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一次函数综合题
第四章一次函数 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O yx O y x x y O O y x 第四章 一次函数单元测试(共120分,10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一次函数83y x =-+的图象经过的象限是( )A.一、二、三B.二、三、四C.一、二、四D.一、三、四2.若y=(m -2)x+m 2-4是正比例函数,则m 的取值是( )A .2B .-2C .±2D .任意实数3.已知点()14,y -,()22,y 都在直线122y x =-+上,则1y ,2y 大小关系是( ) A.12y y > B.12y y = C.12y y < D.不能比较4.如图,函数y=kx+k 的图象可能是下列图象中( )A B C D5.下列函数中,是正比例函数,且y 随x 增大而减小的是( )A.14+-=x yB. 6)3(2+-=x yC. 6)2(3+-=x yD. 2x y -= 6.已知3-y 与x 成正比例,且x =2时,y =7,则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 )A .32+=x yB .32-=x yC .323+=-x yD .33-=x y7.下列各点,在直线y =x +5上的是( )A . (0,4)B .(-1,2)C .(2,6)D . (-5, 0)8.若将直线23y x =-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直线y kx b =+,则下列关于直线y kx b =+说法正确的是( )A.经过第一、二、四象限B.与x 轴交于()2,0-C.与y 轴交于(0,6)D.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9.关于x 的函数()3y k x k =-+,给出下列结论:①当3k ≠时,此函数是一次函数;②无论k 取什么值,函数图象必经过点()1,3-;③若图象经过二、三、四象限,则k 的取值范围是0k <;④若函数图象与x 轴的交点始终在正半轴,则k 的取值范围是03k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10.如图,点B 在直线2y x =上,过点B 作BA x ⊥轴于点A ,作//BC x 轴与直线()0y kx k =≠交于点C ,若:1:2AB BC =,则k 的值是( )A.27B.23C.13D.25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1.一次函数图象过(1,2)且y 随x 的增大则减小,请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函数解析式 .12.直线y = -3x +6与x 轴交点坐标是 .13.一次函数y=kx+b 的图像位于第一、三、四,则y 随x 的增大而_________.14.直线63+=x y 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是15.若函数32+=x y 与b x y 23-=的图象交于x 轴于同一点,则b =__________.16.若k x k y )1(-=-7是一次函数,则k = .17.若点A (x ,4),B (0,8)和C (-4,0)在同一直线上,则x = .三、解答下列各题:(共62分)18.(9分)已知一次函数2(2)312y k x k =--+.(1)k 为何值时,图象经过原点;(2)k 为何值时,图象与直线y = -2x +9的交点在y 轴上;(3)k 为何值时,图象平行于2y x =-的图象;19.(9分)如图是某汽车行驶的路程S (km )与时间t (min)的函数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1)汽车在前9分钟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汽车在中途停了多长时间?(3)当16≤t ≤30时,求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20.(10分)直线122y x =-+分别交x 轴,y 轴于A,B 两点,O 是原点,直线y=kx+b 经过AOB △的顶点A 或B,且把AOB △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求该直线所对应的函数表达式.9 16 30 t /minS /km40 1221.(10分)如图,直线132y x =-+与x,y 轴分别交于A,B 两点.(1)分别求点A 、点B 的坐标.(2)在x 轴上有一点M,线段AB 上有一点N,当OMN △是以ON 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时,求点M 的坐标。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一次函数》 同步练习题

第四章《一次函数》同步练习题一.选择题1.若一次函数y=kx+2的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A.k<0 B.k>0 C.k<﹣2 D.k>﹣22.下列选项中,坐标所表示的点在直线y=2x上的是()A.(1,1)B.(2,1)C.(1,2)D.(2,2)3.在函数y=+x﹣2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x≥﹣4 B.x≠0 C.x≥﹣4且x≠0 D.x>﹣4且x≠0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将一次函数y=﹣2x+6的图象向下平移n(n>0)个单位长度后恰好经过点(﹣1,﹣2),则n的值为()A.10 B.8 C.5 D.35.已知一次函数y=﹣x+5的图象,绕y轴上一点P(0,a)旋转180°,所得的图象经过点(0,﹣3),则a的值为()A.3 B.1 C.﹣3 D.66.直线y=kx+1沿着y轴向上平移b个单位后,经过点A(﹣2,0)和y轴上的一点B,若△ABO(O为坐标原点)的面积为4,则b的值为()A.4 B.2 C.3 D.17.正比例函数y=﹣(k+2)x(k常数,且k≠﹣2),当x的值减少1时,函数y的值减少3,则k的值为()A.5 B.3 C.﹣3 D.﹣58.按照如图所示的程序计算函数y的值时,若输入x的值是3,则输出y的值是﹣7,若输入x的值是1,则输出y的值是()A.﹣3 B.﹣2 C.0 D.29.已知a,b,c分别是Rt△ABC的三条边长,c为斜边长,∠C=90°,我们把关于x的形如y=x+的一次函数称为“勾股一次函数”.若点P(﹣1,)在“勾股一次函数”的图象上,且Rt△ABC的面积是4,则c的值是()A.2B.24 C.2D.1210.如图所示的函数图象反映的过程是:小明从家去书店选购学习资料,又到体育馆去锻炼身体,然后回家.其中x表示时间,y表示小明离他家的距离.下列结论中:①体育馆离小明家的距离是2千米;②小明从家里到书店的平均速度与从书店到体育馆的平均速度相等;③小明在体育馆锻炼身体的时间是18分;④小明从体育馆返回家的平均速度是0.08千米/小时.正确的结论有()A.①②B.②④C.①③D.①③④二.填空题11.一直线y=﹣x+2关于y轴对称的直线函数表达式是.12.购买单价为每支2元的圆珠笔,总金额y(元)与铅笔数n(支)的关系式可表示为,其中,是变量.13.若函数y=(3m﹣1)x|3m﹣2|是y关于x的正比例函数,则m=.14.当直线y=(2﹣2k)x+k﹣3经过第一、三、四象限时,则k的取值范围是.15.已知点P(x0,y)到直线y=kx+b的距离可表示为,例如:点(0,1)到直线y=2x+6的距离.据此进一步可得点(2,﹣1)到直线y =x﹣4之间的距离为.三.解答题16.画出直线y=﹣2x+3的图象,根据图象解决下列问题:(1)直线上找出横坐标是+2的点的坐标;(2)写出y>0时,x的取值范围;(3)写出直线上到x轴的距离等于4的点的坐标.17.琳琳通过新闻了解到,近来意大利“新冠肺炎”疫情愈发严重,决定给意大利的网友Carlo邮寄一批防疫用品.已知琳琳家、药店、邮局在同一直线上,琳琳从家出发,跑步去药店买了酒精和口罩,又步行到邮局把物品寄出,然后再走回家.琳琳离家的距离y 与时间x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图象解决下列问题:(1)琳琳家离药店的距离为km.(2)琳琳邮寄物品用了min.(3)琳琳两段步行的速度分别是多少?(4)图中点P的意义是.18.已知:如图,直线y=x+3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和点B.(1)点A坐标是,点B的坐标是;(2)△AOB的面积=;(3)当y>0时,x的取值范围是.1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A(0,4)、点B(2,0),函数y=2x+m的图象与直线AB交于点M,与y轴交于点C.(1)求直线AB的函数解析式;(2)当△ABC为直角三角形时,求m的值;(3)当点M在线段AB上时,求m的取值范围.20.用充电器给某手机充电时,其屏幕的起始画面如图①.经测试,在用快速充电器和普通充电器对该手机充电时,其电量E(单位:%)与充电时间t(单位:h)的函数图象分别为图②中的线段AB、AC.(1)求线段AB、AC对应的函数表达式;(2)已知该手机正常使用时耗电量为10%/h,在用快速充电器将其充满电后,正常使用ah,接着再用普通充电器将其充满电,其“充电﹣耗电﹣充电”的时间恰好是6h,求a 的值.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解:∵一次函数y=kx+2的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k>0.故选:B.2.解:当x=1时,y=2×1=2,∴点(1,1)不在直线y=2x上,点(1,2)在直线y=2x上;当x=2时,y=2×2=4,∴点(2,1)不在直线y=2x上,点(2,2)不在直线y=2x上.故选:C.3.解:由题意得,x+4≥0,x≠0,解得,x≥﹣4且x≠0,故选:C.4.解:∵若将一次函数y=﹣2x+6的图象向下平移n(n>0)个单位长度,∴平移后的函数解析式为:y=﹣2x+6﹣n,∵函数解y=﹣2x+6﹣n的图象经过点(﹣1,﹣2),∴﹣2=﹣2×(﹣1)+6﹣n,解得:n=10,故选:A.5.解:在一次函数y=﹣x+5中,令x=0,则y=5,即一次函数y=﹣x+5与y轴交点为(0,5).∵旋转后所得的图象经过点(0,﹣3),∴旋转后的函数与y轴交点为(0,﹣3),∵一次函数y=﹣x+5的图象,绕y轴上一点P(0,a)旋转180°,∴(0,5)和(0,﹣3)关于点(0,a)对称,∴a==1,故选:B.6.