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cad发展史

合集下载

cad软件体系发展历史

cad软件体系发展历史

cad软件体系发展历史英文回答:The Evolution of CAD Software.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software has revolutionized the way we design and engineer products, from simpleobjects to complex systems. The history of CAD software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mid-20th centur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ainframe-based systems that allowed engineers to create 2D drawings.The Early Years (1950s-1960s)。

The first CAD systems were developed in the early 1950s,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Sketchpad system by Ivan Sutherland. Sketchpad allowed users to create 2D drawings using a light pen and a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GUI). In the mid-1960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PT (Automatically Programmed Tools) system by th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Technology (MIT) enabled engineers to create 3D models and generate toolpaths for CNC machines.The Mainframe Era (1970s-1980s)。

CAD技术发展历史

CAD技术发展历史

CAD技术发展历史960年代-1970年代:2D C A D时代这个时期的C A D主要用于制图,设计师使用计算机来创建二维图形和图纸。

比较典型的例子是A u t o C A D,它于1982年推出,至今仍然是最流行的2D C A D软件之一。

1980年代-1990年代:3D C A D时代在这个时期,C A D技术开始向三维发展,设计师可以使用计算机来创建立体模型,从而更好地模拟真实的物体。

一些典型的3D C A D软件包括S o l i d Wo r k s、C AT I A和P r o/E N G I N E E R等。

2000年代-至今:云C A D时代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兴起,C A D软件开始转向云端,这使得设计师可以在任何地方访问C A D 软件并与团队成员协作。

比较典型的例子是O n s h a p e,这是一个基于云计算的C A D软件,它允许多个用户同时访问和编辑一个设计。

未来:A I C A D时代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的C A D 软件将会更加智能化,可以通过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技术来提高设计效率和精度。

例如,A u t o d e s k正在研发一种名为D r e a m c a t c h e r的A I— 1 —C A D软件,它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设计要求自动生成多种设计方案,并根据反馈逐步优化方案。

C A D与其他技术的融合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C A D软件开始与其他技术融合,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物联网等。

这种融合为设计师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比如设计师可以使用虚拟现实技术来模拟产品的使用场景,从而更好地评估设计的效果。

同时,C A D软件还可以与物联网技术结合,实现智能化控制和远程监测,使得产品设计更加人性化和便利。

C A D应用领域的拓展随着C A D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它已经不仅仅应用于传统的机械设计和工业设计领域,还涉及到建筑设计、电子设计、汽车设计、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

AutoCAD教案

AutoCAD教案

教学方案系教研室计算机教研室课程名称 AutoCAD 专业班级教师姓名教师职称教学过程一、AutoCAD 2004的安装1 软硬件系统要求软件系统要求:操作系统、网络协议、Web浏览器。

硬件系统要求:处理器、内存、显示器、硬盘。

AutoC讲授与上机相结合CAD 2008的安装2 安装AutoCAD 2008启动安装向导→安装→选择国家、接受软件许可协议→输入序列号和密码→输入用户信息→选择安装类型→选择目标文件夹→选择文本编辑器→安装完毕后。

3 AutoCAD 2008用户界面启动AutoCAD 2008工作界面包括:标题栏、菜单、标准工具栏、对象特性栏、绘图工具栏、修改工具栏、状态栏、绘图窗口、命令窗口、十字光标、选项板等教学过程一、绘制点1、设置点的样式及大小菜单:格式→点样式命令:DDPTYPE改变点样式和大小后,对所有已经存在的点,要执行重生成(REGEN)命令后才会更改为设置的值2 绘制一个点(单点)菜单:绘图→点→单点命令:POINT教学过程一、正多边形:POLYGON多边形( POLYGON):用于画正多边形,最少边数是3,最大边数是1024从“绘制”工具条中选择“多边形”;从“绘图”下拉菜单中选择“多边形”;命令:POLYGON↙1)“内接于圆方式”:指定从多边形中心点到顶点的距离,这就定义了一个圆的半径,所画多边形内接于此圆。

