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混凝土的粗骨料

合集下载

各种级配混凝土使用粗骨料粒径范围

各种级配混凝土使用粗骨料粒径范围

各种级配混凝土使用粗骨料粒径范围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粗骨料、细骨料和适量的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人工石材材料。

其中粗骨料是混凝土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工程特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同类型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需要使用不同粒径的粗骨料来配制,以满足相应的工程要求。

一、普通混凝土普通混凝土是指没有附加特殊性能要求的混凝土,在一般建筑中广泛使用。

按照标准的要求,普通混凝土的粗骨料粒径应在5mm到40mm之间。

根据实际工程情况和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粒径来配制混凝土。

常见的选择包括5-10mm、10-20mm和20-40mm。

二、高强度混凝土高强度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优良的耐久性能,在一些特殊结构的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

根据标准要求,高强度混凝土的粗骨料粒径范围应在5mm到20mm之间。

常见的选择包括5-10mm和10-20mm。

三、超高强度混凝土超高强度混凝土是指具有极高抗压强度的混凝土,通常用于特殊工程中,如高层建筑、大桥等。

根据标准要求,超高强度混凝土的粗骨料粒径范围应在5mm到12.5mm之间。

常见的选择包括5-10mm和10-12.5mm。

四、自密实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是一种具有良好流动性和自密实性能的混凝土,广泛应用于注浆工程、隧道工程等。

根据标准要求,自密实混凝土的粗骨料粒径范围应在5mm到40mm之间。

常见的选择包括5-10mm、10-20mm和20-40mm。

除了以上所述的常见混凝土类型外,根据实际需求和工程要求,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粗骨料粒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粗骨料的选择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同时还要考虑到配制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和力学性能要求。

总之,不同类型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需要使用不同粒径的粗骨料来配制。

粗骨料的正确选择是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关键。

在实际施工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粗骨料粒径范围以满足工程的需求。

混凝土中粗骨料的标准种类

混凝土中粗骨料的标准种类

混凝土中粗骨料的标准种类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砂、骨料和水混合而成的人造材料,其中骨料是混凝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骨料的品种和质量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其中,粗骨料是指直径大于5mm的骨料,根据不同的使用场合和要求,粗骨料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砾石骨料砾石骨料是指自然出露在地表或经人工采集、加工而得到的经过筛分的石子。

