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和单侧重比重腰硬联合麻醉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比较
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方式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方式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效果比较【摘要】骨关节疾病是常见的疾病之一,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这类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是常用的麻醉方式,在髋关节置换术中各有优势和劣势。
全麻能够提供深度的无痛状态,但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腰硬联合麻醉则可以减少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
本文对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其并发症和疼痛管理进行对比。
最后就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的优缺点进行了总结,给出了临床应用建议,并展望未来研究的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选择方式,以提高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全麻,腰硬联合麻醉,髋关节置换术,临床效果,比较分析,并发症,疼痛管理,优缺点比较,临床应用建议,未来研究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骨关节疾病的常见手术之一,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麻醉技术的不断提高,手术方式也日益多样化。
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作为常用的麻醉方式,在髋关节置换术中都有其独特的应用优势和临床效果。
全麻能够使患者在手术期间处于完全麻醉状态,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进行;而腰硬联合麻醉则可以减少手术中的出血量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更好地控制术中的疼痛感。
对于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方式选择,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都有其适用的情况和不同的特点。
本研究将对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为临床麻醉医生在手术选择中提供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效果,探讨两种麻醉方式在手术中的应用优势和风险问题。
具体目的包括:比较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患者手术中的镇痛效果、手术操作便捷度、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恢复情况;分析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疼痛管理的差异,探讨对患者的术后舒适度和康复情况的影响;总结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优缺点,为临床医师提供更好的麻醉选择参考,促进手术治疗效果的提高和患者术后康复的顺利进行。
髋关节置换术应用全身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的术中及术后效果的比较

髋关节置换术应用全身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的术中及术后效果的比较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严重髋关节疾病的有效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
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麻醉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是常用的麻醉方法,在髋关节置换术中被广泛采用。
全身麻醉通过全身药物作用产生麻醉效果,使患者处于昏迷状态。
而腰硬联合麻醉则是在腰椎穿刺后向硬膜外腔或腰椎间隙注入局部麻醉药物,实现局部麻醉效果。
虽然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均可用于髋关节置换术,但二者在术中及术后效果方面差异较大,目前关于二者的比较研究较少。
本研究旨在比较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提供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比较髋关节置换术中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的术中及术后效果,以评估两种麻醉方式的优劣势。
通过比较术中效果、术后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可以为临床医生选择最适合患者的麻醉方式提供依据,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研究还旨在为进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并指导未来研究的方向,为改进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方式和麻醉方式提供依据。
通过本研究的比较,希望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提高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本研究的关键部分,它决定了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了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在我院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观察和统计。
我们收集了2019年至2021年期间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手术方式、麻醉方式、术中指标、术后恢复情况等相关数据。
然后,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全身麻醉组和腰硬联合麻醉组,分别进行数据分析和比较。
在数据分析过程中,我们采用了统计学方法,如t检验、χ2检验等,对术中和术后效果进行比较,并计算出并发症发生率。
通过科学的数据分析和比较,我们将得出全身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术中和术后效果的比较结果,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腰硬联合麻醉与全麻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腰硬联合麻醉与全麻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目的对应用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两种方式对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在手术期间实施麻醉的效果进行对比研究。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4例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平均每组42例。
采用全麻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期间实施麻醉;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对研究组患者在手术期间实施麻醉。
