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开发区道路及园区配套综合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 (1)第一节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第二节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2)第三节报告编制依据及范围 (2)第四节研究结论 (3)第五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5)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 (6)第一节项目提出背景 (6)第二节项目建设必要性 (14)第三章产业发展支撑条件分析 (21)第一节############市经济发展情况 (21)第二节产业条件分析 (24)第三节电商发展环境分析 (42)第四章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 (46)第五章建设地点和建设条件 (48)第一节项目选址 (48)第二节建设条件 (49)第六章项目技术方案 (52)第一节电商方案 (52)第二节产业共享设备 (57)第七章项目工程方案 (61)第一节总图运输 (61)第二节建筑结构 (63)第三节公用工程方案 (68)第八章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 (74)第一节设计依据及标准 (74)第二节项目周围环境质量现状 (75)第三节生态环境影响治理措施 (75)第四节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78)第九章节能方案分析 (79)第一节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79)第二节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80)第三节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81)第十章职业安全卫生与消防 (86)第一节职业安全卫生 (86)第二节消防 (88)第十一章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 (90)第一节组织机构 (90)第二节劳动定员与培训 (91)第十二章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92)第十三章工程招投标 (93)第十四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97)第一节投资估算 (97)第二节资金筹措 (98)第十五章经济效益分析 (100)第十六章社会效益分析 (104)第一章概述1.1 工程项目背景,建设的必要性以及项目研究过程1.1.1 项目名称××民营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1.1.2 项目主管部门主管单位:××市民营经济开发有限公司项目法人:1.1.3 编制依据(一)法律法规、合同1、××民营经济开发有限公司关于编制《××民营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4、《国务院国土资源十五规划纲要》;5、《国土资源部关于切实做好征地补偿安置工作的通知》;6、《吉林省土地管理条例》;7、《吉林省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办法》。
大连某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1

大连市xx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大连xx工程咨询有限公司附录附表:附表1:项目投入总资金估算表附表1-1:建筑工程费估算表附表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估算表附表2:经营收入估算表附表3:项目财务现金流量表附表4:借款偿还计划表附图:附图1:工业园区地理位置示意图附图2:工业园区现状图附图3:工业园区平面布局图附图4:工业园区功能分析图附图5:工业园区道路分析图附图6:工业园区景观绿化分析图附图7:工业园区地块编号图附图8:工业园区道路系统图第一章总论第一节项目背景一、项目名称大连市xx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二、项目承办单位概况该项目的承办单位是大连市xx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大连市xx经济开发区是大连市政府于1992年12月批准成立的市级经济发展示范区。
xx经济开发区地处旅顺口区东北部,与甘井子区接壤。
距旅顺城区15公里,距大连35公里,旅顺北路从区内通过,土羊高速在区内设有出入口,交通十分便利。
xx经济开发区近期开发面积5.33平方公里,现已开发2.1平方公里。
建区以来,新增加企业100户,其中外资企业17户,内资企业83户;2005年,工业总产值67290万元,其中内资企业产值43775万元,外资企业产值23515万元;工业增加值16950万元,其中内资企业11252万元,外资企业5698万元;产品销售收入65036万元,其中内资企业43342万元,外资企业21694万元;企业实缴税金1368万元,其中内资企业1118万元,外资企业250万元;从业人员5967人,其中内资企业4420人,外资企业1347人。
xx经济开发区的建立,推动了xx街道的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也推动了xx 街道的小城镇建设步伐。
三、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十六大报告中,中央首次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方略;2003年8月3日温家宝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座谈会上,再次指出要把振兴东北摆在突出位置。
