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构成-构成材料

合集下载

立体构成材料有哪些

立体构成材料有哪些

立体构成材料有哪些
立体构成材料是指可以通过组合或堆叠形成三维结构的材料。

这类材料通常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稳定性,能够在工程和艺术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立体构成材料,以及它们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首先,我们来谈谈最常见的立体构成材料之一,木材。

木材是一种天然的立体构成材料,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韧性。

它可以被加工成各种形状,用于建筑、家具制作、雕刻等领域。

木材还具有良好的隔热和吸音性能,因此在建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其次,金属材料也是常见的立体构成材料之一。

金属材料具有优良的强度和导热性能,适合用于制作机械零件、建筑结构、工艺品等。

铁、铝、铜等金属材料都可以通过锻造、铸造、焊接等工艺加工成各种形状,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此外,塑料材料也是常见的立体构成材料之一。

塑料具有轻质、耐腐蚀、易加工等特点,可以被制成各种形状的制品,如日常用品、工业制品、包装材料等。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新型塑料材料不断涌现,为立体构成材料的应用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除了上述材料,混凝土、玻璃、陶瓷等材料也是重要的立体构成材料。

混凝土具有优良的抗压性能,广泛用于建筑结构的构建;玻璃透明、坚硬,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幕墙、家具制品等;陶瓷具有良好的耐磨、耐高温性能,适合用于制作餐具、装饰品等。

总的来说,立体构成材料种类繁多,每种材料都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充分发挥其优势,实现更多样化的设计和应用。

希望本文对立体构成材料有所了解,能够为相关领域的工作者和爱好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

立体构成概述

立体构成概述
是根据一种模仿自然形态的特征,加以再创造而产生 的。但模仿不等于照搬,它也含有创造的成分。有许多人 工形态的产品,都是通过模仿性创造而产生的。模仿花卉 形态的家具造型,模仿自然风景的编织物,模仿鸟类形态 的木器、竹藤制品,模仿动物形态的陶器,日用产品等。

这些模仿自然的形态经过变形、夸张、秩序的 加工而产生两类不同的具象形象:一类是装饰性 秩序美的造型(简化);另一类是弹性拓扑原始 美的造型(写实)。
立体构成
Form Art
主讲:李俊玲
西安海棠学院
基本工具和材料
直尺、三角板、圆模板、椭圆模板、曲线板、圆规、 美工刀、锯条、砂纸、胶水等粘结剂、双面胶…… 纸材、钢材、ABS塑料、KT板、泡膜塑料、木材、 竹材、玻璃、粘土、玻璃钢…… 颜料、油漆及相应的喷刷工具……
第 一 章


一.立体构成的概念及作用: 1.定义:
1.关于点、线、面、体 立体构成中的点、线、面、体是视觉化而且又触觉化的要 素。其定义基本与平面构成中的差不多,但又有如下区别: (1)平面构成的点、线、面是把零次元的点,一次元的线 扩大为二次元的面来表现。而立体构成是把几何上的点、线、 面都扩大为三次元来表现的; (2)平面构成中表现的体是二次元空间平面上的一种幻觉; 而立体构成则是三次元空间中的一种真实存在; (3)平面构成仅把概念性的几何学上的点、线、面、体视 觉化了,而立体构成除此之外,还把它们触觉化了; (4)平面构成的点、线、面、体是一个方向上去表现的, 而立体构成则是四面八方全方位的表现。
b.抽象形态
是在自然形态的模仿造型之上,再度提炼和简化,是 具象形态的升华,是人类对美的追求心理的一种新的思维 方式,属于造型的进一步阶段。它是以点、线、面、体的 基本元素组成。抽象形态可以是点、线、面自由构成抽象 造型,也可以是规则的造型形态。如建筑、桥梁造型形态。 机器构造形态,公共雕塑形态,服装款式造型形态等。在 立体构成中,抽象形态的训练是我们的主要学习任务。我 们必须要把握自然形态的特征,按照一定的规律和法则去 重新构成,才能获得一种基本思路,创造出新的形态造型。

