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两优985水稻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超级稻两优培九高产栽培技术

技术推广与应用前景
技术培训
组织技术培训,向农民传授超级 稻两优培九高产栽培技术,确保
农民掌握关键技术要点。
推广渠道
利用农业技术推广站、农业合作社 、农业示范基地等渠道,将高产栽 培技术推广至周边地区。
应用前景
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超级稻 品种的不断优化,超级稻两优培九 高产栽培技术在未来具有广阔的应 用前景。
超级稻两优培九高产栽培技
术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品种特性与特征 • 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 配套栽培技术 • 高产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 • 超级稻两优培九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01
品种特性与特征
品种来源与背景
01
两优培九是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江 苏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共同选育 的超级稻新品种,于2001年通过 国家审定。
施肥量
根据作物生长需求和土壤 肥力,确定合理的施肥量 ,以满足作物生长所需的 各种养分。
施肥方法
采用深施、匀施、条施等 方法,使肥料均匀分布在 土壤中,有利于作物吸收 。
科学灌溉
灌溉原则
根据作物生长需求和土壤 水分状况,采取适时适量 灌溉的方式,保持土壤湿 润。
灌溉方法
采用喷灌、滴灌、渗灌等 方法,使水分均匀分布, 有利于作物吸收。
02
两优培九的选育过程采用了分子 标记辅助选择和杂交育种技术, 经过多代改良和筛选,于籼型杂 交稻,株高适中,茎 秆粗壮,抗倒伏能力 强。
穗型较大,粒数多, 结实率高,千粒重较 高。
叶片较宽,颜色深绿 ,光合作用能力强, 有利于养分积累。
生物学特性
播种期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种植制度 ,合理安排播种期。
苗床管理
优质抗病两系杂交中籼稻徽两优985的选育及应用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优质稻 米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主要产粮省均不同程度地存在 “优质稻米倍受青睐、劣质稻米严重滞销”的问题,选育 优质水稻新品种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
2 特征特性
2.1 主要农艺性状 徽两优 985 在合肥地区种植,5 月上旬播种,正常
年份,全生育期 135 d 左右,与Ⅱ优 838 相仿。株高 ·94·
125 cm 左右,平均每丛有效穗数 9.3 个,每穗总粒数 207.4 粒,每穗实粒数 176.2 粒,结实率 85.0%,长粒型, 千粒重 27.1 g 左右。株型紧凑,剑叶挺直,叶色淡绿,叶 鞘和颖尖紫色,熟相好。 2.2 产量表现
用丁草胺或“野老”于移栽后 7 d 左右结合返青肥 一起施用。 3.5 防治病虫害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加强 秧田期病虫防治,做到带药下田;重点搞好 7 月中、下 旬和 8 月中、下旬的病虫防治工作。
4 保持品种种性和种子生产的技术要点
4.1 亲本种性保持 1892S:每年通过选择单株种成穗行,严格筛选并
2019,25(2):94-96
安徽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抗倒伏,抗病能力强,白叶 枯病、稻瘟病、条纹叶枯病均达中抗以上,稻曲病达到 抗级。
3 栽培技术要点
3.1 适期播期 安徽中稻区 4 月底至 5 月上旬播种。大田用种量
15.0 kg/hm2,秧田播种量 225 kg/hm2,秧龄 26~30 d,株 行距 16.5 cm×26.4 cm 或 16.5 cm×19.8 cm,每丛栽 1~2 粒种苗。 3.2 科学施肥
