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创琳:新型城镇化需注重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
方创琳: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应注意四大问题

方创琳: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应注意四大问题日前,经国务院正式批复,国家发改委发布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规划》明确提出,支持武汉、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这意味着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序幕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拉开。
那么,为什么要提出建设一批国家中心城市?毕竟什么样的城市能够建成国家中心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应当具备哪些条件和哪些职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需要留意哪些问题?我们认为,国家中心城市是指在国家乃至全球城市体系中具有显著的国际地位或国家战略地位,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旺盛的科技创新活力和重要的政治文化影响力,对国家乃至全球性经济社会进展具有强大决策掌握力量的城市。
在由国家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地区中心城市——市县中心城市构成的我国中心城市四级建设体系中,国家中心城市处在体系的最顶端,其最高形式为世界城市。
同一般城市相比,国家中心城市发挥着国家金融中心、跨国公司总部聚集中心、国家贸易中心、国家研发中心和国际文化沟通中心等五大核心职能,同时也可能兼有国家政治权力中心、国家制造业中心、国家物流中心、国家交通枢纽中心、国家观光与会议中心、国家传媒中心、国家人才集聚中心和国家信息网络中心等专业化职能。
从国家中心城市承载的“多中心”职能中可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有着苛刻的建设条件、相当高的建设标准、相当大的建设难度和相当长的建设周期。
可见,并不是全部城市都具备建成国家中心城市的力量。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也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通过几代人甚至几个世纪的长期努力才能完成。
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漫长而困难,那么国家为什么还要提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呢?这是由于国家中心城市是中国城市进展新金字塔型格局中处在金字塔尖的数量极少的城市,是城市进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也是建设世界城市的必由之路。
通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讨论发觉,将来有可能建成国家中心城市的城市约在10个左右,详细包括上海、北京、天津、广州、重庆、深圳、武汉、南京、西安、成都等城市。
中国城市化发展阶段的修正及规律性分析_方创琳

,
、
步 阶段和 成长 阶段 共 两 大 阶段 其 中起 步阶段 又 可 根 据我 国 城 市 化进 程 的特 殊 性划分 为 顺 利 起 步
:
超 速 发 展 倒 退 发展 停 滞 发 展 迅 速 发 展 和低 速 发展 共 6 个 亚 阶 段 完成我 国城 市 化 起 步 阶 段 整
,
整 化 了 4 6 年 的 时间 相 当于 半 个 世 纪 目前处在 快速 成长 阶 段 进 而 分 析 了 我 国城 市 化 发 展 阶段 性
年的
2%
;
四 阶段 论 一 一 对 应
,
c i
韩 国 城 市 化水 平 由
的
56%
,
年的 2 0 % 上升 到
ro
19
1 年 8
过 程 )的基 本 原 理 设 区 域 经 济 总 量 为 经 济 总量 随 时 间
t
,
( t P ) 表示
仅 用了
21
年 的 时 间 (B
w
n
,
19 9 5
)
。
我国
l , 表 示 经 济增 ( 变 化 的 函 数 中/
,
,
,
。
中
国 的 城 市 化 不 仅 决 定 着 中 国 的 未来 而 且 也 决 定 着
阶段 性 规 律 又 叫城 市化 发 展 的 s 型 曲线
,
。
19
5 年 7
世界 的城 市 化 发 展 进程
,
〔
’」
。
中 国城 市 化 发 展 的 国
y 美 国 地 理学 家诺 瑟 姆 (R a
,
M N
.
o
t r
时 代 的 中 国 与世 界产 生 深 远 的影 响 正 如美 国经 济 学 家 诺 贝 尔经 济 学 奖获 得者 斯 蒂格 利茨 (S i s t i l
加快推进城市群健康持续发展

