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化妆品行业分析报告
化妆品行业市场占有率分析

化妆品行业市场占有率分析随着人们对美容的需求不断增长,化妆品行业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通过分析化妆品行业的市场占有率,探讨该行业的发展趋势。
一、行业概述化妆品行业是指制造、销售和推广与美容、美肤有关的产品和服务的产业。
它涵盖了化妆品、护肤品、香水、洗护用品等多个领域。
随着人们对美丽的追求越来越高,化妆品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行业内竞争相对激烈,因此市场占有率成为一项重要的指标。
二、市场规模化妆品行业市场规模庞大,根据最新数据显示,全球化妆品市场在2020年达到了6000亿美元。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化妆品市场,占有率高达40%左右。
亚洲地区对于化妆品的消费需求较高,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三、国内市场占有率分析中国化妆品市场竞争激烈,主要有国际品牌和国内品牌两大阵营。
国际品牌以欧美品牌为主,其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值得信赖,占有了一定市场份额。
然而,随着国内品牌的崛起,其在市场中的份额不断增加。
国内品牌在创新、宣传和价格优势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逐渐蚕食了国际品牌的市场份额。
四、产品品质与市场占有率关系消费者对化妆品品质的追求是影响市场占有率的重要因素。
优质的产品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增强品牌形象,并获得更多市场份额。
然而,品质问题一直是行业面临的挑战,制约了市场占有率的提升。
因此,品质控制和质量管理对于化妆品企业至关重要。
五、品牌宣传与市场占有率品牌宣传是提高市场占有率的重要手段。
通过广告、代言人和线下推广等方式,企业能够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的消费者选择自家产品。
同时,借助社交媒体的普及,品牌可以更加直接有效地与消费者进行互动,提高市场占有率。
六、价格战与市场占有率价格一直是消费者选择化妆品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化妆品企业通过降低产品价格来吸引消费者,提高市场占有率。
然而,价格战容易导致产品质量下降和利润减少,长期来看并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因此,经营者在制定价格时需要综合考虑产品品质和市场需求。
七、电子商务与市场占有率电子商务的兴起对于化妆品行业的市场占有率有着重要影响。
化妆品全球市场份额分析

化妆品全球市场份额分析化妆品行业作为一个庞大的全球产业,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化妆品全球市场份额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探讨其在不同地区和产品类型中的竞争情况。
一、全球化妆品市场简介化妆品市场是一个多元化的行业,包括护肤品、彩妆品、香水、个人护理产品等。
随着人们对美容意识的增强,化妆品市场逐渐扩大。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全球化妆品市场规模已达到5000亿美元,并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
二、全球化妆品市场地区分析1. 北美地区北美地区一直以来都是化妆品市场的重要地区之一,其中美国贡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
美国市场对高端化妆品和护肤品有着强烈需求,而且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创新性非常重视。
此外,加拿大等北美国家也具有相当规模的化妆品市场。
