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物理《探究欧姆定律》PPT课件
合集下载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探究欧姆定律(共张PPT)

欧姆定律的应用------分析动态电路 1、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 的滑片P向右移时,试分析电路中各电表 示数的变化情况
A变小,V变小 A变小,V变大
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滑 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 _____
A.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灯泡L变暗 B.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灯泡L变亮 C.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灯泡L变暗 D.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灯泡L变亮
串联电流和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
串联电路 特点 并联电流
电流特点:
❖ I=I1=I2 =I3 =… =In
电压特点:
•U=U1+U2 +U3 + …+ Un
电阻特点:?
电流特点:
❖ I=I1 +I2 + I3 … +In
电压特点:
❖ U=U1 =U2 = U3 … =Un
电阻特点:?
•R=R1+ R2 + R3 + …+ R n 1/R= 1/R1+1/R2+1/R3+…+1/Rn
(1)
2
4
0.5
(2)
10
2
5
(3)
15
3
5
4.如图电路中,电路两端电压U=27 V, 两电阻R1=6 Ω,R2=3 Ω,求每个电阻两
端的电压。
例1 对公式R U 的理解中,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_____ I
A.电阻与电压成正比 B.电阻与电流成反比 C.对某一导体,U与I的比值不变 D.以上都有可能
复习与整理
1、什么是电阻?电阻与那些因素有关?
电阻是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2、电阻的单位及符号
欧姆
Ω
粤沪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怎样认识电阻》探究欧姆定律PPT课件

3.串联电路等流分压: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各用电器 两端电压与其电阻成正比
4.并联电路等压分流: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各支 路电流与其电阻成反比
C.长度相同,粗导线的电阻大 D.粗细相同,长导线的电阻大
第八页,共十九页。
【练习3】在温度一定的条件下,做“探究决定导体电阻大 小因素”的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下表给出实验中所用 到的导体的情况.选择C和F两根导体进行对比,是为了探 究导体电阻大小与 是否有材关料;选择C和 两根导体进 行对比,是为了探究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为了探究导体 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应选择的两根导体是 (填导体 代号)G.、A
第十一页,共十九页。
(3)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①要了解所使用的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和允许通过的最大
电流,如一个变阻器的标牌上标有“50 Ω 1.5A”字样,表示 此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50 Ω 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1.5A. 使用时要根据需要对滑动变阻器实行选择,不能使通过的电 流超过最大允许值. ②滑动变阻器要与被测电路串联. ③正确将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时应采用“一上一下”的接 法,具体接入电路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1×M10Ω-.3
第五页,共十九页。
知识点2.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跟导体的材料、 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
(1)同种材料制成的导体,横截面积越小,长度越长,电阻
越大;
(2)横截面积越大,长度越短,电阻越小; (3)长度和横截面积均相同的导体,材料不同,电阻也不 同.对大多数导体来说,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也 有少数例外.
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及温度有关,理解 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核心考点: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4.并联电路等压分流: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各支 路电流与其电阻成反比
C.长度相同,粗导线的电阻大 D.粗细相同,长导线的电阻大
第八页,共十九页。
【练习3】在温度一定的条件下,做“探究决定导体电阻大 小因素”的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下表给出实验中所用 到的导体的情况.选择C和F两根导体进行对比,是为了探 究导体电阻大小与 是否有材关料;选择C和 两根导体进 行对比,是为了探究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为了探究导体 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应选择的两根导体是 (填导体 代号)G.、A
第十一页,共十九页。
(3)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①要了解所使用的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和允许通过的最大
电流,如一个变阻器的标牌上标有“50 Ω 1.5A”字样,表示 此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50 Ω 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1.5A. 使用时要根据需要对滑动变阻器实行选择,不能使通过的电 流超过最大允许值. ②滑动变阻器要与被测电路串联. ③正确将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时应采用“一上一下”的接 法,具体接入电路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1×M10Ω-.3
第五页,共十九页。
知识点2.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跟导体的材料、 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
(1)同种材料制成的导体,横截面积越小,长度越长,电阻
越大;
(2)横截面积越大,长度越短,电阻越小; (3)长度和横截面积均相同的导体,材料不同,电阻也不 同.对大多数导体来说,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也 有少数例外.
