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行政管理历年考研大纲

合集下载

华中科技大学2020年963+管理学基础

华中科技大学2020年963+管理学基础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管理学基础》考试大纲
科目名称:管理学基础科目代码:963
一、考试性质
《管理学基础》是报考我校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医院管理硕士选考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旨在考察考生是否掌握管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应用管理理论分析卫生管理问题的实际能力。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2、答题时间:180分钟
3、题型比例:名词解释约20%
选择题约20%
简答题约30%
论述题约30%
4、参考书目:
冯占春吕军主编《管理学基础》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第二版
三、考察要点
1、理论基础
管理基本思想和理论发展,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管理环境和社会责任,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职能。

2、基本方法
管理的通用方法、决策方法、计划方法、组织设计、激励与沟通、管理控制等基本方法。

3、基本运用
运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解决常见的卫生管理问题。

四、试题样卷(略)。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公共管理学考试大纲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公共管理学考试大纲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公共管理学》考试大纲
一.公共管理学概论
公共管理的涵义;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特征及研究途径;公共管理学范式的转变;
新公共管理;公共管理学在中国的发展。

二.公共管理职能
公共管理职能的基本内涵、构成、历史沿革;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及其限度、政府失败的防范及纠正。

三.公共组织
公共组织的结构与特征;官僚制的特征及其困境,公共组织变革的方向与途径。

四.政府
政府的含义与性质;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政府间关系;治理理论。

五.非营利组织
非营利组织的含义与特征;非营利组织的作用;非营利组织的运行机制;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

六.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的涵义与基本性质;公共管理过程中的公共政策设计、执行与评估。

七.公共部门绩效评估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含义;评估的要素;评估的程序、方法和技术。

八.公共管理的新策略
战略管理;目标管理;绩效管理;企业型政府;公共服务的民营化。

九.公共管理职业伦理与责任
公共管理职业伦理的内容及其实现途径;公共权力的概念与性质;公共责任的性质;公共权力与公共责任的统一;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作用和途径。

2019-2020年华中科技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真题及考研复试参考书

2019-2020年华中科技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真题及考研复试参考书

2019-2020年华中科技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真题及考研复试参考书育明教育大印老师2019年10月10日星期日一、2020年行政管理考研复试参考书清华北大人大北师大北航南开中山武大复旦等院校行政管理考研复试越来越趋向于考察热点问题,尤其是政策热点问题,比如产业政策争论、垃圾分类、放管服改革等,所以,大家一定要多看一些热点方面的参考书,如下所示:《公共管理学》,李国正,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公共政策分析》,李国正,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公共管理学:考点热点与真题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公共政策分析:考点热点与真题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二、2021年行政管理考研参考书华中科技大学101政治理论(含法律硕士)201英语(含法律硕士)614管理学859西方经济学614管理学《管理学》,周三多。

859西方经济学《经济学》,高鸿业。

三、2021年行政管理考研参考书笔记应用德尔菲法应如意如下事项:①必须根据应答者所提出的建议,随时灵活地设计问卷,整理汇总工作应当程序化;②提出的问题必须清楚明确,不能有歧义或多种理解,不要使用模糊词汇,措词在整个问讯过程中不要随意改变;③问题应有内在联系,构成整体,不要分散,数量也不能过多,另外一般应给应答者付报酬;④在征询之前,应向专家说明预测过程的安排和要求,说明他们相信这一过程的意见;⑤每一轮的征询都应留出空间让应答者提出个人意见、理由、建议、疑问;⑥除了书面问卷外,可以辅以直接接触的方式,如开小型座谈会、会见等。

