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作业
标准作业

制作测时表的步骤:①决定要素作业、决定测定的原单位时间(测什么作业、哪个环节);②决 定测定的工位;③决定测时的次数;④决定循环时间的最佳值(经过反复观察、测量,确定最好的生 产节拍);⑤决定临时的各要素的作业时间;⑥将要素时间调整为符合生产节拍时间,一般由长周期 缩短为短周期限(与生产节拍对比分析,找出问题点理行改善)。
4
第一节 标准作业概述
二、标准作业与作业标准的区别
标准作业与作业标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作业标准是指以各道工序的各项作业为对 象的标准,规定各工序的作业方法。作业标准形成的文书为作业标准书,也称作业程序 书、作业指导书、作业要领书。例如,机械加工中的切削速度、切削量;焊接工艺中的 焊点数、电流、电压;涂装工艺中的涂料粘度、喷枪的气压值、喷枪与工件间的距离、 温度 湿度等都属于作业标准 作业标准是为了实现标准作业而制定的各项标准的总称 温度、湿度等都属于作业标准。作业标准是为了实现标准作业而制定的各项标准的总称 。标准作业把一个产品生产所需的时间标准化,不仅以各道工序各项作业为对象,更是 以生产整体为对象。图示为标准作业与作业标准的五、标准作业的三要素
标准在制品的数量与机械设备的布局和作业顺序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说来,即 使是同样的设备布局,如果作业顺着加工工序的顺序进行的话,标准在制品仅在各设 备上有正在加工的在制品,工序间不需有在制品;但是,如果按照相反的顺序进行作 业,各个工序间需要存在1个在制品(机器上需要同时安装2个工件的时候则需2个在 制品)。除了这种顺序的关联外,有时为了品质检查的需要,也必顺设立一定数量的 在制品。
三种标准作业类型

三种标准作业类型一、名词解释:1、标准作业:是以人的动作为中心,按照没有浪费的顺序、高效率地进行生产的方法。
由节拍、作业顺序、标准手持(库存)3要素所构成。
2、节拍(生产周期):操作者一个人在所负责的工序按照作业顺序进行一个循环的作业所需要的时间。
节拍=每天的运转时间(规定时间)/每天所需数量3、作业顺序:是标准作业的3要素之一,是操作者能够用最为安全且又高效率地进行生产合格品的作业顺序。
4、标准手持(库存):是标准作业3要素之一,按照作业顺序进行操作的情况下为了能够进行重复同样的顺序,同样动作的作业、在工序内持有最小限度的在制品库存数量。
二、标准作业的类型Ⅰ1.定义具备标准作业的3要素(生产节拍、作业顺序、标准手持),可以进行重复操作并获得循环时间的作业类型。
该类型一般在可以组成标准作业的工序使用,比如加工车间、总装车间及焊接等操作。
在该类型的作业现场,应该有工序能力表、标准作业组合表、标准作业票等标准作业文件。
2. 作业时间调查及山积表的编制要领假设某班的操作者a、b、c,每个人作为一个工序是类型Ⅰ的作业。
该类型的作业可直接测得循环作业时间,即:通过现场掐表(每道工序至少重复测三次)得到的平均时间,分别为58秒、52秒、56秒。
且生产节拍可以根据产量及作业时间算得,即:生产节拍=该班的生产时间/该班的产量,假设为58秒。
该类型的山积表作法为:5852图一:坐标为工序名,纵坐标为对应的工序时间。
3.应用实例以总装二班装机油冷却器(一个操作者A,所以为一个工序)工序为例进行说明,下表是通过现场掐表测得的该工序的循环时间CT。
当天生产计划为439台,其中白班219台,白班总装生产线实际运转时间按照460分钟计算,则产节拍=460*60/219=126秒。
则单个工序而言,其山积表为:三、标准作业的类型Ⅱ1.定义可以算出生产节拍,但是组合种类多,表示出一个人份的作业量很困难的工序称为类型Ⅱ,类型Ⅱ主要存在于总装车间、焊接车间及涂装车间等。
标准作业定义

标准作业定义作业是指在特定的条件下,按照特定的要求,采用特定的方法和手段,完成一定的任务或者达到一定的目标。
标准作业定义即是对作业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的定义,以确保作业的质量、效率和安全。
首先,标准作业定义需要明确作业的内容和范围。
作业的内容包括具体的任务和目标,而作业的范围则包括作业所涉及的人员、设备、工序、环境等方面。
明确作业的内容和范围有助于确保标准作业的实施和执行。
其次,标准作业定义需要明确作业的标准和要求。
作业的标准包括质量标准、安全标准、环境标准等,而作业的要求则包括工艺要求、操作要求、检查要求等。
明确作业的标准和要求有助于确保作业的质量、安全和环保。
