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A
2024年能源数据介绍

能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而2024年的能源数据对于了解过去、分析当下以及预测未来的能源趋势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以1200字以上为您介绍2024年的能源数据。
1.全球能源消费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2024年全球能源消费总量为13.7亿吨标准煤当量(约为169亿吨油当量),相当于2024年的1.1%增长。
这主要得益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以及工业化进程的推进。
2.能源消费结构3.可再生能源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速度迅猛。
202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的总装机容量达到1978吉瓦,其中,风能和太阳能是最主要的两类可再生能源。
2024年,风能发电容量增加了63吉瓦,太阳能发电容量增加了47吉瓦。
不仅如此,水电和生物能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分别增加了29吉瓦和5吉瓦。
4.温室气体排放能源消费与温室气体排放密切相关。
2024年的能源消费导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了328.7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排放量达到了97.6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占全球总量的29.7%。
而美国、印度、俄罗斯和日本分别排名第二到第五位。
5.能源安全与能源效率能源安全和能源效率是能源领域的重要议题。
从能源供应依赖性来看,2024年,全球石油供应依赖性为31.1%,天然气为26.8%,煤炭为29.2%,核能为4.6%,可再生能源为6.3%。
此外,2024年全球的能源强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所消耗的能源)也有所下降,表明全球能源效率在提高。
6.新能源交通2024年,全球对新能源交通的投资达到了约330亿美元。
电动汽车是新能源交通领域最受关注的技术之一、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2024年全球电动汽车保有量达到112万辆。
7.能源价格2024年是全球能源价格波动的一年。
石油价格下跌是主要的一个特征,进而影响了天然气和煤炭的价格。
然而,可再生能源的价格却呈现下降的趋势。
2024年,全球风能和太阳能的发电成本都下降了约10%。
总结:2024年能源数据显示,全球能源消费总量继续增加,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速度迅猛。
教育英文缩写

教育英文缩写【篇一:教育英文缩写】民小编说 pisa、stem、oecd、nclb......是不是感觉陌生而又熟悉,这些高频教育缩写是不是让你应接不暇、眼花缭乱的感觉?不要心急,迷茫的状态即将过去,跟小编一起揭开其面纱吧!1、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全称: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简介:pisa是一项由oecd组织的大型学生学习质量比较研究项目。
pisa的测试对象为各国正在学校就读的15岁少年,以卷面方式从阅读能力、数学能力和科学素养等三个方面进行测试,2012年以后测试内容新加财经素养,以了解各国初中学生,是否具备了未来生活所需的知识与技能。
2009年与2012年中国上海代表中国夺冠。
2015年pisa测试有北京、上海、江苏和广东四个省(市)参加。
2、timss:国际数学和科学评测趋势全称:third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简介:timss是由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iea)发起和组织的国际研究和评测活动,主要测试四年级和八年级学生的数学与科学学业成绩,以及达到课程目标的情况,目前,中国大陆没有参加项目测试,2012年12月10日,四年一届的timss项目中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参与其中,并取得骄人成绩。
3、sat:学术能力评估测试全称: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简介:sat成绩是世界各国高中生申请美国名校学习及奖学金的重要参考。
目前,如果高中生要申请美国的顶尖大学,除了要提供toefl这样的语言能力考试成绩以外,90% 的学校要求参考学生的sat 成绩,因为它是美国大学所能够得到的唯一可以比较来自不同地区和学校学生能力的成绩。
sat考试分为两部分:satⅠ推理测验和satⅡ专项测验。
sat1主要测验考生的写作、阅读和数学能力;sat2涉及数学、物理、化学及生物等科目。
(3)国际能源署(IEA)单位换算

(3)国际能源署(IEA)单位换算注:目前国际能源署和联合国统计部采用的吨油当量,规定为10kCal净热值(相当于41.868q).体积当量1bbl(~)=42USgallons(美加仑):约159L(升)1m(立方米)=35.315ft(立方英尺)=6.2898bbl(桶)电力1kW?h(千瓦小时)输出电力=3.6MJ(兆焦)=约860kCal(千卡)典型的平均换算因子1t(吨)原油=约7.3bbl(桶)1t(吨)天然气液体=45GJ(吉焦净热值)1000scm(基准立方米)天然气=-36GJ(吉焦净热值)lt(吨)铀(轻水反应器,开式循环)=l0000-16000toe(吨油当量)lt(吨)泥炭=0.2275toe(吨油当量)lt(吨)燃料木材=O.3215toe(吨油当量)1kW?h(一次能源当量)=9_36MJ(兆焦)=约2.236MCal(兆卡)注:实际值随着国家和时间而变化,因为四舍五入,其总数与各部分相加不一定符合.