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春社会心理学第四次0009作业88分

合集下载

社会心理学(第4版)知识点与关键词

社会心理学(第4版)知识点与关键词

附录1:《社会心理学(第四版)》知识点与关键词第一章绪论知识点列表知识点1关键词1.孕育时期2.形成时期3.确立时期4.拓展时期知识点2关键词1.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2.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3.社会心理学知识点3关键词1.具体研究对象知识点4关键词1.哲学方法论2.专门方法论3.信度4.效度5.调查法6.实验法7.观察法8.档案研究法9.研究偏向10.研究伦理的基本原则关键词1.孕育时期:社会心理学形成前的一个准备时期,它的母体要追溯到古希腊时代,并一直延续到19世纪上半叶的西欧思辨哲学。

2.形成时期:社会心理学真正成为一门科学还要到19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是人类社会发生重大历史变化的时期。

社会心理学是在社会学和心理学分别脱离哲学母体之后,从这两门学科中应运而生的一门边缘学科。

3.确立时期: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真正的实证科学的时期,其具体特征为社会心理学已经从描述转变为实验,从定性转变为定量,从理论转变为应用,并从普遍论转变为特殊论。

4.拓展时期: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是世界范围内社会心理学新格局出现的时期,这一阶段最重要的特征表现为社会心理学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普及与发展,尤其是社会心理学的本土化运动正在改变着以西方为中心的格局。

5.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关注的核心是个体,研究者试图通过分析心理状态的即时刺激以及人格特质来理解社会行为,研究方法主要是实验法。

6.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关注的核心是团体,研究者试图通过分析社会变量,如社会地位、社会角色及社会准则来理解社会行为,研究方法主要是相关研究和观察法。

7.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有关人类社会心理与行为的一门现代科学。

作为一门系统阐述心理与行为本质规律的学科,它力求对心理与行为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做出科学的评价。

8.具体研究对象:个体的心理及行为;社会交往和互动的心理及行为;群体心理及行为;社会心理学的应用研究。

社会心理学作业四精选全文

社会心理学作业四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社会心理学作业四16秋社会心理学形考作业4_0004一、单项选择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161. 影响助人行为的助人者特点包括:助人者的移情、情绪和( D )A. 助人者的文化水平B. 助人者的年龄C. 助人者的性别D. 个人困扰与同情性关怀满分:4 分2. 群体规范的作用不包括( D )A. 维系群体的支柱B. 统一认识的标尺C. 为成员提供认知标准与行为准则D. 规范的惰性作用满分:4 分3. 增近人际吸引的因素不包括的是( B )A. 互补性B. 熟悉性C. 相似性D. 接近性满分:4 分4. 个体因团体压力影响,在心理上和行为上表现出同团体内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叫( C)A. 同化B. 服从C. 从众D. 内化满分:4 分5. 以下选项中属于影响从众的情境因素的是( D )A. 性别差异B. 知识经验C. 个性特征D. 群体规模满分:4 分二、多项选择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201. 人际交往的理论主要包括( B\C\D )A. 人际沟通论B. 自我呈现论C. 社会交换论D. 社会实在论满分:4 分2. 流行因表现程度和持续时间的不同,可以分为 ( AD )A. 时髦B. 时尚C. 先驱D. 时狂满分:4 分3. 从众行为的影响方式分为( AC )A. 群体规范影响B. 行为影响C. 信息影响D. 认知影响满分:4 分4. 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有 ( ABD )A. 助人者因素B. 情境因素C. 中介者因素D. 受助者因素满分:4 分5. 从暗示的性质看,可以分为 ( AB )A. 他人暗示B. 自我暗示C. 积极暗示D. 消极暗示满分:4 分三、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561. 群体凝聚力是乃是群体成员发生作用的所有力量的汇合。