解:直线y=kx+1沿着y轴向上平移b个单位后,得到y=kx+b+1,∵直线y=kx+b+1经过点A(﹣2,0)和y轴正半轴上的一点B,∴B(0,b+1),∵△ABO的面积是:×2×(b+1)=4,解得b=3.故选:C.7.解:根据题意得y﹣3=﹣(k+2)(x﹣1),即y﹣3=﹣(k+2)x+k+2,而y=﹣(k+2)x,所以k+2=﹣3,解得k=﹣5.故选:D.8.解:∵输入x的值是3,则输出y的值是﹣7,∴﹣7=﹣2×3+b,解得:b=﹣1,∴当x<2时,y=﹣x﹣1,∴当x=1时,y=﹣1﹣1=﹣2,故选:B.9.解:∵点P(﹣1,)在“勾股一次函数”y=x+的图象上,∴=﹣+的一次函数,即a﹣b=﹣c,又∵a,b,c分别是Rt△ABC的三条变长,∠C=90°,Rt△ABC的面积是4,∴ab=4,即ab=8,又∵a2+b2=c2,∴(a﹣b)2+2ab=c2,即∴(﹣c)2+2×8=c2,解得c=2,故选:A.10.解:由图象可知:体育馆离小明家的距离是2千米,故①说法正确;小明从家里到书店的平均速度为:(千米/分), 从书店到体育馆的平均速度为:(千米/分),所以小明从家里到书店的平均速度与从书店到体育馆的平均速度不相等,故②说法错误; 小明在体育馆锻炼身体的时间是:55﹣37=18(分钟),故③说法正确;小明从体育馆返回家的平均速度是:2÷=(千米/小时),故④说法错误.所以正确的结论有①③.故选:C .二.填空题(共5小题)11.解:∵关于y 轴对称的点纵坐标不变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直线y =﹣x +2关于y 轴对称的直线函数表达式为y =x +2.故答案为y =x +2.12.解:总金额y (元)与铅笔数n (支)的关系式可表示为y =2n ,其中y ,n 为变量,故答案为:y =2n ;n ,y .13.解:∵函数y =(3m ﹣1)x |3m ﹣2|是y 关于x 的正比例函数,∴, 解得:m =1.故答案为:1.14.解:∵y =(2﹣2k )x +k ﹣3经过第一、三、四象限,∴. 解得k <1.故答案是:k <1.15.解:∵已知点P (x 0,y 0)到直线y =kx +b 的距离可表示为, ∴点(2,﹣1)到直线y =x ﹣4之间的距离为:|2﹣4+1|÷=,故答案为:.三.解答题(共5小题)16.解:直线y=﹣2x+3过点(0,3)、(1.5,0),函数图象如右图所示;(1)当x=2时,y=﹣2×2+3=﹣1,即直线上横坐标是+2的点的坐标是(2,﹣1);(2)由图象可得,y>0时,x的取值范围是x<1.5;(3)当y=4时,4=﹣2x+3,解得,x=﹣0.5,当y=﹣4时,﹣4=﹣2x+3,解得,x=3.5,即直线上到x轴的距离等于4的点的坐标是(﹣0.5,4)或(3.5,﹣4).17.解:(1)由图象可知,琳琳家离药店的距离为2.5km.故答案为:2.5;(2)由图象可知,琳琳邮寄物品用了:65﹣45=20(分钟),故答案为:20;(3)从药店步行到邮局的路程为1km,时间为15min,所以速度为km/min;从邮局步行回家的路程为1.5km,时间为25min,所以速度为:(km/min);(4)图中点P的意义是:离家45min时,琳琳到达邮局,此时她离家的距离为1.5km.故答案为:离家45min时,琳琳到达邮局,此时她离家的距离为1.5km.18.解:(1)当y=0时,x+3=0,解得x=﹣6,则A(﹣6,0);当x=0时,y=x+3=3,则B(0,3);故答案为(﹣6,0),(0,3);(2)△AOB的面积=×6×3=9,故答案为9;(3)由图象得:当y>0时,x的取值范围是x>﹣6,故答案为x>﹣6.19.解:(1)∵点A(0,4)、点B(2,0),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b则,解得∴直线AB的解析式为y=﹣2x+4;(2)当△ABC为直角三角形时,存在两种情况:①如图1,C与原点O重合,∠ACB=90°,此时m=0;②如图2,当∠ABC=90°时,C(0,m),由勾股定理得:AB2+BC2=AC2,∵点A(0,4),点B(2,0),∴22+42+22+m2=(4﹣m)2,解得:m=﹣1;综上,m的值是0或﹣1;(3)当直线y=2x+m经过点A时,m=4;当直线y=2x+m经过点B时,如图3,∴2×2+m=0,则m=﹣4,∴当点M在线段AB上时,m的取值范围是﹣4≤m≤4.word 版 初中数学11 / 11 20.解:(1)设线段AB 的函数表达式为E 1=k 1t +b 1,将(0,20),(2,100)代入E 1=k 1t +b 1,可得,∴线段AB 的函数表达式为:E 1=40t +20;设线段AC 的函数表达式为E 2=k 2t +b 2,将(0,20),(6,100)代入E 2=k 2t +b 2, 可得,∴线段AC 的函数表达式为:E 2=t +20; (2)根据题意,得×(6﹣2﹣a )=10a , 解得a =.答:a 的值为.。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章 《一次函数》 综合提升练习题(含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一次函数》综合提升练习题1.一辆快递车从长春出发,走高速公路,途经伊通,前往靖宇镇送快递,到达后卸货和休息共用1h,然后开车按原速原路返回长春.这辆快递车在长春到伊通、伊通到靖宇的路段上分别保持匀速前进,这辆快递车距离长春的路程y(km)与它行驶的时间x(h)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1)快递车从伊通到长春的速度是km/h,往返长春和靖宇两地一共用时h.(2)当这辆快递车在靖宇到伊通的路段上行驶时,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3)如果这辆快递车两次经过同一个服务区的时间间隔为4h,直接写出这个服务区距离伊通的路程.2.如图,已知直线l1:y=2x+4与坐标轴y轴交于点A,与x轴交于点B,以OA为边在y 轴右侧作正方形OACD.将直线l1向下平移5个单位得到直线l2.(1)求直线l2的解析式,以及A、B两点的坐标;(2)已知点M在第一象限,且是直线l2上的点,点P是边CD上的一动点,设M(m,2m﹣1),若△APM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求点M的坐标;(3)点Q是边OD上一动点,连接AQ,过B作AQ的垂线,垂足为N,求线段DN的最小值.3.如图,两个一次函数y=kx+b与y=mx+n的图象分别为直线l1和l2,l1与l2交于点A(1,p),l1与x轴交于点B(﹣2,0),l2与x轴交于点C(4,0)(1)填空:不等式组0<mx+n<kx+b的解集为;(2)若点D和点E分别是y轴和直线l2上的动点,当p=时,是否存在以点A、B、D、E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求出点E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小明和小强在同一直线跑道AB上进行往返跑,小明从起点A出发,小强在小明前方C 处与小明同时出发,当小明到达终点B处时,休息了100秒才又以原速返回A地,而小强到达终点B处后马上以原来速度的3.2倍往回跑,最后两人同时到达A地,两人距B 地的路程记为y(米),小强跑步的时间记为x(秒),y和x的关系如图所示.(1)A,C两地相距米;(2)小强原来的速度为米/秒;(3)小明和小强第一次相遇时他们距A地米;(4)小明到B地后再经过秒与小强相距100米?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过点C(0,6)的直线AC与直线OA相交于点A(4,2),动点M在线段OA和射线AC上运动,试解决下列问题:(1)求直线AC的表达式;(2)求△OAC的面积;(3)是否存在点M,使△OMC的面积是△OAC的面积的?若存在,求出此时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6.周未,小丽骑自行车从家出发到野外郊游,从家出发0.5小时到达甲地,游玩一段时间后按原速前往乙地,小丽离家1小时20分钟后,妈妈驾车沿相同路线前往乙地,行驶10分钟时,恰好经过甲地,如图是她们距乙地的路程y(km)与小丽离家时间x(h)的函数图象.(1)小丽骑车的速度为km/h,H点坐标为;(2)求小丽游玩一段时间后前往乙地的过程中y与x的函数关系;(3)小丽从家出发多少小时后被妈妈追上?此时距家的路程多远.7.如图,A(0,2),M(4,3),N(5,6),动点P从点A出发,沿y轴以每秒1个单位速度向上移动,且过点P的直线l:y=﹣x+b也随之移动,设移动时间为t秒.(1)当t=3时,求l的解析式;(2)若点M,N位于l的异侧,确定t的取值范围;(3)直接写出t为何值时、点M关于l的对称点落在坐标轴上.8.如图1,在平画直角坐标系中,直线交x轴于点E,交y轴于点A,将直线y=﹣2x﹣7沿x轴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交x轴于D,交y轴于B,交直线AE于C.(1)直接写出直线BD的解析式为,S=;△ABC(2)在直线AE上存在点F,使BA是△BCF的中线,求点F的坐标;(3)如图2,在x轴正半轴上存在点P,使∠PBO=2∠P AO,求点P的坐标.9.如图1,已知直线l1:y=kx+4交x轴于A(4,0),交y轴于B.(1)直接写出k的值为;(2)如图2,C为x轴负半轴上一点,过C点的直线l2:经过AB的中点P,点Q(t,0)为x轴上一动点,过Q作QM⊥x轴分别交直线l1、l2于M、N,且MN=2MQ,求t的值;(3)如图3,已知点M(﹣1,0),点N(5m,3m+2)为直线AB右侧一点,且满足∠OBM=∠ABN,求点N坐标.10.如图所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kx+b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且AB=2,AO:BO=2:;(1)求直线AB解析式;(2)点C为射线AB上一点,点D为AC中点,连接DO,设点C的横坐标为t,△BDO 的面积为S,求S与t的函数关系式,并直接写出t的取值范围;(3)在(2)的条件下,当点C在第一象限时,连接CO,过D作DE⊥CO于E,在DE 的延长线上取点F,连接OF、AF,且OF=OD,当∠DF A=30°时,求S的值.11.一列快车从甲地驶往乙地,一列慢车从乙地驶往甲地,两车在零点同时出发,相遇后快车继续行驶,中午12点到达丙地,两车之间的距离为y(km),图中的折线表示两车之间的距离y(km)与时间x(时)之间的关系.根据图象进行以下探究:(直接填空)(1)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m;(2)两车之间的最大距离是km,是在时?(3)从一开始两车相距900km到两车再次相距900km,共用了小时?(4)请写出0时至4时,y与x的关系式.12.某校为学生装一台直饮水器,课间学生到直饮水器打水.他们先同时打开全部的水笼头放水,后来又关闭了部分水笼头.