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理论知识复习1

合集下载

茶艺考试复习题

茶艺考试复习题

茶艺考试复习题茶艺是一门结合了历史、文化、艺术和实践技能的综合学问,它不仅要求学习者了解茶叶的基本知识,还要掌握泡茶的技巧和礼仪。

以下是一些茶艺考试的复习题,帮助同学们全面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一、茶叶的分类与特点1. 请列举中国六大茶类,并简要描述它们的特点。

2. 绿茶的加工工艺主要包括哪些步骤?3. 红茶与乌龙茶在发酵程度上有何不同?二、茶具的选择与使用1. 请说明紫砂壶与瓷器茶具在泡茶时的优缺点。

2. 茶具的清洁和保养有哪些注意事项?3. 如何正确使用茶海(公道杯)进行分茶?三、泡茶的技巧与方法1. 请简述泡茶时水温对茶汤口感的影响。

2. 描述一种你熟悉的泡茶方法,并说明其步骤和要点。

3. 如何根据茶叶的种类和品质调整泡茶的时间和水温?四、茶道与茶文化1. 茶道中的“和、敬、清、寂”分别代表了什么含义?2. 简述中国古代茶文化的发展简史。

3. 茶艺中有哪些常见的礼仪和禁忌?五、茶与健康1. 茶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有哪些?它们对人体健康有何益处?2. 请列举几种常见的茶叶搭配,并说明其健康效果。

3. 为什么说适量饮茶有益健康,过量饮茶可能带来哪些问题?六、茶艺实践操作1. 描述一次完整的茶艺表演流程,包括准备、泡茶、品茶等环节。

2. 在茶艺表演中,如何通过动作和表情传达茶的精神?3. 如何根据季节和场合选择合适的茶叶和茶艺表演形式?七、茶艺的现代发展1. 现代茶艺与传统茶艺在理念和形式上有哪些异同?2. 茶艺在现代社会中有哪些新的应用和发展趋势?3. 描述一种现代茶艺活动,并分析其对茶文化传播的意义。

结束语:茶艺不仅是一种生活艺术,更是一种精神修养。

通过学习和实践茶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茶的内涵,享受茶带来的宁静与和谐。

希望以上的复习题能够帮助同学们在茶艺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同时也能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体验和传承茶文化。

初级茶艺师理论知识40道选择题A4版可打印

初级茶艺师理论知识40道选择题A4版可打印

初级茶艺师理论知识40道选择题一.选择题(共42题, 共84分)1.茶叶保存应注意水分的控制, 当茶叶水分含量超过()时, 就会加速茶叶的变质。

A.5%B.6%C.7%D.4%2.茶叶中的咖啡碱不具有()作用。

A.兴奋B.利尿C.强心D.抗氧化3.泡茶的水温应因茶类而异, 普通红茶、花茶和绿茶, 可用滚沸不久的( )左右的水冲泡。

A.100℃B.80℃C.90℃D.70℃4.玻璃杯冲泡绿茶, 执开水壶以“凤凰三点头”高冲注水, 使茶杯中茶叶(), 有助于茶汤浓度达到上下一致。

A.充分吸湿B.上下翻滚C.飘浮水面 D.快速下沉5.乌龙茶品饮时, 强调热饮, 即冲泡即品饮, 因(), 故饮后杯中仍有余香。

A.杯深、香高、热烫B.杯高、香清、汤热C.杯小、香浓、汤热D.杯厚、香长、汤烫6.白茶品饮中, 冲泡开始时, 茶叶都浮在水面, 经( )后, 才有部分茶芽沉落杯底。

A.十几分钟B.五六分钟C.七八分钟 D.二三分钟7.唐代茶叶的种类有()。

A.绿、白、粗、散茶B.粗、散、末、饼茶C.团、粒、末、饼茶D.黄、粒、粗、散茶8.清饮红茶品饮时, 重在领略它的( )。

A.香气和滋味B.醇香和汤色C.汤色和叶底 D.醇香和浓鲜9.用玻璃杯用具泡茶的准备中, 辅助用具包含:茶荷、茶则、茶匙、茶针、茶漏、茶夹、茶巾、( )。

A.随手泡B.茶船C.储茶器D.茶海10.职业道德是()所应遵守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总和。

