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组31《飞向蓝天的恐龙》作业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长江作业本31 飞向蓝天的恐龙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长江作业本31 飞向蓝天的恐龙答案

出羽毛 转移到树上生存 在树林间跳跃 降落滑翔 最终主动飞行。 六阅读下面的文章,再完成练习。
恐龙灭绝之谜 恐龙为什么会突然从地球上消失了?最普遍被大 家认可的是“陨石撞击说”。 ……一时间暗无天日, 山崩地裂,狂风暴雨,山洪暴发,泥石流将恐龙卷走 并埋葬起来。在以后的数年里,天空依然暗淡无光, 乌云密布,地球因终年不见……这个谜终将被科学家 解开。
(毋)庸(置)疑 归(根)(结)底 (奇)思(妙)想 (凌)(空)翱翔 茹毛(饮)(血) 天之(骄)(子) 四、按要求改写句子。 1.科学家提出,鸟类不仅和恐龙有亲缘关 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 四、按要求改写句子。 1.科学家提出,鸟类不仅和恐龙有亲缘关系, 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后裔。(用句中 的关联词写句子) 这次不仅下雪了,而且是一场大暴雪。 2.我国科学家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 毛印痕的恐龙化石。(缩句) 科学家发现了恐龙化石。
31 飞向蓝天的恐龙
【新词理解】 点睛之笔:在本文指最重要、最关键的内容。 【基础练习窗】 一、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上画“√”。 √ suí 后裔(√ yī yì ) 隧道(suì ) 栖息(qT xT) √ 蘩衍(yán yǎn √ ) 支撑(chēng √ cēng) 印痕(héng √ hén) 二、看拼音,写词语。 kǒng lóng xiōng měng gē zi bèn zhòng (恐龙) (凶猛) (鸽子) (笨重) miáo shù mǐn jié qīng yí ng dùn shí (描述) (敏捷) (轻盈) (顿时) 三、把词语补充完整。 ( 呼)风(唤)雨 ( 腾)云(驾)雾 ( 五)(彩)斑斓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联系上下文,想象陨石撞击地球时的情景,将 四字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2.作者采用了哪些方法来说明“恐龙灭绝”这 一现象?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1.飞向蓝天的恐龙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1.飞向蓝天的恐龙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131飞向蓝天的恐龙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恐龙、凶猛、鸽子、描画、轻盈、矫捷、欣喜假定狂,形状万千〞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体会准确生动的言语特点,背诵自己感兴味的语段。

3.练习有条理地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进程,激起热爱迷信、学习迷信、探求求知的浓重兴味。

体会准确生动的言语特点。

1.教学图片。

2.搜集有关恐龙的资料。

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出示各种恐龙和各种鸟儿的静态画面。

依据资料说说你知道它们哪些特点。

明天我们学习一篇十分幽默的课文,它是迷信家在古生物研讨方面的一大发现。

(读课后«资料袋»板书课题:飞向蓝天的恐龙)2.看到这个标题,你想到了什么效果?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自在读课文,边读边圈画生字词语。

1.读词语竞赛(读卡片)2.猜词语竞赛(出示字屏)颜色多,绚烂多彩——五彩斑斓在空中盘旋地飞——飞翔高洼地在天空中或高升到天空中——腾空举措迅速而灵敏——矫捷说话或写文章时最重要的局部——点睛之笔3.依据举措选配词语放映有关恐龙与鸟类静态画面,看法局部词语。

如:(恐龙的)轻巧、愚钝……;(鸟儿的)轻灵、矫捷、飞翔……三、精读课文,感知了解学习第一段。

a.自己轻声读这局部,然后小组分工读这一段。

(提示)三分法:引见恐龙的句子引见鸟类的句子引见它们之间的关系四分法:引见恐龙的句子引见鸟类的句子提示语结论b.讨论:这局部外容通知我们一个什么重要信息?出示: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腾空飞翔的鸟儿。