XX经济开发区道路及管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XX经济开发区道路及管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和目标近年来,XX经济开发区经济蓬勃发展,但其现有的道路及管网基础设施建设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基于此,本项目旨在进行道路及管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可行性研究,以进一步提升开发区的基础设施水平,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撑。
二、可行性分析1.市场需求分析:XX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迅猛,企业数量和规模不断增长,对道路交通和管网基础设施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尤其是大型企业及物流企业,其对道路运输和供水、排水等管网设施的需求非常迫切。
因此,道路及管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
2.政策支持分析:政府近年来重点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对于经济开发区等重点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给予了很大的政策支持。
政府的资金投入和项目审批加速将对本项目的可行性提供有力保障。
3.技术可行性分析:本项目所需的道路及管网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已有成熟的技术方案和工程实践。
在设计和施工方面,国内外均有丰富的经验可供借鉴。
因此,本项目在技术层面具备可行性。
4.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土地准备、道路铺设、管网敷设等工作,对生态环境和土壤环境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施工方案,应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确保环境保护的目标得以实现。
5.经济效益分析:道路及管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一旦完工,将有效改善开发区的交通和水利条件,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提供更便捷的交通和充足的水源供应,将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并带来产业链和就业机会的发展,进而推动区域经济的稳定增长。
三、可行性研究内容和方法1.市场调研:通过实地考察、结合开发区经济数据和企业需求调查,全面了解道路交通和管网基础设施的市场需求。
2.政策研究:分析相关政策文件,了解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政策和资金扶持政策,评估政策对项目是否有利。
3.技术研究:调研国内外同类项目的技术方案和工程实践,选择适用的设计和施工方案。
XX经济开发区道路及园区配套综合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经济开发区道路及园区配套综合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经济开发区是一种特殊的经济区域,是政府为吸引投资、促进经济发展而设立的一种区域。
经济开发区道路及园区配套综合楼建设项目的提出,旨在完善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园区整体形象和竞争力。
二、项目建设内容1.道路建设:道路建设是促进经济开发区快速发展的基础工程。
本项目将主要包括市政道路建设、人行道建设、绿化带建设等。
2.园区配套综合楼建设:综合楼将作为经济开发区的行政办公区、商业服务区、会议展览区等功能的综合建筑,为经济开发区的企业提供良好的办公和服务环境。
三、项目投资与资金筹措1.总投资:经济开发区道路及园区配套综合楼建设项目总投资为XXX亿元。
2.资金筹措:(1)自筹资金:开发区可自有资金投入一部分;(2)银行贷款:通过向银行申请贷款筹措资金;(3)引进社会资本:引进社会资本参与项目投资。
四、项目市场分析1.需求分析:目前经济开发区内企业众多,对道路和园区配套综合楼的需求较大。
2.竞争分析:附近地区也存在经济开发区,竞争较为激烈,但本项目将通过提供更完善的服务和设施来提高竞争力。
五、项目可行性分析1.技术可行性:道路和综合楼建设技术已经成熟,实施难度不大。
2.经济可行性:项目建成后,将为经济开发区带来更多的企业入驻,增加地方经济收入,具备良好的经济效益。
3.社会可行性:项目建设将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
六、项目风险及对策1.政策风险:政策变化可能影响项目的实施,项目方需密切关注政策动向,做好应对准备。
2.市场风险: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可能影响项目投资回报,项目方需做好市场调研,制定灵活的市场策略。
七、项目实施进度计划1.项目前期准备:包括诸如规划设计、建设方案拟定等;2.项目实施阶段:包括建设、监理等;3.项目后期运营:包括设施维护、管理等。
八、项目效益评估1.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能为经济开发区带来更多的企业入驻,促进地方经济发展;2.社会效益:项目建设将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有利于社会稳定。
