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医学院校食品化学教学改革设想

合集下载

《食品化学》综合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

《食品化学》综合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
科 技 教 育
皿圆
食 品化 学 综合实 验教 学改革与探 索①
董娟 陈计 峦 刘娅 陈国 刚 ( 石河 子大 学食 品学院 新 疆 石 河 子 820) 3 0 0
摘 要 : 食 品 化 学 》 食 品 科 学 与 工 程 专 业 的 一 门 理 论 性 和 实 践 性 都 非 常 强 的 专 业 课 。 过 开 设 食 品 化 学 大 型 综 合 实验 , 助 于 培 养 《 是 通 有 学 生设 计 实验 方 案 , 握 实 验 技 能 , 高 学 生 分 析 问 题 和 解 决 问题 的 能 力 , 强 了 学 生 的 综合 素 质 。 掌 提 增 关 键 词 : 品化 学 综 合 实 验 教 学改 革 体 会 食 中图 分 类号 : 1 G7 2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 7 —3 l 2 1 ) lb一0 0 —0 l 2 9 ( 0 1 () 9 1 6 7 0 2
依 据 学 科 专 业 培 养 目标 , 分 利 用 实 充 验 教 学资 源 , 强 学科 知识 之 间的 融 汇 , 加 使 学生充分 理解学科知识 之间的衔接 作用 ,
培 养 学 生 分 析 问 题 和 解决 问 题 的 能 力 。 在 传 统 的 教 学模 式 中 , 往 是 以 验 证 性 的 实 的 实 验 原 料 , 免 抄 袭 。 验 中 遇 到 的 难 师在 实 验 的 过 程 中 , 更 大 精 力 和 时 间 为 往 避 实 花 验过程来 加强学生对理论 知识的理 解, 教 题 , 励 学 生 通 过 查 资 料 和 研 究 讨 论 ,自 鼓 学 生 分 析 实 验 设计 思 路 并 给 予 讲 解 辅导 。 让 学 模 式 是 灌输 式 的 ; 验 过 程 中 的 实 验 仪 己 解 决 , 学 生 参 与 科 学 研 究 的 全 过 程 。 第三 , 验 室 管 理 要 求 更 加 规 范 。 实 实 器 , 品 的 配 置 等 一 般 在 实 验 教 师 准 备 好 这 样 的 教 学 方 法 既 使 学 生 减 少 实 验 过 程 药 综 上 所 述 , 验 教 学 在 培 养 学 生 综 合 实 的 条件 下 进 行 的 , 实验 常常 是 包 办 式 的 。 此 中 的 盲 目性 , 低 实 验 物 品 的 损 耗 率 , 降 保 能 力 方 面 所 发 挥 的 积 极 作 用 已被 大 家 达 结 果导 致 学 生 缺 乏 独 立 思 考 能 力 并 且 增加 证 实 验 的 顺 利 进 行 , 能 够 使 学 生 在 较 成 共 识 , 么 如 何 深 化 改 革 实 验 教 学 , 又 那 使 其依 赖 性 . 么 “ 新 思 维 ” 那 创 更无 从 谈 起 。 为 短 的 时 间 内掌 握 实验 的 内 容 和 关 键 技 术 , 其 作 用 得 到 更 进 一 步 的 发 挥 , 待 我 们 不 有

