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含解析)

合集下载

全国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分单元汇编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无答案)

全国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分单元汇编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无答案)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1、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常用于制作导线B.所有的金属都能与稀盐酸反应C.铁制品在干燥的空气中不易生锈D.不能用铁桶盛放硫酸铜溶液2.下列“家庭小实验”中,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A.用铜片和食醋混合制氢气B.用某些植物的花瓣制酸碱指示剂C.用柠檬酸、果汁、白糖、水、小苏打等制汽水D.用塑料瓶、小卵石、石英砂、活性炭、蓬松棉、纱布等制作简易净水器3.2018年5月我国自主建造的第一艘航母下海,为保证航母的使用寿命,下列防锈措施不可行的是( )A.用抗锈蚀性能优异的合金制造航母零部件B.刷防锈漆C.船体表面镀一层黄金D.给某些部位涂油4、(哈尔滨)下列关于能源、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常用来炼铁的矿石有赤铁矿、磁铁矿B.石油炼制可得到汽油、柴油、煤焦油等C.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有100多种D.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其他能源有水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可燃冰等5.2018年3月9日,特朗普正式签署关税令“对进口钢铁和铝分别征收25%的关税”,这一做法严重违反国际贸易规则,严重损害我国利益。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合金的是A.钢 B.金刚石 C.焊锡D.黄铜6、2017年春季,在张献忠沉银现场,考古安家发现了金币、银币、铜币和银锭,还有铁刀、铁矛等兵器,金币银示光亮如初,铁刀铁矛铸迹斑赶。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银铜铁都是重要的金属资源B.金银的化学性质比铜铁更稳定C.自然界中,金、银、铜、铁主要以単质的形式存在D.可以用银、铁、硫酸铜溶液验证银、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7、(18聊城)11.下列各组物质不能验证Mg、Fe、Cu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A.稀盐酸B.MgSO4溶液Fe CuC.Mg FeSO4溶液 CuD.MgSO4溶液 Fe Cu(NO3)2溶液8.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投入稀硫酸中,只有乙表面产生气泡,甲、丙都不反应;如果把甲投入丙的硝酸盐溶液中,甲表面有丙析出,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甲>乙>丙B.乙>丙>甲C.丙>乙>甲D.乙>甲>丙9(乌鲁木齐).下列实验的现象或结论不正确的一组是打开汽水瓶盖时,白磷燃烧产生汽水会自动喷出来白烟,丝的试管中无明显现象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随压强10(18广东)14.利用盐酸和硝酸银探究铁、铜、银的金属活动顺序,下列实验可以不需要进行的是A.铁+稀盐酸B.铜+稀盐酸C.银+稀盐酸D.铜+硝酸银溶液11、南京大学课题组研制出ZnGa2O4催化材料,实现将CO2转化为碳氢化合物燃料。

【初三化学试题精选】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金属材料和合金分类汇编解析

【初三化学试题精选】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金属材料和合金分类汇编解析

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金属材料和合金分类汇编解析
2018年化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
金属材料和合金
一.选择题
1.(2018 南昌)人体摄入过量的铝会对脑、肾等器官造成损害,世界卫生组织奖铝确定为食品污染物.但现实生活中,却“铝禁不止”.下列关于铝的应用不科学的是()
A.使用含铝膨松剂制作油条
B.使用铁锅代替铝制炊具
C.用纸盒代替铝制品易拉罐盛装饮料
D.用氢氧化镁代替氢氧化铝中和过多胃酸
考点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根据人体摄入铝的途径判断,人体摄入铝元素主要是通过消化系统完成的,凡是使用铝制炊具、餐具、食品包装或吃含有铝的药物、食品都会摄入过多的铝,应加以控制使用.
解答解
A、糕点、油条使用含铝膨化剂,食物中的铝元素就会通过食物进入人体,该做法必须加以控制.
B、使用铁锅代替铝制炊具不含铝元素,可以使用.
C、铝制易拉罐,饮料中会含有铝元素,其中的铝元素会随饮料喝进人体内,用纸盒代替铝制品易拉罐盛装饮料,防止铝元素进入人体,可以使用.
D、使用含氢氧化铝的胃药,人在服药时铝元素也会进入人体,氢氧化镁代替氢氧化铝中和过多胃酸,防止铝元素进入人体,可以使用.
该故选A.
点评与人类生产、生活、健康相关的化学知识是中考热点,在学。

