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构成的主要材料

合集下载

立体构成材料有哪些

立体构成材料有哪些

立体构成材料有哪些
立体构成材料是指可以通过组合或堆叠形成三维结构的材料。

这类材料通常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稳定性,能够在工程和艺术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立体构成材料,以及它们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首先,我们来谈谈最常见的立体构成材料之一,木材。

木材是一种天然的立体构成材料,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韧性。

它可以被加工成各种形状,用于建筑、家具制作、雕刻等领域。

木材还具有良好的隔热和吸音性能,因此在建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其次,金属材料也是常见的立体构成材料之一。

金属材料具有优良的强度和导热性能,适合用于制作机械零件、建筑结构、工艺品等。

铁、铝、铜等金属材料都可以通过锻造、铸造、焊接等工艺加工成各种形状,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此外,塑料材料也是常见的立体构成材料之一。

塑料具有轻质、耐腐蚀、易加工等特点,可以被制成各种形状的制品,如日常用品、工业制品、包装材料等。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新型塑料材料不断涌现,为立体构成材料的应用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除了上述材料,混凝土、玻璃、陶瓷等材料也是重要的立体构成材料。

混凝土具有优良的抗压性能,广泛用于建筑结构的构建;玻璃透明、坚硬,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幕墙、家具制品等;陶瓷具有良好的耐磨、耐高温性能,适合用于制作餐具、装饰品等。

总的来说,立体构成材料种类繁多,每种材料都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充分发挥其优势,实现更多样化的设计和应用。

希望本文对立体构成材料有所了解,能够为相关领域的工作者和爱好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

立体构成的主要材料

立体构成的主要材料

材料是构成立体构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材质感的认识是使立体作品具有生命力的关键。

因此对于材料的选择尤为重要,在制作过程中掌握其材料种类,质量特征与形态特性,以便因材施用,扬长避短,达到最好的效果。

构成所使用的材料多用纸张材料为主,这是因为纸质材料是相对容易加工、非常常见的、最简便的基本材料,同时纸质材料的种类也很多。

但在立体构成中,丰富的物质材料的参与是立体构成中必不可少的要件。

在立体构成的实际操作中,首先必须把视觉形态落实为某种材料,这是进行造型的物质基础。

材料的分类大致有几种,如:按材质可分为木材、石材、金属、塑料等;按自然材料和人工材料可分为泥土、石块等自然材料与毛线、玻璃等人工材料;按物理性能可分为塑性材料(水泥)弹性材料(钢丝)等。

我们为了研究方便,往往从物体形态的角度出发,把材料分成点材、线材、面材、块材等。

那么选择什么样的形式,是么样的材料能达到这种效果呢。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看。

1.从材料的形态方面看:点材具有活泼、跳跃的感觉;线材具有长度和方向,在空间能产生轻盈、锐利和运动感。

由于线材与线材之间的空隙所产生的空间虚实对比关系,可以造成空间的节奏感和流动感,因此,给人以轻快、通透、紧张的感觉;面材的表面有扩展感、充实感;侧面有轻快感和空间感;块材是具有长、宽、高三维空间的实体。

它具有连续的表面,能表现出很强的量感。

给人以厚重、稳定的感觉。

因此,同一材料的不同形态的表现会产生风格迥异的效果。

以线材表现轻巧空灵;以块材表现厚重有力;以面材表现单纯舒展,我们可以从设计的目的出发,正确选择材料的形态。

另外,点、线、面和体,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的,当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改变立体构成作品原有的形态。

如,点材朝一个方向的延续排列便形成线材,线材平行排列可形成面材,面材超过一定厚度又形成块材,块材向一定方向延续又变成线材。

因此,在立体构成设计中要把握形态变化的尺度,以表现设计的形态构成。

2.从材料的质地、肌理方面看:不同的材料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和心理感受。

立体构成材料

立体构成材料

立体构成材料
立体构成材料是指具有一定厚度和体积的材料,它们可以被用来构建各种三维
结构,如建筑物、雕塑、工艺品等。

这些材料通常具有良好的强度和稳定性,能够承受一定的重量和外部压力,同时也能够展现出丰富的形态和纹理,给人以美的享受。

在建筑领域中,立体构成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的外立面、墙面装饰、地面铺
装等方面。

例如,砖、石材、混凝土等材料都可以被用来构成建筑的立体结构,它们不仅能够提供建筑所需的支撑和保护功能,还能够赋予建筑独特的外观和氛围。

同时,立体构成材料的表面处理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不同的表面处理手法,可以使材料呈现出不同的质感和光泽,增加建筑的视觉吸引力。

