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二期中测试题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期中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期中测试卷(附参考答案)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期中测试卷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参考原子量:C:12 H:1 O:16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每小题只有1—2选项符合题意。
)1.C—NMR(核磁共振)、N—NMR可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KurtWüthrich等人为此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
下面关于13C、15N叙述正确的是()A.13C与15N有相同的中子数B.13C与C60互为同素异形体C.15N与14N互为同位素D.15N的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相同2.某元素原子最外电子层上有2个电子,下列关于该元素叙述正确的是()A.是金属元素B.是ⅡA族元素C.其最高价为+2价D.不能准确判断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需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放热的反应在常温下一定易进行C.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是由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的D.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进行4.在10L中进行如下反应:N2+3H2→2NH3,3秒钟后,NH3的物质的量增加0.12mol,用H2浓度的变化表示3秒钟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A.0.003mol/(L·s)B.0.045mol/(L·s)C.0.006mol/(L·s)D.0.009 XXX·s)5.某元素X,它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X在周期表中位于()A.第二周期B.第三周期C.ⅣA族D.ⅤA族6.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断裂,新键形成这一观点,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反应的是()A.干冰气化B.O2转变成O3C.加热NH4HCO3D.蔗糖溶于水7.下列物质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Na2O2B.NaHSO4C.HNO3D.I28.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原电池负极发生的反应是还原反应C.原电池在工作时其正极不断产生电子并经过外电路流向负极D.原电池的电极只能由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9.下列性质中,能证明某化合物存在离子键的是:A。
高一化学必修二期中试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二期中试题及答案期中试题不但能考察学生在高一化学上半学期的学习成果,也能给接下来的学习引好路。
下面是由店铺带来的高一化学必修二期中试题及答案,相信你能从中有所收获的。
高一化学必修二期中试题:第Ⅰ卷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太阳能电池可用硅材料制作,其应用有利于环保、节能B.SiO2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C.Na2SiO3水溶液俗称水玻璃,可用作木材防火剂及黏胶剂D.建设三峡大坝使用了大量水泥,水泥是有机材料2.简单原子的原子结构可用下图来形象表示:其中·表示质子或电子,°表示中子,则下列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为同素异形体B.①②③互为同位素C.①②③是三种化学性质不同的粒子D.①②③具有相同的质量数3.关于原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C.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D.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都是24.下列化合物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 )。
A.H2OB.CaCl2C.KOHD.NH35.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氧化性逐渐减弱的一组是( )。
A.I2、Br、Cl2、F2B.F2、Cl2、Br2、I2C.F-、Cl-、Br-、I-D.Li、Na、K、Rb6.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
A.LiB.NaC.FD.Cl8.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
A.O、S、Na、K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B.Na、Mg、Al、Si的金属性逐渐增强C.HF、HCl、H2S、PH3的稳定性依次增强D.KOH、Ca(OH)2、Mg(OH)2、Al(OH)3的碱性逐渐增强9.下列各元素的氧化物中, 既能与盐酸反应, 又能够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 )。
A.元素X:它的原子中M层比L层少2个电子B.元素Y:它的二价阳离子核外电子总数与氩原子相同C.元素Z: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三周期,ⅢA 族D.元素W:它的焰色反应颜色呈黄色A.1秒B.2秒C.0.44秒D.1.33秒12.A、B、C都是金属:B中混有C时,只有C能被盐酸溶解;A与B组成原电池时,A为电池的正极。
化学必修二期中考试卷(附带答案和卷)

子少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元素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Z> Y>X
B . Y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H 4YO 4
C. 3 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 Z 的气态氢化物最稳定
D .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Z >Y>X
