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统计学模拟试卷及答案1

合集下载

管理科学与工程考试:2022应用统计学真题模拟及答案(1)

管理科学与工程考试:2022应用统计学真题模拟及答案(1)

管理科学与工程考试:2022应用统计学真题模拟及答案(1)共122道题1、如果回归模型中存在多重共线性,则()。

(单选题)A. 整个回归模型的线性关系不显著B. 肯定有一个回归系数通不过显著性检验C. 肯定导致某个回归系数的符号与预期的相反D. 可能导致某些回归系数通不过显著性检验试题答案:D2、标志变异指标中,最容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是()。

(单选题)A. 极差B. 方差C. 标准差D. 标准差系数试题答案:A3、某工厂为检查流水线生产的产品质量,每隔4小时,抽取5分钟生产的全部产品进行检查。

这种抽样方式属于()。

(单选题)A. 简单随机抽样B. 分层随机抽样C. 整群随机抽样D. 多阶抽样试题答案:C4、两个变量的相关关系与函数关系的区别是()。

(单选题)A. 相关关系中一个变量的取值不能由另一个变量惟一确定B. 相关关系中一个变量的取值由另一个变量惟一确定C. 相关关系中一个变量的取值增大时另一个变量的取值也一定增大D. 相关关系中一个变量的取值增大时另一个变量的取值肯定变小试题答案:A5、关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A. 如果模型的R2很高,可以认为此模型的质量较好B. 如果模型的R2很低,可以认为此模型的质量较差C. 如果某一参数不能通过显著性检验,应该剔除该解释变量D. 如果某一参数不能通过显著性检验,不应该随便剔除该解释变量试题答案:D6、用一组有30个观测值的样本估计模型=β1X 1i+β2 X 2i+μi后,在显著性水平0.05下对方程的显著性作检验,此检验的备择假设是()。

(单选题)A. β0=0B. β1=β2=0C. β1=β2≠0D. β1和β2不全为0试题答案:D7、在回归模型y=β0+β1x+ε中,ε反映的是()。

(单选题)A. 由于x的变化引起的y的线性变化部分B. 由于y的变化引起的x的线性变化部分C. 除x和y的线性关系之外的随机因素对y的影响D. 由于x和y的线性关系对y的影响试题答案:C8、两个变量的相关关系与函数关系的区别是()。

应用统计基础试题及答案

应用统计基础试题及答案

应用统计基础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A. 众数B. 方差C. 标准差D. 极差答案:A2. 在统计学中,标准正态分布的均值是:A. -1B. 0C. 1D. 2答案:B3.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极差答案:D4. 假设检验中的“显著性水平”通常用哪个希腊字母表示?A. αB. βC. γD. δ5.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A. -1到1B. 0到1C. -1到0D. 0到-1答案:A6.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数据分布形状的统计量?A. 均值B. 方差C. 偏度D. 众数答案:C7.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数据分布集中趋势的统计量?A. 极差B. 标准差C. 众数D. 偏度答案:C8. 在统计学中,完全正相关的情况下,相关系数的值是:A. 0B. 1C. -1D. 2答案:B9.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数据分布离散程度的统计量?B. 众数C. 方差D. 极差答案:C10.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数据分布偏斜方向的统计量?A. 均值B. 标准差C. 偏度D. 极差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统计量可以用来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方差答案:ABC2. 在统计学中,以下哪些是描述数据分布形状的统计量?A. 偏度B. 峰度C. 极差D. 标准差答案:AB3. 以下哪些统计量可以用来描述数据的离散程度?A. 极差B. 方差D. 平均数答案:ABC4. 在假设检验中,以下哪些是常见的检验类型?A. t检验B. 方差分析C. 卡方检验D. 回归分析答案:ABC5. 以下哪些统计量可以用来描述数据的分布?A. 均值B. 众数C. 偏度D. 峰度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标准差是衡量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

(×)2. 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接近1,表示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越强。

应用统计学试题和答案

应用统计学试题和答案

《统计学》模拟试卷(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依据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不同,可将其分为____________数据和_____________数据。