2. 欧洲地区欧洲地区是全球化妆品市场的另一个重要区域。
法国、德国和英国等国家是欧洲地区化妆品市场的主要推动力。
法国以其独特的香水和奢侈品牌而闻名,德国则以其高品质的护肤品著称。
此外,欧洲地区对于天然有机化妆品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3. 亚太地区亚太地区是全球化妆品市场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
中国和日本等发达市场国家对化妆品有着巨大需求,并且消费者更加注重产品的品质和功能。
另外,东南亚地区的化妆品市场也在逐渐崛起,消费者对于韩国和日本等国家的彩妆品牌特别感兴趣。
4. 拉美地区拉美地区的化妆品市场呈现出动态增长的态势。
巴西和墨西哥是该地区的主要市场,对于护肤品和个人护理产品的需求持续增加。
此外,阿根廷等国家的化妆品市场也逐渐崭露头角。
5. 中东和非洲地区中东和非洲地区的化妆品市场经历了长足的发展。
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等国家对高端护肤品和香水的需求强劲,而南非和尼日利亚等国家的市场也有着稳定的增长。
三、全球化妆品市场产品分类分析1. 护肤品护肤品市场占据了化妆品市场的重要份额。
随着人们对美容和健康的关注度提高,对于护肤品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护肤品包括面霜、面膜、眼霜、精华素等,涵盖了不同功能和功效。
2020年化妆品行业消费者城市划分

2020年化妆品行业用户城市划分一、背景介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用户需求的日益增长,化妆品行业在我国市场上蓬勃发展。
然而,不同城市的用户对于化妆品的需求和消费习惯存在着较大差异。
对于化妆品行业的市场开拓和销售策略制定来说,对不同城市的用户进行准确的划分,是非常重要的。
二、一线城市1. 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和政治中心,北京拥有着庞大的用户裙体。
北京的化妆品市场以高端品牌为主,用户普遍具有较高的购物力和对品质的追求。
随着时尚观念的不断更新,年轻人对于潮流化妆品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2. 上海作为我国的经济中心和国际大都市,上海拥有着开放的市场环境和多元化的消费氛围。
化妆品市场以中高端品牌为主,随着时尚文化的不断推广,用户对于创新性和个性化的化妆品有着较高的需求。
3. 广州作为我国南方的商业中心,广州的消费市场呈现出多元化和包容性。
广州的用户对于化妆品的需求较为广泛,从大众化妆品到高端奢侈品牌,都存在一定市场需求。
另外,随着电商的快速发展,广州的用户对于线上购物的偏好也逐渐增长。
三、二线城市1. 成都作为我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成都拥有着活跃的年轻消费裙体。
成都的化妆品市场以中低端品牌为主,用户普遍具有着对于时尚和潮流的敏感度,且对于价格和性价比的关注度较高。
2. 杭州作为我国的电子商务中心和互联网产业基地,杭州的用户具有着对于新兴品牌和创新产品的偏好。
杭州的化妆品市场以轻奢品牌和清新品质为主,用户普遍注重产品的品质和绿色环保的理念。
四、三四线城市1. 郑州作为我国中部地区的重要城市,郑州的消费市场具有着较为稳定的消费裙体。
郑州的化妆品市场主要以中低端品牌为主,用户对于日常护肤、美妆产品的需求较为稳定,对于产品的品质和价格的关注度也较高。
2. 太原作为我国山西省的省会城市,太原的消费市场以中低端日常化妆品为主。
太原的用户对于化妆品的需求主要以基础化妆和日常护肤为主,对于产品的实用性和耐用性有着较高的需求。
中国化妆品市场占比、化妆品人均消费及化妆品市场规模分析

中国化妆品市场占比、化妆品人均消费及化妆品市场规模分析现状一:我国本土化妆品企业竞争力低美国、日本、韩国等化妆品大国中市场份额排名前列的公司均以本土品牌为主,如宝洁、雅诗兰黛等均属于美国本土企业;日本本土品牌花王、资生堂、高丝等位于市场份额前三位;韩国爱茉莉太平洋和LG生活健康两大集团形成了绝对垄断。
而在我国高端市场份额位于前列的主要以欧莱雅、雅诗兰黛等国际品牌为主,几乎没有本土化妆品品牌。
现状二:我国化妆品市场仍以大众市场为主中国化妆品市场仍然以大众市场为主,占比基本维持在50%以上。
