 浙 100
[ 键 词 ] 无 创 正 压 通 气 ; 吸 衰竭 ; 力 衰竭 ; 关 呼 心 护理 [ 图分 类 号 ] R 7 . 中 435 [ 献标 识 码 ] B 文 [ 章 编 号 ] 10 8 4 (0 62 3 3 0 文 0 8 8 9 2 0 )2 12 2
11 一般资料 .
本组 3 5例 中 男 2 5例 , l 女 0例 ; 龄 ( 0± 年 7
使 用 过 程 中 出 现 呼 吸 拈 抗 时 , 取 下 鼻 ( ) , 新 指导 自然 应 面 罩 重
呼 吸 , 让 患 者 看 心 电监 护 上 呼 吸 的 频 率 、 度 及 s ( 1 指 并 深 a0 )
机 的 参 数 :P P l I A 2~ 1 mH, E A 8c O, P P 4~8 c mH, F0, O, i
3 3 1 病 情 监 测 严 密 观 察 人 机 配 合 , 为 最 初 l .. 尤 h内 , 注 意 人 机 是 否 协 调 。用 心 电 监 护 严 密 观 察 呼 吸 频 率 和 节 律 、 心 率 、 压 、 氧饱和度 . 仔细 观察 患者的治疗 效果 : 意 识 、 血 血 并 如 皮 肤 颜 色 和 温 、 度 , 时 调 整 呼 吸 参 数 。晚 上 由于 C D容 湿 适 OP 易发 生 更 为 严 重 的夜 间 低 氧 血 症 , 以 应 鼓 励 患 者 睡 前 使 用 昕 2h或 带 着 呼 吸 机 人 睡 , 提 高 睡 眠 质 量 , 践 证 明 : 期适 时 以 实 早 正 确 使 用 无 创 通 气 对 于 改 善 呼 吸 肌 疲 劳 , 而 促 进 通 气 功 能 进

无创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观察

无创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观察
应用 中需注意: 尽量早期应用; 注意气道湿化; 间歇应
[ ] 司 海 霞 , 俊 丽. 鼻 面 罩 双 水 平 气 道 正 压 通 气 呼 吸 2 冉 经 机 在 慢 性 阻 塞 性 肺 疾 病 并 呼 吸 衰 竭 中 的 治 疗 和 护 理
用, 开始时应用 1 , ~2 可以间断 2 ~3 i, h O O n使患者逐渐接 m 受; 选择适当的面罩, 加强患者教育工作 , 减少患者紧张、 烦 躁、 焦虑不安; 密切观察病情调整吸氧浓度, 按需给氧, 及时 发现漏气及人机不同参数及时调整。本组病例提示使用 B— i
岁。 两组患者 C P O D病程均为 3 5 急性发作期为 2 d 病死率为 zZ, ~2 年, ~7 , o 治疗组治疗时间(0 0 d 病死率为 2 ±1) ,
d 均符合 20 年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制订的C P , 07 O D诊治指
南指导标准。排除标准: 呼吸抑制; 痰液黏稠, 量明显增多; 血 流动力学不稳定( 如心肌梗死、 严重心律失常、 低血压)严重 ; 的脏器功能不全( 包括严重肝肾功能不全、 上消化道大出血) ; 神志障碍; 上气道或者是面部损伤、 畸形, 不能配戴面罩者。
晨洗脸、 刷牙时突然发现一侧面部肌肉运动不灵 , 口眼歪斜, 或者是别人首先发现患者口眼歪斜。本病多发生在一侧 , 临 松驰, 鼻唇沟变浅或消失, 口角低并向健侧歪斜, 鼓腮漏气,
11 一般资料 . 本组共 10 , 5 例, 4 例, 0 例 男 7 女 3 左侧面瘫 4 例, 1 右侧 例; 病程 1 ~3 d 个月, 周以内者居多。 1
(6例) 3 和对照组(0 。治疗组 3 3 例) 6例, 2 例 , 1 例; 男 6 女 O 年龄 4 ̄8 岁。 1 3 对照组 3 例, 2 例, 8 年龄 4 ̄8 O 男 2 女 例, 3 2