砾石骨料的主要特点是硬度高、坚固耐用、稳定性好、吸水率低、含泥量少、颗粒角锐等。

砾石骨料在高强度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中应用广泛。

2. 碎石骨料碎石骨料是指采用机械碾压或人工破碎处理后得到的骨料,其颗粒形状不规则,表面粗糙。

碎石骨料的主要特点是吸水率低、骨料粒度分布范围广、含泥量较高、颗粒较尖锐,它在一些中低强度混凝土中应用比较广泛。

3. 矿渣骨料矿渣骨料是指高炉炼铁过程中产生的渣滓,经过人工加工、筛分后得到的骨料。

矿渣骨料的主要特点是化学成分稳定、颗粒较轻、孔隙率大、吸水率低、颗粒较圆滑等。

矿渣骨料在耐久性要求较高的混凝土中应用比较广泛。

4. 海砾骨料海砾骨料是指在海岸线附近采集的经过筛分后得到的骨料,其特点是颗粒较圆滑、质量轻、孔隙率大、吸水率高、含盐量高。

由于海砾骨料的含盐量较高,不适用于钢筋混凝土和重要工程中的混凝土,在一些轻质混凝土中应用较为广泛。

5. 轻骨料轻骨料是指密度较小的骨料,比如泡沫玻璃、珍珠岩、膨胀珍珠岩、膨胀蛭石等。

轻骨料的主要特点是密度低、保温性能好、隔音效果好、抗冻性能好、易加工成型等。

轻骨料主要应用于隔热、隔音、保温等需要轻质混凝土的场合。

6. 混合骨料混合骨料是指将两种或多种不同类型的骨料混合后得到的骨料,它的特点是颗粒大小分布范围广、质量稳定、强度高、耐久性好等。

混合骨料在大体积混凝土、桥梁、隧道等重要工程中应用比较广泛。

综上所述,混凝土中粗骨料的标准种类有砾石骨料、碎石骨料、矿渣骨料、海砾骨料、轻骨料和混合骨料等六种。

混凝土中粗骨料含量标准

混凝土中粗骨料含量标准

混凝土中粗骨料含量标准一、前言混凝土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广泛应用。

混凝土的质量对工程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其中,混凝土中的粗骨料含量是影响混凝土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制定具体的混凝土中粗骨料含量标准,对于保证工程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混凝土中粗骨料的作用1. 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和硬度粗骨料是混凝土中的主要强化成分,它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和硬度,使混凝土具有更好的承载能力。

2. 提高混凝土的稳定性粗骨料可以增加混凝土的稳定性,使混凝土更加坚固耐用。

3. 改善混凝土的工艺性能粗骨料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艺性能,例如增加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减少混凝土收缩等。

三、混凝土中粗骨料含量标准的制定1. 粗骨料含量的定义粗骨料含量是指混凝土中粗骨料与水泥、细骨料的比例。

通常用重量比表示,即混凝土中粗骨料的重量与水泥、细骨料总重量的比值。

2. 粗骨料含量的影响因素混凝土中粗骨料含量的影响因素包括混凝土的强度、工艺性能、使用环境等。

因此,在制定粗骨料含量标准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

3. 粗骨料含量标准的制定根据我国现有的标准和经验,可以制定以下混凝土中粗骨料含量标准:- 普通混凝土:粗骨料含量不应超过25%。

- 超高性能混凝土:粗骨料含量不应超过15%。

- 钢筋混凝土:粗骨料含量不应超过20%。

- 高强混凝土:粗骨料含量不应超过20%。

- 混凝土路面:粗骨料含量不应超过30%。

四、混凝土中粗骨料含量标准的执行和检测1. 混凝土中粗骨料含量标准的执行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按照上述标准执行混凝土中粗骨料含量的控制。

施工方应确保混凝土中粗骨料的含量不超过标准规定的最大值。

如果发现混凝土中粗骨料含量超过标准规定的最大值,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2. 混凝土中粗骨料含量的检测混凝土中粗骨料含量的检测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实验室试验:在实验室中进行混凝土中粗骨料含量的试验,通过试验数据来确定混凝土中粗骨料含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混凝土中粗细骨料配合比标准

混凝土中粗细骨料配合比标准

混凝土中粗细骨料配合比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材料,其使用范围涉及建筑、路桥、水利、电力等多个领域。

混凝土的性能取决于其组成成分的配合比,其中粗细骨料的配合比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全面、具体、详细的混凝土中粗细骨料配合比标准,以供参考。

二、粗细骨料的定义粗骨料是指粒径大于5毫米的骨料,通常采用砾石、碎石等材料。

细骨料是指粒径小于5毫米的骨料,通常采用河沙、山沙等材料。

混凝土中粗细骨料的配合比是指粗骨料和细骨料的比例。

三、配合比的确定混凝土中粗细骨料配合比的确定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越高,粗细骨料的配合比就需要越严格。

2.工作性能: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包括可塑性、坍落度、流动性等,需要根据具体的使用要求进行确定。

3.骨料种类:不同种类的骨料在混凝土中的使用效果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4.施工条件:混凝土的施工条件包括温度、湿度、风速等,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根据以上因素,可以确定混凝土中粗细骨料的配合比。

下面是一份具体的标准:四、标准配合比1.强度等级为C15-C30的混凝土粗骨料:细骨料=1:1.5-2.52.强度等级为C35-C50的混凝土粗骨料:细骨料=1:1-23.强度等级为C55-C80的混凝土粗骨料:细骨料=1:0.8-1.5五、调整配合比的方法如果需要调整配合比,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增加或减少粗骨料的用量,从而调整配合比。