假设前后两人接水间隔时间忽略不计,且不发生泼洒,直饮水器的余水量y(升)与接水时间x(分)的函数图象如图,请结合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求当x>5时,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假定每人水杯接水0.7升,要使40名学生接水完毕,课间10分钟是否够用?请计算回答.13.甲、乙两家采摘园的圣女果品质相同,售价也相同,节日期间,两家均推出优惠方案,甲:游客进园需购买60元门票,采摘的打六折;乙:游客进园不需购买门票,采摘超过一定数量后,超过部分打折,设某游客打算采摘60x千克,在甲、乙采摘园所需总费用为y1、y2元,y1、y2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1)分别求出y1、y2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求出图中点A、B的坐标;(3)若该游客打算采摘10kg圣女果,根据函数图象,直接写出该游客选择哪个采摘园更合算.14.星期天,玲玲骑自行车到郊外游玩,她离家的距离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玲玲到达离家最远的地方是什么时间?离家多远?(2)她骑车速度最快是在什么时候?车速多少?(3)玲玲自离家到返回的平均速度是多少?15.小亮家距离学校8千米,一天早晨小亮骑车上学,途中恰好遇到交警叔叔在十字路口带领小朋友过马路,小亮停下车协助交警叔叔,几分钟后为了不迟到,他加快了骑车到校的速度到校后,小亮根据这段经历画出了过程图象如图该图象描绘了小亮骑行的路程y (千米)与他所用的时间x(分钟)之间的关系请根据图象,解答下列问题(1)小亮骑车行驶了多少千米时,协助交警叔叔?协助交警叔叔用了几分钟?(2)小亮从家出发到学校共用了多少时间?(3)如果没有协助交警叔叔,仍保持出发时的速度行驶,那么他比实际情况早到或晚到学校多少分钟?参考答案1.解:(1)快递车从伊通到长春的速度是:66÷0.6=110km/h;往返长春和靖宇两地一共用时间为:2.6×2+1=6.2小时;故答案为:110;6.2;(2)当这辆快递车在靖宇到伊通的路段上行驶时,设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kx+b,由点A(3.6,246),B(5.6,66)得,解得,∴y=﹣90x+570(3.6≤x≤5.6);(3)(246﹣66)÷(2.6﹣0.6)×(4﹣1135(km).2.解:(1)由题意可得y=2x﹣1,∴A(0,4),B(﹣2,0);(2)①当M在正方形内部时,过点M作EF∥OD,AM=MP,∠AEM=∠PFM=90°,∠EAM=∠PMF,易证Rt△AEM≌Rt△MFP(AAS),∴AE=MF,∵M(m,2m﹣1),∴AE=4﹣(2m﹣1)=5﹣2m,MF=4﹣m,∴5﹣2m=4﹣m,∴m=1,∴M(1,1);②当M在正方形外部时,作GH∥AC,AM=MP,∠MGA=∠MHP=90°,∠GMA=∠HPM,易证Rt△AGM≌Rt△MPH(AAS),∴AG=MH,∵M(m,2m﹣1),∴AG=2m﹣1﹣4=2m﹣5,MH=4﹣m,∴2m﹣5=4﹣m,∴m=3,∴M(3,5);(3)取AB的中点为K,则K(﹣1,2),在Rt△ABN中,KN=AB∵D(4,0),∴KD在△KND中,∵KN+ND>KD,∴ND>KD﹣KN,若N在直线KD上,则ND=KD﹣KN,综上,ND≥KD﹣KN=﹣,∴ND的最小值为﹣.3.解:(1)由图象可知满足0<mx+n<kx+b的部分为A点与C点之间的部分,∴1<x<4;(2)∵p=,∴A(1,),将点A与B代入y=kx+b,得,∴,∴y=x+1,将点A与点C代入y=mx+n,得,∴,∴y=﹣x+2,①如图1:当四边形ABDE为平行四边形时,∵E在直线l2上,此时,BD∥AC,∴BD所在直线解析式为y=﹣x﹣1,∴D(0,﹣1),∵DE∥AB,∴DE所在直线解析式为y=x﹣,∵﹣x+2=x﹣,可得x=,∴E(,);②如图2:当四边形EBDA是平行四边形时,则有BD∥AC,∴BD所在直线解析式为y=﹣x﹣1,∴D(0,﹣1),∴AD的直线解析为y=x+1,∵AD∥BE,∴BE所在直线解析为y=x+5,∵﹣x+2=x+5,解得x=﹣1,∴E(﹣1,);③如图3:当四边形EBAD为平行四边形时,设D(0,a),E(m,﹣m+2),此时AE的中点M的横坐标为,BD中点M的横坐标为﹣1,∴﹣1=,∴m=﹣3,∴E(﹣3,);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E点为(,),(﹣1,),(﹣3,).4.解:(1)由图可得,A,C两地相距800﹣500=300(米),故答案为:300;(2)小强原来的速度为a米/秒,,解得,a=1.5,故答案为:1.5;(3)设小明的速度为b米/秒,(300﹣100)b=800,解得,b=4米/秒,小明和小强第一次相遇时的所用的时间为m秒,4m=(800﹣500)+1.5m,解得m=120,小明和小强第一次相遇时他们距A地为:4×120=480(米),故答案为:480;(4)设小明到B地后再经过b秒,与小强相距100米,500﹣100=1.5b,解得,b=,故答案为:.5.解:(1)设直线AB的解析式是y=kx+b,根据题意得:,解得:.则直线的解析式是:y=﹣x+6;=×6×4=12;(2)S△OAC(3)设OA的解析式是y=mx,则4m=2,解得:m=.则直线的解析式是:y=x,∵当△OMC的面积是△OAC的面积的时,∴当M的横坐标是×4=1,在y=x中,当x=1时,y=,则M的坐标是(1,);在y=﹣x+6中,x=1则y=5,则M的坐标是(1,5).则M的坐标是:M1(1,)或M2(1,5).当M的横坐标是:﹣1,在y=﹣x+6中,当x=﹣1时,y=7,则M的坐标是(﹣1,7).综上所述:M的坐标是:M1(1,)或M2(1,5)或M3(﹣1,7).6.解:(1)由函数图可以得出,小丽家距离甲地的路程为10km,花费时间为0.5h,故小丽骑车的速度为:10÷0.5=20(km/h),由题意可得出,点H的纵坐标为20,横坐标为:,故点H的坐标为(,20);故答案为:20;(,20);(2)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1=k1x+b1,将点A(0,30),B(0.5,20)代入得:y1=﹣20x+30,∵AB∥CD,∴设直线CD的解析式为:y2=﹣20x+b2,将点C(1,20)代入得:b2=40,故y2=﹣20x+40;(3)设直线EF的解析式为:y3=k3x+b3,将点E(,30),H(,20)代入得:k3=﹣60,b3=110,∴y3=﹣60x+110,解方程组,解得,∴点D坐标为(1.75,5),30﹣5=25(km),所以小丽出发1.75小时后被妈妈追上,此时距家25km;7.解:(1)当t=3时,点P的坐标为(0,5),则直线l的表达式为:y=﹣x+5;(2)当直线l过点M时,将点M的坐标代入直线l的表达式:y=﹣x+b得:3=﹣4+b,解得:b=7,t=5;当直线l过点N时,同理可得:t=9,故t的取值范围为:5<t<9;(3)直线l随P沿y轴向上移动时,点M关于直线l的对称轴不可能落在y轴上,只能落在x轴上,如图,当点M关于l的对称点E′落在坐标轴上时,直线M′M交l于点H,设直线l交x轴于点G,则M′M⊥l,∠HM′G=45°=∠M′GH=∠HGM,即MG⊥x轴,故M′G=MG=3,则点G(3,0),则t=2.8.解:(1)直线y=﹣2x﹣7沿x轴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所得直线方程为y=﹣2(x ﹣2)﹣7=﹣2x﹣3.则直线BD的解析式为y=﹣2x﹣3.解方程组,得,∴C(﹣4,5).在中,令x=0,得y=8,∴A(0,8).在y=﹣2x﹣3中,令x=0,得y=﹣3,∴B(0,﹣3).∴AB=11,∴S=×11×4=22.△ABC故答案是:y=﹣2x﹣3,22.(2)如图1,作CG⊥y轴于G,FH⊥y轴于H,∴CG=4,∠CGA=∠FHA=90°,∵BA为△BCF的中线,∴CA=F A,∵∠CAG=∠F AH,∴△CAG≌△F AH(AAS),∴FH=CG=4,在中,当x=4时,y=11,∴F(4,11).(3)由(1)知A(0,8),B(0,﹣3),∴OA=8,OB=3.如图2,在y轴正半轴上取一点Q,使OQ=OB=3,∵∠POB=90°,∴PQ=PB,∴∠PBO=∠PQO=∠P AO+∠APQ,∵∠PBO=2∠P AO,∴∠P AO=∠APQ,∴PQ=AQ=5,∴OP=4,∴P(4,0).9.解:(1)把A(4,0)代入y=kx+4,得0=4k+4.解得k=﹣1.故答案是:﹣1;(2)∵在直线y=﹣x+4中,令x=0,得y=4,∴B(0,4),∵A(4,0),∴线段AB的中点P的坐标为(2,2),代入,得n=1,∴直线l2为,∵QM⊥x轴分别交直线l1、l2于M、N,Q(t,0),∴M(t,﹣t+4),,∴,MQ=|﹣t+4|=|t﹣4|,∵MN=2MQ,∴,分情况讨论:①当t≥4时,,解得:t=10.②当2≤t<4时,,解得:.③当t<2时,,解得:t=10>2,舍去.综上所述:或t=10.(3)在x轴上取一点P(1,0),连接BP,作PQ⊥PB交直线BN于Q,作QR⊥x轴于R,∴∠BOP=∠BPQ=∠PRQ=90°,∴∠BPO=∠PQR,∵OA=OB=4,∴∠OBA=∠OAB=45°,∵M(﹣1,0),∴OP=OM=1,∴BP=BM,∴∠OBP=∠OBM=∠ABN,∴∠PBQ=∠OBA=45°,∴PB=PQ,∴△OBP≌△RPQ(AAS),∴RQ=OP=1,PR=OB=4,∴OR=5,∴Q(5,1),∴直线BN的解析式为,将N(5m,3m+2)代入,得3m+2=﹣×5m+4解得,∴.10.解:(1)∵AO:BO=2:,∴设AO=2a,BO=a,∵AO2+BO2=AB2,∴4a2+3a2=28∴a=2,∴AO=4,BO=2,∴点A(﹣4,0),点B(0,2)设直线AB解析式为:y=kx+b,解得∴直线AB解析式为:y=x+2,(2)当﹣4<t<4时,S=×2×(﹣)=2﹣t,当t>4时,S=×2×()=t﹣2(3)作AH⊥DE于H,OG⊥AB于G,如图,∵OD=OF,OE⊥DF,∴DE=FE,∵D点为AC的中点,AH⊥HE,CE⊥HE,∴AD=CD,AH∥CE,在△AHD和△CED中,∴△AHD≌△CED(AAS),∴DH=DE,∴HF=3DH,在Rt△AFH中,∵∠HF A=30°,∴FH=AH,∴3HD=AH,∴AH=DH,在△ADH中,tan∠DAH==,∴∠DAH=30°,∴∠DCE=30°,∵OG•AB=OA•OB,∴OG==,在Rt△COG中,OC=2OG=,设C(t,t+2),∴t2+(t+2)2=()2,整理得49t2+168t﹣432=0,解得t1=﹣(舍去),t2=,把t=代入S=﹣t+2得S=×+2=.11.解:(1)图象过(0,900),表示时间为0时,即未出发,两车相距900km,即900000m,就是甲乙两地的距离.故答案为:900000,(2)点D(12,1200),表示12时,两车的距离达到1200千米,故答案为:1200,12,(3)点A(0,900),C(8,900),因此从一开始两车相距900km到两车再次相距900km,共用8﹣0=8小时,故答案为:8,(4)设关系式为y=kx+b,把(0,900),(4,0)代入得,,解得,k=﹣225,b=900,∴y=﹣225x+900,答:y与x的关系式为y=﹣225x+900 (0≤x≤4).12.