(3)国际能源署(1EA)单位换算lrrJ:lGCal:1Mtoe=1Mbtu=lGWh=1kg1t1lt(长吨)1st(短吨)lib(磅)TJl4.1868~l04.1868~101.055l×10-33.6kg11O0O907.20.454能源的常用换算表GCal238.8l100.252860Mtoe2.388~1010-712.52~l0_88.6×10-5质量的换算表t0.00l11.0160.90724.54~10-4lt9.84~10.4O.98410.8934.46x10MBtu947.83.9683.968~lOl3412st1.102x101.10231.12O15.0xl0_4GWh0.27781.163~102.93l×10-41lb2.20462204.6224O.O20oo.01至呈旦鱼璺堕曼丝亟圈体积的换算表USgalUKgalbblftLm31USgal(美加仑)=10.93270.023810.13373.7850.O0381UKgal(英加仑)=1.20110.028590.16054.5460.0045lbb(桶)=42.034.97l5.615159.00.1591ff(立方英尺)=7.486.2290.1781128.30.02831L(升)=0.26420.2200.00630.035310.0011m(立方米)=264.2220.06.28935.31471000.0l质量或体积换算为热量的换算表(总热值)天然气液化天然气挪威荷兰俄罗斯阿尔及利亚MJBtuMJBtuMJBtuMJBtuMJBtulm.=40.O03791242.5l4029035.403355037.833585539.1737125lkg:54.405156052.624987045.194283054.425167550.5647920注:指在15℃天然气的换算系数表(1)Sere(基准立方米)与Nero(标准立方米)ScmNamlSem=10.948lNam=1.0551注:Scm(基准立方米)是在15.C和760mmHg测量的;Ncm(标准立方米)是在0~C 和760mmHg测量的.(2)液化天然气与气态天然气LN(t1tLNG:1lmLNG=0.45lScm*=7.35x10-4注:1Sem(基准立方米)--40/VlJLNG/mSem2.22136016151.626x1001§圈稽诼西鲥鑫ENERGYP0LlcYREsEARcH2∞8.6 (4)BP公司原油总热值(GCV)与净热值(NCV)注:NCV=NetCalorificV alueGCV=GrossCalorificV aluetkLbblUSgalt,y1t(吨):11.1657-33307.861kL(千升)=0.858116.2898264.17lbbl(桶)=O.13640.159l421USgal(美加仑)=0.003250.00380.023811bbl/d(桶/日):49.8注:以世界平均重量计.石油产品bbl换算成t吨换算成bblkL换算成tt换算成kL液化石油气lbbl=0.086tit=l1.6bbllkL=0.542tlt=1.844kL 汽油lbbl:0.118tIt=8.5bbl1kL=0.740tIt=1.35lkL煤油lbbl=0.128tIt=7.8bbllkL=0.806tIt=1.240kL柴油lbbl=0.133tIt=7.5bbllkL=0.839tIt=1.192kL燃料油lbbl=0.149tit=6.7bbllkL=0.939tIt=1.065kL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I_NG)bcm天然气bcf天然气MtoeMtLNGTBtuMboelbcm(10亿立方米)天然气=135I30.900.73366.29lbcf(10亿立方英尺)天然气=0.028l0.0280.0211.030.18 1Mtoe(1百万吨油当量)=1.11139.210.80540.47-33lMt(1百万吨)LNG=l_3848.71.23152.08.681TBtu(1万亿百万英热单位):0.0280.980.0250.2l0.17 Mboe(1百万桶油当量):O.165.610.140.125.81 ENERGYPoLlcYREsEARcH200Bl6秘缛踟蠡。
国际能源署发布《2022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报告

国际能源署发布《2022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报告国际能源署发布《2022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报告近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了期望引起全球关注的《2022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报告。
该报告提供了对全球各国在过去一年中的二氧化碳排放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评估。
根据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再次创下了历史新高,为40亿吨。
这一数据意味着与2019年相比,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了约4%,明确表明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仍然严重。
报告指出,亚洲地区的排放量占全球总量的一半以上,仅中国一国便贡献了全球总排放量的30%。
美国和印度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三,但排放量也分别超过了全球总量的10%和7%。
相对而言,欧洲地区的排放量逐渐减少,但仍占全球的15%。
报告还对各地区的能源消费情况进行了分析。
亚洲地区的能源需求增长最为迅猛,尤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对能源的大量需求,进而增加了温室气体排放。
相反,欧洲地区的能源需求保持相对稳定,得益于能源效率的提高以及对可再生能源的大力发展。
报告也提到了可再生能源在二氧化碳减排中的重要性。
虽然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逐渐增加,但其在全球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仍然较小,仅约占30%。
报告呼吁各国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投资和发展,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提高能源转型的速度。
针对报告中的数据和评估结果,国际能源署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和政策推荐。
首先,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其次,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推动清洁能源的普及和可持续发展。