德尔菲法在应用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有:①成见或条条框框的束缚,即把某种成见、条条框框或管理小组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应答者,不让专家有自由发挥的余地;②滥用,即对德尔菲法缺乏理解,不看是否合适而滥用该方法;③缺乏汇总与反馈技巧,所提问题让应答者无法了解,导致信息失真;④忽视分歧意见,不加以进一步讨论,使持不同看法者失望而退出;⑤低估这一程序的作用及困难,没有给应答者付费。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工程管理学》大纲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工程管理学》大纲
理解:工程管理的定义与内容框架,工程管理的核心任务、工程开发管理的主要内容、工程项目管理的类型及项目管理相关各方的主要任务、工程的设备管理所包含的工作任务、工程设施管理的组织模式
4、工程全寿命管理的概念
了解:建设工程传统管理存在的问题
理解:集成化管理在建设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原理、建设工程全寿命管理系统的核心任务、建设工程全寿命管理涉及的信息处理内容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工程管理学》大纲
(科目代码:)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
《工程管理学》是工程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课,是为检验应考者的工程项目管理理论知识和相关技术整合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考试课程,保证被录取者对于工程管理理论知识以及工程管理未来发展趋势形成正确的理解与把握。本课程考虑通过的评价标准是以对本大纲所列考试要点的深入理解和熟练掌握为尺度的。
了解:综合业务应用系统的结构
理解掌握:合同管理子系统、进度管理子系统、投资管理子系统、质量管理子系统、安全管理子系统、成本管理子系统、材料管理子系统、设备管理子系统、财务管理子系统等
了解:项目总控思想
理解掌握:工程项目总控系统
理解:信息门户及特征、工程项目信息门户系统
5、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行业应用
3、预测与决策技术
理解掌握:专家判断预测法、时间序列预测法、回归分析预测法、风险型决策
4、公共项目的经济分析
了解:公共项目及其经济分析的特点
理解掌握:费用一效益分析、费用一效果分析、公用设施项目分析
5、价值工程
理解掌握:功能分析、整理和评价方法、目标的选定、方案的评价和选择
成果评价和总结
三、工程项Leabharlann 管理信息化理解掌握:主要硬件设备选型网络环境的构建、主要支撑软件选型

行 政 管 理 考研大纲

行 政 管 理 考研大纲

行政管理考研大纲
行政管理是公共管理学科的重要分支,涉及国家行政、地方政府行政和企事业单位行政等多个领域的管理工作。

行政管理考研的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行政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1. 行政管理的概念、特征和功能
2. 行政管理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3. 行政管理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理论流派
二、行政管理的组织与制度
1. 行政管理的组织形式和结构
2. 行政管理的决策机制和程序
3. 行政管理的领导体制和权力机构
4. 行政管理的监督与问责制度
三、行政管理的工作范畴和方法
1. 政策与计划管理
2. 人力资源管理
3. 绩效管理与激励机制
4. 财务与预算管理
5. 组织协调与沟通管理
6. 信息化管理与网络管理
四、行政管理的改革与创新
1. 行政管理的改革背景和动力
2. 行政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创新
3. 行政管理服务的改进与提升
4. 行政管理的社会参与与治理创新
五、行政管理的国际比较与案例分析
1. 国际行政管理的经验与模式
2. 行政管理的国际机构与合作
3. 行政管理的国际案例分析和借鉴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学习,考生可以初步掌握行政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原理,了解行政管理的基本工作范畴和方法,以及行政管理的改革与创新方向。

同时,考生需要通过案例分析和国际比较,拓宽视野,提高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华中科技大学行政管理历年考研大纲

华中科技大学行政管理历年考研大纲

管理学大纲第一部分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管理学是我校公共管理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必考的专业基础课之一。

考试目标是要求考生掌握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有关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管理问题,并具备初步的研究与创新能力。

合格考生应当达到全国普通高等院校管理学相关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的水平,具有较好的管理学理论基础。

考试对象为参加200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准考考生。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二)答题时间:180分钟(三)题型比例名词解释约20%简答题约30%案例分析约20%论述题约30%(四)参考书目周三多.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四版).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第二部分考察要点一、管理与管理学管理的普遍性、管理的含义、管理的特性、管理者的角色、管理的职能、管理的要素、管理学的重要性。

二、管理思想的发展中外管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古典管理理论阶段;泰罗、法约尔和韦伯的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及评价;行为科学理论阶段,霍桑实验及梅奥的结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X-理论—Y-理论等;管理科学理论、管理理论的丛林阶段、最近20年来管理学的趋势、以及管理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

