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专题
苏教版七下语文《专题荷》

分享个人对于“专题荷”感悟和收获
01
02
03
04
感悟1
荷的美丽不仅仅在于它的外表 ,更在于它的内涵和象征意义
。
感悟2
通过对荷的学习,我对文学和 艺术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
收获1
掌握了荷的相关知识,包括它 的生长环境、特点、象征意义
等。
收获2
提高了自己的阅读能力和文学 素养,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
文学作品。
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
03
《荷花淀》
孙犁的《荷花淀》是一篇充满诗意的小说,以荷花淀为背景,讲述了白
洋淀人民抗击日寇的故事。欣赏此文,可以感受荷花淀的美丽风光和抗
日军民的英勇精神。
创作实践:学生动手写一首咏荷诗或散文
创作准备
在创作前,学生可以收集一些咏荷的诗词歌赋,了解荷花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同时, 观察荷花的形态、色彩和光影变化,为创作积累素材。
荷的“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象征着人们在恶劣环境中依然能保持清白、纯洁的 品质。
荷的“濯清涟而不妖”的特性,则象征着人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能保持清醒、独 立的思考能力和判断力。
PART 02
教材内容分析与解读
REPORTING
WENKU DESIGN
《专题荷》篇章结构梳理
篇章整体架构
本文由引言、主体、结语三个部分组 成,主体部分通过描绘荷的生长环境 、形态特点、文化内涵等多个方面, 全面展示了荷的美丽与魅力。
繁殖方式
荷花可用种子繁殖和分藕繁殖。种子繁殖需先破壳浸种育苗,分藕繁殖则需在春季将种藕分栽。
荷花栽培技术和养护方法分享
栽培技术
选择肥沃的塘泥或稻田泥作栽培土,将土装入盆或缸内,加 水浸泡一周左右。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种藕,将藕头斜插 入泥中,尾部露出泥面。栽种后加水至淹没荷叶,放在向阳 处养护。
《荷》专题诗五首赏析

《荷》专题诗五首赏析1.《采莲曲》(唐)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赏析】荷叶和采莲女的衣裳,简直就象是用同一颜色的衣料剪裁的。
芙蓉,这里指莲花。
采莲女进入莲池后,再也分不清哪是荷叶哪是衣裳,哪是莲花哪是人面,直到听见歌声,才知道她们来了。
这首诗像一幅美好的采莲图画,描述了江南采莲少女的劳动生活和青春的欢乐。
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非正面描述,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述,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全诗生动活泼,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
诗的前两句的描述,让人感觉到这些采莲少女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份;后两句写的是伫立凝望者在霎时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难辨的感觉。
前两句偏重于客观描述,后两句偏重于写主观感受,客观描述与主观感受相结合的手法,很好地表现了人花难辨、花人同美的引人联想的优好心境。
【王昌龄介绍】王昌龄,盛唐著名诗人。
曾任江宁丞。
那时即名重一时,被称为“诗家夫子王江宁”。
因为诗名早著,所以与当时名诗人交游颇多,交谊很深。
王昌龄擅长七言绝句,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
如《出塞》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意境开阔,情感深沉,有纵横古今的气魄,确实为古代诗歌中的珍品,被誉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又如《参军行》等,也都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反映宫女们不幸遭遇的《长信秋词》、《西宫春怨》等,格调哀怨,意境超群,抒写思妇情怀和少女天真的《闺怨》、《采莲曲》等,文笔细腻生动,清新优美。
送别之作《芙蓉楼送辛渐》一样为千古名作。
沈德潜《唐诗别裁》说:“龙标绝句,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测之无端,玩之无尽。
”王昌龄作为一代诗杰,流传下来的资料却很少。
《旧唐书》本传也说他“不护细行,屡见贬斥”。
看来这位诗人多次遭贬斥,仕途极不顺利,后为刺史闾丘晓忌才所杀。
《唐才子传》载:王昌龄“以刀火之际归乡里,为刺史闾丘晓所忌而杀。
荷的专题五首古诗试题及答案