高产优质两系杂交稻徽两优985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2020.7粮食作物高产优质两系杂交稻徽两优985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肖成亮(安徽荃银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合肥230088)摘要:徽两优985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安徽荃银种业科技有限公司采用1892S 为母本,9Z007为父本杂交组配育成的中M 两系杂交稻品种。
自2017年安徽省审定以来,在安徽省推广 种植表现良好,其抗倒、耐高温、米质优等特性深受广大农民和种粮大户的喜爱$文章介绍了该O种的特征特性,并介绍了该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播种及秧田管理、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关键词:徽两优985;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徽两优985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安徽荃银种业科技有限公司采用1892S 为母本,9Z007为父本杂交组配育成的中G 两系杂交稻品种# 于2017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皖审稻2017013。
适宜在安徽省一季稻 区推广种植,2018-2019年连续两年在安徽省稻作 区推广种植,表现为生育期适中、产量高、米质优 和抗性好&1特征特性1.1农艺性状徽两优985植株分r 能力强、株型松散适中、剑 叶较短上挺、叶下禾。
平均株高120.0 cm 、穗长25.4 cm 、亩有效穗15.8万、每穗总粒数192.2粒、结 实率85.1%、千粒重27.8 g 。
全生育期为140.3 2,与对 照品种(!优838)熟期相当。
1.2米质分析2015年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 中心(杭州)检测,该品种糙米率81.8%、精米率 73.9%、整精米率61.9%、粒长6.7 mm 、长宽比3.0、垩14%、3.6%、 1 级、I6.2级、胶稠度65 mm 、直链淀粉含量13.1%。
达到农 业部)用稻品种品质XNY/T 593-2013) 用G 稻优质米标准&作者简介:肖成亮(1983-),男,农艺师,从事农作物推广与品种选育工作。
电话:139****0763;E-mail :=iaoc —264—1.3抗性表现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4年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4.28),抗稻曲病( 1.9),中抗(病指39),中抗白叶 (病指31);2015年中抗稻瘟病( 抗指5.00),抗稻 (病1.8),中抗纹枯病'30),中抗 叶枯病(’指33)。
两优水稻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两优水稻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作者:高尚陈文彬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7年第24期摘要介绍了水稻新组合两优256的特征特性,总结了该组合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适期播种育壮秧、适时移栽、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水稻;两优256;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 S511.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24-0026-01两优256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两系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2013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由安徽省爱地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示范与推广。
该组合在安徽稻区连续多年大面积示范种植,表现出产量高、米质优、耐肥抗倒、适应性广的特点,深受广大种植户欢迎。
现将其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特征特性1.1 农艺性状两优256在江淮作一季中稻栽培,全生育期137 d左右,生育期适中。
平均株高120 cm左右,茎秆粗壮、耐肥抗倒,株型紧凑、剑叶挺直,后期转色好,秆青籽黄。
