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金融中介与区域经济增长分析
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

麦金 农和 肖的 “ 金融 抑制 ”论 ( s M— 模型 ,17 )指 93
出 ,金 融对 经济增 长既 能起到促 进作 用 ,也能起 到阻滞作 用 ,关 键取 决 于 政 府 的政 策 和 制 度选 择 ,突破 “ 融 中 金 性 ”束缚 ,主张金融 深化 和金融 自由化 以推进经 济发展 。 区域金 融发展 与经济 增长 的关联 可通过 帕加诺 ( 9 3 19 )的 内生增 长模 型— —AK 型来 阐述 。假 定总产 出Y 总资本 模 是 存 量K的线 性函数 ( 为资本边 际生产 );总投 资取决 于资 A 本增 量和折 旧比率 6,并 等于两部 门经 济 中的总储 蓄S 和储
蓄转化 为投 资的 比率 的乘 积 ;令g 经济 增长 率 ,s 私 为 为 人储 蓄率 ,则
Y= AK
IK t …一 ( —6 )K = 1
分解 释各地 区经济 增长 的差距 。周好 文 、钟永 红 ( 04 20 )
的 向量 误差修 正模 型分析 表 明 ,东 中西部地 区间金融 中介 的规模 指标 和效率 指标 与经济增 长指 标之 间存在长期 的显 著性 ,因果关 系检验 显示 ,东部 地 区金 融 中介发展与 经济 增长 之间形成 了 良性 互动 关系 。艾洪德 等 ( 0 4)的因果 20
定 区域经 济增长 为条件 的 。反过来 ,区域金融 的发展 对
区域 经济增长具 有较大 的推 动作用 。
测 1一 0 O 3 年后 的经济增长 和生 产率提高 。 自此 大量经验证据 和跨 国 比较研 究证 明 ,一 个 国家 的金 融发展 水平影 响其经
济增 长能力 。如贾 拉童 和斯特 劳安 ( 9 6)证明 ,美 国金 19
区域金融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基于江苏省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区域经 济指标 : 经济发展水 平是 区域在某 一 时期内创 造财 富 或 获得财 富 的综合 能 力 , 常用经 济 增长率 、 通 人均 国民生产 总值 或 国 内生产 总值来衡 量 。因此 , 本文选 取 了人 均 国民生产 总值作
为被 解释 变量。
稳 更远 。 实现 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 关键词 】 区域金 融; 区域 经济; 江苏; 实证
引 言
一
、
年末 存款和贷款 等初始 数据资 料均来源 于《 苏统计 年鉴》 各指 江 , 标 的本币或外 币金额均 按 当年 价格计算 。
( ) 二 变量 选择及检 验模型 1变量的选择 .
区域金 融指标 :由于江 苏省金融 资产 的统计数 据不够 全面 ,
无 法直 接 用 G ls t od mi h的指标 , 以我们 对金 融相 关率 ( I 做 所 FR)
我 国对 金融发 展 与经济增 长 关系 的研究 始于 2 O世 纪国金融 中介体发展 和经济增长之 间有 19 ) 显 著的正相关关 系 ,股票市场 发展 和经济 增长 之 间有不 显著的负 相 关关系 ,金融 中介体 发展和股 票市场发展 之间有显著 的正相关
对 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 并针对结论提 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
( ) 三 实证检验及 分析
1描述性统计 .