立体构成的三要素

立体构成的三要素

立体构成的三要素一、立体构成的概念立体构成是现代设计领域中的一门基础造型课,它是研究立体形态各元素的构成法则,是将点、线、面、体等基本造型元素按照一定的构成原则组合成富有美感的立体形态的过程。

1. 形态要素- 点- 在立体构成中,点是相对较小的元素,它具有吸引视觉注意力的作用。

点可以是实际存在的小物体,如一颗珠子、一个小立方体等,也可以是相对概念上的点,比如在一个大的立体造型中,某个局部的小凸起或小凹陷部分可以视为点。

点在立体空间中的位置不同,会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

当多个点存在时,它们之间的排列组合方式,如等距排列、疏密排列等,会产生不同的节奏感和空间感。

- 线- 线在立体构成中是具有长度、方向和位置的元素。

线可以分为直线和曲线。

直线给人简洁、明快、稳定的感觉,如垂直的直线有挺拔向上的感觉,水平的直线有平静、稳定的感觉,倾斜的直线则带有动感和不稳定感。

曲线则富有变化和韵律,如螺旋线具有强烈的空间延伸感,自由曲线则充满了灵动和活力。

线在立体构成中可以通过不同的排列方式构建出各种立体形态,如线的交织可以形成面,线的聚集可以形成体。

- 面- 面是由线的移动所形成的,具有长度、宽度和一定的厚度。

在立体构成中,面有平面和曲面之分。

平面给人平整、稳定的感觉,不同形状的平面具有不同的视觉特性,例如正方形的面给人端庄、稳重的感觉,三角形的面具有稳定性和指向性,圆形的面则给人柔和、圆润的感觉。

曲面则具有流畅、动感的视觉效果,如球体的表面是曲面,它具有全方位的动态感。

面在立体空间中的折叠、弯曲、组合等操作能够创造出丰富的立体造型。

- 体- 体是由面的移动或者旋转等方式形成的,是立体构成中最具实体感的要素。

体可以分为规则体和不规则体。

规则体如正方体、球体、圆柱体等,它们具有明确的几何特征,给人简洁、整齐的美感。

正方体具有稳定、厚重的感觉,球体则是全方位对称的,充满了圆润和饱满感,圆柱体既有垂直的稳定感又有水平方向的延伸感。

NO.10构成中的材料及其构成关系

NO.10构成中的材料及其构成关系

作业:
利用连续材制作一件线的立体构成作品。作品尺 寸小于300x300x300mm,底座尺寸不超过: 300x300mm。
要求:考虑形式美要素;
多角度观察、构思完整、新颖;
制作整体,做工精细。
2.单元线材的组合构成
组合方式
(1) 并列组合
线条平行排列,具有明 确的方向性,显得步调一致、 富有规律,通过线条的长短 变化、疏密变化、形状变化 可以增加组合的节奏与韵律。
显示动势。
不同形态的线会带来不同的情绪感受。 同样形态的线会因材质的不同而引起视 觉与触觉上的不同。 由具备线特征的材料,按照一定的形式 法则构成新的形态叫线的构成。
线材构成的课题
立体构成所使用的线材有:金属线、火柴、竹筚、 筷子、吸管、牙签、木条、尼龙丝、棉线等身边容易 得到的东西。
1.连续线材构成
作业二
综合意象构成
自己确定作品的主题,材料不限。 要求:创意新颖,对主题有很强的表现力。 制作认真、细致。
作品固定在 30cm×30cm 的底座上
材料
感受材料的训练: 通过对生活中各种材料的组织、排列、 分割,体会点材、线材、面材、块材的 构成美感,学会应用审美的眼光观察事 物,发现事物中的构成形式。通过对材 料的不断体验快速提升创意设计的能力。
直线分割 曲线分割
(3).单体演绎 单体演绎是用球、圆柱、圆锥、立方体、方棱体和方锥体 作基本形态,通过外力的拉扯或压挤作用,使这几种基本 形态变形,并产生某种旺盛的生命力。
(4).单体增减 单体增减一般是以几何单体作基本形,作表面增加或减 削,边线增加或减削及棱角增加或减削处理。
(5).单体组合
构成艺术作品赏析
线型材料的造型
日本造型艺术家的作品