读一读,说说你发现哪些言语表达十分准确。

课文中提到〝二者似乎毫不相关〞,〝二者〞指的是什么?究竟它们相关不相关呢?继续读书找出答案吧!第二课时一、温习导入二、深化读书,分段感悟1.学习第二段a.读文思索。

用自己的话说说恐龙与鸟类有什么相似之处?(二者骨骼结构相似;恐龙化石有羽毛的印痕。

)b.结合课文说说,你以为这些发现有什么作用。

四年级语文教案《飞向蓝天的恐龙》(通用10篇)

四年级语文教案《飞向蓝天的恐龙》(通用10篇)

四年级语文教案《飞向蓝天的恐龙》〔通用10篇〕四年级语文教案《飞向蓝天的恐龙》〔通用10篇〕四年级语文教案《飞向蓝天的恐龙》篇1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弄明白课文的主要内容.2、培养学生的理解才能。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弄懂课文内容,领悟想象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领悟想象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恐龙这种动物吗?喜欢它们吗?课前同学们已查阅了许多方面的资料。

如今我们来交流一下好吗?听了同学们的交流,我们都知道了恐龙是一种庞然大物,如今已经灭绝了,然而有谁会想到这种庞然大物会与灵敏的鸟有千丝万缕的联络呢?这节课就来解开这个谜团。

二、整体感知,反响预习。

1、读全文〔指读,想:课文写了什么,你对哪部分内容感兴趣。

〕2、查生字掌握情况〔随文〕3、指名说说课文写了什么?三、精读重点,领悟写法。

1、阅读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是怎样的。

学习这一段时,根据讨论题,学生自主读文考虑,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2、自由读文,说说这一段介绍的是什么。

〔介绍的是亿万年前恐龙的庞大家族〕3、再读全段,根据课文内容和表格的提示,与小组同学合作填写下面的表格。

〔注:此表格中的内容,老师可以根据情况取舍,即老师给出一部分,其余部分由学生合作完成〕4、根据所填写的表格内容,看看作者是怎样把这样一个庞大家族明晰有序地介绍给我们的。

5、在这个大家族里,哪种恐龙经过演变飞上天了?你是怎么知道的?用自己的话说说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6 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四年级语文教案《飞向蓝天的恐龙》篇2教学年级:小学四年级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目的: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感兴趣的部分。

2.有条理地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3.体会文中准确的语言。

4.激发热爱科学、探究求知的浓重兴趣。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31、飞向蓝天的恐龙(完美版)(1)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31、飞向蓝天的恐龙(完美版)(1)

体表____长__出_美__丽_的羽毛 在树木间_____跳_跃_、_ 降落 最终____能__够_主__动_飞__行。
他们推测,一种生活在地面上的带羽毛恐龙, 在奔跑过程中学会了飞翔。
原本不会飞的恐龙最终变成了天之骄子——鸟 类,它们飞向了蓝天,从此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生活 天地。
请你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翼一样拍打;⑤它们的体表长出了美 丽的羽毛,不再披着鳞片或鳞甲。 它们中的一些种类可能为了躲避敌 害或寻找食物而⑥转移到树上生存。 这些树栖的恐龙在树木之间跳跃、 降落,慢慢具备了滑翔的能力。
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
●●
的身体逐渐变小,长得也越
●●
来越像鸟类。
“一些”表示不是所有的恐龙。“逐渐”表 示渐渐。不是一下子就变小了。
毛。
“一些”表示不是所有的恐龙;“应该”表示一 推测的意思,说明在没有找到证据之前,不能 确定。
△读第二自然段 读文思考,说说恐龙与鸟类有什么相似之处? 结合课文想想,你认为这些发现有什么作用? “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 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 之笔。”
举例 子
轻灵 敏捷 轻盈 五彩斑斓 凌空翱翔
毫不相干
凶猛 笨重 迟钝 茹毛饮血
鸽子
霸 王
自读自悟第一、二自然段 , 然后汇报你读懂了什么?
马门溪龙