2)“外切于圆”:指定中心到一边中点距离,定义一圆半径,所画多边形外切于此圆。

3)“边方式” :指定多边形一边的边长。

二、矩形:RECTANGLE1、从“绘制”工具条中选择“矩形”;2、从“绘图”下拉菜单中选择“矩形“;3、命令:RECTANGLE↙矩形命令可画以下三种图形,且可控制线宽。

三、圆弧:ARC圆弧命令既多且复杂,一般不推荐使用。

四、圆:CIRCLE方法很多,用菜单往往比较方便。

根据圆心、半径或圆心与直径绘制。

根据圆上的三点绘圆。

根据直径上两点绘圆。

AutoCAD的二次开发

AutoCAD的二次开发

浅谈AutoCAD的二次开发林学与园林学院 06园林傅欣蕾摘要:通过对AutoCAD软件发展史的概述,从中归纳出CAD的总体发展趋势。

从当今各行业所需的CAD专业化功能,提出对其进行二次开发的意义及具体实施步骤。

关键词:AutoCAD 发展史二次开发专业化功能1.AutoCAD的发展简史:1.1、第一次CAD技术革命—曲面造型系统60年代出现的三维CAD系统只是极为简单的线框式系统。

这种初期的线框造型系统不能有效表达几体数据间的拓扑关系。

进入70年代,随着贝赛尔算法促使人们用计算机处理由线及曲面问题变得可行。

1.2、第二次CAD技术革命—实体造型技术1979年世界上第一个完全基于实体造型技术的大型CAD软件发布。

由于实体造型技术能够精确表达零件的全部属性,在理论上有助于统一CAD、CAE、CAM的模型表达,给设计带来了惊人的方便性。

1.3、第三次CAD技术革命—参数化技术1.4、第四次CAD技术革命—变量化技术成功运用参数化技术之后,开发人员发现了参数化技术尚有许多不足之外。

首先,“全尺寸约束”这一硬性规定就干忧和制约着设计者创造力及想象力的发挥。

再者,如在设计中关键形体的拓扑关系发生改变,失去了某些约束特征也会造成系统数据混乱。

1993年全新体系结构的I-DEAS Master Series软件问世,它第一次将变量化付诸实践。

变量化技术既保持了参数化技术的原有优点,同时又克服了它的不足之处。

无疑,变量化技术成就了SDRC,也驱动了CAD发展的第四次技术革命。

1.5、CAD的发展方向任何一种软件都是有缺陷而非完美无瑕的。

AutoCAD这一软件也是一样,只有在不断的发展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力求弥补,才能趋向臻化,达到一种完美。

纵观CAD的发展史,我们可以大略地看出该软件是朝着“人工智能化”、“专业应用化”等方向发展的。

而实现这样的发展方向的最佳手段就是通过对CAD的二次开发。

将各类专业设计技术研制成CAD系统的各类设计工具和知识,从而使使用者能按照专业设计的方向进行,可以大大提高CAD的设计效率。

CAD发展史

CAD发展史

■AutoCAD发展历史■AutoCAD 2011主要功能概述1.1 AutoCAD发展历史AutoCAD是由美国Autodesk公司开发的通用计算机辅助绘图与设计软件包,具有易于掌握、使用方便、体系结构开放等特点,深受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欢迎。

AutoCAD自1982年问世以来,已经进行了近20次的升级,从而使其功能逐渐强大,且日趋完善。

如今,AutoCAD已广泛应用于机械、建筑、电子、航天、造船、石油化工、土木工程、冶金、农业、气象、纺织、轻工业等领域。

在中国,AutoCAD已成为工程设计领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之一。

1982年12月,美国Autodesk公司首先推出AutoCAD的第一个版本,AutoCAD 1.0版。

1983年4月——1.2版1983年8月——1.3版1983年10月——1.4版1984年10月——2.0版1985年5月——2.1版1986年6月——2.5版1987年4月——2.6版1987年9月—— 9.0版1988年10月——10.0版1990年——11.0版1992年——12.0版1994年——13.0版1997年6月——R14版1999年3月——2000版2000年7月——2000i版2001年5月——2002版2003年——2004版2004年——AutoCAD 2005版2005年——AutoCAD 2006版2006年——AutoCAD 2007版2007年——AutoCAD 2008版2008年——AutoCAD 2009版2009年——AutoCAD 2010版2010年——AutoCAD 2011版AutoCAD 2011除在图形处理等方面的功能有所增强外,一个最显著的特征是增加了参数化绘图功能。

