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铁有磁性

合集下载

磁铁有磁性评课稿

磁铁有磁性评课稿

《磁铁有磁性》说课稿克山县西河小学张丽荣一、说教材《磁铁有磁性》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二课。

本课属于建立科学概念为主要线的课文。

编写思路是:“观察实验——比较归纳——抽象概括——概念——应用”。

先引导学生亲自实验,感知磁铁吸引铁类物体,然后引导学生在具体感知的基础上比较归纳和抽象概括出磁性的概念。

最后把所学知识联系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使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得到发展,素质得到提高。

本课有两个探究活动:一是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二是根据材料设计实验,研究磁铁能不能隔着物体吸铁。

通过这两个探究活动,要帮学生建立的科学概念也有两个:一是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二是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同时,在探究过程中,还要帮助学生逐步形成“预设——实验——观察记录——分析归纳——发现”的科学探究的方法与过程,培养学生认真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的重要性的科学品质。

1、说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2)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过程与方法(1)、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这是本课的重点。

(2)、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

这是本课的难点。

(3)、根据材料设计实验,研究磁铁隔着水能不能吸铁。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真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的重要性。

2、说教学准备:四人一小组,每组一个塑料盘,里面有三个信封,两张记录单。

1、1号袋:磁铁和被测试物品。

(铜钥匙、铁钥匙、回形针、铁钉、铜片、铝片、铜导线、玻璃珠、竹、木块、纸片、弹簧、布条等物品)。

学生自带的学习用品,如:橡皮擦、铅笔、塑料尺等也可用作测试材料。

2、2号袋:每组一块磁铁。

(另外准备三块磁铁在“磁铁能隔着物体吸铁吗?”的实验中每人一块磁铁。

)3、3号袋:每组一份几种不同材质的硬币。

《磁铁有磁性》评课稿

《磁铁有磁性》评课稿

《磁铁有磁性》评课稿《磁铁有磁性》评课稿4篇《磁铁有磁性》评课稿1一、创设情境,引出探究对象教学开始,傅老师创设了“表演小魔术”这样一个情境:高大的松树上结满了松果,小松鼠想吃到上面的松果,我们能帮它实现吗?当学生看到老师演示小松鼠顺利爬上树顶时,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在下面喊起来“后面有磁铁”。

在科学探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问题及探究动机的形成。

要形成问题和探究的动机就必须创设良好的情境来导入教学。

情境导入是教学的开始,也是教学成功的基础与前提。

小魔术是孩子最喜欢看的一种节目,为什么小松鼠能爬上树顶?这样就产生了小魔术的效果。

它激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顺利地引出了本堂课的研究对象——磁铁。

二、合理预测,适时引导预测与假设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并展开自行探究活动的核心。

正如牛顿所说:没有大胆的设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

当学生提出自己的预测与假设后,就为问题的解决搭起了从未知到已知的桥梁。

在“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这个探究活动前老师先让学生进行大胆猜测:回形针、铁钉、弹簧、泡沫块、铝片、铜丝、木片、纸片、布、玻璃珠、小石块、塑料片、橡皮筋等这些物体哪些能被磁铁吸引,哪些不能被磁铁吸引?为什么你会这么认为?当学生作出合理预测后,也就迎来了课堂的'第二个高潮:如何验证我们的预测?在有预测的前提下,学生对后面的验证更加的较真,都非常想获知最后的答案,到底哪些物体能被磁铁吸引。

在这样的驱动力下进行的验证试验,比直接进行试验,印象会深刻的多,对知识的获取帮助更大。

三、指导到位,重习惯养成本课的每一个探究活动前,老师都能引导学生对实验方法和实验要求进行全面的了解,明确实验要做什么,怎么做,注意什么,实验后要做什么,这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讲非常重要。

因为三年级的孩子刚涉及科学实验,对于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实验的操作都还处于较低水平,这些都需要老师适时的引导。

当孩子们了解了实验方法及要求后,他们的实验才能有序、高效,慢慢地学生的实验习惯才能养成,操作水平才能提高。

三年级《磁铁有磁性》教学设计

三年级《磁铁有磁性》教学设计

三年级《磁铁有磁性》教学设计三年级《磁铁有磁性》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磁铁有磁性》【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磁铁能吸引铁的性质叫磁性。

2、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过程与方法1、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2、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

3、根据材料设计实验,研究磁铁隔着水能不能吸铁。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认真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认识到磁铁具有吸引铁制品的性质。

