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峡谷狩猎场建设可研报告
张家界黄石浪大峡谷狩猎休闲工程项目研究报告

浪大峡谷(国际)狩猎休闲工程项目研究报告:志涛班级:造价08-3学号:1浪大峡谷(国际)狩猎休闲工程项目研究报告项目名称: 浪大峡谷(国际)狩猎休闲工程项目执行单位名称:惊梦酒业食品项目负责人:黄兴国惊梦酒业食品董事长项目性质:旅游资源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承担单位: 惊梦酒业食品技术负责人: 谷棋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林业工程师王子龙桑植县林业局林业工程师谷臣文桑植县林业局林业工程师龚照亮桑植县野生动物植物保护站站长统计师、助理曾爱民桑植县野生动物植物保护站工作人员财务负责人: 郭虎华惊梦酒业食品主管会计、会计师报告编制时间:二00五年六月三十日目录1、概况-----------------------------------22、桑植县情-------------------------------------53、发展民族旅游产业的客观环境-------------------74、项目概论-------------------------------------105、项目实施的依据-------------------------------196、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237、环境评价 ------------------------------------338、项目建设容 --------------------------------369、施工环境保护 --------------------------------3810、投资概算------------------------------------3911、效益分析------------------------------------4212、结论----------------------------------------4613、附件(报批文件)浪大峡谷(国际)狩猎休闲工程项目研究报告桑植县位于省西北边陲,市西北部,武陵山脉北系中段。
大峡谷狩猎场建设可研报告

大峡谷狩猎场建设可研报告一、项目概述大峡谷狩猎场建设项目旨在利用大峡谷独特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打造一个集狩猎、旅游观光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狩猎场。
该项目选址于大峡谷的南侧,总占地面积为1000亩。
狩猎场将提供丰富的狩猎资源、高品质的住宿和餐饮服务,以及多样化的旅游体验活动,为游客提供一站式的狩猎度假体验。
二、项目背景分析1.地理优势:大峡谷位于山西省境内,地理位置优越,周边地区交通便利,具有良好的旅游发展基础。
2.狩猎资源丰富:大峡谷周边山林茂密,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气候环境适合狩猎活动的开展。
3.旅游市场需求:近年来,大峡谷地区的旅游市场快速发展,游客对狩猎活动的需求逐渐增加。
三、市场分析1.目标市场:中高端游客、狩猎爱好者、自然风光和户外运动爱好者。
2.市场规模:根据相关调查统计数据,预计每年该地区的狩猎旅游人数约为10万人次,年收入大约为1亿元。
3.市场竞争:目前,大峡谷地区尚未拥有高品质的狩猎场,市场竞争较弱。
四、可行性分析1.技术可行性:大峡谷地区具备丰富的狩猎资源,同时现代化的狩猎设备和技术手段可确保安全可靠的狩猎活动的开展。
2.经济可行性:根据市场需求和收入预测,该项目的投资回报期为5年左右,具有较高的盈利潜力。
3.可持续发展:项目的狩猎活动将严格遵守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以确保区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五、项目建设方案1.场地规划:根据狩猎活动的需求,将场地划分为狩猎区、休闲区、住宿区和餐饮区等功能区域。
同时,设立专门的停车场和服务中心,提供便利的服务。
2.设施建设:建设一座豪华狩猎别墅,提供高品质住宿服务;建设多个狩猎档位,满足不同猎物的狩猎需求;搭建狩猎平台和射击场等,提供专业的狩猎设施。
3.人员培训:配备专业的狩猎人员和导游,提供专业的狩猎指导和安全保障;同时,定期组织员工培训和技术交流,提升服务水平。
4.宣传推广:通过互联网、电视媒体、户外广告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推广,吸引目标客户群体。
【5A文】天然狩猎场项目建设可行性报告

5A 版优质文档【5A 文】某知名天然狩猎场项目建设可行性报告一、总论XX 位于某乡镇XX 村,这里植被丰富,山高林密,水源充沛,溪水纵流,环境幽雅,隐蔽条件极好,适合野生动物繁殖栖息。
山上各种动物活动频繁,婉如一座天然生太公园,冬季可狩猎、滑雪滑冰。
夏季可沿河垂钓、观光,是一处理想的旅游、度假、观光、休闲之地。
二、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简介项目:某乡镇XX 天然狩猎场项目某乡镇隶属XX县,19XX年撤区并乡,原XX、XX、XX三乡合并为某乡镇,是XX县西北部的一个重镇,东与XX镇与白云乡相邻;西与XX镇相连,南与慈利,桑植县交界;北与XX镇接壤。
距县城57如,总面积215、72,总面积k川,耕地39267亩,总人口21473人。
古属玉溪三苗之地,为XX通经桑植、湖北之咽喉要道。
某乡镇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镇,主要经济人作物有水稻、棉花、油料、水果,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将成为今后重要经济来源。
20XX 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6897 亿元,增长3501 、2 万元,增幅8、7%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XX8 元,增加577 、93 元,增幅13% ;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8% 、15% 、20% 。