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包括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每小题有两个正确选项;答错 一个得 0 分,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 2 分。)
D. 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分子的形成过程:
5.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Na 2CO3+HCl=NaHCO3+NaCl
B.H
2CO3=H2O+CO2↑
C. Ca(ClO) 2+ CO2+ H2O=CaC3O↓+ 2HClO D.2Na 2O2+ 2CO2= 2Na 2CO3+ O2↑
6.针对节能减排课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提出如下方案, 你认为不符合课题要求的是 ( )
B .热稳定性: HF、NH 3、 SiH 4 依次增强
C.水化物的酸碱性: NaOH 、 Al(OH) 3、 Mg(OH) 2 碱性减弱
D .非金属性: S、 P、Cl17.根据组成原电池的条件,试以反应: Fe+Cu2+==Fe2++Cu 设计一个原电池 供选用的电解质溶液有:稀硫酸、硫酸铜溶液、氯化钠溶液
元素
相 关信息
在常温、常压下,其单质是气体,随着人类对环境的认识和要求的提高,
A 它将成为倍受青睐的清洁燃料。
工业上通过分离液态空气获得其单质,其某种同素异形体是保护地球地
B 表环境的重要屏障,单质分子是双原子分子,相对分子质量是
必修二化学期中试卷(含答案)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化学学科期中试卷一.单选题(共50分)选择写表格内1.19世纪中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A.提出原子学说B.发现元素周期律C.提出分子学说D.发现氧气2.元素的种类和原子的种类A.前者多B.后者多C.相同D.无法确定3、对于同一周期从左到右的主族元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逐渐减小B.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C.最高正化合价逐渐增大D.单质的熔沸点逐渐降低4.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错误的是A.铍(Be)的原子失电子能力比镁弱B.砹(At)的氢化物不稳定C.硒(Se)化氢比硫化氢稳定D.氢氧化锶(Sr(OH)2)比氢氧化钙的碱性强5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A.酸性强弱:HClO4>HBrO4>HIO4B.原子半径大小:Na>S>OC.碱性强弱:KOH>NaOH>LiOH D金属性强弱:Al >Mg>Na6下列物质中,只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A.NaOHB.NaClC.H2D.H2S7、某短周期元素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则()A.一定是ⅡA族元素B.其最外层电子已形成了稳定结构C.一定是镁元素D. 可能是氦元素或ⅡA 族元素8下列关于氢化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稳定性:H2S>HFB. 氯化氢的电子式:H+[:Cl..:]C一个D2O分子所含的中子数为8 D.在卤化氢中HF最稳定9.关于化学键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离子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共价键B.两种不同种元素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一定是非极性共价键C.共价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离子键D.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离子键10.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大的是A.加热B.不用稀硫酸,改用98%浓硫酸C.滴加少量CuSO4溶液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11.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量变引起质变B.元素的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C.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D.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12.铷(Rb)的叙述说法正确的是A.它位于周期表的第四周期,第Ⅳ族B.氢氧化铷是弱碱C.在钠,钾,铷3种单质中,铷的熔点最高D.硝酸铷是离子化合物13.下列物质加入水中发产生放热反应的是A.生石灰B.固体NaOH C.浓硫酸D.固体NH4NO31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化学反应必然伴随发生能量变化B.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由化学键变化引起的C.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反应物的质量多少无关D.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之一15.右图为铜锌原电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锌片逐渐溶解B .烧杯中溶液逐渐呈蓝色C .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D .该装置能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16.下列化学电池不易造成环境污染的是 A .锂电池 B .锌锰电池 C .镍镉电池 D .氢氧燃料电池17 A . B . C . D .18.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又是吸热反应的是A .Ba(OH)2·8H 2O 与NH 4Cl 反应B .铝与稀盐酸C .灼热的炭与CO 2反应D .甲烷燃烧 19.在N 2+3H 22NH 3的反应中,在5s 中N 2由6mol/L 减至2mol/L 。
高中化学必修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和解释)

高中化学必修二期中测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10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 12 N 14 O16 Na 23 Al 27 S32 Cl35.5 Ba137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是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氢能是一种既高效又干净的新能源,发展前景良好,用氢作能源的燃料电池汽车倍受青睐。