BA. 错误B. 正确满分:4 分2. 暗示不仅对人们的心理与行为发生影响,还会引起人们的生理变化BA. 错误B. 正确满分:4 分3. 舆论是公众的意见,它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有评论作用、指导作用和鼓动作用。

社会心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社会心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社会心理学》1、什么是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中偏向社会性的分支领域,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2、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划分为哪三个阶段?(1)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从古代——19世纪上半叶。

(2)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

社会心理学形成的标志:1908年,英国的威廉·麦独孤和美国的爱德华·罗斯,写出的同名教科书《社会心理学》的出版。

此阶段,社会心理学形成的三大理论来源:A、德国的民族心理学;代表人物——冯特:研究民族文化,即语言、神话等B、法国的群众心理学;代表人物——塔尔德和黎朋:暗示和模仿的理论C、英国的本能心理学;代表人物——麦独孤:认为人有12种本能(3)社会心理学的确立时期:20世纪20年代——现在。

此阶段,社会心理学有三种研究角度:A、实验社会心理学;代表人物——奥尔波特,1924年,《社会心理学》一书,标志着实验社会心理学的诞生。

B、社会学角度的社会心理学;代表人物——乔治米德,符号互动论C、文化人类学角度的社会心理学。

3、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什么?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1908年,英国的威廉·麦独孤和美国的爱德华·罗斯,写出的同名教科书《社会心理学》的出版。

4、为社会心理学诞生提供了直接理论来源的理论是哪些?社会心理学的直接理论来源: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和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5、社会心理学确立的标志是什么?1924年,奥尔波特的《社会心理学》一书,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的确立。

6、什么是社会认知?它有哪些特点?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社会认知的特点:(1)直接性(2)整体性(3)选择性(4)防御性(5)惯性7、社会认知有哪些途径?社会认知的途径:(1)面部表情(2)身段表情(3)言语表情(4)人际距离8、什么是自我知觉?自我知觉即认识自己,是个人了解自己的过程。

社会心理学习题整理多选答案

社会心理学习题整理多选答案

社会心理学多选题答案(整理)1、()的《社会心理学》著作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

A.罗斯B.麦独孤2、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有()。

A.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B.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3、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可分为哪些层面()。

A.个体层面B.人际层面C.群体层面D.社会层面4、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可分为哪些层面()。

A.个体层面B.人际层面C.群体层面D.社会层面5、()倾向于认为,人类行为及人性是由社会决定的。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康德D.卢梭6、()倾向于认为,人性由生物或本能决定。

A.亚里士多德B.马基雅维里C.霍布斯7、经验描述阶段的社会心理学思想主要有()。

A.达尔文的进化论B.德国的民族心理学C.法国的群众心理学D.英国的本能心理学E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8、德国的民族心理学代表人物主要有()。

A.拉扎鲁斯8.谢夫勒C.冯特9、法国的群众心理学代表人物主要有()。

A.塔尔德B.迪尔凯姆C.列朋10、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基础是()。

A.潜意识B.性本能C.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结构11、最早关于他人存在对个人行为影响的实验是由()做的。

A.特里普力特B.莫德12、系统论中的许多原则如()可以为社会心理学研究采用。

A.动态原则B.整体原则C.有序原则D.反馈原则13、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伦理原则主要原则包括()。

A道德可接受性.B被试者同意.C.保护被试者D.退出研究的自由E被试者资料保密F不得和被试者建立研究以外的其他关系14、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包括()。

A.价值中立原则B.系统性原则C.伦理原则15、社会心理学研究的观察法包括()。

A自然观察.B.参与观察16、社会心理学研究的调查法包括()。

A访谈法.B.问卷法17、问卷法的主要特点包括()。

A.标准化程度高B.收效快18、问卷的构成包括以下成分()。

A题目.B.前言C指导语.D.问题及备选答案E人口数据的记录F结束语G计算机编码19、问卷设计的原则包括()。

社会心理学在线作业第4套

社会心理学在线作业第4套

社会心理学在线作业第4套第4套您已经通过该套作业,请参看正确答案1.“当一个刺激有规律地出现在另一刺激之前,那么前一刺激的出现很快就会成为后一刺激出现的信号”,这属于()。