但是大众市场占比逐年走低,2019年下滑至49%;高端及奢侈市场规模保持高速增长,占比稳步提升,2019年上升至51%,未来有望继续扩大。
现状三:我国化妆品人均消费相对较低《2020-2026年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专项调研及投资风险预测报告》数据显示:从化妆品人均消费来看,2019年,中国人均化妆品消费金额为49.6美元,不到日、韩、美三国的20%;人均彩妆消费金额仅为5.7美元,仅接近日、韩、美三国的10%。
但是随着国内化妆品适用人群、消费频次、消费金额的提升,行业规模较大的增长空间。
现状四:我国化妆品市场规模增速快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欧美及日韩大牌化妆品公司对中国市场的开拓下,国内消费者的化妆品消费理念逐步增强,国内化妆品市场规模迅速扩大。
2018年我国化妆品市场规模达到4102亿元,以2018年12月31日1人民币=0.1454美元的汇率测算,2018年我国化妆品市场规模为596亿美元。
2019年,随着大众对于化妆品的认知已经不再陌生,中国年轻群体的化妆品消费意愿和能力的逐渐增强,化妆品逐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初步估计2019年我国化妆品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市场规模达4677亿元。
以2019年12月31日人民币=0.1432美元汇率测算,2019年我国化妆品行业市场规模为670亿美元。
与美国、日本、韩国化妆品行业市场规模增速相比,近两年来我国化妆品行业市场规模增长迅速且较为稳定,2018年除了韩国之外,我国市场规模增速为7%,高于美国、日本增速4个百分点。
专业人士分析2020年化妆品原料市场的变化

我们知道成和化成是一家成立于1958年的日本老牌化妆品原料公司,基础研发实力非常出色,您觉得公司之所以能够基业长青,关键因素是什么?华沈智仁:我觉得公司基业长青的关键因素是因为我们从未停止过基础研发的脚步,从成立伊始,成和化成就定位为化妆品活性成分制造商。
因为基础研发功底深厚,公司自主研发的化妆品原料当中,不乏有在细分原料领域几乎能够垄断日本市场的系列。
除了自主研发的化妆品原料之外,在日本市场,成和化成也从九十年代开始陆续引入海外原料(例如,seppiC、schülke & Mayr)。
在行业内,提起成和化成,大家都会想到蛋白多肽,您能谈谈在蛋白多肽方面的研发吗?华沈智仁: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沙龙产业迅速发展。
水解蛋白多肽及其衍生物由于其能够大大降低毛发在烫染时的损伤,以及增加烫染的效果维持而广泛地被使用。
在这个过程当中,日本企业开始寻求国内生产制造的高精度蛋白多肽原料,成和化成抓住了这个市场契机,一跃成为全球最有力的蛋白多肽供应商之一。
此后,经过数十年的积累,从基础的不同蛋白来源,到单一蛋白来源中的不同分子量;从不同分子专业人士分析2020年化妆品原料市场的变化成和化成:面对疫情我们积极行动积极应对华沈智仁株式会社成和化成中国区总经理特约行业专家扫描二维码观看本文电子版量下蛋白多肽的高精度化学修饰,到不同化学结构蛋白多肽衍生物在即时体验感与功效表达上的深入研究,成和化成将蛋白多肽这个类别的原料,扩展成了在护肤与护发方面都极具特色的原料系统。
根据使用方向不同,成和化成的蛋白多肽系列中已经包含了超过一百种原料。
除了蛋白多肽,成和化成的原料跨护发、美发与护肤等多个领域,您能否谈下公司在原料研发方面的布局?华沈智仁:九十年代,现任社长吉冈正人(东京大学药学博士,麻省理工夏普莱斯实验室博士后,日本化妆品原料协会联合会会长)接手企业后亲自主导研发,开始大力拓展全新原料系列,相继开发出了蚕丝蛋白包裹的化学防晒体,洗去型产品中依然高效停留氨基酸类肤感调理分子,高稳定性高生理活性的新型VC衍生物系列等等具有非常高的学术与商业价值的新型成分。
化妆品原料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化妆品原料行业市场调研报告一、引言化妆品在现代社会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而作为化妆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妆品原料行业的发展情况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当前化妆品原料行业的市场情况进行详细的调研和分析,旨在为相关企业提供可靠的市场信息和发展建议。