用户可以对图形对象建立几何约束,以保证图形对象之间有准确的位置关系,如平行、垂直、相切、同心、对称等关系;可以建立尺寸约束,通过该约束,既可以锁定对象,使其大小保持固定,也可以通过修改尺寸值来改变所约束对象的大小。

国内CAD的发展史

国内CAD的发展史

国内CAD的发展史国内CAD的发展史探索70年代末,我国计算机应用尚处于萌芽阶段,二维CAD图纸设计是我国最早应用的CAD技术,从80年代初,CAD技术应用经历了“六五”探索,“七五”技术攻关,“八五”普及推广,“九五”深化应用四个阶段。

“七五”期间机械工业部投入8,200万元,组织浙江大学、中科院沈阳计算所、北京自动化所、武汉外部设备所分别开发四套CAD通用支撑软件,并由34家下属厂、所、校合作开发24种重点产品的CAD应用系统。

1983年8个部委在南通联合召开首届CAD应用工作会议,会上高校要求自主开发软件的呼声很高。

1986年我国启动863高技术计划,其中提到进一步深入研究CAD的可实施计划。

甩图板1991年,当时的国务委员宋健提出“甩掉绘图板”(后被简称为“甩图板”)的号召,我国政府开始重视CAD技术的应用推广,并促成了一场在工业各领域轰轰烈烈的企业革新。

甩图版工程促进了CAD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1992年国家启动“CAD应用工程”并将它列为“九五”计划的重中之重,这都一再掀起自主开发CAD软件的新热潮。

随后,众多国产CAD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建立起来。

二次开发虽然从七五到九五,一些学校和研究单位已经开发了一些CAD通用支撑软件,但在当时的环境下没有很好地商品化和市场推广。

随着国外推出个人电脑上的CAD,国内涌现了一大批基于国外产品的二次开发商,浩辰就是最早的一批,是92年成立,在AutoCAD平台上开发专业应用软件。

也正是这些二次开发商推动了甩图板的工程,但同时也将国外的产品引入到中国。

国外软件不断并购,与二次开发商形成直接竞争,致使二次开发商生存越来越艰难。

例如Autodesk公司收购了德国的GENIUS机械软件后,一些制造业二次开发商自己的产品逐步退出市场,许多最终成为了Autodesk的经销商。

90年代中后期,一些学校也逐步将自己研究成果商品化,形成了一批国产绘图软件,如高华CAD,武汉的开目CAD,北航海尔、凯图CAD等。

CAD技术发展历史

CAD技术发展历史

CAD技术起源于美国,它经历了一个由二维设计技术向三维设计技术发展的过程。

早期的二维机械CAD技术实际上是计算机辅助绘图(Computer Aided Drafting),它只是起到一个电子图板的作用,因为二维机械CAD技术没能很好的解决设计中最困难的几个问题,如复杂的投影线生成问题、尺寸漏标问题、漏画图线问题、机构几何关系和运动关系的分析讨论问题、设计的更新与修改问题、设计工程管理问题,所以二维机械CAD没有起到真正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的作用。

其实,人在设计零件时的思维活动是三维的,是与颜色、材料、硬度、形状、尺寸、位置、相关零件、制造工艺等概念相关联的,甚至带有相当复杂的运动关系,只是由于以前的手段有限,人们不得不共同约定了在第一象限平行正投影的二维视图表达规则,用有限个相关联的二维投影图表达自己的三维设想。

通常,二维图表达信息是极不完整的,而且绘图、读图要经过专门训练的人来进行,以便“纠正”人类头脑中原始的、关于几何形体表达的“错误”,于是人们迫切渴望三维CAD技术的出现。

