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普通高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二语文12月月考试题 10 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广东省湛江市四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第二次大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广东省湛江市四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第二次大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湛江市四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第二次大考语文本试卷满分150 分。

考试用时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

材料一:互联网、大数据和AI 等技术的普遍应用,构筑了一个数字化的信息空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短视频成为互联网用户日益依赖的内容产品,青少年沉迷短视频的现象也越发普遍。

如何更好激发短视频的正向社会价值,防止短视频沉迷,值得全社会共同探讨和努力。

短视频既有生活的记录和抓取,也有类似原创短剧的展示,还有各种知识的普及,满足了人们的多样化需求。

同时,视频的长度又非常符合注意力法则,往往具有顺畅的用户体验。

此外,短视频平台还能根据算法,按用户偏好推送相应的内容。

对那些缺少时间管理观念和自我约束意识的用户,尤其是青少年来说,短视频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比如,造成大量的时间浪费,专注力受损;观看大量无意义的内容造成生活本身的空洞化;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现实感欠缺,等等。

针对短视频沉迷产生的负面影响,国家版权局积极推动短视频平台以及自媒体、公众号运营企业全面履行主体责任。

当前,一些短视频平台已经推出了青少年模式,对短视频的观看行为进行相对可行的管理。

监管部门还需拿出相应的办法,让防止短视频沉迷有规可依,让平台和创作者、发布者有所遵循。

此外,短视频的内容制作者也需要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努力避免出现低俗无价值的内容。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承担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学校、家庭和社会需要相互配合,帮助青少年树立健康积极的生活观,养成更强的自主、自觉意识,形成正常多样的爱好和积极合理的社交,培养对学习和工作的专注力,从而更加自信地拥抱正向、有更高文化含量的数字化时代。

(摘编自张颐武《激发短视频的正向社会价值》)材料二: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普遍应用,构筑了一个数字化的信息空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这一变化在赋能数字产业、释放科技创新红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不容忽视的挑战。

高一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

高一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

高一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下列各句中,加线字的词类活用现象归纳正确的一项是()①积善成德;②耻学于师;③假舟楫者,非能水也;④席卷天下;⑤外连衡而斗诸侯;⑥因利乘便;⑦东割膏腴之地;⑧却匈奴七百余里;⑨天下云集响应;⑩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A . ①②/③⑨⑩/⑤⑧/⑥/④⑦B . ①/②⑤⑧/③/④⑦/⑨⑩C . ①⑥/②/③⑩/④⑦⑨/⑤⑧D . ①②⑥/③⑨/④/⑤⑦/⑧2. (2分)下列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组是()A . 烟涛微茫信难求信:相信B . 批大郤,导大窾郤:空隙C .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硎:磨刀石D . 渌水荡漾清猿啼渌:清澈3. (2分)下列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 . 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

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

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善论,常被与孟子的性恶论比较。

B . 韩愈,字退之。

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

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C . 曹文轩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精擅儿童文学。

代表作品有《埋在雪下的小屋》《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等。

D . 高建群,新时期重要的西部小说家,被誉为浪漫派文学“最后的骑士”。

他的《最后一个匈奴》与陈忠实的《白鹿原》、贾平凹《废都》等陕西作家的作品引发了“陕军东征”现象,震动了中国文坛。

4. (2分) (2019高一上·福州期中) 下列各组中全都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①失其所与,不知②秦王还柱而走③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④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⑥群臣惊愕,卒起不意⑦张良出,要项伯⑧ 且贰于楚A . ①②⑤B . ①④⑥C . ③⑤⑧D . ③⑤⑦5. (2分)下列与“不吾知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 .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B . 子何为者邪C . 孟子遇于石丘D . 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6. (2分) (2017高一上·南充月考) 下列句子与例句中“焉”字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朝济而夕设版焉A . 焉用亡郑以陪邻B .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C .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D . 且焉置土石7. (2分) (2019高一上·鹤岗月考) 下列选项中省略成分补充错误的一项是()A . 敢以(之)烦执事B . 为(吾)击破沛公军C . 秦王购之 (以) 金千斤D . 其人(之)居远未来8. (2分)对下列诗句中“月”这一意象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2024届广东省湛江市普通高考第二次模拟测试二模语文试题(原卷版)