二、市场概况1.市场规模根据调研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全球化妆品原料行业市场规模达到XX亿美元。
亚太地区是目前全球化妆品原料行业最大的市场,北美和欧洲紧随其后。
2.市场趋势随着消费者对个人形象和外观的不断追求,化妆品的需求不断增长。
而在化妆品原料行业中,天然有机成分和无害合成成分的使用越来越受到青睐。
此外,以抗衰老、美白和防晒为主题的高端化妆品原料市场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三、市场竞争分析1.主要竞争对手当前,全球化妆品原料行业的竞争格局相对稳定,主要的竞争对手包括美国的Dupont、德国的BASF和法国的L'Oréal等跨国化妆品原料企业。
此外,国内的化妆品原料企业也逐渐崭露头角。
2.竞争优势为了提升竞争力,化妆品原料企业需要注重产品研发和创新,开展合作与交流,提高产品品质和性能。
同时,品牌营销和市场推广也是提升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四、市场驱动因素1.消费者需求消费者对于化妆品的需求日益增长。
化妆品原料企业需要从市场需求出发,研发出更符合消费者期待的产品,并注重用户体验和安全性。
2.产业链拓展化妆品原料行业与化妆品生产企业构成了紧密的产业链关系。
化妆品原料企业应当积极参与产业链的完善,与化妆品生产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互利共赢。
五、市场挑战和机遇1.技术创新化妆品原料行业具有高度的技术门槛,技术创新是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
企业需要加大研发力度,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竞争力。
2.法规环境化妆品原料行业受到严格的法规监管,安全环保要求不断提高。
企业需要遵守相关法规,加强产品质量和安全管理,努力提供更可靠和安全的原料产品。
彩妆市场销售数据分析及趋势预测报告

彩妆市场销售数据分析及趋势预测报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彩妆市场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消费领域。
今年,彩妆市场迎来了一波新的发展机遇。
通过对市场销售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到这个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本篇报告旨在对彩妆市场销售数据进行分析,并预测接下来的发展趋势。
一、市场概述彩妆市场是化妆品市场中的一大部分。
彩妆是指化妆品用于修饰面部、眼睛、唇部等,增强美感,改变外表的化妆品。
彩妆市场包括:唇膏、眼影、粉底、睫毛膏等产品。
目前,彩妆市场主要由国际品牌和国内品牌组成,其中国际品牌占据主导地位。
二、市场销售数据分析1. 总体销售数据近年来,随着消费水平的提升,彩妆市场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
2020年,中国彩妆销售额达到了460亿。
数据显示,在过去的几年中,彩妆市场销售额每年都在以10%以上的增长率增长。
其中,线上销售额增速更是高达35%以上。
2. 销售渠道彩妆市场销售渠道主要包括实体店、电商和社交媒体。
2019年,实体店、电商、社交媒体的销售额分别为57.4%、32.3%、4.0%。
然而,在2020年疫情下,线上销售额增长迅速。
截至2021年2月,电商销售额比例达到了50%以上。
3. 市场份额目前,国际品牌在彩妆市场的份额远远超过国内品牌。
其中,来自法国的L'Oréal成为了彩妆市场的独角兽,其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了15%。
此外,东方雨虹、雅诗兰黛、兰蔻等品牌也在市场占有率中名列前茅。
