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院应用BIM建模标准规范
BIM模型规范标准汇总

BIM模型标准汇总2017年7月19日目录第一章BIM应用文件目录和命名 (4)第一节文件目录结构1、BIM资源文件夹结构2、项目文件夹第二章建模精度标准及相关规定 (5)第一节建模精度1、结构专业2、建筑专业3、给排水专业4、暖通专业5、电气专业第二节建模规定1、单位和坐标2、模型依据3、模型拆分规定4、模型色彩规定5、BIM建模管控要点第三节 BIM软件规定1、建模软件2、模型整合软件3、其他BIM软件要求4、软件版本第三章模型族类型命名方法 (14)第一节结构模型1、族的分类2、剪力墙的命名3、梁(非地梁)的命名4、柱的命名5、板的命名6、楼梯的命名7、基础地梁的命名8、独立基础的命名9、补充说明第二节建筑模型1、族的分类2、墙的命名3、柱的命名4、楼、地面的命名5、门、窗的命名第三节安装模型1、族的分类2、族类型的命名规则第一章 BIM应用文件目录和命名第一节文件目录结构以下目录结构以比较详细和实用的英国BIM标准为基础调整而成,采用中英文对照方式,使用时根据实际项目情况选择。
1、BIM资源文件夹结构标准模板、图框、族和项目手册等通过数据保存在中央服务器中,并实施访问权限管理。
BIM 资源(BIM_Resource)Revit族库(Families) [族文件]标准(Standards) [标准文件]样板(Templates) [样板文件]图框(Titleblocks) [图框文件]2、项目文件夹项目数据也统一集中保存在中央服务器上,对于采用Revit工作集模式时,只有“本地副本”才存放在客户端的本地硬盘上。
以下是中央服务器上项目文件夹结构和命名方式,在实际项目中还应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项目名称(Project Name)01-工作(WIP) [工作文件夹]BIM模型(BIM_Models) [BIM设计模型]建筑(Architecture) [建筑专业]1层(1F) [视模型拆分方法而定]2层(2F)N层(nF)结构(Structure) [结构专业]1层(1F) [视模型拆分方法而定]2层(2F)n层(nF)水暖电(MEP) [水暖电专业]1层(1F) [视模型拆分方法而定]2层(2F)n层(nF)出图(Sheet_Files) [基于BIM模型导出的dwg图纸]输出(Export) [输出给其他分析软件使用的模型]结构分析模型建筑性能分析模型第二章建模精度标准及相关规定第一节建模精度1、结构专业2、建筑专业3、给排水专业4、暖通专业5、电气专业6、幕墙专业第二节建模规定1、单位和坐标1.1 项目长度单位为毫米1.2 使用相对标高,±0.000即为坐标原点Z轴坐标点;结构、建筑使用自己相应的相对标高。
BIM土建建模标准

1、墙体命名类型命名规则剪力墙剪力墙+混凝土等级+”_”+墙厚度如:剪力墙C30_300mm挡土墙挡土墙CXX_xxmm混凝土砌块墙、烧结砖墙混凝土砌块+空格+墙厚度如:混凝土砌块200mm抹灰、找平层等装饰层按具体做法描述进行命名如:8厚1:3水泥砂浆打底划出纹道命名:8厚1/3水泥砂浆建筑楼板建筑板50mm2、墙体绘制(1)墙体绘制过程中,遇到与柱相交位置,墙体自动断开,分段绘制。
(2)混凝土砌块墙体的底部标高与结构楼板顶面平齐,顶部标高与结构楼板底面或结构梁底面平齐。
(3)现浇混凝土墙体的底部标高与结构楼板顶面平齐,顶部标高与结构楼板底面或结构梁底面平齐。
(4)墙体与结构梁相交时,需编辑墙体轮廓,扣除与梁相交部分。
(5)所有墙体绘制均按楼层划分,不能一面墙体贯穿整个楼层标高。
3、墙体着色(1)混凝土砌块墙体着色模式下颜色以默认颜色为准。
(2)现浇混凝土墙体着色模式下颜色以深绿色为准,RGB:82,129,534、墙体材质(1)混凝土砌块墙体使用系统自带的混凝土砌块材质。
(2)现浇混凝土墙体使用系统自带的现浇混凝土材质,但材质需按混凝土等级进行区分。
12、楼板绘制(1)结构楼板边缘以降板分隔进行划分。
(2)结构楼板以及装饰面层只绘制到梁边缘。
如:(错)(正确)3、楼板着色(1)着色模式下,结构楼板使用默认着色。
(2)着色模式下装饰面层着色模式根据具体构造做法来定,但要求各装饰面层着色情况之间有明显颜色区分。
4、楼板材质(1)在真实模式之下,现浇混凝土楼板材质同现浇混凝土墙体材质,具体材质命名同现浇混凝土墙体。