另外,标准作业定义需要明确作业的流程和步骤。
作业的流程包括作业的先后顺序、作业的衔接关系、作业的配合关系等,而作业的步骤则包括具体的操作步骤、检查步骤、记录步骤等。
明确作业的流程和步骤有助于确保作业的顺利进行和高效完成。
此外,标准作业定义还需要明确作业的责任和权限。
作业的责任包括各个岗位和人员的责任,而作业的权限则包括各个岗位和人员的权限。
明确作业的责任和权限有助于确保作业的落实和执行。
最后,标准作业定义需要明确作业的评价和改进。
作业的评价包括对作业执行情况的评价,而作业的改进则包括对作业流程和步骤的改进。
明确作业的评价和改进有助于不断提高作业的质量和效率。
总之,标准作业定义是对作业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的定义,以确保作业的质量、效率和安全。
标准作业定义需要明确作业的内容和范围、标准和要求、流程和步骤、责任和权限、评价和改进,从而确保标准作业的实施和执行。
标准作业的三个要素是

标准作业的三个要素是
标准作业是指组织在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制定的一系
列操作规范和程序。
标准作业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因此,标准作业的制定非常重要。
而标准作业的质量又与三个要素密切相关,它们分别是规范性、实施性和持续性。
首先,规范性是标准作业的第一个要素。
规范性是指标准作业的内容要符合国
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要求操作流程清晰、规范、合理,能够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规范性的标准作业能够帮助员工正确地进行操作,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导致的质量问题,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其次,实施性是标准作业的第二个要素。
标准作业必须具有实施性,即员工能
够根据标准作业的要求进行操作,并能够在实际生产中得到有效的应用。
实施性的标准作业需要考虑到生产现场的实际情况,避免标准作业过于理想化而无法实施。
只有具有实施性的标准作业,才能够真正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最后,持续性是标准作业的第三个要素。
持续性是指标准作业要能够持续地发
挥作用,不断地得到执行和改进。
生产环境和技术都在不断变化,标准作业也需要不断地进行更新和改进,以适应新的生产需求和技术发展。
只有具有持续性的标准作业,才能够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力。
综上所述,规范性、实施性和持续性是标准作业的三个要素。
只有这三个要素
齐备的标准作业,才能够真正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保持持续竞争力。
因此,在制定标准作业时,必须充分考虑这三个要素,确保标准作业的质量和有效性。
作业标准与标准作业

的生产,而实际上却只完成了15件。 从以上两种含义的浪费可以看出具有同样的不良结果。 如何寻找产生浪费的原因可以借鉴下图示途径进行
作业标准与标准作业
寻找浪费的途径
人的 浪费
材料的 浪费
设备的 浪费
作业标准与标准作业
5、为什么要推行标准化作业: 随着工业发展速度的加快和市场经济的逐步规范化,企业的暴利时代已经过去,在这种情
况下,粗犷型的生产企业利润越来越微薄,渐渐变得无利可图,如果继续沿袭以前的经营、 管理手段、作业方式企业显然难以生存,因此,千方百计减少直至杜绝浪费,推行严谨而 规范的作业方式与管理手法,对当前大多数企业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于是,标准化作业 应时而出。 5.1推行标准作业的主导思想: 标准作业的产生是基于以下的指导思想: 低成本生产:降低成本是企业所追求的目标之一,也是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 缩短交货期:生产的周期越短,就越能适应市场的需要,占有先机,并且,较短的生产周 期,为物料的供应提供了方便,缩短生产周期不仅仅是一个对客户信誉的问题。 提高品质:产品的质量如果不能满足客户和市场的需要,企业显然无法生存。 专业化生产:现代化的生产越来越要求生产作业的专业化,而标准化的作业是专业化的基 础,标准作业对人、机、料等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能更好的保障产品的专业品质。 安全的需要:标准的作业对操作的方法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按照这些要求去做企业就会避 免受到伤害,减少和防止工伤事故发生的隐患。
