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原油的相容性
天津大学硕士研究生选题报告-天津大学研究生e-Learning平台

1、国内、外的研究动态、水平、存在问题原油混合一方面是储存、运输与生产加工的需要,同时可能会使原油成本大大降低,进而带来经济效益,但如果不仔细考虑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如由于不同原油混合可能会使其中的沥青质沉积、结垢及生焦,一般会减低管道或设备的效率,严重时可能会堵塞管道或设备而造成停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原油混合体系的相关性的研究成为这一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吸引了国内外研究者的重视。
许多学者的大量研究表明,石油体系是胶体系统,其中沥青质分子相互缔合形成胶核,油相中部分胶质分子吸附于胶核表面形成溶剂化层,分散介质则由余下的可溶质构成;石油胶体体系的稳定性取决于各组分之间所处的动态平衡,当外部条件(如加热和溶剂稀释等)发生变化时,就有可能破坏胶体体系的稳定性甚至导致沥青质的聚沉[1]。
20世纪60年代国外就开始关注原油的相容性问题,即原油混合时其中的沥青质是否絮凝的性质,并进行了研究。
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一是通过对大量实验的总结以及结合相应的物理化学原理提出原油混合相容性预测参数。
二是通过对不相容现象影响因素的研究,并结合一定的假设和相应的原理而提出预测模型。
Nemana S [2]等人用SP(Solvent Power)和CSP(Critical Solvent Power)预测原油混合时的相容性,每种原油都有其特定的SP 和CSP 。
-12.7910010.196-12.79oil K SP (1)式(1)中,K oil 为原油的特性因数。
CSP 为原油中沥青质在正庚烷初始絮凝点时体系的SP 。
两种或多种原油混合时,混合原油的SP 值为各原油组分SP 值的质量分数加权平均值。
避免不相容现象发生的原则是混合原油的SP 值要大于所混合的单一原油中CSP 的最大值。
Wiehe I A 等[3-4]人在Hildebrand 溶解度参数理论基础上,引入两种原油混合相容性参数(混合可溶值S BN (Solubility Blending Number),混合不溶值I N (Insolubility Number)),结合一定假设可提出原油相容性模型。
混合原油比热容的测定及其计算方法

混合原油比热容的测定及其计算方法
李才;苏仲勋
【期刊名称】《油气储运》
【年(卷),期】1992(11)3
【摘要】为能及时确定输油管道中的混合原油的比热容,笔者提出通过对原始油样热容参数的加权计算来求解混合原油比热容的方法。
大量的实测数据和计算结果的比较,证实了本文提出的计算方法与实测混合原油比热容—温度关系吻合良好。
其偏差小于5%。
算例分析也表明该方法有足够的准确性。
对编制管道输油计划和进行输油方案的预测有工程实用价值。
【总页数】6页(P9-13)
【关键词】原油管道;混合基原油;比热容;计算
【作者】李才;苏仲勋
【作者单位】石油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973.02
【相关文献】
1.采用DSC法测定原油的比热容 [J], 李秋萍;赵云峰;李晶淼;陈健
2.原油10—70℃比热容的测定 [J], 孙毅;孙广宇
3.混合原油比热容的测定及计算方法 [J], 李才;苏仲勋
4.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原油比热容 [J], 张焱;潘竟军;韩晓强;陈超;段小红
5.《管道科学技术论文选集》文摘(三十四):原油比热容测定及影响因素分析[J], 陈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原油相容性的测定及与其性质相关性的研究

原油相容性的测定及与其性质相关性的研究王小伟;田松柏;王京;李虎【摘要】原油混合时不相容会给加工过程带来不良影响,为弄清原油相容性与性质的关系,测定了不同原油的相容性参数并与原油性质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光学检测法可以测定不同类型原油的初始絮凝点,进而计算出原油的相容性参数;两种原油混合时相容性参数呈线性变化,并且原油的混合溶解性参数SBN越大,与其它原油掺混时相容性越好;将原油的密度、特性因数K、胶质和沥青质含量与相容性参数进行关联,所得关系式能用于相容性参数的计算,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的偏差较小.【期刊名称】《石油炼制与化工》【年(卷),期】2015(046)003【总页数】5页(P79-83)【关键词】原油;相容性;相关性;絮凝点;胶质;沥青质【作者】王小伟;田松柏;王京;李虎【作者单位】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在原油加工过程中,由于所加工的原油种类较多且经常变化,炼油厂必须采用混炼的方式提高装置运行效率,由此增加了出现原油不相容现象的风险。
