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不对称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研究

合集下载

信息不对称对中小企业投融资的影响

信息不对称对中小企业投融资的影响

信息不对称对中小企业投融资的影响【摘要】信息不对称对中小企业投融资造成了诸多负面影响。

中小企业获得融资的途径受阻,因为投资者往往难以获取准确的企业信息。

风险投资者审查标准提高,导致中小企业更难吸引到投资。

金融机构对融资门槛提高,使得融资渠道变得更为狭窄,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发展空间。

最终,信息不对称使得企业发展受限,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为解决这一问题,提高信息透明度至关重要,同时通过加强政府监管和支持,促进中小企业获得更多融资机会,推动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 中小企业, 投融资, 影响, 途径, 风险投资者, 审查标准, 金融机构, 门槛, 企业发展, 信息透明度, 解决方案, 政府政策.1. 引言1.1 信息不对称对中小企业投融资的影响信息不对称是指在交易中一方拥有比另一方更多的信息,这种不平衡的信息分布会对中小企业的投融资活动产生重要影响。

信息不对称导致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面临更多的困难和风险,限制了它们的发展空间。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获得融资的途径相对较少,信息不对称加剧了这一难题。

风险投资者在面对投资决策时会更加谨慎,审查标准也越来越严格,这使得中小企业更难吸引到投资资源。

金融机构由于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了融资门槛,给中小企业带来更大的融资难度。

信息不对称还会限制企业的发展,影响其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融资问题,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常常面临资金短缺和发展受限的困境。

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提高信息透明度、加强信息披露是重要的手段。

政府政策也可以发挥作用,建立更加规范的监管制度,促进中小企业的融资和发展。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对中小企业投融资的影响,推动其健康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影响中小企业获得融资的途径影响中小企业获得融资的途径有很多种,其中包括传统融资渠道和新兴融资途径。

传统融资渠道主要包括银行贷款、担保贷款、信用贷款等,这些方式通常需要企业提供一定的抵押品或者担保,但是对于一些新兴的中小企业来说,很难满足这些条件。

中小企业融资的信息不对称

中小企业融资的信息不对称

中小企业融资的信息不对称在许多国家和地区,中小企业被认为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为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通常面临更多的融资挑战,其中一个主要问题就是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指的是企业与投资者之间在信息获取和披露方面存在差异,从而导致一方拥有更多的信息优势,而另一方则面临风险和不确定性。

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得企业难以获得资金支持,从而影响了它们的发展和竞争力。

信息不对称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体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中小企业通常缺乏透明的财务信息披露,这使得投资者难以准确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风险水平。

相比之下,大型企业通常会有完善的财务报告体系,定期向公众披露企业的财务状况,投资者可以通过这些信息进行精确的分析和决策。

由于中小企业规模较小,资源有限,它们往往无法承担高昂的财务报告成本,也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导致财务信息披露不足以吸引投资者的关注。

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往往面临对手方信息优势严重不足,这导致他们在谈判中处于弱势地位。

在与金融机构、风险投资者等融资机构进行谈判时,中小企业往往难以获得足够的信息支持,无法准确评估风险和预期回报,难以确定合理的融资条件和条款。

由于缺乏充分的市场调研和竞争分析,中小企业也往往难以正确把握市场需求和市场行情,无法做出前瞻性的融资决策。

信息不对称问题也使得中小企业在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方面面临更多的困难。

在债务融资方面,由于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难以准确评估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它们通常会要求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抵押品和担保措施,从而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和融资难度。

而对于股权融资,由于中小企业的企业价值难以准确评估和定价,投资者通常会对中小企业的估值提出质疑,使得中小企业难以获得长期稳定的股权融资支持。

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促进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能力?政府部门应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信息披露的指导和培训,帮助中小企业提升财务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质量。

解析企业治理结构信息不对称与中小企业融资

解析企业治理结构信息不对称与中小企业融资

解析企业治理结构信息不对称与中小企业融资在当今的经济环境中,中小企业作为推动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机会的重要力量,其发展却常常受到融资难题的制约。

其中,企业治理结构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是导致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关键因素之一。

