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模型标准
BIM模型精度具体要求标准

BIM模型精度具体要求标准附录D表D-1BIM模型精度具体要求标准1、建筑建模深度LOD100LOD200LOD300LOD350LOD400LOD500 场地简单的场地布置。
部分构件用体量表示场地边界(用地红线、高程、正北)、地形表面、建筑地坪、场地道路等按图纸精确建模。
景观、人物、植物、道路贴近真实。
场地边界(用地红线)、现状地形、现状道路、广场、现状景观绿化/水体、现状市政管线、既有建(构)筑物场地边界(用地红线)、现状地形、现状道路、广场、现状景观绿化/水体、现状市政管线、既有建(构)筑物在LOD400的基础上是实际场地模型墙包含墙体物理属性(长度,厚度,高度及表面颜色)增加材质信息,含粗略面层划分包含详细面层信息,材质要求,防火等级、附节点详图墙体区分外墙和内墙,区分剪力墙、框架填充墙、管道井壁。
墙体各构造层的信息,包括编号、材料、工程量以及防水、防火、保温、隔声性能等。
在LOD350的基础上添加运输进场信息、安装操作单位,规格型号,施工工艺,材质,生产厂家,施工起始日期,工程量,养护维护说明在LOD400的基础上是实际安装的墙体模型建筑柱物理属性:尺寸,高度带装饰面,材质规格尺寸、砂浆等级、填充图案等规格尺寸、砂浆等级、填充图案等在LOD350的基础上添加运输进场信息、安装操作单位,规格型号,施工工艺,材质,生产厂家,施工起始日期,工程量,养护维护说明在LOD400的基础上是实际安装的建筑柱模型12门、窗同类型的基本族按实际要求插入门、窗门窗大样图,门窗详图外门、外窗、内门、内窗、天窗、各级防火门、各级防火窗、百叶门窗等非几何信息,包括规格、型号、材质以及防水、防火性能等,尺寸及定位信息,门窗可使用细度较高的模型在LOD350的基础上添加运输进场信息、安装操作单位,规格型号,施工工艺,材质,生产厂家,施工起始日期,工程量,养护维护说明在LOD400的基础上是实际安装的门窗模型屋顶悬挑、厚度、坡度加材质、檐口、封檐带、排水沟规格尺寸、砂浆等级、填充图案等尺寸及定位信息。
BIM国内外标准综述

2、国内BIM标准组织
2、国内BIM标准组织
国内BIM标准组织包括: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CHS)、中国建筑科学研 究院(ABCS)、全国建筑构配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ASC)、全国建筑信息模型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等。这些组织在国家层面上推动了BIM标准的制定和实 施,为我国的BIM应用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支持。
3、CIBSE指南
3、CIBSE指南
CIBSE(Chartered Institution of Building Services Engineers)指 南是英国建筑服务工程学会制定的BIM标准。该指南旨在为建筑服务工程领域的 BIM应用提供指导。CIBSE指南包括建筑、结构、电气、机械、管道和土木工程等 方面的信息模型标准,以及BIM应用的管理、协调和交付等方面的指南。
三、发展趋势
三、发展趋势
随着BIM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国内外BIM标准的制定和发展也将不断加强 和完善。未来,BIM标准的制定将更加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三、发展趋势
1、标准化与协同化:未来BIM标准的制定将更加注重标准化与协同化,包括 不同专业之间的协同、不同软件之间的协同以及不同项目之间的协同等。这将有 助于提高BIM应用的效率和效果。