用 sa tt 件 对样 本数 据 进行 统计 分 析 ,表 2是江 苏 省各 a软
二、 实证分 析
个变量 20-20 0 0 09年 间 的描 述 性统 计特 征 。 由表 2可 知 , 江
从 金融发展 理论 创立之初到现在 。 已经取得 了很大 的理论 和实
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以广西为例

所涉 及 的金 融 发展 水 平 的变 量 如 下 : 1 融相 关 率 ( I ) 国 际上 通 常 采 用 戈 氏和 麦 氏指 标 两种 。 . 金 FR 。 但 根 据 国 内 学者 对 国 内 区域 经 济 增 长 与金 融 关 系 的 研 究 , 为 戈 认 氏指 标 较 能准 确 的衡 量 中 国金 融 的深 化 程 度 。 因此 ,笔者 采 用 戈
内生增长理论的研究成果并入到模型中, 用于解释金融发展与经
济增 长之间具体 有什么样的关系 。国内围绕这一 问题也进行 了大 量的实证研究, 谈儒勇 (0 0 运用 O S的方法 , 20) L 认为金融深度指
标 反 映 的我 国金 融 中介 发展 与 经 济 增 长 之 间存 在 着 很 强 的 正 相 关关系, 艾洪 德 (0 4 认 识到 金 融 发 展 与经 济 增 长 之 间存 在 长 期 20) 因果 关系 等 等 。 29 1 .14 3 检验形式 临界值 (
CT K j) (% 1)
( ) 济增 长 指 标 一 经 量, 我们 这 里 用广 西省 的 G P表 示 。 D ( ) 融发 展 指标 二 金
考 察 一 国或 一 地 区 的金 融 发 展 水 平 最 基 本 的 指 标 有 总量 指 标、 结构 指 标和 效 率 指 标 。由于 我 国的 资本 市 场 的起 步较 晚 , 整 在 个 金 融 也无 论 是 质和 量 都 处 于 不显 著 的 位 置 。 因此 , 文 在选 择 本
业的发展 进 一步促 进 区域 经济 增长 。
【 关键 词】 融发展 ; 金 经济增 长 ; 整检 验 ; rn e 因果 关系检验 协 G agr
本 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 究, 以追溯到 Wat B - 度 上 说 明 金 融质 量 的优 化 。 研 究 以广 西 省 历年 金 融 机 构 对 商 业 可 lr a e 即 ght17 ) Jsp S u ee( 92 。他 们 认 为 银行 体 系 在 企 业 的贷 款 作 为 该 指标 的度 量 , : eo(8 3和 oehA. mptr1 1) h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金融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切正 当权益 。 就台湾方面而言 , E C F A签订后 , 台湾 当局要选择 积 王 力、 周波( 2 0 0 4 ) 认为金融集聚 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果 , 又能在 极 的政 策 , 对两岸经 贸交流与合作 持积极 态度 , 并着眼长远 , 全 很大程度上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 盘规划 , 主动创造条件加速 两岸经贸 的发展 。 两岸应采取循序渐 进的 策略 , 兼顾两岸特殊 的地 缘文化 关系和经贸互补关 系 , 进 行
重点 , 虽然大 陆已多方极力对台湾让利 , 但 这种让利是否有利于 国民党政 权的维系 , 还犹未可知( 蔡宏明 , 2 0 1 0 ) 。
四、 拓展 两岸 未来 经 贸 交 往 的 对 策验 区
2 0 1 0 年1 1 月3 0日, 我国第五大 岛、 福建第一大 岛平潭 岛跨 海大桥——平潭海峡大桥建成通车 , 标志 着大陆距离台湾最近 的平潭县结束通过轮渡进 出的历 史 , 两岸 “ 共同规划 、 共同开发 、
一
个整体 参与到世界竞争之中 , 将 同时提升 两岸的国际竞争力 ,
3 、 完 善 双 边 贸 易政 策 。 促进 经 贸 对话 沟通 。
达到双赢 。
交易活动的供给者、 需求者和金融中介机构云集, 金融资源在这
些交易过程中向区域内 、 临近 区域甚 至更为广泛的 区域配置扩
金融集 聚将 导致金融 中心的形成( P a n d i t , 2 0 0 1 ) , 是产业集聚 中国 内地方面要严格遵循 E C F A , 执行鼓励 台湾 同胞 来中国 散 。 Gr a s , 1 9 2 2 ) 。 大陆投 资和从 事其它经济活动的政策 ,依法切实维护 台商的一 的最 高形式 。这 种集聚又是城市 发展的高级阶段 (
区域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21 0 1年 1 月 O
工 业技 术经 济
0 n u t a e h oo ia E o o c fId s l c n lgc l c n mis i r T
N .O( ee l o2 6 01 G nr ,N .1) a
Oc . Ol t2 1
・- -— —
1 01 ・— - - —
第1 总 1 0 期( 第2 期) 6
21 年 1 0 1 O月
工 业 技 术经 济
Junlo Id sr l dl l clE I c o ra f n uta i R n 0 a ( o s 0 mi
N .0( eea,N .1) 01 G nr l o26
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由于经济活动、法律和制度
环境 以及 金融 政 策 的特 性 会 在很 大 程 度 上影 响 金
融结构与经济增长 的相关性 ,导致各国学者 的实
证结 果并 不 一 致 ,甚 至截 然 相 反 。鉴 于我 国正处
于 “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 机遇期 ,寻求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度 , 认清我国的区域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作用 机制 ,实现金融结构与经济统筹协调发展 ,具有
济增长 ,但是实体经济表现出一定 的金融需求[ 。
从 以上 研究 成 果 我 们 可 以看 出 ,关 于我 国金 融 结 构 与经 济增 长 之 间 的关 系 ,学者 尚未 得 出一致 的 结论 ,因此 ,本 文综 合 了前 人 的研 究 成 果 ,从 信
区域 金 融 结构 与经 济 增 长
一
基 于 我 国省 际面板 数 据 的实证 分 析
王 馨 刘 征驰 金常飞 刘 娟
金融产业集聚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以武汉城市圈为例