A.人们在家庭生活中B.人们在职业工作和劳动中C.人们在与人交往中D.人们在消费领域中11.泡茶时冲泡器具选择, 如饮用( )则重在“啜”, 宜用紫砂壶来泡茶。

A.红茶B.绿茶C.花茶D.乌龙茶12.冲泡茶的过程中, 在以下()动作体现茶艺师借用形体动作传递对宾客的敬意。

A.双手奉茶B.高冲水C.温润泡 D.温壶13.在茶艺表演时茶艺师的站姿, 下列()的姿态是不正确的。

A.双脚呈“丁”字步B.目观下垂, 嘴微闭, 面带微笑C.双手在体前交叉D.收腹挺胸提臀14.广义茶文化的含义是()。

茶艺师初级复习材料

茶艺师初级复习材料

茶艺师初级复习材料一、茶叶分类茶叶是由茶树的嫩叶制成,根据不同的制作工艺,可以分为绿茶、黄茶、白茶、红茶、黑茶和乌龙茶六大类。

其中绿茶、黄茶、白茶、红茶是发酵不同程度的茶叶,黑茶和乌龙茶是通过不同的制作方法得来的。

二、茶道基础1.激活茶具:用自来水冲洗茶具,将茶具置于干燥的场地晾干,去除杂质和异味。

2.先热茶器、再热茶叶:热茶器时,直接将茶壶加入到水中煮沸,倒出热水,再加入茶叶,这样可以使茶叶更好的释放出香味。

3.了解茶杯的容量,以便控制冲泡浓淡。

三、茶道礼仪1.茶道礼数:泡茶前,要向主人鞠躬致意,主人也要回以微笑表达感谢。

接下来用三个鼓掌的声音示意茶具准备好了。

主人首先要品茶,然后将茶杯递给客人,客人应该双手接杯,端起杯子饮茶。

2.喝茶动作:端坐挺胸,左手托杯,右手提壶,左右手联动倒茶。

饮茶时,与吃饭类似,要小口慢饮,赞叹一下茶的味道,同时还要注重茶味的韵律感和空间感。

四、茶叶品质评估1.叶底呈红褐色,嫩芽完整(一针一叶),色泽翠绿、滋味鲜醇、水色黄绿清澈的为上品。

2.观察杯中茶水的颜色:绿茶为淡绿色,红茶为红褐色,乌龙茶为浅橙黄色。

颜色的深浅也可以反映茶叶的新鲜程度,深沉鲜明的茶色可能是精根老茶或加了色素。

3.嗅闻香气:以绿茶为例,上品茶的香气有清香、胸膛香和兰花香。

如果闻到明显的青草气味,则可能是茶叶储存时间过长,或茶叶不宜储存在高温高湿的地方。

4.品尝味道:口感浓淡、润滑度、余味等都是重要的评判指标。

上品茶的味道和香气协调,喉韵绵长,口感柔滑甘甜,无杂味。

五、茶的保存1.防潮:茶叶保存最忌潮湿,所以要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2.避光:茶叶应放在避光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

3.避异味:茶叶很容易吸收其他的气味,所以也要避免和调料或其他有刺激性气味的物品放在一起。

4.密封:茶叶不能过久暴露在空气中,可以将茶叶装在密封的铁罐中,也可以用防潮袋密封保存。

六、茶器介绍1.茶壶:茶壶是用来煮饮茶水的容器,一般用紫砂制成,因其气孔细密、保温性好、且不容易滋生细菌,所以很适宜作为茶具。

中级茶艺师理论知识复习题一

中级茶艺师理论知识复习题一

中级茶艺师理论知识复习题一基本信息:[矩阵文本题] *1. 1.茶艺从业人员在茶艺服务工作中处处为品茶来宾着想,做到()、热情、耐心、周到。

[单选题] *A、礼貌B、迅速C、好客D、主动(正确答案)2. 2.茶艺人员个人良好的()和修养是其整体素质和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单选题] *A、职业道德素质(正确答案)B、精神面貌C、职业教育D、职业培训3. 3.要以科学的态度认真对待自己的(),练就过硬的茶艺的操作技能,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茶艺工作。