解:(1)设x>5时,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kx+b,由题意得,解得,所以x>5时,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1.5x+16.5;(2)够用.理由如下:接水总量为0.7×40=28(升),饮水机内余水量为30﹣28=2(升),当y=2时,有2=﹣1.5x+16.5,解得:x=.所以要使40名学生接水完毕,课间10分钟够用.13.解:(1)由图得单价为300÷10=30(元),据题意,得y1=30×0.6x+60=18x+60当0≤x<10时,y2=30x,当x≥10时由题意可设y2=kx+b,将(10,300)和(20,450)分别代入y2=kx+b中,得,解得,故y2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2=;(2)联立y2=18x+60,y2=30x,得,解得:,故A(5,150).联立y1=18x+60,y2=15x+150x,得解得,故B(30,600).(3)由(2)结合图象得,当5<x<30时,甲采摘园所需总费用较少.14.解:观察图象可知:(1)玲玲到达离家最远的地方是在12时,此时离家30千米;(2)玲玲郊游过程中,各时间段的速度分别为:9~10时,速度为10÷(10﹣9)=10千米/时;10~10.5时,速度约为(17.5﹣10)÷(10.5﹣10)=15千米/小时;10.5~11时,速度为0;11~12时,速度为(30﹣17.5)÷(12﹣11)=12.5千米/小时;12~13时,速度为0;13~15时,在返回的途中,速度为:30÷(15﹣13)=15千米/小时;可见骑行最快有两段时间:10~10.5时;13~15时.两段时间的速度都是15千米/小时.速度为:30÷(15﹣13)=15千米/小时;(3)玲玲自离家到返回的平均速度是:(30+30)÷(15﹣9)=10千米/小时.15.解:(1)由图可知,小亮骑车行驶了3千米时,协助交警叔叔,协助交警叔叔用,5分钟;(2)由图可知,小亮从家出发到学校共用了27分钟;(3),27﹣24=3.∴小亮比实际情况早到学校3分钟.。
第四章一次函数单元测试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一次函数单元测试北师大版2024—2025学年秋季八年级上册(考试时间:120 分钟试卷满分: 12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笞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位置,填空题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第II卷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若点(3,m)在函数y=x+2的图象上.则m的值为()A.0B.1C.2D.32.一个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4),它的表达式为()A.y=﹣2x B.y=2x C.y=﹣x D.y=x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函数y=3x的图象向上平移6个单位长度,则平移后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A.(2,0)B.(﹣2,0)C.(6,0)D.(﹣6,0)4.关于一次函数y=2x+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B.图象与y轴交于点(0,﹣2)C.函数值y随自变量x的增大而增大D.当x>﹣1时,y<25.点A(2,y1)与点B(3,y2)在直线y=﹣2024x+2024上,则y1与y2的关系是()A.y1<y2B.y1≤y2C.y1>y2D.y1=y26.小明从家出发到公园晨练,在公园锻炼一段时间后按原路返回,同时小明爸爸从公园按小明的路线返回家中,如图是两人离家的距离y(米)与小明出发的时间x(分)之间的函数图象,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公园离小明家1600米B.小明出发分钟后与爸爸第一次相遇C.小明在公园停留的时间为5分钟D.小明与爸爸第二次相遇时,离家的距离是960米7.若一次函数y=(4﹣3k)x﹣2的图象经过点A(x1,y1)和点B(x2,y2),当x1>x2时,y1<y2,则k的取值范围是()A.B.C.D.8.一次函数y=kx﹣k和正比例函数y=kx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函数图象可能是()A.B.C.D.9.将直线y=2x+1向右平移2个单位后所得图象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A.y=2x+5B.y=2x+3C.y=2x﹣2D.y=2x﹣3 10.一次函数y=(m﹣1)x+m+2的图象过一、二、三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是()A.m>1B.﹣1<m<2C.﹣2<m<1D.m>﹣2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11.已知关于x的函数y=(k﹣1)x|k﹣2|是正比例函数,则k=.12.当直线y=(2﹣2k)x+k﹣3,不经过第一象限时,则k的取值范围是.13.在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14.若,则直线y=kx﹣k必经过第象限.15.如图,直线y=x+4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点C在OB 上,若将△ABC沿AC折叠,使点B恰好落在x轴上的点D处,则点C的坐标是.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k(x﹣1)的图象分别交x 轴,y轴于A,B两点,且OB=2OA,将直线AB绕点B按顺时针方向旋转45°,交x 轴于点C,则直线BC的函数表达式是.第II卷第四章一次函数单元测试北师大版2024—2025学年秋季八年级上册考生注意:本试卷共三道大题,24道小题,满分120分,时量120分钟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座位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二、填空题11、_______ 12、______13、_______ 14、______15、_______ 16、______三、解答题(17、18题每题8分,19、20、21、22每题9分,23、24每题10分,共计72分,解答题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17.如图,直线l上有一点P1(2,1),将点P1先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到像点P2,点P2恰好在直线l上.(1)写出点P2的坐标;(2)求直线l所表示的一次函数的表达式;(3)若将点P2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6个单位得到像点P3.请判断点P3是否在直线l上,并说明理由.18.如图,直线l1:y=2x+4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直线l2:y=﹣x+1与y轴交于点C,直线l1和直线l2相交于点D.(1)直接写出点A、B、C的坐标分别为:A,B,C;(2)在x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S△ADP=4,若存在,求点P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9.“珍重生命,注意安全!”同学们在上下学途中一定要注意骑车安全.小明骑单车上学,当他骑了一段时,想起要买某本书,于是又折回到刚经过的新华书店,买到书后继续去学校,以下是他本次所用的时间与路程的关系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小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多少米?(2)小明在书店停留了多少分钟?(3)本次上学途中,小明一共行驶了多少米?一共用了多少分钟?(4)我们认为骑单车的速度超过300米/分钟就超越了安全限度.问:在整个上学的途中哪个时间段小明骑车速度最快,速度在安全限度内吗?20.已知y=y1+y2,y1与x成正比例,y2与x﹣2成正比例,当x=1时,y=﹣3;当x=﹣2时,y=0.(1)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2)当x=3时,求y的值.21.某商店销售10台A型和20台B型电脑的利润为4000元,销售20台A型和10台B型电脑的利润为3500元.(1)求每台A型电脑和B型电脑的销售利润;(2)该商店计划一次购进两种型号的电脑共100台,其中B型电脑的进货量不超过A 型电脑的2倍,设购进A型电脑x台,这100台电脑的销售总利润为y元.①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②该商店购进A型、B型电脑各多少台,才能使销售总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2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过点B(6,0)的直线AB与直线OA相交于点A(4,2),动点M在线段OA和射线AC上运动.(1)求直线AB的解析式.(2)求△OAC的面积.(3)是否存在点M,使△OMC的面积是△OAC的面积的?若存在求出此时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3.已知函数y=其中m为常数,该函数的图象记为G.(1)当m=﹣2时,若点D(3,n)在图象G上,求n的值;(2)当3﹣m≤x≤4﹣m时,若函数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为,求m的值;(3)已知点A(0,1),B(0,﹣2),C(2,1),当图象G与△ABC有两个公共点时,直接写出m的取值范围.24.如图,已知函数y=x+1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A,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点B(0,﹣1),与x轴以及y=x+1的图象分别交于点C,D,且点D的坐标为(1,n).