部功能的机构在地域上向特 定区域 集中 ,并与其他跨国机构 、
国 内大型企业 总部之 间存在 密切往来 联系的特殊 产业空 间结 构 , 是金融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武 汉城市 圈获批成为 它 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 实验 区 , 出了要 建设中部区 提 域金融中心的构想 , 这一构想要变为现实必须有强大 的金融业 集聚作为支撑 。
的爆发都或 多或少导致 经济发展的中断。金融集聚的产生是产
业集聚的伴随物 , 它通过规模 、 扩散 、 知识溢 出以及 自身金融功
能的发挥等方式来促进实体经济的增长 。
1 金 融 集 聚通 过 规 模 、 散 、 识 溢 出效应 促 进 经 济 增 长 、 扩 知
响, 除了集聚储 蓄、 筹集 资本的直接效 益外 , 储蓄集聚还 可更好
() 3 公司控制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金融合约、 金融市场和金
融中介等金融资源集聚降低了事后监督经理人 、 促进公司治理
资。三是金融机构的合作得以开展 , 其辅助性产业得以发展与
共享 。
的执行成本。由于项目的外部投资者识别项目回报率是有成本
的, 这种辨别成本阻碍 了投资决策 , 降低了经 济效率 。 () 4风险管理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一些高收益项 目需要长
供融资。
余者提供 更多的流动 胜投资对象 。二是提 高市场 流动性 , 降低
融资成本和投 资风险 。通常金融市场 的规模越 大 , 证券的流动 性越高 , 这会吸 引其他地 区的贷款 人和 借款 人把他们的总需求 和总供给转移到这个市场中来 , 款人 可以支付较低的利率或 借 得到更多的贷款 ,贷款人则可获得 性质不 同的更大规模 的投
福建省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收 稿 日期 : 0 2— 3— 1 2 1 0 3
作者简介 :王宏 , , 女 福建福州人 ,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研究 生 , 研究方 向: 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 。 , : 等 福建省 区域金融发展 与经济增长关 系实证研 究
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从而探索出适合福建省经济增长的金融发展政策 , 对于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健康
12 福建省 金 融发展 状况 .
根据《 福建省“ 十二五” 金融业发展专项规划》 2 1 , 0年全省金融业实现增加值 6 69亿元 , 0 9. 占第三 产业 增加值 的 1 .8 , 23 % 占全省 地 区生产 总值 的 4 8% 。 近年 来 , 建省 金 融业 围绕 海峡 西 岸 经济 区 .5 福
0 引 言
从熊彼特最早将金融要素作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 17 年麦金农和 肖提 出“ 到 93 金融抑制” 金 和“ 融 深化 ” 理论 以来 , 金融 发展 与经 济增 长 的关 系 一直 是 西 方众 多 学 者研 究 的热 点 。成 熟 的 现代 经 济 增
长 理论 和现代 经济 发展 实践 已充分证 明了金融 作 为现代经 济 发展核 心 的重 要性 。我 国学 者对 中 国金 融
证 分析 。研 究表 明, 建省 经济增 长与金 融发展之 间存在长期均衡关 系; 融相 关度 与经济增 长之 间互为 因果 福 金 关系; 由于证 券市场不完善 、 实际利率水平较低 , 福建省证券 市场发展程度与经济增长无 因果关 系; 融 自由化 金
对促进 经济增长作 用甚微 。为此 , 出加 大金 融创新 力度 、 提 完善金 融服务体 系、 高金融 市场开放 水平等政 策 提 建议 。 关键词 :福建省 ; 金融发展 ;经济增 长;协整检 验 中图分类号 : 8 2 7 F 2 P 3 . ; 1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0 5 4 (0 2 0 0 3 0 0 8— 65 2 1 )5— 0 4— 7
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全貌指标体系构建

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全貌的指标体系构建摘要:区域金融发展对当地经济增长有较大的助力,而经济增长对区域金融发展亦有推动作用。
本文通过探讨区域金融的金融发展率、金融相关比率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联系,来构建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全貌的指标体系。
关键词:区域金融发展;经济增长;指标体系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2-0-0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区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区域金融发展作为其中一个因素,在推动经济增长方面有着较大的影响力。
下面通过探讨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全貌的关系,构建两者之间的存在的指标体系。
一、概述区域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由来已久。
早在20世纪10年代,schumpeter等人就已经指出区域金融部门的发展对该地区人均收入及增长率有积极作用,并且认为一个良好的金融系统能长期地促进经济增长,该论断后来得到了goldsmith[1]实证研究支持。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学者对区域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全貌也有一定的研究,许多学者不再只是拘泥于银行业范围,而是将研究领域拓展至金融中介、股票市场及证券市场等。
较为成熟的研究结果指出,金融发展可通过影响储蓄率、提高资本配置和将高比例储蓄转换为投资等多方面促进经济增长,反过来,经济增长同样会促进金融的发展,两者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分割情况较为明显,现选取浙江省为例,探讨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全貌之间的关系,并得出相关结论。