在艺术领域中,立体构成材料的应用更是多种多样。

雕塑艺术家常常利用石材、金属、陶瓷等材料来创作立体雕塑作品,通过对材料的雕刻、塑造、组合等手法,表现出丰富的形态和情感。

同时,立体构成材料的纹理和色彩也为艺术作品增添了生动的视觉效果,使作品更加生动和具有张力。

除了建筑和艺术领域,立体构成材料在工艺品制作、家居装饰等方面也有着重
要的应用。

比如,木材、玻璃、金属等材料常常被用来制作各种家居用品,它们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还可以为家居空间增添一份独特的艺术气息。

总的来说,立体构成材料在建筑、艺术、工艺品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和意义。

它们不仅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还能够通过形态、纹理、色彩等方面的表现,为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和艺术享受。

因此,对于设计师、艺术家、工匠等创作者来说,对立体构成材料的理解和运用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深入理解材料的特性和表现方式,才能创作出更具有艺术性和实用性的作品。

立体构成概述

立体构成概述
是根据一种模仿自然形态的特征,加以再创造而产生 的。但模仿不等于照搬,它也含有创造的成分。有许多人 工形态的产品,都是通过模仿性创造而产生的。模仿花卉 形态的家具造型,模仿自然风景的编织物,模仿鸟类形态 的木器、竹藤制品,模仿动物形态的陶器,日用产品等。

这些模仿自然的形态经过变形、夸张、秩序的 加工而产生两类不同的具象形象:一类是装饰性 秩序美的造型(简化);另一类是弹性拓扑原始 美的造型(写实)。
立体构成
Form Art
主讲:李俊玲
西安海棠学院
基本工具和材料
直尺、三角板、圆模板、椭圆模板、曲线板、圆规、 美工刀、锯条、砂纸、胶水等粘结剂、双面胶…… 纸材、钢材、ABS塑料、KT板、泡膜塑料、木材、 竹材、玻璃、粘土、玻璃钢…… 颜料、油漆及相应的喷刷工具……
第 一 章


一.立体构成的概念及作用: 1.定义:
1.关于点、线、面、体 立体构成中的点、线、面、体是视觉化而且又触觉化的要 素。其定义基本与平面构成中的差不多,但又有如下区别: (1)平面构成的点、线、面是把零次元的点,一次元的线 扩大为二次元的面来表现。而立体构成是把几何上的点、线、 面都扩大为三次元来表现的; (2)平面构成中表现的体是二次元空间平面上的一种幻觉; 而立体构成则是三次元空间中的一种真实存在; (3)平面构成仅把概念性的几何学上的点、线、面、体视 觉化了,而立体构成除此之外,还把它们触觉化了; (4)平面构成的点、线、面、体是一个方向上去表现的, 而立体构成则是四面八方全方位的表现。
b.抽象形态
是在自然形态的模仿造型之上,再度提炼和简化,是 具象形态的升华,是人类对美的追求心理的一种新的思维 方式,属于造型的进一步阶段。它是以点、线、面、体的 基本元素组成。抽象形态可以是点、线、面自由构成抽象 造型,也可以是规则的造型形态。如建筑、桥梁造型形态。 机器构造形态,公共雕塑形态,服装款式造型形态等。在 立体构成中,抽象形态的训练是我们的主要学习任务。我 们必须要把握自然形态的特征,按照一定的规律和法则去 重新构成,才能获得一种基本思路,创造出新的形态造型。