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氢燃料电池轿车“超越三号〞,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加快向产业化的目标迈进。
氢能具有的优点包括〔 〕 ①原料来源广②易燃烧、热值高③储存方便④制备工艺廉价易行 A .①②B .①③C .③④D .②④ 2. 已知:H 2(g)+F 2(g)2HF(g)+270kJ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L 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L 的氢气和1L 的氟气吸收270kJ 热量B .1mol 氢气与1mol 氟气反应生成2mol 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kJC .在相同条件下,1mol 氢气与1mol 氟气键能之和小于2mol 氟化氢气体的键能之和D .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分子放出270kJ 能量 3. 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均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是 〔 〕A 、H 2OB 、BF 3C 、PCl 5D 、SiCl 44. X 和Y 两元素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X 元素的阳离子半径大于Y 元素的阳离子半径;Z 和Y 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Z 元素的原子半径小于Y 元素的原子半径。
X 、Y 、Z 三种元素原子序数的关系是 〔 〕A 、X >Y >ZB 、Y >X >ZC 、Z >X >YD 、Z >Y >X5. 已知一个32O N 分子质量为a 〔kg 〕,一个52O N 分子的质量为)(kg b ,若以氧原子质量的161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则2NO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 A 、a b a b -+)(8 B 、a b a b -+)(16 C 、a b a b +-)(8 D 、ab a b +-)(166. 短周期元素X 和Y ,可组成化合物XY 3,当X 的原子序数为m 时,Y 的原子序数可能是〔 〕①4+m ②4-m ③8-m ④2+m ⑤6-m ⑥12+mA 、①②③B 、①④⑤⑥C 、①②③④⑤D 、①②③④⑤⑥ 7. 在离子RO 3n-中,共有x 个核外电子,R 原子的质量数为A ,则R 原子核内含有的中子数目是:〔 〕 A .A -x +n +48 B .A -x +n +24 C .A -x -n -24 D .A +x -n -248. 将4molA 气体和2molB 气体在2L 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 〔g 〕+B 〔g 〕2C 〔g 〕。
高一化学下学期必修二期中试卷含答案

普通高中阶段性检测高一化学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共4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60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第Ⅰ卷共4页,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选出的答案标号涂在答题卡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S 32 Al 27 Cl 35.5 Fe 56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1-8小题每题2分,9-16小题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时,一定发生变化的是A.颜色B.状态C.化学键D.原子核2.在反应C(s)+CO2(g)== 2CO(g)中,可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①增大压强②升高温度③继续通入CO2 ④增加碳的量⑤降低温度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③D.②③④3.下列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的是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B.铝热反应C.锌与盐酸反应D.消石灰与氯化铵固体反应4.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质子数不同B.中子数不同C.电子数不同D.质量数不同5.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mA+nB= pC,t秒末,A减少了1.0mol,B减少了1.25mol,C增加了0.5mol,则m:n:p为A.2:5:4 B.4:5:2 C.1:3:2 D.1:4:56.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同周期元素中,ⅦA族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大B.VIA族元素的原子,其半径越大,越容易失去电子C.室温时,0族元素的单质都是气体D.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到ⅡB10个纵列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7.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石墨可用做绝缘材料B.二氧化硅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C.硅可以用做制造变压器的铁芯材料D.石英玻璃可用于制造光学仪器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形成离子键的阴阳离子间只存在静电吸引力B.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从左到右依次减弱C.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D.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9.科学家预测原子序数为114的元素,具有相当稳定的同位素,它的位置在第七周期ⅣA 族,称为类铅。