[单选题] *A、学习经验B、职业技能C、学习态度D、职业实践(正确答案)4. 4.热爱(),是茶艺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最基本的要求。

[单选题] *A、茶文化B、工作环境C、茶艺工作(正确答案)D、工作岗位5. 5.茶艺服务的产品往往是在()的过程中就被顾客享用了。

[单选题] *A、品饮B、生产C、制作D、提供(正确答案)6. 6.店长还要负责盘点、()、商品交接。

[单选题] *A、工资发放(正确答案)B、撤换商品C、工资改革D、帐簿制作7. 7.根据发酵程度分,红茶是属于()。

[单选题] *A、全发酵(正确答案)B、不发酵C、半发酵D、后发酵8. 8.红茶制作的关键工序是()。

[单选题] *A、萎凋B、杀青C、渥堆D、发酵(正确答案)9. 9.乌龙茶制作采摘鲜叶的标准是()。

[单选题] *A、新梢一芽二叶B、驻芽二至三叶(正确答案)C、小开面一芽三至五叶D、一芽一叶10. 10.下列茶树中,植株主干明显的是()茶树。

[单选题] *A、乔木型(正确答案)B、小乔木型C、灌木型D、都一样11. 11.明朝许次纾在()说明了黄茶是由演变而成,主要是由于制茶技术不好引起的。

[单选题] *A、《茶谱》B、《茶笺》(正确答案)C、《茶疏》D、《中国茶经》12. 12.煎茶法中用茶制作的过程需经过三道工序,请问以下()工序不属于煎茶法中用茶制作的工序。

茶艺复习资料

茶艺复习资料

课程简介(一)课程性质:中国茶艺是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茶艺学是随着茶文化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性学科,为使学生了解茶、认识茶、冲泡茶、品饮茶,提高生活情趣,提升综合素质而开设的任意选修课程。

全课程共34学时。

(二)教学目的:本课程主要介绍茶艺基本概念,茶的历史、茶叶加工、茶叶审评、茶叶的保健作用、茶叶冲泡技艺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通过茶艺课程(包括理论和实训),使学生掌握茶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茶艺基本概第二章茶叶基本第三章茶具基本知识第四章茶艺基本知识第五章茶叶保健知识第一章茶艺的基本概念第一节茶艺定义茶艺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二种。

广义的茶艺:研究茶叶的生产、制造、经营、饮用的方法和探讨茶业原理、原则,以达到物质和精神全面满足的学问。

狭义的茶艺:研究如何泡好一壶茶的技艺和如何享受一杯茶的艺术。

即泡茶与饮茶的技艺。

主要包括备器、择水、取火、候汤、习茶的一系列技艺和程式。

茶艺的具体内容包含了技艺、礼法二个部分:1.技艺是指茶艺的技巧和工艺;2.礼法是指礼仪和规范;“茶艺”一词是在1977年由台湾茶人发明,主要是为了弘扬茶文化和恢复品饮茗茶的民俗。

中华茶艺古已有之,虽无“ 艺”一词,但有一些与茶艺相近的词语或表述。

如唐代陆羽《茶经》“四之器”、“五之煮”记述了煎茶二十四器和煎茶之法,对唐代流行的煎茶茶艺有详细的描述。

陆羽是中华茶艺及茶道的奠基人。

第二节茶艺与茶道、茶俗、泡茶(一)茶艺与茶道中国茶道是以养生修心为宗旨的饮茶艺术,包括茶艺、茶礼、茶境、茶修四大要素。

茶艺是茶道的基础,是茶道的必要条件。

茶艺的重点在“艺”,重在习茶艺术,主要给人以审美上的享受;茶道的重点在“道”,旨在通过茶艺修心养性、参悟大道。

茶道是艺、修、道的结合。

(二)茶艺与茶俗茶俗:是指一些地区性、民族性的用茶风俗。

如客家的“擂茶”、广西恭城一带的“打油茶”、云南白族的“三道茶”等。

茶艺着重在的茶的泡饮艺术,追求冲泡意境和品饮情趣。

茶艺师理论知识复习题

茶艺师理论知识复习题

茶艺师理论知识复习题一、茶的起源和发展茶是一种热门的饮品,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以下是有关茶的起源和发展的一些问题,请回答:1. 茶的起源地是哪里?2. 茶叶最早是如何被人们发现的?3. 中国的茶叶栽培和饮用始于哪个朝代?4. 茶的传播和发展对于中国文化和世界茶文化的影响是什么?二、茶叶的分类和制作方法茶叶有多种分类,每种分类都有其特殊的制作方法。

