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大棚草莓西瓜豆角轮作高效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大棚西瓜与草莓轮作高效栽培技术

大棚西瓜与草莓轮作高效栽培技术

栽培技术Cultivation Mangement中国果菜China Fruit&Vegetable第40卷,第6期2020年6月大棚西瓜与草莓轮作高效栽培技术孙福君1,王春丽2(1.山东省胶州市和睦屯西瓜专业合作社,山东胶州266313;2.青岛香草轩果蔬专业合作社,山东胶州266313)摘要:大棚西瓜、草莓轮作能打破单一种植模式,充分利用大棚的有效资源,于有限的空间内创造出最大的效益。

每年5月初,大棚草莓采收期结束,下一季栽培期为9月初,土地闲置近4个月;此时轮作种植西瓜,生长期适宜,能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

本文分析了大棚西瓜和草莓的轮作栽培模式以及栽培过程中品种选择、整地及土壤消毒、定植、田间管理等技术要点,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棚;西瓜;草莓;轮作;种植模式;管理中图分类号:TQ1.2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1038(2020)06-0135-05DOI:10.19590/ki.1008-1038.2020.06.029High-efficiency Rotation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Watermelon andStrawberry in GreenhouseSUN Fu-jun1,WANG Chun-li2(1.Watermelon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of Hemutun,Jiaozhou City,Shandong Province,Jiaozhou266313,China;2.Qingdao Vanilla Porch Fruit and Vegetable ProfessionalCooperatives,Jiaozhou266313,China)Abstract:The rotation of watermelon and strawberry in greenhouse can break the single planting mode,make full use of the effective resources in the greenhouse and create the maximum benefit with limited space.At the beginning of May every year,the harvest period of strawberry in greenhouse is over,and the cultivation period of the next season is in early September,and the land is idle for nearly4months.At this time,the rotation of watermelon planting,suitable growth period,has produced higher economic benefits.In this paper,the rotation cultivation mode of watermelon and strawberry in greenhouse and the supporting techniques were analyzed for example,variety selection,soil preparation,soil disinfection,planting and field management,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growers.Key words:Greenhouse;watermelon;strawberry;crop rotation;planting patterns;management收稿日期:2019-12-29作者简介:孙福君(1965—),男,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大棚西瓜、草莓轮作,能打破单一种植模式,充分利用大棚的有效资源,于有限的空间内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1-3]。

大棚草莓与西瓜套种高产栽培技术

大棚草莓与西瓜套种高产栽培技术

大棚草莓与西瓜套种高产栽培技术在现代农业中,大棚草莓和西瓜套种高产栽培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

这种栽培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这种种植技术。

大棚草莓套种高产栽培技术是指在大棚内同时种植两种农作物的栽培技术。

该技术可以提高土地使用率和产量,并且还可以减少大棚的运转成本。

1.灌溉技术大棚草莓和西瓜都需要充足的水分和湿度,因此在灌溉方面需要特别注意,以确保两种作物都可以得到充足的水分。

在种植前,应根据两种植物的灌水需求进行设计。

灌溉时应注意避开草莓的叶子和果实,以免病害的传播。

2.施肥技术大棚草莓和西瓜的施肥方法也各有不同。

草莓需要较高的氮肥和钾肥,而西瓜则需要更多的磷肥。

因此,在肥料的选择和施用上应该特别注意。

同时,应定期进行土壤的检测,以确保土壤中的养分充足。

3.病虫害防治大棚草莓和西瓜都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这种情况尤其在夏季更为明显。

因此,在种植过程中,应定期监测病虫害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喷洒药剂、清除病虫害带等。

西瓜套种高产栽培技术是指在西瓜生长的同时,种植其他作物,如草莓、辣椒等。

这种栽培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提高农作物的总产量,降低生产成本。

1.土壤肥力管理西瓜需要充足的营养才能健康生长,因此在土壤肥力管理方面需要特别注意。

在种植前,应进行土壤的检测和改良,确保土壤中的养分充足。

同时,定期浇水和施肥,让西瓜根系充分吸收养分。

2.水源管理西瓜对水分的需求很高,因此在水源管理上需要下功夫。

定期浇水,并确保浇水均匀,可以使土壤保持湿润状态。

同时,在干旱季节,可以使用滴灌系统进行灌溉,以提高灌溉效果。

总之,大棚草莓和西瓜套种高产栽培技术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技术不断创新的今天,我们应该更加注重不同作物之间的协作和利用,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大棚瓜菜多茬种植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大棚瓜菜多茬种植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大棚瓜菜多茬种植高效栽培技术模式摘要:与传统的露地瓜菜种植模式相比,大棚瓜菜多茬种植高效栽培模式的实际种植效果更为突出。