受阻
作业台/流线上 异品混杂,好 坏不分,半制 品堆积无人清 理
产品时 常有被 碰坏
不良与 人身事 故时有 发生
数量不 清,配 件加工 超量或 少数
标准作业

标准化作业第一章标准作业概述1 标准作业:①以最少浪费的程序,来实现安全、高质量、高效率作业的方法;②由功能组织同意并制定、遵守和维护的,文件化的,顺序可重复的作业内容。
2 标准作业目的:①通过必要的、最少数量的作业人员进行生产。
通过排除无效动作的有效率的劳动,实现较高的生产率;②为持续改进建立可执行、可预测的基准,并使操作员工参与到持续改进活动的整个过程中,以达到安全、质量、和生产率的最高水平3 标准作业前提条件:①以人的动作为中心;②当过程可以被定义、可以被重复时,即可进行标准化操作。
4 标准作业的范围:5 标准作业的形式:①工作指导书:Job Instructions②作业指导书:Work Instructions③工序卡片:Method Sheets④操作员指导书:Operator Instruction6 标准作业三要素关键点:在丰田公司,对有关标准作业的各项组成要素作出具体决定的,主要是现场监督人员。
班组长决定各台设备生产一个单位产品所需要的作业时间和每个作业人员应该完成的各种作业的顺序。
第二章标准作业步骤(一)确定T.T (Tact time)(二)使用《工序能力表》,确定单位产品的完成时间(三)使用《标准作业组合票》,确定标准作业顺序(四)确定在制品的标准持有量(五)编制《标准作业票》(一)确定T.T (Tact time)①T.T 的目标及意义:要实现与准时化生产相关的各工序间的均衡,必须把T.T这个概念很好地贯穿到标准化作业中②T.T 、ATT(Actual T act Time)、C.T (Cycle Time)的定义:T.T:每班工作时间(固定)÷需求量(每班的生产数量)。
注:T.T可以写成Tact Time,也可以写成Takt time。
主要是由于有许多非英语国家,尤其德国人,经常把c 写成k ,因为发音相同,而且德语里面c 经常就是kATT:作业实际节拍时间,ATT=(每班工作时间(固定)+超时工作时间)÷需求量(每班的生产数量) ,也可以用下述方法估算ATT=(1-系统损失%)*T.T 周期时间C.T:用固定的顺序生产一个或者一辆用了几分钟或者几秒钟(实测时间)③T.T / ATT / C.T之间的关系:Tact Time:讲的是拉式,按客户需求拉动生产,Cycle Time:讲的是推式生产.Tact time:是单件流中的概念,是“按客户需求的速度生产产品”Cycle time & Pitch Time :是Pitch Mark管理中的概念。
标准作业是什么意思?标准作业的三要素?

标准作业是什么意思?标准作业的三要素?一、标准作业的定义标准作业是将作业人员、作业挨次、工序设备的布置、物流过程等进行最优化的组合,以满意生产目标而设立的作业方法。
它是对周期性的人机作业中有关人的作业动作程序进行标准化,目的是消退简单的人机作业的动作铺张,固化增值动作的程序。
标准作业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即节拍、工作挨次和标准在制品,三要素缺一不行。
二、标准作业的作用标准作业通过必要的、最小数量的作业人员进行生产,以削减不必要的输入。
它是产品的生产方法和管理的根本。
进行标准作业能提高作业精度、时间精度及检验水平。
同时,标准作业体现的是监督者的意志,即消退铺张、满负荷生产、保证质量和平安等。
标准作业是改善的工具。
没有标准就无法区分正常和特别,也就很难发觉包含在作业中的无效劳动、不均衡等各种铺张现象。
标准作业是现场的指导书,管理者管理自己工作的工具,同时还是实行改善的基础,推断改善结果的标准。
依据标准作业的要求,全部作业人员都必需在标准周期内完成单位制品所需要的全部加工作业,并以此为基础,对操作人员进行训练和对工序进行改善。
推行标准作业的前提是设备故障少、生产线波动小、来件质量稳定。
标准作业的三要素一、标准节拍标准节拍,即生产线的节拍,是按顾客要求生产一个单位制成品的时间。
依据标准节拍,生产现场的管理人员就能够确定在各生产单元内生产一个单位制成品或完成产量指标所需要的作业人数,并合理配备作业人员。
节拍时间是指各生产单元内加工一个单位的产品所需要的时间。