请回答以下问题:1. 茶叶的主要分类有哪些?2. 绿茶和红茶的制作方法有何区别?3. 红茶的主要生产地是哪些?4. 烘焙是茶叶制作过程中的重要步骤,请解释一下烘焙的作用是什么?三、茶具的分类和使用方法茶具是品饮茶叶的必备工具,不同的茶具有不同的用途。

请回答以下问题:1. 常见的茶具主要有哪些种类?2. 以下哪种茶具适合煮制茶叶:茶杯、玻璃壶、紫砂壶?3. 如何正确使用紫砂壶?4. 茶具的保养方法有哪些?四、茶叶的品鉴和评价茶叶的品鉴和评价是茶艺师的重要能力之一,它包含了外观、香气、口感等方面。

请回答以下问题:1. 茶叶的外观特征有哪些?2. 如何通过观察茶叶的外观判断其质量?3. 茶叶的香气有哪些分类?4. 评价一款好茶的标准有哪些?五、茶道文化知识茶道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礼仪、礼节、沏茶技巧等方面。

请回答以下问题:1. “礼仪之邦”是指哪个国家?2. 茶道中的“四无”是指什么?3. 茶道的核心原则是什么?4. 操作茶具时需要注意哪些礼仪?以上问题是茶艺师理论知识的复习题,希望您能够认真回答,加深对茶文化的理解和掌握。

参考答案:一、茶的起源和发展1. 茶的起源地是中国。

2. 茶叶最早是通过叶子掉入水中被发现的。

3. 中国的茶叶栽培和饮用始于唐朝。

4. 茶的传播和发展对中国文化和世界茶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茶在世界上被广泛饮用,茶文化也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茶叶的分类和制作方法1. 茶叶的主要分类有绿茶、红茶、白茶、黄茶、黑茶、乌龙茶等。

茶艺复习题库

茶艺复习题库

茶艺复习题库茶艺复习题库茶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几千年来一直被人们所喜爱和推崇。

茶艺涵盖了茶叶的种植、制作、品茗等方面的知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为了更好地了解茶艺,我们可以通过复习题库来加深对茶艺的理解。

题一:茶的分类茶叶根据发酵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黑茶和白茶五大类。

请简要介绍这五种茶叶的特点和代表品种。

答:绿茶是未经发酵的茶叶,具有清香、清爽的口感,代表品种有龙井、碧螺春等。

红茶是完全发酵的茶叶,具有红褐色的汤色和浓郁的香气,代表品种有祁门红茶、正山小种等。

乌龙茶是半发酵茶,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具有花香和果香的特点,代表品种有铁观音、大红袍等。

黑茶是经过后发酵的茶叶,具有陈香、陈味的特点,代表品种有普洱茶、六堡茶等。

白茶是未经发酵或轻微发酵的茶叶,具有淡雅的香气和清淡的口感,代表品种有白毫银针、白牡丹等。

题二:茶具的分类茶具是品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根据形状和用途的不同,可以将茶具分为哪些类别?请简要介绍其中的两类茶具。