信息不对称,简单来说,就是在交易中一方比另一方拥有更多或更准确的信息。

在企业融资过程中,这种信息不对称主要体现在企业和资金提供者之间。

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财务制度不健全、内部治理结构相对简单等原因,往往难以向外部投资者充分、准确地披露其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和发展前景等关键信息。

而资金提供者,如银行、投资者等,由于缺乏对企业真实情况的了解,为了降低风险,往往会采取谨慎的态度,提高融资门槛,或者要求更高的融资成本。

企业治理结构是指企业内部的权力分配和决策机制。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常见的治理结构问题包括所有权和经营权集中、董事会作用不明显、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等。

这些问题进一步加剧了信息不对称的程度。

例如,当所有权和经营权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时,企业的决策过程可能缺乏透明度,外部投资者难以判断决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那么,信息不对称究竟如何影响中小企业的融资呢?首先,它增加了资金提供者的风险评估难度。

由于无法获取准确和全面的信息,资金提供者难以准确判断企业的信用风险和偿债能力,从而可能拒绝提供融资或者要求更高的风险溢价。

其次,信息不对称导致中小企业在融资市场上的声誉受损。

一旦部分中小企业出现违约或者欺诈行为,由于信息传播的不充分,整个中小企业群体可能会被贴上“高风险”的标签,进一步加大了融资难度。

再者,信息不对称使得中小企业在与资金提供者的谈判中处于劣势地位。

资金提供者凭借其信息优势,可能会提出苛刻的融资条件,如高额的利息、严格的担保要求等,这无疑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和负担。

为了解决企业治理结构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中小企业自身需要加强内部治理结构的建设。

信息不对称与中小企业融资

信息不对称与中小企业融资

信息不对称与中⼩企业融资2019-06-14融资难已经成为困扰中⼩企业发展的瓶颈。

融资难是由多⽅⾯原因造成的,本⽂侧重分析信息不对称对中⼩企业融资的影响。

⼀、我国中⼩企业融资典型问题描述1、中⼩企业财务状况不透明。

中⼩企业⼤多有信息不透明的问题。

相⽐较⽽⾔,⼤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的经营信息、财务信息及其他信息公开化程度⾼,披露也⽐较充分,⾦融机构能以较低成本获得有关信息。

中⼩企业的信息基本上是内部化的,通过⼀般的渠道很难获得。

此外,⼤多数中⼩企业并不需要由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财务报表进⾏审计,信息基本上是不透明的。

因此,中⼩企业在寻找贷款或外源性资本时,很难向⾦融机构提供证明其信⽤⽔平的信息。

对许多中⼩企业⽽⾔,提⾼⾃⾝透明度也⾯临着增加管理成本的问题。

2、中⼩企业的信息⽀持体系发育不良(1)⼩企业资信调查体系发育程度低。

资信调查,就是资⾦和信⽤调查,是指银⾏或企业委托中介机构对合作⽅(借款⽅)的资⾦和信⽤进⾏调查,为信贷或经营决策提供参考的⼀种活动。

在西⽅发达国家,有的以中央银⾏为主建⽴起⽐较完善的国家社会信⽤诚信体系,有的建⽴起信⽤管理商业化运作的诚信体系。

根据有关信⽤管理的法律,信⽤调查公司可以通过各种合法途径收集和购买企业的信⽤信息,制作成信⽤调查报告后,通过⽹络传输给各银⾏或其他报告使⽤者,并收取费⽤。

特别是信⽤管理制度的商业化运作,减少了银⾏贷款调查、评审的费⽤和时间,使信⽤良好的企业和个⼈能够快捷地得到所需贷款。

(2)中⼩企业信誉评估体系发育不健全。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下,投资者已将信⽤等级作为信任的基础。

发达国家对中⼩企业的信⽤评级⾮常重视,已经形成了⽐较发达的企业信⽤评级体系,标准普尔、穆迪公司等国际性权威信⽤评级机构在企业融资中的作⽤⽇益增强。

⽽我国现在的企业信⽤评估体系远远适应不了⾦融市场发展的要求,也适应不了企业融资的需要,缺乏专门的权威性的⼤型信⽤评级机构,只是由⼀些规模很⼩的会计师事务所或审计师事务所按照执业要求部分地承担信⽤评级职能。