2、收集的属于不同时间上的数据称为数据。

3、设总体X 的方差为1,从总体中随机取容量为100的样本,得样本均值x =5,则总体均值的置信水平为99%的置信区间_________________。

(Z 0.005=2.58)4、某地区2005年1季度完成的GDP=50亿元,2005年3季度完成的GDP=55亿元,则GDP 年度化增长率为。

5、1250、678分,共1412341998~5、若两个变量的平均水平接近,平均差越大的变量,其() ①、平均值的代表性越好②、离散程度越大③、稳定性越高6、对正态总体均值进行区间估计时,其它条件不变,置信水平α-1越小,则置信上限与置信下限的差() ①、越大②、越小③、不变7、若某总体次数分布呈轻微左偏分布,则成立的有()①、x >e M >o M ②、x <e M <o M ③、x >o M >e M 8、方差分析中的原假设是关于所研究因素()①、各水平总体方差是否相等②、各水平的理论均值是否相等③、同一水平内部数量差异是否相等9、某年某地区甲乙两类职工的月平均收入分别为1060元和3350元,标准差分别为230元和680元,则职工月平均收入的离散程度()①、甲类较大②、乙类较大③、两类相同10、某企业2004年与2003年相比,各种产品产量增长了8%,总生产费用增长了15%,则该企业2004年单位成本指数为()①、187.5%②、7%③、106.48%11、季节指数刻画了时间序列在一个年度内各月或季的典型季节特征。

在乘法模型中,季节指数是以其平均数等于什么为条件而构成的?()①、100%②、400%③、1200%1213142分。

)1234567、常用的加权综合指数包括:()①、拉氏指数②、物质生活质量指数③、帕氏指数四、判断题:(判断命题的正误。

《应用统计学》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应用统计学》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应用统计学》本科第一章导论一、单项选择题1.统计有三种涵义,其基础是( )。

(1)统计学 (2)统计话动 (3)统计方法 (4)统计资料2.一个统计总体( )。

(1)只能有个标志 (2)只能有一个指标 (3)可以有多个标志 (4)可以有多个指标3.若要了解某市工业生产设备情况,则总体单位是该市( )。

(1)每一个工业企业 (2)每一台设备 (3)每一台生产设备 (4)每一台工业生产设备4.某班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分刷为65分、71分、80分和87分,这四个数字是( )。

(1)指标 (2)标志 (3)变量 (4)标志值5.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

(1)工人年龄 (2)工人性别 (3)工人体重 (d)工人工资6.现要了解某机床厂的生产经营情况,该厂的产量和利润是( )。

(1)连续变量 (2)离散变量 ()3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4)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7.劳动生产率是( )。

(1)动态指标 (2)质量指标 (3)流量指标 (4)强度指标8.统计规律性主要是通过运用下述方法经整理、分析后得出的结论( )。

(1)统计分组法 (2)大量观察法 (3)练台指标法 (4)统计推断法9.( )是统计的基础功能。

(1)管理功能 (2)咨询功能 (3)信息功能 (4)监督功能10.( )是统计的根本准则,是统计的生命线。

(1)真实性 (2)及时件 (3)总体性 (4)连续性11.构成统计总体的必要条件是( )。

(1)差异性 (2)综合性 (3)社会性 (4)同质性12.数理统计学的奠基人是( )。

(1) 威廉·配第 (2)阿亭瓦尔 (3)凯特勒 (4)恩格尔13.统汁研究的数量必须是( )。

(1)抽象的量 (2)具体的量 (3)连续不断的量 (4)可直接相加量14.数量指标一般表现为( )。

(1)平均数 (2)相对数 (3)绝对数 (1)众数15.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则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所以( )。

《应用统计学》模拟考试题参考标准答案

《应用统计学》模拟考试题参考标准答案

《应用统计学》模拟考试题参考答案————————————————————————————————作者:————————————————————————————————日期:应用统计学模拟考试题答案得分评阅人一、判断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你认为正确的题号前的括号内划“√”,在你认为错误的题号前的括号内划“×”。