立体构成综合材料(课堂PPT)

立体构成综合材料(课堂PPT)

椴木雕刻
12
(五)泥石材料的加工
1、泥塑 2、垒砌 3、塑型 4、浇注 5、烧制 6、堆摆
民间泥塑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3
(六)金属材料的加工 1.金属线、网架加工 2.金属棒、条、管加工 3.金属板、片加工
14
(七)玻璃材料的加工
玻璃制品
15
第二节 立体构成的审美形式
学习要点及目标 了解形式美法则、要素的基本类型。 了解不同类型的形式法则、要素之间的联系和 区别。 理解并掌握不同类型的形式法则及要素的视觉规 律和特征。 能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形式法则和要素。
31
法国里昂歌剧院 32
分子杯
铅笔树
33
日本东京饭田桥地铁站出口
34
四、节奏与韵律
立体构成中的“节奏”表现为一切造型要素有秩 序、有规律性地变化。
所谓“韵律”,则是使节奏具有强弱起伏、悠扬 急缓的变化,赋予节奏一定的旋律。
韵律主要有下列几种表现形式。 1.渐变韵律 2.起伏韵律 3.特异韵律
16
形式美法则是人类在创造美的形式、美的过程中 对美的形式规律的经验总结和抽象概括。
主要包括:对称均衡、单纯齐一、调和对比、比 例、节奏韵律和多样统一。
立体构成除了以上的形式美还有:体量美、空 间美、肌理美、空间美、单纯美、意境美。
17
第一节 立体构成的审美形式法则
一、对比与调和
所谓“对比”是强调事物的相对抗性因素,使个 性鲜明化。连接数个不同个性的素材,就可以产 生对比的现象。
“调和”是指在不同事物中,强调其共同性的因 素,使事物之间协调化。
18
一般来说,立体构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构成对 比与调和的关系。

立体构成作业实验报告

立体构成作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立体构成实验,旨在深入了解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构成要素以及它们在三维空间中的组合方式。

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对立体形态的审美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为后续设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至X月X日三、实验地点XX大学设计学院立体构成实验室四、实验材料1. 木棍:直径10cm,长度100cm,数量若干2. 木钉:直径1cm,长度5cm,数量若干3. 塑料管:直径2cm,长度50cm,数量若干4. 胶水:粘合剂,数量若干5. 钳子、螺丝刀等工具五、实验内容1. 点、线、面构成(1)点构成:利用木棍的一端作为点,通过旋转、翻转等方式,在空间中形成不同的点构成形态。

(2)线构成:将木棍的两端固定,通过调整木棍的倾斜角度和长度,形成直线、曲线等线构成形态。

(3)面构成:将木棍拼接成平面,通过调整平面的大小、形状和角度,形成不同的面构成形态。

2. 空间构成(1)利用塑料管,通过切割、弯曲等方式,形成空间中的框架结构。

(2)将框架结构进行组合,形成空间中的立体形态。

(3)利用胶水将框架结构固定,形成稳定的立体空间。

3. 组合构成(1)将点、线、面构成形态进行组合,形成具有层次感和丰富变化的立体形态。

(2)调整组合方式,使立体形态更加美观、和谐。

(3)利用不同材料、色彩、质感的对比,增强立体形态的视觉效果。

六、实验过程1. 点、线、面构成(1)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木棍,将一端削尖作为点。