高一化学必修2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化学必修2期中考试试题注意:出现相同题号的普通班和实验分开做,其余共同做。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1~10小题每题2分,11~20小题每题3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9世纪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 )A.提出了原子学说B.发现了元素周期律C.发现了稀有气体D.提出了分子学说 2(普)4018Ar 、4019K 、4020Ca 三种原子, 它们具有相同的( )A .电子数B .中子数C .电子层数D .质量数 *2(实)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位素的是( )A .Ca 4020和Ar 4018 B .D 和T C .H 2O 和H 2O 2 D .O 3和O 2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B 、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C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 、反应物总能量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了反应是放出能量还是吸收能量 4(普)下列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A .Na 2OB .KOHC .CaCl 2D .CO 2 *4(实)下列物质中,只含有离子键,不含有共价键的是( ) A .Na 2O 2 B .KOH C .CaCl 2 D .CO 2 5(普)电子在核外运动时,离核最近,能量最低的在( )A .N 层 B.M 层 C.K 层 D.L 层 *5(实)关于原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所有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B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C .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D .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都是8 6(普)在下列过程中,需要加快反应速率的是( )A .钢铁腐蚀 B.食物腐蚀 C. 工业炼钢 D.塑料老化 *6(实)下列措施对增大反应速率明显有效的是( ) A .Al 在氧气中燃烧生成A1203,将Al 片改成Al 粉B .Fe 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 2时,改用浓硫酸C .在K 2S04与BaCl 2两溶液反应时,增大压强D .Na 与水反应时增大水的用量7(普)哪一个周期元素种类最多( )A .第三周期B .第四周期C .第五周期D .第六周期 *7(实)同主族两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差值可能为 ( ) A .6 B .12 C .18 D .308.对于反应A 2+3B 2=2C 来说,以下表示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 v(B 2)=0.8 mol/ (L ·s)B. v(A 2)=0.4 mol/ (L ·s)C. v(C)=0.6 mol/ (L ·s)D. v(B 2)=1.8 mol/ (L ·s)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性质B 催化剂可以使不起反应的物质发生反应C 可以找到一种催化剂使水变成油D 催化剂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10(普)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 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增强B. KOH的碱性比NaOH的碱性强C. HBrO4酸性比HClO4强D. Na的金属性比Al的弱*10(实)下列关于铷(Rb)的叙述正确的是()A.它位于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IA族B.氢氧化铷是弱碱C.在钠、钾、铷 3种单质中,铷的熔点最高D.硝酸铷是离子化合物11.下列各组电解材料和电解液,不能构成原电池的是()A.锌片,铜片,稀硫酸B. 铜片,石墨,稀硫酸C.铜片,石墨,硝酸银溶液D.锌片,铝片,稀硫酸12.元素周期表某区域的一些元素多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它们是()A、左、下方区域的金属元素B、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的元素C、右、上方区域的非金属元素D、稀有气体元素13.A、B、C都是金属,把A浸入C的盐溶液中,A的表面有C析出,A与B和酸溶液组成原电池时,B为电池的负极。
高一化学必修2期中试题

高一期中质量检测化学试卷命题人:汤方喜(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Cl 35.5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每题3分,共54分)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活性炭使蓝墨水褪色B.用纯碱、石英、石灰石制成玻璃C.玻璃被打碎了D.玻璃中加入氧化亚铜成为有色玻璃 2.某粒子含有6个质子,7个中子,电荷为0,则它的化学符号是( ) A.136Al B.136Al C.136C D.136C3.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括号中为用途)错误的是( )A.硅(半导体材料)B.二氧化硅(制光导纤维)C.水玻璃(用作粘合剂)D.玻璃钢(用作耐火材料) 4.下列关于金属元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金属元素的原子只有还原性,离子只有氧化性 B.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一定显正价 C.金属元素在不同化合物中化合价均不同 D.所有的金属单质在常温下均是固体 5.原子的种类决定于原子的( )A.原子量大小B.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C.最外层电子数D.核电荷数 6.铝热剂中铝的作用是( )A.催化剂B.氧化剂C.还原剂D.还原产物 7.下列微粒半径由大到小的排列是( )A.Ca ,Mg ,NaB.Cl -,S 2-,O 2-C.P 3-,S 2-,Cl -D.K +、Cl -,S2-8.已知某元素的阳离子R 2+的核内中子数为n ,质量数为A ,则mg 它的氧化物中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 A.16+A m (A-n+8)mol B.16+A m(A-n+10)mol C.(A-n+2)mol D.Am(A-n+6)mol 9.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稀硫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是( ) (1)NaHCO 3 (2) Al(OH)3 (3)Al 2O 3 (4)Al (5)SiO 2A.