孔雀
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 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中生代: 距今约2亿5千万年到6千5百万
年,持续时间长达1亿8千万年左右,又被称
为“爬行动物的时代”.
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
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
●●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课时练含答案飞向蓝天的恐龙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课时练含答案飞向蓝天的恐龙

31 飞向蓝天的恐龙1.看拼音,写词语。

xiōng è bèn zhòng bái gē tíng dùn ()()()() mǐn jié zhǎn xīn huì huà miáo xiě()()()()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浮现——()漫长——()陈旧——()轻盈——()迟钝——()温顺——()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经过,最终变成了。

(2)在研究了大量和之后,科学家们提出,鸟类不仅,而且很可能。

4.课内阅读。

在研究了大量恐龙和鸟类化石之后,科学家们提出,鸟类不仅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

根据这一假说..,一些与鸟类亲缘关系较近的恐龙应该长有羽毛,但相关化石一直没有被找到。

20世纪末期,我国科学家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顿时使全世界的研究者欣喜若狂。

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后裔:。

欣喜若狂:。

(2)文中加点的“假说”一词,指什么?(3)文中最后一句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其中“画卷”指:。

(4)“点睛之笔”指什么?为什么说它是“点睛之笔”?参考答案1.凶恶笨重白鸽停顿敏捷崭新绘画描写2.消失短暂崭新笨重敏捷暴躁3.(1)一支漫长的演化凌空翱翔的鸟儿(2)恐龙鸟类化石和恐龙有亲缘关系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4.(1)后代。

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2)鸟类不仅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

(3)比喻。

古生物学家们历时百年的漫长研究历程和取得的成果(4)我们科学家在辽西的重大发现。

科学家们根据恐龙与鸟类骨骼上呈现的许多相似之处,提出了鸟类由恐龙演变而来的假说,但这个假说始终缺少强有力的证据。

直到20世纪末,在经历了百余年的不懈努力之后,终于有了辽西的重大发现,发现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这无疑为该项研究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加速了此项研究的进程,因此说是“点睛之笔”。

《飞向蓝天的恐龙》语文教案12篇

《飞向蓝天的恐龙》语文教案12篇

《飞向蓝天的恐龙》语文教案12篇《飞向蓝天的恐龙》语文教案1【教材内容】《飞向蓝天的恐龙》是人教版新教材四班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31课〔需2课时〕。

【教材分析】《飞向蓝天的恐龙》是一篇科普文章,主要向人们介绍了科学家们依据讨论发觉问题,提出的一种假说:鸟类很可能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

证明假想的探究过程,同时向我们开启了一扇探究古生物的科学之门。

语言精确生动,内容层层深入,环环相扣。

【学情分析】这篇课文语言精确生动,同学在仔细阅读的基础上,可以依据课文描绘的情景,开展丰富的、合乎情理的想象,融入自身了解的有关恐龙进化的知识。

采纳质疑、“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树立同学探究意识,培育同学钻研科学的精神。

【教学理念】教学中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突出同学的主体地位让同学享有性格化的、自由的进展空间,使课堂充溢生命活力,同时也不忽视语文基础知识,基天性力的训练,力求两者的和谐统一。

【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弄明白课文的主要内容.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一支恐龙怎样演化成鸟类的过程,并有条理地说说。

3、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培育同学大胆质疑、喜爱科学、钻研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重点:弄懂课文内容,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2、难点:领悟想象在文中的作用,体会用词的精确性。

【课时布置】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沟通资料,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和听说过恐龙这种动物,喜爱它们吗?课前你们已查阅了很多方面的资料。

现在我们来沟通一下好吗?1、课件出示各种恐龙和鸟儿的动态画面,说说你知道它们哪些特点。

2、我们都知道了恐龙是一种硕大无朋,现在已经灭亡了,然而有谁回想到这种硕大无朋会与敏捷的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呢?这节课就来解开这个谜团。