(√)1、在统计调查中,抽样调查因为诸多优点而最经常被采用。

(√)2、按照计量尺度的差异,可以将统计数据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三类。

(×)3、抽样误差是抽样调查中可以设法消除的误差。

(×)4、在假设检验中,如果所计算的P值越小,说明检验结果越不显著。

(√)5、不存在趋势的时间序列称为平稳时间序列。

(√)6、拉氏物价指数是以基期的商品交易量作为同度量因素加权的。

(√)7、展示时间序列数据的最佳图形是线图。

(√)8、统计表主要由表头、行标题、列标题、数字资料和表外附加五部分组成。

(×)9、多数情况下,t分布是一个右偏分布。

(×)10、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都是用来衡量数据离散趋势的。

得分评阅人二、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将唯一的正确答案选项写在题号前的括号内。

( A)11、下列变量中属于数值型变量的是A、汽车轮胎的直径B、汽车的内燃机类型C、产品等级D、学生生源类别(C)12、以下各种抽样方式中一定属于非随机抽样的方式是:A、简单随机抽样B、等距抽样C、重点抽样D、类型抽样(C )13、下列图形中不能展示分类数据的图是:A、条形图B、饼图C、直方图D、环状图(B)14、经验数据表明某电话订票点每小时接到订票电话的数目X是服从常数为120的泊松分布,请问该订票点每10分钟内接到订票电话数目Y的分布类型是:A、正态分布B、泊松分布C、二项分布D、超几何分布(D)15、下列有关统计分组的一些说法中,错误的是:A、统计分组是指按照某些重要标志把总体分成若干部分的科学分类B、数值型数据的分组的组数主要取决于数据的全距和组距的大小C、统计分组的目的是为了展现总体的内部结构或分布规律D、统计分组只能按照一个标志单独进行(C)16、下面有关相关关系的一些说法错误的是:A、相关关系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关系B、简单相关系数是用来定量描述变量之间线性相关程度的C、简单相关系数为零时,说明两个变量之间不存在任何关系D、简单相关系数绝对值越大,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越密切(B)17、已知一组数据为10,8,7,3,5,6,8,请问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 A、8 B、7 C、6.5 D、10(B)18、某样本数据的方差是36,均值是10,则该组数据的离散系数是:A、3.60B、0.60C、1.67D、0.28(D)19、下列有关参数估计的说法错误的是A、参数估计就是利用样本统计量的值来对总体的参数进行估计B、参数估计有点估计和区间估计等形式C、区间估计必须有相应的置信度作为保证D、区间估计的宽度越大说明估计的精确度越高(C)20、下列有关时间序列的说法错误的是:A、长期趋势是指指标值随时间变化呈现出持续的上升或下降的变动B、循环波动是一种周期性变动C、季节变动是指周期为一年上的周期性变动D、不规则变动是没有特定规律的随机变动得分评阅人三、填空题(共10空,每空1分,共10分)21、在假设检验中,如果检验统计量的P值大于给定的显著性水平α,则在做决策时,需要在显著性水平α的情况下,___不能拒绝_原假设。

《应用统计学》模拟试卷1(含答案及评分标准)

《应用统计学》模拟试卷1(含答案及评分标准)

应用统计学模拟试卷(一)一. 单项选择题(10%, 每题1分)1.要了解某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该企业的全部职工B.该企业每一个职工的文化程度C.该企业的每一个职工D.该企业全部职工的平均文化程度2.对一批食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A.全面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重点调查3.将某地区40个工业企业按产值多少分组而编制的变量数列中,变量值是()。

A.产值B.工厂数C.各组的产值数D.各组的工厂数4.某企业某月产品销售额为20万元,月末库存商品为30万元,这两个总量指标是()。

A.时期指标B.时点指标C.前者为时期指标,后者为时点指标D.前者为时点指标,后者为时期指标5.离散程度大小与平均数代表性之间存在()。

A.正比关系B.反比关系C.恒等关系D.依存关系6.下面4个动态数列中,属于时点数列的是()。

A.历年招生人数动态数列B.历年增加在校生人数动态数列C.历年在校生人数动态数列D.历年毕业生人数动态数列7.在材料单耗综合指数中,每种产品的材料单耗指标是()。

A.质量指标B.数量指标C.相对指标D.总量指标A、提高B、下降C、不变D、条件不够,无法判断8.某企业产品为连续性生产,为检查产品质量,在24小时中每隔30分钟取下一分钟的产品进行全部检查,这是()。

A.整群抽样 B.简单随机抽样C.类型抽样 D.纯随机抽样9.年劳动生产率x(千元)和工人工资y(元)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 =10 + 70x,这意味着年劳动生产率每提高1 000元时,工人工资平均()。

A.增加70元B.减少70元C.增加80元 D.减少80元10.对某市全部商业企业职工的生活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

A.该市全部商业企业B.该市全部商业企业职工C.该市每一个商业企业D.该市商业企业每一名职工二. 多项选择题(20%, 每题2分)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性别、文化程度、企业所属行业类型都是品质标志B.企业的职工人数、企业管理人员数都是数量标志C.某地区职工的工资总额是统计指标D.在校学生的年龄是连续变量2.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是2010年11月1日零时,下列情况应统计人口数的有()。

应用统计学模拟试卷和答案

应用统计学模拟试卷和答案

应用统计学模拟试卷和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10%, 每小题1分)1、某工人月工资500元,则“工资”是()。