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及温度有关,理解 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核心考点: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沪粤版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课件 14.2 探究欧姆定律(共31张PPT)

化的情况。
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阻R两端的电压成整数倍变化.
实验次序 1 2 3
结论
电阻R/Ω 5 5 5
电压U/V 1 2 3
电流I/A
0.20 0.40
0.60
计算U/I
5 5
5
结论:
①保持____不变时,导体中____跟____成正比。 ②R=U/I
分析与论证 在分析实验数据时,还可采用图像法。 保持电阻不变时,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 I/A
14.2 探究欧姆定律
1.通过一个用电器的电流I,跟它两端的电压U有什么 关系? 2.通过一个用电器的电流I,跟电阻R又有什么关系?
欧姆(Georg Simon Ohm,1787~1854年)是德国物理学家。欧姆 定律及其公式的发现,给电学的计算,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人们为 纪念他,将电阻的单位定为欧姆,简称“欧”。
猜想
电路中电流大小I与电压U 和电阻R有关.
1、电路两端的 电压越大,电 流_____。
2、电路中电阻越 大,电流_____。
设计实验
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应该用什么方法?
因为I跟U、R两个量有关, (1)可先控制R不变,研究I跟U两个量的
变化关系; (2)再控制U不变,研究I跟R两个量的变
欧姆生于德国埃尔兰根城,父亲是锁匠。父亲自学了数学和物理方面 的知识,并教给少年时期的欧姆,唤起了欧姆对科学的兴趣。16岁时他进入埃尔兰根 大学研究数学、物理与哲学,由于经济困难,中途缀学,到1813年才完成博士学业。 欧姆是一个很有天才和科学抱负的人,他长期担任中学教师,由于缺少资料和仪器, 给他的研究工作带来不少困难,但他在孤独与困难的环境中始终坚持不懈地进行科学 研究,自己动手制作仪器。
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阻R两端的电压成整数倍变化.
实验次序 1 2 3
结论
电阻R/Ω 5 5 5
电压U/V 1 2 3
电流I/A
0.20 0.40
0.60
计算U/I
5 5
5
结论:
①保持____不变时,导体中____跟____成正比。 ②R=U/I
分析与论证 在分析实验数据时,还可采用图像法。 保持电阻不变时,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 I/A
14.2 探究欧姆定律
1.通过一个用电器的电流I,跟它两端的电压U有什么 关系? 2.通过一个用电器的电流I,跟电阻R又有什么关系?
欧姆(Georg Simon Ohm,1787~1854年)是德国物理学家。欧姆 定律及其公式的发现,给电学的计算,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人们为 纪念他,将电阻的单位定为欧姆,简称“欧”。
猜想
电路中电流大小I与电压U 和电阻R有关.
1、电路两端的 电压越大,电 流_____。
2、电路中电阻越 大,电流_____。
设计实验
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应该用什么方法?
因为I跟U、R两个量有关, (1)可先控制R不变,研究I跟U两个量的
变化关系; (2)再控制U不变,研究I跟R两个量的变
欧姆生于德国埃尔兰根城,父亲是锁匠。父亲自学了数学和物理方面 的知识,并教给少年时期的欧姆,唤起了欧姆对科学的兴趣。16岁时他进入埃尔兰根 大学研究数学、物理与哲学,由于经济困难,中途缀学,到1813年才完成博士学业。 欧姆是一个很有天才和科学抱负的人,他长期担任中学教师,由于缺少资料和仪器, 给他的研究工作带来不少困难,但他在孤独与困难的环境中始终坚持不懈地进行科学 研究,自己动手制作仪器。
沪粤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14.2 探究欧姆定律 课件(共23张PPT)

14.2探究欧姆定律
复习:
1、电压是使电路中的电荷定向移动从而形成 ___电_流____ 的原因。(电压类似于水压)
2、 __电__阻____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 用字母_______R_表示。
3、决定电阻的因素:决定于导体的__材__料____、 __长__度____、 _横__截_面__积__和___温__度___。
2.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对应性
3.公式的扩展性
欧
公式的对应性
U 、R、I必须对应的是同一段电路(同一
姆
个元件)同一状态的电压、电阻、电流。 例如:
定
R
律 I U
R灯
×
I灯 U灯
欧
公式的扩展性
姆
定
I
=
_U__ R
律
• U=IR 主要用于已知电流和 电阻求电压. 拓展:能否说电压与电流成正比呢?