【解析版】湖南省2018-2019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金属和金属材料

【解析版】湖南省2018-2019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金属和金属材料

金属和金属材料(2019年)一、选择题1.(2018•长沙)“金银铜铁锡”俗称五金.在这五种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弱的是()A.铁B.金C.银D.铜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锡>铁>铜>银>金.解答:解:锡>铁>铜>银>金,活动性最弱的是金,观察选项,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2.(2018•郴州)下列可用于验证 Fe、Cu、Ag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一组药品是A.Fe、Cu、H2SO4 溶液 B.Cu、Ag、FeSO4 溶液C.Fe、Ag、CuSO4 溶液 D.Ag、FeSO4 溶液、CuSO4 溶液解:A、药品中无银的单质或盐溶液,无法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故A错误;B、分别把Cu、Ag放入FeSO4溶液,均无明显现象出现,不能验证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故B错误;C、分别把Fe、Ag铜放入CuSO4溶液中,表面出现红色金属铜的为铁,无明显现象的为银,可验证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故C正确;D、把Ag分别放入FeSO4溶液、CuSO4溶液中,均无明显现象出现,不能验证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故D不正确.故选C3.(2018•衡阳)在AgNO3、Zn(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人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根据上述现象,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滤渣中一定有Zn B.滤渣中可能有Ag、CuC.滤液中﹣定有Fe(NO3)2、Zn(NO3)2D.滤液中可能有AgNO3、Cu(NO3)2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泡产生,此现象说明Fe过量没有反应完,所以原混合溶液中的Cu(NO3)2、AgNO3全部被置换生成Cu、Ag和Fe(NO3)2溶液进行分析.解答:解: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泡产生,此现象说明Fe过量没有反应完,所以原混合溶液中的Cu(NO3)2、AgNO3全部被置换生成Cu、Ag和Fe(NO3)2溶液.A、铁的活动性比锌弱,不会置换出硝酸锌中的锌,故A错误;B、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铁过量,所以滤渣中一定有有Ag、Cu,故B错误;C、铁会与原混合溶液中的Cu(NO3)2、AgNO3全部被置换生成Cu、Ag和Fe(NO3)2溶液,所以滤液中﹣定有Fe (NO3)2、Zn(NO3)2,故C正确;D、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铁过量,滤液中一定没有硝酸铜和硝酸银,故D错误.故选:C.点评:金属铁在与酸、盐溶液的置换反应中,只能生成+2价的亚铁盐,而不是+3价的铁盐.4.(2018•怀化)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Z和Y分别放入稀盐酸中,Z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X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 Z、Y、X B. X、Y、Z C. Y、X、Z D. X、Z、Y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①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置换出氢气,排在后面的则不能;②活动性较强的金属一般可以将位于其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可以较为容易的判断出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解答:解:由题中把Z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Z可以反应产生氢气,Y不反应,可知Z位于氢之前,Y位于氢后;而把Y和X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X表面没有变化,说明Y位于银之前,X 位于银之后.就是说X、Y、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应是Z、Y、X.我们据此对四个选项判断即可.故选:A点评:本题从置换反应能否发生角度考查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并考查总结问题的能力.5.(2018•娄底)现将X、Y两种金属片分别插入硫酸铜溶液中,X无明显变化,Y表面有铜析出,则X、Y、Cu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 X>Y>Cu B. Cu>X>Y C. Y>Cu>X D. X>Cu>Y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活动性强的金属能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由将X、Y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所出现的现象,判断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解答:解:将X、Y两种金属片分别插人硫酸铜溶液中.X没有发生明显变化,Y表面析出金属铜,由此可知铜>X,Y>铜.故这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是Y>铜>X.故选项为:C.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运用,利用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可以验证金属间活动性强弱,活动性强的金属能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6.(2018•永州)下列事实不能用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加以解释的是()A.不能用铜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B.铁能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C.在化合物中,铁显+2、+3价,铜显+1、+2价D.相同条件下,锌和铁与稀硫酸反应的剧烈程度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且金属的活动性越强,反应越剧烈;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不能用金属铜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是因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故选项错误.B、铁能将铜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是因为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故选项错误.C、在化合物中,铁显+2、+3价,铜显+1、+2价,与金属的活动性无关,不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故选项正确.D、锌和铁与稀硫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是因为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7.(2018•岳阳)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Fe和Al的混合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滤液中一定含有Al3+、Ag+B.滤液中一定含有Fe2+、Ag+C.滤渣中一定含有Fe D.滤渣中一定含有Ag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要排在前面的金属就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由于金属的活动性Al>Fe>Ag;用不同的金属置换同种盐溶液,盐中金属先被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较前的金属置换出来.另外,若有一种金属和多种混合盐溶液反应,最先反应的是最不活泼的那个金属的盐溶液.可以据此分析该题.解答:解:由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金属的活动性Al>Fe>Ag,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Fe和Al 的混合粉末,铝首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铝反应完成时,铁与硝酸银反应.由于溶液显浅绿色,说明了铝全部反应,铁也参加了反应.由此可知:由上述分析可知,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Al(NO3)3,可能含有AgNO3.故A、B错误.滤渣中一定含有Ag可能含有Fe.故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主要考查了对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和金属与盐反应时应该注意的事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8.(2018•张家界)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气泡,Y不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在Y表面有银白色物质析出,而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 X、Y、Z B. Z、Y、X C. Y、X、Z D. X、Z、Y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判断能否发生反应,进而可确定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解答:解: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气泡,Y不反应,说明X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Y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即动性X>H>Y.