食品化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食品化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笔者在食品化学具体的教学实践 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也形成了对食品 化学教学改革的初步思考,具体如下。
1 当前食品化学教学中存在的 问题
1.1 食品化学教学资料中错误较多 目 前, 国 内 的 食 品 化 学 教 学 资 料
很多,不仅有各种版本的教材,而且 网络上的各种文档、课件资源十分丰 富,这给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了 非常好的素材。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 发现部分教材中存在少量的错误,这 些错误多是文字性的,也有个别原理 性的。网络上电子文件的数量庞大, 文档、课件中的主体内容大多趋于一 致,也存在内容不一致的情况,相对 于纸质的教材,电子文件的错误则更 多。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花费更多的 时间去鉴别、思考、研究,在学习的 过程中去伪存真、取其精华。 1.2 部分学生对食品化学学习的兴趣 不浓
食品化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通过 对食品的营养价值、安全性和风味特 征、感官质量等各个方面的研究工作,
阐明食品的组成、各成分的结构、性 质和功能,以及食品各成分在加工、 贮藏、流通等环节中可能发生的各种 化学变化、生物化学变化和各种变化 的反应历程、中间物、产物,以及这 些变化对食品品质、安全性所产生的 影响。尽管食品化学与人的生活密切 相关,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少部分学生 对食品化学的学习兴趣并不浓厚。具 体表现为:上课积极性不高,总低着头, 跟不上老师的讲课思路;当老师讲到 生活中实际的食品化学应用时兴趣稍 高一些,应用实例讲完之后又低下头; 当讲解食品化学中的美拉德反应、油 脂氧化、甜味理论等反应机理时,这 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低 [2]。 1.3 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深度不够
134 食品安全导刊 2019年7月
食品技术研究
2.3 结合多媒体与实验教学,加深学 生对知识的掌握
食品化学这门课设置有一定学时 的实验教学,实验课既是学生动手操 作的好机会,又是对理论学习的深化 和补充。部分学生学习理论时容易提 不起精神,但在需要实际实验操作时 却兴致勃勃,因此可以借助实验教学 对课堂中所讲的理论进行更深层次的 升华,加强学生对基础理论、反应机 理的认识和掌握 [6]。另外,当前的教 学手段也日趋多样化,分子模型、视频、 PPT 等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可更多地应 用于实际教学。对于水、糖类、脂类、 蛋白质、维生素等物质的分子结构可 以充分利用 PPT 来展示,通过分子结 构图片、分子结构模型的 PPT 展示, 使得食品中化学成分的结构更加形象 和直观 [7]。

高等学校“食品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高等学校“食品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高等学校“食品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一、教学理念的改革在过去的传统模式中,食品化学课程讲授重在知识点的讲解和背诵,而实验环节相对较少。

不过随着社会不断进步,教学理念逐渐转变,以“教材为基础,质量为核心,创新爆发,提高实践能力”为目标开展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

首先,教学的内容结构有所改变,除了传统的基础知识外,还加强了实际应用技能的培训,教授了食品工艺及生产流程、安全检测标准等与实际工作相关的知识,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此外,我们还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开展自主探究,引导他们在课堂外为自己选择一个食品加工基地开展深度调研。

其次,教学方式和手段得到了创新。

课程设计不仅仅是理论知识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每节课都设置一定的实验环节;同时也增加小班授课的占比,以提高面授的精细度。

授课过程中也增加了多媒体教学以及课堂演示,让学生不再停留在单纯的理论层面,提高了其对食品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再次,教学中加强了实践环节的安排。

在实验室实际操作中,学生可以拓展自己的知识积累,并培养实际操作的能力与实验中的自主思考、独立分析能力,让学生通过实验亲自探究和发现,从而更深入地了解课程内容。

教师还建立了一个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二、教学成果的检验目前,经过多年探索和改革,我校食品化学课程教学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提升,他们不再是“死记硬背”式的知识接受者,思维更加活跃而且在初步实践中掌握了基本的实验技能,并结合实际经验,发挥创造力,创新能力得到了提升。

教学效果的提高不仅聚焦于学生成绩的提升,还反映在就业领域的扩大。

我们校的毕业生在食品相关企业的竞争力大大提高,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由于在大学期间通过食品化学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并对企业事务做出实际的贡献。

三、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此次教学改革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实验室设备、仪器与课程内容的更新不够及实践机会少等问题。

食品化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

食品化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

食品化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食品安全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食品化学作为食品科学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也需要不断改革和创新,以适应食品工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求。