•R
=
U__ I
4、滑动变阻器:a、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 的电阻丝的__长__度____来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 的大小.
b、闭合开关前,应使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 阻___最_大____,以保护电路。
电流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
1、既然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那么升高电 压,电流会不会也跟着增大呢?
2、既然导体对电流有阻碍作用,那么增大导 体的电阻,通过导体的电流会不会减小呢?
探 研究方法: 控制变量法
究 具体做法: 过 1.控制电阻一定,看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程 2.控制电压一定,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讨论
实验时要测量哪些物理量,如何设计电
探Hale Waihona Puke 路图和记录数据的表格。究 R
过
复习:
1、电压是使电路中的电荷定向移动从而形成 ___电_流____ 的原因。(电压类似于水压)
2、 __电__阻____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 用字母_______R_表示。
3、决定电阻的因素:决定于导体的__材__料____、 __长__度____、 _横__截_面__积__和___温__度___。
2.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对应性
3.公式的扩展性
欧
公式的对应性
U 、R、I必须对应的是同一段电路(同一
姆
个元件)同一状态的电压、电阻、电流。 例如:
定
R
律 I U
R灯
×
I灯 U灯
欧
公式的扩展性
姆
定
I
=
_U__ R
律
• U=IR 主要用于已知电流和 电阻求电压. 拓展:能否说电压与电流成正比呢?
•R
=
U__ I
4、滑动变阻器:a、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 的电阻丝的__长__度____来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 的大小.
b、闭合开关前,应使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 阻___最_大____,以保护电路。
电流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
1、既然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那么升高电 压,电流会不会也跟着增大呢?
2、既然导体对电流有阻碍作用,那么增大导 体的电阻,通过导体的电流会不会减小呢?
探 研究方法: 控制变量法
究 具体做法: 过 1.控制电阻一定,看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程 2.控制电压一定,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讨论
实验时要测量哪些物理量,如何设计电
探Hale Waihona Puke 路图和记录数据的表格。究 R
过
粤沪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教学课件14.2 探究欧姆定律 (共16张)

答:要使这种指示灯正常发光,应加2.8伏的电 压。
3.在电阻的两端加15V的电压时,通过它的电 流为3A,如果在它两端加18V的电压,通过它 的电流为 __3_.6_____A,这时它的电阻为 ___5_____Ω,若通过电阻的电流为2A,则应在 它的两端加__1_0_____V的电压,这时它的电阻是 ___5_____ Ω.
如图8-4所示,A、B两导体用同种材料制成,粗细相同, 但A导体比B导体长,通过它们的电流分别为IA、IB A、 B两导体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A、UB,则下列关于两导体 电流、电压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U A U B I A I B B. U A U B I A IB C. U A U B I A I B
怎么调节电压?
电流与哪些因素有关?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电路图
实物图
电流与哪些因素有关?
4、进行实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收集证据
5、分析与论证 完成课本填空
保持电阻不变时,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 成正比;
保持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时,电流跟电阻 成反比。
欧姆定律
一段导体中的电流, 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6.当家用白炽灯灯丝烧断时,可设法在断开处重新接上, 再用这个灯泡时发现( )B
A.电阻变大,亮度变暗 B.电阻变小,亮度变亮 C.电阻变大,亮度变亮 D.电阻变小,亮度变暗
用铜制成的导线电阻很小,某段铜导线的电阻为0.01Ω, 若把它直接接在一节干电池的两极,通过它的电流是多 大?这时可能会产生什么后果?
