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数学综合复习训练题22
2010年高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

2010年高考数学试题选择、填空题——函数1、(2010陕西文数)7.下列四类函数中,个有性质“对任意的x >0,y >0,函数f (x )满足f (x +y )=f (x )f (y )”的是(A )幂函数(B )对数函数(C )指数函数(D )余弦函数2、(2010辽宁文数)(4)已知0a >,函数2()f x ax bx c =++,若0x 满足关于x 的方程20ax b +=,则下列选项的命题中为假命题的是(A )0,()()x R f x f x ∃∈≤ (B )0,()()x R f x f x ∃∈≥ (C ) 0,()()x R f x f x ∀∈≤ (D )0,()()x R f x f x ∀∈≥ 3、(2010全国卷2文数)(4)函数y=1+ln(x-1)(x>1)的反函数是 (A )y=1x e +-1(x>0) (B) y=1x e -+1(x>0) (C) y=1x e +-1(x ∈R) (D)y=1x e -+1 (x ∈R) 4、(2010江西理数)9.给出下列三个命题: ①函数11cos ln21cos x y x-=+与ln tan2x y =是同一函数;②若函数()y f x =与()y g x =的图像关于直线y x =对称,则函数()2y f x =与()12y g x =的图像也关于直线y x =对称;③若奇函数()f x 对定义域内任意x 都有()(2)f x f x =-,则()f x 为周期函数。
其中真命题是A. ①②B. ①③C.②③D. ②5、(2010安徽文数)(6)设0abc >,二次函数2()f x ax bx c =++的图像可能是6、(2010重庆文数)(4)函数y =(A )[0,)+∞ (B )[0,4] (C )[0,4) (D )(0,4) 7、(2010浙江文数)2.已知函数 1()log (1),f x x =+若()1,f α= α= (A)0(B)1(C)2 (D)38、(2010重庆理数)(5) 函数()412xxf x +=的图象A. 关于原点对称B. 关于直线y=x 对称C. 关于x 轴对称D. 关于y 轴对称 9、(2010山东文数)(11)函数22x y x =-的图像大致是10、(2010山东文数)(8)已知某生产厂家的年利润y (单位:万元)与年产量x (单位:万件)的函数关系式为31812343y x x =-+-,则使该生产厂家获得最大年利润的年产量为(A )13万件 (B)11万件 (C) 9万件 (D)7万件11、(2010山东文数)(5)设()f x 为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当0x ≥时,()22x f x x b=++(b 为常数),则(1)f -=(A )-3 (B )-1 (C )1 (D)3 12、(2010山东文数)(3)函数()()2log 31x f x =+的值域为A. ()0,+∞B. )0,+∞⎡⎣C. ()1,+∞D. )1,+∞⎡⎣ 13、(2010北京文数)(6)给定函数①12y x =,②12l og (1)y x =+,③|1|y x =-,④12x y +=,期中在区间(0,1)上单调递减的函数序号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14、(2010北京文数)⑷若a,b 是非零向量,且a b ⊥,a b ≠,则函数()()()f x x a b x b a =+⋅-是(A )一次函数且是奇函数 (B )一次函数但不是奇函数 (C )二次函数且是偶函数 (D )二次函数但不是偶函数15、(2010四川理数)(4)函数f (x )=x 2+mx +1的图像关于直线x =1对称的充要条件是 (A )2m =- (B )2m = (C )1m =- (D )1m = 16、(2010天津文数)(10)设函数2()2()g x x x R =-∈,()4,(),(),().(){g x x x g x g x x x g x f x ++<-≥=则()f x 的值域是(A )9,0(1,)4⎡⎤-⋃+∞⎢⎥⎣⎦ (B )[0,)+∞ (C )9[,)4-+∞(D )9,0(2,)4⎡⎤-⋃+∞⎢⎥⎣⎦17、(2010天津文数)(5)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A)m R ,f x x mx x R ∃∈+∈2使函数()=()是偶函数 (B)m R ,f x x mx x R ∃∈+∈2使函数()=()是奇函数 (C)m R ,f x x mx x R ∀∈+∈2使函数()=()都是偶函数 (D)m R ,f x x mx x R ∀∈+∈2使函数()=()都是奇函数18、(2010天津文数)(4)函数f (x )=2xe x +-的零点所在的一个区间是 (A)(-2,-1) (B) (-1,0) (C) (0,1) (D) (1,2)19、(2010天津理数)(8)若函数f(x)=212log ,0,log (),0x x x x >⎧⎪⎨-<⎪⎩,若f(a)>f(-a),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A )(-1,0)∪(0,1) (B )(-∞,-1)∪(1,+∞) (C )(-1,0)∪(1,+∞) (D )(-∞,-1)∪(0,1)20、(2010天津理数)(3)命题“若f(x)是奇函数,则f(-x)是奇函数”的否命题是(A)若f(x) 是偶函数,则f(-x)是偶函数 (B )若f(x)不是奇函数,则f(-x)不是奇函数(C )若f(-x)是奇函数,则f(x)是奇函数 (D )若f(-x)不是奇函数,则f(x)不是奇函数21、(2010天津理数)(2)函数f(x)=23x x +的零点所在的一个区间是 (A)(-2,-1)(B)(-1,0)(C)(0,1)(D)(1,2)22、(2010广东理数)3.