2.增加或减少细骨料的用量,从而调整配合比。

3.增加或减少水泥的用量,从而调整配合比。

4.增加或减少外加剂的用量,从而调整配合比。

需要注意的是,调整配合比时需要保持粗细骨料的比例不变,以保证混凝土的性能稳定。

六、总结混凝土中粗细骨料配合比的标准是混凝土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依据之一。

在确定配合比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强度等级、工作性能、骨料种类和施工条件等。

本文提供了一份具体的标准,可供参考。

在实际的混凝土设计和施工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保证混凝土的性能达到要求。

混凝土中粗细骨料配合比标准

混凝土中粗细骨料配合比标准

混凝土中粗细骨料配合比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结构中。

在混凝土的制作过程中,粗细骨料的配合比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它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使用寿命等方面。

因此,制定合理的粗细骨料配合比标准对于保证混凝土的品质至关重要。

二、粗细骨料的基本要求1. 粗细骨料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如GB/T 14685-2011《天然砂、人工砂、碎石及其混合物用于混凝土》和GB/T 25177-2010《机制砂》等。

2. 粗细骨料应具有良好的物理和力学性能,如密度、吸水率、强度等指标应符合要求。

3. 粗细骨料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能,如耐磨性、耐冻融性等指标应符合要求。

4. 粗细骨料应具有较好的颜色和形状,以满足不同建筑结构的需求。

三、粗细骨料配合比的原则1. 粗细骨料的配合比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使用环境和工程要求等因素进行合理的选择。

2. 粗细骨料的配合比应使混凝土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和坍落度,以便于施工操作。

3. 粗细骨料的配合比应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避免出现过多的空隙和孔洞。

4. 粗细骨料的配合比应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等性能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四、粗细骨料配合比的具体标准1. 普通混凝土对于C15-C50的普通混凝土,粗细骨料的配合比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选择:(1)粗骨料:应选择符合要求的天然石料或人工砂石,其最大粒径应不大于25mm,最小粒径应不小于5mm。

(2)细骨料:应选择符合要求的天然砂或人工砂,其粒径应在0.15-5mm之间。

(3)配合比:粗骨料和细骨料的比例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进行选择,一般为1:1.5-3。

2. 高强混凝土对于C55-C80的高强混凝土,粗细骨料的配合比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选择:(1)粗骨料:应选择符合要求的天然石料或机制砂,其最大粒径应不大于40mm,最小粒径应不小于5mm。

(2)细骨料:应选择符合要求的天然砂或机制砂,其粒径应在0.15-5mm之间。

粗骨料在混凝土中的作用

粗骨料在混凝土中的作用

粗骨料在混凝土中的作用1. 什么是粗骨料?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一个在建筑行业非常重要但可能大家都没怎么关注的东西——粗骨料。

你可能会问:“粗骨料?那是什么玩意儿?”别急,我来给你解释清楚。

粗骨料其实就是混凝土里的大块头,比如小石子、碎砖块,甚至是一些老旧的混凝土块,统统都能算。

说白了,它们就像是混凝土里的大块金刚石,让整个混凝土强壮起来,给它提供支撑,简直就是建筑界的“肌肉男”。

那么,粗骨料可不是随便找来的石头就行哦,它们有讲究。

一般来说,粗骨料的粒径得在5到40毫米之间,太大了不行,太小了也不行。

就像我们做饭时,米粒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恰到好处才好下饭嘛。

2. 粗骨料的作用2.1 增强强度首先,咱们得说说粗骨料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增强混凝土的强度。

