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面施肥优缺点及注意事项
作物叶面施肥技术与应用分析

作物叶面施肥技术与应用分析一、叶面施肥技术概述叶面施肥是指将肥料通过植物叶片表面施用的一种肥料施用方式。
与传统的土壤施肥相比,叶面施肥具有针对性强、施肥效果显著、施肥周期短、施肥成本低廉、施肥作业安全等优点。
根据施肥方式的不同,叶面施肥可以分为叶面喷施、叶面撒施等方式。
以作物吸收肥料的部位不同,叶面施肥的肥料也有着不同的种类。
一般来说,叶面施肥的肥料有两大类:一种是水溶性肥料,另一种是微量元素肥料。
(一)果树类作物果树类作物对营养需求大,在生长期间对氮、磷、钾、硫、锌等微量元素的需求量很大。
果树生长期适宜叶面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可以增强叶片的光合作用,促进果实的均匀生长。
比如番茄等果实类作物,可以通过叶面施用快速吸收的氮、磷、钾等肥料,增加对水分的吸收能力,提高产量和品质。
叶菜类作物叶面施肥技术也适用于此类作物。
菠菜、小白菜等叶菜类作物,可以通过叶面施用氮、磷、钾等肥料,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增加产量和品质。
(三)经济作物叶面施肥技术还适用于一些经济作物,如棉花、油菜、花生等。
通过叶面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可以缓解土壤对钾、锌、铜、锰等元素的吸收不足,促进植物的正常生长。
(一)施肥时机叶面施肥的时机一般为晨间或傍晚,因为这两个时段植物叶片的气孔开放,能够更好地吸收养分。
在太阳辐射强、气温较高和湿度较大时不适宜叶面施肥。
(二)施肥浓度叶面施肥的浓度应该适当。
一般来说,水溶性肥料的浓度不宜过高,以避免对植株造成伤害。
在施肥时应当注意适时适量,切忌浓度过高。
(三)施肥方式叶面施肥的方式一般为喷施和撒施两种。
在果树类作物、叶菜类作物上,一般使用喷施方式,可以保证肥料均匀覆盖在叶片表面上。
而对于大叶植物类经济作物,可以使用撒施方式,更加方便实用。
(一)提高作物产量(二)优化作物品质叶面施肥技术还可以调节作物的生长节律,改善作物品质。
适时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可以增加作物的抗病能力,改善果实的口感和风味,提高作物的商品价值。
叶面施肥优缺点及注意事项

叶面施肥优缺点及注意事项叶面施肥是一种将肥料溶液或悬浮液喷洒在植物叶面上,通过叶片吸收肥料的施肥方法。
相对于传统的土壤施肥,叶面施肥具有一些明显的优点,但也存在一些缺点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叶面施肥的优点:1.快速吸收:叶面施肥可以直接喷洒在植物的叶片上,经由叶片的表皮气孔,通过叶片的气孔、绒毛或者裂口等处,肥料可以迅速进入植物的细胞并进行吸收和利用,比土壤施肥更为迅速。
2.提高肥效:叶面施肥可以避免土壤因为酸碱度、温度、湿度等因素对肥料的影响,肥料直接施加在叶片上,利用率高,充分利用肥料的营养成分,提高肥效。
3.补充微量元素:叶面施肥可以迅速补充植物需要的微量元素,如铁、锌、锰、钼等,这些元素即使在土壤中存在,也可能因为土壤酸碱度、氧化还原状态等因素而难以被植物吸收利用。
4.灵活性:叶面施肥可以根据植物生长的需要以及不同时期的营养需求进行施肥调整,更加灵活方便。
叶面施肥的缺点:1.吸收量有限:植物叶面对肥料的吸收量是有限的,叶面施肥只能补充植物少量的营养元素,适合用于补充植物对少量元素的需求,不能替代土壤施肥。
3.容易引起叶面病害:由于叶面施肥直接喷洒在植物叶片上,如果肥料配制不当,或者施肥时环境条件不合适,容易引起叶面病害的发生,如烧叶、斑点等。
叶面施肥的注意事项:1.选择适合的肥料:根据不同植物的营养需求,选择适合的叶面肥料,确保肥料的配比和浓度符合植物的需求。
2.施肥时间选择:叶面施肥应选择在植物的生长旺季和气候适宜的条件下进行,避免极端的天气条件对植物和施肥效果造成不利影响。
3.施肥浓度控制:叶面施肥浓度过高容易导致叶片烧伤,过低则肥效不明显,需要掌握适当的肥料浓度并加以控制。
4.施肥频率控制:叶面施肥频率应根据植物的生长速度和需要进行控制,不能过严或者过松,以免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5.避免高温施肥:高温环境下的叶面施肥容易引起叶片烧伤和蒸发损失,应选择在天气较凉爽时进行施肥。
6.防止雨水冲洗:施肥后,如遇到大雨或者刮风等恶劣天气,容易造成肥料的流失和冲洗,需要做好防护措施,避免肥料的损失。
叶面施肥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叶面施肥注意事项