无创正压通气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疗效观察

无创正压通气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疗效观察

无创正压通气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无创正压通气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2年7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8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正压通气,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等值的变化情况。

结果:患者在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其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在2 h后得到显著提高,血二氧化碳分压显著下降。

结论: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无创正压通气具有显著疗效,可推广运用。

【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吸衰竭中图分类号 r56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8-0141-0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为ⅱ型呼吸衰竭,也是其最主要的致死病因[1]。

针对呼吸衰竭的重要治疗手段是机械通气,可通过气管插管和切开来治疗重度呼吸衰竭[2]。

随着近年来无创通气技术和设备的不断发展,如今可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可选择无气管插管治疗,即基于常规治疗下,对患者选用无创双相正压通气进行治疗,其疗效显著。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7月-2012年7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8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0例,女26例,年龄63~85岁,昏迷肺性脑病患者12例。

主要症状:咳嗽、喘憋严重,痰黏稠、呈脓性、色黄,肺部不同程度感染,血气分析结果符合ⅱ型呼衰的特征。

1.2 方法在给予患者常规祛痰、平喘和抗感染治疗基础上,进一步给予口鼻面罩无创双向正压通气,并依据患者的脸型来选择适合患者的口鼻面罩型号,接通呼吸机进行通气,选用psv+peep模式进行机械通气。

同时需要实时同步观察血压、sao2和心率,可选用met-pm9000型多功能监护仪来进行观测,另外对于患者的呼吸功能行实时观察,检测患者治疗前后2 h的血气值,并进行比较。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1 1 一般资料 .
3 8例 次患者均 为 2 0 09年 3月 ~2 1 0 1年 3月
本 院呼吸科 C P O D急性加重期合 并呼吸衰竭 的住院患者 , 2 男 8 例, 1 ; 女 0例 年龄 5 7 O一 5岁 , 平均 6 2岁。 12 治疗方法 . 予常规抗炎 、 解痉平 喘 、 咳祛痰 、 止 纠正水 、 电
无创正压通气对 C P O D急性加重并严 重呼吸衰竭疗效显著 , 可以改善患者的血 气分析 ,减少气管插 管、 内感染 院
率小于对 照组 。( 结论
及 抗 生 素 的应 用。
[ 关键词 ] 无创 正压通 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 中图分类号 ] R5 3 3 [ 6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 10 — 63 2 1 ) 6 7 4— 2 0 8 6 3 (0 1 0 — 8 0
解 质紊乱 等治疗。给予无创 呼吸机无创正压通气 , 采用 S T / (自 主呼吸模 式 ) 氧 流量 1 0~3 0 / i。吸气压 (P P) 6— , . . Lrn a IA 由
8 m H 0 1m H O= .9 k a 逐 渐 增 加 到 1 2 c 2 呼 c 2 (c 2 008P ) 0~ 0m H O,
赵玉娟 王 栋
( 菏泽高等医学专科学校 山东菏泽 240 ) 700
[ 要] ①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 气在治疗慢性 阻塞性肺 疾病(C P ) 摘 O D 急性加重期合并 Ⅱ型呼吸衰竭 中的临床价值 。②方法 选择 3 8
例CP O D急性加 重合并 I型呼吸衰竭 的患者 , I 分为对照组和无创呼吸机治疗组 , 两组 患者均使用常规 治疗方法 ; 无创呼吸机 治疗组在常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鼻(面)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范晓东吴艳惠复新(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呼吸科,江苏无锡214023)〔摘要〕目的探讨鼻(面)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方法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对收治的老年AE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鼻(面)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并与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的对照组进行血气、呼吸频率、心率、插管率、死亡率及住院时间对比研究。

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

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H 、PaCO 2、PaO 2等动脉血气指标无明显差异(P >0.05)。

