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朗演奏会观后感

合集下载

郎朗开讲啦有感

郎朗开讲啦有感

观“开讲啦”郎朗专访有感上周老师组织我们看了一个中央台开讲啦的栏目,出场的是知名钢琴演奏家郎朗。

从他精彩的成功经历中我更加认同了天才出于勤奋,坚持就是胜利这个道理,更加清楚自己要前进的方向,总之受益匪浅,感悟颇深。

郎朗,17岁时就一鸣惊人,曾被数家美国权威媒体称作“当今这个时代最天才、最闪亮的偶像明星”,他曾经在白宫演出,并且是受聘于世界顶级的柏林爱乐乐团和美国五大交响乐团的第一位中国钢琴家;曾被《人物》杂志称为“将改变世界的20名青年”之一。

所有的成就都来自于他对音乐的不断追求与努力,可以说音乐就是他的生命。

在弹奏钢琴时他的表情千姿百态,那是他投入其中的真实写照。

年轻时他追求的是第一,而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以后,他总结的是“要做最好的自己。

”是的,人最难的是战胜自己,今天的自己是否比昨天的自己更进步?超越自我才是终极的人生追求。

也许我们没有机会达到朗朗那样的高度,但我们可以跟自己比,每天进步一点点,“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量的积累会引发质的变化,有朝一日我们也可以做出一番成就,成为某一行业的专家或者精英,这让我想到了哲学思想上的量变与质变的道理。

量变与质变的关系,量变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而质变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的、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所以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上量变与质变是一个对立的概念,但二者又是辩证统一的。

首先,二者相互依赖。

一方面质变依赖于量变,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因为质变不是凭空出现的,它需要一定的量变为基础。

这说明了事物变化总是从量变开始的,只有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发生质变,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

另一方面,量变也依赖质变。

质变体现了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只有质变才能使量变得以完成。

质变还引起和促进新的量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即新的量变必须以新的质变为基础,没有质变产生的新质,就没有新事物的量变。

其次,二者相互转化事物的发展总是由量变到质变和质变到新的量变的变化过程。

2013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观后感

2013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观后感

2013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观后感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作为世界上最著名的音乐盛会之一,每年都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爱好者。

2013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一次令人陶醉的音乐盛宴。

整个音乐会以维也纳爱乐乐团为中心,由世界各地的著名指挥家和音乐家共同演奏。

音乐厅的氛围令人心醉神迷,庄严典雅的装饰、悦耳动听的音乐交相辉映,让观众仿佛置身于音乐的海洋中。

音乐会开始时,我被乐团的默契演奏所震撼。

他们的演奏技巧精湛,每一个音符都如同经过精心打磨的宝石,完美无瑕。

我能感受到乐团成员之间的紧密合作,他们用心灵与音乐对话,创造出一种奇妙的和谐。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以奏鸣曲《火鳥》开场,这首曲子充满了希望和活力,使人沉浸其中。

接下来是舒伯特的《军乐圆舞曲》,节奏欢快,激情四溢,让观众热情高涨。

而对我来说,其中最令人难以忘怀的是约翰·斯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

《蓝色多瑙河》被认为是维也纳最具代表性的华尔兹之一,也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经典曲目。

在音乐会现场,当这首华尔兹响起时,整个音乐厅仿佛沉浸在一片蓝色的海洋中。

这首华尔兹音乐优美而动听,旋律轻快欢快,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让大家忘却了一切烦恼,沉浸在音乐的欢愉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音乐会中的特邀嘉宾同样精彩。

2013年的音乐会邀请了来自中国的钢琴家郎朗作为客座演奏家。

他与维也纳爱乐乐团一同演奏了列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给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

郎朗的演奏技巧精湛,他将钢琴的声音与乐团的演奏完美融合,引发了观众的极大赞赏。

除了音乐本身,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还以其独特的传统而著名。

音乐会结束前的传统演奏《小号独奏》是观众们最为期待的部分。

这是一首由约翰·斯特劳斯创作的小号独奏曲目,以其高难度和华丽的演奏技巧而闻名于世。

每年年末,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传统演奏者都会以高超的技巧和出色的表演,为观众带来一次绝妙的演出。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除了是一场音乐盛宴,更是一场文化交流的盛宴。