2、NBIMS标准
2、NBIMS标准
NBIMS(National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Standard)标准是美 国建筑师协会(AIA)和美国总承包商协会(Associated General Contractors of America)联合制定的标准。该标准旨在推动BIM技术的应用,并为建筑行业 提供了一套可操作的BIM框架。NBIMS标准包括建筑、结构、电气、机械、管道和 土木工程等方面的信息模型标准,涵盖了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
BIM建模标准

BIM 建模标准——基于预算的Revit建模标准目录说明命名总原则:1、梁、柱构件的名称以及其用到的族、系统族、常规族的命名都与图纸标注编号一致;2、除梁、柱外所有构件名称以及其用到的族、系统族、常规族的命名都与工程量清单项目名称一致;3、对具有不同项目特征但属于同种项目名称的构件,采用二级名称,即:项目名称_项目特征(项目特征取具有代表性的关键字,比如材料等级、部位等)。
第一部分:结构部分装饰建模注意事项第二部分:装饰部分第一章:楼地面装饰工程1.1 整体面层:1.1.1命名标准:项目名称_项目特征(面层材料)。
1.1.2案例:细石混凝土楼地面_水泥砂浆1.2块料面层:1.2.1命名标准:项目名称_项目特征(面层材料)。
1.2.2案例:(表1.2.1)CAD说明(构造统一做法表)CAD说明(各空间做法表)ABC楼面做法分别命名为:A: 块料楼地面_ 600x600x8暖灰色通体防滑砖;B: 块料楼地面_ 300x300厨房专用无釉防滑地砖;C: 块料楼地面_ 600x300x8咖啡色带槽防滑地砖;1.3 橡塑面层:1.3.1命名标准:项目名称_项目特征(面层材料)。
1.3.2案例:(表1.3.1)CAD说明(构造统一做法表)CAD说明(各空间做法表)ABC楼面做法分别命名为:A: 橡胶板楼地面_同质透心PVC地胶板(浅灰色);B: 橡胶板楼地面_同质透心PVC地胶板(淡蓝色);C: 橡胶板楼地面_同质透心PVC地胶板(米黄色);1.4 其他材料面层:1.4.1命名标准:项目名称_项目特征(面层材料)。
1.4.2 案例:(表1.4.1)CAD说明(构造统一做法表)CAD说明(各空间做法表)楼面做法命名为:防静电活动地板_静电地板;1.5 踢脚线:1.5.1命名标准:项目名称_项目特征(面层材料)1.5.2案例:(表1.5.1)CAD说明(构造统一做法表)CAD说明(各空间做法表)AB楼面做法分别命名为:A: 塑料板踢脚线_350高PVC踢脚;B: 塑料板踢脚线_100高PVC踢脚(蓝色);1.6 楼梯面层:1.6.1命名标准:项目名称_项目特征(面层材料)1.6.2 案例:块料楼梯面层_米黄色瓷砖1.7 台阶装饰:1.7.1命名标准:项目名称_项目特征(面层材料)1.7.2 案例:块料台阶面_米黄色瓷砖1.8 零星装饰项目:1.8.1命名标准:项目名称_项目特征(面层材料/部位)1.8.2 案例:水泥砂浆零星项目_牵边(注:楼梯、台阶牵边和侧面镶贴块料面层,不大于0.5㎡的少量分散的楼地面镶贴块料面层,应按零星装饰项目执行。
BIM建模标准

一尺科技BIM建模标准目录一.BIM建模精度分级 (3)1.建筑专业 (3)1.1建筑建模精度 (7)2.结构专业 (11)2.1结构建模精度 (12)3.给排水专业 (16)3.1给排水建模精度 (19)4.暖通专业 (21)4.1暖通建模精度 (23)5.1电气专业 (25)5.1电气建模精度 (28)6.弱电专业 (30)6.1弱电建模精度 (31)17.幕墙专业 (33)7.1幕墙建模精度 (34)8.景观专业 (35)8.1景观建模精度 (37)9.内装专业 (38)9.1内装建模精度 (41)10.