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花后叶面喷肥对籽粒灌浆和产量的影响

合集下载

不同种类叶面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_王家盛

不同种类叶面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_王家盛

不同种类叶面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王家盛 邢利庆 魏秀华 梁孟菊 朱龙池 唐晓玲(卜庄农技站,山东临沂 261309)摘 要:进行了磷酸二氢钾等4种不同种类叶面肥喷洒小麦的试验,结果表明:于小麦灌浆期,喷洒磷酸二氢钾和植物生长调节剂+肥料复合制剂等叶面肥,有一定的增产效果,但对小麦粒重增加的作用不显著。

关键词:小麦;磷酸二氢钾;千粒重;产量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09)19-75-01 小麦产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后期籽粒增重情况,增加后期粒重最常用技术措施是喷施肥料和植物调节剂。

磷酸二氢钾是主要喷洒肥料之一,应用比较广泛,但是缺少相应试验数据。

本试验旨在验证于小麦灌浆期喷洒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对小麦是否具有增产效果。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1.1.1 试验作物 小麦品种:潍麦8号。

1.1.2 叶面肥 磷酸二氢钾,纯品,含量99.5%;表面活性剂(有机硅);天达2116粮食专用;植物动力。

1.2 试验设计 见表1。

表1 供试肥料试验设计处理号肥料小区用量199.5%磷酸二氢钾10g99.5%磷酸二氢钾+2500m L水299.5%磷酸二氢钾+表面活性剂10g99.5%磷酸二氢钾+1.5g表面活性剂+2500m L水3天达2116粮食专用型8.5g天达2116粮食专用型+2500m L水4植物动力5g植物动力+2500m L水5清水对照2500m L水 试验田为壤土,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1.1%,p H8.1,灌溉条件良好。

前茬作物为玉米。

每667m2施标准复合肥50k g做底肥,浇越冬水、返青拔节水和开花水。

采取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

小区面积15m×2m =30m2。

1.3 实施方法 根据试验方案,各肥料按小区面积计算药液量2500m L。

用3WB S—16型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喷孔口径为1.2m m,进行茎叶表面喷雾。

整个生长期喷施3次,分别为5月9日,5月19日,5月29日。

小麦灌浆期喷洒植物调节剂对产量的影响

小麦灌浆期喷洒植物调节剂对产量的影响

种子科 技 ・
・0 ( 1 ・ 21 0 ) 1
中 图分 类 号 : 1 ; 8 . S5 2 S4 2 8 文献标志码 : A
・ 实验研 究 ・
文章 编 号 : 0 5 2 9 ( 0 1 0 — 0 6 0 10 — 6 0 2 1 ) 1 0 2 — 2
小 麦灌 浆期聩洒植物 调 节剂对产 量 的影晌
0 5
11 药剂 :O )天 达 2 1 ;0 )微量 元 素 叶面肥 ; .2 . (1 1 6 (2 (3 0 )稀 土 铁 钾 钙 叶 面 肥 ; 0 ).%复 硝 酚 钠 ;0 ) (4 1 8 (5 1 %复硝 酚钠 + . . 8 20 %硫 酸锌 ;o ) .%硫酸锌 + .%硼 (6 2 O 2 0 砂 ; 0 ).%D 一 ;o ) . (7 2 0 A 6 ( 8 20 %黄 腐 酸 钠 + .%复 硝 酚 1 8 钠 ;0 ) . (9 20 %黄腐 酸钾 ; 1 ) 酸二氢钾 纯 品 。各药剂 (0 磷

4 5. 6 6 9

平 均
序 比 CK 增产
( ) %
5 0

4 . 95 35
4 0. 8 65
12 .
试 验 场 地
试 验地设 在潍 坊农 科院 试验场 , 土壤 为壤 土偏 黏 ,
土 质肥 沃 ,有机 质含 量 11 p .%,H值 81 .,灌 溉条 件 良 好 。前茬 为花生 。每亩 施标 准复合 肥 5 g 底肥 , 0k 做 浇
处 理浓度 详见 表 1 。
表 1 供 试 药 剂试 验 设 计 实 施 方 案
处 理 药 剂 浓度 小 区药量 水 量 稀 编 号 ( / g gk ) () g () g 倍

麦作后期喷施的几种叶面肥

麦作后期喷施的几种叶面肥

麦作后期喷施的几种叶面肥
麦作后期喷施叶面肥料,可以延长冠层叶片功能期,促进光合产物向籽粒运输,增加实粒数,提高千粒重和品质,一般可增产5%~10%.常用叶面肥有以下几种:
1、叶面宝内含腐植酸和微量元素,可以增强麦予抗逆能力,补充微量元素。

