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国大黄鱼产业发展研创会吸引400余人参与-论文

合集下载

2013年全国渔业经济统计公报

2013年全国渔业经济统计公报

2013年全国渔业经济统计公报第一篇:2013年全国渔业经济统计公报2013年全国渔业经济统计公报2013年是渔业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年。

3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11号),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以国务院名义发出的指导海洋渔业发展的文件。

6月,国务院召开全国现代渔业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以现代渔业建设为主题召开的全国性会议。

国务院文件的出台和会议的召开,开启了全面推进现代渔业建设的新征程。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全国各级渔业部门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全年渔业发展实现了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良好局面。

全社会渔业经济总产值和增加值按当年价格计算,全社会渔业经济总产值19351.89亿元,实现增加值8984.35亿元。

其中,渔业产值10104.88亿元,实现增加值5703.63亿元;渔业工业和建筑业产值4521.05亿元,实现增加值1637.12亿元;渔业流通和服务业产值4725.96亿元,实现增加值1643.60亿元。

三个产业产值的比例为53:23:24,增加值的比例为64:18:18。

渔业产值中,海洋捕捞产值1855.38亿元,实现增加值1056.81亿元;海水养殖产值2604.47亿元,实现增加值1481.54亿元;淡水捕捞产值428.71亿元,实现增加值236.98亿元;淡水养殖产值4665.57亿元,实现增加值2644.42亿元;水产苗种产值550.74亿元,实现增加值283.88亿元(渔业产值、增加值以国家统计局年报数为准)。

渔业产值中(不含苗种),海水产品与淡水产品的产值比例为47:53、养殖产品与捕捞产品的产值比例为76:24;渔业增加值中(不含苗种),海水产品与淡水产品的增加值比例为47:53、养殖产品与捕捞产品的增加值比例为76:24。

渔民人均纯收入据对全国1万户渔民家庭当年收支情况抽样调查,全国渔民人均纯收入13038.77元,比上年增加1782.69元、增长15.84%。

福建大黄鱼产业发展形势分析

福建大黄鱼产业发展形势分析

452019年第3期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 ),又称黄花鱼、黄瓜鱼、黄鱼等。

因体色金黄、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广受海内外消费者喜爱。

大黄鱼是我国最大养殖规模的海水鱼,人工养殖主要集中在福建,浙江和广东也有少量养殖。

福建省宁德市是我国大黄鱼产业的发源地和规模最大的养殖基地,以大黄鱼为主打品牌的水产业是闽东地区的支柱产业。

大黄鱼是我国海水鱼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人工养殖主要集中在福建,浙江和广东也有少量养殖。

福建省宁德市是我国大黄鱼产业的发源地和规模最大的养殖基地,以大黄鱼为主打品牌的水产业是闽东地区的支柱产业。

一、产业及其带动情况据全国渔业年鉴统计,2017年我国大黄鱼养殖产量17.76万吨,其中福建15.05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84.7%。

福建大黄鱼产业已形成了由大黄鱼产业是闽东地区的支柱产业,为准确把握大黄鱼生产形势,促进大黄鱼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结合《大黄鱼推广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经过深入调研,总结福建省大黄鱼产业发展形势,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质量监管、饲料研发、养殖规范、疾病预防等发展建议。

文/王凡1 廖碧钗1 孙敏秋1 林国清1 陈洪清2 黄光亮2 陈庆凯2 陈庆荣3 李安涵3原良种繁育、渔药饲料、渔机网具制造、仓储物流、加工贸易及旅游餐饮等行业组成的完整产业链。

目前,仅宁德市大黄鱼产业直接和间接带动从业人员10多万人。

例如蕉城区三都镇农业收入一半以上靠大黄鱼来贡献,其中秋竹村全村90%以上村民从事大黄鱼产业。

福建省大黄鱼产量一直居全国首位,10年来,其养殖产量和产值总体处于稳定上升趋势(图1)。

据福建省渔业年鉴统计,2017年福建省大黄福建大黄鱼产业发展形势分析462019年第3期鱼养殖产量15.05万吨,其中宁德市13万吨,福州地区1.95万吨,分别占86.4%、13.0%(图2)。