大棚设施能对棚内土壤、温湿度等进行合理调控,从而为瓜菜提供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

关键词:大棚瓜菜;多茬种植;栽培技术1大棚西瓜栽培技术育苗准备:选择72孔径穴盘进行基质育苗,苗床地要选择地势较高、排灌方便的地块。

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选择品质好、效益高的红玉、黑津、京美4K、苏蜜518等西瓜品种,将种子放置于55℃温水不断搅拌,浸泡10min后捞出并用清水冲洗2-3遍,然后用纱布包裹好放置于28℃-30℃条件下催芽,85%左右种子出芽后即可进行播种。

精量播种:1穴播种1粒种子,覆土1cm—1.5cm厚,将穴盘放置于苗床上,覆盖薄膜以保温保湿。

苗床管理:播种后苗床白天温度要控制在28℃-30℃,促进齐苗;50%种子顶土后揭除薄膜,幼苗长出第1片真叶前,白天温度降低为22℃-25℃,避免长出高脚苗;第1片真叶长出后,白天温度调整为27℃-30℃,昼夜温差要控制在10℃以下,促进幼苗快速生长;在定植前7d温度降为18℃-22℃,以提高秧苗成活率。

定植前1d使用50%多菌灵1000倍液进行叶片均匀喷施,以防幼苗移植后发生缓苗期病害。

田间管理温度管理:定植后,大棚内温度白天需控制在30℃-32℃,成活后至开花坐果前,温度需控制在25℃-28℃,果实膨大期控制在31℃-33℃,昼夜温差不宜超过10℃。

水肥管理:坐果10d左右,结合灌溉滴施21kg/667m2-25kg/667m2磷酸二铵、8kg—10kg硫酸钾,以促进果实膨大。

整蔓:主蔓伸蔓后每间隔7d整理1次瓜蔓,协助主蔓朝棚中间生长蔓延。

小果型瓜秧苗长出4—5片叶时进行摘心,基部保留3根健壮侧蔓;大中果型秧苗需保留主蔓,基部保留2根健壮侧蔓。

在4月中上旬西瓜开花坐果期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注意授粉时间要在上午7:00-9:00之间。

将12节位以下的畸形幼果及时摘除,对于首批瓜,小型果型每株应保留2个品相优质的西瓜,大中果型每株保留1个即可。

大棚草莓与西瓜套种高产栽培技术

大棚草莓与西瓜套种高产栽培技术

大棚草莓与西瓜套种高产栽培技术随着大棚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棚内套种作物的栽培也越来越受到农民们的青睐。

其中,大棚草莓与西瓜的套种是一种很受欢迎的种植技术。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大棚草莓与西瓜套种的高产栽培技术。

1. 土壤准备套种大棚草莓与西瓜前,要进行土壤消毒处理,杀灭病菌和虫害,避免发生病虫害的影响。

同时要注意大棚内的土壤疏松透气,肥力充足,PH值适中,以及保持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

2. 棚架搭建搭建棚架是套种大棚草莓与西瓜的重要一步。

一般情况下,大棚草莓的棚架要比西瓜的棚架高出一些,以便让草莓有更加宽敞和通风的生长环境。

3. 种植草莓草莓的种植要选择适当的品种和良种,同时要注意肥料的施用和生长的调节。

在草莓的生长初期,要注意浇水保湿,施用适量的有机肥,促进草莓早熟。

4. 种植西瓜西瓜的种植要选择早熟性好的品种,并适当进行修剪,以控制生长。

西瓜要适时浇水,保持土壤适度湿润,同时要注意施肥。

在西瓜营养期内,还需要定期除草,以保持植株的健康生长。

5. 育苗为了提高套种大棚草莓与西瓜的产量和品质,育苗也是不可少的一步。

草莓的种植要选用无菌基质进行育苗,而西瓜的育苗可采用发芽实生种子和“活性炭”双管育苗技术。

6. 成果采摘随着套种大棚草莓与西瓜的生长和发展,可采取疏果和控制花果膜等措施,以提高果实的产量和品质。

采摘果实要注意采摘成熟果实,避免留下过多的次品,影响产量和经济效益。

总之,套种大棚草莓与西瓜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种植技术,通过科学合理的农业种植技术,可不断提高产量和品质,为农产品生产带来更好的发展。