结果研究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期间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应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对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在手术期间实施麻醉的效果非常明显。
标签:腰硬联合麻醉;髋关节置换术;全麻对老年患者实施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是临床外科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手术操作。
该项手术主要具有造成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率较高等几大特点。
部分患者会同时合并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病等疾病。
因此,在手术治疗开始前如何对科学、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案进行选择显得非常重要。
本次研究对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实施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进行对比。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84例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平均每组42例。
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年龄24~71岁,平均年龄(46.3±1.9)岁;体重44~73 Kg,平均体重(55.1±2.4)Kg;发病时间1~17 h,平均发病时间(4.2±0.7)h;研究组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年龄22~73岁,平均年龄(46.4±1.8)岁;体重43~72 Kg,平均体重(55.2±2.5)Kg;发病时间1~19 h,平均发病时间(4.3±0.8)h。
上述四项自然指标两组研究对象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納入标准①我院接诊的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②患者发病时间在24 h以内;③患者年龄在20~75岁;④患者体重水平在正常范围内;⑤患者以往没有接受过任何手术治疗;⑥排除患者合并患有其他疾病的可能;⑦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髋关节置换术应用全身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的术中及术后效果的比较

髋关节置换术应用全身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的术中及术后效果的比较【摘要】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严重髋关节疾病的有效方法,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是常用的麻醉方式。
本文旨在比较两种麻醉方式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术中和术后效果。
通过对术中效果、术后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分析,发现腰硬联合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具有更好的镇痛效果和术后恢复。
全身麻醉在手术过程中更为方便且稳定。
结论表明,在个体具体情况下可灵活选择麻醉方式,也提出建议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患者情况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
展望未来,有必要进一步探讨两种麻醉方式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长期效果和安全性,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研究依据。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全身麻醉、腰硬联合麻醉、术中效果、术后效果、并发症、比较、临床建议、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常见的骨科手术,主要用于治疗严重的髋关节退行性疾病。
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手术方式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
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作为常用的麻醉方式,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全身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广泛应用,能够提供全面的麻醉效果,使患者处于完全失去知觉和疼痛感的状态,从而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而腰硬联合麻醉则是通过药物注射到脊髓腔内,使下半身和盆腔失去感觉,同时保持上半身的知觉,较为安全且能够减少对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影响。
目前对于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以及术中和术后的比较研究尚不足。
本研究旨在比较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术中和术后效果,为临床提供更清晰的指导和选择。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全身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的术中及术后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为临床医生选择最适合的麻醉方式提供依据。
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是目前常用的两种麻醉方式,它们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效果有着各自的优缺点。
通过比较这两种麻醉方式的术中效果、术后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我们希望能够找到更加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
髋关节置换术应用全身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的术中及术后效果的比较

髋关节置换术应用全身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的术中及术后效果的比较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一种常见手术方法,通常用于治疗严重的髋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
随着手术技术和麻醉技术的不断进步,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已经成为髋关节置换术中常用的麻醉方式。
全身麻醉是通过静脉输注药物使患者全身进入麻醉状态,手术期间患者处于无意识状态,完全无痛感。
全身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可以提供良好的麻醉效果,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同时还能减轻术中患者的焦虑和疼痛感。
相比之下,腰硬联合麻醉是通过在腰椎穿刺注射药物,使患者下半身麻醉,手术期间患者清醒,但下半身无痛感。
