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社会网络课程课件 社会网络研究理论概述

合集下载

社会网络讲义PPT

社会网络讲义PPT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是对社会网络问题的研究工具,包括收集和分析网络 数据的一系列技术;而社会网络分析理论是用来解释社会生活特定方面 的系统化的关联性陈述
社会网络定义
社会网络是指社会行动者及其关系的集合。
一个社会网络是由多个节点(社会行动者)和各点之间的连线(行动者 之间的关系)组成的集合。行动者作为图中的节点可以是个人、组织或 国家;行动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是个体之间的关系、组织与个体的关系或 组织间的关系。
社会网络理论基本内容
结构洞理论
博特在市场竞争行为分析中利用结构洞理论,认为资源优势和关系优势 构成了总体竞争优势,结构空洞型社会网络的竞争者具有更多的关系优 势,并可获得更大的利益回报。 但在现实生活中,这两种极端的网络类型是不存在的。
社会网络理论基本内容
社会资本理论
代表人物:林南,布迪厄 该理论认为资源既可以通过占有或通过行动者及其连带网络发展形成的 信任、合作而获得。
社会网络讲义
制作者:栾梦雪
CONTENTS
社会网络 社会网络理论
目 录
社会网络分析
社会网络概述
社会网络是西方社会学从1960年代兴起的一种分析视角,随着工业化、 城市化的进行和新的通讯技术的兴起,社会呈现越来越网络化的趋势。
社会网络指的是个体之间的社会关系构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体系,是一 群人之间的一组独特联系;而社会网络分析就是要建立这些关系的模型, 力图描述群体关系的结构,研究这种结构对群体功能或者群体内部个体 的影响。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莫雷诺创立的社会计量学,发明了“社群 图”,为社会网络分析奠定了计量分析基础。
社会网络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相关概念
“距离”相关
测地线、距离、直径

第六讲-社会网络分析PPT课件

第六讲-社会网络分析PPT课件
若每个人平均认识260人,其六度就是2606 =308,915,776,000,000 (约300万亿)。消除一些节点重复,那也几乎覆盖了整个地球人口若干 多多倍。
其中n表示复杂度,N表示人的总数,W表
示每个人的联系宽度
14
第14页/共68页
六度分隔理论(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
“六度分隔”说明了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弱纽 带”,但是却发挥着非常强大的作用。有很多人 在找工作时会体会到这种弱纽带的效果。 通过弱 纽带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得非常“相近”。
13
第13页/共68页
六度分隔理论(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
微软的研究人员Jure Leskovec 和 Eric Horvitz过滤2006年某个单一月 份的MSN简讯,利用一亿八千万名使用者的三百亿通讯息进行比对,结 果发现任何使用者只要透过平均6.6人就可以和全数据库的一千八百亿组 配对产生关连。高达87%的使用者在7次以内可以产生关连。
数学图论方法
最早的学者是卡特赖特·怀特(Cartwright&Harary,1956)采用数学图论的方 法研究社会互动,推动了社会网络研究从描述性研究转向分析性研究。
社会学人类学方法
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注明的“霍桑实验”,是首次运用社会网络图 (Sociogram)描述个体自由选择的社会互动结构。
自诞生社会网络分析就扎根于组织研究的背景中
Cartwright D. and Harary F. Structural balance: Ageneralization of Heider’s theory. Psychological Review,
10
1956,vol63:277-292

(完整版)社会网络理论的概述

(完整版)社会网络理论的概述

社会网络理论的概述社会网络理论发端于20世纪30年代,成熟于20世纪70年代,是一种新的社会学研究范式。

从30年代到60年代,社会结构”的概念从心理学、社会计量学、社会学、人类学、数学、统计学、概率论等不同的领域不断深化,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结构研究范式。

社会网络理论到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研究领域。

社会网络的概念最早是在英国著名人类学家R•布朗对结构的关注中提出来的。

布朗所探讨的网络概念聚焦于文化是如何规定有界群体(如部落、乡村等)内部成员的行为,他的研究比较简单,实际的人际交往行为要复杂得多。

较成熟的社会网络的定义是Wellman于1988 年提出的社会网络是由某些个体间的社会关系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即把网络”视为是联结行动者(actor)的一系列社会联系(social ties)或社会关系(social relations),它们相对稳定的模式构成社会结构(SO—cial structure)。

随着应用范围的不断拓展,社会网络的概念已超越了人际关系的范畴,网络的行动者(actor)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集合单位,如家庭、部门、组织。

社会网络与企业知识、信息等资源的获取紧密相关。

网络成员有差别占有各种稀缺性资源,关系的数量、方向、密度、力量和行动者在网络中的位置等因素,影响资源流动的方式和效率。

[编辑]社会网络理论的主要内容根据分析的着眼点不同,社会网络理论有两大分析要素:关系要素和结构要素。

关系要素关注行动者之间的社会性粘着关系,通过社会联结的密度、强度、对称性、规模等来说明特定的行为和过程。

结构要素则关注网络参与者在网络中所处的位置,讨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动者和第三方之间的关系所折射出来的社会结构,以及这种结构的形成和演进模式。

