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构成的材料

合集下载

立体构成

立体构成
立体构成教学是设计的专业基础课程,它是立足于对立体造型可能性的探索,而完全不考虑造型的功能等因素.旨在讨论、研究立体造型的原理、规律和构造训练。立体构成的学习、训练不是目的,而是提高、完善现代设计能力的重要手段。对某些立体造型设计的内容做些简单的介绍和分析.从而进一步了解立体构成在各类设计中的运用,加强认识立体构成学习的重要性。
纸是立体构成中很好的面材料。由于纸具有可塑性好,易定形,切割方便等物理特性;同时,纸材料又具有种类繁多,价格便宜,对加工工具要求简单的特点。在立体构成中,纸是最简便.最基本的材料,也是使用机会最多的材料。各种卡纸、手工纸.艺术纸和铜版纸都是立体构成中常常使用的纸张。
用纸材料做立体造型加工方便、简捷,通常的加工方法是:
立体构成过程
立体构成中形态与形状有着本质的区别,物体中的某个形状仅是形态的无数面向中的一个面向的外廓,而形态是由无数形状构成的一个综合体。
作用
3.立体构成是由二维平面形象进入三维立体空间的构成表现,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的是:它们都是一种艺术训练,引导了解造型观念,训练抽象构成能力,培养审美观,接受严格的纪律训练;区别的是:立体构成是三维度的实体形态与空间形态的构成。结构上要符合力学的要求,材料也影响和丰富形式语言的表达。立体是用厚度来塑造形态、它是制作出来的。同时立体构成离不开材料、工艺、力学、美学,是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体现。
整个立体构成的过程是一个分割到组合或组合到分割的过程。任何形态可以还原到点、线、面,而点、线、面又可以组合成任何形态。
立体构成的探求包括对材料形、色、质等心理效能的探求和材料强度的探求,加工工艺等物理效能的探求这样几个方面。
立体构成是对实际的空间和形体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和探讨的过程。空间的范围决定了人类活动和生存的世界,而空间却又受占据空间的形体的限制,艺术家要在空间里表述自己的设想,自然要创造空间里的形体。

立体构成材料有哪些

立体构成材料有哪些

立体构成材料有哪些
立体构成材料是指可以通过组合或堆叠形成三维结构的材料。

这类材料通常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稳定性,能够在工程和艺术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立体构成材料,以及它们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首先,我们来谈谈最常见的立体构成材料之一,木材。

木材是一种天然的立体构成材料,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韧性。

它可以被加工成各种形状,用于建筑、家具制作、雕刻等领域。

木材还具有良好的隔热和吸音性能,因此在建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其次,金属材料也是常见的立体构成材料之一。

金属材料具有优良的强度和导热性能,适合用于制作机械零件、建筑结构、工艺品等。

铁、铝、铜等金属材料都可以通过锻造、铸造、焊接等工艺加工成各种形状,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此外,塑料材料也是常见的立体构成材料之一。

塑料具有轻质、耐腐蚀、易加工等特点,可以被制成各种形状的制品,如日常用品、工业制品、包装材料等。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新型塑料材料不断涌现,为立体构成材料的应用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除了上述材料,混凝土、玻璃、陶瓷等材料也是重要的立体构成材料。

混凝土具有优良的抗压性能,广泛用于建筑结构的构建;玻璃透明、坚硬,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幕墙、家具制品等;陶瓷具有良好的耐磨、耐高温性能,适合用于制作餐具、装饰品等。

总的来说,立体构成材料种类繁多,每种材料都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充分发挥其优势,实现更多样化的设计和应用。

希望本文对立体构成材料有所了解,能够为相关领域的工作者和爱好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

