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第5单元综合测试卷一、语言积累及运用(30分)1、按拼音写出相应汉字。

(3分)吞(shì)(léi)弱遗(shuāng)告(qìng)(jǔ)丧(qiú)水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意。

(3分)步履.()癫.狂()忧心忡忡..()砭.骨()斫.痕()冻饿之虞.()3、补全词语。

(3分)坚持不()语无()()养精()锐疲()不堪()以自慰梦()以求4、下面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选出来并订正。

(4分)珊珊来迟销蚀迫不及待无垠别字5、将下列句子的顺序重新排列,使文章顺畅。

(3分)①那些给予人民比人民期望和要求的更多的人②它是由像我们的七位宇航员那样的男人和女人③我们又一次认识到④那些把全社会的责任作为自己责任的人⑤我们的美国是在英雄主义和崇高献身精神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⑥那些为人类做出贡献而从不企求些微报答的人建立起来的正确的顺序(填序号):6、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语的一项是(3分)()A、《伟大的悲剧》一文写到了1911年底,挪威探险家阿蒙森和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在南极展开了一场富于戏剧性又令人心酸的角逐。

最后,斯科特这位失败的英雄和他的队员在归途中悲壮覆没,因此,他们彻底失败了。

B、《荒岛余生》主要写了鲁滨孙被陷荒岛之初那种绝望而又尽力寻找希望的矛盾心情。

C、《登上地球之巅》生动地记述了1960年5月,年轻的中国登山队员从北坡攀援而上,踏过千年冰雪,翻过万丈风岩,将鲜艳的五星红旗插在了地球之巅的过程,表现了队员们不怕艰难、勇往直前的气概。

D、《真正的英雄》是美国前总统里根为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第10次发射升空后,突然发生爆炸,舱内七位宇航员全部遇难的悲剧而发表的电视讲话,里根怀着极度悲痛的心情肯定并赞扬了七位宇航员,是真正的英雄。

7、模仿下面描写景物的句子,回忆自己观察过的夜色的情景,仿写一段话。

(4分)例句:夜更深沉,山上山下到处是一片漆黑,只有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五单元测试一、积累与运用(24分)1.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伫.立(zhù)殷.红(yīn)隽.永(juàn)脍灸人口(zhì)B.妥帖.(tiě)暂.时(zàn)慰籍.(jiè)锐不可当.(dāng)C.褪.尽(tuì)凋.零(diāo)埋.怨(mán)相得益彰.(zhāng)D.贮.藏(chǔ)安慰.(wèi)称.职(chèn)贻.笑大方(yí)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A.傩戏是铜仁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惟妙惟肖的开山将、歪嘴、云霄娘娘、土地公、土地婆扮演, 让观众惊叹不已。

B.春节期间, 铜仁文化“大餐”丰富多彩。

驻足街头, 那娓娓动听的歌声不时传入耳际, 那精彩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C.五月的鲜花开遍山野。

梵净山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四方游客, 我与多年未见的同学在蘑菇石下不期而遇。

D.在中学生“圣陶杯”作文大赛中, 我校多名学生的作品以别具匠心的构思和丰富鲜活的内容获得了一等奖。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他一回到老家就感受到热烈的气氛和乡亲们快乐的笑脸。

B.经过诗歌朗诵比赛, 使人们重拾古典文学之美, 愈发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C.《第三极地》之所以火爆的原因, 在于这部纪录片美到极致的风景和独特的风俗人情。

D.我们欣赏散文, 既要细心领会作者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又要认真品评作者表达这种感悟所用的形式。

4.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 错误的一项是(3分)()A.贾平凹, 原名贾平娃, 中国当代作家。

著有长篇小说《高老庄》《废都》《怀念狼》等。

B.《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普希金诗集》, 作者是俄国诗人普希金, 有“俄罗斯文学之父”之称, 他的诗歌代表作有《自由颂》《致大海》等。

