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生物多样性的环境分析

合集下载

中国云南的地理特征与多样生物资源

中国云南的地理特征与多样生物资源

中国云南的地理特征与多样生物资源中国云南位于中国的西南地区,是一个地理特征丰富多样的省份。

云南的地理特征包括了山脉、高原、河流等多种自然景观,这为云南拥有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提供了独特的条件。

云南地处喜马拉雅山脉的东南侧,被众多山脉环绕。

其中最著名的是横断山脉,它将云南一分为二,形成了东部的低山丘陵区和西部的高山峻岭区。

这种地理条件使得云南的海拔高度差异明显,从而形成了云南丰富的植被。

在低山丘陵区,常见的植被类型是乔木和灌木林。

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土壤肥沃,适宜植物生长。

森林中常见的树木有松树、杉树、柏树等。

同时,这一地区还有许多溪流和湖泊,为各种水生动植物提供了栖息的环境。

而在高山峻岭区,气候条件严酷,植物的适应性更强。

高山上常见的是高寒草甸和高山灌丛。

这里的植物多为矮小且多刺的植物,它们可以在寒冷和恶劣的环境下生存。

而在高海拔地区,如香格里拉和崇善寺等地,因为平均海拔较高,植被更为稀疏,有些地方甚至呈现出荒漠景观。

除了植被的多样性外,云南还拥有丰富的动物资源。

云南是中国境内的物种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其中包括了许多珍稀的物种。

在云南的森林中,可以看到一些独特的动物,如金丝猴、野生象、金丝猫等。

而在高山区,像雪豹、藏羚羊等濒危动物也有所分布。

云南的河流系统也为其丰富的生物资源提供了保障。

云南有长江和澜沧江两大主要河流,数十条支流也纵横交错。

这些水系为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提供了繁衍的生活环境。

而澜沧江还是亚洲重要的源头,源自喜马拉雅山脉冰川的雪水汇聚于此,形成了宽广壮丽的怒江大峡谷,这里是众多珍稀濒危物种的养殖基地。

云南地理特征的丰富多样为其拥有众多生物资源提供了独特的条件。

这也使得云南成为了生态旅游的热门目的地之一。

游客们可以在云南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探索丰富多彩的植被和动物世界。

同时,云南也需要保护好自己的自然资源,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云南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和其地理特征的独特之处。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为保护云南的生物多样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云南的自然资源得以永续发展。

云南(昆明、大理﹑丽江、香格里拉)考察报告

云南(昆明、大理﹑丽江、香格里拉)考察报告

云南(昆明、大理﹑丽江、香格里拉)考察报告一、气候与地理特征云南位于中国的西南部,气候多样,地理特征丰富。

昆明具有春城的美誉,四季如春;大理四季分明,冬季温暖湿润;丽江和香格里拉则因海拔较高,夏季凉爽,冬季较为寒冷。

总体而言,云南的地理特征为高山峡谷、河流湖泊众多,生态系统多样,为生物多样性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二、民族文化多样性云南是中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世居少数民族有25个,其中包括彝族、白族、傣族、哈尼族、壮族等。

这些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传统,如纳西族的东巴文化、傣族的泼水节等。

这些文化传统不仅丰富了云南的文化内涵,也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三、旅游资源评价云南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包括世界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如丽江古城、大理古城、香格里拉等。

此外,云南的自然景观如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石林等也备受游客喜爱。

这些资源为云南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四、经济产业发展云南的经济产业主要包括农业、旅游业和矿产资源开发等。

近年来,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云南的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旅游业已成为云南的重要支柱产业。

然而,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云南的部分地区经济发展仍较为落后。

五、生态环境保护云南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至关重要。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确保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

在实践中,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六、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云南发展的重要支撑。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云南的投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高速公路、铁路和航空等交通网络不断完善,为云南与外界的经济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

同时,通讯、能源和水利等基础设施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七、社会民生状况在社会民生方面,云南的教育、医疗和社保等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通过实施一系列扶贫政策和社会福利制度,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民生福祉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云南哈巴雪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研究

云南哈巴雪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研究

云南哈巴雪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研究作为生态系统服务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生物多样性对维持和提高人类的福利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人类生活空间的不断扩张,已经造成,并正在加速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导致许多生态系统的服务能力降低,对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机会造成了深远的负面影响。