立体构成的构成方法—25维构成半立体构成

立体构成的构成方法—25维构成半立体构成
板式构成可分为:有板基构成和无板基构成。
板基是指在平面材料上,通过反复折叠而得到的板式基础原形。
1、瓦棱折板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把平面材料以折线形式进行 反复折叠加工后所得到的板式立体
特点:反复的折叠在立面上呈均匀的折线样 式,这个折线表达了板式立体中的折叠线关 系。它是横向的反复折叠,只引起平面材料 横向的收缩。
3、无板基构成: 一种是先设计半立体为基本形态,然后通过基本形态的重复聚集、 排列、形成板状; 另一种,就像平面的重复构成一样,进行骨骼设计,然后在每个 单元格进行同样的切割和折叠。
THE END THANKS!
制作过程
1、不切多折:
2、一切多折:
3、多切多折: 注意:多切多折因加工太多易引起凌乱感,所以,应要尽可能地强 调统一,如应用对称、重复、渐变等法则。
二、板式构成:
在平面材料上经过折叠、切割等立体化加工后,形成具有一定深 (厚)度的,具有浮雕特征的板状立体,这种构成形式称为板式 构成。
变化:蛇腹折板基变化设计除了在折叠线关系上做变化外,还 可以在纵向折叠方法上变直线折叠为曲线折叠。
切割:与瓦棱折板基切割大致相同。
上图:瓦棱折板基,纵向或横向折叠收缩 下图:蛇腹折板基,纵向或横向都有折叠收缩
这是一件很好的板式构成,在折叠的瓦棱板基上交错放置自然材料——麦穗
在蛇腹折板基上进行变化的构成作业
切割:在瓦棱折板基或瓦棱折板基变化的折 叠上,进行切割,然后利用切线对折叠线作 拉引,产生高低点空间转换的构成方法。
注意:切割位置要有次序的分布
在瓦棱板基上,改变折叠棱线间距离的比例, 或切割后反向折叠都是进行瓦棱板基变化的方法。
瓦棱板基构成
瓦棱板基构成
2、蛇腹折板基: 蛇腹折板基是使平面材料在横向和纵向都会因折叠而收缩的板 基形式。

立体构成概述

立体构成概述
是根据一种模仿自然形态的特征,加以再创造而产生 的。但模仿不等于照搬,它也含有创造的成分。有许多人 工形态的产品,都是通过模仿性创造而产生的。模仿花卉 形态的家具造型,模仿自然风景的编织物,模仿鸟类形态 的木器、竹藤制品,模仿动物形态的陶器,日用产品等。

这些模仿自然的形态经过变形、夸张、秩序的 加工而产生两类不同的具象形象:一类是装饰性 秩序美的造型(简化);另一类是弹性拓扑原始 美的造型(写实)。
立体构成
Form Art
主讲:李俊玲
西安海棠学院
基本工具和材料
直尺、三角板、圆模板、椭圆模板、曲线板、圆规、 美工刀、锯条、砂纸、胶水等粘结剂、双面胶…… 纸材、钢材、ABS塑料、KT板、泡膜塑料、木材、 竹材、玻璃、粘土、玻璃钢…… 颜料、油漆及相应的喷刷工具……
第 一 章


一.立体构成的概念及作用: 1.定义:
1.关于点、线、面、体 立体构成中的点、线、面、体是视觉化而且又触觉化的要 素。其定义基本与平面构成中的差不多,但又有如下区别: (1)平面构成的点、线、面是把零次元的点,一次元的线 扩大为二次元的面来表现。而立体构成是把几何上的点、线、 面都扩大为三次元来表现的; (2)平面构成中表现的体是二次元空间平面上的一种幻觉; 而立体构成则是三次元空间中的一种真实存在; (3)平面构成仅把概念性的几何学上的点、线、面、体视 觉化了,而立体构成除此之外,还把它们触觉化了; (4)平面构成的点、线、面、体是一个方向上去表现的, 而立体构成则是四面八方全方位的表现。
b.抽象形态
是在自然形态的模仿造型之上,再度提炼和简化,是 具象形态的升华,是人类对美的追求心理的一种新的思维 方式,属于造型的进一步阶段。它是以点、线、面、体的 基本元素组成。抽象形态可以是点、线、面自由构成抽象 造型,也可以是规则的造型形态。如建筑、桥梁造型形态。 机器构造形态,公共雕塑形态,服装款式造型形态等。在 立体构成中,抽象形态的训练是我们的主要学习任务。我 们必须要把握自然形态的特征,按照一定的规律和法则去 重新构成,才能获得一种基本思路,创造出新的形态造型。

立体构成实验报告

立体构成实验报告

立体构成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立体构成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立体构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学生对于立体构成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二、实验所需材料:1. 纸张2. 铅笔或彩色铅笔3. 剪刀4. 胶水三、实验步骤:1. 准备纸张和铅笔,先画出一个立方体的外轮廓。