C.陈子昂, 宋代文学家, 字伯玉。

人教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每小题2分)1、下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 秕谷(bǐ) 倜傥(tǎng) 绣像(xìu) 栅栏(zhà)B 骊歌(lí) 讪笑(shàn) 迸出(bèng)伫立(chù)C、哺育(bǔ) 挟持(xiá) 哽咽(gěng)浊流(zhuó)D、炽痛(chì)污秽(huì) 硕果(shuò)踌躇(chú)2、下列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心翼翼磐石深邃杂乱无章B、锲而不舍慷慨典藉警报迭起C、妇孺皆知选聘彷徨锋芒毕露D、人迹罕至叮嘱骊歌可歌可泣3、下列对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轻捷(快) 讪笑(嘲讽) 人迹罕至(稀少)B. 山巅(山顶) 怪诞(荒唐) 心会神凝(领会)C. 哽住(声气阻塞) 宿儒(长久从事某种工作) 锋芒毕露(毕竟)D. 鉴赏(鉴定) 宛转(声音抑扬动听) 锲而不舍( 刻)4、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空,正确的一项是( )1)、心儿永远( )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

2)、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 )着血液一样。

3)这封短短的信给了我极大的感情( )4)、在北京,见到( )了22年的稼先。

A、渴望喷射震荡阔别B、向往喷涌振荡分别C、渴望喷射振荡分别D、向往喷涌震荡阔别5、下列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B、《木兰诗》情节扑朔迷离,人物形象血肉丰满,不仅让中国的老百姓津津乐道,也让世界的“木兰迷”倍加赞赏C、罗老师慷慨激昂的演讲,博得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D、他的事迹如此感人,我们觉得可歌可泣。

6、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B、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测试题新人教版(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测试题新人教版(含答案)

第五单元测试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B)(2分)A.迸.溅(bènɡ)挑.逗(tiāo)仙露琼.浆(qiónɡ)B.猥.琐(wěi) 孱.头(càn) 灼.灼其华(zhuó)C.矜.持(jīn) 颤.抖(zhàn) 荒草萋.萋(qī)D.怆.然(chuànɡ) 决眦.(zì) 忍俊不禁.(jìn)【解析】A.“挑逗”中的“挑”应读tiǎo;C.“颤抖”中的“颤”应读chàn;D.“忍俊不禁”中的“禁”应读jīn。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D)(2分)A.凝望繁密茏罩枯槐B.遗撼忏悔哆嗦赤裸C.执着服恃幼稚渺小D.瞬息怀恋涉足幽寂【解析】A.笼罩;B.遗憾;C.服侍。

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C)(2分)A.马戏团里的猴子小心翼翼地走着钢丝绳,那模样真叫人忍俊不禁....。

B.年青人不能只知道享受,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

C.晚会结束前,他献上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唱得栩栩如生....。

D.王老师没有偏见,对基础较差的同学也能够一视同仁....。

【解析】“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4.(武汉中考)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B)(2分)A.首批征集选拔的摄影发烧友,兴高采烈地登上武汉第一高楼,抢先拍摄正在建设中的“长江主轴”。

B.武汉市新一轮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仍存在产业项目不多、项目转化速度不快。

C.今年6月10日是我国第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各地纷纷开展了与此相关的宣传活动。

D.“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沿线各国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中国和这些国家之间的交流领域不断扩大。

【解析】成分残缺,应在句尾加上“等问题”。

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短语,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C)(2分)当狂风在你耳边呼啸时,你只当是________;当暴雨在你眼前倾泻时,你只当是________;当闪电在你头顶肆虐时,你只当是________。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8分)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 镶嵌贬骨麻木滞留B 履贱锥形匍匐漆黑C 支撑窒息辨认崔巍D 肩膀攀蹬携戴轮廓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我国加入WTO 之后,“诚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B远处奇峰叠翠,水中倒影如墨,让人领略..到如诗如画的山水之美。