此外,加强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也是至关重要的。
总体而言,《2022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报告提醒我们,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仍然存在,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解决。
应在政策层面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支持和发展,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并加强全球合作,共同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和减排目标的实现。
只有通过全球合力,我们才能为下一代创造一个更清洁、更可持续的未来综上所述,《2022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报告揭示了亚洲地区能源需求迅猛增长以及欧洲地区能源需求相对稳定的情况。
有关能源的国际组织

【石油输出国组织】 英文简称OPEC(Organization ofthe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1959年和1960年两度出现的石油价格大幅度下跌,迫使石油输出国家采取统一行动,共同对付西方石油公司。1960年9月,由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委内瑞拉和伊朗5国发起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
【世界能源会议】 英文简称WEC(World Energy Con-ference)。创建于1924年,为非政府组织,原名世界动力会议(World Power Conference),1986年改现名,总部设在伦敦。世界能源会议的行政机构是国际执行委员会,1985年我国成为执委会委员。世界能源会议的宗旨是促进能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包括;探讨能源资源的开发、生产、输送、转换和利用方法;研究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收集和发表上述有关数据。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 英文简称IPCC(Inter-governmem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鉴于燃烧化石燃料等原因产生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的问题已引起全世界的普遍关注。1988年11月,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共同组建了这一国际性监督组织。1988年12月6日,第43届联大通过决议确认该委员会为讨论全球气候变化的国际组织。它设有科学评价、影响评价和对策建议三个组。该组织的活动已成为面向21世纪的能源政策和环境政策的指南。
【国际原子能机构】 英文简称IAEA(International Atomic Eneogy Agency)。根据1954年第9届联合国大会决议,于1957年成立的专门致力于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国际机构。总部设在维也纳,现有113个成员国。主要活动有:向成员国提供技术援助;与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订立“保障协定”,确定技术援助项目不被用于任何军事目的;研究制定核能利用的安全条例;并向世界各国推荐采用;与成员国或专门机构共同进行科学研究;召开科技会议,建立信息网络,出版书刊。1984年1月1日,我国成为该机构的正式成员国。
国际能源署(IEA)--工业能源管理项目

目录
鸣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内容概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引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什么是工业能源管理项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 驱动因素和支持机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 能源管理项目的重要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 克服工业能效中的障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 能源管理体系的收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 鼓励能源管理体系的应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 如何开展能源管理项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 规划.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2 实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 监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7 评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1 结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4 从现有能源管理项目中汲取的主要经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4 倡导国际对话和知识共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5 能源管理项目的“政策途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6 附录1. 案例研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8 能源管理自愿性节能协议:爱尔兰、瑞典和丹麦案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8 澳大利亚能效机遇项目:展现了工业行业咨询、合作和持续学习的重要性. . . . . . . . . . . . . . . . . . 58 欧洲复兴开发银行在工业中推广能源管理体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3 附录2. 能耗跟踪工具和节能潜力识别工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7 术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0 参考文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2