荷的专题五首古诗试题及答案—李春友一《采莲曲》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1.概括蔡连女的形,2、从修辞角度,赏析”芙蓉向脸两边开“一句的妙处3结合诗的内容说出本诗的写作特点4,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1.从"采莲"看出勤劳,从”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看出美丽,从”乱入池中“”闻歌“看出活泼。
2.用衬托的手法,明写荷花,实则为了衬出人之美。
描绘出一群采莲女拨开满池荷花划船前行的情景。
3结合诗的内容说出本诗的写作特点:①映衬的手法“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在这两句诗中,采取了映衬的手法描写采莲姑娘们的秀美。
②姑娘们的穿着,“罗裙”,绿的,就像是和那些田田的碧绿的荷叶用一样颜色的丝绸裁出来的,鲜活,灵动,明亮,诱人。
③姑娘们容颜,“芙蓉向脸”,掩映在摇曳多姿、鲜艳欲滴的荷花中,与花儿交相辉映,竞相比美,娇艳,靓丽,活泼,可爱-写出美丽。
这如此美丽的“罗裙”,娇艳的容颜,为隐行荷塘轻易被人发现提供了绝好的隐身迷彩。
为下文设置了个合情合理的原因和条件,做了一个良好的铺垫。
二赠荷花李商隐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1.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描绘怎样景色2.“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表达作者的感情(主题)3.结合诗的描绘,概括荷花的特点答1. 碧绿的荷叶,由刚刚露出尖尖角,慢慢地卷舒伸展;而粉红的荷花,则由似箭的花苞渐渐地绽开、怒放,它们开合伸卷,出于自然,摇曳多姿,尽态极妍,叶映花红,花衬叶绿,其景其境,美不胜收。
2.即表达诗人对红绿相映地赞叹,也表达他多么希望,花红叶翠,久盛不衰,直到翠减红退,依然光彩照人。
3.结合诗的描绘,概括和化的特点①纯真自然,②互为佐佑、互相辉映,(红绿相映)荷专题、一陆龟蒙《白莲》阅读练习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
七年级下学期专题《荷》之咏荷诗四首赏析

七年级下学期专题《荷》之咏荷诗四首赏析----62042bd2-6ea6-11ec-b78b-7cb59b590d7d聪明出自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姓名采莲宋唐王长岭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荷叶姑娘和采莲姑娘的衣服几乎剪成了同一种颜色。
芙蓉,这是指莲花。
进入荷塘后,荷花姑娘们再也分辨不出哪个是荷叶,哪个是衣服,哪个是荷花,哪个是人脸。
直到听到这首歌,他们才知道他们要来。
诗的前两句的描写,让人感觉到这些采莲少女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后两句写的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难辨的感觉。
前两句侧重于客观描写,后两句侧重于写主观感受,客观描写与主观感受相结合的手法,很好地表现了人花难辨、花人同美的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采莲的女孩,但没有正面的描述。
而是用荷叶绿如裙,荷花红如脸,谁也闻不到这首歌,巧妙地将采莲姑娘的美与自然融为一体。
这首诗就像一幅美丽的采莲画,描绘了江南采莲姑娘的工作生活和青春快乐。
整首诗生动、诗意、有趣。
莲叶唐郑谷开船时水花绿油的,掌心迎风飘香的。
感谢浣纱人没有折叠。
他们在雨中遮住鸳鸯。
船在水中移动溅起水珠,被荷叶映成闪耀的绿色,倚着栏杆,看着风摇动一株株荷花的柄,传来阵阵香气。
真的要感谢那些在溪水中浣纱的女子们没有将它攀折,留到现在,为雨中那一双双鸳鸯遮风避雨。
这首小诗唱的是荷叶。
整首诗中没有“莲花”一词,但每句话都没有留下莲花。
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荷叶的颜色、香气和形象,还描绘了风中荷叶的动态美;这首诗不仅从侧面描绘了人们对荷叶的热爱,还进一步描绘了荷叶的高贵品质。
这首小诗意境优美,每句话都是一幅画。
它由一幅游船在荷塘中行走的画面、一幅荷塘洗纱的画面、一幅风摇荷叶的画面和一幅鸳鸯戏水的画面组成。
这组图片充满活力,诗情画意。
这首诗清新优雅。
它不仅是一首咏物诗,更是一幅色彩丰富、充满活力的立体体裁画。
赠荷花李商隐世界上的花和叶是没有联系的。
荷花ppt课件(完美版)

[名师微课堂专题]《荷花》ppt课件 (完美 版)-PPT 课堂说 课稿
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就赶紧往荷花池跑去。 对荷花的喜爱
[名师微课堂专题]《荷花》ppt课件 (完美 版)-PPT 课堂说 课稿
[名师微课堂专题]《荷花》ppt课件 (完美 版)-PPT 课堂说 课稿
[名师微课堂专题]《荷花》ppt课件 (完美 版)-PPT 课堂说 课稿
[名师微课堂专题]《荷花》ppt课件 (完美 版)-PPT 课堂说 课稿
拟人 比喻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 大圆盘。
叶的数量多、形状大、颜色美。