C本届全国书市上亮相的不少作品,文质兼美,引人入胜....。

D晚会结束前,她献上了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唱得栩栩如生....。

3、以下各句属于抒情的表达方式的一项是()(3分)A今天,我们聚集在一起,沉痛地哀悼我们失去的七位勇敢的公民。

B他梦想着到外层空间站去生活,在失重的太空中做试验:吹奏萨克斯。

C在痛苦中我们认识到了一个意义深远的道理:未来的道路并不平坦,整个人类前进的历史是与一切艰难险阻斗争的历史。

D安息吧,我们永远忘不了你们。

4、下列各句中,“为”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化为邓林。

②共工与颛顼争为帝。

③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A ①②③中“为”的意思都相同。

B ①②中的“为”相同,与③不同。

C ①③中的“为”相同,与②不同。

D ①②③中“为”的意思都不相同。

5、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3分)噎.着()颤.抖()梦寐.以求()孜孜..不倦()抵御.()癫.狂()6、仿写句子(3分)夜色浓重,珠穆朗玛峰山岭间朦胧一片,只有顶峰还露出隐约的轮廓。

仿写:二阅读(52分)(一)对比阅读(甲)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乙) 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

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

未至,死于此。

7 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弃其杖,化为邓林。

―――他丢弃了他的手杖,手杖化成了桃林。

B 未至,道渴而死。

———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

C 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第五单元综合检测试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8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B )(2分)A.迸.溅(bìnɡ)忏.悔(chàn)涉.足(shè)赤裸.(luǒ)B.矜.持(jīn) 绽.开(zhàn) 决眦.(zì) 褪.尽(tuì)C.怆.然(cànɡ) 伫.立(chù) 沉淀.(diàn) 酒酿.(liànɡ)D.服侍.(sì) 瞬.息(shùn) 伶.仃(línɡ) 花苞.(bāo)2.下面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 )(2分)A.幼稚忍俊不禁祸不单行芳草萋萋B.猥琐仙露琼桨轰轰烈烈垂垂暮老C.魂魄血气方刚盘虹卧龙灼灼其华D.孱头紫色滕萝惹人费神延棉无尽3.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2分)读如春,你心便无冬;读如秋,你心中便挂满果实。

从阴雨读出晴日,从暗1夜读出________,从枯黄读出________,从沙漠读出清泉,你就读出了常人所读不到的________。

读的最高境界是读出________,这样才能把被读的生命与自己的生命读在一起。

A.霞云翠绿意境灵魂B.光明翠绿意义生命C.霞云丰润意义灵魂D.光明丰润意境生命【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运用。

本题要结合句意来分析,因“阴雨”与“晴日”相对,“沙漠”与“清泉”相对,因此第一、第二空所填词语与“暗夜”“枯黄”也应是对应关系,与“暗夜”相对的是“霞云”,与“枯黄”相对的是“翠绿”,所以第一、第二空应分别填“霞云”“翠绿”,再根据句意理解,后面两个空应填“意境”和“灵魂”。

故选A。

4.(2018,河北)下面文段中,第②③两句各有一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4分)①语文学习既包括读写听说能力的培养,又包括精神的充实、情感的完善与人格的提升,其最终目的是要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完整word版)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完整word版)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检测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姓名班级成绩一、语言积累及运用(20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有误的一组是()(2分)A 、战栗lì恶劣liè姗姗shān来迟B、泅qiú水阴霾lí毛骨悚sǒng然C、厄è运吞噬shì海市蜃shèn楼D 、凛lǐn冽盘盂yú冻饿之虞yú2、下列对课文内容说明不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A.“一切的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

”这几句话表现的是斯科特他们在得知自己已在同别人的竞赛中失败时的沮丧心情。

并不表明作者对斯科特探险队的评价不高。

B.《在沙漠中心》节选自《人类的大地》,作者是法国的圣埃克絮佩里,文章主要记录了作者在被困于沙漠之中如何脱险的经历。

C.《真正的英雄》一文具有动人心魄力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讲演者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与人民一道共同仰视几位“真正的英雄”,这些平易近人的肺腑真情是最能打动人的。