如何设计单元学习中的表现性评价,实现教学评一体化

如何设计单元学习中的表现性评价,实现教学评一体化素养本位单元设计需配套评价。
斯坦福大学SNAP所设计的嵌入教学的评价模式为我们呈现了单元评价设计的基本步骤与关键要素。
IEA的基本设计理念是通过嵌入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表现性评价,以促进学生相关学科实践能力和学科大观念的发展。
这与我国素养本位的单元设计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IEA依据美国《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NGSS)的核心目标清晰界定单元评价的总体目标,并通过表现性任务和评分规则落实评价的整体设计。
基于此,IEA运用单元评价为学生学习经历的设计与教师教学支持的设计提供指南与及时性反馈。
作为单元设计的有机构成,嵌入教学的单元评价实现了“教-学-评”的一致性。
01单元评价如何设计素养本位的单元评价设计需要依据组织单元的统摄中心与单元目标等,设计真实情境下的综合性单元评价任务,并运用评分规则支持教与学的改善。
IEA为我们呈现了单元评价设计的一套程序,包括确定目标、构建表现性任务和制订评分规则等。
一、确定单元评价的目标单元评价的目标是我们期望学生能表现出来的学习成果,是设计表现性任务和评分规则的重要依据。
素养本位的单元评价要检测的是居于单元核心的、需要学生获得持久理解的目标。
在IEA的单元评价设计中,它首先依据NGSS确定了单元评价的总体目标,以及下设的三维评价目标,包括科学与工程实践(Science and Engineering Practices,简称SEP)、学科大观念(Disciplinary Core Ideas,简称DCI)和跨学科概念(Crosscutting Concepts,简称CCC)。
评价目标的设计通常需要满足如下标准:第一,目标应当包含多个维度的学习成果;第二,目标应该是可检测、可观察、明确的表现;第三,目标应当支持学生对真实情境的意义建构;第四,目标应该是单元教学中的学习重点。
在美国初中学段“生态系统”这一单元中,IEA从NGSS中确定了该单元评价的总体目标(表1),即“分析和解释数据,为生态系统中资源可用性对生物体和生物体种群的影响提供证据。
iea的分类

iea的分类(原创实用版)目录1.IEA 的概述2.IEA 的分类标准3.IEA 分类的具体内容4.IEA 分类的应用正文一、IEA 的概述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简称 IEA)是一个跨国政府组织,成立于 1974 年,旨在促进全球能源合作和可持续发展。
IEA 成员国主要包括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其主要任务是确保可靠、清洁和可持续的能源供应,同时提高能源效率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二、IEA 的分类标准IEA 根据成员国的能源供应和消费情况,将其分为三个类别:1.消费国:这些国家主要是能源消耗大户,如美国、中国、日本等。
2.生产国:这些国家主要是能源出口国,如沙特阿拉伯、俄罗斯、伊朗等。
3.转换国:这些国家在能源供应和消费方面都有一定比例,如德国、法国、英国等。
三、IEA 分类的具体内容IEA 将成员国分为以下三个类别,主要是根据其在全球能源市场中的角色和地位:1.消费国:这些国家的能源消费量较大,但在能源生产方面相对较弱。
他们主要依赖进口来满足国内能源需求。
2.生产国:这些国家在能源生产方面有较大优势,能源出口量较大。
他们通常是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的成员国。
3.转换国:这些国家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面都有一定比例,既能生产也能消费。
他们在全球能源市场中扮演着多元化的角色。
四、IEA 分类的应用IEA 的分类对全球能源市场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各国了解自己在全球能源市场中的地位,从而制定合适的能源政策。
此外,这种分类还有助于促进国际能源合作和协调,共同应对能源领域的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满足 其 法定 的需 求 量 ,为紧 急状 况 的储备 ,它们 一般 都是 成本 分 担 的合作 形 武。 政府 储备 和 代理 储备 通 常被 称 为公 共储备 。 公 司 的 义 务 储 备 :所 有 的
l A成 员 国都 将公 司储备 作 为 应 E
在 lA 成 员 国 内有 1 E 1个 国 家 拥有 政府 或政府 可 以控 制 的代 理 石 油储 备 ,最 大 的三个 储备 系 统在美 国 、 日本 和德 国, 三者合 计
大 约 占 l A 公 共 储 备 总 量 的 E
12 储 备 的组 合方 武 . 各 国对 这三 种 类型 的储备 有 不 同的选择 组合 ,大致 可分 为 以
下 四种组台 方 式 :
() 1 只有公 司储 备 1 石油净进 口国 : 大刺 1个 澳 亚 ; 地 利 、比利 时、 奥 希腊 、意大
9 % 以上 。近年 来 , 国 、 国和 0 美 德 意 大 利 的 政 府 储 备 在 减 少 或 消
对危机 的一部 分储 备 ,而且 多数
1 4中田毒 潺 0 亡 2 2年第 4期 0
维普资讯 http://www.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利、 卢森堡、 新西兰、 葡萄牙、 瑞
士、 瑞典和 土耳 其 。 3个 石 油净 出 口国 : 加拿 大 、 挪威 和英 国 ( )公 司和政 府储 备组 合 方 2
19 9 9年 的 8 。 %
lA 的 石 油安全 紧 急对策 体 E
系 由动用储 备 、 限制 需 求、 放备 释 用 油 田生产 和 转换燃 料 四项措 施
构成 。 后 两项措 施 因资 谭条 件 只 能在 少 数成 员 国 中实 施 。
1 动用储 备 1 1 储 备 类型 .