于孕穗期和抽穗扬花后各喷施1次,每次每亩7~10毫升,加2%尿素,对水30千克喷雾。

一般可提高千粒重1~2克,增产5%~6%。

2、惠满丰由多种腐植酸和多种营养元素等配制而成,它能激活土壤中的营养元素,促进作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并直接提供营养物质,尤其适合在三类苗上施用。

在麦予孕穗期每亩用100毫升,加水30千克喷施。

不要与农药、化肥混喷,喷施农药前后48小麦内不要喷施惠满丰。

3、悄素和磷酸二氢钾沸合液这是最早广泛应和的叶面肥,有补充营养、壮杆防倒、增加粒重等效果。

麦子抽穗扬花后,每亩用悄素250克,磷酸二氢钾100克,加水40千克(弥雾加水5千克)喷雾。

4、多元微肥根据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合理配制于孕穗期喷施,可以减少小花退化,提高结实率,增加粒重。

- 1 -。

不同灌溉施肥方式对小麦群体及产量的影响

不同灌溉施肥方式对小麦群体及产量的影响

不同灌溉施肥方式对小麦群体及产量的影响引言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人类的生活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小麦的产量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灌溉和施肥是两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不同的灌溉施肥方式对小麦的生长和产量有着显著的影响,本文旨在探讨不同灌溉施肥方式对小麦群体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小麦的高效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灌溉施肥方式对小麦生长的影响我们需要了解不同的灌溉施肥方式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一般来说,灌溉对于小麦的生长是至关重要的。

适当的灌溉能够维持土壤湿度,促进小麦生长,提高产量。

在施肥方面,氮、磷、钾是小麦生长发育的三大营养元素,它们对于提高小麦的产量至关重要。

而不同的施肥方式也会对小麦的生长产生影响。

有机肥和无机肥的施用方式,不同的氮磷钾比例等等都会对小麦的生长产生影响。

对比实验为了深入探究不同灌溉施肥方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对比实验。

以夏玉米 - 小麦轮作区的旱地农田为试验地点,我们采用了传统的灌溉施肥方式和新型的灌溉施肥方式进行对比实验。

传统的灌溉施肥方式是按照经验和习惯施肥灌溉,而新型的灌溉施肥方式是根据科学原理和技术手段施肥灌溉。

在实验中,我们采用了有机肥和无机肥两种不同的施肥方式,并且比较了不同的氮磷钾比例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实验结果分析经过一年的实验观测,我们得出了如下的实验结果:第一,采用新型的灌溉施肥方式的小麦生长情况明显好于传统的灌溉施肥方式;第二,采用有机肥和无机肥结合的施肥方式的小麦产量明显高于单一施肥方式;适当调整氮磷钾比例可以显著提高小麦产量。

这些实验结果进一步确认了不同灌溉施肥方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影响机制探讨那么,不同灌溉施肥方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机制是什么呢?新型的灌溉施肥方式能够更好的满足小麦生长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提高了土壤湿度和养分利用效率,从而促进了小麦的生长。

有机肥和无机肥结合的施肥方式能够为小麦提供更为全面的养分,能够弥补单一施肥方式的不足,从而提高了小麦的产量。

小麦不同生育期喷施叶面肥试验报告

小麦不同生育期喷施叶面肥试验报告

小麦不同生育期喷施叶面肥试验报告一、试验目的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生育期喷施叶面肥对小麦生长的影响,为小麦科学栽培提供指导,提高产量和品质。

二、试验方法1.试验地点:本次试验在江苏省淮安市清河农场开展。

2.试验对象:选用小麦品种为“华麦888”。

3.试验设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共设5个处理,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

处理如下:处理1:生育初期(两叶期)喷施叶面肥处理5:对照组,不喷施叶面肥4.施肥方法叶面肥:采用浓度为0.2%的复合叶面肥,每次使用500毫升/亩,间隔10天进行喷施。