D.“夸父逐日”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有时也用来比喻不自量力。

3、将拼音代表的汉字工整的写在田字格内。

(2分)梦mèi以求4、《昆虫记》的作者是国著名昆虫学家。

这部著作被誉为。

它除了真实的记录昆虫的生活外,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

(2分)5、古诗词填空(4分)(1)春潮带雨晚来急,(韦应物《滁州西涧》)(2)正是江南好风景,(杜甫《江南逢李龟年》)(3)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4)江山代有才人出(赵翼《论诗》)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修改其中的2个病句。

(标明序号并写出修改意见)(2分)①我走进大自然,倾听春的声音和春的舞蹈。

②小草纷纷摇动身子,争先恐后地睁开张大好奇的眼睛,欣赏这神奇而又美妙的世界。

③它们的颜色是如此青翠,④这新鲜的嫩绿一定是春这个多彩的调色盘中最美丽。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综合考试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综合考试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综合考试题及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热忱.(shén) 坍.塌(tān) 干涸.(hé) 拈.轻怕重(niān)B.戳.穿(chuō) 派遣.(qiǎn) 抽噎.(yē) 刨.根问底 (páo) C.栋.梁(dòng) 狭隘.(yì) 拣.选(jiǎn) 哄.堂大笑(hōng)D.废墟.(xū) 呼啸.(xiāo) 滚烫.(tàng) 悲守穷庐.(lú)2、下列成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咄咄逼人拈轻怕重神彩奕奕截然不同B.小心翼翼迫不急待怪诞不经花团锦簇C.家喻户晓大相径庭刨根问底见异思迁D.惊慌失错骇人听闻杞人忧天花枝招展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南岳山的石、雾、松是大自然的造化,无不巧夺天工....,今人赞叹不已。

B.5月1日,东洲公园全新开放,从岛上纵目四望,长提拂柳,碧波荡漾,美.不胜收...。

C.“朗读者”播出后好评如潮,董卿精美的语言和睿智的思想,让很多观众受.益匪浅...。

D.我们必须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去实现全民族梦寐以求....的伟大理想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杨绛先生学贯中西,著述丰硕,成就非凡,享誉海内外。

B.是否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

C.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

D.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市很多学校都在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5、下列各项使用了比喻修辞的是( )A.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B.50年的友谊,亲如兄弟。

C.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D.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的走出去。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说到这里,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你遇到什么事,人家才肯帮助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下第五单元综合测试题一积累与运用(18分)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 镶嵌貶骨麻木滞留B 履贱锥形匍匐漆黑C 支撑窒息辨认崔巍D 肩膀攀蹬携戴轮廓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我国加入 WTO 之后,“诚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B远处奇峰叠翠,水中倒影如墨,让人领略..到如诗如画的山水之美。

C本届全国书市上亮相的不少作品,文质兼美,引人入胜....。

D晚会结束前,她献上了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唱得栩栩如生....。

3、以下各句属于抒情的表达方式的一项是()(3分)A今天,我们聚集在一起,沉痛地哀悼我们失去的七位勇敢的公民。

B他梦想着到外层空间站去生活,在失重的太空中做试验:吹奏萨克斯。

C在痛苦中我们认识到了一个意义深远的道理:未来的道路并不平坦,整个人类前进的历史是与一切艰难险阻斗争的历史。

D安息吧,我们永远忘不了你们。

4、下列各句中,“为”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化为邓林。

②共工与颛顼争为帝。

③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A ①②③中“为”的意思都相同。

B ①②中的“为”相同,与③不同。

C ①③中的“为”相同,与②不同。

D ①②③中“为”的意思都不相同。

5、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3分)噎.着()颤.抖()梦寐.以求()孜孜..不倦()抵御.()癫.狂()6、仿写句子(3分)夜色浓重,珠穆朗玛峰山岭间朦胧一片,只有顶峰还露出隐约的轮廓。

仿写:二阅读(52分)(一)对比阅读(甲)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乙) 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