(4)(5)B.(2)(3)(5)C.(1)(5)D. (1)(2)(3)(4) 1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H 和D 原子中的质子数和中子数都不相等B.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完全相同C.O 2和O 3互为同位素D.某物质中只含一种元素,该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 11.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表述正确的是( )①原子序数为15的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3 ②ⅦA 族元素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③第二周期ⅣA 族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和中子数一定为6 ④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ⅡA 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 考场: 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 ------------------------------------------------密------------------------封-------------------------------线---------------------------------------------------19. Ⅰ(4分)(1)写出表示含有8个质子、10个中子的原子的化学符号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练习二1.据报道,月球上有大量3He 存在,以下关于3He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和4He 是同一种原子B. 比4He 多一个中子C. 是4He 的同位素D. 比4He 少一个质子 2.某二价阳离子含24个电子,它的质量数为59,则该离子核内中子数是cA .22B .26C .33D .353. XY 是元素周期表ⅦA 族的两种元素,下列叙述中能说明X 的非金属性比Y 强的是 A . X 原子的电子层数比Y 原子的电子层数多B . X 的氢化物的沸点比Y 的氢化物的沸点低C . X 的气态氢化物比Y 的气态氢化物稳定D . Y 的单质能将X 从NaX 的溶液中置换出来4.已知X 、Y 均为1—18号之间的元素,X 、Y 可形成化合物X 2Y 和X 2Y 2,又知Y 的原子序数小于X 的原子序数,则这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 ) A .19 B .18 C .16 D .95.已知A 的原子序数是x ,B 2-与A 3+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B 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 A. x+5 B. x-5 C. x+1 D. x-1 6.质量数为32,有16个中子的原子R ,允许存在的粒子组是 ( )A .R 2+、RO 2、RO 3B .R 2-、RO 2、RO 3 C .R-、RO -24、R 2O -27D .R+、RO 、RO -237.下列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A .H 2OB .BF 3C .CCl 4D .PCl 5 8. 下列强碱碱性介于KOH 和Mg (OH )2之间的是AA . NaOHB .Al (OH )3C . LiOHD .RbOH9.有X 、Y 两种主族元素,原子序数≤20,X 的原子半径小于Y ,且X 、Y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选项中m 、n 均为正整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H n XO m 为强酸,则X 的氢化物溶于水一定显酸性B .若X 元素形成的单质是X 2,则Y 元素形成的单质一定是Y 2C .若X(OH)n 为强碱,则Y(OH)n 也一定为强碱 10.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律)说法正确的是A .最外层有两个电子的原子一定在IIA 族B .IA 族均为碱金属C .同一周期核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大D .同一主族核电荷数越大元素金属性越强11.A 、B 、C 、D 、E 是同周期的五种元素,A 和B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呈碱性,且碱性B >A ,C 和D 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C >D ,得失电子后所形成简单离子中E 的离子半径最小,则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A .C 、D 、E 、A 、B B .E 、C 、D 、A 、BC .B 、A 、E 、D 、C D .B 、A 、D 、C 、E 12.下列各组顺序的排列不正确...的是 A .碱性强弱: Mg(OH)2<Ca(OH)2<Ba(OH)2 B .阴离子还原性:F -<Cl -<Br -C .离子半径:Na +>Mg 2+>Al 3+>F - D .熔点:SiO 2>NaCl >I 2>CO 213.短周期元素A 、B 、C 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B 、C 两元素所在族序数之和是A 元素所在族序数的2倍,B 、C 两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是A 元素的4倍,则A 、B 、C 依次是A .Be 、Na 、AlB .C 、Al 、P C .O 、P 、ClD .B 、Mg 、Si14.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人们逐渐认识到,NO 在人体内起着多方面的重要生理作用。
下列关于NO 的说法错误的是A .NO 分子中有极性共价键B .NO 是造成光化学烟雾的因素之一C .NO 是汽车尾气的有害成分之一D .NO 分子所含电子总数为偶数 15. 下列指定微粒的个数比为2:1的是A .Be 2+离子中的质子和电子B .21H 原子中的中子和质子C .NaHCO 3晶体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D .BaO 2(过氧化钡)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 16.-右图是氢氧燃料电池构造示意图。