标识专业 (42)10.1标识建模精度 (43)11.夜景照明专业 (44)11.1夜景照明建模精度 (44)二.机电配色 (45)三.文件统一命名逻辑 (48)四.族库分类 (49)2一.BIM建模精度分级建模精度分为四个等级:31.建筑专业3456•安装信息1.1建筑建模精度789102.结构专业112.1结构建模精度121314153.给排水专业1617183.1给排水建模精度19204.暖通专业21224.1暖通建模精度23245.1电气专业2526275.1电气建模精度28●直径不小于6mm的管线应建模。
●安装附件宜采用生产厂家提供的三维模型。
296.弱电专业306.1弱电建模精度327.幕墙专业337.1幕墙建模精度348.景观专业35368.1景观建模精度379.内装专业3839409.1内装建模精度4110.标识专业其他编号、材质、安装方式、尺寸10.1标识建模精度4311.夜景照明专业11.1夜景照明建模精度系统阶段建模精度建模精度要求4445二.机电配色机电配色参照以下表格所示进行配色。
255,153,0消防FP-消火栓管 255,0,0消防FP-自动喷水灭火系统0,153,2550,255,255给排水 PL-生活给水管0,255,0给排水 PL-热水给水管128,0,0102,153,255给排水 PL-热水回水管165,0,0暖通AC-冷却水回水管给排水DR-污水-重力153,153,0暖通AC-热水供水管255,0,255给排水DR-污水-压力0,128,128暖通AC-热水回水管给排水DR-废水-重力153,51,51暖通AC-冷凝水管0,0,255给排水DR-废水-压力102,153,255暖通AC-冷媒管102,0,255 给排水DR-雨水管255,255,0暖通AC-空调补水管0,153,50给排水DR-通气管51,0,51暖通AC-膨胀水管51,153,153给排水PL-游乐设备用水255,0,127暖通AC-软化水管0,128,128 给排水PL-特效用水191,0,255暖通AC-厨房排油烟153,51,51给排水PL-中水0,255,255暖通AC-排烟128,128,0给排水PL-水雾255,191,127暖通AC-排风255,153,0 电气EL-强电桥架255,0,255暖通AC-新风0,255,0 电气EL-弱电桥架0,255,25546暖通AC-正压送风0,0,255 电气EL-消防桥架255,0,0暖通AC-空调回风255,153,255电气EL-强电套管255,0,255暖通AC-空调送风102,153,255电气EL-弱电套管0,255,255暖通AC-送风/补风0,153,255动力TP-柴油机供油管255,0,255 动力TP-机房压缩空气0,255,0动力TP-柴油机回油管102,0,255 动力TP-制动用压缩空气0,255,0动力TP-二氧化碳0,255,0 动力TP-游乐设备用压缩空气0,255,0动力TP-天然气255,255,0 动力TP-维护用压缩空气0,255,0动力TP-蒸汽管255,127,255动力TP-液氮255,127,0动力TP-蒸汽凝结水255,127,25547三.文件统一命名逻辑4849四.族库分类。
市政bim建模标准

市政bim建模标准
市政BIM建模的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统一采用国家现行的大地坐标系和国家高程基准。
●根据工程特点确定统一的工程原点,并使用统一的单位与度量制。
●相同类型的模型元素,定位基点的相对位置应相同。
●模型的版本管理应符合版本管理的规定。
在市政道路工程BIM模型创建过程中,应遵循以下规定:
●统一采用现行国家大地坐标系和国家高程基准。
●各专业模型创建前应根据工程特点确定统一的工程原点,并应使用统一的单位与度量
制。
●相同类型的模型元素,定位基点的相对位置应相同。
●模型的版本管理应符合版本管理的规定。