随着渫水XX 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建设,某乡集镇整体搬迁,同时迎来了良好的机遇,新镇建设之初就以旅游商贸型集镇定位,彰显旅游特色,集镇控制范围内房屋一律按徽派风格进行建设,中南地区最大的徽派建筑群已初具规模。
集镇投资累计已达1 、8 亿元,有13 家单位竣工入住办公,有130 户居民楼建成并开始营业。
遵循“挖掘古城堤文化底蕴,重现渫阳城经济繁华” 指导思想,按“粉壁黛瓦马头墙”风格,打造“览仙阳湖、喝山泉水、尝土家菜、住徽派房、沐温泉浴、品云中君、游峡峪河、赏腊梅花”八大特色,全力建设“湖南名镇” 、“常德第一镇”、“ XX 珠海”的旅游集镇。
5A版优质文档三、市场预测XX是一个旅游大县,旅游资源极其丰富,随着县委、县政府“三增三化一拓展”战略的深入,游客人数与日俱增。
XXX大峡谷狩猎场可行性研究报告可编辑

XXXX大峡谷狩猎场建设项目建议书XXXX酒业食品有限公司二00五年七月二十日XXXX大峡谷狩猎场建设项目建议书第一章总论1.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1.1. 是打造民族文化体育品牌,扩展XX市旅游内涵的需要。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已经不仅仅只满足于走马观花似的“浏览”风景名胜,或对偏远地区作猎奇式的寻幽探秘,以往浅层次的旅游模式已逐渐不能满足游客对旅游的更深层次的文化需求,亟待更加深入地对旅游文化进行开发以适应这种需要。
民族地区具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发民族文化以充实丰富民族地区旅游文化内涵,使丰富的旅游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将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生产力,更快地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已迫在眉睫。
而兴建XXXX大峡谷狩猎场项目正是很好地把握了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是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发展和创新,是对XX旅游内涵的扩展。
1.1.2. 是对XX市旅游产业的重要补充XX目前虽然有秀华山馆、土家风情园、普光禅寺等文化旅游景点,但和历史悠久的XX民族文化内涵和博采流长的桑植民族文化底蕴相比,还远远不够。
桑植的白族风情在XX市乃至全省都有其特殊地位。
作为贺帅故里的桑植县是全国体育先进县,弘扬贺帅精神和继承民族体育优良传统有着特殊意义,而开发XXXX大峪谷狩猎场项目,可以更好地弘扬XX民族文化,使桑植的民族文化和民族体育走出深闺,对全市的旅游文化产业是一个重要补充。
1.1.3. 是加快桑植县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的需要桑植至今没有摘掉“国家特困县”的帽子,除了基础差、底子薄、自然环境影响之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丰富的资源,特别是民族文化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
启动XXXX大峡谷狩猎场旅游开发建设项目,可以使当地丰富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民族体育资源发挥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2. 项目建设提出的依据1.2.1. 桑植县人民政府《桑植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1.2.2. XX市林业局同意开展XXXX大峡谷狩猎场项目建设前期工作的批示1.2.3. 桑植县旅游局《关于开发XXXX大峡谷狩猎场休闲项目的批复》。
XXX大峡谷狩猎场

XXXX大峡谷狩猎场建设项目建议书XXXX酒业食品有限公司二00五年七月二十日XXXX大峡谷狩猎场建设项目建议书第一章总论1.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1.1. 是打造民族文化体育品牌,扩展XX市旅游内涵的需要。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已经不仅仅只满足于走马观花似的“浏览”风景名胜,或对偏远地区作猎奇式的寻幽探秘,以往浅层次的旅游模式已逐渐不能满足游客对旅游的更深层次的文化需求,亟待更加深入地对旅游文化进行开发以适应这种需要。
民族地区具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发民族文化以充实丰富民族地区旅游文化内涵,使丰富的旅游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将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生产力,更快地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已迫在眉睫。
而兴建XXXX大峡谷狩猎场项目正是很好地把握了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是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发展和创新,是对XX旅游内涵的扩展。
1.1.2. 是对XX市旅游产业的重要补充XX目前虽然有秀华山馆、土家风情园、普光禅寺等文化旅游景点,但和历史悠久的XX民族文化内涵和博采流长的桑植民族文化底蕴相比,还远远不够。
桑植的白族风情在XX市乃至全省都有其特殊地位。
作为贺帅故里的桑植县是全国体育先进县,弘扬贺帅精神和继承民族体育优良传统有着特殊意义,而开发XXXX大峪谷狩猎场项目,可以更好地弘扬XX民族文化,使桑植的民族文化和民族体育走出深闺,对全市的旅游文化产业是一个重要补充。
1.1.3. 是加快桑植县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的需要桑植至今没有摘掉“国家特困县”的帽子,除了基础差、底子薄、自然环境影响之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丰富的资源,特别是民族文化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