刀郎演唱会观后感200字左右

刀郎演唱会观后感200字左右

刀郎演唱会观后感200字左右篇一刀郎演唱会观后感刀郎的演唱会,那可真是一场震撼心灵的盛宴!我原本以为,这可能就跟平常的演出差不多,但一进去,我就发现我大错特错了!现场的氛围,那叫一个火热!粉丝们的尖叫和欢呼,仿佛能把房顶都给掀翻。

刀郎一开口,那独特的嗓音,就像一把利剑直直地刺进我的心里。

也许有人会说,不就是唱歌嘛,有啥特别的。

嘿,您还真别说,那种感染力,那种能让全场都沉浸在他的音乐世界里的魔力,可不是随便哪个歌手都有的!看着舞台上的他,我不禁想,这一路走来,他得经历多少风风雨雨才能有今天的成就啊?这场演唱会,真的让我对音乐有了全新的认识,我觉得以后我会更爱音乐,更爱刀郎!篇二刀郎演唱会观后感哇塞,刀郎的演唱会,简直了!我走进那个场馆的时候,心里还在嘀咕:“能有多精彩?”结果音乐一响,我整个人都傻了!那声音,就像一阵狂风,把我所有的疑虑都吹得无影无踪。

刀郎站在舞台上,就像一个音乐的王者。

他唱着那些熟悉的歌,每一句都好像在讲述着我们的故事。

也许有人觉得他的风格有点土,可我就想问了,土怎么了?土得真实,土得有味道!我看着周围那些疯狂的歌迷,跟着节奏一起摇摆,一起呐喊,我突然觉得,这就是音乐的魅力啊!它能把一群毫不相干的人聚在一起,让大家一起欢笑,一起流泪。

刀郎,他可能不是最帅的,也可能不是最时尚的,但他绝对是最能打动人心的!这场演唱会,让我明白了,真正的好音乐,不需要华丽的包装,只要有灵魂,就能让人陶醉其中。

我觉得,我以后会一直记住这个夜晚,记住刀郎带给我们的感动!篇三刀郎演唱会观后感刀郎的演唱会,真的是让我大开眼界!刚开始的时候,我心里还在想,会不会很无聊啊?毕竟之前也看过一些不怎么样的演出。

但是,当刀郎一出现,所有的怀疑都烟消云散了。

他的歌声,就像一把重锤,一下一下地敲打着我的心。

每一个音符,都仿佛是有生命的,在空气中跳跃、飞舞。

我不禁问自己,这是怎样的一种魔力啊?现场的灯光、舞美,配合着他的演唱,简直绝了!也许你会说,这有啥,别的演唱会也这样。

雏凤新声观后感

雏凤新声观后感

雏凤新声观后感作为一个喜欢音乐的人,在投入到各种流行乐的同时也总会不时地听听古典音乐。

这一次,我参加了一场古典音乐会,观看的正是中国话剧院排演的新剧《雏凤新声》。

《雏凤新声》是一部杂剧,由中国知名文学家郭小明编剧,著名指挥家郎朗担任音乐总监,故事主要讲述了一个雏凤苏鲁的成长经历和她追逐梦想的故事。

在剧中,雏凤苏鲁从一只羽毛还没有长全的小凤凰,逐渐成长为能够在天安门广场上自由飞翔的凤凰的过程中,不仅充满了期望和奋斗,更回顾了中国古典文化中的许多代表性经典故事,如《西厢记》、《莫愁女》等。

整部剧集不仅包含了歌曲、舞蹈、音乐等,还将视频技术融入到演出中,通过高清大屏幕和实时摄像头的应用,创造了保留传统古典元素与现代科技手段完美结合的感觉。

剧中的音乐十分美妙。

从开篇一曲《飞翼凌云》便巧妙地融合了中国民谣的风格,抒发了雏凤苏鲁常有的疑虑和不安,而之后的舞蹈、器乐演奏等纷至沓来,展示了中国传统乐器的神韵和美感。

另外,由于著名指挥家郎朗亲自担任音乐总监,他所打造出的一首首音乐作品,令人无不叹为观止。

此外,一幕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雏凤苏鲁在人世间历劫重生的一幕。

她翩翩起舞,舞姿轻盈,随着音乐和灯光的点缀,仿佛落入了一个仙境之中。

此时,所有观众的目光都被牢牢地吸引住,被音乐和舞蹈带入一种完全没能想象到的醉人情境之中,感受到了美的洗礼和文化的熏陶。

总之,这场古典音乐会让我对古典文化和音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这种天衣无缝的结合,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使观众在欣赏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现代元素的温馨和浪漫。