A.操作性条件反射B.经典条件反射C.经验内在参照D.认知不协调理论参考答案:B您的答案:B2.不属于群体特征的一项是()。

A.群体有一定的结构,有比较稳定和明确的成员关系B.全体成员之间具有合作关系C.有较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D.有共同的目标和活动参考答案:B您的答案:B3.从社会角度而言,不属于群体功能的是()。

A.群体是社会存在的标志B.亲体是个人进行社会化的全部的、唯一的途径C.群体发挥了维系社会秩序的作用D.群体功能的分化促成了社会结构的分化参考答案:B您的答案:B4.群体心理包括三种形式,分别是社会群体心理、()和民族心理。

A.从众心理B.集群心理C.服从心理D.选择心理参考答案:B您的答案:B5.群体规范的形成经历三个阶段,分别是()、形成阶段和定型阶段。

A.产生阶段B.探索阶段C.起源阶段D.开始阶段参考答案:B您的答案:B6.在群体中的共同活动,由于成员间的相互激励作用,可能比一个人的单独活动更有效率。

这属于()。

A.观看效应B.共做效应C.从众D.竞争与协作参考答案:B您的答案:B7.不属于从冲突起因上来划分群体冲突的是()。

A.目标冲突B.人际冲突C.认识冲突D.情感冲突参考答案:B您的答案:B8.“民族心理”一词最早见于现代心理学创始人()编著的《民族心理学》一书。

A.冯特B.马林诺夫斯基C.泰勒D.林顿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A9.从心理的内容看,民族心理和个体心理一样,其结构主要由民族认知心理、民族情感心理、()以及各自特征构成。

A.民族意志心理B.民族性格心理C.民族文化心理D.民族生活心理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A10.民族文化主要是指一个民族或社会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形成和传承的生活方式与()之和。

实用(中学)心理学平时作业及答案第4次平时作业(第12—15章)

实用(中学)心理学平时作业及答案第4次平时作业(第12—15章)

实用(中学)心理学平时作业及答案第4次平时作业(第12—15章)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在人生的某一时期,因缺少引发某一心理特征或行为的环境,而致使这一心理或行为永远不能产生,这个时期称为行为的( D )。

A.印刻B.最近发展区C.敏感期D.关键期2.下列属于成人心理不健康的表现有( D )。

A.适应现实生活B.自尊、自爱、奋发向上C.乐于交往,有良好的人际关系D.仍像幼儿那样天真幼稚3.按照皮亚杰的观点,童年期儿童的思维处于( B )。

A.前运算阶段B.具体运算阶段C.感知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4.柯尔伯格的儿童道德发展第三阶段是( B )。

A.以服从与惩罚为定向B.以“好孩子”为定向C.以法律和秩序为定向D.以法定的社会契约为定向5.心理动力理论是由( B )创建的。

A.艾森克B.弗洛伊德C.麦独孤D.拉扎洛斯6.人本主义心理治疗最有代表性的疗法是( C )。

A.理性情绪疗法B.代币法C.来访者中心疗法D.阻抗7.行为主义疗法有(ABC )等方法。

A.放松疗法B.释梦C.系统脱敏法D.厌恶疗法8.下面哪种疾病属于躯体形式障碍。

( D )A.焦虑症B.强迫症C.人格障碍D.疑病症9. ( A )被称为精神病中的“感冒”。

A.抑郁症B.焦虑症C.恐惧症D.强迫症10.影响职业选择的因素主要有( ABCDE )。

A.性格B.能力C.职业兴趣D.职业价值观E.环境因素二、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共24 分)1.心理健康:P2662.工作倦怠:P2663.人格障碍:P2634.心理治疗:P2755.心理发展:P2936.生涯辅导:P334三、简答题(每小题 7分,共42分)(一) 举例说明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P253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有:1.生物学因素:先天遗传影响个体的心理状况。