2024届广东省湛江市普通高考第二次模拟测试二模语文试题(原卷版)
“护目镜戴上!怎么回事?说你几次了!”二班长训斥列兵。
正在仰望雪山的列兵戴上护目镜,心里却是不大乐意。列兵上高原刚满两个月,这是第二次跟队巡逻。当作战地图上那些烂熟于心的黑色三角变成了眼前一座座活生生的雪山时,他才真正知道,每座山都是唯一的,每座山都是有生命的,没有谁能征服一座山。他要好好观察这些山,要为每座山都写一首诗。
D.句子④与第五段的内容形成对比,“不急,不慢,不停歇”“紧凑”表现出队伍的训练有素和战斗力。
8.文章是如何塑造二班长的形象的?请简要分析。
(摘编自龚鹏程《中西戏剧观念的差异》)
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亚里士多德“情节”概念的误解,是因为其《诗学》中的“muthos”在中国没有与之对应的词汇,而被翻译为“情节”。
B.亚里士多德从剧本,剧场去谈结构长短,而中国人讲结构则南辕北辙,侧重从“法”的一面论说,是从文本上说的。
队伍出发了。①作战靴踩在厚厚的雪上,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把满满一山谷的寂静踩了个碎。副营长扭头看一眼身后的二班长,说:“守平,今天是你们班?”二班长愣了一下,赶紧答是。副营长说了声好,回过头,又轻轻地说了一声,很好。二班长希望副营长再说点什么,可副营长不再吭声,迈步向前走了。二班长只好跟上去,踏着副营长踏出的脚印,低头默默揣测。
情节,只是说文章中的一个段落、一个关目、一节故事。之所以节目关目又称为情节,是因为中国文学强调情。人们一般都知道我国诗词以抒情为主,可是我国叙事文学一样重视情。或者说我国文化本来就重情。因此我们很少说“事”,总是说“事情”。李卓吾讲“从碎小闲淡处生出节目来,情景逼现”,也是由情讲节。
亚里士多德《诗学》传入中国后,我们用了“情节”这个词去译他的muthos乃是不得已的。因为我国本无他所说的那些概念,故无一相对之词汇可供对译。勉强译为“情节”自然也就引发了不少误解。

高二物理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高二物理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12月月考高二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钳的得0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E=F/q是电场强度的定义式,F是放入电场中的电荷所受的力,q是产生电场的电荷的电荷量B、库仑定律的表达式,式是点电荷q2产生的电场在点电荷q1处的场强大小,而是点电荷q1产生的电场在q2处场强的大小C、电荷在电场中不受静电力的作用,则该处的电场强度不一定为零D。

一小段通电导线在某处不受磁场力的作用,则该处磁感应强度一定为零【答案】B【解析】是电场强度定义式,F是放入电场中的试探电荷所受的力,q是放入电场中的试探电荷的电荷量,它适用于任何电场,q不是产生电场的场源电荷的电荷量,故A错误;库仑定律的表达式,式是点电荷q2产生的电场在点电荷q1处的场强大小,而是点电荷q1产生的电场在q2处场强的大小,故B正确;电荷在电场中受到的电场力:F=qE,因此电荷在某处不受静电力作用,则该处的电场强度为零,故C错误;一小段通电导线在某处不受磁场力作用,则估计是电流的方向与磁场的方向平行,该处磁感应强度不一定为零,故D错误。

因此B正确,ACD错误。

2、图中虚线是用实验方法描绘出的某一静电场中的一簇等势线,若不计重力的带电粒子仅受电场力从a点射入电场后恰能沿图中的实线运动,b点是其运动轨迹上的另一点,则带电粒子( )A。

a点的电势一定低于b点B、a点的动能一定小于b点C、a点的电势能一定小于b点D、a点的加速度一定小于b点【答案】C3、如图所示,初速度为零的质子()和α粒子()被相同的加速电场U1加速以后垂直射入偏转电场U2(粒子不计重力),则这两个粒子射出电场时的侧位移y之比为( )A、1∶1 B、1∶2C。

2∶1 D、1∶4【答案】A【解析】加速电场中依照动能定理得:,偏转电场中,平行于金属板方向:L=v0t,垂直于金属板方向:,加速度为:,联立以上各式得:,偏移量y与电荷的质量和电量无关,因此偏移量y之比是1:1,故A正确,BCD错误。