2. 用铅笔在立方体的外轮廓上划线,表示立方体的边界。

3. 在立方体的一个侧面上,用铅笔画出一个正方体的内轮廓,使其与外轮廓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

4. 用剪刀将内轮廓的部分剪掉,剪掉的部分就是立方体的一个洞。

5. 将剪掉的部分留出一定的距离,然后再从内轮廓的其他侧面上画出一个洞,用同样的方法将其剪掉。

6. 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在各个侧面上都画出一个洞并剪掉。

7. 将剪掉的洞收集起来,用胶水将其粘贴到立方体的相应位置上,使其成为立方体的窗户或门。

8. 细致观察立方体的构成,看看在不同的角度下,剪切出的洞是如何构成立体效果的。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经过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剪切出的洞在不同的角度下呈现出不同的立体构成效果。

当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立方体时,剪切出的洞会给立方体增加立体感和纹理感,使其看起来更加立体和生动。

五、实验结论: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利用剪刀剪切纸张的特定方式,可以在立方体上制作窗户或门等具有立体效果的构造。

2. 在不同的角度下观察立方体的立体构成,可以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

六、实验总结:立体构成是美术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立体构成的原理和方法,提高我们的观察和表现能力。

同时,这个实验也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地感受到立体构成对于画面的增加立体感和纹理感的重要作用,从而在绘画中运用立体构成的技巧,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立体构成材料及方法

立体构成材料及方法

立体造型与空间构成的材料与加工方法一材料材料是构成立体的必备要素,对材质感的认识是使立体作品具有生命力的关键;然而使用材料太多,也不是好事,因为我们的重点是在立体的造型与空间上的训练,因此,选择容易找到,便宜的,能以手工艺方式进行的,工艺相对简单的材料,总结一下大致分为类:1、纸材纸的类型包括:灰卡纸、白卡纸、黑卡纸、厚的素描纸、厚纸板、硫酸纸、报纸、瓦楞纸、各种色纸、纤维纸、蜡纸、纸箱、纸板、餐巾纸等等;纸材以其众多的种类,较大的可塑性和韧性和安全性,成为构成基础练习中最主要的结构材料;纸材能提高训练效率,激发创造积极性,更便于将立体变为现实,是立体训练的最佳材料;但不易长时间保存,易损坏和变形,2、木材:火柴棒、筷子、木条、树枝、荆条、三合板、木片竹签、牙签等都属于木料,在日常生活中还是经常被使用的,它给人自然、亲切、随和、朴素的感觉,又具有一定的韧性、弹性和荷载能力;成为构成中主要的应用材料之一;3、金属:金属管、金属线、金属网、金属板、铁丝、电线、图钉等都属于金属材料;金属质地很坚硬,在表现坚毅、科技、冷酷、新锐、精细的主题时可作为参考;同时金属自身的韧性、荷载性、有的还具有弹性,所以在构成的训练中也应用较广;4、泥土:石膏、油泥、陶土、橡皮泥、泥沙、雕塑泥等都似泥土质感的材料,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有助于推敲有机形和异形的结构关系,因此,在高级造型和风景园林模型制作的训练中应用比较广泛;5、塑料:泡沫塑料、笨板、塑料管、尼龙丝、塑料瓶、塑料薄膜、气球等都是有较强的现代感,颜色多变,质地性能多样,具有较强的弹性及可塑性,而且在常生活可回收的垃圾中比较多,可以培养大家“变废为宝”的生活习惯和思维角度;6、其它:另外还有一些材料常用在特殊效果、装饰或者辅助的训练中;如玻璃透明的、磨沙、有色的、有机的、玻璃管等,还有织物、易拉罐、米粒、纽扣、瓶盖、羽毛、毛线、水、光、一次性杯子、海绵等等;7、连接材料:连接材料是依据主体材料而定的;如乳胶、502胶水、万能胶、双面胶、透明胶等粘性材料;还有订书钉、线、夹子、焊条、铁钉等连接工艺所需材料;二加工方法立体造型可以有很多的成型方法.如围、堆、搭、切、钻、编、剪、刻、插、搓等等;学习者应该熟练掌握简单的技能知识,为创造新的形体而进行新的组合打下扎实的功底;然而每一种材料可以有多种加工方式,具体选择加工需根据材料的最终使用目的来定其加工的工艺;对于课程的训练大都建立为手工制作,其工艺不要过于的复杂,否则在一定情况下将影响制作过程的思考;以下总结几种常见加工方法;1、切割法利用工具刀、剪刀、锯、电热丝等工具,使用切、锯、剪、割、磨、凿刻、削、热熔等方法,将材料按均等、自由、偶然、形状等要求分开或隔离;为了达到理想的结构,需要针对工具进行大量的试验,以熟练掌握每个技法;2、连接法通过不同的工艺把散落的个体组合成一个整体;连接的加工工艺有粘合、焊接、插接、榫卯、缝合、钉接、搭架、折叠等工艺;粘合与焊接是把两个物体连接起来,似一个物体,主要针对纸张、塑料和金属;插接与榫卯是利用彼此的插口相互支撑作用,形成相对稳定的结构,如传统木器或积木玩具等;缝合和钉接是通过第三者因素连接两个实体;搭架法包括支撑法、双搭法、框架法,是通过棍材、线材、支撑柱或其它连接物将形体相互叠落或组织起来,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如木拱桥、脚手架;连接的方法还有很多这里就不需一一解释,我们可以通过对门的观察,对旋转的天线基座等的观察,找到更多的连接加工方法;3、变形加工通过改变外部环境来影响、调整和改变材料的形态;如加热、浸泡、敲打、浇注等;如把竹木材料浸泡或熏烤来达到所需的弯度;通过加热来改变塑料制品的形态;通过敲打扭曲金属制品;通过水把石膏粉制成浆,通过浇注到模具中,塑造作品等等;4、材料的再加工很多作品在成型之后不能立刻达到效果,需要进行再加工,如添加特殊肌理效果,如抛光、上色、点喷漆、刮纹理、贴膜等等来美化作品的效果;。