启动XXXX大峡谷狩猎场旅游开发建设项目,可以使当地丰富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民族体育资源发挥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2. 项目建设提出的依据1.2.1. 桑植县人民政府《桑植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1.2.2. XX市林业局同意开展XXXX大峡谷狩猎场项目建设前期工作的批示1.2.3. 桑植县旅游局《关于开发XXXX大峡谷狩猎场休闲项目的批复》。
狩猎场可行性研究报告

狩猎场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狩猎作为一种休闲娱乐活动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但目前市场上的狩猎场数量有限,存在着供不应求的现象。
本报告针对开设一家狩猎场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包括市场调查、投资评估、运营分析等方面。
通过对狩猎场的市场潜力、投资回报率以及经营风险等进行分析,得出了开设一家狩猎场的可行性结论。
一、研究背景狩猎作为一种传统活动,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狩猎已经不再是生存的必需品,而逐渐成为一种休闲娱乐活动。
然而,目前市场上的狩猎场数量有限,供不应求的问题逐渐凸显。
因此,开设一家狩猎场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商机。
二、市场调查1. 市场潜力根据调查数据显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狩猎已成为一种时尚和休闲方式。
尤其在一些发达国家,狩猎活动十分流行,形成了庞大的狩猎群体。
在我国,尽管狩猎的规模相对较小,但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出台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狩猎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因此,开设一家狩猎场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2. 竞争分析目前国内的狩猎场数量有限,市场竞争程度较低。
但随着狩猎活动的兴起,竞争压力也在逐渐增加。
因此,对于新开设的狩猎场来说,如何提高自身竞争力至关重要。
三、投资评估1. 初始投资开设一家狩猎场所需的初始投资主要包括场地租赁、设备购置、人员培训等费用。
根据初步估算,开设一家中等规模的狩猎场所需的初始投资约为100万元。
2. 运营成本狩猎场的运营成本主要包括场地维护、设备维修、人员工资等费用。
根据实地考察和经验数据分析,预计每年的运营成本约为50万元。
3. 投资回报率根据对市场潜力和运营成本的分析,预计开设一家狩猎场的投资回报率在3-5年内能够达到10%左右。
虽然回报率不高,但相对稳定。
四、经营风险1. 政策风险狩猎活动受到政策法规的影响较大,一旦政策发生变化,可能对狩猎场的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狩猎场经营者需要密切关注政策动向,做好风险防范工作。
狩猎场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狩猎场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目录第一章总论....................................................................................................................... - 1 -1.1 项目概况................................................................................................................. - 1 -1.2 编制依据................................................................................................................. - 2 -1.3 编制原则................................................................................................................. - 4 -1.4指导思想.................................................................................................................. - 5 -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 8 -2.1 项目建设背景......................................................................................................... - 8 -2.2 项目建设必要性..................................................................................................... - 9 -2.3项目建设可行性.................................................................................................... - 12 -2.4 可行性研究结论................................................................................................... - 14 - 第三章市场分析............................................................................................................. - 15 -3.1 xx旅游业发展现状............................................................................................... - 15 -3.2xx市旅游业发展现状............................................................................................ - 17 -3.3客源市场定位........................................................................................................ - 19 -3.4客源市场细分........................................................................................................ - 19 - 第四章项目建设地基本情况........................................................................................... - 21 -4.1 项目选址............................................................................................................... - 21 -4.2 区域环境概况....................................................................................................... - 21 -4.4 建设条件分析....................................................................................................... - 21 - 第五章建设方案和建设规模........................................................................................... - 24 -5.1建设项目设计的原则............................................................................................ - 24 -5.2建设方案................................................................................................................ - 24 -5.3项目建设布局........................................................................................................ - 25 -5.4功能分区................................................................................................................ - 26 -5.5分区详细设计........................................................................................................ - 27 - 第六章项目配套工程建设............................................................................................... - 43 -6.1道路交通规划........................................................................................................ - 43 -6.2给排水规划............................................................................................................ - 46 -6.3消防规划................................................................................................................ - 51 -6.4电力、电讯规划.................................................................................................... - 55 -6.5绿地系统规划........................................................................................................ - 56 -6.6亮化工程规划........................................................................................................ - 58 -6.7、环卫工程规划..................................................................................................... - 58 - 第七章环境保护工程..................................................................................................... - 61 -7.1编制依据................................................................................................................ - 61 -7.2设计采用标准........................................................................................................ - 61 -7.3环境现状................................................................................................................ - 62 -7.4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因素.................................................................................... - 62 -7.5环境治理与保护措施............................................................................................ - 63 -7.6环境管理和监测.................................................................................................... - 64 -7.7环境影响评价........................................................................................................ - 64 - 第八章节能评估............................................................................................................... - 65 -8.1工程概况................................................................................................................ - 65 -8.2项目区能源供应状况分析.................................................................................... - 65 -8.3节能依据................................................................................................................ - 65 -8.4建设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 66 -8.5节能措施................................................................................................................ - 66 -8.6节能管理................................................................................................................ - 67 -8.7节能评估................................................................................................................ - 67 - 第九章项目管理............................................................................................................. - 68 -9.1项目管理................................................................................................................ - 68 -9.2项目施工进度........................................................................................................ - 70 - 第十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 74 -10.1投资估算范围...................................................................................................... - 74 -10.2编制依据.............................................................................................................. - 74 -10.3编制范围.............................................................................................................. - 75 -10.4编制说明.............................................................................................................. - 75 -10.5投资估算.............................................................................................................. - 76 -10.6资金筹措方案...................................................................................................... - 78 - 第十一章费用效果分析 .................................................................................................. - 79 -11.1财务评价依据...................................................................................................... - 79 -11.2财务分析基础数据及参数选取.......................................................................... - 79 -11.3营业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 - 79 -11.4成本费用估算...................................................................................................... - 80 -11.5财务效益分析...................................................................................................... - 81 -11.6不确定性分析...................................................................................................... - 82 -11.7财务评价结论...................................................................................................... - 82 - 第十二章效益分析与风险评价....................................................................................... - 94 -12.1社会效益分析...................................................................................................... - 94 -12.2环境效益分析...................................................................................................... - 94 -12.3风险评价.............................................................................................................. - 94 -12.4对策分析.............................................................................................................. - 96 - 第十三章结论与建议..................................................................................................... - 99 -13.1结论...................................................................................................................... - 99 -13.2建议.................................................................................................................... - 100 -第一章总论1.1 项目概况1.1.1 项目名称xxxx市xx区xx山狩猎场旅游综合开发项目1.1.2 项目建设单位xxxx山xx农业开发有限公司1.1.3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xxxx市xx区xx山狩猎场旅游综合开发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王家大院服务中心提升改造工程与xx山狩猎场休闲旅游区建设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景观大门、生态停车场、A级旅游厕所、游客服务中心、产品展示中心、自驾车宿营地、主题住宿区、CS竞技区、特色养殖亲近区、狩猎场旅游综合配套设施、赛马休闲场、旅游游步道及绿化美化工程等。
狩猎场可行性报告

狩猎场可行性报告I. 背景介绍现代的狩猎活动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参与其中。
因此,建设一座狩猎场已经成为了成为一个新兴行业。
为此,我们进行了狩猎场可行性研究并撰写报告。
II. 市场需求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我国狩猎场的市场需求呈稳步上升趋势。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狩猎活动的乐趣和文化价值,因而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常选择的户外活动之一。
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更多人有了参与狩猎活动的机会和资本。
III. 项目资源狩猎场一般会选择广阔的自然环境,在这种环境下,高品质的狩猎设备与专业的人员能够为客户提供最舒适的体验和优质的服务。
本项目于当地规模较大的自然保护区内拥有大面积的森林和山地资源,方便进行狩猎活动。
同时,由于其地理位置的优势,客户不仅能够体验狩猎的刺激,同时也可以欣赏周边的美景。
IV. 经济效益根据调研数据,狩猎场的经济收益较高。
狩猎活动本身既可以满足人们的娱乐需求,同时也是高风险和大回报的投资方向之一。
相信在优质的资源、完善的设备和无微不至的服务下,本项目未来的经济效益将是非常可观的。
V. 风险与控制由于狩猎活动的特殊性,运营过程中会伴随一定的风险。
为了确保客户的安全,本项目会引入专业的教练和人员,并按照相关标准对狩猎场进行安全管理和监督。
同时,配备专员对客户的饮食、住宿和医疗保障进行全方位的维护服务。
VI. 投资与盈利预测据分析,本项目的投资总额为XXX万元。
在未来运营过程中,我们会结合市场需求和经济收益设定合适的收费标准以确保收益和盈利目标的完成。
同时,对于潜在的投资者,我们也会提供完备的投资方案和根据实际情况的财务分析,使其能够更加准确地了解项目的投资收益情况。