此外,国家级标准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为最高标准,即建筑工程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第二层为基础数据标准,包括建筑工程设计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建筑工程信息模型存储标准;第三层为执行标准,如建筑工程设计信息模型交付标准等。
总之,市政BIM建模标准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以确保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BIM模型深度标准

BIM 模型深度标准一、定义模型的细致程度定义了一个BIM模型构件单元从最初级的概念化的程度发展到最高级的竣工级精度的步骤。
按照BIM模型的运行阶段不同,从概念设计到竣工设计共划分为五个阶段:1.0 –等同于概念设计,此阶段的模型通常为表现建筑整体类型分析的建筑体量,分析包括体积,建筑朝向,每平方造价等。
2.0 –等同于方案设计,此阶段的模型包含普遍性系统包括大致的数量,大小,形状,位置以及方向。
3.0 –模型单元等同于传统施工图和深化施工图层次。
4.0 –此阶段的模型被认为可以用于模型单元的加工和安装。
5.0 –最终阶段的模型表现的项目竣工的情形。
模型深度按不同专业进行划分,包括建筑、结构、机电专业的模型深度。
模型深度应分为几何和非几何两个信息类型。
二、各专业模型深度标准2.1建筑专业建筑专业BIM模型深度等级应符合表2.1-1建筑专业几何信息深度等级表和表2.1-2 建筑专业非几何信息深度等级表的规定。
表 2.1-1 建筑专业几何信息深度等级表表 2.1-2 建筑专业非几何信息深度等级表2.2结构专业结构专业BIM模型深度等级应符合表2.2-1结构专业几何信息深度等级表和表2.2-2 结构专业非几何信息深度等级表的规定。
表 2.2-1 结构专业几何信息深度等级表表2.2-2 结构专业非几何信息深度等级表2.3机电专业机电专业BIM模型深度应符合表2.3-1 机电专业几何信息深度等级表和表2.3-2 机电专业非几何信息深度等级表的规定。
表 2.3-1 机电专业几何信息深度等级表表2.3-2 机电专业非几何信息深度等级表三、总结在BIM实际应用中,我们首先要根据项目的不同阶段以及项目的具体目的来确定建模的深度等级,根据不同等级所概括的模型精度要求来确定建模精度;在实际应用中,根据项目具体目的的不同,也可以对模型深度进行适当的调整以适应当前项目的需要。
BIM模型深度标准(多专业,内容详细)[详细]
![BIM模型深度标准(多专业,内容详细)[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b056fa71d5bbfd0a78567347.png)
建筑“BI米”模型深度标准
一、模型精度等级划分
以“模型精度等级(LOD-Level of Detail)“来定义BI米模型中建筑元素的精度高低.将LOD共分为5级:
1)LOD100——概念性:示以几何数据,或线条、面积、体积区域等.
2)LOD200——近似几何:以3D显示通用元素,包括其最大尺寸和用途.
3)LOD300——精确几何:以3D表达特定元素,具体几何数据的3D对象,包
含尺寸、容量、连接关系等.
4)LOD400——加工制造:即为加工制造图,用以采购、生产及安装;具有精
确性特点.
5)LOD500——建成竣工:建筑部件实际成品.
参考上述规定,再比照我国相关制图规范标准,特将传统设计阶段——方案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阶段、施工图深化阶段、运维阶段分别和LOD100、200、300、400、500对应.