不同原油的组成和性质存在差别,在混合时不相容会引起体系中沥青质絮凝,从而引起预热换热设备结垢、管式加热炉炉管结焦,并会使催化剂寿命缩短,造成生产效率降低,导致重大的经济损失[1-3]。
沥青质在原油中能否均匀分散主要取决于原油中的油分对沥青质的溶解能力,当油分的溶解能力较差时,沥青质就会从原油中絮凝析出,发生不相容现象。
为解决这一问题,Wiehe等[4-7]根据沥青质初始絮凝点实验,结合一定的理论假设提出了原油相容性参数模型,用于判断原油中沥青质的分散状态。
把原油看成沥青质和除沥青质之外的油分,采用不同比例的芳香烃溶解原油,用正构烷烃滴定并测定初始絮凝点,将原油中沥青质的絮凝特性和油分的溶解能力量化,并分别用不溶性参数IN表示沥青质的絮凝能力,用混合溶解性参数SBN表示油分的溶解能力。
原油的粘度和表面张力

原油的粘度和表面张力原油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由不同的烃类化合物、硫化物、氮化物和其他有机和无机物质组成。
这些物质的组合和比例决定了原油的物理性质,其中包括粘度和表面张力。
粘度是衡量流体流动性的指标。
在原油的上下文中,粘度描述了原油在流动过程中的阻力。
粘度高的原油流动性差,需要更大的力量来泵送和运输。
而粘度低的原油流动性好,更容易进行泵送和运输。
表面张力是描述液体表面抵抗力的物理量。
在原油中,表面张力指的是原油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这种力会导致液体表面收缩。
表面张力高的原油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可能会形成小气泡或微小的液滴,这可能会导致流体流动困难。
而表面张力低的原油更容易混合,并且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不易形成气泡或液滴。
粘度和表面张力对原油的生产和运输具有重要影响。
在油田中,粘度和表面张力会影响原油的采收率。
粘度高的原油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形成沉淀物,堵塞生产设备,降低生产效率。
而表面张力高的原油可能会在生产设备中形成气泡,导致设备损坏。
在运输过程中,粘度和表面张力也会影响原油的流动性和稳定性。
粘度高的原油需要更大的泵送力量,增加了运输成本。
而表面张力高的原油在运输过程中可能会形成液滴或气泡,导致原油质量下降。
此外,粘度和表面张力还影响原油的加工和处理。
在炼油厂中,粘度和表面张力会影响原油的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
粘度高的原油加工困难,需要更高的温度和压力条件,增加了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而表面张力高的原油在加工过程中可能会形成沉淀物和气泡,导致产品质量下降。
因此,了解原油的粘度和表面张力对于优化原油的生产、运输、加工和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操作中,工程师和技术人员通常会使用专业的设备和仪器来测量原油的粘度和表面张力,以便更好地了解其物理性质和行为。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他们制定更加有效的生产、运输和加工策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减少污染、优化产品质量。
除了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外,研究人员也关注原油的粘度和表面张力。
原油分类和理化性质

原油分类和理化性质按组成分类:石蜡基原油、环烷基原油和中间基原油三类;按硫含量分类:超低硫原油、低硫原油、含硫原油和高硫原油四类;按比重分类:轻质原油、中质原油、重质原油以三类。
原油的性质包含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个方面。
物理性质包括颜色、密度、粘度、凝固点、溶解性、杂质含量等;化学性质包括化学组成、氧化、燃烧等。
颜色:原油的色泽按产地和成分不同,一般有褐色、黄褐色、深棕色和黑色。
通常颜色越深则比重越大,同时含沸点成分就越少,反之亦然。
然而原油中纯粹烃类为无色物质,原油的颜色是由石油中含有的其它物质所形成的。
密度:原油相对密度一般在0.75~0.95之间,少数大于0.95或小于0.75,相对密度在0.9~1.0的称为重质原油,小于0.9的称为轻质原油。
粘度:原油粘度是指原油在流动时所引起的内部摩擦阻力,原油粘度大小取决于温度、压力、溶解气量及其化学组成。
温度增高其粘度降低,压力增高其粘度增大,溶解气量增加其粘度降低,轻质油组分增加,粘度降低。
原油粘度变化较大,一般在1~100mPa•s之间,粘度大的原油俗称稠油,稠油由于流动性差而开发难度增大。