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在Y表面有银白色物质析出,而Z没有变化,说明Y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Z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弱,即动性Y>Ag>Z.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X>Y>Z.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金属活动性应用,掌握金属活动性应用“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9.(2018•株洲)下列措施不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金属生锈的是()A.在金属表面涂油或刷漆B.在金属表面镀上一层耐腐蚀的铬C.制成耐腐蚀的合金D.用砂纸擦去铝制品表面的氧化膜考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已有的金属锈蚀的条件结合防锈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即可,铁在与水和氧气并存时易生锈,铝表面形成的氧化铝薄膜具有保护作用,据此解答.解答:解:A、金属锈蚀与氧气和水有关,在金属表面刷漆或是涂油能防止金属与氧气或水接触,可以防锈;B、在金属表面镀上一层耐腐蚀的铬能使金属与氧气或水隔绝,能防止生锈;C、制成耐腐蚀的合金,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有利于防锈;D、用砂纸擦去铝制品表面的氧化膜,则破坏了保护层,使内部的铝易被腐蚀,不能防锈;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金属的锈蚀及其防锈,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0.(2018•株洲)下列有关金属及合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B.在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的常常不是纯金属,而是它们的合金C.“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硬度非常大D.铜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铜制品不会生锈考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A.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B.合金与组成它的成分相比,一般具有熔点低、硬度大、抗腐蚀性强等方面的优点;C.根据黄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分析;D.铜的化学性质:在潮湿的环境下,铜与氧气、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解答:解:A、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因此还可以是非金属,故选项错误;B、生活生产中使用的金属多数是合金材料,现制得的合金已达几千种,所以大量使用的不是纯金属而是它们的合金,故选项正确;C、“真金不怕火炼”是说黄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高温下也不易反应,故选项错误;D、铜在潮湿的空气中,在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水共同作用下,也能发生反应,生成绿色的铜锈碱式碳酸铜,故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合金与合金的性质以及金属的化学性质,合金概念的三个特点要记牢,本考点基础性强.二、非选择题1.(2018•衡阳)钢铁工业是高能耗、高污染产业.我国冶炖钢铁的铁矿石大量从国外迸口,钢铁年产量为11亿吨,约占世界年产量的45%.我国钢铁的年使用量约为8.4亿吨,出口1000多万吨,进口300多万吨.根据以上信息,写出当前我国过剩钢铁生产的三点弊端.(1)产品积压,企业利润下降或亏损;(2)浪费资源和能源;(3)增加有害气体排放,增加PM2.5排放.考点:金属资源的保护..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我国钢铁生产的现状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钢铁工业是一个生产周期相对较长的行业,其投入产出之间的时长相距较长,极易引发产能过剩的问题;从数据上看,当前我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十分突出;目前钢铁产能过剩的三点弊端主要是:(1)产品积压,企业利润下降或亏损;(2)浪费资源和能源;(3)增加碳排放(增加有害气体排放,增加PM2.5排放等).故答案为:(1)产品积压,企业利润下降或亏损;(2)浪费资源和能源;(3)增加碳排放(增加有害气体排放,增加PM2.5排放等).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当前我国过剩钢铁生产的三点弊端,我国钢铁产能过剩已成为当前产业界讨论的热点问题.2.(2018•衡阳)金属铝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具体位置是Mg之后,Zn之前.铝比铁活泼.但铝比铁的抗腐蚀性能强,其原因是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铝既能与盐酸反应:2Al+6HCl═2AlCl3+3H2↑,也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氢气.铝与氢氡化钠溶液反应(提示:水也参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将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当产生相同质量的氢气时,所消耗的NaOH和HCl的质量比为80:213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金属的化学性质;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内容分析回答;根据铝在空气容易形成致密的氧化物,因此抗腐蚀性能很好进行分析;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是铝和氢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配平即可;根据反应方程式2Al+2NaOH+2H2O═2NaAlO2+3H2↑、2Al+6HCl═2AlCl3+3H2↑进行计算.解答:解:金属活动性顺序为: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所以金属铝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具体位置是Mg之后,Zn之前;根据铝在空气容易形成致密的氧化物,所以铝在空气中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的原因是: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是铝和氢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由2Al+2NaOH+2H2O═2NaAlO2+3H2↑、2Al+6HCl═2AlCl3+3H2↑可知,当产生相同质量的氢气时,需要消耗的NaOH和HCl的微粒个数比为2:6;所以所消耗的NaOH和HCl的质量比为40×2:36.5×6=80:213故答案为:Mg之后,Zn之前;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2Al+2NaOH+2H2O═2NaAlO2+3H2↑;;80:213;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酸碱与铝的反应进行计算,明确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3.(2018•衡阳)实验室模拟炼铁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铁架台,b.导管.(2)实验中看到的实验现象为:玻璃管中的粉末由红色逐渐变黑,试管里的澄淸石灰水变浑浊.(3)玻璃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4)加热氧化铁之前,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的作用是排尽玻璃管中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5)该实验设计装置C的目的是燃烧未反应的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气.考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1)根据常见的化学仪器的名称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解答.(3)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4)根据可燃性气体不纯加热可能会发生爆炸进行分析解答.(5)根据一氧化碳有毒,会污染环境,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仪器a是铁架台;仪器b是导管.(2)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实验中看到的实验现象为:玻璃管中的粉末由红色逐渐变黑,试管里的澄淸石灰水变浑浊.(3)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4)CO具有可燃性,与玻璃管中的空气混合受热会发生爆炸,因此应先通CO排尽玻璃管中的空气,然后再点燃加热氧化铁的酒精灯.(5)一氧化碳有毒,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环境,该实验设计装置C的目的是燃烧未反应的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气.故答案为:(1)铁架台;导管;(2)由红色逐渐变黑;变浑浊;(3)Fe2O3+3CO2Fe+3CO2;(4)排尽玻璃管中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5)燃烧未反应的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气.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等)、还原氧化铁的实验现象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2018•邵阳)2019年5月21日至25日,第三届中国国际矿物宝石博览会在湖南举行,邵阳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1)下列矿石的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是 A (填序号).