立体构成构成材料

立体构成构成材料
6)榫接。
7)铰接。 8)捆缚。
3 .变形与扭曲
一般创作的方法有以下一些: 1)块状变形法
2)骨架变形法
立体构成构成材料
第四章 构成材料
对材质感的理解和使材料构成有生命力的造型 是材料在立体构成中的运用重点。
第一节 材料的分类
一、根据材料的来源分类 可分为自然材料和人工材料两种。
二、根据材料的质地分 可分为木材、石材、金属、玻璃、塑料、纸材、陶瓷等等。 三、根据材料 Nhomakorabea固有形态分类
可分为有形材料和无形材料两种。
七、陶瓷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
陶器:胚体一般由普通泥土烧成,烧成温度较低 (一般在1000~C以下),烧成品的器体胎质较疏松, 吸水率高,敲击时发出的声音不清脆,器体外一 般不施釉或施低温釉。 瓷器:胚体由粘土(高岭土)制成,烧成温度较高 (一般在1200~C以上),烧成品胎质致密,吸水率 低或不吸水(在1%以下),敲击时能发出清脆的金 属声。器体内外往往施高温玻璃釉。
八、石料
石材料的加工手段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视觉和心 理效能,经敲凿过的石材料,更显得粗狂、浑厚: 漫漫打磨后的石材.则呈现精细、光洁、温润之 美,打磨后能更加清晰突现石材纹理的美感。
九、玻璃材料 现今,玻璃材料的应用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人们为 了舒适、清新、安静的生活环境,在建筑中采用采光性能 好,具有隔音降噪、防火防盗功能的玻璃材料。
都具有一定的共性:①物理特性:②化学特性: ③机械特性:
五、纸张 纸是立体构成中很好的面材料。由于纸具
有可塑性好,易定型,切割方便等物理特性: 同时.纸材料又具有种类繁多,价格便宜.对 加工工具要求简单的特点。
六、塑料 塑料因为其加热后,可利用其可塑性而进行加