若函数f (x )=3x+3-x与g (x )=3x -3-x的定义域均为R ,则A .f (x )与g (x )均为偶函数 B. f (x )为偶函数,g (x )为奇函数 C .f (x )与g (x )均为奇函数 D. f (x )为奇函数,g (x )为偶函数 23、(2010广东文数)3.若函数x x x f -+=33)(与x x x g --=33)(的定义域均为R ,则 A. )(x f 与)(x g 与均为偶函数 B.)(x f 为奇函数,)(x g 为偶函数 C. )(x f 与)(x g 与均为奇函数 D.)(x f 为偶函数,)(x g 为奇函数 24、(2010广东文数)2.函数)1lg()(-=x x f 的定义域是A.),2(+∞B. ),1(+∞C. ),1[+∞D. ),2[+∞ 25、(2010福建文数)7.函数2x +2x-3,x 0x)=-2+ln x,x>0f ⎧≤⎨⎩(的零点个数为 ( )A .3B .2C .1D .026、(2010全国卷1文数)(7)已知函数()|lg |f x x =.若a b ≠且,()()f a f b =,则a b +的取值范围是(A)(1,)+∞ (B)[1,)+∞(C) (2,)+∞ (D) [2,)+∞ 27、(2010湖北文数)5.函数y =的定义域为A.( 34,1) B(34,∞) C (1,+∞) D. ( 34,1)∪(1,+∞)28、(2010湖北文数)3.已知函数3log ,0()2,0x x x f x x >⎧=⎨≤⎩,则1(())9f f =A.4B.14C.-4 D-1429、(2010山东理数)(11)函数y =2x -2x 的图像大致是30、(2010山东理数)(4)设f(x)为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当x ≥0时,f(x)=2x +2x+b(b 为常数),则f(-1)=(A) 3 (B) 1 (C)-1 (D)-331、(2010湖南理数)8.用表示a ,b 两数中的最小值。
2010年上海高考数学文科试卷带详解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数学(文科)一、填空题(本大题满分56分)本大题共有14题,考生必须在答题纸相应编号的空格内直接填写结果,每个空格填对得4分,否则一律得零分. 1.已知集合{}1,3,A m =,{}3,4B =,{}1,2,3,4AB =则m = .【测量目标】集合的基本运算.【考查方式】直接给出两个集的并集,根据集合的定义求元素. 【参考答案】2【试题解析】显然m =2. 2.不等式204xx ->+的解集是 . 【测量目标】解一元二次不等式.【考查方式】直接给出分数不等式,求不等式的解集. 【参考答案】{}24|<<-x x 【试题解析】204xx ->+等价于(x -2)(x +4)<0,所以4x -<<2. 3.行列式ππcossin 66ππsin cos 66的值是 .【测量目标】行列式的运算.【考查方式】直接给出行列式,根据行列式运算法则求值. 【参考答案】0.5 【试题解析】ππcossin66ππsin cos 66=πππππ1cos cos sin sin cos 666632-==.4.若复数12i z =-(i 为虚数单位),则z z z += .【测量目标】复数的基本运算.【考查方式】直接给出复数z ,求其共轭复数,进而根据运算法则求值. 【参考答案】62i -【试题解析】z z z +=(12i)(12i)12i 62i -++-=-.5.将一个总数为A 、B 、C 三层,其个体数之比为5:3:2.若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容量为100的样本,则应从C 中抽取 个体. 【测量目标】分层抽样.【考查方式】给出样本,根据分层抽样求样本的个体. 【参考答案】20【试题解析】从C 中抽取20102100=⨯. 6.已知四棱椎P ABCD -的底面是边长为6 的正方形,侧棱PA ⊥底面ABCD ,且8PA =则该四棱椎的体积是 . 【测量目标】锥的体积.【考查方式】直接给出四棱锥的底面边长和高的值,利用椎体体积公式求体积. 【参考答案】96 【试题解析】9683631=⨯⨯=V . 7.圆22:2440C x y x y +--+=的圆心到直线3440x y ++=的距离d = . 【测量目标】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考查方式】给出圆一般方程,得到圆心坐标,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解. 