A、数量标志B、品质标志C、质量指标D、数量指标2、现对某企业生产设备的运转情况进行统计调查,则()。

A、调查对象是企业B、调查对象是该企业的全部设备运转情况C、调查对象是该企业每一台设备运转情况D、调查单位是该企业的每一台设备3、某市组织一次物价大检查,要求12月15日至12月30日全部调查完毕,这一调查时间规定的是()。

A、调查时间B、调查期限C、标准时间D、登记时间4、统计表中的主词是指()。

A、表中全部统计资料的内容B、描述研究对象的指标C、各种指标所描述的研究对象D、分布在各栏中的指标数值5、将不同地区、部门、单位之间同类指标进行对比所得的综合指标称为()。

A、动态相对指标B、结构相对指标C、比例相对指标D、比较相对指标6、权数的最根本作用体现在()的变动上。

A、次数B、标志值C、比重D、标志值和次数7、两个总体的平均数不等,但标准差相等,则()。

A、小平均数的代表性大B、大平均数的代表性大C、两个平均数代表性相同D、无法判断代表性大小8、年劳动生产率x(千元)和工人工资y(元)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 = 10 + 70x,这意味着年劳动生产率每提高1千元,工人工资平均()。

A、增加70元B、减少70元C、增加80元D、减少80元9、变量间相关程度越低,则相关系数的数值( )。

A、越小B、越接近于0C、越接近于– 1D、越接近于110、产品产量报告期比基期增长25%,单位产品成本减少20%,则生产总成本()。

A、增长5%B、增长20%C、减少80%D、没有变动二. 填空题(20%, 每小题1分)1、根据标志的表现不同,可把标志分为两种,其中,(1)是用数值来表现总体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其表现的具体数值称为(2)。

2、按调查登记时间的连续性不同,统计调查分为(3)和(4)两种3、统计调查搜集资料的方法主要有(5)法、(6)法、(7)法和(8)法。

应用统计学模拟试卷及答案

应用统计学模拟试卷及答案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5:ACBCA 6~10: DCDBC 11~15: BACDD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60分) 1、(1)第二种排队时间的平均数:(3分)第二种排队时间的标准差: (3分)(2)1112221.970.277.20.6730.0967x x συσυ======(6分)由于12υυ〉,所以,第一种排队方式的离散程度大于第二种排队方式。

选第二种排队方式,因为其排队的平均等待时间短,且排队时间较为稳定。

(3分) 2、118098.33%12001450103.57%1400118014502630101.15%120014002600======+====+实际进货数(1)第一季度进货计划完成程度(5分)计划进货数实际进货数第二季度进货计划完成程度(5分)计划进货数上半年实际进货数(2)上半年计划完成程度(5分)上半年计划进货数3、4'312071682213526843723(1)2286.2()5(37231207)629()143723(2)132.52%12071132.52%132.52%(3)20228664.38b G G G a a n b n x x x ++++===∆-===-===-=-=⨯=∑年平均发展水平亿元年平均增长水平为:亿元(5分)年平均发展速度(5分)年的销售额应为:3723132.52%亿元。