这两类要素都对知识和信息的流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具体来说,强弱联结、社会资本、结构空洞是社会网络理论三大核心理论。

社会网络分析课件 PPT

社会网络分析课件 PPT
一个图一般有多条测地线,其长度也不一样。我 们把图中最长测地线的长度叫做图的直径。如果一个 图是关联图,那么其直径可以测定。如果图不是关联 的,那么有的点对之间的距离就没有界定,或者说距 离无穷大。在这种情况下,图的直径也是无定义的。
n1到n4的测地线是: l2l4 n1到n5的距离是: 3 该图的直径是:3( l2l4 l5、 l3l4 l5 )
什么是作者同被引?
两位作者发表的文献同时被其他文献 引用。作者A和作者B发表的文章,同时 被文献c引用了。
什么是可视化?
用图形的方式来表达内容结构,直观、清楚。
描述学科结构
揭示作者各自或共 同代表的主题领域
研究 目的
揭示文献的影响力
探讨学科范式
主要步骤
选择研究领域。本案例选择的研究领域是“认知心理 学”。
点5的度数为: 4 点10的度数为:2 点8的点数为: 1
阿库(n3)的点入度是: 3 点出度是: 2
❖2.2.2 测地线、距离和直径
在给定的两点之间可能存在长短不一的多条途径。 两点之间的长度最短的途径叫做测地线。如果两点之 间存在多条最短途径,则这两个点之间存在多条测地 线。
两点之间的测地线的长度叫做测地线距离,简称 为“距离”(distance)。也就是说,两点之间的距 离指的是连接这两点的最短途径的长度。
点度中心度
研究一个行动 者在多大程度 上居于其他两 个行动者之间, 因而是一种 “控制能力” 指数
中间中心度
考虑的是行动 者在多大程度 上不受其他行 动者的控制
接近中心度
2.4 与“凝聚子群”有关的概念
大体上说,凝聚子群是满足如下条件的行动者子集 合,即在此集合中的行动者之间具有相对较强的、 直接的、紧密的、经常的或者积极的联系。

礼物的流动

礼物的流动
义与指标
产品可靠性由固有可靠性和使用可靠性组成。 固有可靠性:是产品在设计、制造中赋予的,是 产
品的一种固有特性,也是产品的开发者可以控制的 使用可靠性:产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表现出的一种
性能的保持能力的特性,除考虑固有可靠性的影响 因素外,还考虑产品安装、 操作使用和维修保障等 方面因素的影响
❖ 《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的互惠原则 和社会网络》是著名人类学家阎云翔的名作, 它是根据作者的博士论文而改写的一本民族 志。为此,作者先后在1989年和1991年两次 去到下岬村进行实地调查,结果发现光是礼 物之流本身便是十分复杂的社会实践过程, 于是将他的研究目标限定在农村礼物馈赠文 化方面最后成书。《礼物的流动》主要分析 了礼物经济与关系网络,乡村社会中的关系 结构,互惠原则与人情伦理,礼物交换关系 中的权力与声望,婚姻交换与社会转型等方 面的问题。
目录
❖ 1、导论:人类学中的礼物与中国社会 ❖ 2、下岬村:田野工作地点的概述 ❖ 3、礼物世界:初步的分类 ❖ 4、礼物经济与关系网络 ❖ 5、乡村社会中的关系结构 ❖ 6、互惠原则与人情伦理 ❖ 7、礼物交换关系中的权利与声望 ❖ 8、婚姻交换与社会转型 ❖ 9、结论:社会主义、关系、人情与礼物
内容简介
❖ 本书是关于中国北方一个村庄中的礼物交换体系和人际关系 模式的民族志报告。作者细致考察了这个北方农村的礼物交 换过程和网络培育,通过一个个生动的事例叙述向读者展现 了在这个村庄社会实践中礼物交换的互惠原则、社会网络的 培育以及社会关系的实践运作方式。全书主要围绕三个论题 展开的,首先是中国礼物交换系统的特征及其对人类学中有 关礼物之持续探讨的意义,紧接着作者探讨了在中国文化中 关系和人际行为之道德规则(人情)的复杂性,最后论述了礼 物经济与更大范围内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本书脉络紧凑, 论证严密,透过复杂多样的礼物交换形式和礼物类别的表面 现象,总结了其中的规律性。可以说是对中国礼物研究的比 较深刻的著作之一。