三、管理的基本原理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责任原理、效益原理、伦理原理。

四、管理的基本方法法律方法、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教育方法、技术方法。

五、管理伦理管理伦理的几种观点、管理伦理的特征及影响因素、改善管理伦理的途径、伦理行为的体现、管理道德与经济效益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企业社会责任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六、决策与计划决策的含义和特征;决策的类型与基本特点;决策的影响因素;决策的过程;决策的主要方法;计划的概念、类型、编制过程、战略性计划、企业资源计划、计划的实施。

七、组织组织的含义和特征;组织设计概述、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部门化、集权与分权等;人员配备、组织力量的整合;组织文化的含义、类型和功能。

华科初试大纲

华科初试大纲

华科初试大纲华科初试大纲是指华中科技大学的研究生入学初试考试大纲,它是考生备考的重要参考资料。

华科初试大纲包含了考试内容、考试要求以及考试形式等方面的信息,对考生具有指导作用,帮助考生了解考试的重点和难点,提高备考效率和准备程度。

华科初试大纲的核心内容涵盖了各个专业的知识点和能力要求。

不同专业的大纲内容会有所不同,但都会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的考查。

基础知识包括数学、英语、专业英语等方面的考试内容,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储备和语言能力。

专业知识则根据不同的专业设置,考查考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综合能力则是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如逻辑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

华科初试大纲的要求是根据研究生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制定的,旨在选拔具有一定基础和潜力的优秀学生进入研究生阶段深造。

初试大纲既考察考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和专业能力,也考察考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因此,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该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深度,注重培养综合素质和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

对于考生来说,要顺利通过华科初试,首先要详细了解并熟悉初试大纲的内容和要求。

可以通过查阅华科初试大纲的官方网站或者相关的参考资料,了解初试的考试形式、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

然后,可以根据大纲的要求,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训练。

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深度,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提高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

同时,要注重实践和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进行科研项目、实验和实习等实践活动,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华科初试大纲的出台和实施,对于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和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它为考生提供了一个公平公正的选拔平台,通过科学的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选拔出具有优秀素质和能力的研究生。

同时,初试大纲也对研究生培养提出了要求,要求研究生培养机构和导师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2282-土地管理学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2282-土地管理学
(三)我国的地价体系与地价评估的技术途径
(四)基准地价评估
(五)宗地地价评估
六、土地管理信息系统
(一)土地信息与空间数据结构
(二)数据库管理系统
(三)图形输入、分析与处理
(四)输出子系统
(五)土地信息管理系统应用模型
七、国外土地管理概况
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2282-土地管理学
一、土地管理基本理论
(一)人本管理理论
(二)系统管理理论
(三)动态管理理论
(四)基本经济理论
二、土地管理方法与应用
(一)综合分析法
(二)实证分析法
(三)数量模型法
(四)历史比较法
(五)调查研究法
三、土地管理基本制度与政策
(一)土地管理法律体系
(二)土地权属制度
(三)土地利用与保护制度
(四)土地市场管理制度
(五)土地行政管理制度
(六)土地政策演变
(七)土地政策制定与实施
(八)土地政策评估与修订
四、地用现状调查
(三)地籍调查
(四)土地登记与统计
(五)地籍档案管理
五、土地估价理论与方法
(一)土地估价的基本理论
(二)土地估计方法及其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学大纲第一部分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管理学是我校公共管理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必考的专业基础课之一。

考试目标是要求考生掌握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有关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管理问题,并具备初步的研究与创新能力。

合格考生应当达到全国普通高等院校管理学相关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的水平,具有较好的管理学理论基础。

考试对象为参加200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准考考生。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二)答题时间:180分钟(三)题型比例名词解释约20%简答题约30%案例分析约20%论述题约30% (四)参考书目周三多.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四版).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第二部分考察要点一、管理与管理学管理的普遍性、管理的含义、管理的特性、管理者的角色、管理的职能、管理的要素、管理学的重要性。