二、养殖生产情况(一)育苗情况福建省大黄鱼育苗主要集中在宁德市(育苗量约占90%)和福州市。

课题名称野生大黄鱼的结题报告

课题名称野生大黄鱼的结题报告

课题名称:关注野生大黄鱼一、内容摘要大黄鱼俗称“黄花鱼”,香港、澳门等地称之“黄花小姐”,又有当地人因口误称之“黄瓜鱼”。

由于大黄鱼属于亚热带海域的洄游性鱼类,通常生活在60米水深的海湾内,而宁德官井洋水深多在30米以上,“洋”底分布着泥沙,并有岩石礁石群分布,独特的地理以及水流,使得宁德的官井洋成为我国唯一的内湾性大黄鱼产卵场,而官井洋历史上的野生大黄鱼产量也一度高达3500吨。

如今人工养殖大黄鱼年产量高达5万多吨,成为当地的水产支柱产业,而野生大黄鱼资源却已近枯竭,野生大黄鱼价格是人工养殖的近百倍。

关键词:野生大黄鱼保护捕杀法律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随着大黄鱼全人工繁育的成功与养殖技术的发展,目前我国大黄鱼养殖约网箱50万个、年产量7万吨、产值30多亿元、从业人员达80万,是中国海水网箱养殖产量最大的鱼类品种。

然而,随着大黄鱼养殖产业的蓬勃发展,大黄鱼基础生物学研究则渐显落后,远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

近年来,养殖大黄鱼种质退化、病害频发、性早熟严重、生长和抗逆性能降低等,更是困扰着大黄鱼产业的发展。

并且,大黄鱼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耳石有清热去瘀、通淋利尿的作用,膘有润肺健脾、补气止血作用,胆有清热解毒功能。

三、调查步骤1、明确研究目的,确定研究方向,制定实施计划2、通过电视、书籍、网络等各种大众媒体收集文字资料,明确野生动物对我们的价值以及如今所面临的生活环境3、设计调查问卷,明确人们对野生大黄鱼的了解程度,发起号召呼吁人们对保护野生大黄鱼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4、汇总资料,撰写结题报告四、调查问卷女士/先生:您好,这是一份关于野生大黄鱼的调查,本次调查是定海六中八五班的学生一项学术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需要您对这份问卷的真实回应,答案没有对错之分,只有真实与否的区别,这关系到我们的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我们耽误您一点时间,恳请您在百忙之中帮我们完成这份问卷吧,请对您选中的答案打圈即可,谢谢您!Q1、一般情况下,野生大黄鱼的价格?A、500~1000元一斤B、1000~1500元一斤C、1500~2000元一斤Q2、野生大黄鱼的种群?A、东海北部、中部群B、闽、粤西群C、粤南群Q3、你了解野生大黄鱼的知识吗?A、了解B、有点了解C、不了解Q4、是否喜欢食用野生大黄鱼?A、喜欢B、略有点喜欢C、不太喜欢Q5、过去的一年中,你家用于食用的目的而购买的野生大黄鱼,折算成钱,大概多少钱?__0____元,(如果没有消费过,则写0,然后进入第6题)。

养殖大黄鱼保鲜、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

养殖大黄鱼保鲜、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

养殖大黄鱼保鲜、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1. 引言1.1 概述在当前的养殖业中,大黄鱼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在市场上受到广泛关注和欢迎。

然而,由于其易腐性和运输限制等问题,大黄鱼的保鲜和加工技术一直是该行业面临的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推动大黄鱼产业的发展,近年来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围绕养殖大黄鱼保鲜、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展开探讨,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在引言部分(第一部分),我们将对整篇文章进行概述,并介绍文章的结构安排。