答:茶具可以分为茶壶、茶杯、茶盘、茶船、茶巾等。

其中,茶壶是最重要的茶具之一,它有不同的形状和材质,如紫砂壶、玻璃壶等。

紫砂壶是中国传统的茶壶,以其独特的透气性和保温性而闻名。

茶杯也有各种各样的款式和材质,如紫砂杯、玻璃杯等。

茶盘是用来放置茶具和茶叶的平台,有木质、石质等不同材质的茶盘。

茶船是放置茶杯和茶盘的船形器皿,可以收集茶水溢出的水滴。

茶巾是用来擦拭茶具和桌面的布巾,通常是白色的。

题三:茶道的精髓茶道是指品茶的礼仪和过程,它强调的是内心的平静和对茶的敬重。

请简要介绍一下茶道的精髓和核心价值观。

答:茶道的精髓在于“和合”二字,即和谐共处、相互尊重。

茶道追求的是内外和谐的境界,通过茶艺的表演和品茗的过程,达到身心平衡的状态。

茶道注重的核心价值观有四个方面:尊重自然、尊重他人、尊重自己和尊重时间。

茶道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尊重他人的感受和存在,尊重自己的身心健康,以及尊重时间的流转。

茶艺师理论四级(复习题一)

茶艺师理论四级(复习题一)

茶艺师理论四级(复习题一)1 .茶艺人员个人良好的O和修养是其整体素质和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A、职业道德素质(;「案)B、精神面貌C、职业教育D、职业培训2 .茶艺师的职业道德不仅包括具体的职业道德水平,而且还包括反映职业道德本质特征的OOA、道德原则A1.I答案)B、道德准则C、行为准则D、行为规范3 .热爱(),是茶艺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最基本的要求。

A、茶文化B、工作环境C、茶艺工作D、工作岗位4 .下列茶树中,植株无明显主干的是O茶树。

A、乔木型B、小乔木型C、灌木型D、都一样5 .以下()不属于乌龙茶四大产区。

A、福建B、广东C、广西㈠D、台湾6 .茶树生长对土壤的要求之一是喜(),怕()«A、酸、湿;碱、涝(正确答案)B、酸、涝;碱、湿C、弱酸、湿;碱、涝D、弱碱、涝;酸、湿7 .茶叶保存应注意水分的控制,当茶叶水分含量O时,就会加速茶叶的变质。

A、超过4%B、达到5%C、不足5%D、超过5%8 .茶叶保存应注意光线照射,因为光线能促进植物色素或脂质的O加速茶叶的变质。

A、分解B、化合C、还原D、氧化,9 .外形色泽具有“糙米色”的是OOA、黄山毛峰B、洞庭碧螺春C、西湖龙井D、庐山云雾10 .清香幽雅、浓郁甘醇、鲜爽甜润是()品质特点。

A、信阳毛尖B、西湖龙井C、皖南屯绿D、洞庭碧螺春U11 .黄山毛峰外形的品质特点是OOA、芽头肥壮,紧实挺直,芽身金黄,满披白毫B、形似雀舌,匀齐壮实,锋显毫露,色如象牙,鱼叶金黄(C、条索紧结,肥硕雄壮,色泽乌润,金毫特显D、形似瓜子的单片,自然平展,叶缘微翘,大小均匀,色泽绿中带霜(宝绿)12 .庐山云雾外形的品质特点是OOA、芽头肥壮,紧实挺直,芽身金黄,满披白毫B、形似瓜子的单片,自然平展,叶缘微翘,大小均匀,色泽绿中带霜(宝绿)C、条索紧结,肥硕雄壮,色泽乌润,金毫特显D、条索粗壮、青翠多毫13 .六安瓜片外形的品质特点是OoA、芽头肥壮,紧实挺直,芽身金黄,满披白亳B、形似雀舌,匀齐壮实,锋显毫露,色如象牙,鱼叶金黄C、条索紧结,肥硕雄壮,色泽乌润,金亳特显D、形似瓜子的单片,自然平展,叶缘微翘,大小均匀,色泽绿中带霜(宝绿)正确答案)14 .君山银针内质的品质特点是OOA、香气清纯,滋味甜爽,汤色橙黄明净,叶底嫩黄匀亮B、清香高长,汤色清澈,滋味鲜浓、醇厚、甘甜,叶底嫩黄肥壮成朵C、汤色艳亮,香气鲜郁高长,滋味浓厚鲜爽,富有刺激性,叶底红匀嫩亮D、香气清高、味道甘鲜15 .以下O茶叶具有“岩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亚洲其他国家的茶文化
• 东南亚如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受汉文化影响较深,习惯冲泡清饮乌龙、普洱、 花茶。韩国因受中国和日本双重文化的影响,兴起“茶礼”习俗。港澳地区则沿袭 闽粤饮茶习俗,以饮普洱、水仙、花茶为主。泰国、缅甸和云南地区相似,习惯吃 “腌茶”,将生茶腌制成酸味制品,吃时拌入食盐、生姜、花生等,干嚼佐餐。