综合构成立体构成

综合构成立体构成

2、从材料的质地、肌理方面看:
不同的材料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和心理感受。 同样是面材: 金属板让人感觉冰冷、坚硬;
玻璃板-------透明、易脆; 木板--------温暖、舒适; 塑料板--------柔韧、时髦。 表面光洁而细腻的肌理----------华丽、薄脆; 表面平滑无光的肌理---------含蓄、安宁的感觉; 表面粗糙有光的肌理-----------沉重、生动; 表面粗糙无光的肌理-----------朴实、厚重。
1层面:同一个立方体,我们 采取不同的斜线切割,产生的 系列平面是在形状上渐变的系 列平面,大小、高度、宽度都 可以进行变化。 2方向:不同的轴线会产生不 同造型,效果也不一样。 3位置变化:平面之间的位置 发生改变,或向一个侧面移动 变化也不一样。
作品欣赏
以水为题材立体构成
三、曲面立体翻转构成: 平面的扭曲变化会形成曲面,曲
面在占有空间的感觉上比块量稍次。 但能表现出轻松愉快的效果。曲面立 体构成的主要形式主要有切割反转、 带状构造、隆起构造三种形式:
(一)切割翻转:将面材切割扭曲翻转而成的造型。 (二)带状构造:带状的面材一经卷曲、翻转,就可以
形成连续曲面的立体。
(三)隆起构造:将板材的中间隆起的造型,如壳体。
整理课件
Ø 软线材构成常用硬线材做引拉软线的基体,即框架。
Ø构成框架的硬材我们称之为导线。
Ø框架的基本形态可以是立方体、三角形体、多边柱体等
Ø软线材构成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线群结构:线群结构是指用软线按照一定的次序在导
线上作排列。平行的导线能表示二维为特征;当导线不平行 时,产生三维的效果。
①线群直排连结
优雅、柔美,带有随机性, 往往不可复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体构成的材料立体构成的材料及加工工具在立体构成的实际操作中,首先必须把视觉形态落实为某种材料,这是进行造型的物质基础。

材料的分类大致有几种,如:按材质可分为木材、石材、金属、塑料等;按自然材料和人工材料可分为泥土、石块等自然材料与毛线、玻璃等人工材料;按物理性能可分为塑性材料(水泥)弹性材料(钢丝)等。

我们为了研究方便,往往从物体形态的角度出发,把材料分成点材、线材、面材、块材等。

立体构成材料制作所需要的一些最基本的工具,包括测量和放样工具(直尺、角尺、画线锥和画线规等),锯(夹背锯、鸡尾锯、钢丝锯、板锯和钢锯等),钻孔工具(弓摇钻、手摇钻、手电钻、麻花钻头和木工螺旋钻头等),切削工具(木刨、木工凿、板锉、圆锉、半圆锉、三角锉、铁剪和多用刀等),组装工具(老虎钳、台钳、锤鱼钳、冲子、螺丝刀和锤子等)及其它各种工具(油石、活扳手、锉刷和电铬铁等)。

关于工具和技术操作问题将在本章第二节立体构成的材料加工中介绍。

编辑本段材料的视觉效果和心理感受1.从材料的形态方面看点材具有活泼、跳跃的感觉;线材具有长度和方向,在空间能产生轻盈、锐利和运动感。

由于线材与线材之间的空隙所产生的空间虚实对比关系,可以造成空间的节奏感和流动感,因此,给人以轻快、通透、紧张的感觉;面材的表面有扩展感、充实感;侧面有轻快感和空间感;块材是具有长、宽、高三维空间的实体。

它具有连续的表面,能表现出很强的量感。

给人以厚重、稳定的感觉。

因此,同一材料的不同形态的表现会产生风格迥异的效果。

以线材表现轻巧空灵;以块材表现厚重有力;以面材表现单纯舒展,我们可以从设计的目的出发,正确选择材料的形态。

另外,点、线、面和体,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的,当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改变立体构成作品原有的形态。

如,点材朝一个方向的延续排列便形成线材,线材平行排列可形成面材,面材超过一定厚度又形成块材,块材向一定方向延续又变成线材。

因此,在立体构成设计中要把握形态变化的尺度,以表现设计的形态构成。

2.从材料的质地、肌理方面看不同的材料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和心理感受。

即使同一形态,采用不同的材料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和感受。

如:同是面材,金属板使人感觉冰冷、坚硬;玻璃板使人觉得透明、易脆;木板让人感到温暖、舒适;塑料板让人感到柔韧、时髦。

表面光洁而细腻的肌理让人觉得华丽、薄脆;表面平滑而无光的肌理给人以含蓄、安宁的感觉;表面粗糙而有光的肌理让人感觉既沉重又生动;表面粗糙而无光的肌理,给人感觉朴实、厚重。