开发区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本

开发区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本
文字表达流畅明了,可参考以下内容:
盐城开发区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概述
盐城开发区位于江苏省苏南地区,为国家重点开发区,目前正着力打
造中国(江苏)科技创新示范区,是江苏省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点区域。
为适应区域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及交通运输需求,开发区开展盐城开发
区道路工程项目。
1.1项目概况
本次道路工程主要完成的任务工程是建设盐城新城至东运港、新城至
港区及地方内各环绕道路,满足盐城新城与开发区港区的互联互通,以及
满足开发区内部道路环绕通行的需要,项目总投资以及形式将按照《政府
采购法》进行,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由总投资计算所得得出每公里的投
资额。
1.2项目投资概况
(1)投资总额:总投资约为数千万元;
(2)投资方式:按照《政府采购法》公开招标;
(3)投资结构:主要包括道路面积投资、沥青路面投资、护坡投资、双向客运站投资等各类投资;
(4)投资年度:执行一到三年,2023年开工。
二、市场前景及分析
2.1市场需求及前景。
工业开发区道路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近几年,中央、自治区加大对基础设施工程的投入,XX 市落实 XX 经济开 发区多个地块的开发任务,但是落后的配套基础设施条件,严重影响了地块开 发作用的发挥,也影响了公共租赁房受益群体的工作和生活,为了完善园区开 发地块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方便周边居民群众出入、改善居民居住环境和加快 XX 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有必要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 XX 经济技术开 发区的建设和发展,同时对加快广西—XX 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块发开建设和发展 具有重大的意义。在此背景下提出项目的建设。
12、附图 ........................................................ 51
1、概 述
(二)排水工程:
1.1 工程项目概况 1.1.1 项目名称 广西—XX 经济技术开发区小地块道路项目 1.1.2 项目建设性质
本项目排水工程共建设雨水排水管总长 8209.5 米,管径 DN300~DN800。建 设污水管总长 5845 米。
7、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36 7.1 工程概况 .................................................... 36 7.2 投资估算 .................................................... 37 7.3 资金筹措 .................................................... 38
园区道路可行性研究报告

园区道路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园区经济的发展也日益受到政府和企业的关注。
良好的园区道路建设不仅可以改善园区内部的交通状况,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还能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
因此,对园区道路进行可行性研究,提出合理的规划和建设方案,对于促进园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深入分析园区道路建设的需求和现状,探讨园区道路建设的可行性,并提出符合园区发展需求的道路规划和建设方案,为园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三、研究范围本研究选取了某市的XX园区为研究对象,对该园区内道路的可行性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分析。
四、研究方法1. 调研收集相关资料: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调查问卷等方式,收集园区道路建设的相关资料,了解园区道路建设的需求和现状。
2. 实地调研:对XX园区内的道路进行实地调研,了解现有道路的情况,包括道路宽度、路面状况、交通流量等信息。
3. 进行数据分析:通过对实地调研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园区道路建设的需求和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研究提供依据。
4. 制定规划方案: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符合园区发展需求的道路规划和建设方案。
五、研究结果1. 现状分析:XX园区道路现有状况较为混乱,部分道路狭窄拥挤,交通流量大,存在交通拥堵问题;部分道路路面破损严重,需要及时修补;部分道路缺乏交通标识和交通设施,存在安全隐患。
2. 需求分析:根据园区的发展特点和需求,园区道路建设应以提升通行效率、改善交通安全为重点,完善园区内部的道路网络,缓解道路拥堵问题。
3. 建设方案:根据园区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提出了以下建设方案:(1)对园区内部主干道进行拓宽和改造,提供更为舒适的通行条件;(2)增设公共交通线路,便利居民和企业通勤;(3)加强道路管理,设置交通标识和交通设施,保障交通安全;(4)修缮破损路面,保持道路畅通;(5)进行交通流量分析,优化道路布局和交通组织。