本文将探讨食品化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提出一些可行的方案。

一、现状分析目前,食品化学课程教学主要以理论讲授为主,实验教学为辅。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作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由于食品化学涉及到大量的实验内容,学生在课堂上往往难以获得充分的实践机会,导致理论与实际脱节的问题。

二、改革方向1. 强化实践教学针对食品化学课程的特点,应该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可以通过设置实验课、实习课等方式,使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了解食品化学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2. 引入案例教学食品化学领域有大量的成功案例,可以通过引入案例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真实的食品化学问题及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分析案例,了解食品化学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

3. 强化实验室管理实验室是食品化学课程中重要的教学场所。

应该加强实验室管理,提高实验室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对于一些重大的实验操作,可以设置实验室规模,让学生在实验室中进行操作,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为被动接受者。

应该加强互动教学,改变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课程设计,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三、实施策略1.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为了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可以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以考试成绩、实验报告、课堂表现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让学生在不同方面都有机会展现自己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引入新技术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引入新技术手段,如虚拟实验室、多媒体教学等方式,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食品化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

食品化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

食品化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随着食品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食品化学作为食品科学领域的重要学科,其教学模式也需要不断进行改革与探讨。

食品化学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更与食品行业的发展和食品安全息息相关。

本文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等方面探讨食品化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食品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应与行业需求相结合,体现出应用性、前沿性和实用性。

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应根据食品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实际需求,增加对新型食品原料、新技术、新工艺的介绍与应用。

在传统的食品成分分析、食品添加剂、食品反应动力学等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对食品安全、食品工程、食品营养学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食品行业的发展需求。

传统的食品化学课程教学往往以理论讲解为主,缺乏实践操作环节。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手段的改革尤为重要。

应加强实验教学。

通过实验教学,学生能够更直观地了解食品化学理论知识的应用,并培养其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可以设置一些创新型实验项目,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引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食品化学课程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化学概念,提高学习的效率。

可以通过虚拟实验和模拟操作等方式,拓展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加强实习实训教学。

在校外实习实训实践中,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食品生产环境和实际操作流程,了解食品行业的工作状态,培养其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实习实训,学生可以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产过程中,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

食品化学课程的教学评价应当突出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评价,不仅注重学生的知识水平,更要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在教学评价的改革中,应当增加对学生实验报告、设计方案、实习报告等实际操作成果的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食品化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

食品化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

食品化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食品化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中重要的一门课程,它涉及到食品的原料、加工、保存等方面的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食品化学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课程内容陈旧、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式呆板等。

需要对食品化学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并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的优秀食品专业人才。

一、问题分析1. 课程内容陈旧传统的食品化学课程内容多以理论知识为主,忽视了与实践结合的教学内容。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实践操作和实际案例的锻炼,导致他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不足。

2. 教学手段单一传统的食品化学课程教学手段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资源支持。

学生在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难以保持高度的学习兴趣,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3. 教学方式呆板传统的食品化学课程教学方式呆板,缺乏灵活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难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教学,导致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

二、改革方向针对食品化学课程内容陈旧的问题,可以通过增加与实践结合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可以引入一些新的食品工艺和技术,让学生对食品化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

为了解决教学手段单一的问题,可以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比如实验教学、案例教学、讨论教学等。

这些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针对教学方式呆板的问题,可以引入个性化教学方式。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学生也可以通过个性化学习,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提高学习动力。

三、改革措施1. 增加实践环节在食品化学课程中增加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可以通过实验教学、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2. 引入案例教学引入丰富多样的案例教学,通过真实的案例来讲解食品化学知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高校《食品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高校《食品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高校《食品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近年来,随着食品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食品化学作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也面临着改革与探讨的挑战。

特别是在高校《食品化学》课程教学方面,怎样更好地适应食品行业的发展需求,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高校《食品化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讨与分析。