建立自然保护区开展就地保护是生物多样性及濒危物种保护最有效的手段,而充分认识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特征和价值,是保护区管理的理论基础。

云南哈巴雪山自然保护区地处长江上游的滇西北地区,是“西南纵向岭谷区”和“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区位十分重要。

本研究以哈巴雪山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从动、植物物种、群落类型(生态系统)和景观类型多样性3个层次研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分析了生物多样性的特征及其沿环境梯度的空间分异规律,在对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价值及保护区管理现状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探讨了保护区的功能区划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和可持续利用的途径。

通过研究得出的主要结果如下:(1)哈巴雪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保存完整,拥有维管植物123科431属1082种,哺乳动物31科72属102种,鸟类32科186种和两栖、爬行动物动物12科18属27种。

保护区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44种,被列入CITES附录动植物种类50种;另外,在相对狭小的范围内,拥有14个保护区特有种,以及数量较多的滇西北和西南纵向岭谷区特有种,充分显示了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独特性和保护价值。

研究表明,由于海拔因素和面积因素共同影响,不同生态系统类型间物种的丰富度有较大的差异。

维管植物、哺乳动物物种的丰富度与生态系统类型面积成正相关,而鸟类和两栖爬行类动物丰富度与生态系统类型面积的相关性不显著;保护区维管植物丰富度与哺乳动物和鸟类丰富度存在较好的相关性,而与两栖爬行类丰富度的相关性不强。

研究结果还显示,珍稀濒危、特有物种比例最高的是高山生态系统,充分表明其独特性和保护的重要价值。

云南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的梯度分析

云南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的梯度分析
第4 2卷
第 5期
西





V0 1 . 4 2 No . 5 oc t . 2 01 3
2 0 1 3年 1 0月
J o u r n a l o f We s t Ch i n a F o r e s t r y S c i e n c e
云 南 生物 多 样性 分 布 格 局 的梯 度 分 析
最低海拔 、平均 降水量 、经度 、最冷月 N D V I 为生物 多样 性最具决 定意义 的主变量 ,其他变 量为协 变量 ; ( 3 ) 研究发现经度对 生物 多样性 的决定性作用 比纬度更加显著 ,是通过蒙特卡洛检验具有显 著意义的一个环境梯 度。 相关研究结果对 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i生物多样性 ;经度地带性 ;纬度地带性 ;环境 ;梯度分析 ;云南
F o r e s t r y A d mi n i s t r a t i o n ; Y u n n a n P r o v i n c i a l K e y L a b o r a t o y r o f C u l t i v a t i o n a n d E x p l o i t a t i o n o f F o r e s t P l a n t s , K u n m i n g Y u n n a n 6 5 0 2 0 1 , P . R . C h i n a )
李昊 民 ,喻庆 国 ,王 娟 ,李 宁云 ,杨 宇 明
( 1 .西 南 林 业 大 学 ,云南 昆明6 5 0 2 2 4 ;2 .云南 生 物 多 样 性 研 究 院 ,云 南 昆明 6 5 0 2 2 4;
3 .国家 高原湿地研究中心,云南

云南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云南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Ke o ds: yW r Yun n; o ve st st to na bidi r iy; iua in
生物 多样性 是地球 上 的生命有 机体 几十亿 年发
展进 化 的结 果 , 是地 球 生命 的基 础 。人 类 的发 展 归
县怒 山山脉梅 里雪 山 , 主峰卡 格博 峰海拔 6 4 m; 其 70 最低 点 在与越 南交界 的河 口县境 内南溪 河与元 江汇
山东 林 业科 技
21 0 0年第 2期
总 17 8 期
S NX) G F E T CE C NDT C NO O Y HA I N OR S RYS IN EA E H L G
2 1. o2 00 N .
文 章 编 号 :0 2 2 2 ( O 0 0 — 0 0 — 0 10 — 7 4 2 1 ) 2 10 4
云 南 生物 多样 性 的现 状 及 发展 前 景
陈 勇¨ , 安 科 张 , 辉
(. 南 林 学 院 资 源 学 院 , 南 昆 明 6 0 2 ;. 南 林 业 调 查 规 划 院 昆 明分 院) 1西 云 52 4 2 云
摘 要 : 我 国云 南 的动 物 资源 、 物 资 源 , 态 系统 类 型 , 种 遗 传 资 源等 进 行 的 分 析 研 究 , 述 了 云 南 生 物 多样 性 丰 富 对 植 生 物 论 性 和特 有性 等 组 成 特 征 , 并分 析 了云 南 生 物 多样 性 现 在 存 在 的 问题 , 出相 应 的 保 护 对 策 , 且提 出 了 关 于 云 南 生 物 多样 性 提 并
Ab ta t A n m a e ou c s,plnt e our e n c s s e y s i un n pr vi e we e s ude s r c : i lr s r e a r s c s a d e o y t m t pe n Y na o nc r t id. The pa e s us e p r dic s d