想象一下,混凝土就像一个高大威猛的健身教练,而粗骨料就是它的“营养补剂”。

如果没有这些粗骨料,混凝土就像个瘦弱的小朋友,根本无法承受重量,遇到点风吹草动就会倒下。

因此,有了粗骨料的帮助,混凝土才能在建筑上“站得稳,走得远”。

2.2 改善稳定性除了增强强度,粗骨料还可以改善混凝土的稳定性。

你知道的,建筑可不是光靠表面好看就行,里头的结构必须得稳固。

粗骨料在混凝土中形成了一种“骨架”,就像人的骨骼一样,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和稳定性。

这样,即便是遇到大风大浪,混凝土也能保持不变,稳如泰山,真是让人放心。

3. 粗骨料的选择3.1 选择要谨慎说到这儿,大家可能会问:“粗骨料的选择有什么讲究吗?”当然有!粗骨料的性质、形状、以及它们的来源,都是要考虑的因素。

比如,形状规则的粗骨料更容易结合在一起,能够提供更好的强度。

而如果选择的是那种形状不规则的石头,可能在混凝土中会出现空隙,影响整体效果,得不偿失。

3.2 环保与经济另外,现在环保意识越来越强,很多建筑师会选择再生粗骨料,比如用废旧混凝土或者碎砖来作为粗骨料,这样不仅可以节约资源,还能减少垃圾的产生,简直是“双赢”的局面。

c60混凝土粗骨料粒径

c60混凝土粗骨料粒径

c60混凝土粗骨料粒径C60混凝土粗骨料粒径C60混凝土是一种高强度混凝土,其强度等级为C60,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混凝土。

在C60混凝土中,粗骨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粒径大小对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等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粗骨料是指直径大于5mm的骨料,一般采用砾石、碎石等天然骨料或人工骨料。

在C60混凝土中,粗骨料的粒径大小一般在20mm 到40mm之间,这是因为粗骨料的粒径大小对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等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粗骨料的粒径大小对混凝土的强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混凝土中,粗骨料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强度,因此粗骨料的粒径大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一般来说,粗骨料的粒径越大,混凝土的强度越高。

但是,如果粗骨料的粒径过大,会导致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变差,难以施工。

因此,在选择粗骨料粒径大小时,需要综合考虑混凝土的强度和工作性能。

粗骨料的粒径大小对混凝土的耐久性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混凝土中,粗骨料的主要作用是提供骨架支撑,使混凝土具有一定的抗裂性和耐久性。

如果粗骨料的粒径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

粗骨料粒径过大会导致混凝土内部空隙过大,易受到水分侵蚀,从而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粗骨料粒径过小则会导致混凝土内部空隙过小,难以排水,从而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

粗骨料的粒径大小还会影响混凝土的施工性能。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将混凝土均匀地铺设在模板上,并进行振捣,使混凝土密实。

如果粗骨料的粒径过大,会导致混凝土难以均匀铺设,振捣不到位,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如果粗骨料的粒径过小,则会导致混凝土的流动性变差,难以振捣,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粗骨料的粒径大小对C60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施工性能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选择粗骨料粒径大小时,需要综合考虑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施工性能,选择合适的粒径大小,才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粗骨料含泥量标准

粗骨料含泥量标准

粗骨料含泥量标准一、含泥量要求粗骨料的含泥量是指天然状态下砂、碎石或卵石中粒径小于0.08mm的颗粒含量。

对于混凝土结构,含泥量要求应符合规范要求,含泥量过多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通常情况下,含泥量应不大于1.0%,对于高强度混凝土或预应力混凝土,含泥量应不大于0.5%。

二、泥块含量要求粗骨料中的泥块是指粒径大于1.2mm,且水洗后捏成团不易碎的颗粒。

泥块含量过多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特别是在冬季施工时,泥块会阻碍水泥的水化反应,影响混凝土的早期强度。