平均每穗总粒数200粒左右,穗大粒多。
分蘖力较强,一般有效穗数240万穗/hm2,千粒重27 g,结实率85%以上。
1.2 米质及抗性两优256米质优,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米质达部颁《食用稻品种品质》3级标准,蒸煮米饭松软可口,食味较好,品质较优。
两优256茎秆挺拔粗壮,抗倒性较强。
该组合抗病性好,中抗白叶枯病、稻瘟病,轻感纹枯病,抽穗前药剂预防后无稻曲病发生。
适宜在中上等肥力的田块种植,适合机械化种植。
1.3 产量表现通过多年大面积示范种植,两优256表现高产、稳产、耐肥、抗倒。
在一般栽培条件下,产量可达9 750 kg/hm2,高产栽培产量可达12 000 kg/hm2。
2 高产栽培技术2.1 适期播种,培育壮秧两优256在江淮作一季中稻栽培,根据当地气候及茬口情况,适期播种。
大麦、油菜茬4月底播种,小麦茬5月上旬播种。
水稻新品种两优1598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新品种两优1598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作者:王燕来源:《安徽农学通报》2021年第08期摘要:该文介绍了水稻新品种两优1598在肥东县示范种植表现及产量情况,并简述了两优1598高产栽培技术,包括种子选择、催芽与育苗、适期播种、合理密植、平衡施肥、科学管水等,以期为两优1598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两优1598;特征特性;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08-0094-02两优1598是安徽国瑞种业有限公司利用不育系15S和恢复系R198杂交选育而成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2020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皖审稻20201003。
两优1598在肥东示范种植,2019年、2020年连续2年产量高、抗逆性强与适应性好,综合性状优良,受到当地农户及相关企业的青睐与关注。
1 产量表现2018年两优1598在肥东县王铁乡示范种植3.23hm2,平均单产10.23t/hm2,较对照品种II优838增产7.09%;2019年两优1598在肥东县陈集乡连片种植5.66hm2,平均单产10.17t/hm2,较对照品种II优838增产9.8%,八斗、响导等乡镇种植单产均值保持在9.92~10.53t/hm2。
2020年,两优1598在肥东县域内成功推广到7个乡镇,表现出生育期适中、稳产、适宜性广等优点。
2 特征特性2.1 农艺性状优良两优1598生育期约为137.7d,株高119.6cm,平均有效穗257.5万~265.5万/hm2,穗总粒数199.6~209.5粒,结实率85.5%~90.8%,千粒重23.7g,外形紧凑,茎秆粗壮且富有弹性,穗层整齐,着粒紧密,分蘖力较强,成熟时叶青籽黄。
2.2 抗病性好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鉴定,两优1598中感稻瘟病;感稻曲病(病穗率14.0%,病级7)和白叶枯病(病级7)。
优质水稻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

优质水稻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一、选用优质水稻良种依据我区水稻生产进展区域,应选用优质、高产、抗性好、生育期相宜、穗粒兼顾型的杂交优质稻品种。
如:宜香优1108、渝香203、宜香优2115、F优498、Q优5号、准两优527、Y两优1号、深两优5814等品种。
二、培育壮秧(一)适期早播针对水稻生产主要灾难天气,适期早播避灾。
400米以下宜在3月10日前播种;400米以上宜在3月10~20日播种。
(二)精细播种壮秧是实现水稻高产、保证机插质量的基础,严把播种关,采纳机插专用秧盘旱地集中育秧或水田潮湿集中育秧。
三、机械整地凡不种植小春的稻田,在大春收割后应准时整地,保持稻田冬季蓄水,削减杂草,保证来年早栽有足够水源。
移栽前,依据土壤性状选择相宜机械,耕深不超过20厘米,旋耕为主,犁耕为辅。
耕整后,泥土上细下粗,细而不糊,上烂下实,不陷机、不雍泥,田面平整,田块内凹凸落差不大于5厘米,满意机械化插秧要求,机械栽插时水深保持在2~3厘米。
四、机械插秧机插为3.8叶后,抢晴天起秧移栽,宜早不宜迟,最迟不超过5叶,根据平坝浅丘区1~1.2万窝、深丘区1.2~1.5万窝、山区1.5~1.8万窝合理密植,每窝平均插2苗,空穴数不超过总穴数的5%,翻倒率小于3%,插深为1.5厘米左右,不漂不倒,越浅越好。