立体构成的材料之3

立体构成的材料之3

建筑当中的一些结构
砌体结构 框架结构
剪力墙结构
悬索结构
桁架结构
膜结构
壳结构Leabharlann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玻璃钢、聚合物混凝土、沥青混凝土
、钙塑材料等) 复合材料 金属—无机复合材料(钢筋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等) 金属—有机复合材料(彩钢泡沫塑料夹心板)
1.木材:
锯割
刨削 常见木材加工手段 雕刻 弯曲
连接手段:卯榫结构 榫卯的实质是利用凹凸方式连 接构件的技术,一般将竹木或 石制构件需连接处制成榫头与 卯眼,使之自然连接.
材质的分类
材料按化学组成分类
黑色金属材料(钢、铁) 金属材料 有色金属材料(铜、铝、铝合金) 胶凝材料(水泥、石灰、石膏、玻璃) 无机材料 非金属材料 天然石材 混凝土和砂浆 烧土制品(砖、瓦、玻璃、陶瓷) 土木工程材料 蒸压和蒸养硅酸盐制品 植物材料(木材、竹材和秸秆) 有机材料 沥青材料(石油沥青、煤沥青等) 高分子材料(塑料、橡胶、有机涂料和胶粘剂等)
2.石材:
3.工业材料
通常使用的工业材料:1.纸材料 2.金属材料3.玻璃4.塑料
纸材料:
玻璃
通用塑料
塑料 工程塑料
在立体构成当中材质的分类方法
线材:又可分为硬线和软线
面材:又可分为几何面和自由面 块材:又可分为规则形和不规则形
块材
材质的加工工艺
粘贴、插接、拉伸、焊接

立体构成构成材料

立体构成构成材料
6)榫接。
7)铰接。 8)捆缚。
3 .变形与扭曲
一般创作的方法有以下一些: 1)块状变形法
2)骨架变形法
立体构成构成材料
第四章 构成材料
对材质感的理解和使材料构成有生命力的造型 是材料在立体构成中的运用重点。
第一节 材料的分类
一、根据材料的来源分类 可分为自然材料和人工材料两种。
二、根据材料的质地分 可分为木材、石材、金属、玻璃、塑料、纸材、陶瓷等等。 三、根据材料 Nhomakorabea固有形态分类
可分为有形材料和无形材料两种。
七、陶瓷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
陶器:胚体一般由普通泥土烧成,烧成温度较低 (一般在1000~C以下),烧成品的器体胎质较疏松, 吸水率高,敲击时发出的声音不清脆,器体外一 般不施釉或施低温釉。 瓷器:胚体由粘土(高岭土)制成,烧成温度较高 (一般在1200~C以上),烧成品胎质致密,吸水率 低或不吸水(在1%以下),敲击时能发出清脆的金 属声。器体内外往往施高温玻璃釉。
八、石料
石材料的加工手段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视觉和心 理效能,经敲凿过的石材料,更显得粗狂、浑厚: 漫漫打磨后的石材.则呈现精细、光洁、温润之 美,打磨后能更加清晰突现石材纹理的美感。
九、玻璃材料 现今,玻璃材料的应用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人们为 了舒适、清新、安静的生活环境,在建筑中采用采光性能 好,具有隔音降噪、防火防盗功能的玻璃材料。
都具有一定的共性:①物理特性:②化学特性: ③机械特性:
五、纸张 纸是立体构成中很好的面材料。由于纸具
有可塑性好,易定型,切割方便等物理特性: 同时.纸材料又具有种类繁多,价格便宜.对 加工工具要求简单的特点。
六、塑料 塑料因为其加热后,可利用其可塑性而进行加

NO.10构成中的材料及其构成关系

NO.10构成中的材料及其构成关系

作业:
利用连续材制作一件线的立体构成作品。作品尺 寸小于300x300x300mm,底座尺寸不超过: 300x300mm。
要求:考虑形式美要素;
多角度观察、构思完整、新颖;
制作整体,做工精细。
2.单元线材的组合构成
组合方式
(1) 并列组合
线条平行排列,具有明 确的方向性,显得步调一致、 富有规律,通过线条的长短 变化、疏密变化、形状变化 可以增加组合的节奏与韵律。
显示动势。
不同形态的线会带来不同的情绪感受。 同样形态的线会因材质的不同而引起视 觉与触觉上的不同。 由具备线特征的材料,按照一定的形式 法则构成新的形态叫线的构成。
线材构成的课题
立体构成所使用的线材有:金属线、火柴、竹筚、 筷子、吸管、牙签、木条、尼龙丝、棉线等身边容易 得到的东西。
1.连续线材构成
作业二
综合意象构成
自己确定作品的主题,材料不限。 要求:创意新颖,对主题有很强的表现力。 制作认真、细致。
作品固定在 30cm×30cm 的底座上
材料
感受材料的训练: 通过对生活中各种材料的组织、排列、 分割,体会点材、线材、面材、块材的 构成美感,学会应用审美的眼光观察事 物,发现事物中的构成形式。通过对材 料的不断体验快速提升创意设计的能力。
直线分割 曲线分割
(3).单体演绎 单体演绎是用球、圆柱、圆锥、立方体、方棱体和方锥体 作基本形态,通过外力的拉扯或压挤作用,使这几种基本 形态变形,并产生某种旺盛的生命力。
(4).单体增减 单体增减一般是以几何单体作基本形,作表面增加或减 削,边线增加或减削及棱角增加或减削处理。
(5).单体组合
构成艺术作品赏析
线型材料的造型
日本造型艺术家的作品