叶面施肥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叶面施肥注意事项叶面施肥是将肥料溶解在水中,然后用喷雾器喷施在叶片上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施肥方法。
本文谈谈叶面施肥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以及叶面施肥注意事项有哪些。
一、叶面施肥的优点①避免土壤对肥料的固定、微生物对肥料的吸收和分解,用量少,肥料利用率高。
②在土壤干燥不适于土壤追肥时也能施用。
③蔬菜吸收肥料速度非常快,如喷磷,喷后20-25分钟后进入叶片,1小时后进入生长点和根部,因此补肥见效快。
④在植株生长密度大或生长后期不便土壤追肥时可以叶面施肥。
⑤在根部吸收能力弱,土壤养分不足或处于不可吸收状态时使用。
叶面施肥用量少,尤其用于微肥的喷施。
二、叶面施肥的不足之处叶面施肥也有它的不足之处:表现在当蔬菜旺盛生长时,叶面施肥量不能完全满足生长的需要,原因是一次施肥量少,施用等量氮、磷、钾肥料时比施用基肥、追肥费工。
另外,也不是所有肥料都能作叶面追肥。
气象因素和肥料质量对叶面施肥效果也有一定影响,所以它仅是一种补充施肥方法,不能代替基肥和土壤追肥。
三、叶面喷肥的注意事项喷施叶面肥可在露水落干后喷施,正反两方面都要喷施,特别是气孔较多的蔬菜叶片背面更要喷到,叶背面比正面吸收率高l倍以上。
化肥要充分溶解后与水混匀再喷。
如使用过磷酸钙,应先用热水冲泡搅拌,24小时后取上层清液对成3%浓度再喷。
与农药混合喷施,既可防治病虫害,又能达到施肥目的。
但要注意含磷肥料一般不能与含石灰的农药混喷。
喷施浓度要适当,浓度低了效果不佳,高了易产生肥害。
叶面施肥的喷施次数一般为2-3次,也可根据蔬菜缺索情况及养分在蔬菜体内运转的快慢而定,如氮、钾养分运转快,喷施的次数可少些,一般在生长期间或关键时期喷施1-2次即可;磷的转移速度慢,可喷施2-3次;微量元素在蔬菜体内运转极弱,可喷施3-4次。
四、叶面施肥的浓度问题适于叶面施肥的氮肥主要是尿素,一般使用浓度为0.5%-1%,在没有尿素的情况下也可以用硫酸铵,浓度为1%。
果树叶面施肥有什么优势?应在哪个时期有效施肥?

果树叶面施肥有什么优势?应在哪个时期有效施肥?【导读】果树在种植过程中,为了加强树体长势,我们都会喷施叶面肥,叶面肥对果树生长有很大的影响,具体有哪些优势?哪些时期需要喷施?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果树在种植过程中,为了加强树体长势,我们都会喷施叶面肥,叶面肥对果树生长有很大的影响,具体有哪些优势?哪些时期需要喷施?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一、果树叶面施肥的优势果树叶面施肥是将肥料等溶液喷施在作物茎叶上,肥料通过叶片等吸收,这是一种常用的施肥方式,其主要有这几个方面优势:1、方便叶面施肥可以和农药一起喷施,也可以在各个阶段使用,避免了根施施肥挖沟等事项,也利于灵活施肥,合理施肥。
2、针对性强叶面施肥主要是根据作物来补充肥料,一是根据缺素等进行针对性施肥,二是后期补充钙肥,要是根部施肥不太精准的话,可以通过叶面施肥,也能迅速补充。
3、高效叶面施肥吸收速度较快,例如叶面喷施尿素等吸收非常快,而且补充铁元素等如果使用根施施肥,容易被固化或氧化,叶面施肥则避免了这个问题。
二、果树叶面施肥时期一般是果树各个生长季和农药一起喷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时期:1、梢期一般是可以喷施磷酸二氢钾等促进新梢老熟,建议使用高纯磷钾源库等,梢期喷施叶面肥可以有效提高新梢活力。
2、花期主要是用来保花保果,一般在花前喷施硼锌肥来保证开花质量,谢花期喷施海精灵叶面肥等来保花保果。
3、转色期一般喷施磷酸二氢钾等来促进果实转色增甜,或者是其它叶面肥之类,这个时候不太适合根部施肥,叶面施肥精准又吸收快。
4、花芽分化期高磷高钾的叶面肥(磷钾源库之类)来促进果实花芽分化。
5、休眠期也可以喷施海藻精、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来促进树体抗冻能力。
果树喷施叶面肥过程只是一个补充,不可完全替代根部施肥,这个根部施肥主要是给果树提高营养的主要途径,冬季施用有机肥等都需要沟施等根部施肥。
关于果树叶面肥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
叶面施肥的方法