二、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证分析(一)指标的选取及构建(1)投入指标。
衡量区域金融发展的指标常选取金融发展率和金融相关比率。
金融相关比率指区域金融机构存贷款之和除以国内生产总值,该指标是最能反映地区金融结构及发展水平的指标。
金融发展率则是金融机构贷款余额除以其存款余额,该指标体现地区金融机构变储蓄为投资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金融中介与区域经济增长分析
作者:董少谦
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年第04期
[提要] 对于区域金融中介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定关系这一观点,理论界普遍持有相同意见,即大多数学者均认为区域金融中介的发展壮大会拉动区域经济的迅猛增长;同样,在国内外实践经验中,我们也不难总结出区域金融中介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
本文深入研究区域金融中介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促进的过程,分别从资本、创新、技术等层面研究对产业经济的影响,进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期望对我国当前金融业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区域金融中介;区域经济增长;增长要素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中国区域金融中介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收录日期:2016年12月21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各方面的事业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作为我国各方面建设的重要支撑行业,金融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我国金融业改革的目的就是为我国金融业创造更加宽松且有力的环境,进一步更好地发挥金融行业对于经济的推动作用,而改革的重中之重就是把握好我国金融业的改革方向与内容。
区域金融中介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问题也就成为了本文要探究的首要问题,以现有理论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而以实例加以佐证,以期为区域金融中介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阐述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区域金融中介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
国内外有许多关于区域金融中介与区域经济增长间关系的论文,本文首先要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希望对区域金融中介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行更加全面的阐释。
(一)区域金融中介与区域经济增长。
从金融中介为出发点研究区域经济增长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在本文中涉及的区域金融中介主要是指广义范围上的金融中介,不仅包括各种金融机构,例如各类银行、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信托公司、即溶资产管理公司、财务公司、即溶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货币经纪公司等,还包括金融市场和金融机制。
区域经济增长这一概念主要是指在一定地理范畴内,物质资本总量的增长额,一般而言是一个数量概念。
区域经济是指在一个较长跨度的时间上(通常是指一年),一个特定区域的人均产出水平的持续增加。
区域经济增长率表明了特定区域内的经济增长速度,是一个比率概念,是衡量该地区经济实力的重要依据。
(二)区域金融中介与区域经济增长二者之间的关系。
区域金融中介和区域经济增长二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派,该理论在理论界存在已久,并在一定程度上达成了共识。
对于上述二者之间的关系,理论界主要存在三种看法,主流观点认为区域金融中介的发展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这在国内外实践过程中已被多次证明,我国区域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空间依赖性,金融中介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
而其他两种看法分别是,区域金融中介和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中性关系、区域金融中介和区域经济增长之间没有显著的贡献作用。
综上所述,上述研究成果为下一步具体分析我国区域金融中介与区域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二、我国区域金融中介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我国地区间经济差异显著,而地区间金融中介机构发展程度不同是构成其差异的重要原因。
因此,对于细化不同区域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
根据徐婷在《中国区域金融中介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一文中,基于对相关数据的研究后,笔者在此基础上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我国东、中、西部长期以来存在着不争的区域经济差异,在当今金融经济体制改革下,若忽视既存的区域经济水平差异,将会使得金融经济改革与初始目标偏离。