其计算公式为:节拍时间=(每期的可用时间-每期的扣除时间)/一天的必需数量一天的必需数量=一个月的必需数量/一个月的生产天数此公式打算的节拍时间会因操的不同而产生差异。
这个时间等于给每个操定了一个标准,超出节拍时间,就说明操作过程中有不合理之处,也就是有铺张,这时就该考虑进行改善,以遵守节拍时间。
例如,考虑一班制的生产排班状况,每个操作工被支配工作8.5小时(510分钟),其中30分钟午饭时间以及2个15分钟的休息时间,客户需求为450单元,这个区域的节拍时间是多少?可用的时间=510分钟=30600秒扣除时间=30分钟+(2×15分钟)=60分钟=3600秒客户需求=450单元节拍时间=(每期的可用时间-每期的扣除时间)/客户需求量=(30600-3600)秒/450单元=60秒/单元因此,基于一班制的生产方案,工厂必需每60秒生产一个质量合格的零件来满意客户需求。
标准作业是什么

标准作业是什么标准作业(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简称SOP)是指在特定的操作过程中,为了保证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和员工安全,所制定的一套标准化的操作规程。
它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标准作业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制定标准作业,可以明确每个操作步骤的具体要求,包括操作方法、操作顺序、操作时间等,避免了因为员工个人操作习惯不同而导致的效率低下的情况。
同时,标准作业也可以帮助企业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不必要的环节,从而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其次,标准作业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在标准作业中,每个操作步骤都会被精确地规定下来,包括所需的原材料、所需的设备等,这样可以避免因为操作失误或者浪费而导致的成本增加。
同时,标准作业也可以帮助企业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浪费现象,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降低生产成本。
另外,标准作业可以保证产品质量。
在标准作业中,每个操作步骤都会明确规定所需的操作标准,包括操作方法、操作要求等,这样可以确保每个产品都是按照相同的标准进行生产,避免了因为人为因素导致的产品质量不稳定的情况。
同时,标准作业也可以帮助企业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保证产品质量稳定。
最后,标准作业可以保障员工安全。
在标准作业中,会对每个操作步骤的安全要求进行详细规定,包括操作注意事项、安全防护措施等,这样可以保证员工在操作过程中能够严格遵守安全规定,减少因为操作失误而导致的安全事故发生。
同时,标准作业也可以帮助企业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整改,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
总之,标准作业在企业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产品质量和员工安全。
因此,企业在日常管理中应该重视标准作业的制定和执行,不断完善和优化标准作业,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和企业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⑪作成年月日:新规作成、改订的情况应记入日期 ⑫其它:表中有部分内容进行订正时,应用红色笔表示
标准作业表
生产线名 品名 品番
3 1
1 1
1 2
作成· 改订
2
年
月
日
作业内容
GR997 1/2 0
GR1008 1/ 20 2 1
DR1824 1/5 0 3 4 5
材 料 完成品
PR119
1 0
9 CL303
8 GR1009 1/ 1 1/2 0
7 GR990 1/ 20
6
品质检查
安全注意
标准手持 标准手持数 标准工时
实际时间
分解序号
7
4 5 6 7
76” 76” 1/1