中小企业融资的信息不对称

中小企业融资的信息不对称

中小企业融资的信息不对称【摘要】中小企业融资面临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这导致了中小企业难以获取到融资支持。

文章从中小企业融资的挑战和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入手,分析了影响中小企业融资的因素并探讨了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信息不对称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

文章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呼吁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通过阐述这些内容,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和改善中小企业融资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为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带来积极的改变。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信息不对称、挑战、原因、影响因素、解决方法、案例分析、影响、展望、研究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活力和创新性。

中小企业在获得融资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就是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指的是融资双方在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上存在差异,导致融资过程中信息的不对等现象。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由于其规模较小、信用记录较短,往往难以获得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的融资支持。

而投资者也往往缺乏对中小企业的深入了解,难以做出准确的投资决策。

这种信息不对称不仅增加了融资的难度,还可能导致投资风险的增加。

了解中小企业融资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根本原因,并寻找解决之道。

在当前经济背景下,加强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和引导,有助于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推动经济的稳定增长。

1.2 研究目的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其融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信息不对称是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面临的一大挑战,限制了它们获得融资的机会和条件。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中小企业融资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影响因素以及解决方法,从而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提供参考。

通过对信息不对称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进行分析和论证,希望能够揭示其中的规律,为相关决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持。

在结合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为进一步探讨该领域问题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信息不对称、金融抑制对中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

信息不对称、金融抑制对中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

信息不对称对中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摘要在中国,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中小企业面临着和金融机构的融资需求难以匹配的问题。

本文探讨了信息不对称对中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

引言中小企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就业和创新起着关键作用。

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

信息不对称是指在金融交易中,一个参与方拥有比另一个参与方更多或更好的信息。

在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融资活动中,信息不对称给中小企业的融资带来了负面影响。

信息不对称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1. 难以获取融资由于信息不对称,中小企业往往无法向金融机构提供充分的、准确的信息,从而降低了融资的可能性。

金融机构在不了解中小企业的情况下,往往会更为谨慎,担心自己无法评估中小企业的风险,因此选择不给予融资支持。

2. 高昂的融资成本由于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面临更大的风险,并要求更高的回报。

中小企业在借款时面临较高的利率和费用。

这使得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增加,影响了其资金运营的效率和可持续发展。

3. 限制了企业发展由于融资困难和高昂的融资成本,中小企业的发展受到限制。

缺乏充足的资金支持,中小企业难以进行研发和创新,影响了其竞争力和市场份额的增长。

这也使得中小企业难以扩大规模,进一步制约了其发展潜力。

4. 导致金融抑制金融机构的对中小企业的谨慎态度和高成本的融资条件,形成了金融抑制现象。

金融抑制指的是金融机构在面临不完全竞争市场时,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选择不向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或提供低质量的金融服务。

金融抑制进一步加剧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

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方法1. 加强中小企业信息披露中小企业应加强信息披露,提供准确、及时的财务信息和经营情况。