是相 当有 限的 ,但 是有 助 干平 缓
品。工业储 备 倾 向较高 比例 的油
品,可 以用 来快速 调 节消 费 市场 的季 节波 动 。 2 限制 需求
2个 石 油净 进 口国 : 日本 和
美 国 ( )公 司和代 理储 备组 合 方 3
式
需 求 限制 指 的是在 石 油危机 期 间短期 内可做 到的 节油措 施 。 主 要 可 在 以 下 三方 面 努力 去 做 : ( ) 员和 公 共宣传 ; 2 管理和 1动 ()
现 在 还没 有行使 这个权 力 。加拿 大、 捷克 、 威和匈 牙利 没有 要求 挪 石 油公 司义务储 备 的法定权 力 。 1 6个成 员 国家 ( 奥地 利 、 比利 时、 丹麦 、 兰 、 国、 腊 、 大利 、 芬 法 希 意 日本 、 森堡 、 西兰 、 卢 新 葡萄 牙 、 西 班 牙 、 士 、 典 、 耳其和 英 国) 瑞 瑞 土 法律 提 出 了对 没有 完 成义务 储备 的 石油公 司实 施惩 罚。 同时 , 多数 成 员 国 的法律保证 政 府 可 以控 制
维普资讯
l E A各国 石 的 油
安 全应急 策体 _ 对 系k / f、 ,I _ 一 ・ ・ 。
石 安 紧对体 的要 容 对 的施 油 全 急 策 系主 内及 策 实
中国社会科 学院数量经济技 术经济研 究所 杨敏 英
一
、
主要 内容
国 家依 据 义 务 储 备 的 法定 权 力 , 强制 要求 公 司做 到义 务储 备 与其 商 业储备相 结 合。其 中,澳大利
式
从 技 术 上 比 较 容 易保 持 油 的 质 量 ,而且 可 以在 紧 急状况 下更 灵
活地 加工 以提供 市场所 需 求 的油
门。
依据 不 同的石油 产 品需求状 况来 确定 油品价格 的差异是 有 效 的, 样做 可提供 短缺信 号。 石 这 在 油供 应危 机 前或 发 生危机 时, 由 于 市场 紧张 ,要保 持供 需平 衡 的 价 格 上调 一般 是 可 以被 接 受 的 , 特别 是在 供 应短 缺 时可有 效地 刺 激 生产商 提供 短缺 的油 品增 加炼 油, 补充 市场 。 虽然在 石油危机 期 间石油价 格的变 化对 需求 的 限制
义务 责任 ;3 分 配和 定额 配给 。 () 大 多数 成 员国依 靠法定 的权 力实
6个 石油净进 口国 : 捷克 、 芬 兰 、 国、 牙利 、 兰和 西班 牙 法 匈 荷
1 石油净 出 口国 : 麦 个 丹
公 司 的义 务储 备 。
按照 lA 的要 求 ,石 油储备 E 可 利 用 以下 三 种 类 型 的 储 备 系
统 : 1 公 司储备 : 务储备 和商 () 义
业 储备 ; 2 政府储 备 : () 中央政府 财 政 预算 和控 制 的 、专 为紧急状
况使 用的储 备 ; 3 代 理储 备 : () 公 共 团体 和个体在 l A 的协议 下为 E
亚、 爱尔 兰 、 新西兰和 美 国虽然依 靠法 定权 力要 求公 司储备 ,但是
除 ,也存 在着将 义务 的工业储 备 量 转 移到 储备代 理 的缘 故。在 捷 克 、 兰 、 牙利 、 尔兰和 西班 芬 匈 爱 牙 都 在组 建新 的代理 ,这种储 备 形 式 最近 被推荐 , 因为它 可增 加 透 明度 和 公平性 ,并 可保 证执 行 义 务储 备 的承诺 ,是 一种最佳 的 形式 。 从近年 来 IA的公 司、 E 政府 和代 理储 备 比重 的变化 可 以看到 以 下趋势 :1公 司储备 在逐年 减 () 少 , 由 18 9 0年 的 8% 减 到 19 9 99 年 的 6% ;( )政 府储 备 基本保 7 2 持 , 18 90年 为 7 , 18 % 9 5年 为 2 % ,99年 为 2% ;3 代 理储 4 19 5 () 备在 增加 ,由 18 的 4 90年 %增 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