(1)求一次函数y=kx+b的解析式;(2)求四边形AOCD的面积;(3)在平面内直线CD的右侧是否存在点P,使得以点P,C,D为顶点的三角形是以CD为腰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 一次函数含答案(综合知识)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一次函数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x≠2B.x≥2C.x≤2D.全体实数2、成都市双流新城公园是亚洲最大的城市湿地公园,周末小李在这个公园里某笔直的道路上骑车游玩,先前进了a千米,休息了一段时间,又原路返回b千米(b<a),再前进c千米,则他离起点的距离s与时间t的关系的示意图是()A. B.C. D.3、下列各式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2的是( )A.y=x-2B.y=C.y=·D.y=x 2-44、下列函数的图象不经过第一象限,且y随x的增大而减小的是( )A. B. C. D.5、同一坐标系中有四条直线::,:,:,:,其中与轴交于点的直线是()A.直线B.直线C.直线D.直线6、某星期天小李步行取图书馆看书,途中遇到一个红灯,停下来耽误了几分钟,为了赶时间,他以更快速度步行到图书馆,下面几幅图是步行路程s (米)与行进时间t(分)的关系的示意图,你认为正确的是()A. B. C.D.7、如图,反映了某公司的销售收入(单位:元)与销售量(单位:吨)的关系,反映了该公司的销售成本(单位:元)与销售量(单位:吨)的关系,当该公司盈利(收入大于成本)时,销售量应为()A.大于4吨B.等于5吨C.小于5吨D.大于5吨8、已知正比例函数y=kx(k≠0)的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一次函数y=kx+k的图象大致是图中的()A. B. C.D.9、若一次函数y=(3-k)x-k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则k的取值范围是()A.k>3B.0<k≤3C.0≤k<3D.0<k<310、下列各图中,是函数图象的是().A. B. C. D.11、对于0≤x≤100,用[x]表示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则[x]+[ x]的不同取值的个数为( )A.267B.266C.234D.23312、一次函数y=-2x+5的图象性质错误的是().A.y随x的增大而减小B.直线经过第一、二、四象限C.直线从左到右是下降的D.直线与x轴交点坐标是(0,5)13、如图,已知点A 的坐标为(-1,0 ),点B在直线y=x上运动,当线段AB 最短时,点B的坐标为()A.(0,0)B.(, - )C.(-,-)D.(-,-)14、若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3,2),则这个图象一定经过点()A.(2,﹣3)B.C.(﹣1,1)D.(2,﹣2)15、某商店销售一种商品,售出部分商品后进行了降价促销,销售金额y (元)与销售量(x)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降价后每件商品的销售价格为()A.5元B.10元C.12.5元D.15元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若函数y=(2m+6)x+(1﹣m)是正比例函数,则m的值是________.17、如图所示的是春季某地一天气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判断,在这天中,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的差是________ ℃.18、一辆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一辆慢车从乙地开往甲地,两车同时出发,设快车离乙地的距离为y1(km),慢车离乙地的距离为y2(km),慢车行驶时间为x(h),两车之间的距离为s(km).y1, y2与x的函数关系图象如图1所示,s与x的函数关系图象如图2所示.则下列判断:①图1中a=3;②当x=h时,两车相遇;③当x=时,两车相距60km;④图2中C点坐标为(3,180);⑤当x=h或h时,两车相距200km.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_(请写出所有正确判断的序号)19、如图,A(4,3),B(2,1),在x轴上取两点P、Q,使PA+PB值最小,|QA-QB|值最大,则PQ=________.20、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常用方法有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1、某函数满足当自变量x=-1时,函数的值y=2,且函数y的值始终随自变量x的增大而减小,写出一个满足条件的函数表达式________.22、若一次函数y=(m﹣3)x+1中,y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则m的取值需满足________.23、已知正比例函数的图像经过点M( )、、,如果,那么________ .(填“>”、“=”、“<”)24、写出一个正比例函数,使其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________.25、已知二次函数y=ax2(a≠0的常数),则y与x2成________ 比例.三、解答题(共5题,共计25分)26、一个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2,3),B(a,﹣3),求a的值.27、中国联通在某地的资费标准为包月186元时,超出部分国内拨打0.36元/分,由于业务多,小明的爸爸打电话已超出了包月费.下表是超出部分国内拨打的收费标准时间/分 1 2 3 4 5 …电话费/元 0.36 0.72 1.08 1.44 1.8 …(1)这个表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2)如果用x表示超出时间,y表示超出部分的电话费,那么y与x的表达式是什么?(3)如果打电话超出25分钟,需付多少电话费?(4)某次打电话的费用超出部分是54元,那么小明的爸爸打电话超出几分钟?28、如图,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与轴,轴分别交于A,B两点,点在该函数的图象上,连接OC.求点A,B的坐标和的面积.29、小亮和小刚进行赛跑训练,他们选择了一个土坡,按同一路线同时出发,从坡脚跑到坡顶再原路返回坡脚.他们俩上坡的平均速度不同,下坡的平均速度则是各自上坡平均速度的1.5倍.设两人出发x min后距出发点的距离为y m.图中折线表示小亮在整个训练中y与x的函数关系,其中A点在x轴上,M 点坐标为(2,0).(1)A点所表示的实际意义是;=;(2)求出AB所在直线的函数关系式;(3)如果小刚上坡平均速度是小亮上坡平均速度的一半,那么两人出发后多长时间第一次相遇?30、如图1,在△ABC中,∠A=120°,AB=AC,点P、Q同时从点B出发,以相同的速度分别沿折线B→A→C、射线BC运动,连接PQ.当点P到达点C时,点P、Q同时停止运动.设BQ=x,△BPQ与△ABC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如图2是S 关于x的函数图象(其中0≤x≤8,8<x≤m,m<x≤16时,函数的解析式不同).(1)求m的值。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一次函数》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一次函数》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下列两个变量之间不存在函数关系的是( )A.圆的面积S和半径r B.某地一天的气温T与时间t C.某班学生的身高y与学生的学号x D.一个正数的平方根与这个数2.一个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4),则它的表达式为( )A.y=-2x B.y=2x C.y=-12x D.y=12x3.【教材P88习题T4改编】正比例函数y=x的图象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所得函数为( )A.y=x+2 B.y=x-2 C.y=2x D.y=x 24.一次函数y=mx+n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x的方程mx+n=0的解为( ) A.x=3B.x=-3C.x=4D.x=-45.已知点P(a,-3)在一次函数y=2x+9的图象上,则a的值为( ) A.-3 B.-6 C.15 D.36.关于函数y=-x2-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当x=2时,y=-2B.y随x的增大而减小C.若(x1,y1),(x2,y2)为该函数图象上两点,x1>x2,则y1>y2D.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7.【教材P98复习题T3变式】弹簧挂上物体后会伸长,测得一弹簧的长度y(cm)与所挂物体质量x(kg)间有如下关系(其中x≤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与y都是变量,且x是自变量B.弹簧不挂物体时的长度为10 cmC.物体质量每增加1 kg,弹簧长度增加0.5 cmD.所挂物体质量为7 kg,弹簧长度为14.5 cm8.若直线y=-3x+m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是6,则m的值为( ) A.6 B.-6 C.±6 D.±39.【教材P99复习题T8变式】已知一次函数y=kx+b,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且kb>0,则这个函数的大致图象是( )10.【2020·铜仁】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AB=3,BC=4,动点P沿折线BCD 从点B开始运动到点D,设点P运动的路程为x,△ADP的面积为y,那么y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11.【2021·黑龙江】在函数y =1x -5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12.