加快推进城市群健康持续发展
方创琳
【期刊名称】《中国国情国力》
【年(卷),期】2012(000)011
【摘要】在全球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双重加快的时代背景下,快速成长的城市群正在作为国家参与全球竞争与国际分工的全新地域单元,其发展深刻地影响着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并正在影响着21世纪全球经济的新格局。
城市群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格局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核心地区,是我国主体功能区战略中的重点开发区和优化开发区,也是未来中国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
正由于如此,早在"十一五"规划执行期间,我国就提出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国家城镇化的主体形态",
【总页数】2页(P10-11)
【作者】方创琳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99.21
【相关文献】
1.借鉴四大城市群发展经验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关于中原、长株潭、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的考察报告 [J], 王昌爽;马金钟
2.加快推进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建设--“加快京津冀城市群建设”专家座谈会综述[J], 薛惠娟;田学斌;高钟庭
3.大力推进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加快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共同推动新时代川渝
全面合作迈上新台阶 [J],
4.重庆市党政代表团来川考察并出席推进川渝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合作座谈会大力推进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加快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共同推动新时代川渝全面合作迈上新台阶陈敏尔彭清华讲话尹力唐良智介绍有关情况 [J],
5.杨松、李微微、姚增科等委员联名呼吁加快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中三角)一体化发展 [J], 张辉;郑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咨询工程师-继续教育-在线考试-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85分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8道题】1.推进国土空间开发,开展经济社会活动,一定要坚持经济效益与()相统一。
A.社会效益B.生态效益C.社会效益、生态效益D.边际效益用户答案:[C] 得分:5.002."《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里的八大机制主要包括,建立区域战略统筹机制、健全市场一体化发展机制、深化区域合作机制、优化()机制、健全区际利益补偿机制、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机制、创新区域政策调控机制、健全区域发展保障机制。
"A.区域重组B.区域合作C.区域竞争D.区域互助用户答案:[D] 得分:5.003.“两带四圈”中的“四圈”是四个大的城市群,包括: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以及()。
A.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B.西北地区经济圈C.东北地区经济圈D.珠三角经济圈用户答案:[A] 得分:5.004.在当前以及未来的相当长时间,优化国土空间(),重点就是要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
A.规划B.配置C.使用D.布局用户答案:[D] 得分:5.005.推进新型城镇化要重视县城等中小城市的发展和(),优化内部空间。
A.保障能力建设B.基础设施建设C.文化中心D.老城改造用户答案:[B] 得分:0.006.()报告里面明确提出我国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七大C.十八大D.十九大用户答案:[D] 得分:5.007.在东部沿海地区、人口高度密集的地区,要优化城市群的内部空间结构,合理控制大城市(),不能盲目地“摊大饼”。
A.规模B.人口C.经济D.地域用户答案:[A] 得分:5.008.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综合承载力,实际也就是提升(),从而更有力地避免发展内耗,让真正适合开发的地方得到因地制宜的开发,让那些需要得到保护的地方得到更好的保护。
A.城市发展能力B.城市发展质量C.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发展质量D.资源配置效率用户答案:[C] 得分:5.00二、多选题【本题型共4道题】1."《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确定的“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发展目标包括()。
新型城镇化究竟能否成为中国区域发展的新动力

新型城镇化究竟能否成为中国区域发展的新动力区域发展新型城镇化“红利”几何——访中科院地理所区域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主任方创琳在经历了诸多社会争议与焦急等待之后,全国城镇化工作会议姗姗迟来。
伴随着新型城镇化作为国家战略的推出,意味着决策层将其视为解决国内诸多问题的一剂良药。
新型城镇化究竟能否成为中国区域发展的新动力?如果可以,将如何推动地区发展?哪些地区又将从新型城镇化中受益?中国的城镇化又将形成怎样的区域格局?中科院地理所区域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主任方创琳,向《21世纪经济报道》详解“城镇化红利”。
不要期望城镇化解决一切问题《21世纪》:无论是新一届中央政府,还是各级地方政府,城镇化都被寄予了厚望,在你看来,城镇化将给未来中国的区域发展带来哪些影响?方创琳:从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城镇化都曾是其推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阶段,中国正在经历这个阶段。
关于城镇化到底对国家和区域未来经济发展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应辩证、理性地看待。
去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和今年刚刚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都把城镇化当作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把城镇化的战略地位提得非常高。
地方政府、企业和民众,对城镇化的期望也很高。
但不应对城镇化寄予过多的期望和过多的压力——因为城镇化对国家的贡献是有边界的,不要期望城镇化能解决一切问题。
换言之,城镇化是解决目前存在问题的重要钥匙,但不是唯一的钥匙。
城镇化是个差异化的过程,从不同的区域来看,东、中、西部地区,大、中、小城市,城镇化的过程和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东部的城镇化,可能主要靠新型工业化拉动;西部可能靠一些特大城市或者是大城市拉动;东部的城镇化,市场和外资驱动力可能更多一些;西部则会少一些。
城市群要逐步走向一体化《21世纪》:此次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着重强调发展城市群,这跳出了以往以单一城市为主体的政策框架,更强调区域间大中小城市和城镇的分工协作。
2017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解读