材料(Material)是立体构成的物质基础,,离开了物质材料,立体构成的创造性思维就难以在现实中实现。

在立体构成由的立体造型要依赖于物质材料来表现,物质材料的性能直接限制了立体构成的形态塑造,同时,物质材料的视觉功能和触觉功能是艺术表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赋子了材料肌理不同的心理效应,比如粗糙与细腻,冰冷与温暖,柔软与坚硬,干燥与湿润,轻快与笨重.鲜活与老化等。

物质材料不仅决定了立体构成的形态.色彩.肌理等心理效应还直接影响着立体造型的物理强度.加工工艺和加工方法等物理效能。

不同材料的物理特性:软与硬.干与湿.疏与密,以及透明与否.可塑与否,传热与否,有弹性与否等。

都会直接影响和限制立体构成的制作和加工,从而间接限制了立体构成的设计构思。

这就要求在进行立体构成设计时材料的选择.应用和加工工艺是设计思维巾必须要考虑到的因素。

所以,对材料的了解.材料的加工以及新材料的寻找和发现是立体构成学习.实践由不可忽略的重要内容。

编辑本段材科的分类方法综述材科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如从材质、形态、性能等都可以进行分类。

在这里主要从自然材料与人工材料的分类来讨论.研究部分材料的性能.特性.加工。

1、木材木材是人们比较熟悉并在日常生活中关系密切的自然材料,也是立体构成中较简便的材料。

木材是孔隙性的有机材料,有一定的吸湿性、弹性和强度,同时具有温和、松软、轻快的心理属性,并易出现变形、干裂、燃烧、虫蛀等现象。

木材的种类也很多,不同的木材其物理特性、强度、木纹肌理等也各不相同。

一般在立体构成中理想的木质材料是:木节少,纹理平直.成本低廉,比较容易加工和利于造型。

如:锻木、云杉.白松,杨树等。

木材是比较容易加工的材料。

常用的加工方法是锯割、刨削接合、弯曲和雕刻。

锯割:锯割是利用木锯把木材进行分割的方法。

一般木材被锯割后表面粗糙,给人质地疏松的心理效应。

刨削:是对木材表面进行加工的方法。

即利用锋利的金属刀具切削木材表面,使木材外形符合设计需要,木材表面变得光滑平整。

刨削过后,木材经刨削而外形平整规范.给人整洁、结实、轻快、精神的心理感受。

并且还能够更好地把木材的纹理表现得清晰。

接合:木材的传统接合方式是榫接和嵌合.这些接合方法坚固自然,主要是利用木材自身的可切削特性,把木材接合处加工成榫头和卯眼,然后进行榫接和嵌合连接。

这种接合方式在立体构成作品传统的建筑、家具中运用很广。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接合材料也应运而生。

所以也出现了金属件的栓接、钉合、化学材料的粘合。

弯曲:木材的可塑性、韧性是较弱,一般不宜进行弯曲加工。

但把木材锯割成片状或条状,就可以获得一定的韧性。

再通过烘、蒸等方法加以软弱化处理,木材就可以进行弯曲加工,最后根据设计需要定型。

雕刻:有圆雕、浮雕、透雕之分。

是利用木材的松软物理特性,用各种工具改变木材的形状2、纸材料纸张是用植物纤维制成的薄片,其主要原料是麻类.稻草、麦杆、竹子、树皮和其他种类繁多的野生植物。

纸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在人们的生活中广泛使用,给人轻松、随和、便捷的心理感受。

纸的种类很多,传统纸的分类主要是从原材料的角度来进行划分,如麻纸.皮纸、竹纸等;而现代纸张的生产,加工先进,原材料丰富多样,纸的种类自然也是大大地丰富,单从使用状况就不分为:工业用纸、生活用纸、文化用纸等。