三维CAD技术发展到现在已经经历了四次技术革命。

第一次技术革命是曲面造型系统。

60年代出现的三维CAD系统只是极为简单的线框式系统,只能表达零件的基本几何信息,不能有效表达零件几何数据间的拓扑关系。

由于缺乏形体的表面信息,CAM及CAE均无法实现。

70进入年代,发达国家的汽车及飞机工业飞速发展,此时在飞机和汽车制造中遇到了大量的自由曲面问题,由于当时设计师只能采用多截面视图、特征纬线的方式来近似表达所设计的自由曲面,往往出现制作出来的样品与设计者所想象的形状有很大的差异,于是要求更新设计手段的呼声越来越高,此时出现的曲面造型系统CATIA为人类带来了第一次CAD技术革命,CATIA改变了以往只能借助油泥模型来近似表达曲面的工作方式,使人们可以用计算机进行曲线、曲面的处理操作。

它的出现,首次实现了计算机完整描述产品零件的主要信息,同时也使得CAM技术的开发有了现实的基础。

CAD技术发展史

CAD技术发展史

第1章CAD技术发展史CAD(Computer Aided Design)——计算机辅助设计,也就是使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来辅助工程师进行产品或工程的设计。

CAD技术是一项综合性、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高新技术。

但是,在CAD软件发展初期,CAD的含义仅仅是图板的替代品,被称为计算机辅助出图——Computer Aided Drawing(or Drafting)。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在其近50年的演变历史中,经历了巨大发展,其技术发展进程如图1-1所示。

CAD演变同步建模技术基于历史记录的实体建模三维表面建模三维线框二维画板20世纪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21世纪图1-1 CAD技术演变1.第一次CAD技术革命——贵族化的曲面造型系统CAD技术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

此时CAD技术的出发点是用传统的三视图方法来表达零件,以图纸为媒介进行技术交流,这就是典型的二维计算机绘图技术。

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三维CAD系统只是极为简单的线框式系统,只能表达基本的几何信息,不能有效表达几何数据间的拓扑关系。

由于缺乏形体的表面信息,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及计算机辅助工程(CAE)均无法实现。

这时,法国人提出了贝塞尔算法,使得人们在使用计算机处理曲线及曲面问题时变为可能,同时也使得法国的达索飞机制造公司的开发者能在二维绘图系统CADAM的基础上,开发出以表面模型为特点的自由曲面建模法,推出了三维曲面造型系统CATIA。

它的出现,Solid Edge同步建模技术快速入门6标志着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从单纯模仿工程图纸的三视图模式中解放出来,首次实现以计算机完整描述产品零件的主要信息,同时也使得CAM技术的开发有了实现的基础。

曲面造型系统CATIA为人类带来了第一次CAD技术革命,改变了以往只能借助油泥模型来近似准确表达曲面的落后的工作方式。

此时的CAD技术价格极其昂贵,而且软件商品化程度低,开发者本身就是CAD大用户,彼此之间技术保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AD的发展
CAD(Computer Aided Drafting)诞生于60年代,是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提出了交互式图形学的研究计划,由于当时硬件设施的昂贵,只有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和美国波音航空公司使用自行开发的交互式绘图系统。

70年代,小型计算机费用下降,美国工业界才开始广泛使用交互式绘图系统。

80年代,由于PC机的应用,CAD得以迅速发展,出现了专门从事CAD系统开发的公司。

当时VersaCAD 是专业的CAD制作公司,所开发的CAD软件功能强大,但由于其价格昂贵,故不能普遍应用。

而当时的Autodesk公司是一个仅有员工数人的小公司,其开发的CAD系统虽然功能有限,但因其可免费拷贝,故在社会得以广泛应用。

同时,由于该系统的开放性。

因此,该CAD软件升级迅速。

AutoCAD的发展
1. AutoCADV(ersion)1.0:198
2.11正式出版,容量为一张360Kb的软盘,无菜单,命令需要背,其执行方式类似DOS命令。