社会网络分析ppt课件

社会网络分析ppt课件

若是1意味着完全控制其他行动者,处于网络中心位置
精选编辑ppt
24
具体对比情况如下表:
精选编辑ppt
25
社会网络中的权力和声望
中心性大小代表在网络中有的行动者处于中心 位置,有的处于边缘位置,因此他们之间在拥 有的资源与信息等社会分层上存在差别。这些 差别主要表现在权力等级、声望等方面。
在社会网络中,越处于中心位置的行动者代表 其权力越大,拥有更多的资源;
轨迹是指一种通道,其中线条是不同的,但结点可包含一 个以上。如某一轨迹为:T=n4l3n2l4n3l5n4l2n1
路径也是指一种通道,但其中的点线都是不同的,如 P=n1l2n4l3n2
精选编辑ppt
17
(2)短程线、距离和直径
短程线(或称捷径)是指两结点之间的最短路径。 距离是指两结点之间的短程线长度。又称短程 线距离。结点ni与nj之间的短程线距离就是
社会网络分 析的引介
社会网络分析学 科的基本建设
各领域应用研究
学术界的重视:1999年《社会学研 究》杂志发表了有关社会网络分析 的专栏;陆续的其他学术刊物也发 表了一些介绍社会网络分析的文章
学者翻译介绍西方社会网络分析成果;部 分高校尝试开设关于社会网络分析课程; 出版社会网络分析的基础读物或教材,如 刘军的《社会网络分析导论》 ,罗家德著
销售;
4-社会资本,产业链与价值链; 5-文本的意义输出,通过追问调查研究文本的关联和意义; 6-竞争情报分析; 7-语言的关联,符号意义; 8-相关矩阵或差异矩阵的统计分析,类似得到因子分析和
MDS分析; 9-恐怖分子网络; 10-知识管理与知识的传递,弱关系的力量; 11-引文和共引分析;
指网络中所有行动者之间的 全部联结所构成的集合。

第2章 Internet网络概述

第2章 Internet网络概述

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简称金桥网,是由电子工 业部所属的吉通公司主持建设实施的计算机公用网,为国家宏 观经济调控和决策服务。
2.1.3 Internet的组成
Internet是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 络和计算机互连而成的计算机互联网。它连接 各种各样的计算机系统和网络,无论是微型计 算机还是专业的网络服务器,局域网还是广域 网。不管在世界的什么位置,只要共同遵循 TCP/IP协议,即可接入Internet。概括来讲, 整 个 Internet 主 要 由 Internet 服 务 器 ( 资 源 子 网)、通信子网和Internet用户3个部分组成, 其结构示意如图所示。
Internet在中国的发展
目前,国内的Internet主要由九大骨干互联网络组成,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科技网、中国公用计算机 互联网和中国金桥信息网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hinese Education and Research Network,简称CERNET)是由国家计委投资、 国家教委主持建设。其目的是建设一个全国性的教育研究 基地,把全国大部分的高等院校和中学连接起来,推动校 园建设和促进信息资源的交流共享,推动我国教育和科研 事业的发展。网络总控中心设在清华大学。
2.1.3 Internet的组成
2.通信子网
通信子网是指用来把Internet服务器连接在一 起,供服务器之间相互传输各种信息和数据的通信 设施。它由转接部件和通信线路两部分组成,转接 部件负责处理及传输信息和数据,而通信线路是信 息数据传输的“高速公路”,多由光缆电缆、电力 线、通信卫星及无线电波等组成。

Internet的定义 Internet的形成和发展 Internet的组成 Internet的服务 Internet的特点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导论 PPT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导论 PPT

感谢您的聆听!
• “80后”择偶更听“父母命”
• 报告显示,23.8%的单身人士的父母在到处帮他们找对象 ,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
• 报告还显示,“80后”在择偶中更遵从父母的意见,因父母 反对而与恋人分手。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教授蒋永萍分析说, 这说明一方面由于“80”后独生子女居多,经济上尚未独立 ,对父母的依赖性更强,这直接导致他们在择偶中不得不接受 父母的意见。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教材: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阅读与参考书目: 社会研究方法 艾尔.巴比著.华夏出版社.2000 社会研究方法教程 袁方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风笑天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社会研究的统计应用 李沛良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 社会统计分析方法—SPSS软件应用 郭志刚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1.5 理论与社会科学研究的关系
• 演绎过程的基本原理
• 先提出某一理论假设,然后通过演绎推理,作出预言或预测 ,并通过对经验事物的观察来检验预言的正确性。
• 抽象层次
出发点
理论
• 经验层次
观察1
观察2 观察3 观察4
• 归纳过程的基本原理
• 在系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寻找反映社会现象的本质概念, 然后通过在这些概念之间建立起联系而形成理论。
• 多数“剩男剩女”在受访中表示需要接受多种形式的婚恋指导 与援助,他们认为单身的主要原因是社交圈子太窄、自己不够 积极主动、感情受过伤害、不知如何与异性相处等。
• “受访者普遍希望接受婚姻家庭咨询师的婚恋咨询与指导,通 过举办各种形式的恋爱培训班、相亲活动、婚恋咨询等,帮助 他们扩大社交圈子,学会如何在择偶中积极主动,这说明中国 的婚介市场潜力巨大。”田范江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