(5分),8,3.9745 53.94a ytt = =-(2分)4分)(2分)(3分)年开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性别、文化程度、企业所属行业类型都是品质标志
D.在校学生的年龄是连续变量 2.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是 2010 年 11 月 1 日零时,下列情况应统计人口数的有( )。
A.2010 年 11 月 2 日 1 时出生的婴儿
B.2010 年 10 月 30 日 6 时出生的婴儿
B.反比关系 C.恒等关系 D.依存关系
6.下面 4 个动态数列中,属于时点数列的是( )。
A.历年招生人数动态数列
B.历年增加在校生人数动态数列
C.历年在校生人数动态数列
D.历年毕业生人数动态数列
7.在材料单耗综合指数中,每种产品的材料单耗指标是( )。
A.质量指标
B.数量指标
C.相对指标
D.总量指标
C.2010 年 10 月 30 日 14 时死亡的人
D.2010 年 11 月 1 日 1 时死亡的人
E.2010 年 10 月 29 日出生,11 月 1 日 3 时死亡的婴儿
3.下列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有( )。 A.教师按专业分组 B.学生按班级分组 C.企业按营业收入分组 D.职工按月平均工资分组
要求: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分析销售量和价格变动对销售额变动的影响。
2. 某种产品的产量与单位成本的资料如下表所示。
产量(千件) 2 3 4 3 4 5
某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资料
单位成本(元/件) 73 72 71 73 69 68
要求:(1)计算相关系数 r,判断其相关方向和程度;(2)建立直线回归方程。
D.单位成本上升使总成本增加了 7 044 元
E.产量增产使总成本增加了 9 606 元
8.简单随机抽取调查单位时其方法有( )。
A.纯随机抽样
B.等距抽样
C.重复抽样
D.不重复抽样
E.整群抽样
9.下列现象中属于相关关系的有( )。
A.压力与压强
B.现代化水平与劳动生产率
A-1
系部
系(部)
C.圆的半径与圆的面积
应用统计学模拟试卷(一)
B.企业的职工人数、企业管理人员数都是数量标志
使用班级
学号 班级
教研室主任
姓名
拟卷教师 课程负责人
C.某地区职工的工资总额是统计指标
一. 单项选择题 (10%, 每题 1 分)
1.要了解某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
A.该企业的全部职工
6.下列平均指标,属于序时平均数的有( )。
A.平均发展水平
B.平均增长量
C.平均递减量
D.平均发展速度
E.平均增长速度
7.某企业产品总成本报告期为 183 150 元,比基期增长 10%,单位成本综合指数为 104%,则( )。
A.总成本指数为 110%
B.产量增长了 5.77%
C.基期总成本为 166 500 元
B.该企业每一个职工的文化程度
C.该企业的每一个职工
D.该企业全部职工的平均文化程度
2.对一批食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
A.全面调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重点调查
3.将某地区 40 个工业企业按产值多少分组而编制的变量数列中,变量值是( )。
A.产值
D.身高与体重
E.机械化程度与农业人口
10.通过对开滦、大同、抚顺等几个大型矿务局的调查,了解我国煤炭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属于( )。
A.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全面调查
E.非全面调查
三. 判断题 (10%, 每题 1 分)
1.在对全国工业设备进行的普查中,全国工业企业设备数是统计总体,每台工业设备是总体单位。 2.标准时间就是调查时间。 3.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 4.比较相对指标是将不同空间条件下同类指标数值进行对比的结果。 5.权数的作用归根到底体现在各组的次数比重上。 6.若将某城市 2001 年至 2010 年年末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净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动态数列称为时点数列。 7.当直线相关系数 r = 0 时,说明变量之间不存在任何相关关系。 8.工人人数是时期指标,国内生产总值是时点指标。 9.只有对数量标志的标志表现进行汇总才能形成统计指标。 10.连续变量的分组,只能是组距式的。
元时,工人工资平均( )。
A.增加 70 元
B.减少 70 元
C.增加 80 元 D.减少 80 元
10.对某市全部商业企业职工的生活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 )。A.该市全部商业企业B.该市全部商业企业职工
C.该市每一个商业企业
D.该市商业企业每一名职工
二. 多项选择题 (20%, 每题 2 分)
4.在相对指标中,属于不同总体数值对比的指标有( )。 A.比较相对指标 B.强度相对指标 C.动态相对指标 D.结构相对指标 E.比例相对指标
5.下列属于平均指标的是( )。 A.某市人均土地 20 亩 B.某厂人均工资 426.8 元 C.某地区人均国民收入 800 元 D.某县人均年龄 74.8 岁 E.某厂产品单位成本 86.4 元 F.某商品单位售价 45.9 元
四. 计算题 (20%, 每题 10 分)
1.某车间工人操作机床台数的资料如下表所示。

某车间工人操作机床台数资料
操作机床台数 5 6 7
各组工人所占比重(%) 010 060 030
合计
100
要求:试计算该车间工人平均操作机床台数。
2.根据动态分析指标之间的关系,推算出下表空格的数值,并填入下表中。
B.工厂数
C.各组的产值数
D.各组的工厂数
4.某企业某月产品销售额为 20 万元,月末库存商品为 30 万元,这两个总量指标是( )。
A.时期指标
B.时点指标
C.前者为时期指标,后者为时点指标 D.前者为时点指标,后者为时期指标
5.离散程度大小与平均数代表性之间存在( )。
A.正比关系
A、提高
B、下降
C、不变
D、条件不够,无法判断
8.某企业产品为连续性生产,为检查产品质量,在 24 小时中每隔 30 分钟取下一分钟的产品进行全部检查,这是
( )。
A.整群抽样
B.简单随机抽样
C.类型抽样
D.纯随机抽样
9.年劳动生产率 x(千元)和工人工资 y(元)之间的回归方程为 y = 10 + 70x,这意味着年劳动生产率每提高 1 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