立体构成材料的运用

立体构成材料的运用

立体形态形式感觉
• 在立体构成与雕塑、装置的造型中,怎样才能体现出美的 感觉?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心理的感觉,二是形式 的法则。心理感觉就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 观事物的反映,是由感觉所受的刺激引起视知觉的兴奋传 导,并且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对象的。比如:对点 线符号的心理感觉,音乐家从中感觉到乐感,舞蹈家看到 的是动作舞感,而雕塑家感觉到的则是造型中的美感。这 说明了只有具备一定的审美知识,才能在符号的刺激感应 之下产生心理感觉。
塑”造型来。表现手段有:折叠、镂空、包缠、剪切、抽 纱、编织、系结、缠绕等。通过这些不同的手段,可以体 现出二点五维半立体浮雕感和三维立体的装饰造型。
二、立体形态制作工艺
• 4.竹木材料 • 如果说纸、布是人工的造型材料,那么竹、木、藤则是天
然的造型材料。其优点是加工容易,质量轻,既有硬性, 也有柔性,拉伸强度大,外表美观。但由于竹、木是有机 体,会扭曲胀裂、变形,因此加工时要注意适应材料特性, 并可上蜡或油漆以防腐。
• 虚体由面包围而成,内部为空,如气球、 房屋及各种容器等;
• 半虚半实体则较实体更具透气感,而比虚 体则更具充实感,如海绵、蛋糕等。
• 用于体的构成材料有泥土、石膏、木块、水、蔬果和卡纸等一切可 以构成体的材料,由具备体快特征的材料,按照一定的形式法则构 成新的形态叫体快的构成。一般使用价格比较便宜并便于加工的材 料进行练习。石膏粉、木板、雕塑泥、胶泥等都是方便取用的材料。 在制做成品时,可用硬度较强,肌理效果比较丰富、美观的材料。 如各种铜、铝、不锈钢等金属材料,或选用造价较低,加工方便的 塑料、有机玻璃、玻璃钢等原料。
光泽、有磁性、有韧性、有较强的视觉感。金属的种类很 多,但一般在立体构成与雕塑的联系中常以钢、铁、铜、 铝、铅为主。金属材料的成型是以线、棒、条、管、板、 片等形状。加工的工艺由于条件设备所限,基本上是五个 方面,即切割、弯曲、打造、组接、抛光。而且由于教室 场地狭窄,作品尺寸一般不宜过大,追求的是小巧精致, 如同雕塑小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是构成立体构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材质感的认识是使立体作品具有生命力的关键。

因此对于材料的选择尤为重要,在制作过程中掌握其材料种类,质量特征与形态特性,以便因材施用,扬长避短,达到最好的效果。

构成所使用的材料多用纸张材料为主,这是因为纸质材料是相对容易加工、非常常见的、最简便的基本材料,同时纸质材料的种类也很多。

但在立体构成中,丰富的物质材料的参与是立体构成中必不可少的要件。

在立体构成的实际操作中,首先必须把视觉形态落实为某种材料,这是进行造型的物质基础。

材料的分类大致有几种,如:按材质可分为木材、石材、金属、塑料等;按自然材料和人工材料可分为泥土、石块等自然材料与毛线、玻璃等人工材料;按物理性能可分为塑性材料(水泥)弹性材料(钢丝)等。

我们为了研究方便,往往从物体形态的角度出发,把材料分成点材、线材、面材、块材等。

那么选择什么样的形式,是么样的材料能达到这种效果呢。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看。

1.从材料的形态方面看:点材具有活泼、跳跃的感觉;线材具有长度和方向,在空间能产生轻盈、锐利和运动感。

由于线材与线材之间的空隙所产生的空间虚实对比关系,可以造成空间的节奏感和流动感,因此,给人以轻快、通透、紧张的感觉;面材的表面有扩展感、充实感;侧面有轻快感和空间感;块材是具有长、宽、高三维空间的实体。

它具有连续的表面,能表现出很强的量感。

给人以厚重、稳定的感觉。

因此,同一材料的不同形态的表现会产生风格迥异的效果。

以线材表现轻巧空灵;以块材表现厚重有力;以面材表现单纯舒展,我们可以从设计的目的出发,正确选择材料的形态。

另外,点、线、面和体,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的,当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改变立体构成作品原有的形态。