二、管理思想的发展中外管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古典管理理论阶段;泰罗、法约尔和韦伯的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及评价;行为科学理论阶段,霍桑实验及梅奥的结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X-理论—Y-理论等;管理科学理论、管理理论的丛林阶段、最近20年来管理学的趋势、以及管理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

三、管理的基本原理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责任原理、效益原理、伦理原理。

四、管理的基本方法法律方法、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教育方法、技术方法。

五、管理伦理管理伦理的几种观点、管理伦理的特征及影响因素、改善管理伦理的途径、伦理行为的体现、管理道德与经济效益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企业社会责任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六、决策与计划决策的含义和特征;决策的类型与基本特点;决策的影响因素;决策的过程;决策的主要方法;计划的概念、类型、编制过程、战略性计划、企业资源计划、计划的实施。

七、组织组织的含义和特征;组织设计概述、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部门化、集权与分权等;人员配备、组织力量的整合;组织文化的含义、类型和功能。

八、领导领导者与管理者的区别和联系、领导的作用;领导方式及其理论:领导方式的基本类型、管理方格理论、权变理论等;激励的含义及激励理论:需要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强化理论的要点及其应用;沟通的含义和作用:沟通的特点、沟通过程、沟通的障碍及克服、倾听的作用。

九、控制控制的含义、控制的必要性和基本原理;控制的类型:各种控制的内容、方法和优缺点等;控制的要求控制的过程:制订标准、衡量绩效和纠正偏差;控制的方法:预算控制、非预算控制、成本控制等;十、创新管理的创新职能、企业技术创新、企业组织创新。

十一、综合分析能力运用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能够结合管理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第三部分考试样题(略)见2006、2007年管理学试题2008年考研《西方经济学》大纲第一部分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西方经济学是我校公共管理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必考的专业基础课。

考生必须熟练地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适应硕士生专业学习的需要。

考试对象为参加200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准考考生。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二)答题时间:180分钟(三)题型比例:名词解释约33%简答题约33%论述题约33%(四)参考书目:高鸿业,西方经济学(2000年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二部分考查要点一、需求与供给的基本理论1、需求的基本理论2、供给的基本理论3、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4、弹性理论5、供求曲线的运用二、效用论1、基数效用论2、序数效用论3、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4、不确定性和风险三、生产论1、生产函数2、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3、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4、规模报酬四、成本论1、成本的概念2、短期成本3、长期成本五、市场结构与厂商均衡1、完全竞争厂商2、垄断市场3、垄断竞争4、寡头与博弈论初步5、不同市场的经济效率比较六、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1、生产要素的需求2、生产要素的供给七、福利经济学1、基本概念:实证经济学,规范经济学,帕累托最优状态。

2、帕累托最优条件和完全竞争3、社会福利函数八、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1、垄断2、外部影响3、公共物品4、不完全信息九、国民收入核算1、国内生产总值及其他总量2、核算国民收入的方法3、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十、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均衡产出2、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3、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4、其他关于消费函数的理论5、乘数论十一、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1、投资的决定2、IS曲线3、利率的决定4、LM曲线5、IS-LM分析6、凯恩斯理论的基本框架十二、宏观经济政策分析1、财政政策及财政政策的效果2、货币政策及货币政策的效果3、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十三、宏观经济政策实践1、经济政策的目标2、财政政策的工具及其运用3、货币政策的工具及其运用十四、总需求-总供给模型1、总需求曲线2、总供给曲线3、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移动的效应十五、国际经济学1、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2、汇率与对外贸易3、国际收支平衡4、弗莱明-蒙代尔模型十六、经济增长理论1、对经济增长的一般认识2、经济增长模型3、经济增长因素分析4、关于经济增长的争论十七、通货膨胀理论1、通货膨胀及其原因2、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3、价格调整曲线4、政府针对通货膨胀的政策第三部分考试样题(略)见2006年、2007年西方经济学试题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614-管理学第一部分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管理学是我校公共公里类专业硕士生入学必考的专业基础课之一。

考试目标是要求考生掌握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有关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管理问题,并具备初步的研究与创新能力。

合格考生应当达到全国普通高等院校管理学相关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的水平,具有较好的管理学理论基础。