怎样进行简单电路的计算
要注意以下几点:
1.若无电路图,先根据题意画电路图,并在 电路图上表明已知量的符号、数值和未知量的符 号,以便分析。
粤沪版物理九上14.2《探究欧姆定律》ppt-课件

新课导入
实验分析2
增加电阻 →减小电流 →减小亮度
新课导入
思路整理
PPT模板:-/moban/
PPT素材:-/sucai/
PPT背景:-/beijing/
PPT图表:/tubiao/
PPT下载:-/xiazai/
PPT教程: /powerpoint/
实验 次序
电阻R= 5_Ω
电压 电流
/伏 /安
(1) 1
0.2
(2) 2
0.4
(3) 3
0.6
说明:也可移动滑片摸拟实验
分析数据
绘制图象
I/A
结论1:当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 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
0.6
·
0.4
·
0.2
·
·
1.0
2.0
3.0
U/V
二、实验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 实验方法: 控制变量法 • 实验中应控制的不变量是哪个? 电压 • 实验中应改变的量是哪个? 电 • 如何实现电阻的改变? 换用不同阻阻值的电阻 • 如何控制不变量电压不变? 滑动变阻器
V
P
次数
R1/W
I/A
R
R
1
2
0.40
A1
2
2
4
0.32
S
3
8
0.25
精品模板
学习就要掌握技巧,也不是死学要与世界上的万物联系在一起, 古人说的好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无止境的。多观察、多吃苦、 多研究学识是不断深化人的精神,三字经说过“自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看来我国在很久以前就非常注意教育,教育是 一个国家是一个国家民族进步的标准,人是在失败中长大,每 一个名人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故事寒窗苦的读圣贤书,既然我 们没在哪社会而感到高兴,既然古人为我们创造知识何必不去 珍惜古人的汗水。
2019年粤沪版九年级上册物理解读课件:第十四章 探究欧姆定律(共28张PPT)

知识点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滑动变阻器在两个探究实验中的作用不同.
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改 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滑动 变阻器的作用是保持不同的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此外在 两个实验中有一个共同的作用:限制电流,保护电路.
知识点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导线多是用铜制作的,也有用铝制作的,铁也是导 体,既多又便宜,为什么不用它来制作导线呢?
知识点 变阻器
一幕话剧要开始了,剧场里的照 明灯逐渐由亮变暗,把人们带入 剧情,这是利用了变阻器来改变 灯泡亮暗的.
知识点 变阻器
电子秤上使用的应变传感器,是 一种用镍金属丝制作的压力变 阻器,电阻会“随压而变”,受到 重物压挤时,电阻会变小.这种现 象在物理学上称“压阻效应”.
学科素养课件
新课标粤沪版·物理 九年级上
第十四章 探究欧姆定律
第1节 怎样认识电阻
知识点 电阻
色环电阻上面用了四道色环或者五道色环来 表示电阻值,是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的最多 的电阻类型,无论怎样安装,维修者都能方便地 读出其阻值,便于检测和更换.
知识点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高压输电线使用的金属线很粗,不用细导线是为了减 小输电线的电阻.
利用变阻器显示油箱中的油量.
知识点 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通过小灯泡的电流
利用电位器调节耳机音量.
第十四章 探究欧姆定律
第2节 探究欧姆定律
知识点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小灯泡接在两节电池上更亮.
知识点 怎样画电路图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 2.正确选择两个表的量程,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阻值最大处. 3.换用不同规格的电阻再做几组实验,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4.实验中采用的是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的位置实现改变电阻R两端的 电压(易操作),而非改变电池的节数. 5.滑动变阻器在本实验中的作用: (1)限制电流,保护电路. (2)调节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第十四章探究欧姆定律PPT课件(粤沪版)

(3)应用:n 个相同的电阻 R 并联,R 并=Rn;若两个电阻并
联,则
R
并=
R1R2 R1+R2
.
3.串联电路等流分压: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各用电 器两端电压与其电阻成正比.
分压原理:
U1 U2
=
R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 各支路电流与其电阻成反比.
分流原理:
图1 4.铭牌: (1)“20 Ω”:表示该滑动变阻器接到电路中的最大阻值为20 Ω. (2)“1 A”:表示该滑动变阻器_允__许__通__过__的__最__大__电__流__为___1_A__. 5.正确使用:必须遵循“一上一下”的原则.