【参考答案】3【试题解析】圆心(1,2)到直线3440x y ++=距离为3542413=+⨯+⨯.8.动点P 到点(2,0)F 的距离与它到直线20x +=的距离相等,则P 的轨迹方程为 . 【测量目标】抛物线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考查方式】给出符合抛物线定义的动点数据,利用代数关系求动点的轨迹方程. 【参考答案】y 2=8x【试题解析】P 的轨迹是以(2,0)F 为焦点的抛物线,p =2所以其方程为y 2=8x. 9.函数3()log (3)f x x =+的反函数的图像与y 轴的交点坐标是 . 【测量目标】反函数的概念和性质.【考查方式】直接给出函数,求其反函数,进而得出交点坐标. 【参考答案】(0,-2)【试题解析】函数3()log (3)f x x =+的反函数为33-=xy ,另x =0,有y =2-.10. 从一副混合后的扑克牌(52张)中随机抽取2张,则“抽出的2张均为红桃”的概率 为 (结果用最简分数表示). 【测量目标】随机事件与概率.【考查方式】给出等可能事件,利用排列组合求概率.【参考答案】351【试题解析】“抽出的2张均为红桃”的概率为213252C 3C 51=.11. 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每天9:00开园,20:00停止入园.在右边的框图中,S 表示上海世博会官方网站在每个整点报道的入园总人数,a 表示整点报道前1个小时内入园人数,则空白的执行框内应填入 .【测量目标】循环结构的程序框图.【考查方式】根据程序框图的逻辑结构,得到S 与a 的数量关系. 【参考答案】S ←S +a.【试题解析】依步骤得S ←S +a.12.在n 行m 列矩阵12321234113*********n n n n n n n n n n ⋅⋅⋅--⎛⎫ ⎪⋅⋅⋅- ⎪⎪⋅⋅⋅ ⎪⋅⋅⋅⋅⋅⋅⋅⋅⋅⋅⋅⋅⋅⋅⋅⋅⋅⋅⋅⋅⋅ ⎪ ⎪⋅⋅⋅---⎝⎭中,第11 题图 记位于第i 行第j 列的数为(,1,2,)ij a i j n =⋅⋅⋅.当9n =时,11223399a a a a +++⋅⋅⋅+= . 【测量目标】矩阵的定义.【考查方式】给出矩阵的行和列,求出各对角元素值,最后求和. 【参考答案】45【试题解析】11223399a a a a +++⋅⋅⋅+=1+3+5+7+9+2+4+6+8=45.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双曲线Γ的中心在原点,它的一个焦点坐标为(5,0),1(2,1)e =、2(2,1)e =-分别是两条渐近线的方向向量.任取双曲线Γ上的点P ,若12OP ae be =+(a 、b ∈R ),则a 、b 满足的一个等式是 . 【测量目标】双曲线的几何性质,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考查方式】根据给出的方向向量,求出渐进线的方程,从而得到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再利 用平面向量得到点到坐标原点的向量坐标求出啊,a ,b 关系. 【参考答案】4ab =1.【试题解析】1(2,1)e =、2(2,1)e =-是渐进线方向向量,所以双曲线渐近线方程 为.x y 21±=,又1,2,5==∴=b a c (步骤1) 双曲线方程为1422=-y x ,12OP ae be =+=),22(b a b a -+,1)(4)22(22=--+∴b a b a ,化简得4ab =1 . (步骤2)14.将直线1:10l x y +-=、2:0l nx y n +-=、3:0l x ny n +-=(n ∈*N ,2n)围成的三角形面积记为n S ,则lim n n S →∞= .【测量目标】简单的极限运算.【考查方式】直接给出直线方程,观察图形得出可行域代数关系,利用极限求最小值.【参考答案】12【试题解析】B )1,1(++n nn n 所以BO AC ⊥,(步骤1) n S =)1(21)2221(221+-=-+⨯⨯n n n n 所以lim n n S →∞=12 . (步骤2)二.选择题(本大题满分20分)本大题共有4题,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考生必须 在答题纸的相应编号上,将代表答案的小方格涂黑,选对得5分,否则一律得零分.15.满足线性约束条件23,23,0,0x y x y x y +⎧⎪+⎪⎨⎪⎪⎩的目标函数z x y =+的最大值是 ( )A .1B .32C.2D.3 【测量目标】线性规划求目标函数的最值.【考查方式】直接给出约束条件,利用线性规划求目标函数的最大值.【参考答案】C 【试题解析】当直线z x y =+过点B (1,1)时,z 最大值为2. 16.“()π2π4x k k =+∈Z ”是“tan 1x =”成立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测量目标】充要条件的判定. 【考查方式】充分,必要条件. 【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ππtan(2π)tan144k +==,所以充分;但反之不成立,如5πtan 14=. 17.若0x 是方程式 lg 2x x +=的解,则0x 属于区间 ( ) A.