叶面施肥的方法叶面施肥是一种将肥料直接喷洒在植物叶面上的施肥方式。
它通过植物叶片的吸收作用,将养分快速有效地输送到植物体内,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
本文将介绍叶面施肥的方法及其优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叶面施肥技术。
一、叶面施肥的方法叶面施肥可以使用液体肥料或可溶性肥料进行,其施肥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喷洒法:将稀释后的液体肥料装入喷洒器,均匀地喷洒在植物的叶面上。
喷洒时要注意避开雨天或高温时段,以免肥料被冲刷或蒸发。
喷洒时要保持适当的距离和角度,确保肥料能够均匀覆盖整个叶面。
2. 拭擦法:将稀释后的液体肥料倒在软布或海绵上,轻轻拭擦植物叶面。
这种方法适用于小型植物或有特殊需求的植物,可以有效地将肥料施加在叶片上。
3. 浸泡法:将植物叶子完全浸没在稀释后的肥料液中,使其充分吸收养分。
这种方法适用于小型植物或具有柔软叶片的植物,但需要注意浸泡时间,以免过长时间浸泡导致叶片损伤。
二、叶面施肥的优点叶面施肥相比于传统的根部施肥方式,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 快速吸收:植物叶片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和通透性,能够迅速吸收养分。
叶面施肥可以使植物在短时间内获得所需的营养元素,提高养分利用率。
2. 降低土壤负担:传统的根部施肥方式会导致土壤中养分过剩或缺失,而叶面施肥可以直接提供养分给植物,减轻土壤负担,降低土壤污染的风险。
3. 节约用水:叶面施肥不需要通过土壤介质传递养分,可以在干燥的环境中进行,节约用水资源。
4. 病虫害防治:叶面施肥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增强植物的抵抗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同时,一些叶面施肥产品中含有杀虫剂或杀菌剂,可以直接防治病虫害。
5. 营养均衡:叶面施肥可以根据植物的需要,提供特定比例和种类的养分,帮助植物维持营养均衡,促进生长发育。
三、注意事项在进行叶面施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适合的肥料:根据植物的种类、生长阶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肥料,避免使用过量或不适当的肥料。
花木叶面肥料的使用

花木叶面肥料的使用经过多年来的应用,叶面肥料的作用已经得到广大工作者的认可。
但是目前对叶面肥的认识还过于单一和片面,有些操作也不太规范,特别是在花木生产上,没有针对花木本身的特性将其充分利用。
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不同种类的叶面肥在市场上也开始大量涌现。
如何根据需要选择叶面肥以及如何操作才能够得到最高效率等问题是合理使用叶面肥的关键。
对此,本文特将叶面肥的有关原理以及应用技术简要介绍如下,以备参考:一、叶面肥料优、缺点1.优点(1)经济有效:第一,随着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普及,在使用杀虫剂、杀菌剂的同时添加叶面肥,是相当经济有效的操作方法。
第二,使用叶面肥补充叶部营养,经济效益高,节省肥料。
如磷、钾及微量元素用量只相当于其他土壤追施用量的10%左右。
第三,因为能够直接供给花木有效养分,解决了土壤对养分的吸附固定,进而使有效养分低的问题。
(2)见效快:养分吸收运转快,利用率高,能及时满足需要。
例如,尿素施于土壤中一般需4至5天后才见效,但根外喷施1至2天内就能见到明显效果。
所以在防治缺素症时一般均采用根外施肥,效果很好。
(3)使用环境要求不严:一般来说,在无风、无雨、无雾的天气均可进行。
并且在天气干燥、久旱无雨以及养分有效性低的情况下,叶面肥是及时补充急需营养的最有效、最经济的施肥方法。
(4)作用广泛:一是补充树体营养,促进花木茁壮生长的常用追肥方法。
二是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各种缺素病症,是维持树体健康的必要手段。
三是解决花木生长后期、旱涝害后以及需要修复的衰弱树体因根系活力下降导致养分吸收减少等问题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2.缺点(1)提供的养分数量有限:叶面吸收养分穿透率低,吸收数量少,尤其角质层厚的叶片,不足以满足作物全部需要,特别是氮、磷、钾大量元素。
所以,叶面肥只能作为追肥的一种辅助措施。
(2)肥效短:肥效相对于其他追肥方式来说,其肥效是相当短暂的,特别是在补充不易移动的元素上,此点表现得会更突出。
作物叶面施肥技术与应用分析