如,点材朝一个方向的延续排列便形成线材,线材平行排列可形成面材,面材超过一定厚度又形成块材,块材向一定方向延续又变成线材。

因此,在立体构成设计中要把握形态变化的尺度,以表现设计的形态构成。

2.从材料的质地、肌理方面看:不同的材料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和心理感受。

即使同一形态,采用不同的材料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和感受。

如:同是面材,金属板使人感觉冰冷、坚硬;玻璃板使人觉得透明、易脆;木板让人感到温暖、舒适;塑料板让人感到柔韧、时髦。

表面光洁而细腻的肌理让人觉得华丽、薄脆;表面平滑而无光的肌理给人以含蓄、安宁的感觉;表面粗糙而有光的肌理让人感觉既沉重又生动;表面粗糙而无光的肌理,给人感觉朴实、厚重。

材料是立体构成的物质基础,离开了物质材料,立体构成的创造性思维就难以在现实中实现。

立体构成中的立体造型要依赖于物质材料来表现,物质材料的性能直接限制了立体构成的形态塑造,同时,物质材料的视觉功能和触觉功能是艺术表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赋子了材料肌理不同的心理效应,比如粗糙与细腻,冰冷与温暖,柔软与坚硬,干燥与湿润,轻快与笨重.鲜活与老化等。

物质材料不仅决定了立体构成的形态.色彩.肌理等心理效应还直接影响着立体造型的物理强度.加工工艺和加工方法等物理效能。

不同材料的物理特性:软与硬.干与湿.疏与密,以及透明与否.可塑与否,传热与否,有弹性与否等。

都会直接影响和限制立体构成的制作和加工,从而间接限制了立体构成的设计构思。

这就要求在进行立体构成设计时材料的选择.应用和加工工艺是设计思维巾必须要考虑到的因素。

所以,对材料的了解.材料的加工以及新材料的寻找和发现是立体构成学习.实践由不可忽略的重要内容。

然要使自己的作品更好,所需的材料,怎样加工是十分重要的。

其实生活中的各种东西都可以成为立体构成的材料。

但常见的有木材,钢铁,石材,塑料,金银,玻璃,纸张,纺织物,每种材料都有他们不同的性格,,对人能产生心理反应上的差异,木材的温和,亲近,轻便,自然;钢铁的理性,冰冷,重量,锋利,现代;石材的永恒,坚硬,浑大,牢固。

总之立体构成的创作过程是由材料来体现的,不同的材料除了种类的区别外,还具有自己的构造特性,视觉特性,力学特性和加工特性。

材:木材是建筑,工业诸多行业中必不可少的材料,它材质地,强度高,有较好的弹性和韧性。

耐冲击和振动,抑郁加工和表面涂饰,对热,电和声音有高度的绝缘性。

特别是木材美丽的自然纹理,柔和温暖的视觉和触感是其他材料所无法替代的。

木材有很多种类,不同的种类之间有很大的特征差异。

目前常用的木材有红木:所谓“红木”,从一开始,就不是某一特定树种的家具,而是明清以来对稀有硬木优质家具的统称。

黄花梨,花梨木,酸枝木,鸡翅木,优点:1)颜色较深,多体现出古香古色的风格,用于传统家具。

2)木质较重,给人感觉质量不错。

3)一般木材本身都有自身所散发出的香味,尤其是檀木。

4)材质较硬,强度高,耐磨,耐久性好。

缺点:1)因为产量较少,所以很难有优质树种,质量参差不齐。

2)纹路与年轮不清楚,视觉效果不够清新。

3)材质较重,不轻易搬运。

4)材质较硬,加工难度高,而且轻易出现开裂的现象。

5)材质比较油腻,高温下轻易返油。

2.橡木:橡木属麻栎,属山毛榉科,树心呈黄褐至红褐,生长轮明显,略成波状,质重且硬,我国北至吉林、辽宁南至海南、云南都有分布,但优质材并不多见,优等橡木仍需要从国外进口,优良用材每立方达近万元,这也是橡木家具价格高的重要原因。