五、精确定量施肥依据水稻目标产量及稻田土壤肥力,合理确定施肥量,培育高产群体,合理增施有机肥,减氮增钾。
以目标亩产600-650公斤为例:(一)底肥:中等肥力田,栽前亩施30公斤的40%~45%复合肥(20-10-10)作套餐底肥;目标亩产每少50公斤用肥量分别少1公斤。
缺锌稻田,亩加施硫酸锌1.5公斤。
(二)拔节肥:中等肥力田,圆杆期(穗分化II期),亩施20公斤50%复合肥(20-10-20)套餐拔节肥追施;目标亩产每少50公斤用肥量分别少1公斤。
在选用各个施肥期的复合肥含量时可选施相近的含量施用。
六、机械病虫草防治插秧后5-7天虫草兼治“一包药”,施药时,田间保持水层3-125px。
2017年水稻新品种示范展示总结

2 0 1 7年 水稻新 品种示范展 示总结
口 李 全 胜
摘要 :对 8个 品 种 (组 合 )的生 育 期 、 生 育 特 性及 产 量 性 状 进 行 了 分析 .试 验 结 果 表 明 ,在 8个 展 示 品种 中 ,徽 两 优 985生 育 期 较 短 ,穗 大粒 重 ,产 量 较 高 , 再 生 能 力较 强 ,可尝 试 在 圩 畈 平 原 区 作 早 熟 中稻 和 再 生稻 栽 培 :隆两 优 1813、 深 两优 8010、两 优 825、隆平 13可 作 为 太 湖 县 的 当 家 品种 ,抗 病 虫 (抗 稻 飞 虱 和 稻瘟 病 )性好 ,抗 逆 能力 强 (抗 低 温 、高 温 等 )、抗 倒 伏 ,米 质 优 (国标 Ⅲ级 )可 作 为 主 导 品种 重 点 引进 种 植 :望 两 优 361 虽 然 产 量 高 ,但 易 感 纹 枯 病 .生 育 期 较 长 ,结 实 率 偏 低 ,还 需 进 一 步 示 范 确定 ; 荃 优 123、亚 两 优 华 占整 体 表现 一 般 ,不 建 议在 太 湖 县推 广 种植 。
4.2产 量 从 展 示 品种 理 论 测 产 的 产量 看 :隆 两 优 1813、 望 两 优 361亩 产 突 破 900kg,隆平 l3达 846.5kg;徽 两 优 985、 深 两 优 8010亩产 接 近 800kg,其他 均 在 700kg以上 ,亚 两 优华 占排 最后 ,亩 产
关键 词 :中稻 ;品种 比较 ;生 育特 性 ; 产 量性 状
1展 示地 点 今 年 中 稻 展 示 地 点 在 弥 陀镇 农 业 综 合 服 务 中 心 自有 的 水 稻 试 验 示 范 基 地 进 行 ,该 基 地 位 于 太 湖 县 弥 陀镇 河 口 村 花屋 圩 大 路 边 ,交 通 方 便 。该 地 水 源 条 件 较 好 ,田块 土 壤 肥 力 中 上 ,总 面 积 118亩 ,本 期 水 稻 新 品 种展 示 面 积 为 20 亩 。 2示 范 的 品种 及排 列 分布 展 示 的 品种 都 是 根 据 太 湖 县 中稻 发 展 趋 势 ,公 开 从 安 庆 市 及太 湖县 5家 有 资质 、懂 技 术 、资 金 雄 厚 、信 誉 度 高 的 种 子 公 司征 集 的 ,具 有一 定 的前 瞻 性 和 代 表 性 ,这些 品 种 依 次是 隆 两优 1813、 深 两 优 8010、望 两 优 361、两 优 825、荃 优 123、徽 两 优 985、亚 两 优 华 占 、隆 平 13。展 示 品 种采 用 露 地 水 育 秧 ,人 工 手 插 秧 的 方式 栽 插 。 展 示 品 种 按 大 田分 田块 有 序 排 列 . 各 品种 以 田埂 为 分界 线 ,同一 田块 有 两 个 品种 的则 留 0.8m 隔离 道设 为 保护 行 , 便 于 田 问操 作 、调 查 和 观 摩 。 每个 品种 种 植 面 积 不 等 ,人 工 栽 插 ,行 株 距 设 为
两系杂交稻徽两优996高产制种技术探讨

水稻 制种效 率及 制种 质 量 的高低 受 到多种 因子
表 2 徽两优 9 9 6 制种亲本特征特性
母本 1 8 9 2 S安 全制 种应 以育 性 敏感 期安 全 过渡 等措 施培 育 多蘖壮 秧 ,可 以增加 父本 有效 穗 和花 粉 在制种 过 程 中 , 这些措 施 可 以起 到事 半功倍 的效 为主, 避免低温导致育性波动 , 育性敏感期要求 日平 量 。 稀 播 匀播 , 促进壮秧 , 按 1 : ( 1 5 ~ 均气 温 稳定 在 2 4℃以上 ; 抽穗 扬 花授 粉期 高 温适 应 果 。 留足秧 田面 积 , 0 ) 准 备秧 田面 积 。适 宜 的用 种量 是 稀播 、 匀播 的关 性好 , 日平 均气 温在 2 8 3 2℃适宜 开花授 粉 。 通过 摸 2
1 3 ~ 1 4叶 , 平 均 穗粒 数 1 2 0粒 左右 , 千粒 重 2 3 g 。不 叶 宽 1 . 8 e m, 叶色 深 绿 , 叶片挺 ; 穗长 2 2 . 1 e m左 右 ,