一般来说,粘度大的原油密度也较大。
凝固点:原油冷却到由液体变为固体时的温度称为凝固点。
原油的凝固点大约在-50℃~35℃之间。
凝固点的高低与石油中的组分含量有关,轻质组分含量高,凝固点低,重质组分含量高,尤其是石蜡含量高,凝固点就高。
溶解性:原油很难溶于水中,但却能溶于普通的有机溶剂,如苯、氯仿、酒精、乙醚、四氯化碳等。
虽然原油几乎完全不能和水相溶解,但仍有少量水分会“包溶”于原油中,一定条件下可自然析出。
含蜡量:含蜡量是指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原油中所含石蜡和地蜡的百分比。
石蜡是一种白色或淡黄色固体,由高级烷烃组成,熔点为37℃~76℃。
混合原油的相容性

收稿日期:2010 03 04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 973 项目(2009CB219900)资助 通讯联系人:王小伟,T el:010 ********;E mail:wangxw.s hky@sin op 文章编号:1001 8719(2010)05 0706 06混合原油的相容性王小伟,田松柏,王 京(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3)摘要:为探讨混合原油相容性规律,将3种不同基属的原油,新疆塔河(T ahe)原油、委内瑞拉波斯坎(Bo scan)原油、哈萨克斯坦库姆克尔(K umkol)原油进行混合,采用显微镜观察混合原油的相容性,并根据稳定性参数I N 、S BN 考察混合原油的相容性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将石蜡基的库姆克尔原油分别掺入塔河原油和波斯坎原油的体积分数为60%和85%时,出现不相容现象。
根据所测原油和混合原油的稳定性参数I N 和S BN 可知,随着轻质石蜡基的库姆克尔原油掺入塔河原油或波斯坎原油比例的增大,混合原油对沥青质的溶解能力逐渐下降,最终导致不相容现象发生。
从原油组成来分析,两性质差异较大的原油混合时,体系中饱和烃含量增多、芳香烃和胶质含量减少是致使沥青质絮凝的原因,而沥青质的n (H)/n (C)低、芳碳率(f A )高是混合体系更易絮凝的重要原因。
关 键 词:原油;沥青质;絮凝;相容性;稳定性中图分类号:T E6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1 8719.2010.05.008COMPATIBILITY OF BLENDING CRUDE OILSWANG Xiaow ei,T IAN Songbai,WAN G Jing(Re se arch I nstitute of P etrole um P rocessing ,S IN OP EC,Be ij ing 100083,China)Abstract:In or der to elucidate the com patibility o f blending crude oil,three different o il base cr udeoils,T ahe crude oil,Boscan crude oil and Kumkol crude oil w ere blended,and their compatibilities w ere tested by m icrosco pe,the stability degr ee of the blended cr ude o il was represented by stability parameters o f inso lubility num ber (I N )and so lubility blending number (S BN ).When the vo lum e fraction of Kumkol crude oil blended w ith T ahe crude o il and Boscan crude oil w as 60%,85%,respectively,the incompatibility happened.It w as show ed by determining the I N ,S BN of the cr ude oil and the blended crude oils that the S BN decreased with the addition o f Kum kol crude oil in Tahe and Boscan crude oil,w hich led to inco mpatibility.The compositional differences among these three crude o ils were significant.Asphaltene flocculatio n w ould happen w ith the increase of saturates and the decrease of aro matics and r esins in the blended crude oil.Also,asphaltene w as mo re likely to flo cculation because of low er n (H )/n (C)and m ore arom aticity(f A ).Key words:crude oil;asphaltene;flo cculation;compatibility;stability 通常认为石油是胶体分散体系,其分散相是以沥青质为核心,以附于它的胶质为溶剂化层而构成的胶束,其分散介质则主要由油分和部分胶质组成[1]。