纸是立体构成中很好的面材料。

由于纸具有可塑性好,易定形,切割方便等物理特性;同时,纸材料又具有种类繁多,价格便宜,对加工工具要求简单的特点。

在立体构成中,纸是最简便.最基本的材料,也是使用机会最多的材料。

各种卡纸、手工纸.艺术纸和铜版纸都是立体构成中常常使用的纸张。

用纸材料做立体造型加工方便、简捷,通常的加工方法是:折叠:包括直线折叠.折线折叠、曲线折叠、折叠前最好用刀背刻画折叠线,易于折叠。

弯曲:包括扭曲、卷曲、螺旋曲。

切割:分为直线切割.曲线切割,挖切。

切割工具三要是美工刀、剪刀等。

接合:有插接、编接、粘接。

粘接材料主要是双面胶、乳白胶等。

编辑本段立体构成的设计应用现代设计是一门科学技术与艺术相融合的学科而立体构成教学训练的目的就是为进行立体造型设计打基础。

立体构成教学是设计的专业基础课程,它是立足于对立体造型可能性的探索,而完全不考虑造型的功能等因素.旨在讨论、研究立体造型的原理、规律和构造训练。

立体构成的学习、训练不是目的,而是提高、完善现代设计能力的重要手段。

对某些立体造型设计的内容做些简单的介绍和分析.从而进一步了解立体构成在各类设计中的运用,加强认识立体构成学习的重要性。

设计是包括立体构成在内、并考虑其它众多要素,使之成为完整造型的活动。

设计的领域非常广泛,它可分为商业设计、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门类,而这些艺术门类还可以细分为广立体构成作品告设计、书籍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展示设计、服装设计、染织设计、室内外环境设计等专业门类。

立体构成与设计是有区别的。

立体构成研究的内容是将涉及到各个艺术门类之间的、相互关联的立体因素,从整个设计领域中抽取出来,专门研究它的视觉效果构成和造型特点,从而做到科学、系统、全面地掌握立体形态。

立体构成与具体的艺术门类区别很大,在整个立体构成的训练过程中没有具体目的的条件限制(如专为某一种产品设计造型)。

因此,每一项练习就必须从立体造型的角度去研究形态的可能性和变化性。

立体构成能为设计提供广泛的发展基础。

立体构成的构思不是完全依赖于设计师的灵感,而是把灵感和严密的逻辑思维结合起来,通过逻辑推理的办法,并结合美学、工艺、材料等因素,确定最后方案。

立体构成可以为设计积累大量的素材。

立体构成的目的在于培养造型的感觉能力、想象能力和构成能力,在基础训练阶段,创造出来的作品可成为今后设计的丰富素材。

立体构成是包括技术、材料在内的综合训练,在立体的构成过程中,必须结合技术和材料来考虑造型的可能性。

因此,作为设计者来讲,不仅要掌握立体造型规律,而且还必须了解或掌握技术、材料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编辑本段立体构成与建筑设计建筑设计是对空间进行研究和运用的艺术形式,空间问题是建筑设计的本质,在空间的限定、分割、组合的过程中.同时注入文化、环境、技术、材料.功能等因素,从而产生不同的建筑设计风格和设计形式。

空间以及空间的组织结构形式是建筑设计的主要内容。

建筑设计是在自然环境的心理空间中,利用建筑材料限定空间.构成一个最小的物理空间。

这种物理空间被称为空间原型,并多以几何形体呈现。

由某种或几种几何形体之间通过重复并列、叠加、相交、切割、贯穿等方法,相互组织在一起,共同塑造了建筑的形态。

这样,不难看出在建筑设计中,立体构成的原理和法则被广泛的应用。

建筑的组织结构形式和立体构成中的形体组合构成是相同的.那些立体构成中的组合原理、规律和方法都可以在建筑设计中被运用。

编辑本段立体构成与工业产品设计在现代人类的生活中已经无法离开工业产品设计,从喝水用的杯子到家里陈设的家具,从使用的各类电器到身上漂亮的衣着,还有出行乘坐的交通工具,以及珠宝首饰装饰品,都是工业产品设计的范畴。

工业产品设计是使人们的生活更舒适、更惬意的一种手段。

这种设计客观真实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工业产品设计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的融合,是工业产品的使用功能和审美情趣的完美结合,所以,在工业产品设计中特别强调产品设计的功能性、审美性和经济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工业产品设计的发展也已经历了一个多世纪,在发展中,工业产品设计被更多地注入了精神和文化的内涵。

工业产品的设计过程是把抽象的理念和技术,转化为可以摸得到的实实在在的东西,这种抽象的理念就是创造性思维。

立体构成的学习和训练就是为了培养同学的创造性思维,掌握立体造型的规律和方法。

常常有许多好的立体构成造型,只要融入实用功能就会成为一件工业产品的设计造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