(2)在真实模式之下,装饰面层材质根据具体装饰面层材料来定。
三、梁1、梁命名现浇混凝土梁+混凝土等级+“_”+规格如:现浇混凝土梁C50_400x600注:梁类型命名后面没有“mm”单位2、梁绘制(1)梁体高度按具体设计高度。
3、梁着色着色模式下,同剪力墙着色。
RGB:82,129,534、梁材质在真实模式之下,梁材质同现浇混凝土墙体材质,具体材质命名同现浇混凝土墙体。
BIM模型标准汇总

BIM模型标准汇总2017年7月19日目录第一章BIM应用文件目录和命名 (4)第一节文件目录结构1、BIM资源文件夹结构2、项目文件夹第二章建模精度标准及相关规定 (5)第一节建模精度1、结构专业2、建筑专业3、给排水专业4、暖通专业5、电气专业第二节建模规定1、单位和坐标2、模型依据3、模型拆分规定4、模型色彩规定5、BIM建模管控要点第三节 BIM软件规定1、建模软件2、模型整合软件3、其他BIM软件要求4、软件版本第三章模型族类型命名方法 (14)第一节结构模型1、族的分类2、剪力墙的命名3、梁(非地梁)的命名4、柱的命名5、板的命名6、楼梯的命名7、基础地梁的命名8、独立基础的命名9、补充说明第二节建筑模型1、族的分类2、墙的命名3、柱的命名4、楼、地面的命名5、门、窗的命名第三节安装模型1、族的分类2、族类型的命名规则第一章 BIM应用文件目录和命名第一节文件目录结构以下目录结构以比较详细和实用的英国BIM标准为基础调整而成,采用中英文对照方式,使用时根据实际项目情况选择。
1、BIM资源文件夹结构标准模板、图框、族和项目手册等通过数据保存在中央服务器中,并实施访问权限管理。
BIM 资源(BIM_Resource)Revit族库(Families) [族文件]标准(Standards) [标准文件]样板(Templates) [样板文件]图框(Titleblocks) [图框文件]2、项目文件夹项目数据也统一集中保存在中央服务器上,对于采用Revit工作集模式时,只有“本地副本”才存放在客户端的本地硬盘上。
以下是中央服务器上项目文件夹结构和命名方式,在实际项目中还应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项目名称(Project Name)01-工作(WIP) [工作文件夹]BIM模型(BIM_Models) [BIM设计模型]建筑(Architecture) [建筑专业]1层(1F) [视模型拆分方法而定]2层(2F)N层(nF)结构(Structure) [结构专业]1层(1F) [视模型拆分方法而定]2层(2F)n层(nF)水暖电(MEP) [水暖电专业]1层(1F) [视模型拆分方法而定]2层(2F)n层(nF)出图(Sheet_Files) [基于BIM模型导出的dwg图纸]输出(Export) [输出给其他分析软件使用的模型]结构分析模型建筑性能分析模型第二章建模精度标准及相关规定第一节建模精度1、结构专业2、建筑专业3、给排水专业4、暖通专业5、电气专业6、幕墙专业第二节建模规定1、单位和坐标1.1 项目长度单位为毫米1.2 使用相对标高,±0.000即为坐标原点Z轴坐标点;结构、建筑使用自己相应的相对标高。
BIM模型规范标准汇总

BIM模型标准汇总2017年7 月19日第一章BIM 应用文件目录和命名 (4)第一节文件目录结构1、B IM资源文件夹结构2、项目文件夹第二章建模精度标准及相关规定 (5)第一节建模精度1 、结构专业2、建筑专业3、给排水专业4、暖通专业5、电气专业第二节建模规定1 、单位和坐标2、模型依据3、模型拆分规定4、模型色彩规定5、BIM建模管控要点第三节BIM 软件规定1 、建模软件2、模型整合软件3、其他BIM软件要求4、软件版本第三章模型族类型命名方法 (14)第一节结构模型1、族的分类2、剪力墙的命名3、梁(非地梁)的命名4、柱的命名5、板的命名6、楼梯的命名7、基础地梁的命名8、独立基础的命名9、补充说明第二节建筑模型1、族的分类2、墙的命名3、柱的命名4、楼、地面的命名5、门、窗的命名第三节安装模型1、族的分类2、族类型的命名规则第一章BIM 应用文件目录和命名第一节文件目录结构以下目录结构以比较详细和实用的英国BIM 标准为基础调整而成,采用中英文对照方式,使用时根据实际项目情况选择。
1、BIM资源文件夹结构标准模板、图框、族和项目手册等通过数据保存在中央服务器中,并实施访问权限管理。