有些个体先天遗传获得某种致病基因或者对某些环境刺激易感,导致这些个体比其他人更易受到环境影响。

2013年1月中央电大本科《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3年1月中央电大本科《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3年1月中央电大本科《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说明:试卷号:1295课程代码:02351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社会工作;本科考试:形考(纸考、比例50%);终考:(纸考、比例50%)一、单项选择题1.青少年期的社会化被称为(C)。

A.初级社会化 B.基本社会化C.预期社会化 D.再社会化2.费斯汀格的“社会比较过程理论”认为,当个体为了准确地对自己进行认知评价或失去判断的客观标准时,往往同(B)进行比较。

A.比自己强的人 B.与自己类似的人C.比自己差的人 D.自己不熟悉的人3.维纳的成就归因模型把(A)看作是稳定的外因。

A.任务难度 B.机遇C.能力 D.努力4.下列属于正式群体的是(C)。

A.同乡会 B.集邮爱好者协会C.学校的班级 D.高校里的诗社5.“此地无银三百两,隔壁王二未曾偷”的故事说的是一种(D)。

A.直接暗示 B.间接暗示C.自我暗示 D.反暗示二、填空6.由于研究使用的场合的不同,实验法分为实验法和实验法两种形式。

实验室现场7.根据角色扮演者受角色规范的制约程度的不同,可将角色分为角色和角色。

规定性开放性8.根据希金斯( Higgins,1987)的自我差距理论,个体有两种内在的标准:与。

理想的自我应该的自我9.根据攻击方式的不同,攻击行为可分为攻击和攻击。

言语动作10.社会心理学家一般都把模仿分成模仿和模仿两类。

无意有意11.多伊奇(M.Deutsch)和克劳斯(R.M.Krauss)于1960年进行的“运输竞赛”研究是一项说明与之间关系的经典研究。

合作竞争12.领导是一个过程,是对人们施加影响的过程,它由、和三个因素所构成。

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三、名词解释13.自我实现的预言:我们对他人形成一定的印象之后,就会对他人产生相应的期望,而此期望又引导我们采取相应的行为来实现此期望,这一现象就叫自我实现的预言。

14.简单暴露效应:是指人们对其他人或事物的态度随着接触次数的增加而变得更加积极的一种现象。

社会心理学 第4版 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习题集

社会心理学 第4版 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习题集

附录有《社会心理学(第四版)》习题集第四章社会化一、单项选择题(5个).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塔普(Tapp)提出的法律社会化,其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其中习俗阶段的关键是()o-AJ艮从规则G区维持规则白£打破规则区4制造规则答案:B解析:参见“法律社会化发展的三阶段论社会化的内容”相关内容。

知识点:社会化的内容法律社会化发展的三阶段论难度级别:3. 一般来讲,再社会化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基本形式:一种是强制性,一种是()oA.有效性B.非强制性C.简单性D.习得性答案:B解析:参见“再社会化的基本形式社会化的历程”相关内容。

知识点:社会化的历程再社会化的基本形式难度级别:13.家庭教养方式包括宠爱型、放任型、专制型和()oA.沟通型B.强迫型C.冷漠型D.民主型答案:D解析:参见“家庭教养方式的基本形式社会化的因素”相关内容。

知识点:家庭教养方式的甚本形式社会化的因素难度级别:24.弗洛伊德关于社会化的理论离不开人格,他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三部分组成的整体。

A.超我B.无我C.后我D.未我答案:A解析:参见“弗洛伊德的观点社会化的理论”相关内容。

知识点:弗洛伊德的观点社会化理论难度级别:15.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中,前操作阶段的年龄是()oA.7~11 岁11~15 岁C.2〜7岁D. 0~2 岁答案:C解析:参见“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社会化的理论”相关内容。