各国人民的饮茶喜好
(一)日本茶道
• 现代日本茶道一般在面积不大、清雅别致的茶室里进行。茶室中间放着供烧水的陶炭(风) 炉、茶锅(釜)。炉前排列着专供茶道用的各种沏茶、品茶用具。日本茶道的规矩比较讲 究。友人到达时,主人在门口恭候。待宾客坐定,先奉上点心,供客人品尝。然后在炭炉 上烧水,将茶放入青瓷碗中。水沸后,由主持人按规程泡茶,依次递给宾客品饮。品茶时 要吸气,并发出吱吱声音,表示对主人茶品的赞赏。当喝尽茶汤后,可用大拇指和洁净的 纸擦干茶碗,仔细欣赏茶具,且边看边赞“好茶”,以表敬意。仪式结束,客人鞠躬告辞, 让人跪坐门侧相送。整个过程,都洋溢着“敬、和、清、寂”的精神。
• 传统颜色釉有:以铁为着色剂的青釉;以铜为着色剂的红釉;以钴为着色剂 的蓝釉。很多颜色釉的杰出代表作,如宋代的青釉和钧红,明代的霁红,清 代的郎窑红、乌金釉、茶叶末等。颜色釉与普通色釉的不同在于颜色釉的特 殊烧制工艺和配方。颜色釉的釉面,必须经过125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煅烧 , 才能显现出它光若流油,色若虹霞,纹若流云飞瀑的独特魅力。
• 它有三种划分方法:一是按烧成温度分类,分高温颜色釉(1300度左右)、中 温颜色釉(1200度左右) 和低温颜色釉(1000度左右),若以1250度为界,分 为高、低两种。二是按烧成后的火焰 性质分为氧化焰颜色釉、还原焰颜色 釉两种。三是按烧成后外观特征分类,可分为单色釉、复色釉(花釉)、裂纹 釉、无光釉、结晶釉等。
• 南亚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兰卡等国家饮甜味红茶或甜味红奶茶。印度 饮茶总量居世界第一位,喜欢味浓的加糖红茶。巴基斯坦一般以茶、奶、糖按1:4: 3的比例冲泡调饮,也喜欢味浓的红茶。
• 西亚地区的土耳其人,不论大人小孩都喜欢红茶,城乡茶馆遍布,出门饮茶也方便。 伊朗和伊拉克人更是餐餐不离味浓的红茶,用沸水冲泡,再在茶汤中添加糖、奶或 柠檬共饮。
• 注: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是《茶经》,作者陆羽,唐朝复州竟陵(今湖北 天门市)人,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业发 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 茶树性(喜温暖),对纬度的要求是南纬45与北纬38之间都可以种植 • 茶树扦插育苗繁殖后代的意义是能充分保持母株的(优质特性) • 绿茶的发酵度:0姑属于不发酵茶类。其茶叶颜色翠绿,茶汤绿黄。
仲裁委员会的裁决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对符合立案条件的案件予以 受理。
各族人民的饮茶习惯
• “煮饮法”——茶入壶中慢煮,倒汁饮用。“熬饮法”——茶入壶熬成浓汁, 再兑开水饮用。“烤饮法”——青茶入瓦罐内干烤起泡、透发茶香,然后冲 水饮汁,茶味香浓。“擂饮法”——青茶入锅加油炒燥,放入擂钵,与芝麻、 花生、黄豆等食品共同擂成细末,入锅煮沸饮用,别有农家风味,是中国古 饮法之一,至今西南各省山区仍很流行。
• 乌龙茶属青茶类,为半发酵茶,其茶叶呈深绿或青褐色,茶汤呈密绿或密 芡色
• 制作乌龙茶对鲜叶原料和采摘“一叶一芽”,大都为对口叶,芽叶已成熟。
• 由于冲泡乌龙茶的温度要求较高,因此在差异冲泡过程中增加了温壶杯,高 冲水的程序,以避免冲泡过程中温度降低。
• 时间对泡好一壶茶的影响