这有助于金融机构更好地了解中小企业风险和业务状况,降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

2. 建立信用评级机构建立独立的信用评级机构,对中小企业进行信用评级,提供给金融机构参考。

中小企业融资研究——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

中小企业融资研究——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

的银行之 间博弈的结果 。 一般情况下 , 中小企业 比银行具有更多的信 息优势 , 对投 资项 目的未来收益 和风险 , 中小企业都有较清楚的了
解, 而银行并不能直接获得资金运用 的相关信息 , 其只能通过中小企业 间接了解资金运用情况 。 银行 虽然不能确切 了解 到中小企业 但 投资项 日的风险 , 却可以根据 已经掌握 的局部信息形成对融资市场的期望 风险值 , 在决定是否放款时 , 银行 根据 风险期望值调 整放 款
( ) 一 逆向选择 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 某些参与人拥有但另一些参与人不拥有 的信息(张维迎 ,9 6 。 中小企业 融资 中信息不对 19 )”
称主要表现为银行借贷 中的信息不对称 。 由于规模与信息披露条件 的限制 , 股票市场通常只面向规模 企业 融资 , 中小企业 的外源融资 模式 实际上 主要集 中在银行信贷市场 。 在银行信贷市场上 , 银行和中小企业掌握的信息经常是不对称 的 , 企业往往 比银行掌握更多 的 信息。 因此 , 中小企业有可能利用这种信息优势在事先谈判 、 同签订或事后 资金 的使用过程中损害银行的利益 , 合 使银行承担过 多的风
魏慧慧 杜静然 李 睿 :OJ d/ 企业融资研究 \
中小 企业融资研 究
— —
基于信 息不对称视角 杜静 然 李 睿s
魏 慧慧
(、 I 内蒙古 自治区审计厅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 0 0 ; 、 10 0 2 内蒙古财 经学 院会计学 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 0 5 ; 10 1
险。 以说企业融资问题就等价于企业与投资者之 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 问题 ( 良平 等 ,o 2 。 可 徐 2o )信息不对称所导致 的经济后果 主要是 “ 向选择” 道德 风险” “ 向选择 ( d es Slco ) 是指 由于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和市场价格下降产生的劣质品驱逐优质 品, 逆 与“ 。逆 A vr eetn ” e i 进而出现市场交易产品平均质量下降的现象 。 也就是说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 , 信息优势方 的行为人可能会故意隐瞒信息 , 以求 在交 易 中获得最大收益 , 而信息劣势方则可能受损 。 在融资市场上 , 中小企业和银行是交 易双方 , 企业融资可以看做 由中小企业和作为投资者

信息不对称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影响研究

信息不对称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影响研究

信息不对称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影响研究信息不对称是现代市场经济中面临的一个普遍的问题,尤其是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信息不对称开始成为制约其融资的重要因素。

这里的信息不对称主要涉及企业与投资者、金融机构之间的信任关系和信息交流问题。

由于中小企业具有规模小、经验少、市场不稳定等特点,其信息公开与质量常常难以符合投资人和金融机构的需求,导致他们难以评价中小企业的商业价值和风险性,进而导致融资难问题的出现。

一、信息不对称的现状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融资难问题一直以来都没有得到解决。

数据显示,我国大约有2000万家中小企业,约占全国所有企业的99.8%,但其融资难问题却一直困扰着它们。

一方面,中小企业的风险较高,使得金融机构对它们的贷款审批非常严格,融资门槛高;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缺乏公开透明的信息和良好的信用记录,难以吸引投资和融资。

二、信息不对称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影响1. 融资成本高中小企业无法提供充足的抵押担保和信用担保,其借款成本相对较高。

此时,银行为了降低风险,往往会加收一些杂费,如资信审查费、担保费、手续费等,这些费用可能高达借款金额的2%~5%,进一步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

2. 融资速度慢中小企业的融资速度慢也是信息不对称的一种表现。

因为银行对中小企业缺乏信心,所以在筹备资料和审核时,时间成本会加大,即便是能够贷款,放款的速度也会非常缓慢,导致中小企业难以满足其资金需求。

3. 融资规模小由于中小企业没有稳定的资金来源,所以往往需要求助于银行贷款,但是由于缺乏透明度和信誉度,银行会对其融资规模进行限制,有些甚至不予拨款。

这就导致中小企业的扩张计划难以实现,经营规模无法扩大。

三、信息不对称的降低方法1. 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公正合理的信用评价机制,评估中小企业的信用度,提高中小企业在银行和社会资本市场中的融资渠道。

信用评价机制一旦完善,将会极大地降低征信风险,减少融资成本,从根本上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不对称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研究作者:张令娟来源:《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年第22期[摘要] 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逆向选择行为和道德风险行为使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配给非常谨慎,从而导致对中小企业成长的融资约束,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

本文分析了目前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提出了解决当前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 融资;信息不对称;中小企业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22. 022[中图分类号] F832;F27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22- 0039- 031 信息不对称理论信息经济学认为,新古典经济学中的“完全信息”假设背离了经济现实,无法解释由于私有信息引起的“市场失灵”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资源配置的无效性。