闭合开关前,应使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最大,以保 护电路.
(2)常见半导体:如硅、锗等. (3)应用:_二__极__管__(LED)、三极管、热敏电阻、光敏电阻等. 6.超导体: (1)概念:有些导体在_温__度__降__到__足__够__低__时,电阻变为_零___, 处于这种状态的物体称为超导体. (2)应用:__输__电__线___、电子元件.
①导体的电阻大小是由导体自身的因素决定的,与其两端 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的大小无关.
的滑动变阻器的规格是_“_5_0_Ω__1_A_”__ .他这样选择的理由是: _当__把__2_0__Ω_的__电__阻__接__到__电__路__中__时__,__要__使__电__压__表__的__示__数__为___1_.5__V_,_. _滑__动__变__阻__器__接__入__电__路__中__的__电__阻__应__为___4_0_Ω_,__故__选__“__5_0__Ω__1__A_”__.
2.电阻的并联: (1) 规 律 : 并 联 电 路 中 的 ___总__电__阻__的__倒__数____ 等 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流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及加在它两端的电压存在 怎样的定量关系呢?
讲授新课
一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猜想假设 若电阻一定,电流与电压存在什么关系? 电压越高,电流可能越大。
讲授新课
实验与探究
设计实验 给出以下实验器材:如何设计实验?
讲授新课
观察与思考
测电阻两端电压,选择什么器材? 如何改变电阻两端电压?怎么操作? 测通过电阻的电流,选择什么器材? 实验过程中的不变量是什么,如何控制其不变? 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
讲授新课
典例与精析
例1 一辆汽车的车灯,灯丝电阻为30 Ω,接在12 V的 电源两端,求通过这盏电灯的电流。
解题步骤
(1)画电路图; (2)列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量; (3)求解I。
已知U=12V,R=30Ω,求I。
讲授新课
典例与精析
例2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调节滑动变阻器 R',使灯泡 正常发光,用电流表测得通过它的电流值是0.6 A。已知该灯 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20 Ω,求灯泡两端的电压。
当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电压U
2V
电阻R/Ω 2
4
5
8
电流I/A 1 0.5 0.4 0.25
当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导入新课
认知与了解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跟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分析归纳出欧姆定 律;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
2.能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当导体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 的电阻成反比。
课堂小结
九年级物理(HY) 教学课件
第十四章 探究欧姆定律
14.2 探究欧姆定律
第2课时 欧姆定律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导入新课
复习与回顾
电阻R
5Ω
电压U/V 1.0 1.5 2.0 2.5 3.0
电流I/A 0.2 0.3 0.4 0.5 0.6
U/V
讲授新课
归纳与小结
当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 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讲授新课
二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猜想假设
若电压一定,电流与电阻存在什么关系? 电阻越大,电流可能越小。
讲授新课
实验与探究
设计实验 给出以下实验器材:如何设计实验?
讲授新课
观察与思考
在电路中如何改变电阻,选用什么器材?怎么操作? 如何使电阻两端电压不变,如何控制其不变? 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
RL=20 Ω
AL
R'
I=0.6 A
解:IL=I=0.6 A
根据变形公式U=IR得
UL=ILRL =0.6 A×20 Ω =12 V
讲授新课
典例与精析
例3 某同学用一只电流表和灯泡串联,测得它正常发 光时的电流是0.11 A,再用电压表测得灯泡两端的电压是 220 V,试计算灯丝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值。
讲授新课
实验与探究 进行实验
讲授新课
实验与探究
记录数据
控制变量
自变量
电压U 电阻R/Ω 电流I/A
2V
2
4
5
8
1 0.5 0.4 0.25
因变量
讲授新课
实验与探究
I/A
·
绘制图像
0.9
0.8
0.7
0.6
0.5
·
0.4
·
0.3
0.2
·
0.1
O 1 2 34 5 6 7 8
R/Ω
讲授新课
归纳与小结
解: R=
U I
=
220 V 0.11 A
≈
2000
Ω
讲授新课
典例与精析
例4 加在某一电阻器两端的电压为5V时,通过它的电流是 0.5A,则该电阻器的电阻应是多大?如果两端的电压增加到20V, 此时这个电阻器的电阻值是多大?通过它的电流是多大?