同地 区 因为 气候 条 件 及 土壤 环 境 条件 存 在差 异 , 水 每穗 总粒 数 1 4 1 . 6 ~ 1 9 0 . 9粒 ,结 实 率 8 1 . 2 %左 右 , 千 稻适 宜 的播插 期 也会存 在差 异 。 根 据气 候环 境 因子 , 粒重 2 8 . 6 g左右 ; 稃尖 、 柱头 无色 ,是制 种 能否 成功 的首 要影 响 因 子。 为 了 防止制 种过 程 中受到其 他 品种花 粉 的影 响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徽两优985水稻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作者:魏兰发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20年第13期
摘要 ; ;徽两优985是一个抗病抗倒、产量高、品质优的两系杂交新品种。
本文结合阜南县种植实践,总结了徽两优985的特征特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 ; ;水稻;徽两优985;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 ;S511.048 ; ; ;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007-5739(2020)13-0034-
0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随着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对稻米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迫切需要选育出抗性强、稻谷好卖的水稻品种进行大面积推广[1]。
安徽省农业科学研究院水稻研究所、安徽荃银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研究,培育出了徽两优985两系杂交新品种,该品种表现出抗倒、优质、抗病等多方面优点,2017年通过审定(皖审稻2017013)。
适合在安徽省一季稻及旱稻生产区中大面积推广种植。
阜南县为安徽省粮食生产大县之一,2019年全县水稻种植面积达到1.93万hm2。
近年来,全县积极推广徽两优985、旱优73、丰两优80、宝两优6号等水稻品种,尤其是徽两优985综合表现突出,建议在当地进一步推广。
现结合推广实践,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以及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 ;特征特性
1.1 ; ;主要农艺性状
该品种通常播期安排在4月底至5月上旬为宜,大田用种量为15 kg/hm2,全生育期约138.2 d。
平均株高122.3 cm左右,平均穗长约为24.8 cm,单丛有效穗数平均为9.6穗左右,穗总粒数平均为198.5粒,穗实粒数为169.3粒,结实率85.3%左右,千粒重28.1 g左右。
籽粒性状为长,株型紧凑,剑叶长势笔直,叶片颜色为淡绿色,叶鞘、颖尖部位颜色为紫色,后期熟相表现较佳[1]。
1.2 ; ;产量表现
2013年,参加了安徽省中籼稻品种比较试验,产量水平达到9 490.5 kg/hm2,与对照品种Ⅱ优838进行比较,产量增加9.7%左右,差异显著,在所有参加试验的水稻品种中排第2位。
2014年参加安徽省中籼组区域试验,经过测产,产量水平达到9 044.4 kg/hm2,较对照品种Ⅱ优838增产4.6%,增产差异不显著。
2015年继续参加安徽省中籼组区域试验,经过测产,平均达到9 524.4 kg/hm2,较对照品种Ⅱ优838增产5.9%左右,增产显著。
2016年参加安徽省水稻生产试验,产量水平为9 693.9 kg/hm2,较对照品种Ⅱ优838增产9.33%,差异显著[1]。
1.3 ; ;稻米品质
2014年,经过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徽两优985达到部标4级[1]。
2015年,安徽省种子管理总站将该品种的大米取样送至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杭州)进行检测,出糙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分别在80.9%、71.8%、52.8%左右,粒长约6.9,长宽比在3.1左右,垩白粒率平均约11%,垩白度约1.9%,透明度平均达到2级,碱消值平均5.3级,直链淀粉、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5.1%、7.6%左右,胶稠度约80 mm,蒸熟后的米饭柔软,晶莹透亮,有着较佳的口感[1]。
整体品质达到部颁3等优质米水平。
1.4 ; ;抗性水平