(0,1) B.(1,1.25) C.(1.25,1.75) D.(1.75,2)【测量目标】二分法的计算.【考查方式】根据给出的函数,构造新的函数,将选项带入新函数得到答案. 【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04147lg)47()75.1(,2lg )(<-==-+=f f x x x f 由构造函数.02lg )2(>=f 知0x 属于区间(1.75,2).18.若ABC △的三个内角满足sin :sin :sin 5:11:13A B C =,则ABC △ ( ) A.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B.一定是直角三角形C.一定是钝角三角形D.可能是锐角三角形,也可能是钝角三角形 【测量目标】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考查方式】给出三角形内角正弦的比值,从而得到三角形边长的比值,利用余弦定理得到 余弦值,最后判断角的大小. 【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由sin :sin :sin 5:11:13A B C =及正弦定理得::a b c =5:11:13由余弦定理得22251113cos 02511C +-=<⨯⨯,所以角C 为钝角. 三、解答题(本大题满分74分)本大题共有5题,解答下列各题必须在答题纸相应编号的 规定区域内写出必要的步骤. 19.(本题满分12分) 已知π02x <<,化简: 2πlg(cos tan 12sin )lg[2cos()]lg(1sin 2)24x x x x x +-+--+.【测量目标】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对数的化简和计算.【考查方式】给出计算式,通过三角函数的变换,化简,再根据对数的基本运算求值. 【试题解析】原式=2lg(sin cos )lg(cos sin )lg(sin cos )0x x x x x x +++-+=.20.(本满分14分)本题共有2个小题,第1小题满分7分,第2小题满分7分.如图所示,为了制作一个圆柱形灯笼,先要制作4个全等的矩形骨架,总计耗用9.6米铁丝,再用S 平方米塑料片制成圆柱的侧面和下底面(不安装上底面).(1)当圆柱底面半径r 取何值时,S 取得最大值?并求出该 最大值(结果精确到0.01平方米);(2)若要制作一个如图放置的,底面半径为0.3米的灯笼,请作出 用于灯笼的三视图(作图时,不需考虑骨架等因素).【测量目标】平面图形的直观图和三视图,柱体的面积.【考查方式】写出含未知量底面积代数式,利用函数的知识求最值,根据空间想像能力绘制 较为准确三视图.【试题解析】(1) 设圆柱形灯笼的母线长为l ,则l =1.2-2r (0<r <0.6), (2) 23π(0.4)0.48πS r =--+, (步骤1) (3) 所以当r =0.4时,S 取得最大值约为1.51平方米; (4) 当r =0.3时,l =0.6,作三视图. (步骤2)21.(本题满分14分)本题共有2个小题,第一个小题满分6分,第2个小题满分8分.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585n n S n a =--,n ∈*N(1)证明:{}1n a -是等比数列;(2)求数列{}n S 的通项公式,并求出使得1n n S S +>成立的最小正整数n . 【测量目标】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 项和n S 的关系.【考查方式】给出数列前n 项和的代数关系式,证明等比数列,进而求出等比数列的前n 和, 利用比较大小求解.【试题解析】(1) 当n =1时,a 1=-14;当2n时,a n =S n -S n -1=-5a n +5a n -1+1,所以151(1)6n n a a --=-, (步骤1)又a 1-1=-15≠0,所以数列{a n -1}是等比数列;(2) 由(1)知:151156n n a -⎛⎫-=- ⎪⎝⎭,得151156n n a -⎛⎫=- ⎪⎝⎭(步骤2)从而1575906n n S n -⎛⎫=+- ⎪⎝⎭ (n ∈*N ); (步骤3)由S n +1 > S n ,得156522,log 114.96525n n -⎛⎫<>+ ⎪⎝⎭≈,最小正整数n =15.(步骤4) 22.(本题满分16分)本题共有3个小题,第1小题满分3分,第2小题满分5分,第3小题满分8分. 若实数x 、y 、m 满足x m y m -<-,则称x 比y 接近m . (1)若21x -比3接近0,求x 的取值范围;(2)对任意两个不相等的正数a 、b ,证明:22a b ab +比33a b +接近2(3)已知函数()f x 的定义域{}π,,D x x k k x ≠∈∈Z R .任取x D ∈,()f x 等于1sin x +和1sin x -中接近0的那个值.写出函数()f x 的解析式,并指出它的奇偶性、最小正周期、最小值和单调性(结论不要求证明).【测量目标】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奇偶性和周期..