解:
R U1=5 V
I1=0.5 A
R=
U I
=
5V 0.5 A
九年级物理(HY) 教学课件
第十四章 探究欧姆定律
14.2 探究欧姆定律
第1课时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导入新课
观察与思考
如果要使灯泡亮度改变有何办法?
方法一:改变电池节数
方法二:改变电阻
思考:相同的灯泡,但发光程度不同,说明流过它 们的电流不同。哪么电流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呢?
=
10
Ω
R=? I2=? U2=20 VI2=UFra bibliotek R=
20 10
V Ω
=
2
A
讲授新课
交流与讨论
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因此电阻的大小与电 压、电流的大小均无关系,所以“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 流成反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1.关于欧姆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小
讲授新课
一 欧姆定律
观察与思考
1.欧姆定律的内容: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电流
I=
U R
电压
电阻
欧姆(1787-1854) 德国物理学家
讲授新课
观察与思考
3.公式中使用国际单位(单位要统一) 电压U 的单位:V 电阻R 的单位:Ω 电流 I 的单位: A
注意:欧姆定律反映同一时刻、同一段电路中I、U、R之
间的关系。
讲授新课
观察与思考
4.变形公式
I U R
RU I
U IR
讲授新课
二 欧姆定律的应用
观察与思考 用公式进行计算的一般步骤:
(1)读题、审题(注意已知量的内容); (2)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 (3)在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数值和未知量的符号; (4)选用物理公式进行计算(书写格式要完整,规范)。
讲授新课
实验与探究
进行实验
讲授新课
实验与探究
记录数据
控制变量
电阻R
5Ω
电压U/V 1.0 1.5 2.0 2.5 3.0
电流I/A 0.2 0.3 0.4 0.5 0.6
自变量
因变量
讲授新课
实验与探究
I/A
绘制图象
0.9
0.8
0.7
0.6
·
0.5
·
0.4
·
0.3
·
0.2
·
0.1
·
O 0.5 1.0 1.5 2.0 2.5 3.0
导入新课
认知与了解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出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能说出在电阻一定 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2.通过实验探究出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能说出在电压一定 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导入新课
观察与思考
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电压越高,电流可能越大。 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电阻越大,电流可能会越小。
B.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大
C.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
反比
D.导体的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随堂训练
2.如图所示为A、B两个导体的I-U图线,由图线可知
A.RA>RB B.RA<RB C.RA=RB D.无法确定
讲授新课
一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猜想假设 若电阻一定,电流与电压存在什么关系? 电压越高,电流可能越大。
讲授新课
实验与探究
设计实验 给出以下实验器材:如何设计实验?
讲授新课
观察与思考
测电阻两端电压,选择什么器材? 如何改变电阻两端电压?怎么操作? 测通过电阻的电流,选择什么器材? 实验过程中的不变量是什么,如何控制其不变? 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
讲授新课
典例与精析
例1 一辆汽车的车灯,灯丝电阻为30 Ω,接在12 V的 电源两端,求通过这盏电灯的电流。
解题步骤
(1)画电路图; (2)列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量; (3)求解I。
已知U=12V,R=30Ω,求I。
讲授新课
典例与精析
例2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调节滑动变阻器 R',使灯泡 正常发光,用电流表测得通过它的电流值是0.6 A。已知该灯 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20 Ω,求灯泡两端的电压。
当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电压U
2V
电阻R/Ω 2
4
5
8
电流I/A 1 0.5 0.4 0.25
当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导入新课
认知与了解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跟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分析归纳出欧姆定 律;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
2.能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当导体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 的电阻成反比。
课堂小结
九年级物理(HY) 教学课件
第十四章 探究欧姆定律
14.2 探究欧姆定律
第2课时 欧姆定律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导入新课
复习与回顾
电阻R
5Ω
电压U/V 1.0 1.5 2.0 2.5 3.0
电流I/A 0.2 0.3 0.4 0.5 0.6
U/V
讲授新课
归纳与小结
当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 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讲授新课
二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猜想假设
若电压一定,电流与电阻存在什么关系? 电阻越大,电流可能越小。
讲授新课
实验与探究
设计实验 给出以下实验器材:如何设计实验?