一、课程教学现状目前,高校《食品化学》课程教学普遍存在着以下问题:1. 教学内容滞后。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食品成分和化学反应不断涌现,但部分高校《食品化学》课程所涵盖的内容仍停留在传统范畴,未能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2. 理论与实践脱节。

部分高校《食品化学》课程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但对于实际操作的培养却缺乏相应的关注,学生缺乏实践能力。

3. 教学手段单一。

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缺乏互动性的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以上问题表明高校《食品化学》课程教学需要进行改革与探讨,以更好地适应食品行业的发展需求和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

二、教学改革的方向2. 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

教学内容不仅应包括理论知识的传授,更应注重实践操作的培养,加强实验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

3. 多元化教学手段。

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程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改革的策略与措施1. 提高师资水平。

鼓励教师参与科研活动,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专业素养,确保教师具备更新的教学理念和最新的学科知识,提高教学质量。

2. 更新教学设施。

投入资金更新实验室设备,提供先进的教学设施,满足高校《食品化学》课程实验教学的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环境。

3. 制定教学大纲。

加强对《食品化学》课程的规范化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明确的教学指导。

4. 增加实践环节。

高等学校“食品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高等学校“食品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高等学校“食品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食品安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这样的背景下,高等学校的“食品化学”课程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改革的需求。

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培养高素质的食品专业人才,高等学校“食品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迫在眉睫。

一、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在传统的“食品化学”课程教学中,学生更多地是被 passively taught,即被动地接受教师的传授;课堂内容晦涩难懂,缺乏实际案例和应用技能;教学方法单一,缺乏互动性和参与性。

随着食品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课程内容也需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

为了突破传统的“食品化学”课程教学模式,高等学校对课程教学进行了积极的改革探索。

通过采用“问题导向”教学法,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教师不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引导学生扩展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及时地引入国内外研究前沿的案例和活动,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通过开展实验教学,引导学生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其动手实践的能力。

还可以通过实地参观企业、实习实践等方式,让学生接触真实的食品生产流程和技术应用,丰富学生的教育经验。

在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中,高等学校不断探索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效。

通过引进和整合行业内专家资源,搭建一个与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的平台,为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和保障。

这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还促进了产学研的深度融合。

通过教学团队的改革和建设,引进具有一线工作经验和教学研究能力的教师,提高了教学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环节,丰富了课程教学的形式和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改造教学形式,构建了多媒体教室和在线学习平台,提升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趣味性。

通过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探索和实践,高等学校“食品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改革#作者单位:210029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高等医学院校食品化学教学改革设想李磊=摘要> 根据当前我国国民营养与健康的实际情况及食品安全形势,结合医学院校现代营养与食品卫生人才培养需求,在分析对比的基础上,从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及实验教学等方面阐述了高等医学院校食品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设想,旨在为提高教学效果、培养符合现代社会营养科学和食品安全与卫生管理需要的人才提供参考。

=关键词> 食品化学;教学改革;医学院校T en tative study of teach ing re for m on food ch e m istry course in m ed ical un iversities LI L ei . School of Public H ealth ,N anjing M edical Universit y,N anjing 210029,China=Abstract >A cco rd i ng to the nutr iti on deve l op m ent and food safety s it uati on i n Ch i na ,based on the requ irem ents of teach i ng on f ood sa fety and hyg i ene ,th i s pape r m a i nly presents severa l tentati ve teach i ng re for m s on food che m istry course i n m ed i ca l un i versities i n teach i ng content ,teach i ng m ater i a ,l teach i ng m ethods and experi m ents i n o rder t o i m prove the teachi ng effect and tra i n person w ith ability i n m odern nu -tr iti on and food sa fety .=K ey words >Food che m istry ;T each i ng refor m;H i gher m edica l un i versity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营养基础,同时也是公共卫生的一个基本载体。