三、市场发展趋势预测1. 电商化趋势加速随着在线购物的普及,消费者在购买彩妆产品时越来越“懒惰”,愿意在线购买。
因此,电商已经成为彩妆市场的主要销售渠道之一。
预计未来彩妆市场的线上销售额将占据更大的份额。
2. 市场细分趋势明显从产品细分上看,唇妆、眼妆和底妆等类别已经成为市场销售的细分领域。
随着消费者对彩妆需求的不断升级,市场的细分趋势将越来越明显,产品也将不断向高端化、个性化发展。
3. 营销手段创新随着消费者审美和需求的变化,品牌需要创新营销手段。
中国化妆品行业销售情况、产量、进口量及化妆品行业未来七大可持续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化妆品行业销售情况、产量、进口量及化妆品行业未来七大可持续发展趋势分析1、2019年中国化妆品行业增速持续领跑,年均增速11.9%受益于渗透率持续提升、消费频次加快和消费金额加大,以及核心化妆人口的扩散等多重因素影响,2019年的化妆品行业前景持续高涨。
2019年6开始国内化妆品增速超过12%,2019年度平均增速为11.9%,而201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0%。
这是化妆品连续第三年高于社会消费品总额增速,同时在社会零售14个子品类中增速位居第二,仅次于日用品类13%增速。
2、2019年中国化妆品类零售额突破2992亿元,而产量规模达124万吨《2020-2026年中国化妆品行业产业运营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5-2019年间,我国限额以上化妆品类零售总体保持平稳增长趋势,2019年限额以上化妆品类零售总额达2992亿元,相比2018年的2619亿元增加了373亿元。
2020年化妆品类消费将继续保持稳中有长趋势,但增速将有所放缓,预计2020年全国限额以上化妆品类零售总额将达到3164亿元。
从2013-2020年中国化妆品产量数据可以看到,前四年中国化妆品行业产量处于稳定状态,每年产量维持90万吨上下。
2016年起中国化妆品行业产量明显增加,2019年中国化妆品行业产量达124万吨。
由需求端拉动供给端发展,一定程度上使化妆品行业的产销率上涨。
3、2019年中国美容化妆品及护肤品进口量为209227吨,同比增长11.5%。
4、护肤品为消费主力,彩妆产品占比逐年攀升护肤品占比持续超50%,多品类共同发展。
由于需求旺盛,中国美妆个护市场内护肤品占比持续超过50%,预计也将继续保持下去。
彩妆产品近年来表现良好,2014年以后增速持续上升,预计在5年内市占比有望提升至品类第二。
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规模为全球第二,引领全球增长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规模为全球第二,增速上已经成为全球第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化妆品行业分
析报告
2020年6月
目录
一、需求分析 (6)
1、化妆品行业人口红利十年内不减,增量人群年均arpu 值更具优势 (6)
(1)行业现状:化妆品呈现加速增长态势,成为消费品领域景气度较高的子行业 . 6(2)量价看成长空间:化妆品人群可突破5亿,人均消费支出处于初级阶段,十年成长空间翻倍以上 (7)
①化妆品消费人群:护肤品消费人群可突破5亿,彩妆消费人群可达近3亿 (8)
②化妆品人均年化消费金额:仍处于初级阶段,提升空间大 (9)
②需求模型预测 (11)
2、渠道变迁助力化妆品用户广触达,电商新阶段助力行业量价提升 (13)
(1)历史复盘:渠道变迁助力品牌商扩宽化妆品人群触达,品牌商创造增量需求提升arpu 值 (13)
(2)电商新阶段以平台流量精细化运营驱动,低渗透率为线上高速增长提供长线支撑 (15)
二、竞争格局 (18)
1、分层竞争下单品牌集中度低,高端品牌竞争格局更优 (18)
2、用户需求多样化及上下游未构筑高壁垒是单品牌集中度偏低的重要因素
(20)
(1)消费者需求多样化及高消费频次低试错成本是化妆品行业单品牌集中度偏低的底层原因 (20)
(2)上下游的“垄断”效应难形成是单品牌集中度偏低的外界因素 (21)
①上游规模效应难以构筑 (21)
②下游渠道未能实现消费者广覆盖 (21)
3、电商新阶段提供更友好的竞争环境,助力国货品牌追赶 (22)
(1)2016年以来品牌集团护肤品竞争格局优化 (22)