(2)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生活中用铁锅做饮具,主要利用铁的导热性;防止铁锅生锈,常用的方法有洗净擦干.(3)有X、Y、Z三种金属,它们具有如下性质:①X、Z均不与稀盐酸反应②Y+2HCl=YCl2+H2↑ ③X+Z(NO3)2=X(NO3)2+Z则X、Y、Z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Y>X>Z .考点:金属元素的存在及常见的金属矿物;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根据铁的性质以及防锈的方法解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解答.解答:解:(1)A、赤铁矿的成分是氧化铁,属于氧化物,B、菱铁矿的成分是碳酸亚铁,含有三种元素,不是氧化物,C辉铜矿的成分是硫化亚铜,不含有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填:A;(2)用铁锅做饮具,主要利用铁的导热性;防止铁锅生锈,可以将铁锅洗净擦干,不与水接触,故填:导热,洗净擦干;(3)①X、Z均不与稀盐酸反应,说明XZ在氢的后面,②Y+2HCl=YCl2+H2↑,说明Y在氢的前面,③X+Z(NO3)2=X(NO3)2+Z,说明X在Z的前面,故活动性顺序为:Y>X>Z,故填:Y>X>Z.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金属材料的应用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金属的性质以及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进行.5.(2018•益阳)材料:我国第四套人民币中的一元硬币是钢芯镀镍(Ni),镍与稀硫酸能发生下列反应:Ni+H2SO4═NiSO4+H2↑.根据此材料及金属活动性顺序,请回答:(1)铸造硬币用到的材料是金属材料(填“合成材料”或“金属材料”);(2)写出Ni与CuSO4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方程式Ni+CuSO4═Cu+NiSO4.考点:金属材料及其应用;金属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1)依据硬币的组成成分分析材料的种类;(2)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具体应用对金属的活动性进行分析,镍能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解答:解:(1)根据题干所知硬币的组成成分都是金属的合金,所以铸造以上硬币用到的材料都是金属材料;故填:金属材料;(2)镍与稀硫酸能发生下列反应:Ni+H2SO4═NiSO4+H2↑.说明镍在氢的前面,镍的化合价为+2价,故镍的活泼性比铜强,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镍,反应的方程式为:Ni+CuSO4═Cu+NiSO4.答案:(1)金属材料(2)Ni+CuSO4═Cu+NiSO4点评:此题是一道与金属相关的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充分理解和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意义以及其它相关的知识.6.(2018•永州)“潇湘”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铁快速生锈进行了创新实验探究,实验设计如下图.实验操作如下:①如图所示组装好仪器.②用锥形瓶收集一瓶氧气,塞上胶塞.在烧杯中倒入少量滴有红墨水的水(水不要加太多,没过导管末端即可).③打开胶塞,向锥形瓶中快速加入4mL饱和食盐水、2g铁系脱氧剂(主要成分是活性铁粉).塞上胶塞,捏住乳胶管,轻轻摇晃锥形瓶,使悬浊液均匀挂在锥形瓶内壁上.④将导管放入烧杯中.1分钟后,观察到导管中红色液柱高度超过25mm,锥形瓶内壁呈红褐色.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步骤①组装好仪器后,立即需要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查资料得知,步骤④中红褐色固体为Fe(OH)3,它由生成的Fe(OH)2与氧气、水反应而来,写出生成红褐色固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4Fe(OH)2+2H2O+O2=4Fe(OH)3.(3)下列各项是同学们对该创新实验的判断与评价,你认为不太合理的是BC .A.实验中用红墨水是便于观察 B.实验用氧气代替空气,毫无意义C.实验用铁钉代替系脱氧剂,实验效果会更好 D.加入饱和食盐水可加快铁生锈的速度.考点:探究金属锈蚀的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科学探究.分析:(1)对于有气体参与或生成的实验一定要事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根据反应原理来书写;(3)根据实验要求以及铁锈蚀的原理来分析解答.解答:解:(1)实验步骤①组装好仪器后,立即需要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该套装置的气密性;故填: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Fe(OH)2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故填:4Fe(OH)2+2H2O+O2=4Fe(OH)3(3)用红墨水来进行实验现象更明显;用氧气代替空气,铁锈蚀的速率会加快;脱氧剂比铁钉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大,换成铁钉效果不如铁粉脱氧剂;饱和的食盐水会加快锈蚀速率.故填:B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其金属生锈的条件等方面的内容.)从以上调查中,可知铁制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与空气和氧气、水直接接触.(2)下列保护铁资源的建议,不正确的是AB (填序号).A.防止铁制品腐蚀 B.回收利用废旧铁制品 C.任意开采铁矿石.考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金属资源的保护.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1)铁与氧气和水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水和氧气同时存在是铁生锈的必要条件;显酸性的溶液、盐溶液能够促进金属生锈;(2)防止铁制品腐蚀、回收利用废旧铁制品等措施有利于保护金属资源.解答:解:(1)由表中信息可知,铁与氧气和水接触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铁与氧气和水隔绝时不容易生锈.故填:氧气、水.(2)防止铁制品腐蚀、回收利用废旧铁制品等措施有利于保护金属资源.故填:AB.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各种物质的性质和保护资源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2019年)1.(2018•常德)铁钉在下列哪种情况下最容易生锈()A.干燥的空气中B.潮湿的空气中C.浸入植物油中D.干燥致密的土壤中考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铁钉置于干燥的空气中,在干燥的空气中缺乏水蒸气,铁钉不容易生锈,故选项错误.B、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铁钉与水和氧气充分接触,容易生锈,故选项正确.C、铁钉浸没在植物油中,铁钉与氧气和水隔绝,不容易生锈,故选项错误.C、铁钉在干燥致密的土壤中,铁钉与氧气和水隔绝,不容易生锈,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铁生锈的条件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2018•常德)现将X、Y两种银白色金属片分别插入硫酸铜溶液中,X表面有铜析出,Y无明显变化,则X、Y、Cu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 X>Y>Cu B. Cu>X>Y C. Y>X>Cu D. X>Cu>Y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活动性强的金属能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由将甲、乙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所出现的现象,判断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解答:解:X表面有铜析出,Y没有明显现象,说明X能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而Y不能,则X的活动性大于铜而Y的活动性小于铜;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Y>铜>Y;故选:D点评:利用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可以验证金属间活动性强弱,活动性强的金属能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3.(2018•常德)2019年5月29日《环球时报》报道:我国科学家率先用铝合金和石墨烯(一种碳单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烯合金”,该材料有望生产出“纸一样薄的手机”、“一分钟充满电的电池”等产品.下列关于“烯合金”的说法中一定不正确的是()A.含碳元素和铝元素B.是一种碳单质C.具有导电性D.具有可燃性考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碳的化学性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题意:石墨烯由碳原子构成,碳的化学性质,及合金是在某种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分析解答.解答:解:A、铝合金和石墨烯(一种碳单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烯合金”,所以烯合金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铝元素,故A正确;B、烯合金是一种混合物,故B错误;C、石墨烯与铝合金,研制出一种具备特殊性能的烯合金,依然具有金属的性质,所以具有优良的导电性,故C 正确;D、烯合金中有石墨烯,石墨烯是碳的单质,具有可燃性,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是一道信息题,解题的关键是了解碳的化学性质、合金的特性,并能结合题意正确提取信息解答问题.4.(2018•衡阳)相同质量的M、N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M、N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H2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金属活动性:N>M B.生成H2的质量相等C.相对原子质量:N>M D.消耗盐酸的质量相等。