由于食品自身的原因或者人为定向干预食品成分所造成的食品的化学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某种嗜好或需求,同时也带来了包括食品的量和质两方面的安全性问题。

目前,食源性疾病、营养素的缺乏、食品化学物的产生等在公共卫生和安全方面都表现得较为突出。

这些问题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都与食品化学有关。

食品化学作为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分布于理、工、农、医、商及综合性大学等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中,由于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其课程教学体系既有相对的完整性,也有专业的独立性。

目前,日益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势对公共卫生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对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1]本文结合高等医学院校的特点和笔者的教学实践,分析当前医学生培养中食品化学课程教学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教学改革思路及方法设想,以期形成适合于高等医学院校食品化学教学的创新模式,以发挥本课程在人类营养、健康、疾病防治及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

1 我国高等院校食品化学教学现状1.1 食品化学课程在高等学校中的分布目前,根据人才培养的需求,食品化学在多种类型的高等院校中都是作为主干课程而设置的。

这些院校主要包括高等农业院校(如中国农业大学等)、理工院校(如华南理工大学等)、商业院校(如哈尔滨商业大学等)、综合性大学(如江南大学、南昌大学等)、高等医学院校(如南京医科大学等)及一些综合性大学的医学部(如北京大学医学部等),另外还有一些高职高专学校。

该课程涉及到理、工、农、医、经贸等不同学科,包括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营养与食品卫生、食品贸易与安全、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制糖工程等专业(方向)。

在这些院校中,人才培养模式不同,其课程教学内容要求与学时分配也有较大差异(从18学时到80学时不等)。

1.2 教学改革及教材建设现阶段,在我国高等院校中使用的食品化学教材主要有5种:江南大学王璋教授等主编的5食品化学6(中国轻工业出版社),O.R.Fenne m a 等主编的原版教材5Food Che m-i stry 6及其中译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夏延斌教授主编的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5食品化学6(中国农业出版社),谢笔钧教授主编的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5食品化学6(科学出版社)和自编教材。

另外,还有一些有关的食品化学参考书以及供高职高专学校使用的食品化学教材等。

上述这些著作,有的作为选定者的主要教学参考书,有的作为拓展教材使用。

作为食品科学人才培养的主干课程之一,食品化学也同其他课程一样参与了国家精品课程建设。

江南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高校结合自身人才培养的要求,与时俱进,改革现有食品化学教学内容和实验实践体系,已先后申报了国家精品课程。

但是,目前在全国高等医学院校中尚没有一本合适的食品化学教材,其教学内容和实验改革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这势必影响营养与食品卫生相关人才的培养质量。

2 对高等医学院校食品化学课程的认识和改革设想人才培养方向的不同,要求相关的教材和实验内容具有不同的侧重点。

从总体上分析,非医学院校的食品化学课程是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服务的;而高等医学院校的食品化学课程与营养、食品安全、临床营养与疾病预防等人才培养联系密切。

所以,紧紧围绕现代营养、人类健康、公共卫生、食品安全、食源性疾病和现代文明病的预防等内容,开展高等医学院校食品化学的教学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2.1教学内容调整和教材建设2.1.1医学相关人才培养对食品化学教学内容的要求食品化学是从化学角度和分子水平上研究食品的化学组成、结构、理化性质、营养和安全以及它们在生产、加工、储运过程中的变化及其对食品品质和安全性影响的科学,其目的是科学调整膳食结构,改善食品品质,开发食品新资源,加强食品质量和安全控制等。

食品化学是预防医学生营养与食品卫生人才和临床营养师培养的必修课程,在现代营养学、食品质量与安全、营养流行病学、医学卫生检验等领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们所得疾病的种类及其控制方法正在发生着变化。

在传染性疾病逐渐减少的同时,非传染性疾病却在逐渐增多。

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癌症、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现代文明病)正在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

[2]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健康医学观念是21世纪的医学不能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领域,而应该以人类的健康为主要研究方向。