8 9
1 0
一、标准作业概要
①项目记入:生产线名〃品番〃品名 ②作业内容:记入标准作业组合表中最初作业和最后作业
最初作业内容写在左上端、最后作业内容写 在右下端
例1 例2
工序1
工序2
工序3
工序4
目视检查
完成品
产品品番
工序1 ○ ○
工序2 ○
工序3 ○ ○
工序4 ○ ○
目视检查 ○ ○
※注意点
1)按工序单位来分,必须记入设备名 2)必须明确记入加工内容与设备号码 3)生产多台产品时,记入相同号码
一、标准作业概要
工程能力表
工位 顺序
4
步骤2 工程能力表的作成
一、标准作业概要
标准作业的作用: 不同的操作者执行标准作业,都可以用相同的时间 , 按相同的作业顺序,生产出相同品质的产品。
a.制作方法规则明确化----考虑产品制造工艺和管理
根本,即是在考虑品质、数量成本、安全的基础上决定 的工作方法。 b.改善的工具----没有标准就无法区分正常与异常, 就不能发现操作中的浪费、不均衡、困难等现象,也无
用横线表示标准工时及最差工序时间
切换时间=刀具交换时间/个+一定频率、使设备停止所需时间/个 〃一次性生产2个以上的情况,应换算成1个且记入图表内
〃同一工序使用2台以上设备时,应按工序来分将每个生产时间记入图表
计算式1/X= 1/A+1/B+1/C+……
〃分别画出手作业时间、自动加工时间、机种切换时间
标准作业
2011年10月12日
此报告仅供客户内部使用。未经华致赢企业管理顾问公司的书面许可,其它任何机构不得擅自传阅、引用或复制。
大纲
一、标准作业概要
1.什么是标准作业 2.标准作业的作用与意义 3.组成标准作业的三要素
二、如何制作标准作业
1.工程能力表 2.标准作业表
一、标准作业概要
标准作业: 在节拍时间内,以有效的操作顺序,在同一条件 下反复进行的操作。即以人的动作为中心,将高品质
的产品(无不良)安全、有效(无浪费)进行生产的
作法。
一、标准作业概要
标准作业的条件 (1)人的动作为中心 (2)动作有一定的重复性
(1)人的动作为中心的含义是指:
为了生产,人所需的必要动作,以此为对象进行标准化 (2)动作的重复性的含义是指: 每次生产同一个产品作业步骤相同,以此进行标准化; 每回的工作内容都有所不同是无法进行改善的 ※标准作业是满足以上条件的作业才可进行标准化,因此机器加工为主 的作业(机器自动化作业等)、不定常作业(自动生产线等)是很难 实现标准化的。
③作业顺序:画出实际的生产线布局,按照标准组合表上的 作业顺序进行编号,并用实线连接
④品质检查: 根据作业指导书及控制品质的要求在需要的位 臵标识出◇记号。在内写下检查频率
一、标准作业概要
安全注意在所需工序内记入(一般来说是在 ⑤安全注意: 自动加工设备的工序) 按照作业顺序进行作业时所需必要的最 ⑥标准在制品: 少在制品数记入
目标1 实现与适时生产有 关的各工序的同步 化(生产线平衡) 目标1 把在制品的标准限 定在必要的最小量
通过有效的劳动提 升生产效率
一、标准作业概要
标准作业3.标准半成品
一、标准作业概要
1.节拍时间(Tact-time) 供货速度,生产一件产品应该需要的时间。 日平均稼动时间(正常工作时间) 节拍时间= ------------------------------------------------日平均的生产必要数量
〃加工件的自动装卸设备来说,装卸时间应算在自动加工
时间
Ⅲ.完成时间:工序中一次性完成1个或1个以上成品所需的必 要时间 原则上,完成时间=手作业时间+自动加工时间 〃一次性可作成2个或2个以上成品时应将此时间用括号框住 〃同一工序上使用2台以上的设备所用的完成时间应按设备种 类分别计算,作业时间一栏内 用○框住的数值不算在完成时间内。不停止设备的作业也一 样计算。 Ⅳ.手作业时间合计 〃一次性生产2个或3个、检查时不停止设备等情况都可将每 个成品的手作业时间合计在内 〃手作业时间一栏内用○框住的数值不合计入手作业时间 〃以秒为单位
⑿检印栏: 作成的标准作业表必须要有上级领导的检印
一、标准作业概要 ◎标准在制品的基本考虑方法
Ⅰ 不含原材料、完成品数
Ⅱ 从工序作业开始进行观察
Ⅲ 品质要求的必要数也含在标准在制品数内(冷却、干燥、 通电试验等) Ⅳ 治具上的、传送带上的完成品都含在标准在制品数内 Ⅴ 调整作业内容及改变工时达到均衡的过程中所持有的个
一、标准作业概要
⑧刀具: Ⅰ.刀具交换个数:加工多少个后,可以更换刀具,砂轮? (对于定期更换的物品来说,可从使用次数及必要数来推算出个数) Ⅱ.刀具交换时间:最短的必要更换时间 ⑨加工能力:在一定时间(8H)内所作出的个数
实际工作时间(※)
加工能力=
完成时间/个+刀具交换时间/个+一定频率、使设备停止所需时间/个(※)
正在设备内加工的物品?原材料?成品区的库存?