控制施肥:全程使用常规农家肥料,根据小麦不同生育阶段需要,采用适当比例的氮、磷、钾肥施用。

5.观测指标记录每个处理的小麦植株数量、高度、茎粗、穗长、穗粒数、千粒重、产量等相关指标。

6.数据处理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方差分析和均数比较法分析各处理指标的差异。

三、试验结果1.小麦植株数量和高度生育期喷施叶面肥处理对小麦植株数量和高度影响不显著(P>0.05)。

处理2和处理4的小麦高度略高于对照组和处理1、3的高度,其中处理4的平均高度最高(77.33厘米),而处理1的平均高度最低(75.00厘米)。

2.茎粗3.穗长4.穗粒数5.千粒重生育期喷施叶面肥处理对小麦千粒重影响不显著(P>0.05)。

各处理的小麦千粒重均在45~49克之间。

6.产量1.生育期喷施叶面肥可以显著提高小麦茎粗、穗粒数和产量。

五、建议和展望1.应根据小麦不同生育阶段的需要,适当喷施叶面肥,并控制好施肥量和喷施时间。

2.未来可以进一步探究不同浓度、不同组分的叶面肥对小麦生长的影响,为小麦科学栽培提供更多的指导。

叶面喷施不同配比微肥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叶面喷施不同配比微肥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4 (2)doi:10.11838/sfsc.1673-6257.23076叶面喷施不同配比微肥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侯赛赛1,李旭光2,杨庆鹏3,蒲子天1,王鑫鑫4,5,6,张瑞芳4,5,6*(1.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1;2.河北省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 河北 石家庄 050000;3.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1;4.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省山区 农业技术创新中心,河北 保定 071001;5.河北农业大学,国家北方山区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河北 保定 071001;6.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省山区研究所,河北 保定 071001)摘 要: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土壤微量元素养分是限制小麦生长和产量的重要因素。

叶面喷施适宜比例的微肥对促进小麦生长、提高小麦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探究了叶面喷施不同比例的微肥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结果发现,叶面喷施四硼酸钠、硫酸锌、硫酸锰、硫酸亚铁、硫酸铜和钼酸铵均对小麦生长和产量有显著影响。

高硼、高锌和适当铁配比的微肥更有利于提高小麦产量;硼促进植物水分和养分吸收,促进植物根系生长发育,为小麦穗部生长提供了营养条件;高浓度锌有利于小麦叶绿素和生长激素的合成,增加小麦株高、穗长、穗数和穗粒数;适宜比例的锌和铁叶面喷施能提高小麦穗粒数和籽粒产量。

根据极差分析得出6种微肥的最佳施用水平分别为四硼酸钠4.5 kg/hm2、硫酸锌4.5 kg/hm2、硫酸锰0.75 kg/hm2、硫酸亚铁2.25 kg/hm2、硫酸铜0.75 kg/hm2、钼酸铵0.75 kg/hm2。

综合6种微肥的施用水平,18个处理中叶面喷施四硼酸钠4.5 kg/hm2、硫酸锌1.5 kg/hm2、硫酸锰0.75 kg/hm2、硫酸亚铁2.25 kg/hm2、硫酸铜1.125 kg/hm2和钼酸铵1.125 kg/hm2配比的微肥下小麦产量最高,为10259.09 kg/hm2,高于其他处理0.07%~16.54%,此研究可为丰富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麦作后期喷施的几种叶面肥

麦作后期喷施的几种叶面肥

02
叶面肥使用时期
孕穗期
关键期
孕穗期是麦作生长的关键时期,此时麦子需要大量的养分来支持穗部的发育。喷 施叶面肥可以有效地补充土壤养分的不足,促进麦穗发育,增加穗粒数。
扬花期
保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期
扬花期是麦子授粉的关键时期,此时麦子需要保护花器和预防干热风等不利气象条件的侵害。喷施叶面肥可以增强麦子的抗 逆能力,提高授粉率,增加结实粒数。
注意事项
叶面肥应选择在无风或微风天气进行 ,尽量在上午9点前或下午4点后喷施 ,以免蒸发过快影响吸收。
对于不同作物和生长阶段,应根据需 求选择合适的叶面肥,并遵循厂家推 荐的使用方法和浓度配比。
叶面肥应避免与农药混合使用,以免 产生化学反应降低肥效或药效。
在使用叶面肥前,应对肥料进行稀释 溶解,并充分搅拌均匀,以免沉淀影 响喷施效果。
钾肥的选择
常用的钾肥品种包括氯化钾、硫酸钾等。其中,氯化钾是含钾量最高的肥料,且易溶于水,便于叶面喷施。
喷施时间和方法
在小麦拔节期至抽穗期,选择晴朗天气进行叶面喷施,每亩用氯化钾100克左右,兑水50公斤左右,均 匀喷洒在叶片正反面,以利于吸收。
微量元素肥料
微量元素肥料的作用
微量元素是植物正常生长所必需 的元素之一,对于小麦的生长和 产量也具有重要作用。在麦作后 期,通过叶面喷施微量元素肥料 可以补充土壤中不足的营养元素 ,提高小麦的抗逆能力和产量。
钾肥
常用氯化钾或硫酸钾, 浓度配比为0.5%-1%, 每亩用量约为0.5-1公斤