二、各专业在不同阶段模型精度等级
三、各专业模型精度等级具体要求。
bim合格标准

bim合格标准BIM合格标准一、引言建筑信息模型(BIM)是一种基于数字化设计和建造的方法,它集成了建筑、结构、机电、设备系统和施工工序等相关信息。
通过BIM,设计师、工程师和建筑师能够使用同一份信息进行实时协同工作,并在各个阶段模拟、可视化和分析设计方案。
在现代建筑领域,BIM已经成为一种标准做法,并为项目管理、施工工序、设备维护等环节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因此,制定BIM合格标准对于保证工程质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二、BIM合格标准之技术要求1. 建筑模型的完整性和准确性BIM模型应完整地描述和反映建筑的各个方面,包括建筑结构、机电系统、设备布局等。
模型应该准确地定义各个构件和其材料、参数和属性,并确保其符合相关的设计规范和标准。
2. BIM模型的一致性和协调性BIM模型应具有一致的逻辑和数据结构,并能够实现信息的交流和数据的共享。
模型中的各个部分应能协调一致地进行设计和施工,并能够实现实时更新和修改。
3. BIM模型的可视性和可读性BIM模型应能够通过视觉和图形界面直接呈现,并能够以不同维度和层次进行展示和分析。
模型应该具备友好的用户界面,便于使用者快速了解和操作模型,提高工作效率。
4. BIM模型的可扩展性和可复用性BIM模型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能够应对不同规模和复杂程度的项目需求。
同时,模型的构建部分和数据应能够被复用于其他项目,避免重复设计和工作,提高设计效率。
5. BIM模型的数据保护和安全性BIM模型中的数据应受到保护,确保其完整和安全。
模型应采用适当的技术手段进行数据加密、备份和恢复,以防止数据丢失和泄露。
三、BIM合格标准之项目管理要求1. BIM在项目全过程中的应用BIM应作为项目全过程的工具,在设计、施工和运营阶段都得到充分的应用。
BIM应覆盖项目的各个层面,包括规划、预算、时间表、质量控制等,以实现全面的信息整合和协同工作。
2. BIM应用的沟通和协作机制BIM应能够实现不同参与方之间的沟通和协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IM模型标准1BIM总体技术要求1.1建模软件及平台本项目所有专业(建筑专业、结构专业、机电安装专业等),均使用Autodesk Revit 2017版系统软件构建,Autodesk Navisworks 2017,AutoCAD 2017,如确需BIM软件版本升级或增加其他BIM软件平台,应进行统一协调管理。
1.2模型依据1.以合同类任务文件为依据,包括:招标文件技术要求、合同文件、总进度计划等;2.以设计单位提供的施工图为依据;3.以计算书类文件为依据,包括:施工变更单、变更图纸、相关规范标准等。
1.3数据交换与拆分1.3.1数据交换本项目模型需要在Autodesk Revit软件、Autodesk Navisworks软件、广联达GCL之间进行数据转换,在BIM5D平台进行整合。
数据交换方式如下:首先通过Revit软件插件将.rvt格式模型转化为.nwc .gfc .igms格式模型,通过将.nwc格式导入Autodesk Navisworks Manage2017软件进行三维交底的动画制作;通过.gfc格式导入广联达土建算量软件进行清单和模型关联工作;最终用广联达土建算量软件导出.igms格式,导入到广联达BIM5D平台中,以便项目各部门协同应用。
1.3.2数据拆分(1)确定参与项目的专业及各专业人员:建筑人数,结构人数,水暖电人数;(2)BIM中心按各专业划分,可用以下两种方式进行协同工作:1.各专业分别建立自己的专业模型,专业间通过文件链接协调。
2.建立工作集,给相关人员分配工作任务和权限,通过中心文件进行协同工作(需专人建立项目小型服务器)。