【考查方式】给出条件求符合条件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满足条件的绝对不等式相互之间比较大小.根据函数的奇偶,周期性,以及最小值求解函数的单调区间.【试题解析】(1) x ∈(-2,2); (步骤1)(2) 对任意两个不相等的正数a 、b,有223322a b ab a b +>+>(步骤2)因为2233222()()0a b ab a b a b a b +--+-=-+-<,(步骤3)所以223322a b ab a b +-<+-,即a 2b +ab 2比a 3+b 3接近2(3) 1sin ,(2ππ,2π)()1|sin |,π1sin ,(2π,2ππ)x x k k f x x x k x x k k +∈-⎧==-≠⎨-∈+⎩,k ∈Z ,(步骤4) f (x )是偶函数,f (x )是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T =π,函数f (x )的最小值为0,(步骤5) 函数f (x )在区间π(π,π)2k k -单调递增,在区间π(π,π+)2k k 单调递减,k ∈Z .(步骤6) 23(本题满分18分)本题共有3个小题,第1小题满分4分,第2小题满分6分,第3小题满分8分.已知椭圆Γ的方程为22221(0)x y a b a b+=>>,(0,)A b 、(0,)B b -和(,0)Q a 为Γ的三顶点.(1)若点M 满足1()2AM AQ AB =+,求点M 的坐标; (2)设直线11:l y k x p =+交椭圆Γ于C 、D 两点,交直线22:l y k x =于点E .若2122b k k a=-,证明:E 为CD 的中点;(3)设点P 在椭圆Γ内且不在x 轴上,如何构作过PQ 中点F 的直线l ,使得l 与椭圆Γ的两个交点1P 、2P 满足12PP PP PQ +=12PP PP PQ +=?令10a =,5b =,点P 的坐标是(-8,-1),若椭圆Γ上的点1P 、2P 满足12PP PP PQ +=,求点1P 、2P 的坐标.【测量目标】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直线方程和椭圆标准方程,直线和椭圆的位置关系,椭圆中的探索性问题.【考查方式】通过向量坐标的基本运算求M.根据直线方程和椭圆方程的位置关系,解出两直线的斜率代数关系,再进行证明.根据向量等式的关系以及直线和椭圆方程的线性关系求出坐标. 【试题解析】(1) (,)22ab M -;(步骤1)(2) 由方程组122221y k x p x y a b=+⎧⎪⎨+=⎪⎩,消y 得方程2222222211()2()0a k b x a k px a p b +++-=,因为直线11l y k x p =+:交椭圆Γ于C 、D 两点,所以∆>0,即22221a k b p +->0,设C (x 1,y 1)、D (x 2,y 2),CD 中点坐标为(x 0,y 0),(步骤2)则212102221201022212x x a k px a k b b p y k x p a k b ⎧+==-⎪+⎪⎨⎪=+=⎪+⎩,由方程组12y k x py k x =+⎧⎨=⎩,消y 得方程(k 2-k 1)x =p ,(步骤3)又因为2221b k a k =-,所以2102222112202221a k p px x k k a k b b p y k x ya kb ⎧==-=⎪-+⎪⎨⎪===⎪+⎩,(步骤4)故E 为CD 的中点;(3) 因为点P 在椭圆Γ内且不在x 轴上,所以点F 在椭圆Γ内,可以求得直线OF 的斜率k 2,由12PP PP PQ +=知F 为P 1P 2的中点,根据(2)可得直线l 的斜率2122b k a k =-,从而得直线l 的方程.(步骤5)1(1,)2F -,直线OF 的斜率212k =-,直线l 的斜率212212b k a k =-=-,解方程组22112110025y x x y ⎧=-⎪⎪⎨⎪+=⎪⎩,消y :x 2-2x -48=0,解得P 1(-6,-4)、P 2(8,3).(步骤6)。
2010年高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计算题--新课标选考内容(推荐)

2010年高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新课标选考内容(2010辽宁理数)(22)(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如图,ABC ∆的角平分线AD 的延长线交它的外接圆于点E(I )证明:ABE∆ADC ∆ (II )若ABC ∆的面积AE AD S ⋅=21,求BAC ∠的大小。
证明:(Ⅰ)由已知条件,可得BAE CAD ∠=∠因为A E B A C ∠∠与是同弧上的圆周角,所以AEB ACD ∠∠=故△ABE ∽△ADC. ……5分(Ⅱ)因为△ABE ∽△ADC ,所以AB ADAE AC=,即AB ·AC=AD ·AE. 又S=12AB ·ACsin BAC ∠,且S=12AD ·AE ,故AB ·ACsin BAC ∠= AD ·AE.则sin BAC ∠=1,又BAC ∠为三角形内角,所以BAC ∠=90°. ……10分(2010辽宁理数)(23)(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θ为参数,πθ≤≤0)上的点,点A 的坐标为(1,0), 已知P 为半圆C :O 为坐标原点,点M 在射线OP 上,线段OM 与C 的弧的长度均为3π。