若函数y =(m +1)x |m |是关于x 的正比例函数,则m =________. 13.直线y =3x +1与y 轴的交点坐标是__________.14.点⎝ ⎛⎭⎪⎫-12,m 和点(2,n )在直线y =2x +1上,则m 与n 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15.拖拉机油箱中有54 L 油,拖拉机工作时,每小时平均耗油6 L ,则油箱里剩下的油量Q (L)与拖拉机的工作时间t (h)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16.【教材P 90习题T 2改编】一次函数y =-2x +m 的图象经过点P (-2,3),且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B ,则△AOB 的面积是________.17.如图,过A 点的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正比例函数y =2x 的图象相交于点B ,则这个一次函数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__.(第17题) (第18题)18.甲、乙两地之间是一条直路,在全民健身活动中,赵明阳跑步从甲地往乙地,王浩月骑自行车从乙地往甲地,两人同时出发,王浩月先到达目的地,两人之间的距离s(km)与运动时间t(h)的函数关系大致如图所示,下列说法:①两人出发1小时后相遇;②赵明阳跑步的速度为8 km/h;③王浩月到达目的地时两人相距10 km;④王浩月比赵明阳提前1.5 h到目的地.其中错误的序号是________.三、解答题(每题11分,共66分)19.已知y-2与x成正比例,且x=2时,y=4.(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若点M(m,3)在这个函数的图象上,求点M的坐标.20.已知一次函数y=(m-3)x+m-8中,y随x的增大而增大.(1)求m的取值范围;(2)如果这个一次函数又是正比例函数,求m的值;(3)如果这个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试写一个m的值,不用写理由.21.如图,一次函数y=2x+b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2,0),与y轴交于点B.(1)求b的值,(2)若直线AB上的点C在第一象限,且S△AOC=4,求点C的坐标.22.如图,一次函数y=kx+5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B,与正比例函数y=32x的图象交于点P(2,a).(1)求k的值;(2)求△POB的面积.23.水龙头关闭不紧会持续不断地滴水,小明用可以显示水量的容器做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容器内盛水量y(L)与滴水时间t(h)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如图).请结合图象解答下面的问题:(1)容器内原有水多少升?(2)求y与t之间的函数表达式,并计算在这种滴水状态下一天的滴水量是多少升.24.某通信公司推出①②两种通信收费方式供用户选择,其中一种有月租费,另一种无月租费,且两种收费方式的收费金额y (元)与通信时间x (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1)有月租费的收费方式是________(填“①”或“②”),月租费是________元; (2)分别求出①②两种收费方式中,收费金额y (元)与通信时间x (分钟)之间的函数表达式;(3)请你根据用户通信时间的多少,给出经济实惠的选择建议.参考答案一、1.D 2.B 3.A 4.D 5.B 6.C 7.D 8.C 9.B 10.D二、11.x ≠5 12.1 13.(0,1) 14.m <n15.Q =54-6t (0≤t ≤9) 16.14 17.y =-x +3 18.③三、19.解:(1)设y -2=kx (k ≠0).把x =2,y =4代入,得k =1.故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y =x +2. (2)因为点M (m ,3)在这个函数的图象上, 所以3=m +2,解得m =1.所以点M 的坐标为(1,3).20.解:(1)因为一次函数y =(m -3)x +m -8中,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所以m -3>0. 所以m >3.(2)因为这个一次函数是正比例函数, 所以m -8=0,即m =8. (3)答案不唯一,如m =4.21.解:将A (2,0)的坐标代入y =2x +b ,得2×2+b =0,解得b =-4.(2)因为S △AOC =4,点A (2,0), 所以OA =2.所以12OA ·y c =4,解得y c =4.把y =4代入y =2x -4,得2x -4=4, 解得x =4.所以点C 的坐标为(4,4).22.解:(1)把点P (2,a )的坐标代入y =32x ,得a =3,所以点P 的坐标为(2,3).把点P (2,3)的坐标代入y =kx +5,得2k +5=3, 解得k =-1.(2)由(1)知一次函数表达式为y =-x +5. 把x =0代入y =-x +5,得y =5,所以点B的坐标为(0,5).所以S△POB=12×5×2=5.23.解:(1)根据图象可知,当t=0时,y=0.3,即容器内原有水0.3 L.(2)设y与t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为y=kt+b.将点(0,0.3),(1.5,0.9)的坐标分别代入,得b=0.3,1.5k+b=0.9,解得k=0.4.所以y与t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为y=0.4t+0.3.当t=24时,y=0.4×24+0.3=9.9,所以在这种滴水状态下一天的滴水量是9.9-0.3=9.6(L).24.解:(1)①;30(2)记有月租费的收费金额为y1(元),无月租费的收费金额为y2(元),则设y1=k1x+30,y2=k2x.将点(500,80)的坐标代入y1=k1x+30,得500k1+30=80,所以k1=0.1,则y1=0.1x+30.将点(500,100)的坐标代入y2=k2x,得500k2=100,所以k2=0.2,则y2=0.2x.所以①②两种收费方式中,收费金额y(元)与通信时间x(分钟)之间的函数表达式分别为y1=0.1x+30,y2=0.2x.(3)当收费相同,即y1=y2时,0.1x+30=0.2x,解得x=300.结合图象,可知当通信时间少于300分钟时,选择收费方式②更实惠;当通信时间超过300分钟时,选择收费方式①更实惠;当通信时间等于300分钟时,选择收费方式①②一样实惠.。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一次函数单元综合测试含解析北师大版

《第4章一次函数》一、选择题1.下列图象中,表示y是x的函数的个数有()A.1个B.2个C.3个D.4个2.李大爷要围成一个矩形菜园,菜园的一边利用足够长的墙,用篱笆围成的另外三边总长应恰好为24米,要围成的菜园是如图所示的矩形ABCD,设BC的边长为x米,AB边的长为y米,则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A.y=﹣2x+24(0<x<12) B.y=﹣x+12(0<x<24)C.y=2x﹣24(0<x<12)D.y=x﹣12(0<x<24)3.一次函数y=mx+|m﹣1|的图象过点(0,2),且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m=()A.﹣1 B.3 C.1 D.﹣1或34.在下列四组点中,可以在同一个正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一组点是()A.(2,﹣3),(﹣4,6) B.(﹣2,3),(4,6)C.(﹣2,﹣3),(4,﹣6)D.(2,3),(﹣4,6)5.对于函数y=﹣x+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象经过点(2,2)B.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C.图象与y轴的交点是(6,0)D.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是96.关于x的一次函数y=kx+k2+1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A.B. C.D.7.P1(x1,y1),P2(x2,y2)是一次函数y=﹣2x+5图象上的两点,且x1<x2,则y1与y2的大小关系是()A.y1<y2 B.y1=y2C.y1>y2 D.y1>y2>08.已知一次函数y=x+m和y=﹣x+n的图象都经过点A(﹣2,0),且与y轴分别交于B,C两点,那么△ABC的面积是()A.2 B.3 C.4 D.69.如图,把Rt△ABC放在直角坐标系内,其中∠CAB=90°,BC=5,点A、B的坐标分别为(1,0)、(4,0).将△ABC沿x轴向右平移,当点C落在直线y=2x﹣6上时,线段BC扫过的面积为()A.4 B.8 C.16 D.810.如图,已知直线l:y=x,过点A(0,1)作y轴的垂线交直线l于点B,过点B作直线l的垂线交y轴于点A1;过点A1作y轴的垂线交直线l于点B1,过点B1作直线l的垂线交y轴于点A2;…按此作法继续下去,点B2013的坐标为()A.(42012×,42012) B.(24026×,24026)C.(24026×,24024)D.(44024×,44024)二、填空题11.将直线y=2x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直线是.12.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13.一次函数y=(m+2)x+1,若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m的取值范围是.14.直线y=3x﹣m﹣4经过点A(m,0),则关于x的方程3x﹣m﹣4=0的解是.15.已知某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0,2),B(1,3),C(a,1)三点,则a的值是.16.某农场租用播种机播种小麦,在甲播种机播种2天后,又调来乙播种机参与播种,直至完成800亩的播种任务,播种亩数与天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那么乙播种机参与播种的天数是天.17.