因此,对于一般的混凝土结构,泥块含量应不大于0.5%,对于高强度混凝土或预应力混凝土,泥块含量应不大于0.2%。

三、云母含量要求粗骨料中的云母是指具有高反射率、高导热性和高电阻率的矿物,它会降低混凝土的抗渗性和耐久性。

因此,对于一般的混凝土结构,云母含量应不大于1.0%,对于高强度混凝土或预应力混凝土,云母含量应不大于0.5%。

四、轻物质含量要求粗骨料中的轻物质是指密度小于2g/cm³的物质,如火山岩、页岩、粘土等。

这些物质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因此应严格控制轻物质含量。

通常情况下,轻物质含量应不大于1.0%。

五、硫化物和硫酸盐含量要求粗骨料中的硫化物和硫酸盐会腐蚀混凝土中的钢筋,从而降低钢筋混凝土的承载力和耐久性。

因此,应严格控制硫化物和硫酸盐含量。

通常情况下,硫化物含量应不大于1.0%,硫酸盐含量应不大于0.5%。

六、氯离子含量要求粗骨料中的氯离子会破坏钢筋表面的氧化膜,导致钢筋锈蚀,从而降低钢筋混凝土的承载力和耐久性。

因此,应严格控制氯离子含量。

通常情况下,氯离子含量应不大于0.06%。

七、其他有害物质含量要求除了上述几种有害物质外,粗骨料中还可能含有其他有害物质,如有机物、硫化物、碳酸盐等。

这些物质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因此应严格控制其含量。

通常情况下,这些有害物质含量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粗骨料
粗骨料在混凝土的组织结构中起骨架作用,对混凝土强度起重要作用。

在普通混凝土中,质地致密的天然卵石和人工碎石,一般都具有足够的强度,因此,在经验公式中,混凝土强度仅与水泥强度冰灰比和骨料颗粒形状有关,而与骨料矿物成分等无关。

但对于高强混凝土,由于水灰比的减小,混凝土中水泥石强度显著提高,骨科性能将对混凝土强度产生很大影响。

试验证明,在水泥砂浆相同的条件下,骨料品种不同时,混凝土强度有很大差异。

尤其是当水灰比较小,砂浆强度较高时,混凝土强度的差别更大。

试验还表明,骨料一砂浆界面的粘结抗拉强度均低于砂浆抗拉强度,这表明骨料一砂浆界面为混凝土内最薄弱部位。

对于同一种骨料,界面粘结强度随砂浆抗拉强度的提高而提高;对于不同的骨料,在水泥砂浆相当的条件下,骨料—砂浆界面粘结强度有很大差别。

这表明骨料一砂浆界面粘结强度取决于水泥和骨料两方面的性质。

当骨料表面与水泥砂浆之间有良好的物理吸附及化学吸附时,界面牯结强度较高;当骨料表面性状不良或水泥砂浆强度较低时,则界面粘结强度降低。

界面粘结强度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

骨料弹性模量亦影响混凝土强度。

骨料弹性模量越大,骨料在混凝土内的骨架作用也越大,即受力时骨料所受应力比例越大,当然骨科一砂浆界面的拉应力及剪应力也越大。

因此,骨料的弹性模量过大和过小都对提高混凝土强度不利,骨料的强度和弹性模量应与骨料一砂浆界面粘结强度相匹配。

为了提高混凝土强度,应同时从提高界面粘结强度和提高骨料强度两方面着手。

综上所述,在配制高强混凝土时应选用质地坚硬的粗骨料,其抗压强度不应小于混凝土的强度亦有影响,一般随粒舱的增大,逐步降原因是大颗粒骨料内部有缺陷的机会
太,肼小颗粒者则较致密,而且能增加与砂浆的粘结面积,且界面受,较均匀。

因此,对于高强混凝土宜将粗骨料的最大粒径控制在25mm以上
粗骨料的针、片状颗粒含量也影响混凝土的强度,且对泵送施工也有影响。

在配制大于c50、不大于060高强混凝土时,粗骨料中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应大于10%,压碎指标值不应大于12%;配制大于060、不大于080高强混凝土时,针、片状颗粒台量不应大于5%、压碎指标值不应大于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