VII. 未来发展与扩张针对本项目未来的扩张和发展,我们也拟定了一系列的计划,包括增加投资、改善设施和服务等方面的措施。
同时,与客户建立良好的服务和信任关系,维持好本项目所形成的品牌效应,也是保持长期发展和稳定盈利的必要前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总论1.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1.1. 是打造民族文化体育品牌,扩展长白县旅游内涵的需要。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已经不仅仅只满足于走马观花似的“浏览”风景名胜,或对偏远地区作猎奇式的寻幽探秘,以往浅层次的旅游模式已逐渐不能满足游客对旅游的更深层次的文化需求,亟待更加深入地对旅游文化进行开发以适应这种需要。
民族地区具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发民族文化以充实丰富民族地区旅游文化内涵,使丰富的旅游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将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生产力,更快地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已迫在眉睫。
而兴建十六道沟大峡谷狩猎场项目正是很好地把握了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是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发展和创新,是对长白县旅游内涵的扩展。
1.1.2. 是对长白县市旅游产业的重要补充长白县目前虽然有灵光塔、长白山天池、望天鹅风景区等自然、文化旅游景点,但和历史悠久的长白县民族文化内涵和博采流长的朝鲜族民族文化底蕴相比,还远远不够。
长白县的朝鲜族风情在长白县乃至全省都有其特殊地位。
而开发十六道沟大峪谷狩猎场项目,可以更好地弘扬长白县民族文化,使朝鲜族的民族文化和民族体育走出深闺,对全县的旅游文化产业是一个重要补充。
1.1.3. 是加快长白县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的需要长白县是位于边疆的唯一的朝鲜族自治县,除了基础差、底子薄、自然环境影响之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丰富的资源,特别是民族文化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
启动十六道沟大峡谷狩猎场旅游开发建设项目,可以使当地丰富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民族体育资源发挥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2. 项目建设提出的依据1.2.1. 长白县人民政府《长白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1.2.2. 长白县林业局同意开展十六道沟大峡谷狩猎场项目建1.2.3. 长白县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纲要1.2.4.《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1.2.5.国家有关投资项目管理及可行性研究方面的法律、法规、方法和参数等第二章项目建设条件2.1. 森林资源状况2.1.1. 林地及林木资源本项目区隶属于长白县金华乡的十六道沟村,项目区经营面积为3000亩,森林覆盖率为100%。
2.1.2.野生动植物资源在开展森林资源分布情况调查的同时,按照《吉林省省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与监测技术操作细则》的规定,对项目区内野生动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
植物:据初步调查,项目境内共有野生经济植物和药材资源1200余种,其中可供食用的152种,如蕨菜、薇菜、龙牙木(刺老牙)、山葡萄、榛子、松籽等;工业用的153种,如长白侧柏、臭松、落叶松、鱼鳞松、红松、白桦、水曲柳、樟子松等;药用植物136科890种,其中计产中药55科112种,总储量11500吨。
野生地道中药材山参、黄芪、五味子、党参、灵芝、桔梗、细辛、天麻等几十种中药材储量达1597吨。
观赏类如牡丹草、东北梅花、百合、崩松、垂柳等103种;密源植物类如大黄柳、千金榆、暴马丁香、弥猴桃、稠李(臭李子)等百余种。
食用菌类遍及全县,有70余种,如关杜菌(关杜蘑)、侧耳(元蘑)、松花菇、猴头、金顶蘑(榆黄蘑)、粘蘑、木耳、金耳、银耳等。
动物。
历史上本地野生动物资源比较丰富,后来由于森林资源屡遭破坏,影响了动物生栖,加之人们随便捕猎,使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日趋减少,有些动物濒临灭绝。
兽类有东北虎、野猪、黑熊、马鹿、梅花鹿、狍子、紫貂、松鼠、黄鼠狼、狗獾、东北兔、香獐子、狼、狐狸等30余种。
飞禽类有鸳鸯、苍鹰、云雀(百灵)、黑琴鸡(乌鸡)、土燕子、领角(棒棰鸟)、松鸦、喜鹊、大山雀等70余种。
两栖类有东北小倪、花背蟾蜍(小癞蛤蟆)、无斑雨蛙等10余种。
爬行类有丽斑麻蜥(马蛇子)、北草蜥、火炼蛇、虎斑游蛇(野鸡脖子)等10余种。
鱼类有七腮鳗、细鳞鱼、鲤子鱼、熬花鱼、重唇鱼等20余种。
2.2. 建设条件2.2.1. 自然地理情况十六道沟大峡谷狩猎场区域内山岭丛错,溪河纵横,多溶洞、裂缝和伏流,最高海拔高度为1000 米,一般海拔高度为700米—1000米,无霜期为250 天,年平均气温为摄氏 4度,年平均降雨量为 750毫米,十六道沟大峡谷地形独特,周围有自然狭沟,4500 米长的峡谷两侧均为山体构成天然屏障,4200 亩中心山林内无村居住,适合兴建封闭式狩猎区。
十六道沟大峡谷内旅游资源有潜在的开发价值。
峡谷内有天然溶洞 3 个,洞内石笋林立,钟乳石倒悬,千姿百态。
另有一处奇石林,林内奇石丛生,别有洞天。
2.2.2. 社会经济条件项目区位于长白县南部的金华乡境内,距长白县城16公里,长临沿江公路紧贴项目区,并有通往原二联办的乡级公路贯穿项目区。
10万伏高压电线沿着项目区的西部边缘走向,距项目区的距离为100-200米。
项目区域内有常年不干枯的大小山泉10 处,溪流分布于项目区的60%以上的区域。