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

未至,死于此。

7 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弃其杖,化为邓林。

―――他丢弃了他的手杖,手杖化成了桃林。

B 未至,道渴而死。

———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

C 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

————夸父自不量力,想要追赶太阳,并在禺谷追上了它。

D 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

————夸父将要到黄河饮水而又怕不够,所以将步行到大湖饮水。

8下列语句在内容上不构成对应的一组是()(3分)A 夸父与日逐走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B 入日逮之于禺谷C 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D 弃其杖,化为邓林。

未至,死于此。

9 两文都是写夸父逐日的故事,内容极为相近,但态度不同。

试谈谈你的理解。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5习题(21分)没过多久,他们发现雪地上插着一根滑雪杆,上面绑着一面黑旗……阿蒙森在这里扎过营地了。

千万年来人迹未至,或者说,太古以来从未被世人瞧见过的地球的南极点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即一个月内两次被人发现,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那就是飘扬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帐篷。

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它的占领者还在这里留下一封信,等待着这个不相识的第二名的到来,他相信这第二名一定会随他之后到达这里,所以他请他把那封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

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10、“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一句中“这”指代;“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一句中“这一事业”指代。

(2分)11. 文中“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这句话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主要是什么?正确答案是()。

(3分)A.比喻。

生动地再现了挪威国旗在堡垒上空飘扬的情景。

B.拟人。

烘托出斯科特等知道探险已被人占先时的沮丧、懊恼心情。

C.拟人,烘托挪威人第一个到达的成功。

D.对偶:生动地再现了挪威国旗在堡垒上空飘扬的情景。

12.文中“癫狂”“夺眶而出”“毛骨悚然”“耀武扬威”等词语有什么表达作用?(4分)13.“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这句话是作者的观点,还是斯科特的观点?为什么?(4分)14.既然知道阿蒙森先到达了极点,斯科特一行为什么还要闷闷不乐地继续他们的路?(4分)15.“斯科特接受了这个任务,他要忠实地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这项任务?体现了人物的什么精神境界?(4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22习题。