安徽省种子管理站在2014—2015年对徽两优985进行统一取样,经过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抗性鉴定,2014年鉴定结果:对稻瘟病综合抗指在4.28左右,表现为中抗水平;稻曲病的发病病指为1.9左右,表现为抗;纹枯病的发病病指为39,表现为中抗水平;白叶枯病的病指平均为31,表现为中抗水平。
2015年鉴定结果:稻瘟病的综合病指约为5,表現为中抗;稻曲病的病指平均1.8左右,表现为抗;纹枯病的病指约为30,表现为中抗;白叶枯病的病指约为33,表现为中抗水平[1]。
2 ; ;高产栽培技术
2.1 ; ;播种育苗
2.1.1 ; ;苗床准备。
苗床的选择要求土质肥沃、土壤疏松,以旱作地、菜园地为宜。
为了提高土壤肥力,可在冬季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30 t/hm2。
苗床的pH值以4.5~5.0为宜,土壤pH值过高时则需要先进行调整,如果土壤pH值为6.0~6.5,可在播种前2周左右施入过磷酸钙200 g/m2;如果pH值为6.5~7.0,则可在播种前3~4周施入硫磺粉50 g/m2进行调节;如果pH值为7~8时,可在播种前3~4周施入硫磺粉100 g/m2。
土壤调酸时如果土壤过于干燥,可适当配合浇水措施[2-3]。
播种前3周左右施入45%三元复合肥750 kg/hm2、氯化钾75
kg/hm2、尿素150~225 kg/hm2。
播种前10 d左右进行苗床的耕翻,做规格为20.0 m×1.2 m的畦面,沟宽、沟深分别为40、15~20 cm。
2.1.2 ; ;播种。
该品种在阜南县适宜播期为5月15—20日,机插秧移栽用种量为15
kg/hm2,直播稻大田用种量控制在30 kg/hm2左右。
播种前先晒种1~2 d,之后将种子浸泡在100 mg/kg烯效唑溶液中,日浸夜露,种子破胸后即可捞出冲洗干净、沥干,经过旱育保姆拌种,备用[4]。
播种前将苗床整平,提前1 d浇透水,使土壤中的含水量饱和。
2.1.3 ; ;苗期管理。
播种后加强田间管理,如果日均温在20 ℃以上,可在地表覆盖一层秸草进行遮阳降温。
出苗后将覆盖物揭开。
如果选择旱育秧的方式,秧苗前期生长阶段一般肥料较足,可在秧苗处于2叶1心、4叶1心、移栽前3~5 d分别施1次氮肥作为追肥,可选择尿素配制成适宜浓度的叶面肥进行喷施,结束后立即喷清水1次,避免肥料将幼苗烧伤。
秧苗处于4叶1心时喷施多效唑225 mg/m2左右进行化控。
浇水的原则是秧苗的叶间没有水珠、中午叶片卷起,此时需要浇1次透水。
秧田期及时做好稻蓟马、草害等的防治工作,杂草尽量人工拔除[1]。
2.2 ; ;合理移栽
该地区一般6月15—25日直播或移栽,即秧龄26~30 d时进行移栽,采取宽行窄株的移栽方式,每3~4 m留便于田间操作管理的走道(宽度40 cm左右即可)。
移栽时保持田间浅水层(2~3 cm),以促进秧苗尽快缓苗、分蘖。
移栽后5~7 d施入返青肥,一般选择施用尿素45~75 kg/hm2。
2.3 ; ;肥水管理
徽两优985属于耐肥抗倒的水稻品种,施肥的原则要坚持稳磷、增氮、补钾、添锌,在前期底肥施足的基础上,移栽后1周左右施入尿素150 kg/hm2、硫酸锌15 kg/hm2,移栽后3~4周施入尿素90 kg/hm2、氯化钾75 kg/hm2,水稻抽穗前3周左右施入氯化钾75 kg/hm2、尿素75~105 kg/hm2。
水稻进入齐穗期后结合苗情长势确定施肥,如果水稻植株的叶片颜色偏淡,可施入尿素75 kg/hm2。
当田间的总茎蘖数达到预期穗数的90%左右时即可实施烤田,反复轻烤,一直持续到茎蘖数不再继续增加为止[3]。
如果田间排水不畅,需要加强清沟排水。
之后田间水分管理保持湿润状态,抽穗前的1~2周田间保持浅水层(水深3 cm左右)。
之后田间保持干干湿湿的状态,成熟前1周田間断水。
2.4 ; ;病虫害防治
在徽两优985病虫害防治上,坚持预防为主,实施综合防治的策略。
播种前做好种子的消毒,移栽时确保秧苗带药下田。
该品种在该地区作移栽水稻破口期集中在8月13—15日,旱稻破口期集中在8月25日至9月5日,加上夏季高温旱涝等因素影响,水稻生产中容易发生病虫害,要加强防控管理。
纹枯病的防治上,可在水稻拔节孕穗期选择井·蜡芽600 g/hm2左右喷施2~3次;稻纵卷叶螟等虫害可结合实际发生情况选择80%锐劲特水分散粒剂45 g/hm2左右等进行防治;稻曲病可在抽穗前1~2周时选择井·蜡芽1 500 mL/hm2左右等进行防治。
3 ; ;参考文献
[1] 张德文,洪军,汪婉琳,等.优质抗病两系杂交中籼稻徽两优985的选育及应用[J].中国稻米,2019,25(2):98-100.
[2] 刘善德,包富生,程建平.优质两系杂交中籼稻两优825的选育与栽培技术[J].湖北农业科学,2017(16):20.
[3] 包富生.优质高产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两优628的选育与应用[J].杂交水稻,2013,160(3):18-20.
[4] 陈俊.徽两优6号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