第三章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3.1. 指导思想围绕“把长白县建设成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为目标,以文化和科技为支撑,遵循“大旅游,高起点,优布局,功能全,可持续”的原则,按照“积极保护,合理开发”的基本方针,以创新发展机制,整合旅游资源,培育品牌特色,增强竞争实力为主线,构筑长白县西线特色旅游黄金格局。
3.2. 项目建设布局狩猎场经营面积为 3000 亩,其中:狩猎区 2200 亩,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区12 亩,服务设施区4.5 亩,休闲烧烤区4.5 亩,缓冲区779亩。
3.2.1. 狩猎区十六道沟村北部建立狩猎区,采用隔离墙的方式建设成为封闭式狩猎区,按照峡谷、山脊、山沟等自然界域,将狩猎区分为A、B、C、D 四个狩猎区域。
3.2.2. 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区十六道沟建立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区,分为占地4 亩的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中心和占地8 亩的饲料配送中心。
3.2.2.1. 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中心。
按照《吉林省陆生野生动物(兽类)人工养殖技术规程》建立,划分为饲养生产区、经营管理区、隔离区和辅助服务区面积为2600 平方米的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中心,开展人工驯养繁殖珍稀野生动物,为狩猎场提供可靠的猎源,计划养殖以野猪、梅花鹿、野鸡为主的野生动物,在驯养技术成熟后,适当增加狍子、野兔、等野生动物物种。
同时,建立一口沼气池,处理野生动物粪便,为驯养中心工作人员提供食用燃料。
处理后的野生动物粪便作为饲料基地的主要肥料。
3.2.2.2. 饲料配送中心。
建立一个面积 8 亩的玉米、红薯、土豆等饲料种植基地,为养殖的野生动物提供食料。
3.2.3. 服务设施区在十六道沟村建设占地4.5 亩的服务设施区,主要用于修建接待服务及猎具的保管设施。
3.2.4. 烧烤娱乐区在十六道沟村北部贴近狩猎区建设占地4.5 亩的烧烤娱乐设施。
3.3. 建设内容及规模 3.3.1.狩猎区建设 3.3.1.1. 土地租赁。
对狩猎区的土地2200亩,实行一次性付款, 70 年租赁经营权。
3.3.1.2. 猎道。
在狩猎区内根据自然地形,按照有关技术规程修建一条宽1 米、6300 长的环形猎道。
3.3.1.3. 隔离墙。
沿着狩猎区的周围砌一条长6470 米、3 米高, 0.5 米厚的卵石墙,将狩猎场与其它地段隔离,以防外来人员进入狩猎场,确保人身安全。
3.3.1.4. 阻击点。
在狩猎区内建设4 个阻击点。
3.3.1.5 . 休息亭。
在狩猎区内的山头上,建立6 个钢筋水泥结构建筑面积为10 平方米的八角凉亭。
3.3.1.6. 厕所。
在狩猎区内修建两处各20 平方米的公共厕所。
3.3.1.7. 人工造林。
在狩猎区内的宜林地中营造樱桃、李子、沙果等乡土树木和名贵花果,在林中种植葛、蕨类植物等野生动物喜爱的食用植物。
3.3.2. 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区。
3.3.2.1. 野生动物养殖笼舍。
按照《湖南省陆生野生动物(兽类)人工养殖技术规程》的规定,建设建筑面积为1000 平方米的野生动物养殖笼舍。
3.3.2.2. 野生动物运动场。
根据《吉林省省陆生野生动物(兽类)人工养殖技术规程》的规定,按照所养野生动物的自然生活习性,建设和养殖用房的面积、位臵匹配合理1000 平方米的运动场。
3.3.2.3. 养殖管理综合用房。
在饲养生产区的入口建设一栋建筑面积为400 平方米的管理综合用房。
3.3.2.4. 生产辅助设施。
根据《吉林省陆生野生动物(兽类)人工养殖技术规程》的规定,按照分区建设的原则,建设40 平方米饲料加工厂、20 平方米的兽医室、100 平方米的垃圾处理场。
3.3.2.5. 隔离墙。
根据《吉林省省陆生野生动物(兽类)人工养殖技术规程》的规定,在生产饲养区的周围,修建300 米长、高3 米、厚0.5 米的卵石墙。
3.3.3. 服务设施区3.3.3.1. 狩猎场管理综合用房。
在项目服务区内修建一栋 200 平方米的管理综合用房。
3.3.3.2. 职工生活设施。
在项目服务区内修建 600 平方米的职工生活用房。
3.3.3.3. 标志门。
在猎场的入口修建一座具有地方特色的标志门。
3.3.4. 烧烤娱乐区建设3.3.4.1. 服务用房。
在烧烤娱乐区修建一栋提供烧烤设施、娱乐服务的200 平方米服务用房。
3.3.4.2. 烧烤灶。
在烧烤娱乐区修建50 个烧烤灶。
3.3.4.3. 植树造林,在烧烤娱乐区营造防护林带。
3.4 人员配备。
3.4.1. 狩猎区人员配备。
在狩猎区内配备16 名工作人员,其中:管理人员2 名,陪猎人员10 人,管护人员4 人。
3.4.2. 驯养繁殖区人员配备。
在驯养繁殖区配备 16 名工作人员,其中:管理人员2 名,饲养人员7 人,饲料加工人员2 人,兽医2 名,保安人员2 人,司机1 名。
3.4.3. 服务区人员配备。
在服务区人员配备62 名工作人员,其中:枪管理人员2 名,猎枪弹药管理人员2 名,保安人员4 人,服务员40 名,养马人员4 人,司机2 名,管理人员10 名。
3.4.4. 烧烤娱乐区人员配备。
在烧烤娱乐区配备 14 名工作人员,其中:管理人员2 名,保安人员2 人,服务员10 名。
综合上述,本项目需要使用工作人员 108 人,其中:管理人员20 人,服务人员60 人,技术人员15 人,保安人员8 人,其他人员5 人。
3.5. 项目建设进度3.5.1. 第一阶段开展项目建设前期工作。
包括开展资源勘察,签订林地有偿转让意向性协议,提出项目建议书、项目论证,向林业主管部门和有关业务主管部门申报狩猎场建设计划,林业主管部门下达批准狩猎场建设和有关业务主管部门下达基本建设计划文件。
3.5.2. 第二阶段组织项目建设实施。
1、组织办理项目区域内土地征占用和林权转让手续;2、组织实施狩猎区基础设施建设; 3、组织实施驯养繁殖区基础设施建设;4、组织和选送野生动物驯养、猎捕及相关服务技能培训;5、组织野生动物驯养和向狩猎区放养野生动物;6、组织实施服务区和烧烤娱乐区基础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