近三十年云南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回顾

近三十年云南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回顾

云南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在中国乃至世界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具有重要地位。

我国自1992年加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以来就积极履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义务,云南作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个缩影,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取得了卓越成效。

回顾云南近三十年的保护历程,不仅是对云南在该项工作上的肯定,也是对云南在未来发展中的鞭挞和鼓励。

一、近三十年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的主要成效1.生态系统日趋完善,发展质量稳中向好1958年云南省建立了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这是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地,自此全省开启了自然保护大发展。

截至目前,云南建有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基地等11类自然保护地362处,全省自然保护地面积多达549.58万公顷,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4.32%,有效保护了全省90%的生态系统以及85%的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以及绝大多数重要的自然遗迹,生物多样性和原先退化的生态系统也得到了有效恢复[1]。

近年来,云南省积极以重大生态工程为抓手,加速推进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

云南根据2020年国家发改委和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的《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指示,逐步将单项工程逐渐转变为全方位、全过程的综合性工程,形成了生态系统修复工程体系,并努力向复合型、区域化、协同性、多元化生态系统修复工程转变。

此外,云南省在原有的生态系统基础上建立了全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制定了《云南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构建了“三屏两带六廊多点”国土生态安全新格局,加快推进美丽云南建设。

2.物种保护种类增多,保护体系更加完善云南省生态环境厅联合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在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动物研究所以及西南林业大学等单位和机构的支持下,收集整理了我国自1992年加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以来发现的所有物种,汇集成了《云南新物种新记录名录(1992—2020)》[2]。

云南省野生生物多样性概况

云南省野生生物多样性概况

云南省野生生物多样性概况
简介
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一个生态多样性丰富的地区。

该省拥有大量珍稀的野生生物物种,包括动物和植物。

这份文档将对云南省的野生生物多样性进行概述。

动物多样性
云南省是中国动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这里栖息着许多珍稀物种,如云南金丝猴、白眉长臂猿和云南滇金丝猴等。

此外,该省还是许多鸟类的重要栖息地,如白头鹤、黑颈鹤和红脚鸭等。

这些动物种群的存在对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自然环境至关重要。

植物多样性
云南省也是中国植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该省境内分布着大量的植物物种,其中许多都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

云南省是中国重要的竹类和草本植物生产基地之一,如云南竹和石头
竹等。

此外,该地还有许多珍稀的草本植物和树木,如银杉、中国黄杨和汉泉杜鹃等。

保护和挑战
云南省政府致力于保护和维护该地区的野生生物多样性。

自然保护区的设立和管理是保护野生生物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如非法狩猎、生境破坏和气候变化。

这些威胁对于云南省的野生生物多样性带来了潜在风险。

结论
云南省拥有丰富的野生生物多样性,包括众多珍稀的动植物物种。

保护和维护这些物种的生存环境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自然环境至关重要。

云南省政府应继续加强保护工作,采取措施减少威胁并促进可持续发展。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云南生物多样性的环境分析

云南生物多样性的环境分析

云南生物多样性的环境分析第三次讨论稿(2009-11-22)自然地理讨论稿第二小组组长:刘韬一、云南的生物多样性(发言人:周祎)云南是一个有着“植物王国”,“动物王国”美誉的地方,其来源即是指云南的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

1.生态系统多样性云南的陆生生态系统几乎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陆生生态系统类型,主要有森林、灌丛、草甸、沼泽和荒漠等。

云南的六大水系(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伊洛瓦底江、红河、珠江)和“九大”高原湖泊(滇池、洱海、抚仙湖、泸沽湖、阳宗海、异龙湖、程海、杞麓湖、星云湖)构筑了云南淡水生态系统的基本框架,并且反映了中国淡水生态系统的特殊性。