在影响人类健康的众多因素中,膳食营养因素居第二位,膳食质量和营养状况是人口素质和发展水平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从宏观和长远的角度看,营养不仅影响人民的体质、智能、发育和健康程度,也影响着整个民族的竞争力与创造力,影响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人类疾病谱的转变要求高等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发生相应转变。

[3]要求未来的临床医学生不仅对疾病要有良好的/诊治0能力,而且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等有较高的/调理0能力,要能够在开出治疗处方的同时,根据具体病症给出一个膳食指导处方或建议。

而在/预防为主0的原则指导下,对于现代文明社会中/吃出来0的疾病的预防,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责任更为重大。

对饮食与健康的重新认识和评估给当代医学生的职责、角色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这种要求本身需要有食品成分的化学反应理论和实践认知能力作为支撑。

2.1.2优化教学内容,实施精品教学对于食品化学这样一个与人类健康、疾病的发生发展、食品安全及生活质量等有着密切关系的课程,目前在高等医学院校尚没有一本针对性的教学指导教材。

建议以服务于医科为原则,围绕营养、卫生、健康、疾病预防等方面对现有教学内容进行优化。

可以在学时较少的情况下,实施精品教学。

本课程应当紧紧围绕食品化学与医学营养学和食品安全的关系,强调食品化学在人类健康和疾病预防方面的作用。

如有关水分的介绍,重点是阐明水的生理健康作用、水分活度与食品安全,充分说明水的营养化学及其与食品安全的相关作用。

水是传播疾病的重要媒介,因此,对水质化学指标应做适当的引申,并指出饮用水中有毒化学物质污染带给人们的健康危害。

在碳水化合物部分增加功能性低聚糖和生理活性多糖内容,适当补充变性淀粉、壳聚糖的研究进展及其健康促进作用的化学基础,淡化与基础化学重叠的单糖结构及性质等内容。

脂类对人类健康具有重要影响,应当结合脂肪酸的种类和平衡要求,充分阐明脂类本身及其与其他成分的相互作用带来的营养与安全问题的化学反应机制及控制方法,避免单纯的脂类理化性质的描述,推出油脂健康新理念。

蛋白质和酶是人类生命和健康的重要基础。

教学中应当重点阐述蛋白质和酶的生物功能性,并适当引入生理活性肽化学及其健康促进作用等内容。

讲述毒性蛋白的抑制及改性、蛋白质的化学提取及分离、蛋白质的临床应用(如胶原蛋白质用于皮肤修复等),不宜重复基础化学中蛋白质的结构、性质及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中蛋白质的营养等内容。

维生素及矿物质是国民不可缺少、却最容易缺乏的营养素,但现行食品化学教材中有关内容却远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

应当着重阐明维生素的化学变化对其营养作用、卫生安全及对食品质量等的影响。

由于微量元素的化学形态及其转化比元素总量更能反应其营养作用及安全性,因此,应当在本章补充元素化学形态研究成果,并阐明其在人类健康和食品安全性方面的作用。

近年来,由于食品添加剂的违规应用或不规范生产引起的健康危害和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因此,这部分内容应当结合当前食品安全形势,联系有关标准及食品法规,阐述食品添加剂的化学问题。

同时结合社会调查,明确食品添加剂与食品质量的关系。

另外,植物化学物(黄酮、皂苷等)的营养与健康作用已经获得国内外业界同仁的认可,作为现代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重要内容已经被列入大学教材中。

因此,在食品化学中增加植物化学物的化学研究内容和最新进展,具有必然性。

2.2教学方法2.2.1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食品化学的概念及反应过程均是非常抽象的内容,采用/形声+多媒体0多样灵活的教学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

对于侧重讲解的内容采用形声教学,还可以通过教师形象生动的表达、聚精会神的眼神、恰当变换的表情等,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教与学密切配合。

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结合食品成分生理功能特点,使其分子结构和化学反应模型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