讲授新课
观察与思考
在电路中如何改变电阻,选用什么器材?怎么操作? 如何使电阻两端电压不变,如何控制其不变? 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
RL=20 Ω
AL
R'
I=0.6 A
解:IL=I=0.6 A
根据变形公式U=IR得
UL=ILRL =0.6 A×20 Ω =12 V
讲授新课
典例与精析
例3 某同学用一只电流表和灯泡串联,测得它正常发 光时的电流是0.11 A,再用电压表测得灯泡两端的电压是 220 V,试计算灯丝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值。
讲授新课
实验与探究 进行实验
讲授新课
实验与探究
记录数据
控制变量
自变量
电压U 电阻R/Ω 电流I/A
2V
2
4
5
8
1 0.5 0.4 0.25
因变量
讲授新课
实验与探究
I/A
·
绘制图像
0.9
0.8
0.7
0.6
0.5
·
0.4
·
0.3
0.2
·
0.1
O 1 2 34 5 6 7 8
R/Ω
讲授新课
归纳与小结
解: R=
U I
=
220 V 0.11 A
≈
2000
Ω
讲授新课
典例与精析
例4 加在某一电阻器两端的电压为5V时,通过它的电流是 0.5A,则该电阻器的电阻应是多大?如果两端的电压增加到20V, 此时这个电阻器的电阻值是多大?通过它的电流是多大?
解:
R U1=5 V
I1=0.5 A
R=
U I
=
5V 0.5 A
九年级物理(HY) 教学课件
第十四章 探究欧姆定律
14.2 探究欧姆定律
第1课时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导入新课
观察与思考
如果要使灯泡亮度改变有何办法?
方法一:改变电池节数
方法二:改变电阻
思考:相同的灯泡,但发光程度不同,说明流过它 们的电流不同。哪么电流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呢?
=
10
Ω
R=? I2=? U2=20 VI2=UFra bibliotek R=
20 10
V Ω
=
2
A
讲授新课
交流与讨论
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因此电阻的大小与电 压、电流的大小均无关系,所以“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 流成反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1.关于欧姆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小
讲授新课
一 欧姆定律
观察与思考
1.欧姆定律的内容: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电流
I=
U R
电压
电阻
欧姆(1787-1854) 德国物理学家
讲授新课
观察与思考
3.公式中使用国际单位(单位要统一) 电压U 的单位:V 电阻R 的单位:Ω 电流 I 的单位: A
注意:欧姆定律反映同一时刻、同一段电路中I、U、R之
间的关系。
讲授新课
观察与思考
4.变形公式
I U R
RU I
U IR
讲授新课
二 欧姆定律的应用
观察与思考 用公式进行计算的一般步骤:
(1)读题、审题(注意已知量的内容); (2)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 (3)在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数值和未知量的符号; (4)选用物理公式进行计算(书写格式要完整,规范)。
讲授新课
实验与探究
进行实验
讲授新课
实验与探究
记录数据
控制变量
电阻R
5Ω
电压U/V 1.0 1.5 2.0 2.5 3.0
电流I/A 0.2 0.3 0.4 0.5 0.6
自变量
因变量
讲授新课
实验与探究
I/A
绘制图象
0.9
0.8
0.7
0.6
·
0.5
·
0.4
·
0.3
·
0.2
·
0.1
·
O 0.5 1.0 1.5 2.0 2.5 3.0
导入新课
认知与了解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出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能说出在电阻一定 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2.通过实验探究出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能说出在电压一定 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导入新课
观察与思考
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电压越高,电流可能越大。 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电阻越大,电流可能会越小。
B.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大
C.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
反比
D.导体的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随堂训练
2.如图所示为A、B两个导体的I-U图线,由图线可知
A.RA>RB B.RA<RB C.RA=RB D.无法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