腰硬联合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可以减少全身麻醉相关的并发症,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选择全身麻醉还是腰硬联合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一直是临床上的一个争论焦点。
本研究旨在比较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术中和术后效果,为临床提供更为科学的麻醉选择。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髋关节置换术中全身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的术中及术后效果,旨在探讨两种麻醉方式在手术中的优劣势,为临床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提供依据。
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是目前常用的两种麻醉方式,各有其优缺点,但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优势和劣势尚未有清晰的对比。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两种麻醉方式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其术中效果和术后效果的差异,为临床医生在选择麻醉方式时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通过本研究的结果,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式。
1.3 研究意义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严重髋关节疾病的重要方法,手术方式的选择对手术效果和患者康复有着重要影响。
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作为常用的麻醉方式,在髋关节置换术中有各自的应用优势。
比较全身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术中和术后效果,对于探讨两者在手术治疗中的优劣势具有重要意义。
探讨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探讨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比较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麻醉效果以及安全性。
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9月—2017年10月于该院进行髋关节置换治疗的82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1例。
对照组麻醉方式采用全麻,治疗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观察两组麻醉的起效时间、持续时间、术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并发症等。
结果在起效时间与持续时间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手术过程中,治疗组的血流动力学、心率、血压状况比对照组稳定,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良反应对照组为17.07%,而治疗组中没有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治疗组的安全性较对照组高,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髋关节置换术中,腰硬联合麻醉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明显优于全麻,具有起效快、持续时间长并且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等特点,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全麻;腰硬联合麻醉;髋关节置换术[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anesthetic effect and safety of general anesthesia and combined spinal epidural anesthesia in hip replacement. Method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select 82 cases of hip replacement therapy in the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5 to October 2017. 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divided into two groups randomly,and 41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treatment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anesthetized with general anesthesia,and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mbined spinal and hard anesthesia. The onset time,duration,hemodynamic changes and complica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Results in the onset time and duration,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During the operation,the hemodynamics,heart rate and blood pressur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more stabl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postoperative adverse reaction control group was compared. For 17.07%,there were no adverse reactions such as nausea and vomiting in the treatment group,and the safety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in the replacement of hip joint,the anesthesia effect and safety of combined spinal epidural anesthesia is obviously superior to general anesthesia.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ast onset,long duration,less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high safety.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and applying in clinical practice.General anesthesia;combined spinal epidural anesthesia;hip arthroplasty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治疗髋关节病变最有效的方法,它能够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髋关节的功能,减少患者的病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髋关节置换术应用全身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的术中及术后效果的比较

髋关节置换术应用全身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的术中及术后效果的比较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常见的骨科手术,用于治疗髋关节疾病和损伤。