[名师微课堂专题]《荷花》ppt课件 (完美 版)-PPT 课堂说 课稿
[名师微课堂专题]《荷花》ppt课件 (完美 版)-PPT 课堂说 课稿
朗读指导(课后第一题)
朗读时读出对荷花的赞美。一边读一边想象荷 花不同的姿态,在读第三自然段时,要读出作者对 荷花的喜爱。“花瓣儿、花骨朵儿”是儿化音。 “莲蓬、衣裳”中的“蓬、裳”是轻声音节。其中 “碧绿的大圆盘、嫩黄、饱胀、破裂、翩翩起舞” 等词要重读。
[名师微课堂专题]《荷花》ppt课件 (完美 版)-PPT 课堂说 课稿
“挨挨挤挤”“冒”“才展开”“露 出”“破裂”。
[名师微课堂专题]《荷花》ppt课件 (完美 版)-PPT 课堂说 课稿
[名师微课堂专题]《荷花》ppt课件 (完美 版)-PPT 课堂说 课稿
小练笔
第2自然段写出了荷花不同的样子,仿照着写一 种你喜欢的花。(课后题)
秋天的公园里,菊花正在怒放。看!那花儿红的 似火,白的似雪,粉的似霞,大的像团团彩球,小的 像盏盏精巧的花灯。那一团团、一簇簇的菊花,正在 展开笑颜。在阳光的照耀下,多么迷人,多么耀眼!
《荷》阅读附答案

阅读《荷》专题课堂实录片段,回答问题。
师:夏季正是荷花开放之际,许多地区为了招揽游客,都举办了荷花节,人们为什么如此钟爱荷花呢?今天就来学习《荷》专题,感受荷的风韵,了解荷的知识。
首先请问大家荷花的别称有哪些?生:莲花、水芙蓉、芙蕖、菡萏…………师:荷花是文人的爱物,许多文人墨客都被她的风姿倾倒,留下了传世佳作,请举一例,并说说其中所蕴含的精神品质。
生1:《赠荷花》中“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歌颂了荷花“任天真”的品质,真诚而不虚伪的美德。
生2:……师:由此可见,文人爱莲是爱其外形和品性。
除了文人墨客,佛家也爱莲,大雄宝殿中的佛祖释迦牟尼端坐在莲花宝座上,慈眉善目;观音菩萨,也都是坐在莲花之上,其余的菩萨,有的手执莲花,有的脚踏莲花,莲和佛又有什么关系呢?生:……小题1:以上实录中老师让学生分析文学作品中的莲的形象,请你模仿学生1的回答,也举一例,说说其中所蕴含的精神品质。
(3分)小题2:6月14日《青年报》刊登了一则关于荷花节的新闻,请拟个标题。
(25字以内,2分)神舟十号飞船成功发射之际,珍稀太空荷花也将“登陆”上海古猗园。
在6月底即将举办的首届上海荷花展上,将展出太空莲36号、风卷红旗、星空牡丹等13个品种,也是本市集中展现太空荷花品种最多的一次荷花展。
首届上海荷花展是本市集中展示太空荷花品种数量最多的一次花展。
太空莲家族、红旗家族之外,还有花开飞舞,寓意飞天形象的“太空飞天”;纯洁优雅,花朵为极淡黄色的“如意观音”;花色亮丽,形似牡丹的“星空牡丹”;花姿潇洒,如同温柔吹笛女的“笛女”等多个品种的太空荷花,这些品种都先后在历届全国荷花展上获得过新品大奖。
在首届上海荷花展上,将集中在古猗园小草坪名优新品种展示区内供市民游客欣赏。
小题3:只见那妖呵呵冷笑道:“泼猴头,错认了我也!他不知把我圣婴(红孩儿)当作个甚人。
几番家战我不过,又去请个什么脓包菩萨来,却被我一枪,搠得无形无影去了,又把个宝莲台儿丢了,且等我上去坐坐。
专题《荷》练习题

专题《荷》练习题班级:姓名:分数:一、给加点字注音。
(10分)倚槛.()浣.纱()菡萏..()蕃.()淤.()泥清涟.()亵.()噫.()鲜.()有闻颐()二、填空(18分)1、《爱莲说》中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
2、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
3、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
4、《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5、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
6、《爱莲说》中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
7、《爱莲说》中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
8、《爱莲说》选自《》,作者,是时著名的哲学家,“元公”是他的。
文章在写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9、素花多蒙别艳欺,。
无情有恨何人觉,(《白莲》)10、旋折荷花剥莲子,。
(《莲》宋·苏轼)11、世间花叶不相伦,。
,卷舒开合任天真。
(《赠荷花》)12、移舟水溅差差绿,。
(《莲叶》唐·郑谷)三、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2分)(1)可爱者甚蕃(2)出淤泥而不染(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4)陶后鲜有闻(5)亭亭净植(6)濯清涟四、翻译句子。
(10分)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五、问答题。
1、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摹名利的生活态度,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2、文中对莲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答: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进而以花喻人,揭示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品质。