广东省湛江市2014—2015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广东省湛江市2014—2015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湛江市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高二语文必修⑤、选修《中国古代诗文欣赏》试卷注意:1.全卷共10页(含答题卷)五大题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答题,答案必须书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否则无效。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贮.存/伫.立祛.除/怯.懦调.理/陈词滥调.B.惊骇./弹劾.纤.维/悭.吝强.迫/强.人所难C.枯.竭/沽.名优渥./斡.旋伺.候/伺.机而动D.挑衅./河畔.揣.测/忖.度薄.饼/日薄.西山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省考试院在征询了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意见后,对“米国”、“普大喜奔”、“PK”一类日渐泛滥而有损语言规范的网络流行语发出了“封杀令”,明确强调凡高考作文中出现此类词语一概视为语病。

此举一出,石破天惊,即刻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媒体舆论也是众说纷纭。

A.泛滥 B. 一概C.石破天惊D.众说纷纭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第2094号决议,谴责朝鲜核试,中方对决议投了赞成票并作了有关说明。

B.伊拉克战争让美国得到了教训,在叙利亚,美国不再轻易使用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那种“地面战争”的干预。

C.教育部宣布,2015年,拥有自主招生权的高校,自主招生考试时间一律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成绩公布后进行。

D.食品安全,成为当前老百姓意见最突出的民生问题之一,主要是因为分散在多个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互相推诿导致的。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市场规则的确立,离不开完备的法律规范,也离不开有效的道德支撑和约束。

②市场规则是保证市场有效运作的基本原则。

③它们共同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二者共同作用,保证市场的正常运行。

④如果其中一方不讲信用,契约就是一张废纸,即使诉诸法律,也会损失市场效率。

⑤比如,市场交易要通过契约来完成,必然要制定各种"游戏规则",这就是法治的表现。

广东省湛江市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毕业班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广东省湛江市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毕业班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广东省湛江市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毕业班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20世纪20年代,一些社会学学者在建立中国社会学学科的同时,大力推动社会调查的发展,从北平人力车夫调查到无锡经济调查等,掀起了一场“社会调查运动”。

在此基础上,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为主力的学者提出“社会学中国化”的主张,引进西方人文生态学方法,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建立了“社区研究”的基本框架。

与“社会调查运动”相比,“社区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更进一步,主张选择一些相对固定的社区(村落)作为研究的基本单位,这有利于深入全面地认识社会的本质。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学者们开辟了多个社区研究的田野地点,诞生了以吴文藻、费孝通等为代表的“燕京学派”,形成了如费孝通《乡土中国》这样的理论著作,深刻把握和概括了中国乡土社会的本质。

改革开放以后,费孝通大力倡行社会调查的研究方法,我们通常也将其称为田野调查,这是对“社区研究”方法的拓展。

在费孝通的影响下,中国社会学学科始终以“从实求知”作为学科准则,走出了一条紧贴中国社会现实、反映中国发展经验的中国社会学道路。

在实践中,田野调查呈现出两种不同且相互对立的主张。

有学者主张抛开包括理论在内的一切成见,“拥抱”并忠实地反映在田野中感知的事实,强调调查本身所带来的“现场感”对研究的启发作用。

也有学者强调理论在田野现场中发挥的作用,认为如果没有理论的指导,尽管调查者自以为客观地反映了事实,但充其量只是收集了一些声音影像或意见态度,这非但无益于我们认识真正的社会事实,反而可能会误入歧途。

这两种主张走向极致,都会影响学术研究的深入性和真实性,有学者分别将其称为“朴素经验主义”和“抽象经验主义”。

朴素经验主义讲究“眼见为实”,将收集的材料当作研究的结论,缺少分析辨别,会将研究变成“报告”或“报道”;抽象经验主义则从理论出发,去田野中挑选与理论相应的材料,或者用理论“裁剪”现实,田野变成了理论的工具。

(精品)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精品)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平罗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高三语文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魏晋时期文学的自觉鲁迅说:“曹丕的一个时代可以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或如近代所说,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一派。