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部分(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部分(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2018中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部分专题一图标类试题01.(2018河北7)图3所示的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①分别向等质量Mg和Cu中加入足量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B.②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Zn中加入等质量、不同浓度的稀硫酸C.③分别向等质量且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D.④分别向等质量的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且定量的稀硫酸【答案C【解析】①Cu不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②足量的Zn与20%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多;③、④Mg比Zn活泼,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Mg产生氢气快,最后氢气质量相等。

故选C。

02.(2018呼和浩特)9.下列四个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的氧化铜粉末中逐渐加入稀硫酸至过量B.向等质量的镁粉和铁粉中分别逐滴加入同浓度的稀盐酸至过量C.在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D.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解析:A.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向一定量的氧化铜粉末中逐渐加入稀硫酸,水的质量由零慢慢增大,当反应完全后,继续加入稀硫酸,溶液中水的质量继续增大,只是增大的幅度变小,故正确;B.向等质量的镁粉和铁粉中缓慢地逐滴加入稀硫酸,开始产生的氢气一样多,但是最终金属镁生成的多,故正确;C.石灰水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由于水的质量减少,温度升高,有氢氧化钙析出,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减少;当冷却至室温后,温度降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增加,但由于水的质量减少,比加入生石灰前的溶质溶质少,但是溶液仍为原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正确;D.在密闭的容器内,红磷燃烧放热,所以容器内的压强增大,所以反应的结束,温度降低,容器内的压强减小,因为红磷燃烧消耗了氧气,所以容器内的压强小于原来的压强,故错误。

故选:D。

1.(2018 济宁 8)分别向50g FeSO4和CuSO4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Mg粉恰好完全反应。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知识及考点全解读(人教版)(解析版)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知识及考点全解读(人教版)(解析版)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解读【内容概述】本单元包括三个课题和一个实验活动。

主要介绍了铁、铝、铜等重要金属和合金。

具体内容包括金属的物理性质(如导电性、导热性等),金属的化学性质(如与氧气、盐酸等反应),置换反应的规律性知识(如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资源的利用(如铁的冶炼及冶炼时有关杂质问题的计算),以及金属资源的保护(如金属的腐蚀和防护、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等。

【学习目标】重点:1.铁、铝、铜等金属和合金的性质与用途。

2.金属活动性顺序。

3.铁的冶炼,以及铁锈蚀的条件及防护。

难点:1.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以及用此规律对某些置换反应做出判断。

2.对金属锈蚀条件及其防护措施的初步探究。

3.有关杂质的计算【命题分析】1.本单元考查的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填空题和探究题。