(2)将点放置在空间中,通过旋转、翻转等方式,观察点在不同角度和位置下的视觉效果。

(3)根据观察结果,调整点的位置和角度,形成具有美感的点构成形态。

(4)重复以上步骤,完成线、面构成形态的实验。

2. 空间构成(1)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塑料管,进行切割、弯曲等操作。

(2)将弯曲的塑料管进行组合,形成空间中的框架结构。

(3)利用胶水将框架结构固定,确保其稳定性。

3. 组合构成(1)将点、线、面构成形态进行组合,形成具有层次感和丰富变化的立体形态。

立体构成大全

立体构成大全


• 位置排列:将分割后的层面进行移动,以产 生空间距离的变化,或前后错位、或疏密变 化,则会产生不同的韵律效果。
• 方向变化:层面进行不平行的方向渐变,按 垂直、水平或中心方向旋动。
切割线变化:改变切割线的形态,以曲线、 折线或其他不规则形进行分割,产生层面本 身的变化,继而进行不同的排列,为形态与 空问创造多种可能。
常可采取木框架、金属框架、或其它能支撑作用的材质作框架。
半立体

• 层面构成 我们都见过切片面包,切片的形态是由面包体进行层层分割而成
• 切割:试着将正方体进行切割,从正方体的正面或侧面作等距离的垂直切割,每一个切割出来的面 都与正方体的正面或侧面平行,这样获得的层面均为正方形,其形状与大小都是重复的。
综合
谢谢大家!
立体构成大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点材,是以点为特征的型材。 • 点材包括:小金属块 小木块 小石头 小玻璃球等 • 构成的特点:其本身不具有占据空间表现形体的功能,它可以通过积聚,表现体的特征
线的立体构成:
• 点材,是以长度为特征的型材。分为软质和硬质 • 软质线材包括:棉、麻、丝等软线,铁、铝等金属线材 • 硬质线材有:木、塑料、其他金属等条材 • 构成的特点:其本身不具有占据空间表现形体的功能,它可以通过先群积聚,表现出面的效果。通