大棚草莓与西瓜套种高产栽培技术

大棚草莓与西瓜套种高产栽培技术

大棚草莓与西瓜套种高产栽培技术随着人们对新鲜水果的需求不断增加,大棚草莓与西瓜套种栽培技术逐渐成为了现代农业生产中的热点之一。

大棚草莓与西瓜套种栽培技术是指在同一大棚内,利用不同水果作物的生长习性和生长周期相互衔接,实现水果连续生产,提高大棚的产值和经济效益。

大棚草莓与西瓜套种栽培技术是指在同一大棚内,先种植大棚草莓,当草莓生产季节结束后,不拔根,而是在草莓植株之间种植西瓜。

通过利用草莓植株留下的土壤和根系结构,减少了后期的耕作和基础施工,提高了土壤的利用率,同时也实现了大棚空间的最大化利用。

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实现大棚的连续生产,提高了大棚的经济效益。

1. 提高土壤的利用率大棚草莓与西瓜套种栽培技术能够实现农田的多层次利用,草莓植株的根系结构能够减少土壤的压实程度,保持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

而在草莓生产结束后,不拔根的方式能够减少土壤翻耕的频率,最大限度地保护土壤结构和肥力,提高土壤的利用率。

2. 提高大棚的经济效益大棚草莓与西瓜套种栽培技术能够使大棚的产出保持高水平。

由于草莓植株和西瓜植株的生长周期不同,通过合理的规划和管理,能够实现连续生产,提高了大棚的经济效益。

3. 减少基础施工和耕作采用大棚草莓与西瓜套种栽培技术能够在草莓生产结束后,直接栽种西瓜,减少了后期的基础施工和耕作。

这不仅能够节约人力和物力成本,同时也能够减少对土壤的破坏,有利于土壤健康和生态环境。

1. 土壤准备在大棚种植前,需要对土壤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清除大棚内的杂草和病虫害,保持大棚内部的整洁和干净。

然后根据所要种植的水果作物的需求,进行合理的施肥和追肥工作,保证土壤的养分充足。

2. 大棚草莓的种植选择高质量的草莓幼苗,按照规定的行距和株距,在大棚内进行整齐划一的种植。

在种植的过程中,要注意草莓幼苗的根系保护和土壤的松软程度,保证幼苗的生长环境。

3. 草莓的生产管理在草莓生长期间,要进行适时的浇水、施肥和病虫害防治工作,保证草莓植株的健康生长。

大棚草莓/西瓜、后季稻高效栽培技术

大棚草莓/西瓜、后季稻高效栽培技术

肥, 亩施硫酸铵 复合肥 1k 在第一 批西瓜采收后进行第 3 5 g,
次追 肥 。
2 2 5 防治病 虫害 。为预防西瓜枯 萎病 的发生 , .. 移栽后用 5%多菌灵 8 0 液浇灌 瓜苗 , 0 0倍 每株 5 O L, 0r a 每隔 7 O 浇 ~1d 1 ,连浇 2 次 次。特别 是 6月下旬遇连续 阴雨天气 ,每隔 7 d
2 16 科 学 追 肥 。 醒 棵 后 追 1 肥 , 滴 管 和 盖 地 膜 前 追 1 .. 次 铺
次肥 , 花结 果期追 3 次肥 , 次亩追肥量复合 肥 1k 开 ~4 每 5 g。
初花开始放蜂授粉 ,以减少畸型果 , 一般 1 个棚放 1 箱蜂 。 2 17 病虫害 防治 。移栽前用辛硫磷 1 10 倍液 泼浇 防治 .. :0 0 地下害虫。夜蛾类幼虫 、红蜘蛛 、 虫等可用 百得利 、 蚜 保氯 等生物农药防治;灰霉病用 速克灵 、多菌灵 防治;自粉病用 粉锈宁防治,病毒病用病 毒 A、小叶敌 等防治 。 除在落谷后约 1 d 稗草 出土始 期亩用 3%瑞农 可湿性粉 ~2 , 5 剂 8g 0 兑水 3 k 均匀 喷雾 , 时秧板保持高 湿不积水 。第 2 5g 此
维普资讯
上海农业科技
20— 07 6
大 棚草 莓 /西瓜 、后 季 稻 高效 栽 培 技 术
姜 瑛 顾立生 ( 江苏省海f市农产品检测中心 2 6 0 ) ] 2 10
2. 2 西瓜
近年来 , 我们进行 了不 同茬 口轮作大棚蔬 菜高效栽培试
验 , 中 以 大 棚 草 莓 /西 瓜 、后 季 稻 栽 培 模 式 效 益 最 好 ,既 其 能 减轻 连 作 障碍 , 又能 提 高 农 产 品 质 量 。 现 将 其 主 要 栽 培 技 术 简 介 如下 。 1 茬 口 安排 及品 种