考试对象为参加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准考考生。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二)答题时间:180分钟(三)题型比例名词解释约20%简答题约30%案例分析约25%论述题约25%第二部分考察要点一、管理与管理者管理的含义、管理的特性、管理者的角色、管理的职能、管理的要素、企业管理和公共管理的区别与联系、管理学的重要性。

二、管理思想的演进中外管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古典管理理论阶段:泰罗、法约尔和韦伯的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以及其现实意义。

行为科学理论阶段。

霍桑实验及梅奥的结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X-理论—Y-理论等;管理科学理论、管理理论的丛林阶段、最近20年来管理学的趋势、以及管理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

三、管理的道德与社会责任管理理念、管理道德与经济效益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企业社会责任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四、决策决策的含义和特征;决策的类型与基本特点;决策的影响因素;决策的过程;完全理性和有限理性的理论假设;决策的主要方法。

五、组织组织的含义和特征;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部门化、集权与分权等;组织结构类型:直线制、职能制、事业部制、矩阵制等;组织文化的含义、类型和功能。

六、领导领导者与管理者的区别和联系;领导方式及其理论:对人的关系和对任务的关心、管理方格理论、权变理论等;激励的含义及激励理论:需要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强化理论的要点及其应用;沟通的含义和作用:沟通的特点、沟通过程、沟通的障碍及克服、倾听的作用。

七、控制控制的含义、步骤及其重要性;控制的类型:各种控制的内容、方法和优缺点等;控制的有效前提和要求控制的过程:制订标准、衡量绩效和采取行动控制的方法:财务控制、预算控制、审计控制等。

八、综合分析能力运用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能够结合管理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859-西方经济学第一部分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二、答题时间:180分钟三、各部分内容的考试比例:微观经济学50%宏观经济学50%第二部分考查要点一、微观经济学(一)价格论1.需求的基本理论需求,需求函数,需求定律,需求曲线,影响需求的因素,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曲线的变动。

2.供给的基本理论供给,供给曲线,影响供给的因素,供给函数、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曲线的变动。

3.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均衡价格,均衡价格的变动及计算,价格在经济中的作用及政府对价格的干预4.研究方法经济模型,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动态分析,边际分析,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

5.弹性理论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供给弹性,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价格变动对销售收入的影响,点弹性、弧弹性的计算。

6.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限制价格,支持价格。

(二)效用论1.边际效用分析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均衡及其计算,消费者剩余。

2.无差异曲线分析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预算线及其变动,消费者的均衡及其计算,消费者的个人需求曲线及市场需求曲线,恩格尔曲线。

3.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正常商品,低档商品,吉芬商品,各种不同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及其区别。

(三)生产、成本论1.生产函数生产函数,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2.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及其变动规律,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生产的三个阶段。

3.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合理组合等产量曲线及其特征,边际技术替代率,等成本线及其变动,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及其计算,生产扩展线。

4.规模报酬规模报酬变化的三个阶段及其特征,规模经济5.短期成本经济成本,机会成本,隐成本,显成本,沉淀成本,总成本、平均成本、平均可变成本、边际成本的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6.长期成本长期总成本曲线,长期平均成本、长期边际成本,短期成本曲线和长期成本曲线的综合关系。

(四)市场结构与厂商均衡1.完全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厂商的需求曲线、收益曲线,利润最大化原则,厂商的短期均衡和短期供给曲线,厂商的长期均衡,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和长期供给曲线。

2.垄断市场垄断市场的条件,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价格歧视,自然垄断与政府管制。

3.垄断竞争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厂商的需求曲线,厂商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非价格竞争。

4.寡头寡头市场的特征,古诺模型,纳什均衡,囚犯的困境,价格领袖,贝尔特兰模型,斯威齐模型,博弈论的基础知识,不同市场的经济效率的比较。

(五)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1.生产要素的需求边际生产力论,引致需求,边际产品价值,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2.生产要素的供给要素供给的原则,劳动的供给曲线及均衡工资的决定,土地的供给曲线及地租的决定,准租金和经济租金,资本的供给曲线及利息的决定,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