不同种类茶叶在冲泡过程中对时间的要求是不同的,但茶汤的滋味总是随着 冲泡的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浓。
7.茶点的分类
大致可以分为:干果类,鲜果类,糖果类,西点类,中式点心五大类
• 3.蒸青绿茶类是一种采用蒸气进行杀青后经揉捻、干燥的绿茶。
• 4.晒青绿茶是一种利用日光进行干燥而成的晒青绿茶分为:芽尖形晒青(芽 尖形晒青是一种嫩度极高的芽尖形晒青绿茶)和条形晒青(条形晒青是一种外 形成条状的晒青绿茶)。
常见的保存方法
专业储藏方式一:石灰保存法。
• 将绿茶装入白棉纸袋内再用牛皮纸袋包起来,放在干净的坛子里面。底下最 好用白纸垫下,周围在一两个的石灰袋,最后将其封口密封起来即可。注意: 石灰受潮后要记得更换下。
5.通常泡茶用水的总硬度和浑浊度要求
• 在选择泡茶用水时,还必须了解水的硬度和茶汤品质的关系。天然水可分硬 水和软水两种。一升水中含有碳酸钙1毫克的称为硬度1度。硬度0--10度为 软水,10度以上为硬水。通常饮用水的总硬度不超过25度。
• 浑浊度不超过5度,不含肉眼可见悬浮微粒。
6.冲泡乌龙茶的注意事项
擂茶在宋代称
• 注:擂茶起源于古代中原,南迁流传至广东、湖南、江西等一带,又名三生汤,是一种特色 食品。主要流传于广东汕尾市、益阳安化、桃江、常德等地。起于汉、盛于明清。擂茶一 般都用大米、花生、芝麻、绿豆、食盐、茶叶、山苍子、生姜等为原料,用擂钵捣烂成糊 状,冲开水和匀,加上炒米,清香可口。各地擂茶制作方法各有不同,尤其是配料的选择 差别较大。按地域和族群可以分为客家擂茶和湖南(非客家)擂茶两大类。
及蒸其绿茶。 • 1.炒青类是一种长条形炒青绿茶其中分为:长炒青(是一种长条形炒青绿茶,经精
制后称为眉茶)、
• 曲炒青(是一种条形卷曲的炒青绿茶)、
• 扁炒青(是一种外形扁平的炒青绿茶)、
• 特种炒青(是一种炒青名茶)及圆炒青(是一种外表呈圆珠形的炒青绿茶)。
• 2.烘青类一种采用烘干方法使绿茶干燥的绿茶又分为:条形型(条形烘青一 种采摘细嫩、加工精细的名茶)、曲形型(曲形烘青是一种茶条呈曲形或圆形 烘青绿茶)、扁形型等(扁形烘青是一种茶条呈扁形烘青绿茶)。
龙井茶艺的表演程序
• 12步:1)备具;2)烧水;3)布具;4)赏茶;5)温杯;6)置茶;7)浸 润泡;8)摇香;9)冲泡;10)奉茶;11)品饮;12)收具。
• 龙井茶冲泡中“凉汤”的作用是预防烫熟茶芽。
• 茶艺表演台布置的关键是茶叶与茶具的配合。
《神农百草》是最早记载茶为()的书籍 • 注:《神农本草经》,其书中说:“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乌龙茶类基础分类
• 乌龙茶,亦称青茶、半发酵茶,是中国几大茶类中,独具鲜明特色的茶叶品类。乌龙茶是 经过杀青、萎雕、摇青、半发酵、烘焙等工序后制出的品质优异的茶类。在日本被称之为 “美容茶”、“健美茶”。乌龙茶为中国特有的茶类,主要产于福建的闽北、闽南及广东、 台湾三个省。
• 依据发酵程度分为:发酵较重的闽北乌龙,发酵适中的安溪乌龙、闽南乌龙和广东乌龙, 发酵较轻的台湾乌龙以及发酵最轻的凋萎乌龙四种。
8.茶叶中的主要药用成分
主要药用成分有咖啡碱,茶多酚,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
9.茶叶中的茶多酚具有降血脂,杀菌消炎,抗氧化,抗衰老,抗辐 射的药理作用
10.茶叶中的维生素E是著名的抗氧化剂,具有防衰老的作用。
11.龙井茶具有“色绿,形美,香郁,味醇”的品质特征。
12.砖茶中的“烧心”是什么导致的
茶艺师 基础理论知识
操作技能考核 复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红茶,绿茶,乌龙茶的香气主要特点