中考将以最新的金属材料方面的科技为结合相关知识来设计相应的综合性题目,让学生来通过分析进行推断和探究。

随着各种新金属材料的不断问世,结合所学知识考查“新金属”的试题将成为今后的命题趋势。

2. 金属的化学性质是中考的热点和重点,考查形式多种多样;由于对金属性质的考查易于酸碱盐等知识综合起来的考查,因此复习时要在掌握本讲知识的同时,注重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

金属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用途。

题目往往是通过图表和文字信息来反映某一具体物质的用途,考查对所涉及物质性质的掌握情况。

复习时将金属与氧气、酸、盐溶液反应的现象、产物以及化学方程式进行归纳、对比,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考查,结合金属与酸和盐溶液的反应,图像题考查物质的反应程度、先后顺序及其溶液中剩余的离子,生成的最终物质。

熟记金属活动性顺序,理解应用中的注意事项为结题关键。

此类试题一般难度较大,重点考查同学们新信息获取、处理以及灵活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时读懂题意,提取有用信息,同时联系教材内容,综合应用,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中考解读】【考点详览】考点一金属材料1.(2020•天门)有关金属与金属材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但电线一般用铜制,主要与价格和资源等因素有关B. 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但钢中的含碳量比生铁中高C. 铝合金门窗耐腐蚀性好,硬度高D. 焊锡是锡和铅的合金,其熔点低,可以用于焊接金属【答案】B【解析】A、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但电线一般用铜制,主要与银价格贵和资源等因素有关,A正确;B、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但钢中的含碳量比生铁中低,B错误;C、合金相对于纯金属,耐腐蚀性更好,硬度更大,铝合金门窗耐腐蚀性好,硬度高,C正确;D、合金熔点相较于纯金属偏低,焊锡是锡和铅的合金,其熔点低,可以用于焊接金属,D正确。

2018届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ppt课件(95页,含答案)

2018届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ppt课件(95页,含答案)
①酸不足,产生氢气的质量由酸的质量决定。即Mg、Al、 金属均有剩余时,产生氢气的质量一定相等。如图1所示。
Zn三种金属与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
②酸足量,产生氢气的质量由金属的质量决定,根据反 金属的化合价 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氢气质量 = 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 ×金属质量 金属的化合价 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 a. 等质量的不同种金属与足量酸反应时, 的值越大,产生H2的质量越大。如图2所示。 b. 若用Mg、Al、Zn和足量的酸反应产生等质量的H2,消 耗金属的质量为Zn>Mg>Al。 (5)天平平衡问题 ①在已调零的天平上,放上等质量的烧杯后,再加入等 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酸(稀盐酸或稀硫酸),此时天平平衡。
化学反应方程式 2Cu+O2 △ 2CuO ④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
高温
不反应(真金不怕火炼)
2. 金属与酸反应(2016年5考,2015年4考,2014年3考,
2013年2考) 盐+氢气 。 (1)规律:金属+酸→__________ 氢前 的 (2)反应发生的条件: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_______ 稀酸 发生反应(K、Ca、Na除外)。 金属与_____
3. 合金及其特性(2016年2考,2015年3考,2014年4考,2013年2考)
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就可 概念
金属 特征的合金,合金属于混 以制得具有______
合物
特性
大 、抗腐 与其组分金属相比,合金的硬度 ____ 强 、熔点___ 低 蚀性___
含碳量 不 ①铁合金:生铁和钢的区别在于________ 高于 同,生铁的含碳量 _____钢的含碳量。 ②其他合金:铝合金、钛合金、黄铜等

湖南省长沙市2018中考化学复习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真题

湖南省长沙市2018中考化学复习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真题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分值范围:4~7分)命题点1 金属材料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8年5考)长沙8年真题面对面1. (2012长沙9题3分)下列有关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生铁是纯净物B. 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C. 铝是活泼金属,所以铝制品在空气中易腐蚀D. 金属材料严重锈蚀后不值得回收2. (2017长沙10题3分)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B. 铁在干燥的空气中容易生锈C. 硬铝(铝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铝D. 金属资源的回收利用既保护了环境,又节约了金属资源3. (2014长沙5题3分)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分析,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 铁锅放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B. 在铁桶中加入硫酸铜、生石灰和水,配制农药C. 雨水淋湿的自行车,须先用干布擦净后再用带油的布擦D. 用铁板可以制作防盗门4. (2012长沙42题4分)汽车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交通工具,汽车外壳一般用钢铁材料制成,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防止铁生锈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

5. (2017长沙47题12分)某同学为了探究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生成的气体产物的成分,提出了如下猜想:第5题图a. 可能是二氧化碳;b. 可能是一氧化碳。

并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预期的实验现象及结论如下:Ⅰ. 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气体为二氧化碳;Ⅱ. 若澄清的石灰水不变浑浊,则气体为一氧化碳。

请你分析并回答:(1)该同学的猜想是否严谨?请你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一个实验,验证(1)中你的理由。

请简述你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三化学试题精选】2018中考化学试题金属和金属材料分类汇编