2BIM技术措施与方案2.1BIM模型信息要求系统中的构件:各专业模型都是由不同功能的构件组成,并完整表达该模型系统的功能。
构件信息:构件中的信息,BIM中心在构建BIM施工模型时,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图纸信息,补充完整,后续有更改的,需对构件信息进行更新。
几何信息:几何信息包括:形状、尺寸、坐标等,要求几何信息和精度满足BIM施工模型要求。
模型精度要求:说明:1.LOD300为细部设计模型(Precise geometry),包括建筑物体量、设备或元件等的准确数量、尺寸、空间位置等信息;2.LOD400为施工模型(Fabrication),除包含LOD300的信息外,还包含完整的安装、施作方法等信息,用于模型单元的加工和安装;3.本项目建筑专业、结构专业BIM施工模型精度为LOD350,介于LOD300-400之间,需根据实际情况,与对应使用部门协商该范围内模型具体内容构成。
2.2BIM模型规划标准原点、定位、方位、标高和单位按照设计图总平面坐标,采取特定点赋予坐标坐标方式设定,所有模型和参照模型的坐标都需要和设计给定的坐标保持一致;2.2.1平面坐标系以设计总平面图给定的大地坐标系坐标点为项目平面坐标系;2.2.2高程根据纵断面及横断面给定的高程为项目高程;2.2.3方位项目北与正北的夹角等于设计图纸上指北针的旋转角度。
2.2.4标高标高命名与高程对应。
2.2.5单位1)项目中所有模型均应使用统一的单位与度量制。
默认的项目单位为mm,用于显示临时尺寸精度;2)标注尺寸样式默认为mm,带0位小数;3)二维输入/输出文件应遵循为特定类型的工程图规定的单位和度量制;4)在与项目坐标系相关的场地文件中,1DWG单位=1m;5)在图元、详图、剖面、立面和建筑结构轮廓图中,1DWG单位=1mm。
2.2.6BIM模型文件格式本项目BIM施工图文件格式如下:1)成果文件格式(1)Autodesk Revit : .rvt(2)Navisworks : .nwd(3)BIM5D : .B5D(4)视频文件: .MP42)交换文件格式(1)AutoCAD与Autodesk Revit交换文件格式:.dwg(2)Autodesk Revit与Navisworks交换文件格式:.nwc(2)Autodesk Revit与BIM5D交换文件格式:.B5D(2)Autodesk Revit与GCL交换文件格式:.gfc(2)GCL与BIM5D交换文件格式:.igms3)浏览文件格式(1)Navisworks:.nwf如有其它文件格式要求,则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格式转换,以保证模型信息的完整性和可读性。
2.2.7视图模板本项目视图模板如下表视图模板2.2.8MEP模型构建颜色规定为便于构建识别,BIM施工模型构建颜色规定如下表:2.2.9文件夹结构与模型命名1)项目文件建夹规则所需设置的项目文件夹结构包括四部分:实施项文件夹、共享文件夹、信息发出文件夹和存档文件夹,并在规定的文件夹中保存数据。
如果一个项目包含多个独立元素,应在一系列子文件夹中分别保存各个元素的BIM 数据。
所有项目数据(除了中心文件的本地副本以外)均应采取标准的项目文件夹结构,保存在中央网络服务器上(或适应的文档管理系统中),下图为文件夹结构范例:2)模型命名规则本项目模型命名规则如下:(1)轴网模型CF-轴网模型(2)建筑模型CF-建筑模型-排风口…………CF-建筑模型-人员出入口(3)结构模型CF-结构模型-管廊主体…………CF-结构模型-人员出入口主体2.2.10族文件1)族文件夹命名本项目族文件放置于“赤峰项目—BIM—02共享文件夹—族文件”位置,存储族文件的位置应按以下方式进行划分。
2)族的子文件夹命名随着软件功能和建模需求,可以在各专业文件夹下进一步添加新的子文件夹,具体不做规定。
3)族库升级族文件应该根据软件产品与版本分别存储于不同的文件夹中。
当需要更新族文件以用于新的产品版本中时,老版本族文件应予以保留,新版本族文件应保存在该版本的对应文件夹中,以避免出现“向前不兼容”现象。