所以,在不对称信息的前提下对新古典经济学进行了修正,这样才能更好地分析各类经济现象。

不对称信息理论是英国剑桥大学教授詹姆斯·莫里斯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威廉·维克瑞在信息经济学中提出的重要理论。

不对称信息理论是指在日常经济生活中,由于某些参与人拥有另一些参与人不拥有的信息,由此造成的不对称信息下交易关系和契约安排的经济理论。

信息不对称可以从2个角度来划分:①不对称发生的时间;②不对称信息的内容。

从不对称信息发生的时间看,不对称性可能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前,也可能发生在签约之后,分别称为事前不对称和事后不对称。

从不对称信息的内容看,不对称信息可能是指某些参与人的行为,也可能是指某些参与人的知识和信息,分别称为隐藏行动和隐藏信息。

研究事前不对称信息的博弈模型称为逆向选择模型,研究事后非对称信息的博弈模型称为道德风险模型。

所谓逆向选择,是指某一市场上劣质品排斥优质品的现象,其实质是一种市场无效或市场失败。

道德风险是指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的增加自己的效用时,做出不利他人的行为,如采取不诚实的行为给他人带来风险等。

信息经济学融资理论的研究中,有以下几种理论:(1)迈尔斯的“融资优序理论”,认为权益融资会传递企业经营的负面信息,而且外部融资要多支付各种成本,因而企业融资一般会遵循内源融资、债务融资、权益融资这样的先后顺序。

迈尔斯和马吉洛夫的研究表明,当股票价格高估时,企业管理者会利用其内部信息发行新股。

投资者会意识到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因此当企业宣布发行股票时,投资者会调低对现有股票和新发股票的估价,导致股票价格下降、企业市场价值降低。

内源融资主要来源于企业内部自然形成的现金流,它等于净利润加上折旧减去股利。

由于内源融资不需要与投资者签订契约,也无需支付各种费用,所受限制少,因而是首选的融资方式,其次是低风险债券,其信息不对称的成本可以忽略,再次是高风险债券,最后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发行股票。

(2)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中小企业在发展中融资也呈现出成长周期的特点,当企业成长时会获得进一步发展,并且信息也逐渐公开透明化,这时企业的融资需求会发生相应变化。

当企业逐步发展时会寻求金融中介的支持,如私募性质的风险资本、银行及财务公司的融资;如果企业继续发展,会获得公众股权和公开性债务市场的融资安排和支持。

(3)信贷配给理论,即S-W模型,该模型证明了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是产生信贷配合的基本原因。

银行的预期收益将取决于银行对企业信息的了解程度,而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银行为了规避风险通过价格歧视实行信贷配给,对信息透明度高且现金流量稳定的企业提供利率较低的贷款,而对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的中小企业以较高利率实行信贷配给。

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中小企业拥有关于自身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完全信息,而信贷提供方的银行则因难以完全掌握这些信息,而很难对企业未来盈利情况做出预测,此时,银行具有的是不完全信息。

在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为吸引银行贷款,往往会向潜在银行传递企业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信息,银行根据上述信息做出信贷决策。

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在这样的具有信息传递机制的不完全动态博弈中进行投融资决策。

信息的不完全、不对称是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关键问题,因此,解决信息不对称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途径。

2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资金是企业发展的血液,没有了资金的支持,企业就好像无源之水,没有了生机。

目前,国家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但是其特定的环境决定了其融资的艰难。

2.1 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狭窄(1)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难,直接融资的主要渠道有资本市场、私募、商业信用等,但这些渠道主要是为规模大、资金充足的大型企业所提供的平台,资本市场融资门槛较高,中小企业与之无缘。

目前,由于我国金融体系中资本市场发育很不完全,缺少一个能够为广大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中小企业的经营规模决定了它无法进入股市或债市融资。

因此,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基本不可能。

(2)间接融资难,向银行贷款理论上是中小企业的最主要的融资渠道,但中国金融市场上间接融资占据着主导地位,在间接融资中的国有商业银行又是主导性的,而目前主要承担着贷款任务的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存在着歧视。