(I )以O 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求点M 的极坐标; (II )求直线AM 的参数方程。
解:(Ⅰ)由已知,M 点的极角为3π,且M 点的极径等于3π, 故点M 的极坐标为(3π,3π). ……5分 (Ⅱ)M点的直角坐标为(6π),A (0,1),故直线AM 的参数方程为1(1)6x t y π⎧=+-⎪⎪⎨⎪=⎪⎩(t 为参数) ……10分 (2010辽宁理数)(24)(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已知c b a ,,均为正数,证明:36)111(2222≥+++++cb ac b a ,并确定c b a ,,为何值时,等号成立。
2010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

2010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2010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 宁夏、吉林、黑龙江、海南)(新课标)理科数学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II卷第(22)-(24)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卷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参考公式: 样本数据nx x x ,,21的标准差锥体体积公式(n s x x =++- 13V Sh = 其中x为样本平均数其中S 为底面面积,h 为高柱体体积公式球的表面积,体积公式V Sh=24S R π= 343V R π= 其中S为底面面积,h为高其中R 为球的半径第I 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2,}A x x x R =≤∈},{|4,}B x x Z =≤∈,则A B ⋂=(A)(0,2) (B)[0,2](C){0,2] (D){0,1,2} (2)已知复数23(13)i z i +=-,z 是z 的共轭复数,则z z •=A. 14B.12C.1D.2(3)曲线2xy x =+在点(-1,-1)处的切线方程为 (A )y=2x+1 (B)y=2x-1 C y=-2x-3 D.y=-2x-2(4)如图,质点P 在半径为2的圆周上逆时针运动,其初始位置为P 0(2,-2),角速度为1,那么点P 到x 轴距离d 关于时间t 的函数图像大致为 (5)已知命题1p :函数22xxy -=-在R 为增函数,P 0Poyx22p :函数22xxy -=+在R 为减函数,则在命题1q :12p p ∨,2q :12p p ∧,3q :()12p p -∨和4q :()12p p ∧-中,真命题是(A )1q ,3q (B )2q ,3q (C )1q ,4q (D )2q ,4q(6)某种种子每粒发芽的概率都为0.9,现播种了1000粒,对于没有发芽的种子,每粒需再补种2粒,补种的种子数记为X ,则X 的数学期望为(A )100 (B )200 (C )300 (D )400(7)如果执行右面的框图,输入5N =,则输出的数等于(A )54 (B )45 (C )65 (D )56(8)设偶函数()f x 满足3()8(0)f x xx =-≥,则{|(2)0}x f x ->=(A) {|24}x x x <->或 (B) {|04}x x x <>或 (C) {|06}x x x <>或(D) {|22}x x x <->或(9)若4cos 5α=-,α是第三象限的角,则1tan 21tan2αα+=-(A)12-(B) 12(C) 2 (D) -2(10)设三棱柱的侧棱垂直于底面,所有棱长都为a ,顶点都在一个球面上,则该球的表面积为(A) 2a π (B) 273a π (C) 2113a π (D) 25a π(11)已知函数|lg |,010,()16,10.2x x f x x x <≤⎧⎪=⎨-+>⎪⎩若,,a b c 互不相等,且()()(),f a f b f c ==则abc 的取值范围是(A) (1,10)(B)(5,6)(C)(10,12)(D) (20,24)(12)已知双曲线E 的中心为原点,(3,0)F 是E 的焦点,过F 的直线l 与E 相交于A ,B 两点,且AB 的中点为(12,15)N --,则E 的方程式为(A) 22136x y -= (B) 22145x y -=(C)22163x y -= (D)22154x y -=第Ⅱ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3)题~第(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22)题~第(24)题为选考题,考试根据要求做答。
绝对经典2010年全国各省高考数学试题经典完整分类汇编