传统的检测原油相容性的实验为斑点实验

传统的检测原油相容性的实验为斑点实验。
原油和沥青质对可见光的强吸收限制了对纳米分散的沥青质的光散射研究。
光谱技术也被用来检测原油掺混的不相容性,但不能给出沥青质以纳米粒子和聚集体存在的结构和浓度,且常限制在轻油或沥青质含量低的油,因为原油的不透光性。
即重油要通过稀释,破坏了原来结构后才能测量。
SANS能够提供沥青质纳米粒子的粒径和浓度,以及沥青质纳米聚集体的体积分数。
现有沥青质沉积模型分为热力学模型和胶体模型。
胶体模型是把沥青质看成固体胶体粒子;粒子是沥青质的堆积体,被浓缩或吸附在沥青质表面的胶质所稳定。
胶体模型预测沉积使不可逆的。
热力学模型认为沥青质是非理想溶液的一部分,其行为复合符合传统热力学。
沥青质被看成是能够进行自缔合的大分子,沥青质沉积被看成是液液或液固相转变。
热力学额模型预测沉积是可逆的。
有两种热力学模型:正规溶液和状态方程。
正规溶液理论为基础的模型常为半经验模型,预测添加溶剂对沥青质沉积的影响时准确性较高。
以状态方程为基础的模型用于模拟温度和压力的影响。
正规溶液理论为基础的模型是模拟类聚合物体系的方法之一。
基本假设是:混合时无体积变化。
正规溶液理论已经被修正成包含来自分子大小不同的Flory-Huggins熵贡献以及来自于Scatchard-Hildebrand溶解度理论的焓贡献。
该方法已被成功预测沥青质-溶剂体系的沥青质的沉积。
模型参数是各组分的摩尔分数、摩尔体积及溶解度参数。
BLENDING EFFECTS ON FOULING OF FOUR CRUDE OILS基于絮凝滴定和SARA分析得到相容性参数。
胶体不稳定指数CII不能在整个范围内预测结垢,因为不同原油,即使四组分的量分别相等,但四组分的组成不同,结垢性能也不同。
人们发现,接近不相容的原油在热解过程中也会引起结垢。
这是由于在相容区的沥青质在金属表面的吸附所致。
Time-resolved small angle neutron scattering measurements of asphaltenenanoparticle aggregation kinetics in incompatible crude oil mixtures。
(完整版)原油理化特性表

原油、原油伴生气的主要成分为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其闪点低,且闪点和燃点接近,只要有很小的点燃能量,便会闪火燃烧。在管线、输油设备和容器上的静电放电对含油气浓度较大的场所,易产生爆炸、着火,其危险性和危害性是很大的。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原油气浓度超标时,佩带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带氧气呼吸器或空气呼吸器。
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
戴防化学品手套
眼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原油理化性能及注意事项
物质名称
原油、石油
物化特性
从地下深处开采的有色并有绿色萤光的稠厚状液体,主要成份为芳香族烃的混合物,
大部分原油的蒸气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易燃(自燃点:350℃)。
沸点(℃)
范围为常温到500°C以上
密度
密度为0.8 ~ 1.0克/立方厘米
凝点
30 ~ -60°C
溶解性
不溶于水
危险特性
原油是一级易燃液体。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健康危害
原油蒸气、伴生气一般属于微毒、低毒类物质,在高浓度下可能会造成急性中毒,长期在低浓度下可以造成慢性中毒。
泄漏紧急处理
油品一旦泄漏,由于它的沸点很低,在常温下具有较大的蒸气压,在环境温度下将迅速由液相变为气相,体积急剧膨胀。蒸发逸散的油品蒸气在短时间与空气混合,向周围扩散。