【教学难点】知道并理解用磁铁可以辨别出不易辨认的铁制品。

【教学准备】四人一小组,每组一个塑料盘,一个大塑料瓶(含有回形针、铁丝、铁钉、棉线、铜片、纸片、铝片、塑料片、塑料勺子),一个小塑料瓶(含有四颗环形磁铁)学生记录单。

师:大环形磁铁一个、不锈钢茶叶罐和中间为纸做的茶叶罐、一杯有一个钥匙的黑色水。

写有材料的白纸【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出新课(5分钟)[师]出示一含有黑色水的水槽(注:水很浅):“有一次小亮同学不小心将一个铁制的钥匙掉进了一样不知名的液体中,黑黑的,凭借他稀少的科学经验,知道这水有问题,他不敢用手伸进这不知名液体,但急需要用这把钥匙,记得满头大汗”,这时老师我过去告诉了他一个很不错的办法,小亮听了眼前一亮[师]“同学们猜猜老师给他出了个什么主意”[生]{情况1“用磁铁吸”(回答的出)------[师]“同学们真聪明,就是磁铁(生活中我们也叫他吸铁石)”}{情况2}“__”回答不出---------[师]“看来胡老师有必要好好给你们上一课,老师当时给他告诉了他这样物体”出示磁铁(板书磁铁),“这个不知名的液体老师带来了,钥匙也在里面”我们来试一试“真的吸住了铁制的钥匙”二、磁铁能吸引的物体:(15分钟)[师]“那磁铁能吸所有的东西么?”---“不能”[师]“那磁铁能吸什么物体,又不能吸什么物体,同学们你能找找看我们教师里有哪些物体能被铁吸引?四个人之间可以先讨论一下”(板书能吸,不能洗)[生]:铁门、黑板、桌子下面的(铁皮)….[师]:似乎有很多物体能被磁铁吸引,那么这些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为了能够找这其中的奥秘,老师也带来了一些材料,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师]出示大塑料瓶,从倒出材料,一一认识并在黑板上挂起这些名字[师]:再发给同学这些材料之前我请同学们先看看注意点将认为能吸的放入塑料盘中,不能吸的放回大塑料盒。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磁铁有磁性》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磁铁有磁性》教案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2、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过程与方法1、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2、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

3、根据材料设计实验,研究磁铁隔着水能不能吸铁。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认真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认识到磁铁具有吸引铁制品的性质。

【教学难点】知道并理解用磁铁可以辨别出不易辨认的铁制品。

【教学准备】为小组准备:1、磁铁和被测试物品:塑料球、塑料棒、钢球、回形针、铁钉、铝片、铜导线、玻璃珠(或玻璃瓶)、木片或木块、纸片、弹簧、布条、小镜子、橡皮筋、洗耳球等物品(材料的种类多一些,铁材料制品要有多种,要有铜、铝等非铁的金属物品,学生的学习用品,如:橡皮擦、铅笔、塑料尺等也可用作测试材料)。

2、橡胶皮(气球皮或胶皮手套)、杯子和水、毛皮、布、纸、塑料片、铝片、木片等。

3、铁盒(如罐头盒、椰汁盒)、铝盒(如易拉罐)、茶叶筒(底和盖是铁制的,筒身是纸制的)、圆珠笔、不同材质的钥匙。

4、几种不同材质的硬币,如一元的钢币,5角的铜币和钢芯镀黄铜币,1角的铝币和钢币,分值铝币。

【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1、你们认为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学生回答,师适当板书。

(如:金属?铁?······)2、怎样检验你们的观点是否正确呢?(做实验)二、磁铁能吸引的物体:1、老师准备了这些材料,请看材料盒里的材料(让学生先认识要预测的材料是什么)。

我们先预测一下物体会不会被磁铁吸引,然后再做实验进行检验吧。

(预测时说说理由或根据并填写好实验报告单)2、下面就请大家来做个小小检验员吧。

实验可不要忘了做记录呀。

(投影出现记录表)检测后把被测试物体按“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和“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分类填写好,然后小组讨论记录下两类物体在材料上的各自特点。

磁铁除了吸铁还可以吸什么

磁铁除了吸铁还可以吸什么

磁铁除了吸铁还可以吸什么
只能吸铁、钴、镍
磁铁吸引原理:金属原子结构
物质大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又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