2.物种多样性云南省各种分类群物种种数均接近或超过全国的一半以上,其中已知高等植物426科、2592属、17000多种,科、属、种分别占全国的88.4%、68.7%、62.9%。

此外,云南的珍稀物种资源也非常丰富,占了全国的67.5%,居第一位,列为国家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151种,占全国总数的42.6%;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199种,占全国总数的59.4%,其中亚洲象、野牛、绿孔雀、赤颈鹤等23种在我国仅云南独有。

3.云南生物多样性的特点一是丰富性,云南各类物种种数均接近或超过全国的一半以上,特别是野生稻、野生茶树、花卉以及药物资源等都是未来云南、中国乃至世界发展持续农业极为重要的资源基础;同时,云南生态系统类型多样而独特,堪称世界生态类型的缩影。

二是独特性,云南的生物多样性是全球所不可替代的,它是我国特有属分布最多的地区之一,还拥有一大批物种孑遗种、独特种和古老种,全球仅西畴小桥沟有7棵桦盖木、仅巧家有36棵白皮五针松;被国际社会认为仅次于大熊猫的珍稀物种———滇金丝猴,虽经多年的保护现也仅有11个种群870多只。

三是脆弱性,云南由于云南特殊的地形地貌、复杂的气候环境,确实导致云南物种多,但种群稀、数量少,分布区域小,没有像草原生态系统和典型森林生态系统那样的多级食物网结构,并且相互间的捕食关系单一,所以生态适应能力很低,对外界的干扰非常敏感,遇有自然灾害或人为干预和破坏,很容易使该地的物种陷入濒危境地甚至灭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生物多样性的环境分析第三次讨论稿(2009-11-22)自然地理讨论稿第二小组组长:刘韬一、云南的生物多样性(发言人:周祎)云南是一个有着“植物王国”,“动物王国”美誉的地方,其来源即是指云南的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

1.生态系统多样性云南的陆生生态系统几乎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陆生生态系统类型,主要有森林、灌丛、草甸、沼泽和荒漠等。

云南的六大水系(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伊洛瓦底江、红河、珠江)和“九大”高原湖泊(滇池、洱海、抚仙湖、泸沽湖、阳宗海、异龙湖、程海、杞麓湖、星云湖)构筑了云南淡水生态系统的基本框架,并且反映了中国淡水生态系统的特殊性。

2.物种多样性云南省各种分类群物种种数均接近或超过全国的一半以上,其中已知高等植物426科、2592属、17000多种,科、属、种分别占全国的88.4%、68.7%、62.9%。

此外,云南的珍稀物种资源也非常丰富,占了全国的67.5%,居第一位,列为国家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151种,占全国总数的42.6%;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199种,占全国总数的59.4%,其中亚洲象、野牛、绿孔雀、赤颈鹤等23种在我国仅云南独有。

3.云南生物多样性的特点一是丰富性,云南各类物种种数均接近或超过全国的一半以上,特别是野生稻、野生茶树、花卉以及药物资源等都是未来云南、中国乃至世界发展持续农业极为重要的资源基础;同时,云南生态系统类型多样而独特,堪称世界生态类型的缩影。

二是独特性,云南的生物多样性是全球所不可替代的,它是我国特有属分布最多的地区之一,还拥有一大批物种孑遗种、独特种和古老种,全球仅西畴小桥沟有7棵桦盖木、仅巧家有36棵白皮五针松;被国际社会认为仅次于大熊猫的珍稀物种———滇金丝猴,虽经多年的保护现也仅有11个种群870多只。

三是脆弱性,云南由于云南特殊的地形地貌、复杂的气候环境,确实导致云南物种多,但种群稀、数量少,分布区域小,没有像草原生态系统和典型森林生态系统那样的多级食物网结构,并且相互间的捕食关系单一,所以生态适应能力很低,对外界的干扰非常敏感,遇有自然灾害或人为干预和破坏,很容易使该地的物种陷入濒危境地甚至灭绝。