接下来(第二部分)我们将重点介绍养殖大黄鱼保鲜技术研究,包括大黄鱼保鲜原理、传统保鲜方法以及新兴保鲜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紧接着(第三部分),我们将深入探讨养殖大黄鱼加工关键技术研究。

这包括大黄鱼加工流程概述、原料处理与初加工技术以及高值产品开发与创新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在第四部分,我们将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养殖大黄鱼产业化示范。

我们将介绍一些成功的案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实践中的应用和效果。

最后(第五部分),我们将在结论与展望部分总结本文的研究成果,并展望养殖大黄鱼保鲜、加工技术的推广应用前景。

同时,我们也会提出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并探讨改进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系统性地总结和归纳养殖大黄鱼保鲜、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创新成果。

通过深入探讨各种保鲜、加工方法以及实际应用案例,提供给读者有关该领域知识和经验,并为养殖企业家、垂直供应链参与者以及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促进养殖大黄鱼产业可持续发展以及经济增长。

2. 养殖大黄鱼保鲜技术研究:2.1 大黄鱼保鲜原理:大黄鱼是一种易腐败的海产品,其保鲜过程涉及到多个化学、生物和物理因素。

大黄鱼的保质期主要取决于微生物的生长速度、氧气消耗速度和自身的新陈代谢。

正确控制这些因素是确保大黄鱼能够保持新鲜和延长货架寿命的关键。

2.2 传统保鲜方法:传统上,大黄鱼的保鲜方法包括冰冻、盐腌和晾晒等。

第五届“挑战杯”福建省创业计划竞赛鸿鹄创...[2]

第五届“挑战杯”福建省创业计划竞赛鸿鹄创...[2]

第一部分执行总结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隶属鲈形目,石首鱼科,黄鱼属。

我国自1985年首获大黄鱼人工繁殖技术成功后,经各界的多年努力,大黄鱼养殖业已发展成为福建省最具有地方特色的海水养殖重要产业之一,被农业部确定为我国六大优势出口养殖水产品之一,其产品除了内销,还出口到韩国、新加坡、美国、日本等国,养殖规模、产量、从业人员数量等均居我国海水养殖鱼类之首,构成福建省水产支柱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据福建省宁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2006年底统计:国内大黄鱼年总产量7.5万吨,其中出口3万吨,大黄鱼鱼苗市场年总容量10亿尾,直接总产值高达三十亿元以上。

中国野生大黄鱼经多年的过度捕捞,现已很难寻到,市场上野生大黄鱼的价格高达2000~8000元/千克,堪称天价。

目前人们主要依靠人工养殖满足市场需求。

经过二十多年连续多代未加选育的人工繁殖,由于近交以及不良的人工养殖条件的负选择作用等原因,造成养殖大黄鱼群体的遗传性状退化、抗病力降低、生长减慢、养殖成活率下降到平均低于30%,严重影响了整个大黄鱼产业链的健康持续发展。

恢复大黄鱼产业良性的发展,培育良种是关键。

以集美大学水产学院遗传育种学术带头人王志勇教授为首的研究团队,于2000年开始致力于大黄鱼品质改良和良种培育的研究,历经6年的时间,采用人工诱导雌核发育等现代生物技术方法,培育出了遗传性状优良,抗病力、适应性和抗逆性强、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品质优秀的良种全雌大黄鱼鱼苗和能显著改善养殖大黄鱼品质的新型配合饲料,配合特殊饲养方法,使养殖的大黄鱼营养价值及口感接近甚至超过野生大黄鱼。

面对如此良好的机遇和市场前景,集美大学鸿鹄创业小组以王志勇教授为首的研究团队项目“大黄鱼单性良种培育与综合开发应用”所研制出的全雌大黄鱼鱼苗培育技术及新型大黄鱼配合饲料专利技术为依托,成立金鳞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主要经营全雌系大黄鱼鱼苗、选育系大黄鱼鱼苗、大黄鱼配合饲料。