在原子内部,电子不停地自转,并绕原子核旋转。

电子的这两种运动都会产生磁性。

但是在大多数物质中,电子运动的方向各不相同、杂乱无章,磁效应相互抵消。

因此,大多数物质在正常情况下,并不呈现磁性。

铁、钴、镍或铁氧体等铁磁类物质有所不同,它内部的电子自旋可以在小范围内自发地排列起来,形成一个自发磁化区,这种自发磁化区就叫磁畴。

铁磁类物质磁化后,内部的磁畴整整齐齐、方向一致地排列起来,使磁性加强,就构成磁铁了。

磁铁的吸铁过程就是对铁块的磁化过程,磁化了的铁块和磁铁不同极性间产生吸引力,铁块就牢牢地与磁铁“粘”在一起了。

我们就说磁铁有磁性了。

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产生磁场,做罗盘,指南针,
电磁铁可以用来做电磁起重机,磁悬浮列车,电磁继电器,扬声器,电动机,发电机,话筒...
磁铁的用途很广泛,利用电磁铁,制成运送钢铁的起重机。

通电后成为磁性强大的磁铁,所以能吸住笨重的钢铁。

放下钢铁时只要切断电源即可。

三年级《磁铁有磁性》教案设计

三年级《磁铁有磁性》教案设计

三年级《磁铁有磁性》教案设计授课教师:韩雅蕾乌鲁木齐市第四十七小学【教学目标】1、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2、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过程与方法:1、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2、根据材料设计实验,研究磁铁隔着一些物体能不能吸铁。

3、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真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的重要性。

2、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在科学学习中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认识到磁铁具有吸引铁制品的性质。

【教学难点】知道并理解用磁铁可以辨别出不易辨认的铁制品。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1、教师用的材料:演示材料、自制课件。

2、为小组准备的第一份材料: 8块磁铁、铜钥匙、铁钥匙、铁钉、回形针、铝片、木片、塑料片、弹珠、纸片、布条。

3、为小组准备的第二份材料:8块磁铁和7种类型的硬币。

【教学过程】一、魔术导入,激发兴趣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魔术表演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

你们看,老师能让这个玩具自己挂在我的棍子上。

师表演魔术:用铁制玩具靠近裹着白纸的磁铁,玩具挂住了。

学生兴趣盎然。

2、谁能说说其中的奥秘?学生猜测是磁铁的原因3、想不想亲自玩一玩磁铁吸引物体的游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磁铁的秘密。

学生兴趣盎然。

教师板书课题:磁铁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一)活动一: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1、学生猜测①老师已经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游戏材料,希望小朋友们在做游戏之前,先猜测一下哪些物体能被磁铁吸引;然后把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放在一堆,把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放在另一堆;最后记录员把猜测的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中。

现在请材料员把抽屉里的材料拿出来进行猜测。

注意:材料中的铁钉、铝片比较锋利,请注意安全!材料员拿出材料,小组所有成员进行猜测。

教师板贴材料:把材料名称贴在“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与“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中间。

《 磁铁有磁性》教案设计2011全国中小学“教学中互联网搜索”优秀案例

《 磁铁有磁性》教案设计2011全国中小学“教学中互联网搜索”优秀案例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磁铁有磁性》教案设计江西省赣州市赣县白石中心小学刘燕青一、教学背景及教材分析《磁铁有磁性》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磁体第二课时,学生并没有课本知识基础,但学生有生活经验。

这一内容以磁铁的性质为主线,设计了“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哪种情况吸得多”、“磁铁的什么部位吸引力最强”、“磁极的指向”四个活动。

在生活中学生已经接触过磁铁,有了感性认识,知道一些磁铁吸引物体的性质,但不一定十分清楚和准确。

我准备设计活动1“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与活动2“哪种情况吸得多”、拓展练习“隔物吸铁”。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掌握磁铁能够吸引铁的性质,认识磁力的大小随距离的变化而变化。

难点是指导学生根据探究过程设计实验证明磁铁有磁性。

二、教学方法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为“探究实验法”通过动脑、动口、动手,让学生得到直观、生动的感性认识,同时还以观察、提问、记录、讨论、小组实验等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三、教学准备实验材料:各种各样磁铁、小铁钉、曲别针、小木块、铝片、铜钥匙、铁钥匙、牙签、橡皮、棉花、玻璃、瓷汤匙、铅笔芯、泡沫、纸片、铝合金、塑料。

实验报告单四、教学过程(一)魔术引入,激发兴趣1、教师演示魔术“小鱼水中游”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思考这是怎么一回事呢?2、解开了魔术的真面目——手里有一块磁铁,从而引入主题—磁铁的力量(板书)3、出示三种磁铁: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