3、在第一段中,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莲的可爱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意在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操?答: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气质风度等方面,表达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操。
【多篇】《荷叶圆圆》教案

《荷叶圆圆》教案《荷叶圆圆》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荷叶圆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快乐的夏天专题单元中一篇新入选的散文诗。
课文语言活泼清新,洋溢着童真童趣。
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想象;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让他们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到夏天的情趣和大自然的美好。
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针对课文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第一课时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目标:认识“荷、珠”等12个生字。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和方法目标:学生经历在自主阅读、游戏和角色扮演中理解、感悟、运用和创新的过程,从而发展思维,培养语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体味小水珠、小蜻蜓、小鱼儿、小青蛙们的快乐心情,感悟夏天情趣,培养学生热爱夏天,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二、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我认为只有在轻松、活泼、和谐的环境气氛中,才能实现富有活力和创意的对话。
虽然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多重对话关系,但对话的中心是每个学生个体。
他们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各不相同,在对文本自行建构意义的过程中,会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体验。
所以,我在本堂课的教学中,努力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题氛围,让学生在一次次语文实践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发现意义、建构意义,完成个性化理解、体验、感悟、运用和创新的过程,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三、设计思路人们常说:“儿童的世界是游戏的世界,儿童的世界是童话的世界。
”它向我们揭示了儿童特有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根据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方式,结合我的'设计理念和课外特点,确定了本课时的教学思路:以学生原有经验为基础,通过创设情景,游戏活动,角色扮演等生动活泼的方式,引领学生自读自悟,主动参与。
让学生在观察中享受美,在朗读中感悟情,在表演中体验趣,在交流对话中发展语言。
整个教学流程分为四个环节:(1)创设情景初读感知(2)组织游戏表演体味(3)角色扮演内化语言(4)拓展延伸迁移发展四、教学过程预设(一)创设情景初读感知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
莲
唐
陆龟蒙
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这诗是咏白莲的,全诗从“素花多蒙别艳欺”一 句生发新意;然而它并没有黏滞于色彩的描写, 更没有着意于形状刻画,而是写出了花的精神。 特别后两句,诗人从不即不离的空际着笔,把花 写得若隐若现,栩栩如生。借吟咏白莲,全力着 意于白莲的精神之美,咏赞白莲的淡雅高洁、出 淤泥而不 染,抒写白莲内心的幽恨,流露出诗 人隐居中孤高寂寞、自伤迟暮的情怀。
读荷
品味: 《荷塘月色》 选文文质 兼美,请 阅读品味。
议 荷
1、荷还有哪些名称?本专题中的文章和资 料写出了荷各部分的哪些特点?说明了荷 的哪些价值?