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原油及原油伴生气的比重比空气重,扩散后容易滞留在地表、水沟、下水道、电缆沟及凹坑低洼处,并沿着地面,沿下风向扩散到远处,延绵不断,往往在预想不到的地方遇火被引燃,并迅速回燃,从而引起大面积、灾难性的爆炸或火灾事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0 03 04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 973 项目(2009CB219900)资助 通讯联系人:王小伟,T el:010 ********;E mail:wangxw.s hky@sin op 文章编号:1001 8719(2010)05 0706 06混合原油的相容性王小伟,田松柏,王 京(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3)摘要:为探讨混合原油相容性规律,将3种不同基属的原油,新疆塔河(T ahe)原油、委内瑞拉波斯坎(Bo scan)原油、哈萨克斯坦库姆克尔(K umkol)原油进行混合,采用显微镜观察混合原油的相容性,并根据稳定性参数I N 、S BN 考察混合原油的相容性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将石蜡基的库姆克尔原油分别掺入塔河原油和波斯坎原油的体积分数为60%和85%时,出现不相容现象。
根据所测原油和混合原油的稳定性参数I N 和S BN 可知,随着轻质石蜡基的库姆克尔原油掺入塔河原油或波斯坎原油比例的增大,混合原油对沥青质的溶解能力逐渐下降,最终导致不相容现象发生。
从原油组成来分析,两性质差异较大的原油混合时,体系中饱和烃含量增多、芳香烃和胶质含量减少是致使沥青质絮凝的原因,而沥青质的n (H)/n (C)低、芳碳率(f A )高是混合体系更易絮凝的重要原因。
关 键 词:原油;沥青质;絮凝;相容性;稳定性中图分类号:T E6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1 8719.2010.05.008COMPATIBILITY OF BLENDING CRUDE OILSWANG Xiaow ei,T IAN Songbai,WAN G Jing(Re se arch I nstitute of P etrole um P rocessing ,S IN OP EC,Be ij ing 100083,China)Abstract:In or der to elucidate the com patibility o f blending crude oil,three different o il base cr udeoils,T ahe crude oil,Boscan crude oil and Kumkol crude oil w ere blended,and their compatibilities w ere tested by m icrosco pe,the stability degr ee of the blended cr ude o il was represented by stability parameters o f inso lubility num ber (I N )and so lubility blending number (S BN ).When the vo lum e fraction of Kumkol crude oil blended w ith T ahe crude o il and Boscan crude oil w as 60%,85%,respectively,the incompatibility happened.It w as show ed by determining the I N ,S BN of the cr ude oil and the blended crude oils that the S BN decreased with the addition o f Kum kol crude oil in Tahe and Boscan crude oil,w hich led to inco mpatibility.The compositional differences among these three crude o ils were significant.Asphaltene flocculatio n w ould happen w ith the increase of saturates and the decrease of aro matics and r esins in the blended crude oil.Also,asphaltene w as mo re likely to flo cculation because of low er n (H )/n (C)and m ore arom aticity(f A ).Key words:crude oil;asphaltene;flo cculation;compatibility;stability 通常认为石油是胶体分散体系,其分散相是以沥青质为核心,以附于它的胶质为溶剂化层而构成的胶束,其分散介质则主要由油分和部分胶质组成[1]。
由于原油品种的多样化,在储存、运输、加工原油的过程中,往往要事先将原油进行混合。
不同的原油组成性质差别很大,在混合时由于各组分相对含量的改变,容易造成体系不相容,引发沥青质絮凝。
在生产过程中,沥青质絮凝会加速预热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10年10月ACT A PET ROLEI SINICA (PET ROLEU M PROCE SSING S ECTION)第26卷第5期换热设备结垢和管式加热炉炉管结焦,并会缩短催化剂寿命,降低生产效率,导致重大的经济损失[2-3]。