(2)外资品牌集团重视电商,陆续加大对以猫旗为代表的线上渠道投入,是头部化
妆品集团份额提升的主要原因 (22)
(3)大众年轻化流量更贴合国货品牌,线上平台提供更公平友好的竞争环境,国货品牌有望追击,格局继续优化 (23)
①社媒等站外平台带来年轻化/大众化流量,助力国货品牌增大用户群触达 (23)
②线上新营销缩短国货品牌与外资大牌差距,品销合一与数字化将助力国货品牌
线上第二次腾飞 (24)
三、产业链分析 (26)
1、品牌方手握消费者资产,拥有最高产值规模及利润水平,渠道助力每一轮行业变革 (26)
(1)供应环节:产值占比低,可依托规模效应及配方优势提升集中度 (26)
(2)品牌商环节:手握消费者资产,拥有最高产值规模与利润率水平 (27)
(3)销售服务商环节:角色多元化,打破地域限制可提升集中度 (27)
(4)渠道(平台)环节:流量聚集地,每一轮变化的助力者 (28)
2、高加倍率支撑全产业链繁荣,化妆品行业大有可为 (28)
(1)化妆品主流渠道具备6倍左右加倍率 (28)
(2)高加倍率为全产业链繁荣提供基础,品类属性支撑高加倍率存在合理性 (29)
四、风险因素 (30)
1、需求不达预期 (30)
2、竞争格局恶化 (30)
以天猫为核心的电商渠道带动化妆品年轻用户快速渗透,“双高”消费习惯培育,行业十年翻倍以上空间,维持高景气度。
化妆品行业经历几轮变化:1)百货渠道助力高端品牌增长,覆盖高端用户群;2)cs与商超渠道崛起带动本土国货品牌快速成长,满足大众化用户需求;3)线上渠道滋生年轻化淘品牌,线上化成为趋势,挖掘化妆品增量用户。
每一轮变化背后是渠道变革助力品牌方加大化妆品用户触达,创造增量需求并提升arpu 值。
17年以来化妆品行业重要驱动力在于:
以天猫为代表的线上渠道对用户年轻化及留存率提出更高要求,化妆品类目满足平台诉求,重视程度获得提升。
新营销方式及技术手段率先在美妆类目试水,加速美妆年轻化用户渗透,拉高消费频次与消费档次,反哺全渠道增长。
根据我们测算,化妆品核心消费人群可达5亿以上,分品类拆分下10年期人均消费金额提升大有可为,行业翻倍以上空间;考虑线上20%+复合增速,线上渗透率超过50%或将再经历3-4年时间,线上快速增长具备底层支撑,行业高景气度可持续。
电商新阶段为国货品牌提供更友好的竞争环境,新流量新技术助力国货品牌追赶,格局将优化。
化妆品行业单品牌份额占比低,极少数可突破3%占比,消费者需求多样化与高消费频次下的低试错成本是底层因素,上游规模壁垒不显著且下游渠道难以广覆盖是客观因素。
2016年以来品牌商格局开始优化,前五大化妆品集团在护肤品领域2年份额提升3.6pct至28.4%,主要在于高端外资品牌对电商渠道重视程
度提升。
而进入线上新阶段,国货品牌有望追击:1)以短视频为代表的站外媒体带来年轻且大众化流量,用户群与国货品牌较为贴合,助力国货品牌加大用户群争夺;2)线上新营销以数据银行为底层支撑,强调品牌与消费者互动,消费者资产运营管理成为趋势,传统国货品牌通过渠道商对接用户,新营销趋势下品牌对消费者变化敏感度提升,缩短与外资品牌差距。
高加倍率为全产业链繁荣提供底层基础,品牌商手握消费者资产拥有全产业链高议价权。
化妆品行业加倍率超过6倍(终端销售价格/成本价),高端产品线加倍率更具竞争力。
其高加倍率存在合理性在于为满足消费着细分多变需求、品牌调性诉求需全产业加大投入,品类轻奢社交属性及用户由奢入简难为高加倍率提供长期支撑。
高加倍率下,为全产业链繁荣提供支撑。
从产业链不同环节看,品牌商占据过半产值规模,利润率水平产业链领先,手握消费者资产地位长青;代工厂环节可通过不断增强规模优势及研发实力增强竞争力,提升生产端效率及对客户的议价能力;电商服务商满足品牌方对线上渠道快速增长诉求与平台方对流量精细化运营的诉求,增量空间大有可为;整体看,全产业链兴兴向荣。
一、需求分析
1、化妆品行业人口红利十年内不减,增量人群年均arpu 值更具优势
(1)行业现状:化妆品呈现加速增长态势,成为消费品领域景气度较高的子行业
化妆品行业市场规模突破4000亿,近十年保持10%左右的复合增速,成为消费品领域中景气度较高的子行业。
根据欧瑞数据,2018年化妆品行业市场规模4102亿,同比增长12%,cacr(9)为10.7%,近5年呈现加速增长态势,保持较高景气度。
根据限额社零数据,化妆品行业2019年增长12.6%,成为消费品领域中少数保持双位数增长的子行业,维持高景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