在术中,麻醉方法的选择对手术效果和术后恢复至关重要。
目前,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是两种常用的麻醉方式。
本文将对这两种麻醉方式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术中及术后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一、术中效果比较1.全身麻醉全身麻醉是通过给患者静脉注射麻醉药物,使其意识丧失、痛觉消失和肌肉松弛,从而实现手术需要的各项条件。
全身麻醉下手术操作空间大,医生可以更自由地进行手术操作,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
2.腰硬联合麻醉腰硬联合麻醉是通过在腰椎下方蛛网膜外间隙注射麻醉药物,使患者在腰部以下麻醉,但保持清醒。
腰硬联合麻醉下患者可以主动参与呼吸活动,减少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
因为患者清醒,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感觉反馈进行手术操作,减少手术创伤。
全身麻醉下术后患者恢复较慢,常常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
麻醉药物对肝肾功能的影响也会影响术后的康复情况。
全身麻醉下机械通气时间较长,术后肺部感染的风险也增加。
腰硬联合麻醉下术后恢复快,患者无意识丧失,术后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较少。
患者术后疼痛感知减轻,术后恢复运动功能的能力较强。
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各有优势。
全身麻醉适合对手术操作空间要求较高的情况,术中减少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
而腰硬联合麻醉适合对患者术后康复要求较高的情况,术后恢复快,疼痛感知减轻。
在选择麻醉方式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要求进行综合考虑,以达到最佳的术中及术后效果。
髋关节置换术应用全身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的术中及术后效果的比较

髋关节置换术应用全身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的术中及术后效果的
比较
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重要的手术方式,适用于髋关节严重损伤或退行性疾病患者。
在
术中使用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是两种常见的麻醉方式,它们各有优劣。
本文旨在比较
这两种麻醉方式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术中及术后效果,以便医生和患者选择更合适的麻醉
方式。
一、术中效果比较
1. 全身麻醉:全身麻醉是通过给患者注射镇静剂和麻醉药物,让患者完全失去意识,达到手术需要的麻醉深度。
这种麻醉方式对于手术切口的张开和髋关节置换具有良好的效果,手术过程中患者不会感觉到疼痛,医生和护士可以更好地控制手术操作,提高手术成
功率。
但全身麻醉对患者的心血管和肺功能有一定影响,术后恢复较慢,有一定的术后恶
心呕吐和认知功能障碍风险。
全身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术中效果较好,可以更好地控制手术操作,但术后恢复
较慢,有一定的风险;腰硬联合麻醉术中不会影响手术操作,术后恢复快,能够减少术后
并发症的发生,但局部麻醉药物的蔓延需要医生和护士更加小心谨慎。
在选择麻醉方式时
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要求进行综合考虑。
1. 全身麻醉:全身麻醉在术后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认知功能障碍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需要额外的处理和护理。
麻醉药物对患者的心血管和肺功能有一定影响,患者术后需
要较长时间的康复训练和调理。
2. 腰硬联合麻醉:腰硬联合麻醉在术后能够减少恶心呕吐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患者术后恢复快,可以更快地进行康复训练和恢复日常生活,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麻醉·2012年12月第50卷第36期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replacement,THR)手术范围广,出血较多,手术时需要放置骨水泥,并发症发生率高。
而且髋关节疾病患者多为老年病人,常合并多种内科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并且重要器官功能低下。
加大了麻醉的要求,增加了麻醉的选择难度[1]。
近来,全髋关节置换术到底选择全麻还是腰硬联合麻醉,研究者间存在着不同的意见。
本研究通过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选择全麻和单侧重比重腰硬联合麻醉进行研究,分析两种麻醉方式对手术的影响,以保障患者在安全的状态下完成手术,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07年5月~2012年4月的106例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男56例,女50例,年龄62~86岁,平均(71.2±8.7)岁,ASA(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I~Ⅲ级,髋骨性关节炎43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45例,外伤性股骨颈骨折18例;随机分为两组A、B两组,A组(n=53)行气管插管全凭静脉麻醉,B组(n=53)行腰硬联合麻醉。
合并原发性高血压40例,糖尿病46例,慢性肺部疾病36例,心电图异常62例,如心室肥大、室性早搏、冠状动脉血供不足、束支传导阻滞等。
排除标准:或有麻醉禁忌,或血压高于160/100mm Hg,或血糖大于10mmol/L者。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内科合并症等方面比较均无明显差异。
1.2麻醉方法1.2.1全麻组(A组)采用静脉复合全麻,麻醉诱导咪达唑仑0.03mg/kg,维库溴铵2倍ED95剂量,舒芬太尼0.4μg/kg,丙泊酚(1~1.5)mg/kg顺序诱导,气管插管后接麻醉机控制呼吸,潮气量(8~10)mL/kg,呼吸频率12次/min。
麻醉维持为丙泊酚(8~10)mg/(kg.h)泵注,维库溴铵每次1倍ED95剂量、舒芬太尼每次5μg间断推注,术后镇痛,术毕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2]。
全麻和单侧重比重腰硬联合麻醉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比较熊振辉1金娅芳21.深圳市龙岗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广东深圳518100;2.深圳市南山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广东深圳518100[摘要]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与单侧重比重腰硬联合麻醉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为该类病人的临床麻醉提供参考。