请学生根据形状试着说一说它们的名字。

这时提出一个问题:关于磁铁你还想了解哪些问题?选举几个学生提问题,选择其中的两个问题研究。

(二)动手操作,获得新知。

第一个实验: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1、先请学生猜想课前准备好的这些材料,哪些材料能被磁铁吸引?究竟谁才是磁铁的好朋友?2、在学生经过了充分猜想之后,引导学生明确要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尊重事实。

做实验前先理解下面三个要求:(1) 你准备怎样检验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以小组为单位说说你们如何设计实验。

磁铁内容整理

磁铁内容整理

《磁铁》内容梳理第一课我们知道的磁铁1.磁铁的形状有:条形、圆形、环形、马蹄形、槽型等。

多种多样的形状,是为了多种多样的用途。

2. 2.生活中用到磁铁的地方:门吸、塑料铅笔盒、喇叭(扬声器)、冰箱门密封条、耳机。

第二课磁铁有磁性1.磁铁不一定是铁做的。

含磁性的材料都可以做磁铁,常见的导磁材料为:铁、钴、镍。

2.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除了吸引铁制品,还能吸引铁、钴、镍。

3.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第三课磁铁的两极1.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2.任何磁铁都有南、北两极。

磁铁摔成两段后,每段仍有两个磁极。

3.磁铁能指南北方向。

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N表示。

4.两块外形一样的金属条,一块磁铁,一块是铁,不借助其他物品,你能分辨哪块是磁铁,哪块是铁?方法:两块金属条分别标好甲乙。

先用乙的一头去吸甲的中间,如果能吸住,那么乙是磁铁,甲是铁;如果吸不住,那么甲是磁铁,乙是铁。

第四课磁极的相互作用1.我们把两个相同的磁极叫同极,不相同的磁极叫异极。

磁铁的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

它们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简单一点:同极相斥、异极相吸)2.如何判断一块磁铁的南北极?方法一:用细绳捆在中间悬挂起来,让它自由转动,静止下来,指南的一头就是南极,指北的一头就是北极。

方法二:放到泡沫上,让它在水面上它自由转动,静止下来,指南的一头就是南极,指北的一头就是北极。

方法三:用一块已知南北极的磁铁(或指南针)去试,能被南极吸引的那头是北极,能被北极吸引的那头是南极。

第五课磁力大小会变化吗1.一般情况下,一块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固定的,如果没有受到敲击、高温或强磁场等影响,磁力大小一般是不会改变的。

不同磁铁的磁力大小是不同的。

2.两个或多个磁铁放在一起,磁力大小会改变,如果继续增加磁铁的数量,磁力还会继续改变,但不一定磁力变大。

第六课指南针1.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利用磁铁能指示南北方向的性质制成的指示方向的仪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磁铁有磁性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对磁铁有了一个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惊醒探究的。

本课设计了3个探究后动:第一个活动是引导学生探究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初步建立“磁性”的概念;第二个活动是研究磁铁能不能隔着物体吸铁,后动只安排学生研究隔着非铁质材料的物体;第三个活动是让学生运用新学的知识──磁铁能吸住铁制成的物体来辨别一些物体是不是铁制成的。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省的有去的教学情境,激励学生自主进行探究。

在探究活动中,重视猜测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加强学生动手实验能力和概括能的,培养尊重事实,养成严谨的科学实验习惯。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2、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过程与方法
1、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2、根据材料设计实验,研究磁铁隔着一些物体能不能吸铁。

3、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真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的重要性。

2、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在科学学习中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认识到磁铁具有吸引铁制品的性质。

【教学难点】知道并理解用磁铁可以辨别出不易辨认的铁制品。

【教学准备】
1、教师用的材料:演示材料、自制课件。

2、为小组准备的第一份材料: 8块磁铁、铜钥匙、铁钥匙、铁钉、回形针、铝片、木片、塑料片、弹珠、纸片、布条。

【教学策略】
通过魔术、猜测、实验、讨论、合作等方法让学生感知磁铁的性质及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在设计过程中,着力体现科学新课程标准里提出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科学探究是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充分体现了小学科学教学的根本要求──“启蒙性”、“探求性”、“应用性”。

【教学流程设计】
一、魔术导入,激发兴趣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魔术表演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

你们看,老师能让这个玩具自己挂在我的棍子上。

师表演魔术:用铁制玩具靠近裹着白纸的磁铁,玩具挂住了。

学生兴趣盎然。

2、谁能说说其中的奥秘?
学生猜测是磁铁的原因
3、想不想亲自玩一玩磁铁吸引物体的游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磁铁的秘密。