BIM 资源( BIM_Resource)Revit族库( Families ) [族文件]标准( Standards ) [标准文件]样板( Templates) [样板文件]图框( Titleblocks ) [图框文件]2、项目文件夹项目数据也统一集中保存在中央服务器上,对于采用Revit 工作集模式时,只有“本地副本”才存放在客户端的本地硬盘上。
以下是中央服务器上项目文件夹结构和命名方式,在实际项目中还应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项目名称( Project Name )01-工作( WIP)[ 工作文件夹]BIM模型(BIM_Model9 [BIM 设计模型]建筑( Architecture )[ 建筑专业]结构分析模型 建筑性能分析模型第二章建模精度标准及相关规定1层 (1F )[2层 (2F )N 层 (nF )结构( Structure )1层 (1F )[2层 (2F )n 层 (nF )水暖电 (MEP [ 1层 (1F )[2层 (2F )n 层 (nF )视模型拆分方法而定结构专业]视模型拆分方法而定水暖电专业] 视模型拆分方法而定出图(Sheet_Files 基于BIM 模型导出的dwg 图纸]输出(Export )输出给其他分析软件使用的模型][ ) [2、建筑专业3、给排水专业4、暖通专业5、电气专业* 6、幕墙专业第二节建模规定1、单位和坐标1.1项目长度单位为毫米1.2使用相对标高,士0.000即为坐标原点Z轴坐标点;结构、建筑使用自己相应的相对标高。
(完整版)设计院BIM建模标准

目录第一章建模精度标准及相关规定 (2)第一节建模精度 (2)1. 建筑专业 (2)2. 结构专业 (2)3. 给排专业 (3)4. 暖通专业 (3)5. 电气专业 (4)第二节建模规定 (4)1. 单位和坐标 (4)2. 模型依据。
(4)3. 模型拆分规定 (4)4. 模型色彩规定 (5)5. BIM建模管控要点 (6)6. 管线综合管控要点 (6)第三节 BIM软件规定 (6)1. 建模软件 (6)2. 其他BIM软件要求 (6)第二章模型族类型命名 (6)第一节结构模型 (7)1. 族的分类 (7)2. 剪力墙的命名 (7)3. 梁(除地梁)的命名 (7)4. 柱的命名 (7)5. 板的命名 (7)6. 楼梯的命名 (8)7. 基础承台的命名 (8)8. 地梁的命名 (8)9. 补充说明 (8)第二节建筑模型 (8)1. 族的分类 (8)2. 墙的命名 (9)3. 柱的命名 (9)4. 天花板的命名 (9)5. 门窗的命名 (9)第三节安装模型 (10)第一章建模精度标准及相关规定第一节建模精度1.建筑专业2.结构专业3.给排专业4.暖通专业5.电气专业第二节建模规定1.单位和坐标1.1.项目长度单位为毫米,标高的单位为米。
1.2.使用相对标高,±0.000即为坐标原点Z轴坐标点;建筑结构及机电使用自己相应的相对标高。
1.3.为所有BIM数据定义通用坐标系。
建筑、结构和机电统一采用一个轴网文件,保证模型整合时能够对齐,对正。
2.模型依据。
1.1.以建设单位或设计单位提供的通过审查的有效图纸为数据来源进行建模。
1.2.根据国家规范和标准图集为数据进行建模。
1.3.根据设计变更为数据来进行模型更新。
3.模型拆分规定3.1建筑专业3.1.1.按建筑分区3.1.2.按子项3.1.3.按施工缝3.1.4.按楼层3.1.5.按建筑构件,如外墙、楼梯、楼板等。
3.2结构专业3.2.1.按建筑分区3.2.2.按子项3.2.3.按施工缝3.2.4.按楼层3.2.5.按建筑构件,如外墙、楼梯、楼板等。
BIM建模标准

以毫米为单位,考虑到尺寸标注等不需要显示舍入的2
个小数位,可在尺寸标注样式处独立设置单位格式。
长度单位设置图
•而积
以平方米为单位。
而积单位设置图
•体积
以立方米为单位。
搐式
体积单位设置图
•角度
以度(°)为单位。
角度单位设置图
•坡度
以度(° )为单位。
坡度单位设置图
•模型拆分标准
需根据不同项目区别对待,但均应按照区域划分的思路
热水供 水管
重力 -废 水
153,51,51
新风
0, 255, 0
热水回 水管
255, 0,255
压力 -废 水
102, 153,25
5
正压送风
0, 0, 255
冷凝水 管
0, 0, 255
雨水管
255, 255, 0
空调回 风
255, 153,25
5
冷媒 管
102, 0,255
通气管
51,0,51
•定位楼层:楼层数+F,例如IF, 2F,一层,二层,地下部分B1,负一层,BX,夹层此项为必填项