大棚草莓与西瓜套种高产栽培技术

大棚草莓与西瓜套种高产栽培技术

大棚草莓与西瓜套种高产栽培技术近年来,大棚种植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在大棚内种植水果蔬菜,以获取更稳定的收益。

在大棚种植中,草莓和西瓜都是比较受欢迎的作物,而将这两种作物套种在一起,既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大棚空间,又可以实现多种植物的多样化生长,从而提高产量和效益。

接下来,就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大棚草莓与西瓜套种高产栽培技术。

一、选择适宜的品种在大棚内套种草莓和西瓜时,首先要选择适合的品种。

对于草莓来说,早熟或中熟品种比较适合套种,如佳农、佳乐、佳美等品种;对于西瓜来说,可选用早熟的品种,如新优15、丰瑞1号等。

品种的选择要综合考虑土壤、气候、水质和市场需求等因素,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的品种,以保证产量和品质。

二、合理规划种植格局套种草莓和西瓜时,需要进行合理的种植格局规划。

一般来说,可以采取交替种植或分区种植的方式。

可以将大棚按照一定比例划分成两个区域,分别用于种植草莓和西瓜,也可以在整个大棚内交替排列种植冠栽蔓生的西瓜和弓型蔓的草莓。

这样既可以提高地块的利用率,还可以有效地利用土壤养分,提高产量。

三、科学施肥管理施肥是大棚草莓与西瓜套种的重要环节。

对于草莓来说,应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定期施用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以保证其生长发育所需。

而对于西瓜来说,要根据其生长阶段进行施肥,早期用高氮肥,促进植株生长,后期增加磷、钾等元素,促进果实快速生长,提高品质。

还要根据土壤肥力状况进行施肥,精确掌握施肥量,避免施肥过量造成浪费和环境污染。

四、合理灌溉管理大棚内草莓和西瓜套种时,灌溉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

草莓和西瓜对水分要求不同,因此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灌溉管理。

草莓喜欢湿润的环境,但对水份的需求并不高,因此宜采用“旱涝保收”的原则,适时适量地给予草莓水分;而西瓜则需要大量的水分,特别是在果实膨大期需要增加水分供应。

在灌溉管理上要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求进行调整,合理分配水源。

五、定期管理病虫害在大棚内种植草莓与西瓜时,病虫害的防治是至关重要的。

探讨大棚草莓西瓜豆角轮作高效栽培技术

探讨大棚草莓西瓜豆角轮作高效栽培技术

探讨大棚草莓西瓜豆角轮作高效栽培技术【摘要】大棚轮作草莓西瓜豆角作为一种高效栽培模式,可以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生产率,是发展高效农业和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大棚草莓西瓜豆角轮作1 大棚草莓栽培技术1.1 栽培品种选择成熟早、果实耐储运、丰产性好的品种。