我惊叹于中国话剧院的创意和执行力,也感觉到了文化的重要性和传承的意义。

希望将来能够有更多类似这样的音乐会来唤醒人们的文化意识,带动社会的文化繁荣。

在这场演出中,除了音乐和舞蹈等方面的精彩呈现外,还有一些思想和哲理的涵盖。

剧中主人公雏凤苏鲁面对一次次困境和经历,不断发掘自身的能力和内在的力量,并在原有的文化基础之上实现了自身的成长,完成了对梦想的追逐。

品味朗朗――听《梦幻曲》有感-文档资料

品味朗朗――听《梦幻曲》有感-文档资料

品味朗朗――听《梦幻曲》有感摘要:朗朗是一位有着“首位”、“唯一”、“音乐史上的奇迹”、“中国的名片”等等这些有着光鲜字眼的艺术家,他的音乐是透漏的、是欢快的,是不羁的风格,听他的音乐会是一次心灵洗礼,这首《梦幻曲》是全世界妇孺皆知的名曲,经常被改编成各种乐器的独奏曲。

这首曲子主题非常简洁,具有动人的抒情风格和芬芳的幻想色彩,旋律线几经跌宕起伏,婉转流连,使人不觉中被引入轻盈飘渺的梦幻世界。

以朗朗的演奏风格演奏舒曼这首《梦幻曲》我感觉可算是天作之合!听后就像是看一场电影,他是编剧而自己是导演般,可以随心去刻画想象中的场景。

本文从朗朗演奏风格入手,结合作曲家舒曼的创作背景,以及曲目风格特点,阐述聆听朗朗演奏的《梦幻曲》后给欣赏者的感受及体会。

朗朗这个名字听过好久了,不过一直没有很在意。

最初感觉只是和李云迪差不多,直到听到他演奏那首被无数人演奏过的梦幻曲,才真正认识了他。

朗朗也是自幼开始学琴师从过很多名师,连续二次获沈阳钢琴比赛第一名,9岁获全国星海钢琴比赛第一名,11岁获德国第四届青少年国际钢琴比赛第一名,并获杰出艺术成就奖。

13岁获第二届柴科夫斯基国际青年音乐家比赛第一名(金牌)。

2002年在施坦威公司150周年庆典上,郎朗获得了该公司颁发的首枚艺术金牌。

郎朗同时也是施坦威艺术家。

2002年8月31日,由已故著名指挥家伯恩斯坦命名的伯恩斯坦艺术成就大奖在德国汉堡颁布。

这项大奖旨在奖励全世界“对艺术最有贡献的艺术家”,郎朗是其第一位得主也是该年唯一得主,“一部钢琴的发电机”、一位“将改变世界的年轻人”、“中国的莫扎特”、“中国的名片”看看这些殊荣,最先映入眼帘的应是“首枚”“唯一”这些字眼了。

首枚荣获大赛一等奖啊!某某比赛第一名啊l这些都是每年都会应任而生的,我想“首枚…唯一”才是一名钢琴家、艺术家最大的荣耀。

说到朗朗可能会想到同样是青年钢琴演奏家的李云迪,可是,朗朗和李云迪的音乐给人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

乐器表演观后感

乐器表演观后感

乐器表演观后感精湛的大师风采纯正的德奥之声9月21日是音乐节的开幕音乐会,巴伦博伊姆、郎朗和柏林国家乐团奉献给观众的是一套贝多芬专常《莱昂诺拉第三序曲》、《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c小调第五交响曲》,这样的组合可谓“豪华经典”,格调高、内涵深,可听性也强,无疑是慎重考虑后的选择。

我真的惊叹极了,当晚的《莱昂诺拉第三序曲》怎么演奏得那么好,巴伦博伊姆指挥柏林国家乐团,将这首深刻、富有戏剧性且又气势昂扬的序曲演奏得精彩无比,不夸张地说,这是我有生以来听此曲最佳的一次演奏。

巴伦博伊姆的确是大师,他在指挥时的控制力与技巧令我无言以答,序曲开始时的漫长引子,他以带有磁性的手势和丰富的音乐提示,引导乐团奏出了夸张的力度变化,而柏林国家乐团则更令人惊叹,无论是弦乐还是管乐,都能将渐强渐弱做到极致且音质丝毫不变,接下来序曲进入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柏林国家乐团的演奏丝丝入扣,毫无纰漏。