在上机后2h ,研究组患者的PaCO 2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5);在上机后24h ,研究组患者的pH 、PaCO 2、PaO 2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 <0.05);而且在上机后7d ,研究组患者的pH 、PaCO 2、PaO 2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均P <0.05);研究组的各项动脉血气参数更接近正常范围。

研究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7d 呼吸频率和心率均明显下降(P <0.05);而血压则无明显变化(P >0.05);且与对照组比较亦有明显差异(P <0.05)。

结论鼻(面)罩无创正压通气可以有效改善老年AE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血气,减少插管率和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图分类号〕R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202(2012)17-3673-02;doi :10.3969/j.issn.1005-9202.2012.17.025第一作者:范晓东(1975-),男,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呼吸系统疾病的诊疗工作。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急性发作可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甚至肺性脑病〔1〕。

无创正压通气(NIPPV )是指不经气管插管而增加肺泡通气的一系列方法,在各种呼吸衰竭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连接方便、快捷、费用低、减轻患者痛苦等优点。

目前,经鼻或面罩的无创机械通气已经成为COPD 急性加重期(AECOPD )的重要治疗方法,对Ⅱ型呼吸衰竭的救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 4〕。

本研究对收治的老年AE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鼻(面)罩NIPPV 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AE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68例,其中男45例,女23例;年龄60 79〔平均(68.95ʃ7.65)〕岁;病程5 25年,平均(18.25ʃ6.22)年;文化程度:小学及文盲31例,中学23例,中专及中专以上14例;按照序贯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及文化程度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 >0.05)。

1.2方法入选的所有患者均首先采取吸氧、抗感染、止咳祛痰、解痉平喘等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NIPPV ,使用美国伟康以及美国GE 公司生产的双水平无创正压(BiPAP )呼吸机,经口、鼻面罩连接,设置参数如下:选择S /T 通气模式,呼吸频率12 16次/min ,吸气压力(IPAP )水平为12 22cmH 2O ,呼气压力(EPAP )水平为4 6cmH 2O ;氧流量为30% 54%,3次/d ,每次2 3h ,6h /d 以上,7d 为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①临床疗效:显效:患者在治疗后7d 咳嗽、咳痰、喘息气促等临床症状基本缓解,肺功能明显改善,肺部啰音消失;有效:上述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减轻,肺功能明显改善;无效:上述临床症状未减轻或加重,肺功能无改善〔5〕。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②动脉血气:分别于上机前、上机后2h 、24h 、7d 测定桡动脉血气的pH 、PaCO 2、PaO 2。

③临床症状:观察两组患者神志、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以及治疗前后呼吸频率、心率、血压的变化。

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 ʃs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n =34〕组别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研究组17(50.00)14(41.15)3(8.82)91.18对照组13(38.24)15(44.12)6(17.65)1)82.351)与对照组比较:1)P <0.05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比较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H 、PaCO 2、PaO 2等动脉血气指标无明显差异(P >0.05)。

上机后2h ,研究组患者的PaCO 2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5)。

上机后24h ,研究组患者的pH 、PaCO 2、PaO 2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 <0.05)。

上机后7d ,研究组患者的pH 、PaCO 2、PaO 2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 <0.05)。

而且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均P <0.05);研究组的各项动脉血气参数更接近正常范围。

见表2。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频率、心率、血压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7d ,呼吸频率和心率均明显下降(P <0.05);而血压则无明显变化(P >0.05)。