2017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解读强化国家指导标准和地方实施标准执行,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7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解读,欢迎参考~2017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解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七大要点时隔37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再度在北京召开,正如公报背景所阐述的,我国在经历了大规模扩张、快速度建设的城镇化进程以后,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城市病,水系污染、城市安全等问题。
就是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城市发展的模式,需要适应新的形势,做出相应的改变。
我们对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公报做了解读,梳理出其中的七大要点。
一是强调城市工作要尊重城市发展的系统性和规律性。
城市是一个系统工程,这意味着以后的城市工作,不仅仅是住建局、规划部门或国土部门一家的事,需要财政、产业、管理等多个部门的协作协同。
而城市领域的改革,也需要多部门协同,以人口市民化为例,不仅需要进行户籍改革,还需要推进土地、财政、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等多个领域的配套改革。
除了系统性之外,城市的发展自有其规律,人口的流向、空间的布局、产业的选择,并不是能纸上画画能够规划出来的东西,而是由市场选择规律决定。
由此,未来的城市规划,是融合了经济、产业、空间、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综合规划,需要更加的客观科学,才能一张蓝图干到底。
二是更加尊重人本和自然。
“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城市为人民”、“公众参与”等字眼,不断出现在行文中,也意味着未来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都需更加的人性化。
与人性化相呼应的是尊重自然,2013年底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曾提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样诗意的文字,此次公报也提出了城市建设要“以自然为美”,城市里面也需要再现“绿水青山”,看得见“好山好水好风光”,少了原有的改天换地、挖山填湖的气魄,而只有与自然相和谐的城市才更加宜居。
所以类似于云南提出的城镇上山、园区上山等大幅改造自然地理地形的城市建设,已经迫切需要改变了。
方创琳: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应注意四大问题

目的研 究 发 现 , 未来 有 可 能 建 成 国 数 量 关 和 质 量 关 ,避 免 只 戴 帽 子 、
只 讲 面 子 , 不顾 建 设 质 量 的 现 象 发
职 能 ? 建设 国 家 中 心 城 市 需要 注 意 家 中 心城 市 的城 市 约 在 1 0 个左右 ,
有 雄 厚 的经 济 实 力 、旺 盛 的科 技 创 超 大城 市 。 这 些 国 家 中 心城 市 对 支 帽 子 。 正 确 处 理 好 国 家 中 心 城 市 新 活 力和 重 要 的 政 治 文 化 影 响 力 , 撑 国 家 城 镇 体 系具 有重 要 的 引 领 作 建 设 中 的 “ 渐进 ” 与 “ 跃 进 ” 的 关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大、中、/ J 、 城 市 和 小 城 镇 的均 衡 协
其 次 ,建 设 国 家 中 心 城 市 要 避
博 士 生 导 师
建 设 周 期 。 可 见 ,并 不 是 所 有 城 市 调 发 展 。 都 具 备 建成 国 家 中 心 城 市 的能 力 。
建 设 国 家 中 心 城 市 也 绝 非一 朝 一 夕 免 盲 目跟 风 ,一 味 脱 离 实 际 追 求 数 的事 情 , 需 要 通 过 几 代 人 甚 至 几 个 量 。 我 国 先 后 在 建 设 国 际 大 都 市 、 日前 ,经 国 务 院 正 式 批 复 , 国 世 纪 的长期 努 力才能 完成 。 国 家 级 新 区 、 国 家城 市 群 和 各 类 不 家 发 改 委 发 布 了 促 进 中部 地 区 崛 国 家 中 心 城 市 建 设 漫 长 而 艰 同 类 型 的 示 范 区及 试 验 区 过 槔 中 ,
城 市 的 序 幕 在 全 国 范 围 内 正 式 拉 格 局 中 处 在 金 字 塔 尖 的数 量 极 少 的 市 视 为 形 象 工 程 和 政 绩 考 核 指 标 。
解析城镇化进程中的资源环境瓶颈