浅论我国大黄鱼产业转型升级之对策

浅论我国大黄鱼产业转型升级之对策

渔业研究 2018,40(4):315 -323 h t t p://w w w.h y is c i.c o m J o u r n a l o f F is lie rie s R e s e a rc h D O I:10.14012/j.c n k i.fjs c.2018. 04. 009洪万树,刘家富,郑炜强,等•浅论我国大黄鱼产业转型升级之对策[J]•渔业研究,2〇18,4〇(4):315-323.浅论我国大黄鱼产业转型升级之对策洪万树1!2,刘家富1!3#,郑炜强\韩坤煌\刘招坤1(1.大黄鱼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福建宁德352103%2.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福建厦门361005;3.宁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福建宁德352103)摘要:经过30多年的研究与发展,我国大黄鱼产业已进入转型升级阶段。

本文就加快大黄 鱼原良种体系建设、规范养殖网箱布局和优化网箱结构、提高养殖经济效益与产品质量、加 快全价人工配合饲料研发与推广应用、实施鱼病综合防控技术、提高产品加工率、实施品牌 战略、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发掘大黄鱼文化等方面,论述了我国大黄鱼产业转型升级 的对策。

关键词!大黄鱼产业;转型升级;对策中图分类号:S937.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 -5601(2018)04 -0315 -09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素有中国“国鱼”之称。

20世纪70年代前大黄鱼天然资源丰 富,全国平均年捕捞量约12_104t,是我国海洋 四大主捕对象之一,但是从20世纪70年代初 起,因过度捕捞,导致大黄鱼资源严重衰退。

我国从1985年开始研究大黄鱼人工繁育、养殖技 术,并于2000年实现产业化[1]。

大黄鱼现已发 展为全国养殖产量最高的海水鱼,2017年春季 全国约130家育苗场培育了平均全长40 m m以上的大黄鱼鱼苗37亿尾,2016年养殖产量达 16.5x104t[2],产值约百亿元,且其是我国8大 优势出口养殖水产品之一。

我国大黄鱼的出口贸易结构和国际竞争力

我国大黄鱼的出口贸易结构和国际竞争力

我国大黄鱼的出口贸易结构和国际竞争力李旭君;岳冬冬【摘要】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大黄鱼养殖国和出口国.为提升我国大黄鱼的产业发展和国际贸易水平,文章分析我国大黄鱼的出口贸易结构,分别采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指数和贸易竞争力指数分析我国大黄鱼的国际竞争力,并在分析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建议.研究结果表明:2008—2017年我国大黄鱼的出口规模总体稳定,出口额增长,出口量下降;我国大黄鱼的出口市场集中在亚洲国家和地区;我国大黄鱼的比较优势极强但正在减弱,以出口价格反映的产品质量偶有下降但总体提升,相对于国际市场同种产品的竞争优势较强,总体来看国际竞争力较高,但仍有提升的空间;影响我国大黄鱼出口贸易结构和国际竞争力的因素主要包括地区饮食习惯、相关行业发展、国际贸易壁垒和产业发展空间,未来我国大黄鱼的生产和贸易应充分发挥产业比较优势、合理规划产业发展空间、积极开拓新兴出口市场和有效应对国际贸易壁垒.【期刊名称】《海洋开发与管理》【年(卷),期】2019(036)004【总页数】5页(P50-54)【关键词】水产品贸易;国际市场;比较优势;国际竞争力;贸易壁垒【作者】李旭君;岳冬冬【作者单位】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上海 201306;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远洋与极地渔业创新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90;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远洋与极地渔业创新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9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26.4;F762.6;F752.620 引言大黄鱼又名黄鱼、大黄花鱼和黄瓜鱼等,是我国近海主要经济鱼类和“四大传统海产”之一,因其体表金黄、体态丰盈和肉质鲜美而成为筵席佳肴,深受消费者喜爱[1]。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我国大黄鱼养殖产业迅速发展,苗种数量、养殖规模和成鱼产量均居世界首位[2]。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大黄鱼出口国,大黄鱼在《全国出口水产品优势养殖区域发展规划(2008—2015)》中被列为8大优势出口养殖水产品之一,在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