•版本:A-Z,没有则留空
2.施工模型文件命名规则
【项目名称】-【施工阶段代码】-【版本】
命名细则:
•项目:项目名称拼音大写缩写;
•整合阶段:两位字母或数字大写,表示该模型整合后所应用 的施工阶段;
•版本:A-Z,没有则留空
3, 255, 0
消防桥架
255, 0, 0
冷冻水 回水管
0, 255,255
热水 给水 管
12& 0, 0
厨房排油烟
153, 51, 51
bim模型组织标准

BIM模型的组织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模型分类与命名规则:根据建筑、结构、水暖电等专业进行模型分类,并制定相应的命名规则,以便于模型的管理和协调。
模型文件结构:规定模型文件的存储结构,包括文件命名、文件路径、文件格式等,以确保模型文件的完整性和可读性。
模型数据标准:制定模型数据的标准,包括数据格式、数据精度、数据单位等,以确保模型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模型共享与协作:制定模型共享与协作的规则,包括模型的版本控制、权限管理、数据传输等,以确保不同专业之间的协作和沟通。
模型输出与交付:规定模型的输出格式和交付要求,包括图纸输出、报告生成、数据统计等,以满足项目需求和业主要求。
总之,BIM模型的组织标准是确保BIM模型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的关键因素,它涉及到模型的分类、命名、文件结构、数据标准、共享与协作以及输出与交付等方面。
BIM建模规范(执行版)

BIM建模规范(V1.0)执行版目录第一章总则........................................................ - 3 - 第二章建模资源..................................................... - 3 -2.1 建模软件..................................................... - 3 -2.2 模型整合软件................................................. - 3 -2. 3 其他BIM软件要求............................................ - 3 -2. 4 软件版本.................................................... - 3 - 第三章建模标准..................................................... - 3 -3.0 BIM模型精度................................................. - 3 -3.1 建模依据..................................................... - 4 -3.2 BIM模型分类................................................. - 4 -3.2.1 按照专业分类........................................... - 4 -3.3 BIM模型命名标准............................................. - 5 -3.3.1 专业代码.............................................. - 5 -3.3.2 区域代码.............................................. - 5 -3.3.3 模型命名标准........................................... - 5 -3.4 型定位及项目基准点的设置及单位............................... - 6 -3.4.1项目单位及项目样板..................................... - 6 -3.4.2模型竖向定位及命名..................................... - 6 -3.4.3项目基准点的设置....................................... - 6 -3.5 模型绘制..................................................... - 7 -3.5.1 土建专业的建模方法:................................... - 7 -3.5.2 机电专业的建模方法:.................................. - 15 -3.6 族命名方式及颜色设置........................................ - 23 -3.6 .1 族命名方式及颜色设置................................. - 23 -3.7 BIM构件颜色方案............................................ - 46 -第一章总则1.0 为满足BIM模型的交互,以及模型的标准化,特制定本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第一章建模精度标准及相关规定 (2)
第一节建模精度 (2)
1. 建筑专业 (2)
2. 结构专业 (2)
3. 给排专业 (3)
4. 暖通专业 (3)
5. 电气专业 (4)
第二节建模规定 (4)
1. 单位和坐标 (4)
2. 模型依据。
(4)
3. 模型拆分规定 (4)
4. 模型色彩规定 (5)
5. BIM 建模管控要点 (6)
6. 管线综合管控要点 (6)
第三节BIM 软件规定 (6)
1. 建模软件 (6)
2. 其他BIM软件要求 (6)
第二章模型族类型命名 (7)
第一节结构模型 (7)
1. 族的分类 (7)
2. 剪力墙的命名 (7)
3. 梁(除地梁)的命名 (7)
4. 柱的命名 (7)
5. 板的命名 (8)
6. 楼梯的命名 (8)
7. 基础承台的命名 (8)
8. 地梁的命名 (8)
9. 补充说明 (8)
第二节建筑模型 (8)
1. 族的分类 (9)
2. 墙的命名 (9)
3. 柱的命名 (9)
4. 天花板的命名 (9)
5. 门窗的命名 (9)
第三节安装模型 (10)
第一章建模精度标准及相关规定
第一节建模精度
1. 建筑专业
2. 结构专业
3. 给排专业
4. 暖通专业
5. 电气专业
第二节建模规定
1. 单位和坐标
1.1. 项目长度单位为毫米,标高的单位为米。
1.2. 使用相对标高,土0.000即为坐标原点Z轴坐标点;建筑结构及机电使用自
己相应的相对标高。
1.3. 为所有BIM数据定义通用坐标系。
建筑、结构和机电统一采用一个轴网文
件,保证模型整合时能够对齐,对正。
2. 模型依据。
1.1. 以建设单位或设计单位提供的通过审查的有效图纸为数据来源进行建模。
1.
2. 根据国家规范和标准图集为数据进行建模。
1.3. 根据设计变更为数据来进行模型更新。
3. 模型拆分规定
3.1建筑专业
3.1.1. 按建筑分区
3.1.2. 按子项
3.1.3. 按施工缝
3.1.
4. 按楼层
3.1.5. 按建筑构件,如外墙、楼梯、楼板等。
3.2结构专业
3.2.1. 按建筑分区
3.2.2. 按子项
3.2.3. 按施工缝
3.2.
4. 按楼层
3.2.5. 按建筑构件,如外墙、楼梯、楼板等。
3.3机电专业
3.3.1. 按建筑分区
3.3.2. 按子项
3.3.3. 按施工缝
3.34按楼层
335.按系统、子系统
4•模型色彩规定
4.1建筑专业色彩
4.1.1. 图纸已经明确的构件外观色彩按照图纸要求进行建模。
4.1.2. 图纸未明确构件外观色彩告BIM小组负责人,由小组负责人确定4.2结构专业色彩
4.2.1. 图纸已经明确的构件外观色彩按照图纸要求进行建模。
4.2.2. 图纸未明确构件外观色彩告BIM小组负责人,由小组负责人确定4.3机电专业色彩
5. BIM 建模管控要点在满足建模精度要求和模型规划要求的前提下,在建模过程中
应着重注重以下几点:
5.1. 建筑专业建模:要求楼梯间、楼梯、电梯间、管井、配电间、空调机房、泵房、天花
板高度等定位必须准确。
5.2. 结构专业建模:要求梁、板、柱截面尺寸与定位尺寸必须准确。
5.3. 水专业建模要求:各系统的命名须正确;有坡度的水管须建出坡度;阀门及保温层也
须建模。
5.4. 暖通专业建模要求:各系统的命名须正确,影响管线综合的设备、末端须建模,如:
风机盘管、风口等;暖通水系统同水专业建模要求;有保温层的风管,保温层也
须建模。
6. 管线综合管控要点
6.1. 管线综合应在施工阶段和施工专业深化阶段各完成一次。