3、板书课题:飞向蓝天的.恐龙4、读题、解题:是指恐龙中体轻的一支逐步有陆地生存转向空中,最终演化成鸟儿。

二、整体感知,回馈预习1、自读全文:指名逐段读,想:课文写了什么,你对哪局部内容感爱好。

小学语文_31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语文_31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恐龙、凶猛、鸽子、描绘、轻盈、敏捷、欣喜若狂,形态各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准确生动的语言特点,学习表达说明方法,背诵自己感兴趣的语段。

3.练习有条理地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4.体会科学工作者从事研究的执着与艰辛,激发热爱科学、学习科学、探索求知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难点:1.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并有条理地说说。

2.体会科普文章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学习文中的说明方法,并尝试运用。

教学过程:一、看图激趣,谈话导入1.今天,老师给你们领来了一大群恐龙,睁大眼睛看一看,你认识他们吗?你能用词语或句子来描述某一种恐龙的的特点吗?2.通过同学们的描述,老师发现这些恐龙各有各的特点,你能用一个成语来描述这么多的恐龙吗?3.看完了恐龙,我们再来观赏鸟儿。

看着图片,你认为用个什么样的词语描述这两种鸟恰当呢?4.同学们,千奇百怪的恐龙和轻盈、美丽的鸟儿有联系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飞向蓝天的恐龙》,看看看起来毫不相干的二者之间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呢?(生齐读课题)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1.我们课前预习过课文了,老师要检查一下,有没有信心接受老师的挑战?(出示词语)同学们,先自己看一遍,不会的问同桌。

2.谁来读一遍?生评价,纠正错误字音,并再读强化。

强调“血”在不同读音。

3.观察字的写法,你认为哪些字容易写错或混淆?4.你对哪个词语不理解,需要大家的帮助呢?(茹毛饮血可以放在文章中理解)5.这是一篇向我们介绍科学知识的科普文章,它向我们介绍了什么科学知识呢?6.让我们来读读这句话。

7.同学们,学贵有疑。

老师在预习时发现去掉“一支”“漫长的”“最终”这三个词,语言更简练。

你认为呢?自由读读这两个句子,谈谈你的发现。

8.如果去掉,意思就发生了改变。

这就是科普文章语言的准确性。

同时,也体现了科学家严谨的科学态度。

四年级下语文《飞向蓝天的恐龙》同步练习(含答案)

四年级下语文《飞向蓝天的恐龙》同步练习(含答案)

《飞向蓝天的恐龙》同步练习一、看拼音,写词语。

bèn zhòng tán lùn mò qī gōng jīn qián zhī kāi pì()()()()()()二、每组下划线字有两个错误的读音,找出来,并把正确的读音写在横线上。

(1)隧道(shuì)不仅(jǐn)繁衍(yǎn)脑颅(lóu)_____ ________ (2)敏捷(jié)栖息(xī)崭新(zhǎn)开辟(bì)________ ________ 三、先补全词语,再选词填空。

()()斑斓()()相干()()翱翔()()之笔()()饮血天之()()上面的词语中,“____________”可以用来形容孔雀;“_________”可以用来形容霸王龙这种凶猛的食肉动物。

四、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凶猛——( ) 粗壮——( )精美——( ) 主动——( )轻盈——( ) 庞大——( )五、按要求写句子。

1.我国科学家们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鸟类和恐龙有亲缘关系。

鸟类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

(用恰当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①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②根据这一假说,一些与鸟类亲缘关系较近的恐龙应该长有羽毛……③它们中的一些种类可能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而转移到树上生存。

(1)第②句中的“假说”一词可以换成________,联系上下文,“这一假说”指的是________。

(2)本文句子中经常会出现“一支”“一些”“可能”等词,我从中体会到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1课《飞向蓝天的恐龙》复习检测
一、读一读,写一写。

Kǒnɡ lónɡ xiōnɡ měnɡɡēzi miáo huì()()()() qīnɡyínɡ mǐn jié xīn xǐ ruòkuánɡ()()()() Xínɡ tài ɡèyì
()
二、加点的字该读哪个音?选一选吧!
后裔(yīyì)隧道(suìsuí)树栖(xīqī)繁衍(yǎn xínɡ)崭新(zǎn zhǎn)迟钝(dùn dèn)
三、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漫长——()繁衔——()
形态各异——()敏捷——()
顿时——()欣喜若狂——()
四、连一连。