我作为一名专业演奏员演奏过这部作品,深知它的诸多技术难点,而巴伦博伊姆与柏林国家乐团的演奏却让我难以挑剔,曲中几个变速的地方他们做得天衣无缝,而整部作品的音响呈示和音乐表达,都使我感到了一种真正的贝多芬风格。

郎朗是今年音乐节中最令人关注的焦点人物,他此次“十大协奏曲的奉献”的壮举从这场音乐会正式开始。

贝多芬的“皇帝”协奏曲可谓世界钢琴协奏曲之冠,拿它作“开场白”是需要实力做勇气的。

郎朗当晚没有让人们失望,他以一场精彩的演释取得了首回合的“完胜”,无懈可击是现场观众对他的演奏使用最多的评价词汇,而我则在这个评语之后感悟到了另外一层艺术含义。

郎朗技巧的高超无须赘言,而他的音乐之好却更令人欣慰,成熟的郎朗当晚将贝多芬的音乐表现得生动、准确而简洁。

第一乐章的宏伟挺拔、第二乐章的优美柔情、第三乐章的轻巧活跃,整个音乐在他的十指下流畅地奔泻,没有过分的喧闹和炫耀。

从他演奏的“皇帝”中,我既看到了驾驭庞大结构的游刃有余,又看到了揭示情感的细致入微,更可贵的是,郎朗以他完美的技术和内在的激-情,将贝多芬深刻、持重而又火热的风格体现得淋漓尽致。

钢琴演奏会观后感

钢琴演奏会观后感

钢琴演奏会观后感引言钢琴演奏会是一种充满艺术和美感的音乐盛会,我有幸参加了一场精彩的钢琴演奏会,并对此留下了深刻的观后感。

在这篇文档中,我将分享我对这场演奏会的感受和思考。

音乐的魅力钢琴是一种传统而优雅的乐器,能够通过琴键的起伏舞动传达出音乐家内心的情感。

这场演奏会中,钢琴家将弹奏技艺和情感表达完美地结合起来,使人真切地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表演者的技巧在演奏会上,钢琴家展现了他们非凡的技巧和才华。

他们以极高的速度和准确度击打琴键,每个音符都清晰而有力。

他们的手指敏捷灵活,轻轻地滑过琴键,诠释出琴声的韵律和优美。

观看他们的演奏,我仿佛看到了一个音乐舞台上的舞者,优雅而又灵动。

音乐的情感表达通过演奏,钢琴家能够表达出音乐所包含的各种情感,包括欢乐、悲伤、温柔、激情等。

在这场演奏会中,钢琴家用他们的音乐语言向观众传达了丰富多样的情感体验。

当他们演奏悲伤的音乐时,我能够感受到他们的悲伤是如此真实而深刻;而当他们演奏欢快的音乐时,我也跟随着节奏感到愉悦和兴奋。

这种情感的传递让我对音乐产生了更深刻的理解和共鸣。

现场氛围这场演奏会的现场氛围非常令人激动。

整个音乐厅充满了热情的气氛,观众们静静地坐在座位上,专注地聆听着音乐。

在每个节目结束后,观众们都会热烈鼓掌,向钢琴家们表达他们的赞赏和喜爱。

这种互动让观众们感受到了音乐的力量,也增强了我们与表演者之间的联系和共鸣。

音乐带给我的思考这场钢琴演奏会让我思考了许多关于音乐的问题。

我开始思考音乐是如何表达情感的,钢琴家如何通过演奏技巧将情感传递给观众。

我还思考了音乐和艺术的关系,音乐如何影响我们的情绪和思绪。

这场演奏会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音乐的美和力量。

结语通过这场钢琴演奏会,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和力量。

观看钢琴家的表演,我不仅欣赏到了他们的技巧和才华,更是与他们共同沉浸在音乐的海洋中。

我希望将来能有更多的机会参加这样的演出,继续体验音乐带来的美妙和思考。

以上为我的钢琴演奏会观后感,通过这场演奏会,我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进一步加深。