【初三化学试题精选】2018中考化学试题金属和金属材料分类汇编

2018中考化学试题金属和金属材料分类汇编 2% 的铁合金;
(3)雨后的铁轨表面易产生少量的锈迹,这是因为;
(4)实验室可用盐酸除铁锈,其化学方程式为;
(5)铝热剂是修建铁路时常用的焊接材料,其反应原理是铝在一定条下与氧化铁反应得到融熔的铁与另一种氧化物,该反应基本类型是。

1)碳(或C)(2)3CO + Fe2O3 =======高温 2Fe +3CO2(3)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或铁与空气、水接触易生锈)(4)Fe2O3 + 6HCl = 2FeCl3 + 3 H2O(5)置换反应
17 (佛) 金属及合金是重要的工业及建筑材料,某些金属离子是人体不可或缺的元素。

(1)下表是A、B、C三种金属的部分物理性质。

性质
金属导电性(100为标准)密度(g/cm3)熔点(℃)硬度(10为标准)
A9989210833
B6127066029
C1778615355
①三种金属中最不适宜作导线的是(填字母),高压输电线不用金属A而选用金属B,主要原因是。

②C的合金通常可以做菜刀、锤子等,其合金的硬度 5(填“>”“<”或“=”)。

(2)老火靓汤强身健体,猪骨汤是其中之一。

煲制猪骨汤的主要原料猪骨、鸡脚、甜玉米、胡萝卜、鸡骨草等。

③猪骨汤包含的营养素中除了蛋白质、油脂、水、无机盐外,还有等。

④猪骨汤中因为含有较丰富的离子(用离子符号表示),所以老年人饮用可以预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1.(2018天津)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A. 铁B. 锌C. 钾D. 钙【答案】D【解析】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钙,故选D。

2.(2018北京)下列含金属元素的物质是()A.H2SO4B.Al2O3C.NO2D.P2O5答案:B解析:在答案中只有铝(Al)属于金属元素,其他的H、S、O、N、P均为非金属元素,故B 正确。

3.(2018江西)常温下为液态的金属是A. 汞B. 金C. 银D. 铝【答案】A【解析】常温下,铝、银、金等大多数金属都是固体,但金属汞熔点最低,常温下为液态。

故选A。

点睛:大多数金属具有延展性、具有金属光泽、是热和电的良导体,其中延展性最好的金属是金,导电性最好的金属是银,绝大多数金属的熔沸点高,熔点最高的是钨,绝大多数的金属硬度大,硬度最大的是铬。

4.(2018河北)图3所示的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①分别向等质量Mg和Cu中加入足量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B.②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Zn中加入等质量、不同浓度的稀硫酸C.③分别向等质量且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D.④分别向等质量的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且定量的稀硫酸【答案C【解析】①Cu不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②足量的Zn与20%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多;③、④Mg比Zn活泼,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Mg产生氢气快,最后氢气质量相等。

故选C。

5.(2018重庆A)常温下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逐渐加入镁条,充分反应(忽略挥发)。

下列图像正确的是()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②④【答案】C【解析】①常温下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逐渐加入镁条,反应开始前溶液质量大于0,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质量不断增加,直至稀盐酸反应完,溶液质量达到最大,之后溶液质量不变;②镁与稀盐酸反应放热,随着反应的进行,温度不断升高,稀盐酸反应结束后,溶液温度开始下降;③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反应开始前氢气质量等于0,随着反应的进行,氢气体积不断增加,直至稀盐酸反应完,氢气体积达到最大,之后氢气体积不变;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氢元素个数、质量均不变,即反应前后氢元素质量不变。

故选C。

6.(2018海南)为了探究金属与酸反应的规律,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取等质量的铁片、镁片、锌片,分别与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用温度传感器测得反应温度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1)请分析反应中温度升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曲线总结出金属活动性的相关规律:__________。

【答案】 (1). 金属与酸反应放出热量 (2). 相同条件下,金属越活泼,与酸反应放出的热量越多(必须指明条件相同【解析】(1) 金属与酸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使温度升高;(2)根据金属活动性规律可知:相同条件下,金属越活泼,与酸反应放出的热量越多。

7.(2018安徽)废旧电路板中主要含有塑料、铜和锡(Sn)等,为实现对其中锡的绿色回收,某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Sn+SnCl2=2SnCl4(1)SnCl4中锡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锡的________(填“强”或“弱”),固体A中一定含有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

(3)写出步骤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相比于直接焚烧废旧旧电路板回收金属,该工艺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回答一点即可)。

【答案】(1)+4(1分)(2)弱(1分)Cu(1分)(3)2SnCl2Sn+SnCl4分解反应(2分)(4)避免焚烧塑料产生污染,更加环保(1分)(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解析】(1)氯元素显-1价,根据正负化合价等于0,计算出SnCl4中锡元素的化合价是+4价;(2)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锡的弱,Cu不与SnCl2反应,固体A 中一定含有的金属铜;(3)根据流程图判断2SnCl2Sn+SnCl4分解反应;(4)避免焚烧塑料产生污染,更加环保或节能环保。