解析城镇化进程中的资源环境瓶颈
方创琳;方嘉雯
【期刊名称】《中国国情国力》
【年(卷),期】2013(0)4
【摘要】我国的城镇化已经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同时又处在城镇化转型的关键时期,表现为城镇化水平过半的关键时期、城市病问题突出促使城镇化质量提升的关键时期、城镇化加快面临资源环境压力严峻的关键时期,城镇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四化”协调发展的关键时期,快速的城镇化不仅决定着中国的未来,而且决定着世界城镇化的发展进程。
但快速城镇化进程要与国家及各地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要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一致。
党的十八大报告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连续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总页数】2页(P33-34)
【作者】方创琳;方嘉雯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资源环境约束下浙江省城镇化进程的适宜水平测度 [J], 杨仙丽
2.山东省城镇化进程中的资源环境尾效分析 [J], 王琳;任建兰;程钰
3.解析城镇化进程中的资源环境瓶颈 [J], 方创琳;方嘉雯;
4.岩溶山区城镇化进程与资源环境耦合协调关系的演变特征——以贵阳市为例 [J],
刘贝贝;何守阳
5.河西走廊城镇化进程中的资源环境压力定量测评研究 [J], 唐志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膏 膏 膏 膏 膏 膏 膏 膏 膏 膏 膏 膏 膏 膏
膏 膏 膏 膏 膏 膏 膏 膏 膏 膏 膏 膏 膏
.
。
■ 嵋 嵋 . ● 憎 嵋 . 国 喝 哺 . ■ 哐 喱 . 呻¨ I 嚯 饵 ■ 旧 魁 . 骨 . 呻¨ . 咿 ◆ 廊l - . 叽¨ . ◆ . 佣¨ . 哪¨ 。 肌l 一 . 骨 . . . 皿l _ . ◆ ◆ 肌l _ . . 肌¨ . 骨 . 。 . 叩 . 。 肾 。 咿 ◆ 。 陬¨ . 叽¨ . . 哪¨ . 呻¨ . . 仰¨ . 皿l 一 . . ◆ 呻¨ 。 . 呻¨ . 叩 ◆ 皿1 . ◇ 佣¨ . 叩
论 。让城 市 充满 人 文主 义 精神 ,是 以人 为本 的城 市 化 的重 要特 征 。在 推进 城镇 化过 程 中 ,不 能仅 仅 把人 当作 消 费者 和生 产者 来 看
待,而要注意满足人在吃饱穿暖的需要之外 ,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编辑/ 设计 一姜 瑶
。 | 章 = . 硼¨ 中 国科 学 院地 理 资源 所 区域 与城 市 规 划研 究 中心 主任 方 创琳 指 出 ,在 推进 新型 城 镇化 发 展过 程 中 ,必须 引导发 展城 市 群 ,严 . 骨大城 市 格控 制超 大 、特 ,合 理 发展 大城 市 ,积 极 发展 小城 市 ,形 成 大 中小城 市 共 同发展 的新格 局 。未 来 比较 理想 的状 态 ,应 该是 形成 一 个 大 中小 城市 协调 发 展 的新 金字 塔 形城 市 发展 空 间格 局 。加 快推 进特 色 小镇 建设 ,特 别是 大城 市 、特 大城 市 周边 区域 ,要 。 肾 加 快提 升 小城 镇 的承 载 功能 ,接受 城市 二 、三 产 业 的扩散 、辐射 和 带动 ,促进 周边 农村 基 础设 施和 公 共服 务 的发 展 ,吸 纳农 村 劳
● 叁 方刨琳 :新型城镇化需注重大 中小城市融合 ,使 城 市文 明迅速 扩 展到 农村 ,缩 小城 乡发展 差距 ,实现 协 调发展 。
. 肌l _ 建设 和 发展 。 的 骨 某些 领域 能 够体 现 人 无我 有 、人 有我 强 ;要 体现 因地 制宜 ,结 合地 方 特点 ,发挥 地域 优 势 ,在此 基础 上 找到 有 生命
● 高 刘云 :特色小镇应成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突破 口
力 、有市 场 前景 的产 业 ,在城 镇 基础 设施 和 建筑 风 貌 方面 与 当地 的 自然地 理 条件 相 匹配 ,充分体 现 当地 的 风俗 特 点。 因此 ,特 色 小镇 应该 成 为推进 城 乡一体 化 的突破 口。
国务 院 发展 研 究 中心 发展 战 略和 区域 经 济 研究 部 研究 员 刘云 表 示 ,特 色小 镇 与其 他小 镇 相 比能够 发 挥 自身 比较 优 势 ,在城 镇
济工 作会 议 已经 连 续 多年 将 “ 稳 中求 进 ”作 为经 济 工作 总基 调 ,更 是 将其 上 升为 “ 治国理 政 的 重要 原则 ”和 “ 做好 经济 工 作的 方
法论 ” ,并 强调 之 后继 续 贯彻 好 这个 总基 调 具有 特 别重 要 的意 义 。同 样 , “ 稳 中求进 的 总基 调 ”也 是推进 新 型城 镇化 建 设 的方 法
● 2 ; ;侯永志 : “ 稳 中求进 ”是做 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
国务 院发 展 研究 中心发 展 战略 和 区域 经 济研 究部 部 长 侯永 志 表示 ,尽 管 我 国 当前 的城镇 化 发展 仍 具有 很 大提 升 空间 ,并 对 于 全 国发 展 小 康社 会 具 有 重要 意 义 ,但 必 须 结 合各 地 实 际 情况 稳 妥 、稳 步 推 进 ,着 力真 正 实现 “ 以 人为 核 心 ” 的城 镇 化。 中央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