【六年级】我的偶像 崇拜郎朗的作文600字

【六年级】我的偶像 崇拜郎朗的作文600字

【六年级】我的偶像崇拜郎朗的作文600字我的偶像郎朗是中国年轻一代最具代表性的钢琴家之一,被誉为“钢琴王子”。

他在音乐方面的成就和表现让我这个年纪的孩子也深深地为之着迷。

每当我看到他在舞台上沉浸在音乐的海洋中时,我便感到一股强烈的力量在我的身体内激荡。

他是我的偶像,我非常崇拜他。

郎朗自幼就展现了对音乐的出类拔萃的天赋。

他五岁开始钢琴独奏,七岁时就被硕士级的钢琴教师李锡厚发掘。

1995年,他在世界著名的莫斯科柴可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中,以世界最年轻的选手之一的身份获得了金奖。

他的天赋和能力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认可,成为中国音乐界的代表性人物和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使者。

郎朗的音乐似乎具有一种魔力,能够吸引人的心灵,并让人心情愉悦。

他在舞台上的表演始终焕发着动人的光芒,每一个音符都显得那么精准而充满感情。

我喜欢听他的音乐,它们总是让我感到非常舒服和放松。

每当我学习紧张和疲劳时,我会在我的耳机里播放郎朗的音乐来缓解我的压力,这使我感到非常愉悦。

除了在音乐上的成功,郎朗还是一个拥有爱心和正能量的人。

他活跃在公益领域,为慈善事业捐助和支持,力求用他的名气和影响力为社会做出一份贡献。

他曾经发起了“爱心钢琴计划”,希望通过提供真正的音乐教育和机会,改变少数民族地区孩子们的教育环境和未来。

这是我非常佩服郎朗的原因之一,他用他的名气和实际行动,为社会做出一份力所能及的贡献。

然而,郎朗的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在他漫长的音乐之路上,不仅有喜悦和荣誉,还有艰辛和困难。

但他从未屈服,一直保持着对音乐的热情和对梦想的追求。

他的成功证明了“天才是勤奋的结晶”,让我明白只有在每个艰难的时刻振作起来,并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不懈努力,才能迎接成功的到来。

在我心目中,郎朗是一个优秀的钢琴家,也是一个人格魅力和正能量兼备的偶像。

他的成功和品质给了我巨大的启发和支持,让我相信只要我脚踏实地去实现我的梦想,也能做到像他一样出类拔萃。

我会一直学习、发展我的技能,并且努力构建一个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郎朗演奏会观后感
郎朗演奏会>观后感
我期待已久的12月21日终于到来了,因为,这一天妈妈带我去看郎朗的演奏会。

郎朗是全世界着名的钢琴家。

演奏会在晚上7:30正式演出。

妈妈带我去了奥体中心东荷厅。

我到入口处,看到好多人在排队过安检,等了一会儿,轮到我和妈妈,检查完我迫不及待地和妈妈入场。

哇!东荷厅很大很大,可以容纳好几千人,里面很漂亮。

我们很快就找到了座位,我们就等待着开始。

这时,我看了看周围,人山人海。

舞台上摆着一架很漂亮的三角钢琴,黑色表面反射出五颜六色的光茫,很漂亮。

演出开始了,我和妈妈聚精会神的看着舞台。

首先开场的是大合奏,有大提琴、小提琴、笛子等各种各样的乐器。

指挥老师手里的指挥棒,好像带有魔法,台上的叔叔、阿姨都要听指挥老师的这根指挥棒。

郎朗的这场演出主要是演奏的肖邦大师的曲子。

他弹奏的曲子让我从心底感受到轻柔,平静,欢快,还有肖邦身在异乡的>孤独、寂寞与忧伤。

他弹奏的《>小狗圆舞曲》就好像一只小狗蹦蹦跳跳欢快无比,他演奏的《保卫黄河》让我感触很深,黄河的壮观、大气都在郎朗的指尖散发出来,他是用自己对黄河的热爱,用心去演奏。

大家给予热烈的掌声,这时,有好几位小朋友上台献花。

然后,他们就两人一组坐在了钢琴的座位上,有一位小同学和郎朗一起坐在了钢琴的座位上,他们弹了《春天在哪里》我们从轻快的琴声里闻到了春天的气息,大家跟着节拍,拍起了掌声。

郎朗不止钢琴弹得好,他还是一位很有爱心的人,他在现场给贫困小朋友捐赠了很多励志和音乐方面的书籍。

最后,他弹了一首《我爱你中国》在优美的音乐中大家不约而同的一起唱了起来。

我不会唱,但是,我的心情非常激动,在音符停止的那一刻,掌声热烈地响起来。

散场后,在回去的路上,我和妈妈还沉浸在优美的音乐中。

《>郎朗演奏会观后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