我国东部地区金融中介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增长具有单向长期的直接因果关系,并且存在着明显的短期双向的互相作用;在中部地区金融中介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增长具有单向的长期直接因果关系,短期不存在明显的相互作用关系,但是存在明显的短期金融中介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而在西部地区金融中介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增长不存在长期的直接的因果关系。
虽然区域金融中介对于区域经济增长有着明显的单向存进关系,但是二者之间的关系也表现出显著的地域性差异。
三、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与要素分析
(一)区域经济增长内涵与机理。
我国区域金融机构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过程与机理可以通过如下路径:
1、直接作用机理。
区域金融机构发展会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直接作用。
2、间接作用机理。
第一,区域经济机构发展、区域经济效率、区域经济增长。
伴随着我国区域金融业的不断迅猛发展,金融环境和金融机制的不断健全,金融市场规模不断壮大,各种金融创新层出不穷。
基于投入产出的相关理论,我们可以得知资本投入可以产生更高的产出,从而提升区域经济效率,进而间接影响区域经济状况。
在此种情形下,区域经济增长是区域经济机构和区域经济效率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二,区域经济机构发展、技术进步、能源消耗、区域经济增长。
自我国改革开放后,我国金融业逐步健全、运转顺畅,区域金融创新层出不穷,这种情况下需要更高水平的技术支持,在技术水平可以给予保证的情况下,则需要投
入更多的经费用于教育科研行业,由人力资本效率的提升推动技术的不断进步,从而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区域能源的消耗,通过上述一系列环节最终推动区域经济增长。
(二)区域经济增长要素分析。
关于区域经济增长要素的分析中,本文参考Beck的相关理论,在此主要介绍以下三个方面的要素:
1、法律法规。
要保证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必要的法律法规是不可或缺的。
在健全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可以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保证投资的有效性。
法律法规的逐步健全可以使投资者对于金融环境不至于怀疑,从而加大投资金额。
有研究表明在法律法规健全的金融环境下,人们往往愿意进行长期投资,这对于区域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2、政治环境。
政治环境对于区域经济增长也十分关键,区域经济的增长受到当地政府腐败程度的影响巨大。
区域金融中介的发展可以使资金流动顺畅,加速外部企业的进入,这就使得金融既得利益集团面临竞争,从而降低利益集团对区域金融中介发展的抗拒。
该项要素完备可以促进区域金融中介发展,进而保证区域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
3、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是指没有具体条文和强制执行力的规范,一般是由人们在交易过程中约定俗成的,属于非正式的制度约束。
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下可以引导人民规范交易,减少冲突,可以减少区域经济不必要的损失。
四、结论及对策建议
(一)结论。
通过对相关理论和我国区域经济的实证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我国东、中、西部各地区的区域经济增长与对应区域金融中介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根据第二部分的分析,根据东、中、西部的差异,可以说明我国上升为地区的区域金融中介与区域经济增长极不平衡。
(二)对策建议
1、对于如何促进经济发展,不应当只是追求数量上的盲目扩张,而是应该追求经济上的效率与质量。
深化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应当依靠区域金融中介实施“融入较低资本成本、投入较高经济收益、资产流动速度快、机构办事效率高”的运作过程。
2、加快推进区域金融中介市场化进程,提升金融业市场化水平。
我国实行的是市场经济,只有真正地实现市场经济才可以更好地实现金融业的资源配置,投高投资水平,推动区域经济增长。
3、加大要素投入力度。
收入的增长取决于依赖要素的不可替代性、拥有数量的多少以及获得速度的快慢。
在其他条件难以迅速改变的情况下,加大投入力度无疑可以使经济快速增长,同时还要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解决多年的遗留问题,由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转变。
主要参考文献:
[1]Bekaert,Geert,Harvey,Campbell.R and Lundblad,Christian.Liquidity and Expected Returns :Lessons from Emerging Markets.NBER Working Papers 11413,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Inc,2005.
[2]董直庆,滕建洲.我国财政与经济增长关系——基于Bootstrap仿真的实证检验[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2.
[3]钱方明,孙克,汤钟尧.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关系实证研究——以浙江为例[J].金融参考,2008.2.
[4]刘尚钰.金融发展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概述[J].金融经济,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