学生兴趣盎然。

教师板书课题:磁铁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以学生喜欢的魔术表演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一)活动一: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
1、学生猜测
①老师已经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游戏材料,希望小朋友们在做游戏之前,先猜测一下哪些物体能被磁铁吸引;然后把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放在一堆,把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放在另一堆;最后记录员把猜测的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中。

现在请材料员把抽屉里的材料拿出来进行猜测。

注意:材料中的铁钉、铝片比较锋利,请注意安全!
材料员拿出材料,小组所有成员进行猜测。

教师板贴材料:把材料名称贴在“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与“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中间。

②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猜测结果向大家汇报一下?
学生汇报猜测结果。

教师根据汇报结果移动材料名称,把不能确定的、有歧义的材料放在中间。

③这些只是我们小朋友的猜测,那到底正不正确呢?我们该怎样验证?
学生指出:可以用实验的方法来验证猜测的结果。

教师表扬。

2、学生实验
①现在请材料员上台领取磁铁。

做完实验后,材料员收拾好材料,记录员要做好记录。

材料员领取磁铁,小组所有成员进行实验。

教师巡视并参与活动之中
②哪个小组愿意先汇报你们的实验结果?
学生汇报交流实验结果。

教师根据汇报的实验结果移动黑板上的材料名称。

3、探究结论
①现在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黑板,小组讨论一下: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学生充分讨论,教师巡视并参与其中。

②由此我们可以推知,磁铁能吸引什么样的物体?
学生汇报结论,教师板书:磁铁能吸引铁制成的物体。

③科学家就把磁铁能吸引铁材料制成的物体的性质叫做磁性。

教师补充课题:有磁性
【设计意图】通过猜测、实验、结论等步骤得出磁铁有磁性这一科学概念,符合小学科学特点,也体现了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活动二:磁铁能隔着物体吸铁吗
1、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了磁铁能吸引铁材料制成的物体,那么,如果老师用这些物体将磁铁和铁隔开,磁铁还能吸住铁吗?
教师出示课件:木片、纸片、塑料片、铝片、布片。

学生猜测。

2、现在请材料员在你们的材料袋里选择一项自己喜欢的物体做实验,记录员做好记录。

材料员拿出材料,小组成员开始实验。

教师巡视并参与其中
3、哪个小组来汇报你们的实验结果?
学生充分汇报
4、根据刚才的汇报,你们发现了什么结论?
学生充分汇报,教师板书:磁铁隔着一些物体能吸住铁。

5、这里的“一些物体”指一的是不是铁材料制成的物体。

因为磁铁隔着铁质物体吸铁,情况比较复杂,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研究到的。

当然如果你们现在感兴趣的话,可以回家做一做实验,然后把实验结果告诉给老师,好吗?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尊重了学生的意愿,让学生自主地悬着喜欢的物体进行实验,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作用,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也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三)活动三:哪些物体是铁做的
1、小朋友们,美丽可爱的小兔遇到了难题,你们愿意帮助她吗?你们看:这里有那么多的硬币,可哪个硬币是铁制成的呢?
教师出示课件:硬币实物图,学生猜测。

2、有更好的办法来辨别铁制成的物体吗?
学生指出:可以用磁铁来检验,因为磁铁能吸住铁。

3、请材料员上台领取材料。

材料员上台领取材料:一块磁铁和7枚硬币,小组所有成员进行实验,教师参与其中。

4、哪种硬币里含有铁的成分呢?为什么有的硬币能被磁铁吸住?而有的硬币又不能被磁铁吸住呢?想进一步了解硬币吗?请看大屏幕!
教师出示课件:硬币的成分,学生认真阅读。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学会用磁铁来辨别一些铁制成的物体,这是从探究和应用方面来帮助学生建立和加深“磁性”的科学概念;同时也教育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周围的世界,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
学生畅所欲言。

2、现在老师也遇到一个难题:老师不小心将一枚回形针掉进了装满水的塑料杯子里,要想不碰到水,该怎么办才能把回形针取出来?
学生汇报并演示:用磁铁紧贴着杯壁往上移动。

3、其实,磁铁里面还蕴藏着很多的秘密,希望小朋友们课下继续探究!
【设计意图】学科学,关键要用科学,通过实验让学生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从而让学生继续开展新的探究活
四、附表:
实验一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的实验记录表
实验二磁铁隔着物体去吸铁的实验记录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