微量元素
如硼、锌、镁等,根据 作物需求进行补充,浓
度配比一般为0.1%0.2%。
喷施频率
01
02
03

几种叶面肥对小麦的效应_叶龚灵

几种叶面肥对小麦的效应_叶龚灵

异达极显著水平。 菊花牌磷酸二氢钾处理容重较 清水对照增加达显著水平, 磷钾先锋 ( 磷酸二氢 钾) 、金奇丰全营养多功能螯合母液、 神抗 96 磷 酸二氢钾 + 助剂、海培含腐植酸水溶肥料等 4 种叶 面肥容重较清水对照增加达极显著水平 ; 磷钾先 锋 ( 磷酸二氢钾) 、金奇丰全营养多功能螯合母液 容重较 2% 尿素溶液对照增加达显著水平; 神抗 96 磷酸二氢钾 + 助剂、海培含腐植酸水溶肥料与 2% 尿素溶液对照间容重差异不显著 。 试验结果亦表明, 磷钾先锋 ( 磷酸二氢钾 ) 、 金奇丰全营养多功能螯合母液对小麦容重的增加 最为显著,菊花牌磷酸二氢钾、 海培含腐植酸水 溶肥、神抗 96 磷酸二氢钾 + 助剂等 3 种叶面肥容 重与清水对照间容重增加达显著水平 。
BARLEY AND CEREAL SCIENCES
NO. 4. 2014
响水县小麦 “3414 ” 施肥技术研究
周 萍
1
王祝余
1
薛风雷
2
( 1. 响水县土壤肥料管理站,江苏 响水 224600 ; 2. 陈家港镇农业服务中心,江苏 响水 224631 ) 摘要: 通过测土配方施肥的 “3414 ” 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的小麦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获得肥料效应函数方程,分析得出 响水县 2011 至 2012 年度沙土地区小麦 N、P、K 最佳施肥量及施用效果 。结果表明: 小麦施用 N、P、K 均增产增收,其效
表1 试验地点 张集中心社区张集居 运河镇四套村 七套中心社区七套居 试验项目 3414 完全实施 1 次重复 3414N 固定不完全实施 3 次重复 3414 完全实施 1 次重复
[2 ]
试验选择在按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命名为潮 土 - 黄潮土亚类的土壤上进行, 具体地点见表 1 。 每个试验实施前均按农业部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3 ] 规范 》 的要求 , 进行试验田耕层土壤采样, 并 进行土壤有机质、 全氮、 有效磷、 速效钾、 pH 值 等项目的化验分析, 各试验点的 0 ~ 20 cm 耕层土 壤养分状况见表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 键词 : 小麦 花后 ; 面喷肥 ; 叶 灌浆 ; 产量
小 麦是 河 南 省 主要 粮 食作 物 。河 南 省 也是 我 国 不 同肥 料 在小 麦 上 的应 用 效果 。为小 麦 后期 管 理 提
小 麦 主产 区 ,播 种 面 积 和产 量 均 占到 全 国的 1 , 1 因 供 依据 。文 章针 对 不 同肥 料对 小 麦灌 浆 速率 和产 量 4
3 小 结 与讨 论
C 10 m 和 5 0 从 ()从 第 1期 防 治 试 验 结 果 来 看 ,5 1 2%噻 嗪 酮 蜱 E 0 l 2 %噻 嗪 酮 WP 10 亩 。因此 , WP从 亩 用 量 3 ~ 0 5 2 0g的 5个 处 理 中 。随着 用 药 量 经济 和 高效 角 度 出发 ,在褐 飞 虱 防治 上 不宜 推 广使
此 河 南 的小 麦 生产 状 况对 我 国 、乃 至世 界 的小 麦 市 的影 响 进行 了探 讨 。 场都 具 有 重要 影 响 。小麦 具 有 生育 期 长 、 肥量 大 、 1 材 料 与 方 法 需
营养 期 较 长 等特 点 。 产 量 、 其 品质 的提 高0 C和 18 .%阿维 菌素 E 。 C 的增 加 , 防治 效 果 同步 增 加 。 正相 关 趋 势 。但 是 从 用 4 %丙 溴磷 E 呈 ( )从 第 一期 试 验可 见 ,5 3 2 %噻 嗪酮 WP对 褐飞 经 济 有 效 和 环保 的 角 度 出发 ,应 用 2 %噻 嗪 酮 WP 5 单 剂 防治 , 亩用 药 7 , 每 0g 就可 达 到想 的 防治效 果 。 ( ) 第 2期 防治 试 验结 果来 看 ,0 2从 4 %毒死 蜱 E C 虱有效 控 制期 达 2 0d以上 ,仍 是 当前 防治 褐 飞虱 的