芙蓉、菡萏、芙蕖等
2、结合《爱莲说》说一说古代文人墨客 为什么会如此偏爱莲花? 友情提醒:可以从莲花品德和作者志趣两 个方面入手。
写荷
认真观察,将 你所见到的荷 花写下来。
课后作业
从下面的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
1、你还知道哪些类似于“莲文化” 的现象?能否试试对菊文化、竹文 化、牡丹文化进行赏析。 2、通过你的观察、联想和思考, 写一篇以荷喻理或咏荷抒情的文章。
首小诗描写了江南采莲少女的劳动生活和 青春的欢乐。
莲
叶
唐
郑谷
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摇柄柄香。 多谢浣沙人未折,雨中留得盖鸳鸯。
这首小诗,吟咏莲叶,通篇不着一个“莲”字, 但句句均未离开莲。诗中不仅描写莲叶的色彩、 香味、形象,还特别写了莲叶在风中的动态美; 诗中不仅从侧面写了人们对莲叶的喜爱,还进一 步写了莲叶的高贵品质。 这首小诗,意境优美, 句句是画,它由舟行荷塘图、荷塘浣纱图、风摇 荷叶图、鸳鸯戏莲图组成,这组画面生机盎然, 充满诗情画意。这首诗清新秀逸,是咏物诗,又 是一幅色彩鲜艳充满动感的立体风俗画。
例:
是那样的妖美、艳丽而又华贵。我不想赞 美它,我只感慨那日夜呵护它的绿叶啊!为花 儿遮风挡雨,那是多么博大的胸怀?为花儿轻 抚心灵的忧伤,那是多么细腻的情感!夏日炎 炎之际,一个个顽童便跃入一片片荷叶之中, 与鱼儿嬉戏,与莲儿接吻。此时的荷塘,一片 片摇弋着的荷叶,便如少女的绿衣衫儿,一枝 枝碧波上的芙蓉,恰似一个个神的精灵。荷塘, 更给我以无限的遐想。 摘自:《咏荷》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本诗写的是采莲女,但作者自始至终不让 她们在这幅活动的画面上明显地出现,而 是让她们夹在田田荷叶、艳咽荷花丛中若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 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这
莲
宋
苏轼
城中担上卖莲房,未抵西湖泛野航。 旋折荷花剥莲子,露为风味月为香。
诗的开头两句叙事,交代了“卖莲房”一事强烈地吸引了诗 人,诗人连泛舟游西湖的打算都放弃了。透露出诗人对莲子的喜爱 之情。莲子的味道如何?“露为风味月为香”。“露”是什么“风 味”?“月”是什么“香”?谁知道。但“露”在视觉上是晶莹湿 润的,给人的感觉是清凉的;而“月”在视觉上是皎洁的,或者是 淡雅朦胧的。用视觉形象来形容味觉和嗅觉形象,这在修辞上叫 “通感”。用“露”和“月”来形容莲子的风味和香气,似乎不合 情理,但这种形容却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和无穷的回味。 这首小诗,表达了诗人对莲子的喜爱之情,反映了诗人不以官 场失意为意的恬淡闲适的心情。语言质朴自然,比喻新颖生动。
荷风莲韵 清水芙蓉
——走近荷文化
射阳县实验初中初一语文组
学习目标
学习咏荷、写荷的诗文,培养 语言的感知能力、想象能力、 欣赏能力和对其文化内涵的领 悟能力。
链接
荷花
又称“花中仙子”、清纯高洁。中国传统文 化中荷花代表吉祥如意的寓意,佛教中很多地方都用到荷 花作为吉祥的象征。夏日炎炎,人乏蝉鸣,你若信步河畔, 必会被那亭亭玉立于碧波之上的袅袅红莲,田田荷叶所陶 醉,那沁人心脾的清香,更会使你心旷神怡,平添惬意, 随风摇曳的田田荷叶间,远远望去秀美绝伦。荷花在我国 也是历史最悠久的花卉,其栽培史可追溯的六千年前左右, 传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荷花生日。荷花那出污泥而不染 的精神实在让人称赞。莲的同族支系庞杂,大至亚马逊荷, 荷叶直径二点五米,可乘一个小孩的王莲,小到植于碗中 的碗莲,其中一蒂双花的并蒂莲,三花四心的品字莲,以 及碧莲,紫莲等尤为绝色。
赏荷
欣赏下面的 几幅图片, 请用几句话 作为献给莲 花的颂语。
例:
在你的面前, 思绪在梦幻中缓缓地飘逸, 仿佛幽幽的柔情, 又如淡淡的清香, 正将我的心和思绪融化。 轻轻的,静静的, 如诗、如梦, 如雾,如幻……
咏荷
将你收集 到的咏荷诗 告诉你的同 学,让大家 共同品味。
采莲曲 唐
赠荷花
唐 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荷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诗的前两句写花与叶的两种不同的命运。总写花 的万幸和叶的不幸,以它们的“不相伦”反映出 荷花独特品质的可贵。古人以荷花喻君子美德的 很多,借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比喻和赞美 高洁脱俗、不媚于世的卓然自主的品格。但这首 诗,却咏了荷叶“任天真”的品质,借以歌颂真 诚而不虚伪的美德。这首诗语言通俗浅近,寓意 明显,表现直露,节奏明快,与李商隐很多诗歌 的含蓄婉曲不同,体现了他诗歌风格的多样性。
如何写荷的几点建议:
1、写描绘荷的文章,应作仔细观察,回 忆读过的文章是如何描写的,并展开联想, 运用好描述性的语言。 2、写以荷喻理的文章,必须找准荷的某 一部分的特点,并展开合理的联想,运用 好议论性的语言。
3、写咏荷抒情的文章,应写出爱荷之情, 参考读过的文章中运用的借物抒情的方法 来写,并运用好抒情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