知识点: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社会化理论难度级别:4二、名词解释(4个).社会化答案:社会化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文化而将自己整合到社会中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解析:参见“社会化的基本概念概述”相关内容。

知识点:社会化的定义难度级别:1.再社会化答案:指个体的生活环境或所担任的社会角色发生急剧变化,原有的社会化失效的情况下,为了适应新的情况个体有意将旧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等进行重大的调整甚至忘记,接受新的价值观与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心理学第四次作业_0009
试卷总分:100 测试总分:88
一、单项选择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选对得分,选错不得分)
1.
社会心理学在确立时期的特征是()
A. 定性研究
B. 定量研究
C. 群体研究
D. 理论研究
2.
下面不属于弗洛伊德人格三分法的是
A. 本我
B. 自我
C. 主我
D. 超我
3.
增近人际吸引的因素不包括的是( )
A. 互补性
B. 熟悉性
C. 相似性
D. 接近性
4.
以下选项中属于影响从众的情境因素的是( )
A. 性别差异
B. 知识经验
C. 个性特征
D. 群体规模
5.
人们倾向于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于( )
A. 能力
B. 努力
C. 情境
D. 态度
二、多项选择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选对得分,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
流行因表现程度和持续时间的不同,可以分为 ( )
A. 时髦
B. 时尚
C. 先驱
D. 时狂
2.
所有的社会行为规范,都要经过个人的 ( )三个阶段,才能成为社会化的成果。

A. 服从
B. 顺从
C. 认同
D. 内化
3.
社会认知理论从 ( )三元交互作用来考察性别角色发展的影响源和机制。

A. 生理因素
B. 个人因素
C. 环境
D. 行为
4.
相符行为主要包括 ( )
A. 从众
B. 众从
C. 服从
D. 顺从
5.
保护性印象管理策略大致有( )
A. B. C. D.
A. 事先申明
B. 道歉
C. 自我设障
D. 借口与辨解
三、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选对得分,选错不得分)
1. Kelmen认为,态度的形成与改变的过程是服从——内化——同化。

A. 错误
B. 正确
2. 研究表明,在世界范围内,一种特定的面部表情基本上反映了相同的情绪
A. 错误
B. 正确
3.
群体凝聚力表现在成员的心理感受方面,即为认同感、归属感与力量感
A. 错误
B. 正确
4. 流行的实现与经济条件无关。

A. 错误
B. 正确
5. 群体凝聚力是乃是群体成员发生作用的所有力量的汇合。

A. 错误
B. 正确
6. 影响说服效果的说服者方面的因素的是卷入程度和可信性
A. 错误
B. 正确
7. 奥尔波特认为自我状态是逐渐发展的,即从生理的自我到心理的自我,最后发展到社会的自我
A. 错误
B. 正确
8. 暗示不仅对人们的心理与行为发生影响,还会引起人们的生理变化
A. 错误
B. 正确
9. 成功与失败的情绪体验完全是主观的,决定成功与失败的乃是个体的内部标准
A. 错误
B. 正确
10.
接触和再分类是消减偏见运用较为广泛的两种方法。

A. 错误
B. 正确
11.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和技术有调查研究法、档案研究法、实验研究法、.心理测验法以
及相关研究法等
A. 错误
B. 正确
12. 人们是否追求流行,在流行的哪个阶段追求最积极,表现出很大的个别差异,一般有五种类
型:先驱者、早期采用者、前期追随者、后期追随者和落伍者
A. 错误
B. 正确
13. 助人行为的涵盖范围等于利他行为。

A. 错误
B. 正确
14. 在社会化的研究中,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偏重于社会文化因素,后来的新精神分析理论,
则偏重于生物学的观点。

A. 错误
B. 正确
15. 导致归因偏差的原因主要有观察者与行为者的归因是不一致的,涉及个人利益与否导致归因
不一致,归因过程中的拟人化错误。

A. 错误
B. 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