”“为艺术而艺术”是相对于两汉文艺“厚人伦,美教化”的功利艺术而言。

以曹丕为最早标志,它确乎是魏晋新风。

鲁迅又说:“汉文慢慢壮大是时代使然,非专靠曹氏父子之功的,但华丽好看,却是曹丕提倡的功劳。

”曹丕地位甚高,后来又做了皇帝,极人世之崇荣,应该是实现了人生的最高理想了吧,然而并不。

他依然感到“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两者并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帝王将相、富贵功名可能很快便是白骨荒丘,真正不朽、能够世代流传的却是精神生产的东西。

“不假良史之词,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曹丕《典论•论文》)显赫一时的皇帝可以湮没无闻,华丽优美的词章并不依附什么却被人们长久传诵。

可见曹丕所以讲求和提倡文章华美,是与他这种对人生“不朽”的追求相联系的。

这样,文学及其形式本身,其价值和地位便大不同于两汉。

在当时,文学实际总是宫廷玩物。

司马相如、东方朔这些专门的语言大师乃是皇帝弄臣,处于“俳优畜之”的地位。

那些堂哉皇也的皇皇大赋,不过是歌功颂德、点缀升平,再加上一点所谓“讽喻”之类的尾巴以娱乐皇帝而已。

至于绘画、书法等等,更不必说,这些艺术部类在奴隶制时代(作者持“魏晋封建说”,认为我国秦汉时期仍处于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自魏晋开始。

)更没有独立的地位。

在两汉,文学与经术没有分家。

《盐铁论》里的“文学”指的是儒生的政治学,贾谊、班固、张衡等人也不是作为文学家而是因具有政治家、大臣、史官等身份而有其地位的和名声的。

在两汉,门阀大族累世经学,家法师传,是当时的文化保护者、垄断者,当他们取得不受皇权任意支配的独立地位,即建立起封建前期的门阀统治后,这些世代沿袭着富贵荣华、什么也不缺少的贵族们,认为真正有价值有意义能传之久远以至不朽的,只有由文学表达出来的他们个人的思想、情感、精神、品格,从而刻意作文,“为艺术而艺术”,开始意识到诗文具有自身的价值意义,不只是功利附庸和政治工具,等等,便也是很自然的了。

广东省湛江市坡头区 -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试题粤教版

广东省湛江市坡头区 -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试题粤教版

高二年级期中测试语文卷(考试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请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上)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逸(yì)事槊(shuî)上大噪(zào)老躄(bì)缧(lãi)绁(xiâ)B. 卑(bēi)弱覆校(xiào)戢(jí)士晡(bū)食暴(bào)肌肤C. 泾(jīng)州窜(chuàn)名袒(tǎn)臂恬(tián)然圜(yuán)墙D. 击柝(tuî)封识(shí)姁姁(xǔ)拱(gǒng)手赭(zhě)衣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关于银行业“高利润”和“乱收费”的讨论还在继续,民众对银行业服务收费问题的关注已到了锱铢必较....的程度。

B.不少网友对那些在网络上脱颖而出....的涂鸦之作颇有微词,认为它们不仅损害了名人的形象,也亵渎了民族的文化。

C.台北故宫博物院落成50年以来,其文物安全管理水平鹤立鸡群....,它的管理经验非常值得北京故宫博物院学习借鉴。

D.刑事诉讼法是程序法,修改其任何部分,都会影响到其他部分,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对它的修改短时间难以完成。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句是()A.奶粉、食用油、快餐、洗发水等物品的价格相继涨价,专家表示,这与国家宏观调控的方向背道而驰,对未来经济会产生不良影响。

B.桃花汛期,黄河壶口水流量达到了最高峰,湍急的水流形成了约百米宽的瀑布,昔日小桥下干枯的河道流水奔腾,景象壮观。

C.作为国饮的茶叶,早已畅销海内外,然而在资本市场日益繁荣的今天,几万个茶企不抵一个英国立顿,谁能否认这不是国人的悲哀?D.不同的航空公司对乘客免费托运行李的额度有不同要求,有些航空公司规定,经济舱旅客每人可以免费托运两件重23公斤的行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学期高二语文12月月考试题10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是()A.冠(guān)冕参差(cēn cī)羽扇纶(lún)巾悄(qiǎo)然无声B.泥(ní)古给(gěi)予相形见绌(chù)天降横(héng)财C.佯(yáng)攻江堤(tí)载(zài)入史册蟠(pán)桃盛筵D.憎(zēng)恶生肖(xiào)西学东渐(jiān)重创(chuāng)敌人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苍桑完壁归赵分崩离析灵宵宝殿B.烦燥怒涛排壑安知若素人生真谛C.脉搏走投无路拾金不昧唉声叹气D.侯车喟然长叹暮蔼沉沉修戚相关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为表达对彝良“9·7”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云南省昭通市政府决定:11时19分起,全市人民默哀三分钟,汽车鸣笛、防空警报鸣响。