立体构成--线的构成学习资料

立体构成--线的构成学习资料

四、硬质线材的构成 1、连续构成 将线移动的轨迹凝固下来,形成实际的形态。
2、框架构造
是独立线框的刚性空间组合。分为平面线框、立体线框 和由平面线框插成的立体线框。组合方法有重复、渐变 (求心、扩展)、自由组合。
2、框架构造
节点: 主要是通过单元线位置移动(形状、方向、疏
密、大小)来表现运动变化(整体动势、运动节 奏)。材料的连接点称点称为“节点”。
回原状。
五、软质线材的构成 在立体构成中,软质线材主要是通过框架的支撑以及编织来进行造型的。
软质材料的柔软使其独立成形的能力差,它必须依赖硬质框架才能组织 成形。框架一般是用木条、金属条等制成,也可通过板材支撑。
1、线群结构 连接方式的不同,产生的立体效果也不同。
2、线织面构成 按照一定的秩序在导线上做排列而形成线织面
节点的结构有三种形式: 滑节——靠自重和磨擦相结合,可以在接触面上
自由滑动和滚动。 绞节——轴构造。虽不能移动,却可以上下左右
旋转,具有各向受力的特性。 刚点——完全固定死的一次连接。
线材立体构型
硬质线材的构成 3、垒积结构
由于靠重力和接触面间的磨擦力来维持形体。构型时,应注意材料间磨 擦力的大小和重心的位置。
①棒的积木:象木柴架空一样把棒累积起来。缺点如果支撑角度过大, 就会成为不安定结构。
②卡别组合:通过摩擦进行构成,相互卡紧的组合是有效果的。
4、网架结构 细而长的构造物组合制成网状结构。 ①网架:将不具有弯曲的细长线材全部用铰接组合成的构造,就称网架。 ②拉伸:不仅可以排列成一条直线,还可以向四方扩展或作放射排列返
3、编织造型 软质的线材还可以通过编织的方法进行造型,这种造型的方式在日常
生活中十分常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具体方法有: 1)切割。
2)破坏。 3)劈凿。 4)挖孔。
编辑ppt
29
5)刮锉。
6)刨削。 7) 拆卸。
编辑ppt
30
2.组合与重建
将简单形体或是破坏、拆散后的材料 重新连接组合,创造一个新的整体造 型。这种手段也称“加法创造”.
具体有以下几种方法: 1)拼贴,也称“刚接”。 2)堆砌,也称“滑接”。 3)叠合,又称“槽接”。 4)贯串。 5)钉接。
6)榫接。
编辑ppt
31
7)铰接。 8)捆缚。
编辑ppt
32
3 .变形与扭曲
一般创作的方法有以下一些: 1)块状变形法
2)骨架变形法
编辑ppt
33
3)伸缩变形法 4)转折变形法 5)省略变形法 7)拓扑变形法
编辑ppt
34
编辑ppt
11
编辑ppt
12
编辑ppt
13
四、金属 金属虽然种类繁多,各有特性,但各种金属
都具有一定的共性:①物理特性:②化学特性: ③机械特性:
编辑ppt
14
编辑ppt
15
编辑ppt
16
五、纸张 纸是立体构成中很好的面材料。由于纸具
有可塑性好,易定型,切割方便等物理特性: 同时.纸材料又具有种类繁多,价格便宜.对 加工工具要求简单的特点。
编辑ppt
17
编辑ppt
18
编辑ppt
19
六、塑料 塑料因为其加热后,可利用其可塑性而进行加
工、塑形而得名。
在立体构成设计制作中,目前使用较多的是 ABs板和PVc管。
编辑பைடு நூலகம்pt
20
编辑ppt
21
编辑ppt
22
七、陶瓷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
陶器:胚体一般由普通泥土烧成,烧成温度较低 (一般在1000~C以下),烧成品的器体胎质较疏松, 吸水率高,敲击时发出的声音不清脆,器体外一 般不施釉或施低温釉。 瓷器:胚体由粘土(高岭土)制成,烧成温度较高 (一般在1200~C以上),烧成品胎质致密,吸水率 低或不吸水(在1%以下),敲击时能发出清脆的金 属声。器体内外往往施高温玻璃釉。
第三讲 构成材料
编辑ppt
1
第四章 构成材料
对材质感的理解和使材料构成有生命力的造型 是材料在立体构成中的运用重点。
编辑ppt
2
第一节 材料的分类
一、根据材料的来源分类 可分为自然材料和人工材料两种。
二、根据材料的质地分 可分为木材、石材、金属、玻璃、塑料、纸
材、陶瓷等等。 三、根据材料的固有形态分类
编辑ppt
23
八、石料
石材料的加工手段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视觉和心 理效能,经敲凿过的石材料,更显得粗狂、浑厚: 漫漫打磨后的石材.则呈现精细、光洁、温润之 美,打磨后能更加清晰突现石材纹理的美感。
编辑ppt
24
编辑ppt
25
编辑ppt
26
九、玻璃材料 现今,玻璃材料的应用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人们为了 舒适、清新、安静的生活环境,在建筑中采用采光性能好, 具有隔音降噪、防火防盗功能的玻璃材料。
可分为有形材料和无形材料两种。
编辑ppt
3
四、根据材料的物理性能分类 可分为弹性材料、塑性材料和粘性材料等。
五、根据材料的形状分类 可分为点状材料、线状材料、片状材料、块
状材料以及连接材料等几个主要类型。
六、根据材料的使用性能分类 可分为连接用材料、着色材料、打磨材料、
切割材料。
编辑ppt
4
第二节 常用材料
编辑ppt
5
一、橡皮泥。
编辑ppt
6
编辑ppt
7
二、石膏 石膏为白色粉末状材
料(调水使用),易加工造 型,可塑性强且价格低 廉,是立体造型的常用 材料。
编辑ppt
8
编辑ppt
9
编辑ppt
10
三、木材和竹 木材是较容易加工的材料,它同石材、金
属等其他材料相比,具有质地柔软、体轻、易 加工的性质。
十、布绳
布:a、扎系:b、折叠。c、包缠: 线绳:a、抽纱:b、编织:c、缠绕系结:
编辑ppt
27
第三节 材料加工
在三维立体造型中,对材料的研究与使用非常 重要。材料的种类很多,各种材料的材质、性 能、形状会给人的视觉心理上产生不同的感受。
编辑ppt
28
一、立体形态材料加工
1.破坏与解构 是对原型原材料的初加工,也称“减 法创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