六、研究结论通过对XX园区道路建设的可行性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园区道路建设与园区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对园区的交通状况和企业效益具有重大影响。
某县经济开发区道路及园区配套综合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某县经济开发区道路及园区配套综合楼建设项⽬可⾏性研究报告某县经济开发区道路及园区配套综合楼建设项⽬可⾏性研究报告第⼀章总论1.1 项⽬名称及主办单位1.1.1项⽬名称:某县经济开发区道路及园区配套综合楼建设1.1.2项⽬主办单位:某县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1.1.3项⽬负责⼈:XX1.2 项⽬承办单位概况项⽬主办部门为XX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XX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于2006年2⽉经县委批准成⽴,管委会内设机构:管委会办公室、规划建设局、财政审计局、招商局、经济发展局。
同时将要求⼟地、公安、税务等部门设⽴派出机构以及建⽴完善的⽀撑服务体系,设⽴银⾏、邮政、电讯、学校等社会服务体系。
开发区管委会作为某县委、县政府的派出机构,代表某县委、县政府对管辖区内的城乡经济和社会事务实⾏统⼀领导、统⼀管理,具体办理⽇常事务。
1.3项⽬编制依据1、《中华⼈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建设部颁发);3、《城市⽤地分类与规划建设⽤地标准》(GBJ137-90);4、《城市道路交通设计规范》;5、《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6、XX省地⽅标准《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规范》DB34/T547-2005;7、《某县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8、《某县城南新区及东部⼯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9、《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规范》(DB34/T547-2005)(2005年11⽉14⽇分布并实施);10、某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五”计划纲要;11、某县建设事业“⼗⼀五”计划及2020年远景规划;12、已获批准的城市建设各专项规划;13、规划区内及周边已获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及修建性详细规划;14、《XX市统计年鉴-2008年》;15、《建设项⽬经济评价⽅法与参数》(第三版);16、国家、XX省及某县规划建设相关法律、法规、条例及管理办法、相关技术标准、技术规范。
1.5 编制原则1、结合各地段的⾃然环境及现状特点,统筹兼顾,因地制宜,整体规划,远近结合,分步实施,确定建设开发⽬标;2、坚持建设⾼起点、⾼标准、规范化的建区原则,博采全国开发区建设的成功经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各功能区界线分明,为吸引企业⼊区投资创造⼀个良好的环境;3、合理确定⼯程⽅案,在⼯程⽅案的选择与设计中尽量考虑节能、节源;4、本着科学、实⽤的原则,充分利⽤某县基础设施,积极加⼤开发区内基础设施建设的⼒度,做到⽴⾜当前,放眼长远;5、综合开发,配套建设,定向开发与超前开发并举,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同步建设,规划建设完善的现代化通信、供电、供⽔、⾬污分流、消防、污⽔及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6、合理利⽤⽔资源,结合地形和环境条件,统⼀规划供⽔和排⽔系统,合理安排各区块的⽤⽔,避免管⽹的重复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总论1.1 项目名称及主办单位1.1.1项目名称:****县经济开发区道路及园区配套综合楼建设1.1.2项目主办单位:****县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1.1.3项目负责人:****1.2 项目承办单位概况项目主办部门为****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于2006年2月经县委批准成立,管委会内设机构:管委会办公室、规划建设局、财政审计局、招商局、经济发展局。
同时将要求土地、公安、税务等部门设立派出机构以及建立完善的支撑服务体系,设立银行、邮政、电讯、学校等社会服务体系。
开发区管委会作为****县委、县政府的派出机构,代表****县委、县政府对管辖区内的城乡经济和社会事务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管理,具体办理日常事务。