②央视大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风靡全国,该片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来中国饮食文化。

③“朦胧诗”的诗意非常,一般人不易读懂。

A.致哀展示隐晦B.志哀显示隐讳C.致哀显示隐讳D.志哀展示隐晦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恶性食品安全事件,一些单位或个人在食品安全方面,屡屡将社会大众的生命置之度外,唯利是图。

B.一部诋毁伊斯兰教先知穆罕穆德的电影引发了一场巨大的“反美浪潮”。

其实数十年来穆斯林民众一直对美国的危言危行不满,那部电影只不过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C.近来,多弹头洲际导弹试射成功、新052D型导弹驱逐舰下水、航母定编为“16”准备服役,以及日前歼-31的公开,这些都表明:中国军队有能力也正严阵以待随时出征,完成保卫国家领土安全的光荣使命!D.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白,号青莲居士;李商隐,字义山;杜甫,号少陵野老;杜牧,号樊川居士。

李白与杜甫合称“李杜”,李商隐与杜牧合称“小李杜”。

B.曹禺,原名万家宝,中国现代剧作家。

《雷雨》以卓越的艺术才华深刻描绘了旧制度必然崩溃的图景,对走向没落和死亡的阶级给予了有力的揭露和抨击。

其作品还有《日出》《北京人》《原野》等。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鲁迅高度赞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和后来的《汉书》等合称“二十四史”。

D.词,产生于隋唐,盛于两宋,又称“琴趣”“曲子词”“诗余”“长短句”。

宋词分婉约和豪放两派。

豪放派词的代表是苏轼和柳永,婉约词的代表是辛弃疾和李清照。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塑料袋:“20世纪最糟糕的发明”100多年前的某个10月24日,奥地利人马克斯•舒施尼发明了塑料袋,这种包装物既轻便又结实,在当时无异于一场科技革命。

从此以后,人们外出购物时顿感一身轻松,不需要携带任何东西,因为商店、菜场都备有免费的塑料袋。

可舒施尼做梦也没有想到,到塑料袋百岁“诞辰”纪念日时,它竟然被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

塑料袋“糟糕”,是因为它大多是用不可降解和不可再生的材料生产的,处理这些白色垃圾很多时候都只能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

据科学家测试,塑料袋埋在地里需要200年以上才能腐烂,并且严重污染土壤;而焚烧所产生的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同样会造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个形象的比喻,说如果把人们每年使用的塑料袋覆盖在地球表面,足以使地球穿上好几件“白色外衣”。

一时间,“远离塑料袋”“拒用塑料袋”“禁用塑料袋”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事实上,要在短时间内完全禁止使用塑料袋是不现实的。

积极的态度是依靠科技进步,即采用回收利用和降解相结合的办法去解决。

工业包装膜、商品包装袋(膜)用后较干净,应作为主要回收利用对象,分类收集再生利用,这在国内外都已有许多成功经验。

而对于那些量大、分散、脏乱、难于收集或再生利用经济效益甚微的一次性塑料包装袋,则应该使用可降解塑料生产。

然而环保意识不是一夜之间就能树立的,一方面,塑料袋像臭豆腐一样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因为它的确有它的便利之处;另一方面,许多消费者认为,塑料袋是免费赠送的,不花钱的东西不用白不用。

针对这种情况,1989年7月起,美国近半数的州实施了《塑料袋禁用法》,禁止所有不能分解和还原处理的食品塑料包装袋上市。

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禁用厚度不到20微米的塑料袋,并控制生产这种塑料袋的原料。

意大利则实行《塑料袋课税法》。

这些法律的推行,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以爱尔兰为例,自从征收塑料袋税之后,全国塑料袋的使用量降低了90%。