橡木家具的特性:优点:1)具有比较鲜明的山形木纹,并且触摸表面有着良好的质感,2)档次较高,适合制作欧式家具缺点:1)优质树种比较少,假如采用进口,价格较高。

2)由于橡木质地硬沉,水份脱净比较难,未脱净水制作的家具,过一年半载才开始变形。

3.橡胶木:橡胶木原产于巴西、马来西亚、泰国等。

国内产于云南、海南及沿海一带,使乳胶的原料。

橡胶木颜色呈浅黄褐色,年轮明显,轮界为深色带,管孔甚少。

木质结构粗且均匀。

纹理斜,木质较硬。

优点:切面光滑,易胶粘,油漆涂装性能好。

缺点:橡胶木有异味,因含糖分多,易变色、腐朽和虫蛀。

不轻易干燥,不耐磨,易开裂,轻易弯曲变形,木材加工易,而板材加工易变形。

4.水曲柳5.栎木:1)生长缓慢,生长周期长(上百年),优质树种较少。

2)胶结要求很高,轻易在接缝处开裂。

3)加工难度高,存在较多的加工缺陷。

6.胡桃木7.樱桃木8.枫木10.榉木11.松木12.鹅掌木14.杜木15.柏木16.樟木材常用的加工手法有锯割,雕刻,刨削,弯曲,组合等。

1. 锯割工艺:最常见的切割方法,操作时要注意木材纹理的纹路,当 木 木表面较粗糙,经打磨后,纹理会表现出自然之美,锯割可加工成曲面,弧面,块状等。

2. 雕刻工艺:在木材表面进行减法处理,技法非常丰富,加工形式多样,利用木材的深加工,适宜于表达细部,一般步骤为先大型,后细部,在进行整理,砂磨,着色,抛光等。

3.刨削工艺主要目的是改变木材的表现肌理,是表面变得细腻,平整,光滑,是纹理清晰可见,在尺度相差微小的时候常用。

弯曲工艺:弯曲工艺是将直线型的方材,多层薄木或多层压板在辅助工具的力矩作用下的一种加工方法,实木弯曲工艺是为了防止木纤维断裂,利用木材的韧性,采用浸水,蒸汽加压成型的方法,现经常使用的工艺方法是多层板冷压成型。

4.组合工艺:我国传统组合工艺,优点牢固耐用,利用凹凸原理连接构件,配合黏胶使用,制作起来对技术要求较高。

现在广泛使用的组合方式是采用金属连接件,预设在构建中,利用膨胀,合丝等工艺组合在一起,卸装,运输,组装方便,应用于大批量的生产制作。

石材:用于建筑装饰行业的两个最基本的石材的种类是天然石材和人造石材。

天然石材如大理石、花岗岩、石灰石等。

天然石材可大致分为3类。

火成岩岩石是由地幔或地壳的岩石经熔融或部分熔融的物质如岩浆冷却固结形成的,花岗岩就是火成岩的一种;沉积岩是在地表不太深的地方,将其他岩石的风化产物和一些火山喷发物,经过水流或冰川的搬运、沉积、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石灰石和砂岩属于这一类;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和矿物质的混合作用下由一种石头自然变质成的另一种石头,大理石,板岩,石英岩,玉石都是属于变质岩。

花岗岩是一种非常坚硬的火成岩岩石,它的密度很高,耐划痕和耐腐蚀。

它非常适合用于地板和厨房台面。

花岗岩有几百个品种。

大理石是石灰石的衍生物,大理石是一种变质岩可以抛光打磨。

大理石具有软性容易划伤或被酸性物质腐蚀。

世界各地有数不清的大理石种类,推荐新品木纹玉荒料。

石灰石是沉积岩的一种,是由方解石和沉积物组成的,形成各种颜色。

砂岩也是沉积石的一种,这主要是由松散的石英砂颗粒组成,质地粗糙,砂岩也有许多品种可供选择。

洞石是部分变质的石灰石,由于其结构,可以填补,可以磨光和密度高,所以成为大理石的其中一种。

板岩是一种变质岩,原岩为泥质、粉质或中性凝灰岩,沿板理方向可以剥成薄片。

板岩的颜色随其所含有的杂质不同而变化,含铁的为红色或黄色;含碳质的为黑色或灰色;含钙的遇盐酸会起泡,因此一般以其颜色命名分类,如会绿色板岩、黑色板岩、钙质板岩等。

人造石是是用非天然的混合物制成的,如树脂、水泥、玻璃珠、铝石粉等等加碎石黏合剂。

人造石(又称"人造大理石")。

人造石30年前在美国问世,我国最早应用人造石制品作为装饰材料的是90年代中期一些沿海发达城市,几年后广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