如宝交早生、丽红、春香、童子1号等。

1.2 栽培时间8月上中旬育苗,10月中旬定植,12月—第二年2月采收。

1.3 定植及定植后的管理(1)整地施肥定植。

选择肥沃、疏松、灌溉方便的中性或微碱性的土壤。

每667m施优质有机肥5000kg、饼肥150kg、磷酸二铵50kg、硫酸钾40kg。

南北行作垄,按80cm一带种植,畦高15cm,畦面上定植2行,小行距35cm,大行距45cm,用幅宽90cm的地膜覆盖。

选用无病虫害壮苗,有4—5片叶,叶柄短,叶片肥大而浓绿,根茎粗1—1.5cm,粗根多且鲜白。

定植时“浅不露根,深不埋心”。

(2)温度和分水管理。

适时扣棚升温,每年在11月中旬扣棚。

苗期:白天25—28℃,花期23—25℃;夜温8—10℃。

收获期:白天不超过25℃;夜间在5℃左右。

定植后连续浇小水,直到成活为止。

一般每隔1—2天浇水一次,然后减少浇水次数。

开花期要控制浇水,果实成熟期要及时浇小水,以保持土壤湿润。

(3)摘叶疏花。

及时摘除下部发黄的老叶及病叶,以利通风透光和防病,然后带到室外深埋。

在第一朵开放前,应及时摘去花序先端的花蕾,每个花序留7—8朵小花,使果实长得大而整齐,成熟相对集中。

(4)辅助授粉。

在开花期,可以人工辅助授粉。

可采用毛笔逐朵花授粉或棚内每隔20—25m放一箱,以提高授粉率。

(5)采收。

草莓成熟最显著的标准是果实着色。

当着色面积达70%时即可采收。

(6)病虫害防治。

大棚草莓主要有灰霉病和根腐病,灰霉病可用50%多霉灵或多霉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根腐病可用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灌根。

地下害虫主要有地老虎和蛴螬,常用农药灌根和撒毒土的方法杀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大棚草莓西瓜豆角轮作高效栽培技术【摘要】大棚轮作草莓西瓜豆角作为一种高效栽培模式,可以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生产率,是发展高效农业和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大棚草莓西瓜豆角轮作
1 大棚草莓栽培技术
1.1 栽培品种
选择成熟早、果实耐储运、丰产性好的品种。

如宝交早生、丽红、春香、童子1号等。

1.2 栽培时间
8月上中旬育苗,10月中旬定植,12月—第二年2月采收。

1.3 定植及定植后的管理
(1)整地施肥定植。

选择肥沃、疏松、灌溉方便的中性或微碱性的土壤。

每667m施优质有机肥5000kg、饼肥150kg、磷酸二铵50kg、硫酸钾40kg。

南北行作垄,按80cm一带种植,畦高15cm,畦面上定植2行,小行距35cm,大行距45cm,用幅宽90cm的地膜覆盖。

选用无病虫害壮苗,有4—5片叶,叶柄短,叶片肥大而浓绿,根茎粗1—1.5cm,粗根多且鲜白。

定植时“浅不露根,深不埋心”。

(2)温度和分水管理。

适时扣棚升温,每年在11月中旬扣棚。

苗期:白天25—28℃,花期23—25℃;夜温8—10℃。

收获期:白天不超过25℃;夜间在5℃左右。

定植后连续浇小水,直到成活为止。

一般每隔1—2天浇水一次,然后减少浇水次数。

开花期要控
制浇水,果实成熟期要及时浇小水,以保持土壤湿润。

(3)摘叶疏花。

及时摘除下部发黄的老叶及病叶,以利通风透光和防病,然后带到室外深埋。

在第一朵开放前,应及时摘去花序先端的花蕾,每个花序留7—8朵小花,使果实长得大而整齐,成熟相对集中。

(4)辅助授粉。

在开花期,可以人工辅助授粉。

可采用毛笔逐朵花授粉或棚内每隔20—25m放一箱,以提高授粉率。

(5)采收。

草莓成熟最显著的标准是果实着色。

当着色面积达70%时即可采收。

(6)病虫害防治。

大棚草莓主要有灰霉病和根腐病,灰霉病可用50%多霉灵或多霉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根腐病可用500倍液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灌根。

地下害虫主要有地老虎和蛴螬,常用农药灌根和撒毒土的方法杀灭。

2 大棚西瓜栽培技术
2.1 栽培品种
选用品质好、产量较高的品种,如特大庆红宝、郑杂5号、红黄后等。

2.2 栽培时间
12月下旬育苗,第二年2月下旬定植,5月下旬上市。

2.3 育苗
(1)浸种催芽。

用55—60℃温水浸泡种子,待水温降至30℃时保温浸泡12小时,搓洗掉种子上的粘液,捞出种子、装入布袋,置于25—30℃催芽。

48小时后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2)营养土与苗床准备。

播种用的营养土选未种过西瓜的沙壤土与腐熟有机肥
按7∶3的比例掺匀,每立方米营养土再掺入2.5%的锌硫磷50—
60g,75%敌克松可湿性粉剂80—100g,硫酸钾复合肥1000g,充分掺匀后装入直径10cm的营养钵中。