治疗后7d ,研究组的呼吸频率、心率与对照组比较亦有明显差异(P <0.05)。

见表3。

2.4两组住院时间比较研究组平均住院时间(20.58ʃ7.52)d ,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38.27ʃ9.36)d ,研究组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表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比较(x ʃs ,n =34)组别pHPaCO 2(mmHg )PaO 2(mmHg )研究组治疗前7.19ʃ0.0475.43ʃ7.3351.48ʃ5.46上机后2h 7.31ʃ0.0366.45ʃ5.471)53.26ʃ6.33上机后24h 7.38ʃ0.051)62.56ʃ7.221)57.62ʃ6.051)上机后7d 7.42ʃ0.031)2)50.41ʃ6.241)2)72.54ʃ7.031)2)对照组治疗前7.20ʃ0.0474.89ʃ8.3352.34ʃ6.02上机后2h 7.31ʃ0.0372.67ʃ8.1252.78ʃ6.12上机后24h 7.31ʃ0.0370.34ʃ6.4354.24ʃ7.23上机后7d7.36ʃ0.041)65.23ʃ6.241)58.81ʃ6.73b与本组治疗前比较:1)P <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2)P <0.05;下表同表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频率、心率、血压比较(x ʃs ,n =34)组别呼吸频率(次/min )心率(次/min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研究组治疗前27.35ʃ5.20114.34ʃ12.02142.23ʃ12.2076.43ʃ6.37治疗后7d 16.22ʃ5.081)2)85.44ʃ10.101)2)140.19ʃ12.3875.35ʃ7.87对照组治疗前27.32ʃ8.51115.34ʃ11.19143.35ʃ10.2477.35ʃ5.24治疗后7d19.37ʃ5.101)92.32ʃ10.271)141.12ʃ12.1276.44ʃ8.023讨论COPD 是一组包括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的慢性肺部疾病,病死率高;以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点,且气流受限逐渐加重,心肺功能下降,缓慢进行性发展,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和沉重的负担。

本研究对收治的老年AE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鼻(面)罩NIPPV 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而且鼻(面)罩NIPPV 可以有效改善老年AE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血气、分析指标减少插管率和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4参考文献1孙丽,苗深文,李晶晶,等.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AECOPD 并Ⅱ型呼衰的疗效观察〔J 〕.临床肺科杂志,2009;14(7):857-9.2梁玉侠.BiPAP 治疗老年AECOPD 伴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及护理干预〔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23):3137-8.3杨渭临,丁毅,郑华东,等.无创呼吸机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Ⅱ型呼吸衰竭31例〔J 〕.陕西医学杂志,2012;41(1):32-4.4李镛.NIPPV 在老年AE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 〕.临床肺科杂志,2010;15(6):767-8.5张俊,綦素霞.无创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伴呼吸衰竭79例〔J 〕.中国医药科学,2011;1(19):59-60.〔2012-01-09收稿2012-03-19修回〕(编辑袁左鸣)老年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早期介入栓塞治疗安全性和可行性杨瑞生靳晓亮黄春波(济源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河南济源459000)〔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介入栓塞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1年10月行介入栓塞治疗的30例老年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经CT 或腰穿脑脊液检查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经DSA 下全脑血管造影确诊有颅内动脉瘤后,于出血8 72h 内立即全麻下行介入栓塞治疗,同时根据动脉瘤的形态、瘤颈宽度及其与载瘤动脉的关系,判断是采用单纯弹簧圈栓塞,还是需要球囊辅助技术或支架辅助技术栓塞。

术后均常规停用止血药,应用尼莫地平及“3H ”疗法预防脑血管痉挛。

同时选择同期保守治疗的30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作对照。

结果介入栓塞组成功栓塞27例,其中单纯采用弹簧圈栓塞19例,采用球囊辅助技术7例,采用支架辅助技术1例。

3例因载瘤动脉严重狭窄迂曲,导致导管不能到位,栓塞失败,改行开颅夹闭术。

随访3 6个月,介入栓塞成功的27例患者存活26例,死亡1例,存活率为96.3%;保守治疗组存活20例,死亡10例,存活率为66.7%;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介入栓塞成功27例患者再出血、脑血管痉挛和梗死性脑积水的发生率分别为3.7%(1例),7.4%(2例),3.7%(1例);保守治疗组再出血、脑血管痉挛和梗死性脑积水的发生率分别为26.7%(8例),23.3%(7例),23.3%(7例);再出血、脑血管痉挛和梗死性脑积水的发生率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