绝对经典2010年全国各省高考数学试题经典完整分类汇编2010年全国各省高考数学试题经典完整分类汇编——集合与逻辑(2010上海文数)16.“”是“”成立的[答]()(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所以充分;但反之不成立,如(2010湖南文数)2.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A.B.C.D.【答案】C【解析】对于C选项x=1时,,故选C(2010浙江理数)(1)设P={x︱x<4},Q={x︱<4},则(A)(B)(C)(D),可知B正确,本题主要考察了集合的基本运算,属容易题(2010陕西文数)6.“a>0”是“>0”的 [A](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本题考查充要条件的判断,a>0”是“>0”的充分不必要条件(2010陕西文数)1.集合A={x-1≤x≤2},B={xx<1},则A∩B= [D](A){xx<1} (B){x-1≤x≤2}(C){x-1≤x≤1} (D){x-1≤x<1}{x-1≤x≤2}{xx<1}{x-1≤x<1},,则(A)(B)(C)(D)解析:选D.在集合中,去掉,剩下的元素构成(2010辽宁理数)(11)已知a>0,则x0满足关于x的方程ax=6的充要条件是(A)(B)(C)(D)【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全称量词与充要条件知识,考查了学生构造二次函数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析】由于a>0,令函数,此时函数对应的开口向上,当x=时,取得最小值,而x0满足关于x的方程ax=b,那么x0==,ymin=,那么对于任意的x∈R,都有≥=(2010辽宁理数)1.已知A,B均为集合U={1,3,5,7,9}的子集,且A∩B={3},B∩A={9},则A=(A){1,3}(B){3,7,9}(C){3,5,9}(D){3,9}【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了集合之间的关系、集合的交集、补集的运算,考查了同学们借助于Venn图解决集合问题的能力。
2010年江苏高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数学全解全析数学Ⅰ试题参考公式:锥体的体积公式: V 锥体=13Sh ,其中S 是锥体的底面积,h 是高。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
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1、设集合A={-1,1,3},B={a+2,a 2+4},A ∩B={3},则实数a =______▲_____. 2、设复数z 满足z(2-3i)=6+4i (其中i 为虚数单位),则z 的模为______▲_____.3、盒子中有大小相同的3只白球,1只黑球,若从中随机地摸出两只球,两只球颜色不同的概率是_ ▲__.4、某棉纺厂为了了解一批棉花的质量,从中随机抽取了100根棉花纤维的长度(棉花纤维的长度是棉花质量的重要指标),所得数据都在区间[5,40]中,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其抽样的100根中,有_▲___根在棉花纤维的长度小于20mm 。
5、设函数f(x)=x(e x +ae -x )(x ∈R)是偶函数,则实数a =_______▲_________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双曲线112422=-y x 上一点M ,点M 的横坐标是3,则M 到注 意 事 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4页,包含填空题(第1题——第14题)、解答题(第15题——第20题)。
本卷满分16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您本人是否相符。
4.请在答题卡上按照晤顺序在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作答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
请注意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5.如需作图,须用2B 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word版)2010年成人高考数学(文史经济类)试题及答案

(13)函数 y
A. ,4 4, C. 4,4
(14) 从甲口袋内摸出一个球是红球的概率是 0 .2 , 从乙口袋内摸出一个红球的概率是 0.3 , 现在从甲、乙两个口袋内各摸出一个球,这两个球都是红球的概率是 ( A. 0.94 B. 0.56 C. 0.38 D. 0.06 (15)设函数 f ( x) x (m 3) x 3 是偶函数,则 m
1 an . 2
(Ⅱ)求数列 a n 前 5 项的和 S 5 .
(24)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 和准线方程.