62 施工图阶段管线综合过程中,设计单位、BIM咨询单位应密协作,设计单位应根据最终
BIM管综成果,调整二维图纸。
6.3. 施工专业深化阶段BIM 管线综合应在设计阶段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并加入相关专业
深化的管线模型,对有矛盾的部位进行优化与调整。
专业深化设计单位、设计单
位应根据最终深化BIM管综成果,调整二维图纸。
第三节BIM 软件规定
1. 建模软件
如果是两方或几方协作建模,软件使用版本须一致。
2. 其他BIM 软件要求各专业参建单位如采用其他软件建模的,在提交模型时,必
须将其他软件建模的模型转换成*.rvt 格式提交。
以柱编号为KZ1,截面尺寸600 X 600的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柱为例:
第二章模型族类型命名
编码说明
方框内的编码表示可以按照要求根据实际情更改。
无方框的编码表示必须严格按照要求使用特定字符。
第一节结构模型
1.族的分类
族分类 族类型编码 族分类
族类型编码
剪力墙 Q 梁 L 柱 Z 板 B 楼梯
T 地梁
D
桩承台
C
2.剪力墙的命名
以墙编号为Q1,厚度为200的钢筋混凝土现浇剪力墙为例:
□ - BQ □ - □ □ □
墙厚(单位mm 墙编号 3. 族类型编码
梁(除地梁)的命名
以梁编号为KL1,截面尺寸200X 300的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梁为例:
□ - □ □ □- □ □ □ XC 3 □ □
4. 柱的命名
mm mm
根据项目结构模型包含的钢筋混凝土构件类目,将族分类如下:
族类型编码
梁高(单位mm 梁宽(单位mm 梁编号 柱截面长边尺寸(单位 柱截面短边尺寸(单位 柱编号 族类型编码
5.板的命名
以板编号LB1,厚度100的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为例:
6. 楼梯的命名
以楼梯编号为LT1为例:
□-匚□ □
I
楼梯编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 族类型编码
7. 基础承台的命名
以承台编号CT1,垂直投影尺寸为1000X 1000的钢筋混凝土现浇承台为例:
□ - □ □ □ - □ □ □ □ X H □ □ □
I
承台长边尺寸(单位mm 承台短边尺寸(单位 mr )
------------------------------------------------------ 承台编号
族类型编码
8. 地梁的命名
以地梁编号DL1,截面尺寸300X 500的钢筋混凝土现浇地梁为例:
□ - □ □ □- □ □ □ X^ □ □
9. 补充说明
对于本规范未提及的族类目或者族类目已提及, 但实例形态无法按照
本规范进行命名时,就记录在案,待下次本规范修订时再进行补充或修改。
第二节建筑模型
楼板厚度(单位mm 板编号 族类型编码
地梁宽(单位mm 族类型编码
地梁编号
1. 族的分类
族分类
族类目编码 族分类 族类目编码
墙
内墙 NQ 窗 C 外墙 WQ 门
M
其它隔墙 GQ
柱 GZ
天花板
TP
2. 墙的命名
以内墙NQ 材质页岩空心砖,墙厚200的填充墙为例:
□ □-□□空心砖-□ □ □
-------- 墙厚度(单位mm
-------------------------------- 墙材质名称
--------------------------------------------------- 族类型编码
3. 柱的命名
以构造柱编号为 GZ1,截面尺寸200 X 200为例:
_
□ □ □ - □甲□ XC 2 甲□
I -------- 柱截面长边尺寸(单位 mr )i
柱截面短边尺寸(单位 mr )i
------------------------------------------------ 柱编号 族类型编码
4. 天花板的命名
以铝扣板天花板为例:
□ - □ □ □ □ □
窗编号 族类型编码
5.门窗的命名
以C1215为例:
第三节安装模型
由于安装工程构件种类复杂繁多,在此只提出命名原则:族类目+构件编号+构件尺寸或者构件材质的方式来命名各字段之间用“ - ”分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