二、生物多样性形成成因及演化从地球演化角度来看。

(发言人:刘韬)地壳运动————小区域气候形成决定植被提供动物的生境总论:由于生物都有其生境,所以如此多的生物物种也反映了其生境的多样性。

自地球上有生命以来, 在云南省漫长的地质构造运动过程中, 形成了云南省现代自然环境中姿态各异和不同进化等级的生物系列。

这些生物生活在不同的生境中, 当生物种群受到的环境压力不断增大, 达到不能承受的程度时, 生物就发生扩散或迁移。

特别是第三纪末喜玛拉雅造山运动后, 横断山脉形成和云贵高原的抬升, 云南省的自然生态环境便与邻近的地区发生分异。

在山地、高原和河谷中, 产生了不同坡向及山地的垂直高度上生物类群的明显变化。

在这些变化中, 既有纬度、经度变化, 又有垂直高度变化等。

由于这些变化引起了云南省气候的区域差异, 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水平和垂直气候带, 如热带(河谷) 、亚热带(中山) 、温带(亚高山) 和寒带至荒漠带(山颠永久积雪带) 等若干气候带。

气候带的变化又导致了云南省生物类群的分化, 气候类型的改变, 出现了水平范围内各种各样的植被类型, 或植被的垂直带状分布。

下主要从地貌因子和气候因子两方面来进一步说明云南生物多样性的成因。

地形因子(发言人:刘蜀鄂)从整个位置看,云南北依广袤的亚洲大陆,南连位于辽阔的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东南亚半岛,处在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控制之下,又受西藏高原区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复杂多样的自然地理环境。

云南的地貌,以云南元江谷地和云岭山脉南段的宽谷为界,云南全省大致可以分为东西两大地形区。

东部为滇东、滇中高原,称云南高原,属云贵高原的西部,云南平均海拔在2000米上下。

云南这里主要是波状起伏的低山和浑圆丘陵,发育着各种类型的岩溶地貌,西部为横断山脉纵谷区,高山与峡谷相间,云南地势雄奇险峻,其中以三江并流最为壮观。

一般来说,云南西北部海拔在3000米~4000米;西南部海拔在1500米~2200米;靠边境地区地势渐趋和缓,海拔只在800米~1000米,个别地区下降至500米以下,是云南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之所在。

总的来说,云南是一个多山的省份,但由于盆地、河谷、丘陵,低山、中山、高山、山原、高原相间分布,各类地貌之间条件差异很大,类型多样复杂。

全省土地面积,按地形看,山地占84%,高原、丘陵约占10%,坝子(盆地、河谷)仅占6%。

全省127个县(市、区)及东川市共128个行政单位中,除昆明市的五华、盘龙两个城区外,山区比重都在70%以上,没有一个纯坝区县。

断陷盆地星罗棋布。

云南这些盆地又称“坝子”,地势较为平坦,有河流通过,土壤层较厚。

地形因子的影响机理: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下,地形因子主要通过对光、温、水和营养等生态因子进行空间再分配,不同地形因子组合所形成的生境条件多样,这一方面影响生物的分布,另一方面还能促进生物生态类群的分异。

山区地形中的坡度、坡向、河谷、山顶等的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云南生物多样性的形成,除此之外,山地还有由冷湖效应、焚风效应和局地环流等气候现象。

它们与海拔高度以及坡向等因素相互叠加,导致了山区生境极为多样,为多种多样的生物种类提供了生存空间。

同时,高大的山体,既可以是物种传播的障碍,同时山区的一些河谷,又可能是不同区域特物种交流的通道。

气候因子云南气候由于大气环流的影响,冬季受干燥的大陆季风控制,夏季盛行湿润的海洋季风,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具有低纬气候、高原气候季风气候的特征。

省内各地由于地形复杂、海拔高度差异悬殊,致使各地气候千差万别。

省内从南到北出现北热带、南亚热带北亚热带、高原气候区(北温带)等七种气候带类型,囊括了相当于我国南从海南岛、北至黑龙江的所有气候类型(图2) ,气候类型的多样性为全国之最。

云南有湿润、丰湿润、半干旱三种水份类型区。

在低纬度、高海拔地理条件综合影响下,受季风气候的制约,形成了云南四季温差小、干湿季分明,垂直差异显著的低纬高原季风气候的特点。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温年较差小;降水充沛、干湿分明,分布不均,再加上云南平均海拔高,空气清净,光质好,日照时间长,太阳能资源丰富。