x2 5 y 2 1 焦点相同,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且该椭圆与双曲线 4 3
(25)设函数 f ( x) 4 x ax 2 ,曲线 y f ( x) 在点 P(0,2) 处切线的斜率为 12 ,求:
2. 填空题 (18)
2 2
(19) 6 x y 3 0
(20) x 2
(21)1.62
三、解答题 (22)
4 3 sin B 1 解:由 可得 cos B . 7 7 sin 2 B cos2 B 1
在锐角三角形 ABC 中,由余弦定理得
AC2 AB2 BC2 2 AB BC cos B ,
3
(Ⅰ) a 的值; (Ⅱ)函数 f ( x ) 在区间 3,2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3
2010 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数学(文史财经类)试题答案
1. 选择题
(1)C (2)C (3) A (4)B (5)B (6)A (7)D (8)A (9) D(10)B (11)A(12)A(13)C(14)D(15)C (16)D (17)B
2
)
2010年江苏高考数学试题(含答案详解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数学全解全析数学Ⅰ试题参考公式:锥体的体积公式: V 锥体=13Sh ,其中S 是锥体的底面积,h 是高。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
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1、设集合A={-1,1,3},B={a+2,a 2+4},A ∩B={3},则实数a =______▲_____. [解析] 考查集合的运算推理。
3∈B, a+2=3, a=1.2、设复数z 满足z(2-3i)=6+4i (其中i 为虚数单位),则z 的模为______▲_____. [解析] 考查复数运算、模的性质。
z(2-3i)=2(3+2 i), 2-3i 与3+2 i 的模相等,z 的模为2。
3、盒子中有大小相同的3只白球,1只黑球,若从中随机地摸出两只球,两只球颜色不同的概率是_ ▲__.[解析]考查古典概型知识。
3162p ==4、某棉纺厂为了了解一批棉花的质量,从中随机抽取了100根棉花纤维的长度(棉花纤维的长度是棉花质量的重要指标),所得数据都在区间[5,40]中,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其抽样的100根中,有_▲___根在棉花纤维的长度小于20mm 。
[解析]考查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知识。
注 意 事 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4页,包含填空题(第1题——第14题)、解答题(第15题——第20题)。
本卷满分16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您本人是否相符。
4.请在答题卡上按照晤顺序在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作答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
请注意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5.如需作图,须用2B 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 姓名 考号 成绩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
1.若a 与b c - 都是非零向量,则""a b a c ⋅=⋅
是()
""a b c ⊥- 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与向量7117,,,2222a b ⎛⎫⎛⎫
==- ⎪ ⎪⎝⎭⎝⎭
的夹角相等,且模为1的向量是
A.43,55⎛⎫- ⎪⎝⎭
B.43,55⎛⎫- ⎪⎝⎭或43,55⎛⎫- ⎪⎝⎭
C.133⎛⎫-
⎪⎝⎭
D.1,33⎛⎫- ⎪⎝⎭
或133⎛⎫
- ⎪⎝⎭ 3.
已知向量)
a = ,
b 是不平行于x 轴的单位向量,
且a b ⋅=
则b =
A.12⎫⎪⎝⎭
B.12⎛ ⎝⎭
C.14⎛ ⎝⎭
D.()1,0 4如图,已知正六边形123456,PP P P P P 下列向量的数量积中最大的是 A.1213PP PP ⋅ B.1214PP PP ⋅ C.1215PP PP ⋅ D.1216
PP PP ⋅ 5. 若平面向量b 与向量a
)2,1(-=的夹角是︒180,且53=b ,则b =
(A))6,3(- (B))6,3(- (C))3,6(- (D))3,6(-
6. 已知向量a 、b 满足:|a |=1,|b |=2,|a -b |=2,则|a +b
|= (A )1 (B )2 (C )5 (D )6
7. 已知向量)sin ,(cos θθ=a ,向量)1,3(-=b 则|2|b a -的最大值,最小值分别是 (A)0,24 (B)24,4 (C)16,0 (D)4,0
8. a 、b 是非零向量且满足(a -2b ) ⊥a ,(b -2a ) ⊥b ,则a 与b
的夹角是
(A)6π (B)3π (C)32π (D)6
5π
9. 已知=(2,3) ,=(-4,7) ,则在上的投影值为
(A )13 (B )
513 (C )565
(D )65 10. 已知平面上直线l 的方向向量)5
3
,54(-=e ,点O (0,0)和A (1,-2)在l 上的射影分别是O 1和
A 1,则11A O =λe
,其中λ=
(A )511 (B )-5
11 (C )2 (D )-2 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
11.设向量a 与b 的夹角为θ,且()3,3a = ,2b a -
()1,1=-,则cos θ= .
P 123
12.设向量,,a b c
满足0a b c ++= ,()
,,a b c a b -⊥⊥ 若||1,a =
则222
||||||a b c ++ 的值是 .
13. 已知向量)1,1(=a
,)3,2(-=b ,若b a k 2-与a 垂直,则实数k 等于_________
14.已知平面上三点A,B,C 满足3,4,5AB BC CA ===
则AB BC BC CA CA AB ∙+∙+∙ 的值
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本题16分) 15. 已知向量()()sin ,1,1,cos ,.22a b ππθθθ==-<<
(1)若a b ⊥ ,求θ; (2)求||a b +
的最大值.
16.已知向量、、,1=,2=,3=求向量++的长度及与已知三向量的夹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