2. AutoCAD V1.2:198
3.4出版,具备尺寸标注功能。

3. AutoCADV1.3:1983.8,具备文字对齐及颜色定义功能,图形输出功能。

4. AutoCADV1.4:1983.10,图形编辑功能加强。

5. AutoCADV2.0:1984.10,图形绘制及编辑功能增加,如:MSLIDE VSLIDE DXFIN DXFOUT VIEW
SCRIPT等等.至此,在美国许多工厂和学校都有AutoCAD拷贝。

6. AutoCADV2.17- V2.18:1985年出版,出现了Screen
Menu,命令不需要背,Autolisp初具雏形,二张360K软盘。

7. AutoCADV2.5:1986.7, Autolisp有了系统化语法,使用者可改进和推广,出现了第三开发商的新兴行业,五张360K软盘。

8. AutoCADV2.6:1986.11,新增3D功能, AutoCAD 已成为美国高校的inquired course。

9. AutoCADR(Release)9.0:1988.2,出现了状态行下拉式菜单. 至此, AutoCAD开始在国外加密销售。

10. AutoCADR10.0:1988.10,进一步完善R9.0, Autodesk公司已成为千人企业。

11. AutoCADR11.0:1990.8,增加了AME(Advanced Modeling Extension),但与AutoCAD分开销售。

12. AutoCADR12.0:1992.8,采用DOS与WINDOWS 两种操作环境,出现了工具条。

13. AutoCADR13.0:1994.11, AME纳入AutoCAD之中。

14.
AutoCADR14.0:1997.4,适应Pentium机型及Windows95/NT操作环境,实现与Internet网络连接,操作更方便,运行更快捷,无所不到的工具条,实现中文操作。

15.
AutoCAD2000(AutoCADR15.0):1999,提供了更开放的二次开发环境,出现了Vlisp独立编程环境.同时,3D 绘图及编辑更方便。

版本历史
AutoCAD的发展可分为初级阶段、发展阶段、高级发展阶段、完善阶段和进一步完善阶段五个阶段。

初级阶段
AutoCAD 1.0——1982年11月
AutoCAD 1.2——1983年4月
AutoCAD 1.3——1983年8月
AutoCAD 1.4——1983年10月
AutoCAD 2.0——1984年10月
发展阶段
AutoCAD 2.17——1985年5月
AutoCAD 2.18——1985年5月
AutoCAD 2.5——1986年6月
AutoCAD 9.0——1987年9月
AutoCAD 9.03——
高级发展阶段
AutoCAD 10.0——1988年8月
开始出现图形界面的对话框,CAD的功能已经比较齐全。

AutoCAD 11.0——1990年
AutoCAD 12.0——1992年
Dos版的最高顶峰,具有成熟完备的功能,提供完善的AutoLisp语言进行二次开发,许多机械建筑和电路设计的专业CAD就是在这一版本上开发的。

这一版本具有许多即使现在的版本也不具备的特性,例如实体爆炸后得到的是3Dface,而不是像现在版本这样变成面实体——还是实体,不像3Dface那样可以对顶点进行单独拉伸。

完善阶段
AutoCAD R13——1996年6月
AutoCAD R14——1998年1月
AutoCAD 2000——1999年1月
进一步完善阶段
AutoCAD 2002(R15.6)——2001年6月
AutoCAD 2004(R16.0)——2003年3月
AutoCAD 2005(R16.1)——2004年3月
AutoCAD 2006(R16.2)——2005年3月
AutoCAD 2007(R17.0)——2006年3月
AutoCAD 2008(R17.1)——2007年3月
现在已经发行到AutoCAD 2009AutoCAD 的家族成员AutoCAD Civil 3D
一款面向土木工程行业的更出色的测绘、设计、分析和文档编制解决方案,包括土地开发、运输和环境项目。

AutoCAD Electrical
AutoCAD Electrical属于Autodesk数字样机制造解决方案系列,是专为设计电气控制系统并为其建档而创建的领先应用。

AutoCAD LT
利用全球最受欢迎的二维绘图与详图绘制产品—AutoCAD LT软件,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AutoCAD Map 3D
用于创建和管理空间数据的一流工程GIS平台。

借助强大的AutoCAD工具简化整个工作流并提高生产力。

AutoCAD Mechanical
AutoCAD Mechanical属于Autodesk数字样机制造解决方案系列,它是制造业二维机械设计和绘图的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