经过点(2,0)且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2的直线解析式是.18.如果直线l与直线y=﹣2x+1平行,与直线y=﹣x+2的交点纵坐标为1,那么直线l的函数解析式为.三、解答题(共66分)19.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M(0,2),N(1,3)两点.(1)求k、b的值;(2)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x轴交点为A(a,0),求a 的值.20.联通公司手机话费收费有A套餐(月租费15元,通话费每分钟0。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4章 一次函数含答案(参考答案)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4章一次函数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若一次函数y=(3-k)x-k的图象不经过第二象限,则k的取值范围是()A.k>3B.0<k≤3C.0≤k<3D.0<k<32、有一道题目:已知一次函数y=2x+b,其中b<0,…,与这段描述相符的函数图像可能是()A. B. C.D.3、下列四个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为≥1的是()A. B. C. D.4、已知y是x的函数,下表是x与y的几组对应值:x… 3 6 …y… 2 1 …对于y与x的函数关系有以下4个描述①可能是正比例函数关系;②可能是一次函数关系;③可能是反比例函数关系;④可能是二次函数关系.所有正确的描述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和的图象大致是()A. B. C. D.6、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如图所示,当y>0时,x的取值范围是()A.x>-2B.x>1C.x<-2D.x<17、甲、乙、丙、丁四人一起到冰店买红豆与桂圆两种棒冰.四人购买的数量及总价分别如表所示.若其中一人的总价算错了,则此人是谁()A.甲B.乙C.丙D.丁8、如表是变量与之间的一组数据,则与之间的表达式可以写成()1 2 3 4 ……2 5 10 17 ……A. B. C. D.9、在“加油向未来”电视节目中,王清和李北进行无人驾驶汽车运送货物表演,王清操控的快车和李北操控的慢车分别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快车到达地后,停留3秒卸货,然后原路返回地,慢车到达地即停运休息,如图表示的是两车之间的距离(米)与行驶时间(秒)的函数图象,根据图象信息,计算的值分别为()A.39,26B.39,26.4C.38,26D.38,26.410、下列图象不能反映是的函数的是A. B. C. D.11、已知四条直线y=kx-3,y=-1,y=3和x=1所围成的四边形的面积是8,则k 的值为()A. 或-4B.- 或4C. 或-2D.2或-212、在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kx与的图像大数是()A. B. C.D.13、如图1,在矩形MNPQ中,动点R从点N出发,沿着N→P→Q→M方向运动至点M处停下,设点R运动的路程为x,△MNR的面积为y,如果y关于x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当x=2时,y=5B.矩形MNPQ的面积是20C.当x=6时,y=10 D.当y= 时,x=314、春节期间,王老师一家自驾游去了离家170千米的某地,下面是他们家的距离y(千米)与汽车行驶时间x(小时)之间的函数图象,当他们离目的地还有20千米时,汽车一共行驶的时间是()A.2小时B.2.2小时C.2.25小时D.2.4小时15、在同一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mx+n2与二次函数y=x2+m的图象可能是()A. B. C. D.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园林队在某公园进行绿化,中间休息了一段时间.已知绿化面积s与工作时间t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休息后园林队每小时绿化面积为________平方米17、如果正比例函数的图像经过点,则它的解析式为________.18、某烤鸡店在确定烤鸡的烤制时间时,主要依据的是下面表格的数据:鸡的质量(kg) 0.5 1 1.5 2 2.5 3 3.5 4烤制时间(min)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若鸡的质量为2.5kg,则估计烤制时间________分钟.19、已知点A(a,2)在一次函数y=x+1的图象上,则a=________20、一次函数y=2x﹣6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________ .21、函数y=kx的图象经过点P(1,﹣3),则k的值为________.2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OABC的一个顶点在原点O处,且∠AOC=60°,A点的坐标是(0,4),则直线AC的表达式是________.23、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两点,若时,则________ (填“ ”“<”或“ ”)24、已知一次函数y=2x+b,当x=3时,y=10,那么这个一次函数在y轴上的交点坐标为________.25、设0<k<1,关于x的一次函数y=kx+ (1-x),当1≤x≤2时y的最大值是________.三、解答题(共5题,共计25分)26、在y=kx+b中,当x=1时y=4,当x=2时y=10.求k,b的值.27、已知y=(k﹣1)x IkI+(k2﹣4)是一次函数.(1)求k的值;(2)求x=3时,y的值;(3)当y=0时,x的值.28、已知y=y1y2,其中y1= (k为非0的常数),y2与x2成正比例,求证:y与x也成正比例.29、写出下列函数关系式,并指出关系式中的自变量和函数:圆锥的底面半径为定值r,则圆锥的体积V与圆锥的高h之间的关系.30、心理学家发现,学生对概念的接受能力y与提出概念所用的时间x(单位:分)之间有如下关系(其中0≤x≤30)提出概念所用时间(x)2 5 7 10 12 13 14 17 20 对概念的接受能力(y)47.8 53.5 56.3 59 59.8 59.9 59.8 58.3 55 (1)上表中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那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提出概念所用时间为几分钟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最强?(3)从表格中可知,当提出概念所用时间x在什么范围内,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增强?当提出概念所用时间x在什么范围内,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降低?(4)根据表格大致估计当提出概念所用时间为23分钟时,学生对概念的接受能力是多少.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C2、A3、A4、C5、D6、B7、D9、B10、C11、A12、B13、D14、C15、D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17、18、19、20、21、22、23、24、25、三、解答题(共5题,共计25分)27、28、2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一次函数综合题1.如图,直线y=kx+4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C、D,点C的坐标为(﹣8,0),点A的坐标为(﹣6,0).(1)求k的值和该直线的函数解析式;(2)若点P(x,y)是第二象限内的直线上的一个动点,当点P运动过程中,试写出△OPA的面积S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2.已知:如图,直线y=kx+6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E,F.点E的坐标为(8,0),点A的坐标为(6,0).(1)求k的值;(2)若点P(x,y)是第一象限内的直线y=kx+6上的一个动点,当点P运动过程中,试写出△OPA的面积S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3)探究:当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OPA的面积为9,并说明理由.3.为了促进节能减排,倡导节约用电,某市将实行居民生活用电阶梯电价方案,图中折线反映了每户每月用电电费y(元)与用电量x(度)间的函数关系式.(1)根据图象,阶梯电价方案分为三个档次,填写下表:档次第一档第二档第三档每月用电量x(度)0<x≤140 __________________(2)小明家某月用电120度,需交电费_________元;(3)求第二档每月电费y(元)与用电量x(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式;(4)在每月用电量超过230度时,每多用1度电要比第二档多付电费m元,小刚家某月用电290度,交电费153元,求m 的值.4.黄岩岛是我国南沙群岛的一个小岛,渔产丰富.一天某渔船离开港口前往该海域捕鱼.捕捞一段时间后,发现一外国舰艇进入我国水域向黄岩岛驶来,渔船向渔政部门报告,并立即返航,渔政船接到报告后,立即从该港口出发赶往黄岩岛.下图是渔政船及渔船与港口的距离s和渔船离开港口的时间t之间的函数图象.(假设渔船与渔政船沿同一航线航行)(1)直接写出渔船离港口的距离s和它离开港口的时间t的函数关系式.(2)求渔船和渔政船相遇时,两船与黄岩岛的距离.(3)在渔政船驶往黄岩岛的过程中,求渔船从港口出发经过多长时间与渔政船相距30海里?11B AO yx5.如图1,M 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AD 边的中点,动点P 自A 点起,由A ⇒B ⇒C ⇒D 匀速运动,直线MP 扫过正方形所形成的面积为Y ,点P 运动的路程为X ,请解答下列问题: (1)当x=1时,求y 的值;(2)就下列各种情况,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①0≤x ≤4;②4<x ≤8 ③8<x ≤12;(3)在给出的直角坐标系(图2)中,画出(2)中函数的图象.6、已知:如图,A 点坐标为302⎛⎫- ⎪⎝⎭,,B 点坐标为()03,. (1)求过A B ,两点的直线解析式; (2)过B 点作直线BP 与x 轴交于点P ,且使2OP OA =,求ABP ∆的面积。