8.(2018重庆A)江西海昏侯墓考古发掘出大量金器、竹简、玉器和青铜器。

某些玉器含有Al2O3,Al2O3中铝元素显...。

....+3..价.,青铜器上的铜锈可用酸洗,清洗后的溶液中含有铜离子(1)用化学用语表示上面加点的文字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在下列几种物质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竹简B.棉花C.塑料D.青铜(3)黄金化学性质十分稳定,其外观与铜相似,常用灼烧的方法来鉴别它们,鉴别过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Cu2+ (2). C (3). 2Cu+O22CuO【解析】(1)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可表示为;铜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铜离子表示为Cu2+;(2)竹简、棉花属于天然材料;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青铜属于金属材料。

故选C;(3)在加热的条件下,金与氧气不能反应,铜与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

可用灼烧的方法来鉴别黄金和铜,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Cu+O22CuO。

9.(2018陕西)人类文明进步与金属材料发展关系十分密切。

(1)铝合金被广泛应用于制造飞机、高铁等,这是因为铝合金具有_____、质量轻、耐腐蚀等特性。

(2)化学兴趣小组为了鉴别某黄色金属是黄金还是黄铜(铜锌合金),设计了如下方案:①取样,在空气中加热②取样,加入硝酸银溶液③取样,加入硫酸锌溶液其中不合理的是_____(填序号)。

某同学提出还可以用稀硫酸鉴别,他所依据的反应原理是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答案】 (1). 硬度大或强度大; (2). ③; (3). Zn+H2SO4=ZnSO4+H2↑10.(2018天津)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1)常温下大多数金属都是固体,但体温计中的金属却是液体,该金属是________。

(2)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

这种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向含有氯化铜、氯化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写化学式)。

(4)铁矿石有多种,如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和磁铁矿(主要成分Fe3O4)等。

①写出赤铁矿石中的主要成分与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②冶炼2900t含四氧化三铁80%的磁铁矿石,理论上能得到含杂质2%的生铁的质量是________ t(结果精确到0.1)。

(5)含有锌粉6.5g、铁粉5.6g、铜粉3.2g、铝粉l.8g的混合物与一定质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反应停止后,有6g固体剩余。

则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_g。

【答案】 (1). 汞 (2). Al2O3 (3). ZnCl2和FeCl2 (4).Fe2O3+3CO2Fe+3CO2 (5). 1714.3 (6). 0.5【解析】(1)常温下为液态的金属是汞。

(2)铝的氧化物是氧化铝,化学式是Al2O3 (3)向含有氯化铜、氯化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铁粉与稀盐酸反应,Fe +2HCl== FeCl2+H2↑。

金属活动性顺序在,铁在铜的前面,铁粉能与氯化铜溶液反应,Fe + CuCl2 == Cu + FeCl2,铁粉不与氯化锌溶液反应,所以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生成的FeCl2和没参与反应的ZnCl2。

(4)①赤铁矿石中的主要成分是Fe2O3,Fe2O3与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O3+3CO2Fe+3CO2②冶炼2900t含四氧化三铁80%的磁铁矿石,设理论上能得到含杂质2%的生铁的质量是x。

Fe3O4+4CO3Fe+4CO2232 1682900t×80% x×(1-2%)=,解得x= 1714.3 t。

(5)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含有锌粉6.5g、铁粉5.6g、铜粉3.2g、铝粉l.8g的混合物与一定质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反应停止后,有6g固体剩余,则剩余的6g固体是活动性较弱的金属,如果金属同时参与反应,活泼金属能将不活泼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然后与酸反应,所以剩余的6g固体是铜粉3.2g、铁粉2.8g,参加反应的金属是锌粉6.5g、铁粉2.8g、铝粉l.8g,6.5g锌粉与盐酸反应生成0.1g氢气、2.8g铁粉与盐酸反应生成0.1g氢气、l.8g铝粉与盐酸反应生成0.2g氢气,所以生成氢气的总质量是0.1g+0.1g+0.2g=0.5g。

点睛:此题中的第(5)难度较大,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解答,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11.(2018山西)【关注生产实际】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是化学学科素养更高售层面的价值追求。

在一次实践活动中,小红和同学们一起参观了某钢铁公司。

大家对矿石选取,冶铁和炼钢的工艺流程(如图)、生铁和钢的区别等,有了全新的认识。

(1)用赤铁矿石冶铁的反应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分析工艺流程,三脱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写一个)。

(3)向精炼炉中吹入氯气使钢水循环流动,各成分均匀混合,相当于化学实验中________的作用(填一种仪器的名称)。

(4)在钢水铸件机中,高温钢加工成钢制零件时,充入氮气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1)Fe2O3+3CO高温2Fe+3CO2 (2) S+O点燃SO2 [或4P+5O点燃2P2O5/Si+O高温SiO2 (3)玻璃棒 (4)做保护气(或隔绝氧气)【解析】 (1)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高温2Fe+3CO2;(2)(2)硫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点燃SO2,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点燃2P2O5,硅与氧气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高温SiO2; (3)向精炼炉中吹入氯气使钢水循环流动,各成分均匀混合,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4)高温时,铁易被氧化,钢加工成钢制零件时,充入氮气的作用是做保护气(或隔绝氧气),防止铁氧化。

12.(2018重庆A)2018年5月13日,我国首艘001A型国产航母开始海试,标志着我国在航海及军事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