市场营销-宁德市农产品品牌建设研究——以大黄鱼为例论文

市场营销-宁德市农产品品牌建设研究——以大黄鱼为例论文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剧,农产品市场的竞争逐渐由追求数量到转变为质量、品质和品牌的竞争。

为了适应消费者当前多层次的消费需求,增强农产品市场占有率,需要对农产品的品牌建设进行探索。

本文主要以大黄鱼为研究对象,从品牌建设和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概念理论入手,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对比分析法对宁德市农产品品牌建设现状、大黄鱼品牌发展现状、产业进行分析。

通过对大黄鱼品牌的研究,发现大黄鱼品牌在建设中存在着产品质量安全、不注重品牌文化建设、产品附加值低、营销宣传力度不足等问题。

针对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农产品品牌建设成功的经验,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建议:一是加强对大黄鱼质量安全监管;二是加强品牌文化建设;三是发展精深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四是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对大黄鱼品牌建设提出合理建议,以期对大黄鱼品牌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帮助,促进大黄鱼品牌知名度提升,并为宁德其他的农产品品牌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农产品品牌;农产品品牌建设;大黄鱼IAbstractAs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ntensifies, the competition in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 market has gradually changed from pursuing quantity to the competition of quality, quality and brand. In order to meet the current multi-level consumer demand of consumers and increase the market shar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t is necessary to explore the brand building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This article mainly takes the big yellow croaker as the research object, starting from the concept theory of brand building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 brand building, using the literature data method and the comparative method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construction in Ningde City,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big yellow croaker brand, and industry. Through the research on the big yellow croaker brand, it is found that the big yellow croaker brand has problems such as product quality and safety, no emphasis on brand culture construction, low value-added products, and insufficient marketing and promotion efforts. In view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 brand building successful experience at home and abroad for reference, and combining with actual situation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proposal: first, strengthen the quality and safety supervision of large yellow croaker; second,strengthen the brand culture construction; third, develop sophisticated processing to enhance product added value ; Fourth, increase publicity. By providing reasonable suggestions for the branding of the big yellow croaker, in order to help the building and development of the big yellow croaker brand, promote the brand awareness of the big yellow croaker, and provide reference and reference for other agricultural brand building in Ningde.Keywords:agricultural product brand; agricultural product brand building; big yellow croakerII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Ⅱ)1 绪论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1.3国内外研究现状 (2)1.4 研究内容 (4)1.5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5)2 相关理论概念 (6)2.1 品牌含义 (6)2.2 农产品品牌含义 (6)2.3 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影响因素 (6)3 宁德市农产品品牌建设发展现状 (7)3.1农产品品牌数量增加 (7)3.2品牌建设主体快速发展 (7)3.3 品牌营销逐渐完善 (8)4 大黄鱼品牌建设分析 (8)4.1 宁德大黄鱼行业简介 (8)4.2 大黄鱼品牌发展化SWOT分析 (8)4.3 大黄鱼品牌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0)5 对大黄鱼品牌建设的建议 (11)5.1 加强对大黄鱼质量安全监管 (12)5.2提升产品的包装管理,加强品牌文化建设 (12)5.3 发展精深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12)5.4找准市场定位,加强品牌宣传力度 (13)6 结论 (13)参考文献 (15)致谢 (17)I宁德市农产品品牌建设研究——以大黄鱼为例1 绪论1.1 研究背景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截止2017年4月末,中国注册的农业品牌已达到240万件,经过国家认证登记的“三品一标”优质特色农产品有10.8万个[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