2.2.11文件链接关系与方法本项目文件链接关系与方法如下图所示。
1)文件链接方式模型链接时,必须采用原点到原点的定位方式,如下图所示。
2)文件链接管理文件链接到其他相关专业,是为了实现专业间的协调与其他功能,由于链接其他模型会消耗较多电脑资源、降低性能,因此在不需要该模型文件时,可以卸载文件链接(注意是“卸载”而非“删除”,因使用“卸载”后在需要时可使用“重新载入”快速加载模型)。
2.2.12Revit模型大小单一模型文件大小,最大不易超过50~100M,以避免后续多个模型文件操做时硬件设备速度过慢。
2.2.13BIM模型导出如有必要从BIM环境中导出视图到CAD中进行出图,或用作其他CAD图形的底图,则应把视图放置在图框中,并清晰标明以下内容:1)此数据仅作参考使用2)数据来源3)制作或发布此图日期3BIM建模细则3.1BIM结构模型构件命名专业(A/S)-名称/尺寸-砼标号/砌体强度-GCL构件类型字样举例:S-厚800-C40P10-筏板基础说明:A—代表建筑专业,S—代表结构专业;名称/尺寸——填写构件名称或者构件尺寸(如:厚800);砼标号/砌体强度——填写混凝土或者砖砌体的强度标号(如:C40);GCL构件类型字样——详见下表。
GCL与Revit构件对应样例表:3.2Revit构件材质Revit构件材质定义:在构件“结构”中编辑“核心层材质”即可;若某构件没有该属性项,则需要自行添加“材质”属性项(即增加一个字段,字段名称为“材质”),并填写上相应的属性值(是什么材质写什么材质名称,见下图)。
3.3内、外墙属性内、外墙属性定义:墙构件定义界面,选择“编辑类型”,弹出窗体后选择“功能”属性项,其属性值有“内部”、“外部”两个属性值,按照内外墙选择相应的是内部还是外部即可(见下图)。
3.4BIM样板建立为何要设置中国样板:默认样板文件的标高样式、尺寸标注样式、文字样式、线型线宽线样式、对象样式等,不能满足中国国家标准制图规范要求。
各专业可新建样板文件或在软件自带样板文件的基础加以更改。
主要包含的内容:1.预设明细表2. 默认墙高度3. 视图范围4. 尺寸标注5. 线型设置6. 线宽设置7. 线样式设置8. 填充样式、材质设置等。
3.5BIM项目文件建立1)由BIM中心负责人新建建筑项目文件选择自定好的样板文件,并建立本项目的坐标、标高和轴网,保存,分发给其他专业的设计人员。
2)其他专业分别根据各自专业的样板文件新建各自专业的项目文件。
3)其他专业建立好项目文件后,以“自动原点到原点”的定位方式链接包含轴网和标高的建筑项目文件。
4)各专业通过“复制/监视”命令,把建筑专业的标高和轴网,复制到本专业中,同时程序会自动监视建筑文件的标高和轴网的变化。
5)各专业把建筑专业的标高和轴网隐藏,避免影响本专业的基准。
6)链接CAD图纸,将CAD图纸中的轴网与项目文件的轴网对齐,以CAD图纸为底图,建立项目文件的各个构件。
3.6BIM模型扣减规则3.6.1构件交汇扣减设置的目的为了实现“一次建模,多项应用”的基于BIM的工程项目管理需要,在模型的创建过程中模型作者需要充分考虑3D模型的准确性与4D、5D应用的可行性的结合。
在Autodesk Revit(以下简称Revit)软件中构件之间的交汇处默认的几何扣减处理方式不符合国内现行工程量计量计算规则的要求,所以有必要明确规定构件之间的交汇的原则。
例如:梁与梁的交汇时,Revit默认成按照构件创建的先后顺序进行扣减。
而国内现行的普遍工程量计量计算规则是:混凝土强度低的梁被强度高的梁扣减,次梁被主梁扣减(如下图)。
3.6.2构件交汇扣减设置的基本原则1)同一种类构件必须扣减,不应重叠2)不同强度不应重叠(混凝土强度大的构件扣减强度小的构件,相同强度不区分先后)3)结构构件应扣减建筑构件(钢筋混凝土构件用Revit结构构件绘制)4)构件交汇时优先级次序:柱>主梁>次梁>板>墙。
3.6.3构件交汇扣减设置的结果本管理规定不强制要求模型作者使用统一的模型创建方法,但对模型创建结果进行统一要求。
模型作者应使主体结构模型中的所有构件在交汇时出现如下图示的扣减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