种 理想 药剂 。 4 %毒死 蜱 E 而 0 C的防治效 果 与前者
并 可 10n / , 褐 飞虱 防 治效 果 较好 : 次 2 %噻 嗪 酮 相 当 , 且 能够 兼 治 螟虫 等其 他 害 虫 , 以作 为 轮换 0 i亩 对 l 其 5 迟滞 褐 飞 虱抗 药性 的速 度增 加 , 其是 在 尤 WP 1 0g亩 , 褐飞 虱 也有 很 好 的防效 ;0 0 , 对 4 %丙 溴磷 药 剂使 用 ,
试 研 0. 验 究22 13
舭桃姚 i 一
小 麦花 后 叶面 喷肥 对籽粒
灌浆 和产 量 的影 响
白红 波 吕平 安 吕元 丰 朱 昌涛 任 永 平 吕庆 丰 叶优 良
( . 南平安种 业有 限公 司 焦作 4 4 8 ; 河 南农 业 大学 资源 与环境 学 院 郑 州 4 0 0 ) 1河 5 8 1 2. 5 0 2
作 者简介 : 白红 波 (9 6 )男 , 理 农 艺 师 , 要 从 事 小 麦 、 17 一 , 助 主 玉米 高产 栽 培 技 术 和 育 种 的 研 究 和 推 广 工作 。
差 。 防 效分 别为 7 .2 4 .8 4 . %。 3种 69 %、 1 %、 1 9 5 9
丙 ・ E 0m / 辛 C8 l 亩成本 较低 外 ,0 4 %丙 溴磷 1 0m/ 0 l 亩 和 1 %阿维 菌 素 5 ~ 0 l . 8 0 10m / 亩成 本均 高 于 4 %毒死 0
有着 密 切 的关 系 。小 麦 在生 育后 期 由于气 温偏 高 、 气
试验 安排在 河南 平安 种业 公 司试验 田. 试验 田 该
候干燥 , 干热 风 频 繁 , 致 小 麦 千 粒 重 、 质 下 降 等 土壤 肥沃 , 导 品 肥力 均匀 , 地势 平坦 ; 前作 玉米 , 秆还 田; 秸 给小 麦 生 产造 成 了很 大损 失 。小 麦 花 后 叶 面喷 肥 是 土质 为 重 壤 质潮 土 ,有 机 质含 量 l . 24 g 、碱解 氮 增 加 小 麦 后期 抗 逆 能 力 的主 要 途径 之 一 。为 了 比较 7 . g g 速效磷 3 . /g 速效钾 5 .5mg g 8 5m / 、 7 k 1 7mg 、 7 k 98 / 。 k
摘 要 : 过 田 间试 验 , 究 了小 麦花 后 叶 面喷 施磷 酸二 氢钾 、 素 以及 硫 、 、 、 肥对 小麦 灌 浆 通 研 尿 硼 锌 钼 和 产 量 的 影 响 。 结 果 表 明 :不 同肥 料 小麦 花 后 叶 面 喷 施 穗 粒 数 增 加 08 40 . %- . %,千 粒 重 增 加 1 . % ̄08 %, 65 . . 4 2 0 产量 增加 26 % 1.0 收入 增 加 1 17 4f, m2产投 比增加 09 72 .4  ̄ 42 %, 8 3 _ h , T / . .。综 合 来 ~ 看, 以进 口磷 酸二 氢钾 经 济效 益最 高 , 次是 尿 素和 国产磷 酸二 氢钾 , 其 以锌肥 效 益最低 。
还可 以和 噻 嗪酮合 用 , 挥其 速 发 E 0 / 。5 C 1 0ml 2 %丙 ・ E 0 m / 、.%阿 维 菌 虫 量 较 大 的情 况下 , 亩 辛 C 8 l 亩 1 8
进一 步提 高 防治效 果 。 素 E 0m 、0m 、0 l , C5 l7 l1 0m / 防效偏 低 。 外除 2 % 效 性好 的优 点 , 亩 此 5

41—
一 舭枇挑 l
12 试 验 设 计 .
22试 研 0. 验 究 1 3
供 试 品种 为豫麦 4 — 9 ,播量 为 125k /m , 9 18 1 . gh 2
试验 设 8个 处 理 .各处 理 均 在小 麦 开花 后 喷 施 基 本苗 2 6万,m 。 验 于 2 1 1 h 2试 0 0年 1 0月 1 8日机播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