漫长的羽毛身体小巧
轻灵的生活行动轻盈
美丽的演化身材敏捷
崭新的鸽子反应迟钝
五、按要求写句子。

缩句:
(1)我国的科学家在辽宁西部发现了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

(2)一支恐龙经过漫长的演化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3)恐龙后代繁衍成了庞大家族。

六、按课文内容填空。

有些恐龙像它们的,有些恐龙则;有些恐龙,重达,有些恐龙则,体重不足;有些恐龙,是的食肉动物,有些恐龙则温顺可爱,以为食。

综合应用
七、课内阅读。

20世纪末期,我国科学家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顿时使全世界的研究者们欣喜若狂。

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

1.“欣喜若狂”的意思是:。

“首次”的意思是。

2.为什么说这块恐龙化石是“点睛”之笔呢?
八、课外阅读。

飞龙
我国民间有龙能升天的传说。

世界上真有这样的“飞龙”,那就是1.9亿年前出现的翼龙。

翼龙是恐龙的一种,是飞上天的爬行动物,把它说成是“飞龙”,也没有大错。

巨大的恐龙怎么会飞起来了呢?因为它的前肢和身体中间长出了一张薄薄的皮膜,当它在空中飞来飞去时,活像一只大蝙蝠,难怪当它被发现时,有人说它是蝙蝠的祖先,有人说它是一只怪鸟。

过了很久,人们才明白,原来它是恐龙家族里的一员,给它取名叫翼龙。

翼龙的“皮翅膀”虽然很大,但中间没有肢骨支撑,不能像蝙蝠一样用力拍打,在空中自由自在飞翔,更不能远距离飞行。

它只能在林间空地上滑翔一会儿,或是像后来的水鸟
那样,从空中一下子俯冲下去,捞起一条小鱼就赶紧飞起来,飞行本领并不高明。

人们传说“飞龙”可以腾驾雾,飞上高高的天空,它加沾不上边了。

1.请你为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皮膜(mé mó)蝙蝠(biān biǎn)支撑(chēnɡchěnɡ)
翼龙(jìyì)空地(kōnɡkònɡ)空中(kōnɡkònɡ)
2.先看看例子的一对词语是什么关系,再在后面的四对词语中找出关系相似的一对。

(1)恐龙翼龙
A、医生病人
B、船码头
C、文具钢笔
D、香蕉苹果
(2)水鸟小鱼
A、母鸡鸡蛋
B、山羊青草
C、老鼠猫
D、果树果实
拓展提升
九、读一读,填一填。

中生代地质年代上的中生代距今2亿5千万年至6千万年,持续的时间长达1亿8千万年左右,又被称为“爬行动物的时代”。

那时,在陆地上有恐龙,海中有蛇颈龙,空中有翼龙。

化石指古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跟石头一样的东西。

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能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

1.化石的作用是什么?
2.中生代时,在陆地上有,海中有,空中有。

参考答案:一、恐龙凶猛鸽子描绘轻盈敏捷欣喜若狂形态各异
二、yìsuìqīyǎn zhǎn dùn
三、久远繁殖刹那姿态万千灵敏兴高采裂
五、(1)科学家发现了化石。

(2)恐龙变成了鸟儿。

(3)脑中浮现鸽子和孔
雀。

六、祖先一样两足奔跑用四足行走身长几十米数十吨身材小巧几公斤凶猛异常茹毛饮血植物
七、1.形容高兴到了极点第一次 2.科学家提出,鸟类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还可以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但长期找不到相关的化石来验证。

这次辽西发现的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向世人提供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所以说是“点睛”之笔。

八、1.móbiān chēnɡyìkònɡkōnɡ 2.(1)C (2)B
九、1.了解生物的演化并能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

2.恐龙蛇颈龙翼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