7、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的坐标是(4,0),点P 在直线y =-x +m 上,且AP =OP =4.求m 的值。
8、 (1)如图,一次函数y=223x -+的图象分别与x 轴、y 轴交于点A 、B ,以线段AB 为边在第一象限内作等腰Rt △ABC ,∠BAC=90∘,求过B 、C 两点直线的解析式.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如图,直线y=kx+4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C、D,点C的坐标为(﹣8,0),点A的坐标为(﹣6,0).(1)求k的值和该直线的函数解析式;(2)若点P(x,y)是第二象限内的直线上的一个动点,当点P运动过程中,试写出△OPA的面积S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考点:一次函数综合题。
专题:动点型。
分析:(1)直接把C、D两点坐标用待定系数法可以确定k的值和该直线的函数解析式;(2)如下图,过P作PM⊥OC于M,则△OPA的面积S=OA•PM,而OA已知,PM=y,然后用x表示y,这样就可以求出S与x的函数关系式.解答:解:(1)∵C(﹣8,0),∴0=﹣8k+4,∴k=,∴y=x+4.(2)过P作PM⊥OC于M,则:S=OA•PM=×6×y=3y=3×(),∴S=x+12,∵P在第二象限内的直线上的一个动点,∴﹣8<x<0.点评:此题这样考查了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也把求三角形的面积和一次函数的图象结合起来了,有一定的综合性.2.已知:如图,直线y=kx+6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E,F.点E的坐标为(8,0),点A的坐标为(6,0).(1)求k的值;(2)若点P(x,y)是第一象限内的直线y=kx+6上的一个动点,当点P运动过程中,试写出△OPA的面积S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3)探究:当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OPA的面积为9,并说明理由.考点:一次函数综合题。
专题:动点型。
分析:(1)直接把E的坐标为(8,0)代入y=kx+6就可以求出k的值;(2)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OPA=,然后把y转换成x,△OPA的面积S与x的函数关系式就可以求出了;(3)直接把S=9代入(2)中的解析式里.就可以求出x,然后确定P的坐标.解答:解:(1)把点E(8,0)代入y=kx+6,得8k+6=0,解得,k=;(2)∵点P(x,y)在第一象限内的直线y=x+6上∴点P的坐标为(x,x+6)且x>0,x+6>0过点P作PD⊥x轴于点D,则△OPA的面积=OA×PD即∴(0<x<8);(3)由S=9得,,解得x=4,把x=4代入y=x+6,得y=×4+6=3这时,P有坐标为(4,3);即当P运动到点(4,3)这个位置时,△OPA的面积为9.点评:此题这样考查一次函数的图象的性质,还有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把求三角形的面积和一次函数的图象结合起来,综合性比较强.3.为了促进节能减排,倡导节约用电,某市将实行居民生活用电阶梯电价方案,图中折线反映了每户每月用电电费y(元)与用电量x(度)间的函数关系式.(1)根据图象,阶梯电价方案分为三个档次,填写下表:档次第一档第二档第三档每月用电量x(度)0<x≤140 140<x≤230x>230(2)小明家某月用电120度,需交电费54元;(3)求第二档每月电费y(元)与用电量x(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式;(4)在每月用电量超过230度时,每多用1度电要比第二档多付电费m元,小刚家某月用电290度,交电费153元,求m的值.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
分析:(1)利用函数图象可以得出,阶梯电价方案分为三个档次,利用横坐标可得出:二档,第三档中x的取值范围;(2)根据第一档范围是:0<x≤140,利用图象上点的坐标得出解析式,进而得出x=时,求出y的值;(3)设第二档每月电费y(元)与用电量x(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ax+c,(140,63),(230,108)代入得出即可;(4)分别求出第二、三档每度电的费用,进而得出m的值即可.解答:解:(1)利用函数图象可以得出,阶梯电价方案分为三个档次,利用横坐标可得出第二档:140<x≤230,第三档x>230;(2)根据第一档范围是:0<x≤140,根据图象上点的坐标得出:设解析式为:y=kx,将(140,63)代入得出:k==0故y=0.45x,当x=120,y=0.45×120=54(元),故答案为:54;(3)设第二档每月电费y(元)与用电量x(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ax+c,将(140,63),(230,108)代入得出:,解得:,则第二档每月电费y(元)与用电量x(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x﹣7(140<x≤230);(4)根据图象可得出:用电230度,需要付费108元,用电140度,需要付费63元,故,108﹣63=45(元),230﹣140=90(度),45÷90=0.5(元),则第二档电费为0.5元/度;∵小刚家某月用电290度,交电费153元,290﹣230=60(度),153﹣108=45(元),45÷60=0.75(元),m=0.75﹣0.5=0.25,答:m的值为0.25.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以及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利用图象获取正确信息是解题关键.4.黄岩岛是我国南沙群岛的一个小岛,渔产丰富.一天某渔船离开港口前往该海域捕鱼.捕捞一段时间后,发现一外国舰艇进入我国水域向黄岩岛驶来,渔船向渔政部门报告,并立即返航,渔政船接到报告后,立即从该港口出发赶往黄岩岛.下图是渔政船及渔船与港口的距离s和渔船离开港口的时间t之间的函数图象.(假设渔船与渔政船沿同一航线航行)(1)直接写出渔船离港口的距离s和它离开港口的时间t的函数关系式.(2)求渔船和渔政船相遇时,两船与黄岩岛的距离.(3)在渔政船驶往黄岩岛的过程中,求渔船从港口出发经过多长时间与渔政船相距30海里?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
分析:(1)由图象可得出渔船离港口的距离s和它离开港口的时间t的函数关系式,分为段求函数关系式;(2)由图象可知,当8<t≤13时,渔船和渔政船相遇,利用“两点法”求渔政船的函关系式,再与这个时间段,渔船的函数关系式联立,可求相遇时,离港口的距离,求两船与黄岩岛的距离;(3)在渔政船驶往黄岩岛的过程中,8<t≤13,渔船与渔政船相距30海里,有两种能:①s渔﹣s渔政=30,②s渔政﹣s渔=30,将函数关系式代入,列方程求t.解答:解:(1)当0≤t≤5时,s=30t,当5<t≤8时,s=150,当8<t≤13时,s=﹣30t+390;(2)设渔政船离港口的距离s与渔船离开港口的时间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s=kt则,解得.所以s=45t﹣360;联立,解得.所以渔船离黄岩岛的距离为150﹣90=60(海里);(3)s渔=﹣30t+390,s渔政=45t﹣360,分两种情况:①s渔﹣s渔政=30,﹣30t+390﹣(45t﹣360)=30,解得t=(或9.6);②s渔政﹣s渔=30,45t﹣360﹣(﹣30t+390)=30,解得t=(或10.4).所以,当渔船离开港口9.6小时或10.4小时时,两船相距30海里.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关键是根据图象求出渔船的分段函数的解析式及渔政船行驶的函数关系式.5.如图1,M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AD边的中点,动点P自A点起,由A⇒B⇒C⇒D匀速运动,直线MP扫过正方形所形成的面积为Y,点P运动的路程为X,请解答下列问题:(1)当x=1时,求y的值;(2)就下列各种情况,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①0≤x≤4;②4<x≤8 ③8<x≤12;(3)在给出的直角坐标系(图2)中,画出(2)中函数的图象.考点:一次函数综合题。
专题:动点型。
分析:(1)直接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y=AM•AP=1;(2)①当0≤x≤4时,AP=x,直线MP扫过正方形所形成的图形为Rt△MAP,其面积y1=AM•AP=×2×x=x;②当4<x≤8时,BP=x﹣4,直线MP扫过正方形所形成的图形为梯形MABP,其面为:y2=(AM+PC)•AB=[2+(x﹣4)]×4=2x﹣4;③当8<x≤12时,DP=12﹣x.直线MP扫过正方形所形成的图形为五边形MABCP其面积为:y3=S正方形ABCD﹣S Rt△MPD=x+4;(3)分别描出点(4,4),(8,12),(12,16),连线即可.解答:解:(1)由题意,x=1时,AP=1,∴y=AM•AP=×2×1=1;(2分)(2)①当0≤x≤4时,点P由A→B在AB线段上运动,AP=x,直线MP扫过正方形所形成的图形为Rt△MAP,其面积为:y1=AM•AP=×2×x=x;(4分)②当4<x≤8时,点P由B→C在BC线段上运动,BP=x﹣4,直线MP扫过正方形形成的图形为梯形MABP,其面积为:y2=(AM+BC)•AB=[2+(x﹣4)]×4=2x﹣4;(6分)③当8<x≤12时,点P由C→D在CD线段上运动,DP=12﹣x.直线MP扫过正方形所形成的图形为五边形MABCP,其面积为:y3=S正方形ABCD﹣S Rt△MPD=42﹣MD•DP=16﹣×2×(12﹣x)=x+4;(9分)(3).点评:主要考查了函数和几何图形的综合运用.解题的关键是会灵活的运用函数图象的性质和交点的意义求出相应的线段的长度或表示线段的长度,再结合具体图形的性质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