准确判断原油胶体体系稳定性,弄清混合原油相容性的变化规律,可有效防范由于沥青质絮凝造成的影响。
目前,判断和预测沥青质是否絮凝主要有两类方法。
一类是直接判断法,主要有显微镜[4]和斑点实验法[5];另一类是通过往原油中添加溶剂和絮凝剂,根据沥青质初始絮凝点的测定,并结合一定的理论假设建立模型来判断和预测原油中沥青质絮凝的方法。
2种经典的直接判断法由于受主观判断的影响,得到的信息有限,尽管能用于定性判断原油中沥青质的絮凝,但不能预测原油混合时是否产生沥青质絮凝。
后一类方法中,测定沥青质絮凝点主要采用电导率法[6]、黏度法[7]、折射率法[8]、光学法[9]等;主要的理论模型有,用于原油开采过程的由Flor y H ugg ins 理论发展的热力学平衡模型,如Wang 等[10]的双组分模型;用于原油混合过程的原油相容性模型,即由Wiehe 等[11-15]根据溶解度参数定义出稳定性参数,用以量化原油中沥青质的絮凝特征和原油的溶解能力。
但很少见到关于原油混合过程中相容性变化规律的系统研究和从组成上探讨相容性影响因素的报道。
本研究中,笔者考察了不同来源原油混合时的相容性情况,通过测定原油的稳定性参数来考察原油混合时相容性变化规律,并从原油组成和沥青质结构上探讨相容性的影响因素,为准确把握原油混合时的相容性提供参考。
1 实验部分1.1 原料与仪器新疆塔河(T ahe )原油、委内瑞拉波斯坎(Boscan)原油、哈萨克斯坦库姆克尔(Kumkol)原油,性质列于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塔河原油和波斯坎原油为沥青质含量较高的重质原油,库姆克尔原油为几乎不含沥青质的轻质原油。
甲苯、正庚烷,分析纯,北京化工厂产品。
BM 19型光学显微镜,上海光学仪器厂产品;Vario EL 型元素分析仪,德国Elementar 公司产品;K 7000型相对分子质量测量仪,德国KNAU ER 公司产品;Bruker ADVANCE SW 500M H z 固体核磁共振仪,德国Bruker 公司产品;DH G 9075A 型恒温干燥箱,上海一恒科技有限公司产品。
表1 塔河(Tahe)、波斯坎(Boscan)和库姆克尔(Kumkol)原油的性质Table 1 Properties of Tahe,Boscan and Kumkol crude oilsCru de oil API/( )20/(g cm -3)w (Carbon r esidu e)/%w (S)/%w (N)/%w /%Resins Asph altenesW ax K factor Classify of crude oil T ahe 19.600.933113.00 2.060.3613.69.9 2.411.8In termediate Boscan 10.980.990115.90 4.900.4619.812.3 1.511.3Naphth ene Kum kol39.740.82241.870.150.096.7<0.16.312.3Paraffinic1.2 实验原理Wiehe 等[11]首先假设:(1)往原油中添加溶剂甲苯和絮凝剂正庚烷,当溶解度参数达到某一定值时沥青质才发生絮凝;(2)混合原油的溶解度参数为各组分的体积分数加权和。
然后定义不溶性参数I N (Insolubility number )和混合溶解性参数S BN (Solubility blending number)分别由式(1)、(2)表示。
I N =f - HT - H 100(1)S BN = oil- HT - H100(2)式(1)、(2)中,H 、 T 、 f 、 oil 分别为正庚烷、甲苯、初始絮凝点处混合液、原油的溶解度参数。
不溶性参数I N 表征沥青质的絮凝特性。
如果原油完全溶解在正庚烷中,说明不含正庚烷沥青质,这种情况下将原油的不溶性参数I N 定为0;但如果仅仅溶解在甲苯中,而在正庚烷中完全不溶,则定义它的不溶性参数I N 为100。
混合溶解性参数S BN 表征原油的溶解能力,如果原油的溶解能力像正庚烷一样差,则定义混合溶解性参数S BN 为0;如果原油的溶解能力像甲苯一样好,则混合溶解性参数S BN 定为100。
根据初始絮凝点处混合液溶解度参数的表达式(3),将其转化为含有式(1)和(2)的表达式(4)。
f =V T T +V H H +V oil oil(3)100V T V T +V H =)707第5期 混合原油的相容性式(3)、(4)中,V H 、V T 、V oil 分别为正庚烷、甲苯、原油的体积,mL 。
根据式(4),用不同比例的溶剂甲苯与原油混合,测定添加絮凝剂正庚烷过程中的沥青质初始絮凝点,根据沥青质初始絮凝点处V T /(V T +V H )与V oil /(V T +V H )的线性关系可以计算得到I N 和S BN 。
判断标准:对于原油体系,当S BN >I N 时,体系稳定;当S BN I N 时,体系不稳定。
1.3 实验方法1.3.1 原油混合及相容性判断将3种原油分别按一定体积比两两混合,充分搅拌使混合均匀,得到不同比例的混合原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