与此同时,各国都加强了对可降解塑料包装材料的研制,并加大了开发塑料回收利用技术的力度。

舒施尼那项“最糟糕的发明”将以一种全新的形式继续为人类造福。

6.塑料袋被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不属于其根本原因的一项是A.发明了塑料袋以后,商店、菜场都备有免费的塑料袋,使用过于普及。

B.塑料袋大多是用不可降解和不可再生的材料生产的,造成的白色垃圾难以处理。

C.处理塑料袋造成的白色垃圾,一般只能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但挖土填埋污染土壤,高温焚烧污染大气环境。

D.奥地利人马克斯•舒施尼发明的塑料袋,虽轻便结实,但造成了环境污染。

7.对待这项“最糟糕的发明”的积极态度,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控制使用量,加大开发塑料回收利用技术的力度。

B.禁止所有不能分解和还原处理的食品塑料包装袋上市,控制生产这种塑料袋的原料。

C.加强宣传,树立环保意识,完全禁止使用塑料袋。

D.依靠科技进步,加强对可降解塑料袋包装材料的研制。

8.根据文章所提供的信息,下列分析最合理的一项是A.随着科技进步,不久,可降解的塑料将完全取代所有不能分解和还原处理的塑料。

B.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就会意识到塑料袋对环境的影响,自觉“远离塑料袋”“拒用塑料袋”“禁用塑料袋”。

C.在研制出可降解塑料包装材料的同时,加大开发塑料回收利用技术的力度,塑料袋将继续为人类造福。

D.有些国家利用法律来治理白色污染,已有许多成功经验,这一做法在世界各国将会普遍推行。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黄冈竹楼记①黄冈地多竹,大者如椽。

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

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

蓁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

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夐幽静,不可具状。

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

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被鹤氅衣,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

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彼齐云、落星,高则高矣;井干、丽谯②,华则华矣;止于贮妓女,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

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

”噫!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丙申,移广陵;丁酉又入西掖;戊戌岁除日,有齐安之命;己亥闰三月到郡。

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咸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记。

(选自《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读本)》)注:①王禹偁(954-1001年),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他是改革派的先驱,其诗文创作都体现着关心人民疾苦、注重国是的积极进取精神。

本文是作者被贬黄州时所作。

②齐云、落星、井干、丽谯:都是古代名楼的名字,高大华丽。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比屋皆然比屋:比一比这些屋子B.不可具状具,同“俱”,副词,全,都,详细地。

C.亦谪居之胜概也胜概:往事,美景D.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第:但,只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A.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廉颇肉袒负荆,因宾客至相如门谢罪B.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樊)哙拜谢,起,立而饮之C.荆轲顾笑武阳,前谢曰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D.以勇气闻于诸侯属予作文以记之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中描绘了竹楼清幽的环境,表现作者潇洒淡泊的生活情趣和被贬后豁达自适的心情,同时也透露出不满的情绪。

B.文章引齐云、落星、井干、丽谯四座历史上有名的高楼与竹楼作对比,表明作者喜爱竹楼、甘愿清苦、鄙夷声色、不慕荣华的高尚情怀。

C.本文详略得当,文章先略写黄冈多竹和用竹造屋的好处,再重点描写了竹楼内所适宜做的四件事情:夏听急雨、冬听密雪、鼓琴咏诗、围棋投壶。

D.文中多用排比,着力渲染,叙中夹议,寓情于景,特别是对于竹楼各种声响的生动描绘,更是各具特色,极富诗意。

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1)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

(3分)(2)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

(3分)(3)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3分)13.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断句不超过6处)(3分)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14.阅读下面李白的两首怀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越中览古苏台览古李白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选自《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1)这两首诗在主旨上是否相同?请作简要的概述。

(4分)(2)这两首诗在写作方法上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

(4分)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计分)(5分)(1)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2)无边落木萧萧下,。

(杜甫《登高》)(3)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4)别有幽愁暗恨生,。

(白居易《琵琶行》)(5)?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6)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苏轼《赤壁赋》)(7)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荀子《劝学》)(8)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铸以为金人十二。

(贾谊《过秦论》)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0分,共4小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依偎——重庆街景黄济人“依偎”这个词,是很难用在眼前这位年轻人身上的。

他显然来自农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