绿茶一般为烘烤香,清香,红茶程甜香,乌龙茶分花果香,清香, 甜香等
2.茶具这一概念最早出自西汉时期哪部作品
西汉王褒《僮约》中提到“武阳买茶,烹茶尽具。”可见西汉时期,饮茶已
经有了专用的器皿。至于材质和使用方法,尚不可考。
3.宋代的五大民窑
• 黑茶属于后发酵茶,衡量黑茶品质好坏的标准很多,但一个总的标准至少是 对人体有益无害,具体从茶类来讲,茯砖茶必须要有金花,不能含有其有害 杂菌,千两茶不能烧心,而出现烧心的主要原因早水份含量过高,黑曲霉大 量滋生,导致在干燥的过程不能正常干燥而引起茶叶品质下降,一般而言, 烧心的黑茶不能饮用。
13.解决劳动纠纷的机构
• 根据《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我国目前处理劳动争议的机构 主要有:
• (1)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 没有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调解委员会的设立及其组成,由职工代表和企业
代表协商决定。调解委员会的调解不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 •
• (2)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是劳动争议处理的必经程序。 • (3)人民法院 • 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也担负着处理劳动争议的任务。劳动争议当事人对劳动争议
• 始见于明代皇室收藏目录《宣德鼎彝谱》:“内库所藏柴、汝、官、哥、钧、定名窑器皿, 款式典雅者,写图进呈。”清代许之衡《饮流斋说瓷》中说:“吾华制瓷可分三大时期: 曰宋,曰明、曰清。宋最有名之有五,所谓柴、汝、官、哥、定是也。更有钧窑,亦甚可 贵。”由于柴窑至今未发现窑址,又无实物,因此通常将钧窑列入,与汝、官、哥、定并 称为宋代五大名窑。
• 专业储藏方式二:碳存方式。 • 前面步骤和石灰保存一样,但是选用的木炭是那用燃烧后凉的木炭。将周围
的石灰袋改换成木炭即可。
• 专业储藏方式三:冷藏方式。 • 冷藏就是将绿茶装入复合袋中,抽出袋中空气后放置冷藏库中保藏起来。此
保存方式最大优点就是保存量大而且保存时间较久。
颜色釉瓷含义
• 颜色釉是指在釉中加上某种氧化金属,焙烧后,就会显现某种固有色泽。釉 料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为着色剂,在一定温度与气氛中烧成,会呈现不 同色泽的釉,成为颜色釉。
绿茶的种类
产地 • 按照
的不同绿茶也分为不同的种类:
• 最出名的有碧螺春(洞庭碧螺春产于江苏吴县太湖洞庭山)、黄山毛峰(产于安徽省黄山)、 龙井茶(产于浙江杭州西湖的狮峰)、信阳毛尖(信阳毛尖产于河南信阳)、太平猴魁(产于安 徽省的太平县猴坑村)都是属于绿茶一类的。
• 绿茶按照工艺的制作技术又可以区分为:炒青绿茶、晒青绿茶、烘青绿茶
4.元代茶具的代表
在当时既有采用点茶法饮茶的,但更多是采用沸水直接冲泡散茶。在元代采用沸水直接冲泡 散形条茶饮用的方法已较为普遍,这不仅可在不少元人的诗作中找到依据,而且还可从出土 的元冯道真墓壁画中找到佐证。在图中,没有茶碾,当然也无须碾茶,再从采用的茶具和它 们放置的顺序,以及人物的动作,都可以看出人们是在直接用沸水冲泡饮茶。用于点茶用的 元影青的刻花执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