气候因子的影响机理:由此特殊的地理环境、多样化的气候类型决定了与之适应的生物多样性,这是生命孕育、延续、进化的自然选择与适应的结果。

多样化的气候和生态系统类型孕育了丰富的生物物种,云南成为地球上一个不可多得的绿色宝库和物种基因库,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之称。

总之, 云南省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根本原因, 在于云南省复杂多样的自然生态环境蕴育了千姿百态的生物,由各种生物种群及生物群落构成了各类生态系统和生态景观。

在漫长的地质变化中, 生物和生物群落不断通过自身的演替和进化, 改变和塑造着云南省的自然环境,而云南省复杂多样的自然生态环境又深刻地影响和改造着生物的多样性。

云南气候类型的多样化,造就了繁多的生物种类。

三、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发言人:马林)生境的破坏。

由于过度垦荒、垦殖、超载放牧等人类活动的加剧,许多野生动植物受到“岛屿化”、“生境破碎化”的影响,加之水土流失、江河断流、湖泊干涸、湿地萎缩,其适宜生境范围越来越小,致使物种急剧减少甚至灭绝。

据记载,我省原有野生稻分布点105个,2003年调查时只有30个,有75个点的野生稻已经绝迹,近年新发现了10个疣粒野生稻新分布点,现存的野生稻分布点共40个,其中普通野生稻1个、药用野生稻2个、疣粒野生稻37个。

不合理的开发利用。

上世纪60-70年代,云南出口豹猫皮5000-10000张,后来就连产皮大户文山也无皮可采了。

滥捕、滥猎、滥渔、滥挖、滥采、滥伐等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不仅对物种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还降低了生态系统保持养分、水分和表土的能力,破坏了生态系统为人类服务的能力,加重了生态危机。

环境污染。

工业废渣和生活垃圾的随意倾倒,农药和化肥的大量施用,生产污水和生活废水的肆意排放,使土地和水质不断恶化,破坏了生物物种,特别是水生脊椎动物和湿地鸟类赖以生存的栖息环境,导致许多种类在云南境内绝迹,或种群数量减少。

比如,上世纪60年代期间,白琵鹭曾以10多只或数十只结群在滇池边的沼泽地中越冬,近10多年的多次观察已经没有发现。

外来物种的入侵。

云南的生境多样性使得外来物种极易找到适宜的生存环境,紫茎泽兰、水葫芦等外来物种已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美洲斑潜蝇对农业生态系统形成了极大威胁。

盲目引进四大家鱼、银鱼等10多种鱼使得云南1/3的鱼种日趋减少或濒临灭绝,湖泊鱼类濒危种更高达2/3。

滇池原产鱼类25种,如今只剩2种,基本上被长江中下游湖泊鱼类区系所代替。

四、总结1.生物多样性在人类的干预下,会发生许多变化,如物种减少,灭绝等。

2.但同样在人类的调节下,我们能改善生物多样性的生境,从而保护生物多样性。

3.人与自然应该各谐相处,共同发展。

4.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的、间接的、潜在的等多方面的价值,归纳起来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价值,在自然界中生物多样性维系着物质的循环、能量的转换、环境的净化、土壤的改良、水源的涵养、水土的保持以及小气候的调节等,同时还对生物进化和自然演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是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生物及其环境多样性的基础上的,生物多样性是文学艺术创造和科学技术发明的重要源泉之一,文化多样性亦成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是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各种生命资源的汇集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它为人类提供了食物、工业原料、医药等来源,还为人类提供了提高农业生产力的机会。

但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改变的,所以我们应充分理解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稳定做出的贡献,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为可持续发展出一份力。

不要在若干年后,人们通过把生物统统放到展览馆或者设立“城市保护区”里达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目的。

那时,人类将自己演绎由生物因素造成的2012。

生物多样性的环境成因分析框架:一、生物多样性的总体介绍生物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

生物与环境是相互适应与相互影响的生物的多样性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环境的多样性。

先归纳生物多样性的特点。

二、生物多样性的特点可以看出,其与云南独有的环境有关密切的关系,接下来,我们从环境的角度探讨环境成因接上一节,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

三、环境成因:(解释选取地形因素与气候因素的原因)●整体看●地形因素东西界分别介绍、海拔分区、山地特点、地貌类型多样●气候因素大气环流、下垫面、太阳辐射所以我们应该注重保护环境,爱护环境,为生物的多样性创造生存条件和演化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