苗床设在大棚内,呈东西走向,宽1.5—2.0m,长视苗数而定。

苗床底部应铺设隔热物,并将已装有营养土的营养钵整齐地排放在苗床上。

(3)播种与苗床管理。

每钵播种1粒,覆土1.5—2.0cm,然后覆盖地膜,再撑小拱棚,夜晚扣草苫保温。

出苗前温度控制在28—30℃,出苗后撤去地膜。

白天温度22—25℃,夜晚15—17℃,以利幼苗健壮而不易成高脚苗。

若重茬种植,可用葫芦作砧木嫁接西瓜苗,以有效控制枯萎病的发生。

2.4 定植后的管理
(1)定植。

瓜苗有3—4片真叶,苗龄30—40天,即可在晴天上午定植。

(2)施肥整地。

草莓收获后立即进行施肥整地。

深翻25—28cm,结合深翻,每667㎡施有机肥1500—2000kg、硫酸钾5—10kg、钙镁磷肥30—40kg,碳酸氢铵15—20kg。

(3)定植方法。

西瓜栽培采用宽窄行种植,以利于通风透光,便于人工操作。

畦面宽行距离100cm,沟边窄行距离60cm,平均行距80cm,株距35—45cm,每667㎡栽瓜苗1500—1700棵。

定植时,距畦边10cm处开穴,浇足水。

栽后不要急于封土,应于下午2:00时—3:00时待穴温提高后再以热土封穴。

定植后,用黑地膜全部覆盖。

(4)肥水管理。

西瓜定植后可浇3次水。

第1水:在瓜秧长至5—7片叶时浇小水催秧以防瓜秧旺长;第2水:在坐瓜后浇大水,结合浇水每
667㎡追施硫酸钾复合肥20kg;第3水:隔10—15天进行,结合浇水每667㎡追硫酸钾复合肥15kg。

(5)病虫害综合防治。

西瓜病虫害防治应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花前喷240倍等量波尔多液,作瓜后喷200倍等量波尔多液。

病害发生时,可针对病害种类选择其它高效低毒杀菌剂。

3 大棚豆角栽培技术
3.1 栽培品种
选择主蔓结荚、豆角直长、纤维少、品质好、抗病丰产、开回头花、收获期长的品种,如丰收一号、双季豆、河南肉豆角等。

3.2 栽培时间
5月中旬育苗,6月上旬定植。

3.3 栽培技术
于6月上旬西瓜收获后,利用大棚骨架种植豆角。

(1)育苗。

采用营养钵育苗,要求配制营养土和消毒土。

豆角的根系木栓化较早,再生能力较弱,苗龄不宜太长。

适龄壮苗的标准是苗龄20—25天,苗高20cm左右,茎粗0.3cm以下,真叶3—4片,根系发达,无病虫害。

(2)整地施肥定植。

每667㎡需用有机肥2000㎏,碳酸氢铵50㎏。

将肥料撒于地面,深翻两遍;将肥料与土充分混匀,然后按栽培的行距起垄或作畦。

栽培的行距平均为1m,或等行距种植,或大小行栽培。

大小行栽培时,大行距1.2m,小行距0.8m。

(3)定植后的管理。

1)浇水追肥。

浇水掌握抽蔓期控、结荚期促的原则,长到7—8片真叶时,浇一次抽蔓水,促进
抽蔓,扩大营养面积。

以后一直到开花为蹲苗期,要控制浇水,促进豆角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发展。

这时如果水肥过多,易导致茎蔓徒长和落花、落荚。

一般在第一花序的嫩荚伸出后,转入水肥需要旺盛期,结束蹲苗浇灌一水。

随后需水量逐渐加大,每采收一两次就浇水一次,每隔1—2次浇水追一次肥。

2)植株整理。

抽蔓后,结合大棚骨架及时拉绳、吊架。

到结荚中后期,随时摘除下部病老黄叶,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促使侧枝萌发和潜伏花芽、开花结荚。

3)采收。

一般落花后12—15天为采收期,采收过早影响产量,过晚会降低品质。

4)病虫害防治。

豆角病害主要有锈病和灰霉病。

可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喷雾防治。

虫害主要有豆荚螟,可用胃毒剂和触杀剂喷雾防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