1.3项目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建设部颁发);3、《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4、《城市道路交通设计规范》;5、《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6、****省地方标准《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规范》DB34/T547-2005;7、《****县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8、《****县城南新区及东部工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9、《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规范》(DB34/T547-2005)(2005年11月14日分布并实施);10、****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一五”计划纲要;11、****县建设事业“十一五”计划及2020年远景规划;12、已获批准的城市建设各专项规划;13、规划区内及周边已获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及修建性详细规划;14、《****市统计年鉴-2008年》;15、《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16、国家、****省及****县规划建设相关法律、法规、条例及管理办法、相关技术标准、技术规范。
1.5 编制原则1、结合各地段的自然环境及现状特点,统筹兼顾,因地制宜,整体规划,远近结合,分步实施,确定建设开发目标;2、坚持建设高起点、高标准、规范化的建区原则,博采全国开发区建设的成功经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各功能区界线分明,为吸引企业入区投资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3、合理确定工程方案,在工程方案的选择与设计中尽量考虑节能、节源;4、本着科学、实用的原则,充分利用****县基础设施,积极加大开发区内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做到立足当前,放眼长远;5、综合开发,配套建设,定向开发与超前开发并举,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同步建设,规划建设完善的现代化通信、供电、供水、雨污分流、消防、污水及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6、合理利用水资源,结合地形和环境条件,统一规划供水和排水系统,合理安排各区块的用水,避免管网的重复建设。
1.4 项目概况1.4.1项目建设内容规模项目工程内容包括:新城路工程(东三环路—东光路)、东三环工程(蒙蚌路—新城路)、双锏路工程(东三环路—开发区东界路)、庄子大道南段工程(五里杨路—双锏路)4条道路及附属工程,以及园区配套综合服务楼。
道路及附属工程建设内容包括:道路、给水管、污水管、雨水管、燃气管线、供电线网、电信邮政线网、道路绿化、环卫工程、照明、路面小品等。
工程道路铺设全长3630米,配套建设给水管3630米,雨水管1500米、污水管1500米,以及通信管线1500米、电力管线1000米、路灯246个、道路绿化10.989万平方米等工程。
同时纳入项目规划的还有燃气管线1500米,园区配套综合服务楼5600平方米。
1.4.2项目实施进程项目各路段工程采用平行作业施工,计划于2009年12月底竣工。
1.4.3项目投资总额和资金筹措方案项目总投资5728万元(燃气管线由****天然气公司单独出资实施,电力网线****供电局出资实施,通信管线由****县电信局出资实施,均不计入项目投资),计划申请开行贷款3000万元,地方政府配套2728万元。
1.4.4项目主要经济指标1.4.5项目评价结论1、完善公路网结构,提高路网服务水平道路交通建设,既是城市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城市最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更是建设现代化城市的必备条件。
项目的实施完善了****经济技术开发区内交通路网结构,改善了丁字路、断头路多、设施差与交通繁忙相冲突的现状,提升了开发区区道路的通达性,并提高了****整体的城市形象,使开发区内外交通方便快捷。
2、改善环境,社会效益突出该项目的实施对于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变城区面貌,改善旅游环境和居住条件,改善交通不便的状况,凸显****历史文化名城新形象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符合****县及县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防治规划及相关国家产业政策,具有明显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3、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项目的建设必将有力地促进城镇之间的商品流通。
市政交通的改善为商品流通提供了便捷、快速的运输条件,加快了物资流通速度,同时给排水、电力、电信管线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开发区内居民提供了生活、生产动力,此举必将加快开发区社会发展的步伐,为经济建设提供助力。
1.4.6问题与建议1、存在问题****县经济开发区道路及园区配套综合楼建设项目投资规模较大,与之相对应的是本地经济发展较为薄弱,在项目资金来源上存在一定难度,尽管所选路段较为平坦,坡降较小,但不排除存在部分特殊地段。
2、建议建议一、加强落实道路交通规划和设计成果。
对开发区道路的建设改造应当首先搞好规划和设计,提出超前性、科学性且符合开发区发展的好方案,避免建设、改造中的短期性和盲目性,通过建设、改造,使开发区建设起四通八达的平面主体交通网络,为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打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
建议二、切实强化对开发区现有道路延伸、拓宽和整治。
使其向新城区及城区周围形成自然延伸,向外环形成辐射的道路交通格局。