(21分)生命,生命![美]克伦•沃森有一年夏天的下午,我一连在山上割了几小时柴草,最后决定坐下来弄点吃的。

我坐在一根圆木上,拿出一块三明治,眺望那美丽的山野和清澈的湖水。

要不是一只围着我嗡嗡直转的蜜蜂,我的闲暇心情不会被打扰的。

那是一只普普通通的,但却能使野餐者感到厌烦的蜜蜂,不用说,我立刻将它赶走了。

蜜蜂一点儿也没有被吓住,它很快飞了回来,又围着我嗡嗡直叫。

哟,这下我可失去了耐心。

我一下将它拍打在地,随后一脚踩入沙土里。

没过多久,那一堆沙土鼓了起来。

我不由得吃了一惊,这个受到我报复的小东西顽强地抖着翅膀出现了。

我毫不犹豫地站立起来,又一次把它踩入沙土里。

我再一次坐下来吃晚餐。

几分钟以后,我发现脚边的那堆沙土又动了起来。

一只受了伤,但还没有死去的蜜蜂虚弱地从沙土里钻了出来。

重新出现的蜜蜂引起我的内疚和关注,我弯下身子去察看它的伤势。

它右翅还比较完整,但左翅却褶皱得像一团纸。

然而,它仍然慢慢地一上一下抖动着翅膀,仿佛在估测自己的伤势。

它又开始梳理那沾满沙的胸部和腹部。

这蜜蜂很快就把目标集中在褶皱的左翅上。

它伸出腿来,飞快地捋着翅膀。

每捋一次,它就拍打几下翅膀,似乎在估量自己的飞翔能力。

哦,这可怜的瘸手瘸脚的小东西以为自己还能飞起来!我垂下双手,跪在地上,以便能更清晰地观察那注定是徒劳的努力。

我凑近看了看,心中想到,这蜜蜂想必完了——它肯定完了。

作为一个飞行员,我对翅膀太了解了。

然而,蜜蜂毫不理会我对它小生命作出的自以为是超级智慧的判断。

它继续整理着翅膀,并似乎慢慢恢复了力量。

它振翅的速度加快了,那薄纱似的,因褶皱而不灵活的翅膀现在几乎已被抚平。

蜜蜂终于感到自己已恢复了力量,可以试着飞一飞了。

随着一声嗡嗡的声响,它离开了困住它的地面,从沙地上飞了起来,但还没能飞三英寸远。

这个生灵摔得那么可怜,它在地上挣扎着。

然而,接下来的是更有力地捋翅和扑翅。

蜜蜂再一次飞起来,这一次飞出了六英寸远,最后撞在一个土堆上,很显然,这蜜蜂已经能够起飞,但还没能恢复控制方向的能力,正如一个飞行员在摸索一架陌生飞机的特征;它遭受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每一次坠落后,它都努力去纠正那新发现的失误。

蜜蜂又飞起来了。

这一次它飞过了几个沙堆,笔直地向一棵树飞去。

它仔细地避开树身,控制着飞行,然后慢慢飞向那明镜似的湖面,仿佛去欣赏自己的英姿。

当这蜜蜂消失后,我才发现,自己还跪在地上,已跪了好久好久。

16.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3分)⑴“它伸出腿来,飞快地捋着翅膀”。

“捋”字在这里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⑵“重新出现的蜜蜂引起了我的内疚和关注”。

“内疚”一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⑶“我垂下双手,跪在地上,以便能够清晰地观察它那注定是徒劳的努力。

”“徒劳”一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我”为什么对小蜜蜂那样狠心地两次将它踩入沙土里?(2分)18.文章主要抓住蜜蜂的__________进行描写,作者详细描写了蜜蜂两次从泥土里爬出来以及梳理翅膀的情景,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3分)19.作者开始厌烦、憎恨小蜜蜂,到后来为什么又可怜它呢?(3分)20.“我凑近看了看,心中想到,这蜜蜂想必完了——它肯定完了”。

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21.怎样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3分)22.读了这篇文章,你得到什么启示?(4分)三写作。

(50分)春天总有去的时候,花儿总有凋零的时候,阳光总有被阴云遮蔽、被黑暗吞没的时候,但你相信春去了还会回来,花儿谢了还会再开,黎明总还会要到来,只要阳光永远在你心中。

以“心中的阳光“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自拟题目,以记叙、描写为主,可适当穿插抒情、议论。

书写工整,文面整洁,标点正确,不少于500字。

答案一 1、 C 2、D 3、D 4、 D二 7 、D8、D9、甲文赞扬夸父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乙文批评夸父自不量力,终至失败而死亡。

10.“千万年来人迹未至……两次被人发现。

”第一个发现南极点。

11.B12.渲染了斯科特一行当时极度绝望的心情。

13.这是斯科特的观点。

作者为他们立传本身就说明作者对他们的肯定态度,而且作者的一处处评论也表明了对他们的肯定态度。

14.他们怀着绝望的心情,却没有半途而废,明知结局是失败,但还是走完全程,体现了他们高尚的人格与绅士风度。

15.①是诚实守信的品格,使他接受了这个任务。

②坦然面对成功与失败的崇高境界。

16.(1)顺着抹过去,使物体顺溜或干净(2)内心感到惭愧不安(3)无益地耗费劳动17.影响了“我”的闲暇心情,影响了“我”的野餐,将它赶走,它又返回来,使“我”失去了耐心,惹恼了“我”。

18.动作表现了蜜蜂顽强的毅力和顽强的生命力,“我”被小蜜蜂的精神所感动。

19.作者被小蜜蜂顽强的求生意志感动了。

但看到小蜜蜂褶皱的左翅,以为它失去了飞翔能力,所以觉得可怜。

20.从侧面写出蜜蜂伤势的严重,这样就更能突出小蜜蜂顽强的生命力。

21.作者被蜜蜂顽强的生命力及追求生存的顽强精神所震撼,陷入了一种沉思中。

22.人要有顽强的毅力,有不屈服、敢于抗争、不被困难吓倒的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