一、标准作业概要
二、如何制作标准作业
1.工程能力表 2.标准作业表
一、标准作业概要
表 格 1.工程能力表 内 容
3.标准作业表
可表示出设备机器的加工能力 一般每条生产线作出1张『工程能力表』 【目的】 〃了解各个工程上的设备生产能力状况,掌握工程存在的问题 记入每人的作业范围 在现场揭示出来,清晰明白地看出作业内容 【目的】 〃教给作业人员的作业步骤 〃发现问题点 〃用眼睛看得见的管理道具之一…无论是谁都可以明白 标准作业表是由现场直接管理人员亲自作成的,且根据其内容 有追究责任的必要
具
交换 时间
分 秒 分 秒 分 秒 分 秒 分 秒 分 秒
备注
1 0
9
合 计
t1+t3=
一、标准作业概要
①品番〃品名:记入所生产的部品种类〃型号 ②个数:生产每台所使用部品的个数 ③所属〃氏名:所属部门工程名及作成者姓名 ④作业顺序:记入工序编号 ⑤工程名称:按照作业指导票填写 Ⅰ.同一工序上有2台以上的机器设备时应分别记入 Ⅱ.1台机器生产2个或3个产品时应记录下来 Ⅲ.有一定频率,定时进行的作业且要使设备停止的 情况下,应将其作业内容与频率次数、每次作业 时间填入工程名称栏内(用括号括住)。但作业 顺序一栏要空出 ⑥记入设备号码
1
品番 品名
生产数 个 2
作成日
8 治 交换 个数
1 1
承认
加工 能力
3
作成
工程 机种名 名称
5 6
7 基 本 时 间 手作业时间 自动加工 完成时间 t1+t2 t1 t3 t2
分 秒 分 秒 分 秒 分 秒 分 秒 分 秒 分 秒 分 秒 分 秒 分 秒 分 秒 分 秒 分 秒 分 秒 分 秒 分 秒 分 秒 分 秒 分 秒 分 秒 分 秒 分 秒 分 秒 分 秒
标准作业
改善
问题〃浪费 的发现
原因追究
The End !
注重实操,学以致用
版权申明
本文档属于华致赢企管内部资料,版权归华致赢所有 ,不得用于商业活动牟利,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仅供大家学习、分享、交流、参考之用。
法进行改善。
一、标准作业概要
改善方向: 1.进行最佳工作方法的指导…通过作业内容的调整减少工
时的不均衡(但是新员工上岗造成的不均衡属于例外)
2.减少作业人员工作量之间的差别(维持生产线均衡) 3.确保品质(由于作业条件相同因此易于把握问题的真因)
4.确保安全(遵守标准作业可确保安全)
5.对于出现问题的工序可明确指出还差多少秒才达到标准 工时.
※1.实际工作时间=计时卡时间-休息时间-4S时间
※2.它是指机种切换、作业准备、品质检查等时间 〃小数点以下舍去 〃同一工序中有2台以上的场合应分别计算,并记入合计的个数
〃在加工能力的项目一栏括号内填写NECK工程的加工能力
一、标准作业概要
⑩备注:手作业时间、自动加工时间、机种切换时间用柱状图表示,
一、标准作业概要
⑦基本时间: Ⅰ.手作业时间:观察并记录员工的手作业时间 但是不含步行时间。另外,编号⑤的Ⅲ中使设备停止的作 业应在『每个生产时间』处用○圈住 设备不停止的情况只需记录『每个生产时间』 Ⅱ.自动加工时间:测定并记录机器设备加工时间
〃对于一般的设备来说,从按下启动开关开始完成一次作
业内容后恢复原位的整个时间 〃对于T/F连续加工设备来说,测定原位置指示灯的时间
周期时间=该工序使用机器的手作业时间+该工序机器运转时间(MT) (不含在机器运转期间的手动作业)
③实现加班为零的对应: 标准工时算入生产线运转率求出周期时间 (※但并不是承认生产线运转率是不变的,而是要不断提高的)
一、标准作业概要
①归纳方法
步骤1 工程顺序的整理
〃为了更充分地了解每个部品的作业顺序,有必要进行作成整理 A)按产品品番(型号或种类)将工序连接进行整理……(例1) B)产品品番(型号或种类)与工序用表格形式进行整理……(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