申请贷款时,中小企业必须符合商业银行的贷款条件。

中小企业大多处于创业、起步阶段,资金少、规模小、可抵押物品少、担保困难等问题影响了其融资的道路。

因此,中小企业从国有商业银行获得贷款,难度很大。

2.2 非正规渠道融资困难林毅夫认为:信息不对称是金融交易的一个基本特征,相对于大企业,中小企业信息更为不透明,缺乏企业财务报表等易于传递的“硬信息”,这种矛盾使得中小企业的融资更为困难,因此,中小企业融资更多的依赖“软信息”。

非正规金融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贷方依靠资金供求双方的人员、地缘关系或其他关系获取关于借方的“软信息”,从而使得非正规金融在向信息不透明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中具有信息优势。

非正规金融的另一个特点是一般不要抵押,再加上信息优势和与借款企业的关系优势使得其在金融市场的履约率往往高于正规金融部门。

但在我国目前的法律制度中,缺乏有关对非正规融资合法地位的法律条款,使得非正规融资一直处于非法的边缘。

民间金融风险控制手段薄弱,为非法收入的资金转移提供了方便,为洗钱活动提供了可乘之机。

所以往往是灰色金融、地下金融的代名词,还缺乏必要的法律约束,政府很难有效监管。

并且非正规融资的利率远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局部地区出现暴利化。

2.3 我国当前宏观调控大背景下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在宏观调控的背景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更加明显。

央行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不断上调准备金率和贷款利率,减少商业银行向企业贷款,增加企业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的成本,使规模上处于劣势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更是难上加难。

通过以上分析,由于资本市场基本上没有对中小企业开放、非正规融资渠道不畅通,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比较单一、狭窄,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明显不足。

3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建议综上所述,为解决我国信息不对称视角下中小企业融资约束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3.1 完善我国的金融体系,完善服务于中小企业的融资体系和风险控制机制我国目前的金融体系的缺陷之一就是缺乏专门的服务于中小企业的机构,这也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约束问题的体制性问题。

因此,应该大力发展服务于中小企业融资的中小金融机构。

中小金融机构在服务于中小企业方面拥有信息优势和成本优势,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地缘优势和人脉关系,以最低成本获得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等信息,有效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除了中小金融机构外,同时还应当完善资本市场的风险控制机制,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构建多渠道中小企业直接融资体系。

3.2 政府应完善适应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担保机构作为连接中小企业和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桥梁和纽带,一方面解决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用不对称问题引发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中小企业可以通过担保机构来提升自身信用,从而可以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另一方面,在银行与担保机构的合作下,担保机构与银行分担了风险,既能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同时也能降低银行的贷款风险。

因此,政府应该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力度,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完善中小企业担保机构的损失补偿与奖励机制以及对中小企业的保费补贴等机制,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继续给予减免营业税政策支持,为担保机构服务于中小企业提供条件;健全中小企业担保机构的风险防范、控制和分担机制,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立区域性中小企业再担保机构或担保基金,有效化解中小企业担保机构的经营风险,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难问题创造条件。

3.3 多方联合积极推进中小企业的信用制度建设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信用是信贷供需双方交易的最重要因素。

因此,解决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中小企业融资约束问题应当以融资增信作为突破口。

建立包含中小企业在内的信用制度需要发挥政府、金融机构、中小企业的作用。

①政府应当完善金融体系建设法规和政策,建立一套专门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法规体系;②尽可能解决中小企业信息披露的缺陷,解决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③建立全国统一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中小企业信用评估体系以及信用担保体系,以形成中小企业融资的公共服务体系。

同时,中小企业应加强自身的经营管理,建立有效的中小企业内部治理机制,提升管理水平,重视企业资信状况,积极进行信息披露和信用评级,从而为其发展奠定融资优势,最终从自身降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主要参考文献[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乌家培,谢康,肖静华.信息经济学[M].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陈杰.信息不对称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统计与咨询,2009(5).[4]陈建明.基于信息不对称的中小企业成长融资约束分析[J].财会通讯:综合(中),2010(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