关于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 极是负极B .正极的电极反应是:O 2+2H 2O+4e -=4OH -C .电子由b 通过灯泡流向aD .氢氧燃料电池是环保电池17.下列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为吸热反应的是A .CaO+H 2O====Ca(OH)2 B .22C .2Al+Fe 2O 3=====2Fe+Al 2O 3D . 2NaOH+H 2SO 4===Na 2SO 4+2H 2O18.25℃,101kPa 时,1g 甲醇完全燃烧生成CO 2和液态H 2O,同时放出22.68kJ 热量.下列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 .CH 4O(l)+3/2O 2(g) = CO 2(g)+2H 2O(l);△H=-725.8kJ/molB .2CH 4O(l)+3O 2(g)= 2CO 2(g)+4H 2O(l);△H=+1451.6kJ/molC .2CH 4O+O 2 = 2CO 2+4H 2O(l);△H=-22.68kJ/molD . CH 4O(l)+3/2O 2(g) = CO 2(g)+2H 2O(g);△H=-725.8kJ/mol 19.已知1mol 白磷转化成1mol 红磷,放出18.39 kJ 热量,又知: P 4(白,s)+5O 2(g) = 2P 2O 5(s) ΔH 1 4P(红,s)+5O 2(g) = 2P 2O 5(s) ΔH 2 则ΔH 1和ΔH 2的关系正确的是A .ΔH 1>ΔH 2B .ΔH 1=ΔH 2C .ΔH 1<ΔH 2D .无法确定 20.在10L 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N 2+ 3H 2ƒ2NH 3,3秒钟后,NH 3的物质的量增加0.12mol ,用H 2浓度的变化表示3秒钟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A .0.003mol/(L·s)B .0.045mol/(L·s)C .0.006mol/(L·s)D .0.009 mol/(L·s)高温H H 2O2O2 (空气)21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描述,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 .HCl 的电子式为B . Cl -的结构示意图C .CO 2的电子式D .质量数为37的氯原子 17 37Cl22.右表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关R 、W 、X 、Y 、Z 五种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常压下五种元素的单质中Z 单质的沸点最高B .Y 、Z 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都与R 原子的相同C .W 的氢化物沸点比X 的氢化物的沸点高D .Y 元素的非金属性比W 元素的非金属性强23.科学家发现一种只有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被称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
下列关于“四中子”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该粒子不显电性B .在周期表中与氢元素在同一周期C .该粒子质量比氢原子大D .该粒子质量数为424.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A m+、b B n+、c C m-、d D n-(m>n)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A>B>C>D B .原子序数:D>C>B>AC .离子半径:C>D>B>AD .单质的还原性:A>B>D>C25.甲、乙两种非金属:①甲比乙容易与H 2化合;②甲原子能与乙阴离子发生置换反应;③甲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比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强;④与某金属反应时,甲原子得电子数目比乙的多;⑤甲的单质熔、沸点比乙的低。
能说明甲比乙的非金属性强的是A .只有①④B .只有③⑤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⑤26.右下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园球代表不同原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此反应有单质生成B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C .图中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D .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27.下面是四位同学在学习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理论以后,联系化工生产实际所发表的看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理论可指导我们如何在一定时间内快出产品B.化学平衡理论可指导我们如何使用有限原料多出产品C.化学反应速率理论可指导我们如何提高原料的转化率D.正确利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理论都可提高化工生产的综合经济效益 28.对于可逆反应M+NQ 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M 、N 、Q 三种物质的浓度一定相等B .M 、N 全部变成了QC .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不再变化D .反应已经停止29族周期IA1 ①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2 ② ③ ④ 3⑤⑥⑦⑧(1)④、⑤、⑥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填元素符号)(2)②、③、⑦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填化学式)(3)①、④、⑤中的元素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写出化合物的电子式:(4)由表中两种元素的原子按1:1组成的常见液态化合物的稀液易被催化分解,可使用的催化剂为(填序号) a.MnO 2 b.Na 2SO 3 c.KMnO 4(5)由表中元素形成的常见物质X 、Y 、Z 、M 、N 可发生以下反应:X 溶液与Y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⑥的单质的化学方程式为 30.有如下两个反应:A 2HCl+Ba(OH)2===BaCl 2+2H 2OB 2Fe 3++Cu==2Fe 2++Cu 2+(1)根据两反应的本质,判断能否设计成原电池:A B (填“能”或“不能”)不能设计成原电池的原因是 (2)根据能设计成原电池的反应选择适合的材料和试剂设计一个原电池①负极材料是 铜 ,正极材料是 石墨 ,电解质溶液是 电解质溶液是氯化铁溶液X W Y RZX YH 2OZ NM (仅含非金属元素的盐)⑥的单质△ (反应前) (反应后)→催化剂②写出负极的电极反应式③若导线上转移电子0.2mol,则负极质量变化是减少6.4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