建议三、对道路两旁的建筑物,构筑物要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建筑物、构筑物不但要离开道路红线,而且要预留充足的经营、活动场地和空间,真正达到既有利于车辆、行人的通行,又有利于商务经营等活动开展的目的,对于道路两旁建筑物、店铺侵占道路妨碍交通的情况要进行彻底整治。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1 项目建设的背景2.1.1****县社会发展概况****县隶属于****市,位于****省西北部,黄淮平原南部,背靠淮北平原,自然资源丰富,是****省西北部的商业贸易重镇和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同时,****历史悠久,是古代著名思想家庄子的故乡,名胜众多,文化底蕴丰厚。
****是一个典型的平原农业大县,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商品棉、优质烟、优质茧生产基地和国家定点鲜活农副产品批发中心之一。
是我国的养牛大县,也是我国黄牛秸秆养殖第一大县,黄牛年存栏量60万头,出栏25万头左右。
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甘薯、花生、芝麻、棉花等。
****工业基础较好,主要工业有汽车制造、卷烟、建材、酿造、造纸、化工、农副产品加工等。
2007年全县84家民营科技机构,从业人员1000多人,技工贸收入4000多万元。
高等院校一所,在校师生3500余人;有中小学554所,在校学生27万人,教师11524人,全县现有乡镇以上医疗机构32个,床位总数1375张,拥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753名。
****县2007年实现生产总值(GDP)76.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3亿元,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19.4亿元,增长19.5%;第三产业增加值28.7亿元,增长14.0%。
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的比重为37.1:25.4:37.5,与上年相比二、三产业比重均有所提高。
人均生产总值6066元,比上年增加432元。
2.1.2 开发区发展概况为谋求****经济在皖北地区的率先崛起,****县委、县政府实施“一招三化”发展战略,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敏锐的意识到:要想引得金凤来,就要植好梧桐树。
为此,2006年2月他们按照“产业聚集、企业集群、突出特色”的要求,高标准规划了总面积3.3平方公里的经济开发区,并专门成立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明确一名副县长兼任管委会主任,并采取公开考试择优选拔的办法,为管委会充实了工作力量。
****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正式开展工作以来,创造性地采取“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手段,筹措建设资金6000万元,确保了开发区内的基础建设。
开发区管委会立足于“规范管理、文明服务,促项目进园落地”的服务宗旨,解放思想,革新工作理念,建立并完善了《****县经济开发区投资优惠待遇》、《****县经济开发区入园项目运作流程及要求》、《****县项目管理暂行规定》等工作章程,积极为企业顺利进园实行全程帮办服务,把方便送给企业,加快了项目进园与落地项目建设步伐。
经过近两年的发展,开发区城市建设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已建成区约2平方公里,开发区内的产业已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农副产品深加工、服装加工等支柱产业。
开发区政策优惠,服务配套,管理体制先进,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优美,道路宽阔,绿化、小品精致宜人,已成为****县的一个新亮点,是****县经济崛起的龙头,商家投资兴业的宝地。
2.2.1区位条件开发区地处****城区东南,其西、北面为****主城区,东、南两面为大片空地。
开发区内及周边有一些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如307省道、阜蚌路。
由于以上条件的存在,整个区域环境优美、交通便利、适合开发区建设发展。
2.2.2自然条件1、气候特征本地区地处北亚热带北缘,属亚热带季风湿润区,主要气候特征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季风明显,雨量适中,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主要气候特征如下:年平均气温14.8℃极端最高气温38.2℃极端最低气温-12.2℃年平均气压1012.5hPa年平均降雨量823.3mm年最大降雨量1444.5mm无霜期212天最大冰冻深度45cm降雨量年际与年内分配不均匀,年内6、7、8三个月的降雨量约占全年降雨量的42%。
全年平均风速为 2.82m/s,最大风速18 m/s,全年主导风向为偏东风,次主导风向为东北风。
春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次主导风向为东风。
夏季主导风向为南风,次主导风向为东南风。
秋季主导风向为东北风,次主导风向为西北风。
2、地质地貌规划区用地位于城市东南部,区域内地形高程在21-29.5米之间,地形平坦,地形坡度都小于10%,适宜作为城市建设用地。
本区地貌单元为典型平原地貌,地基承载力大于170kn/M2。
国家地震局划定****县的地震基本裂度为6度,工程抗震设计为6度设防。
规划区范围内无大型河流沟塘,有几条小型沟渠与涡河贯通,可以作为蓄水作用,由泵站将用地内的无污染蓄水排入涡河,工业废水及民用废水经北部的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