方法将106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全麻组(A组)和硬腰联合麻醉组(B组),观察麻醉前、麻醉后SBP、DBP、HR,并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B组麻醉效果(90.6%)优于A组(84.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B组深静脉栓塞、肺部感染、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均能满足手术需要,但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并发症少,更优于后者。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腰硬联合麻醉;全身麻醉;单侧重比重[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9701(2012)36-0068-02Unilateral weighty specific gravity combined spinal epidural anesthesia and general anesthesia on total hip replacement:A clinical analysis of53casesXIONG Zhenhui1JIN Yafang21.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Longgang of Shenzhen City,Shenzhen518100,China;2.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Nanshan People’s Hospital in Shenzhen City,Shenchen5181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effects of general anesthesia and unilateral weighty specific gravity 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CSEA)in total hip replacement.Methods A total of106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general anesthesia group(group A,n=53)and combined spinal epidural anesthesia group(group B,n=53).The anesthetic effect,complications,HR,SBP,and DBP of patients during and after operation in the two groups were recorded.Results Al-though the anesthetic effect in group B(90.6%)was better than that in group A(84.9%),but there was significnt differ-ence(P>0.05).About complications such as deep vein thrombosis,lung infection,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 after operation,group B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in group A(P<0.05).Conclusion 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 and gen-eral anesthesia can meet the surgical needs,but CSEA has fewer complications,and better than general anesthesia.[Key words]Total hip replacement;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General anesthesia;Unilateral weighty specific gravity1.2.2腰硬联合麻醉组(CESA组)麻醉以患侧肢体朝下摆放体位,以L3-4椎间隙进针,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穿刺针继续穿刺进入蛛网膜下腔,抽出针芯,若见脑脊液从针空流出,按照身高和体重腔内注入重比重麻醉药物2.0~2.2mL(0.75%左布比卡因1.2mL+10%GS1mL),时间控制在30s内,拔出腰麻针,置入硬膜外导管,留置长度3.0~3.5cm,侧卧5min后再平躺,手术时间过久或麻醉平面不够时,可注入1.5%盐酸利多卡因4~7mL,术中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和尿量等,术后使用镇痛装置(PCEA)[3]。
1.3麻醉效果评价标准显效:镇痛效果良好,肌肉完全松弛,无牵拉疼痛感,手术进展顺利;有效:麻醉后牵拉肌肉,有轻度不适感,但不影响手术继续进行;无效:牵拉肌肉,患者反应明显,无法继续进行手术[4]。
1.4观察指标分别记录麻醉前后血流动力学的波动变化: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以及深静脉栓塞(DVT)、肺部感染、认知功能障碍等并发症。
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以P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两组麻醉效果的比较A组显效率69.8%,有效率15.1%,总有效率为84.9%;B组显效率73.6%,有效率17.0%,总有效率为90.6%。
两组患者在有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麻醉效果的比较[n(%)]2.2血液动力学变化两组间SBP和DBP麻醉后较麻醉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91,3.184,2.164,2.216,均P<0.05),两组间SBP、DBP、HR和SpO2,麻醉后对比观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2.3术后并发症比较A组诊断为深静脉栓塞10例(18.99%);B组诊断3例(5.7%),B组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A组发生肺部感染为13例(24.5%),高于B组3例(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B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为2例(3.8%),低于A组9例(17.0%)发生率(P<0.05),见表3。
3讨论随着髋关节置换术的不断成熟与完美,安全性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髋关节严重疾病以及髋关节骨折的患者选择髋关节置换术来进行治疗,同时患者对麻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麻醉方式为硬膜外麻醉,虽然此方法安全性好,但麻醉起效时间较慢,且常常发生阻滞不完全。
腰麻或硬膜外麻醉均存在不同的缺点,如阻滞不完全,术中牵拉反应严重、引起患者腹肌紧张而导致手术困难、甚至无法完成手术[5]。
腰硬联合麻醉方法具有上述两种麻醉方法的优点,且起效快,效果明显,麻醉药用量小,手术区域肌松完全,麻醉管理相对方便,不受手术时间限制,对呼吸循环影响轻微,单侧腰硬联合麻醉对循环影响更加小,也可通过硬膜外置管提供长时间手术的麻醉和术后镇痛,加上针内针法技术,使得并发症大为减少,腰硬联合麻醉有其独特点,它是先穿刺进入硬膜外腔,再进腰穿针,穿刺成功的标志是可见脑脊液流出,再考虑注入麻醉药物,因此明显减少了穿刺失败率。
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为深静脉血栓(DVT)。
有研究表明,接受硬膜外麻醉的患者术后DVT发生率为9.5%,而全麻患者术后DVT发生率为26.3%[6]。
本研究腰硬联合麻醉DVT 发生率较低,考虑与下面因素有关:①椎管内麻醉使交感神经阻滞,下腔静脉扩张,下肢循环血流量增加,因此DVT不容易发生。
②减轻心肺负荷,抑制血小板的激活,因此降低高凝状态。
③局麻药有抗血栓作用,因此可抑制微血栓形成。
④可早期下床活动,减少血栓形成。
我们在进行腰硬联合麻醉时体会到:需预先扩容;减少局麻药用量,控制注药速度;控制麻醉平面。
本研究中麻醉后A组SBP、DBP、HR和SpO2与B组无明显差异(P>0.05)。
注意这些方面,老年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就会控制在很小的范围内。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腰硬联合麻醉与全身麻醉均可应用于THR,两种麻醉方式均有其自身特点,但腰硬联合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全身麻醉[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