作物叶面施肥技术与应用分析作物叶面施肥技术是指将肥料液直接喷施到作物叶面上,通过叶片吸收进行补充养分的一种施肥方法。
相比于传统的根系施肥,叶面施肥有着迅速吸收、高效利用、无机物质转化快等优势。
同时,叶面施肥不仅可以补充作物养分,也可以提高植物的免疫力、增加营养成分含量、改善作物品质等。
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如何科学地使用叶面施肥技术成为了一大难题。
一、叶面施肥技术的注意事项1. 肥料种类的选择作物叶面施肥技术所使用的肥料种类一般包括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两种。
对于有机肥料,其营养成分多样,能够满足作物多种养分需求。
而对于无机肥料,可以通过钾、磷、氮等元素的组合,满足不同生长时期作物的不同养分需求。
因此,在选择肥料种类时,需要根据作物生长时期和生长需求,选用合适的肥料。
2. 肥料浓度和施肥量的控制作物叶面施肥技术需要保证肥料浓度和施肥量的合理控制。
肥料浓度过高或施肥量过大会导致叶面灼伤、农药过多等问题,从而对作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而肥料浓度过低或施肥量不足会导致肥料养分不足,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因此,在使用叶面施肥技术时,需要根据作物生长发育情况和养分需求,合理控制肥料浓度和施肥量。
3. 喷施时间和方法的掌握喷施时间和方法的掌握对于叶面施肥效果的影响非常重要。
一般情况下,叶面施肥应选择晨、晚或阴天进行喷施,避免阳光照射叶面,导致肥料挥发和养分损失。
此外,喷施方法也需要掌握,一般喷洒应均匀,不宜过量,以免浪费同时也不易造成营养难以利用的情况。
1. 叶面喷肥在果树生产中的应用果树生产中,叶面喷肥技术被广泛应用。
果树生长发育过程中,灌水、施肥等管理措施的选择和实施对果实品质和产量有着决定性影响。
叶面喷肥可以快速补充果树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
同时,还能够提高果树对环境的适应性和抗逆能力,增强其免疫力。
叶面喷肥技术在果树生产中的应用可以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同时降低了不必要的施肥、浇水等过程,改善生产效率。
叶面施肥的作用及其注意事项

叶片烧伤现象,反而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另外,叶面施肥一 般要进行 次,增加了人工成本。
叶面施肥的注意事项 进行叶面施肥,重在施肥效果。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往 往受使用时期、自然条件、苗情长势、是否有病害等多种因 素的影响,为提高叶面施肥效果,提高肥效,要采取科学的 施肥方法和正确的施肥技术,才能达到理想的施肥效果。 首先,要根据土壤肥力、作物长势、生长特点、缺素症状 等方面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施肥。作物不同、生长期不 同,所需要的营养元素也各有不同,要选用专用型叶面肥。 因此,要结合作物的生长特点进行科学施肥,才能达到事半 功倍的效果。 其次,叶面肥的浓度和用量要适宜。不同的作物对叶面 肥的吸收浓度也有所不同,要根据需要进行叶面施肥的作 物进行科学配比。要严格按照说明调试用量浓度,切不可盲 目使用。浓度过大,易伤叶片;浓度过小,肥效作用不明显。 因此,要科学使用,用量合理,否则不仅起不到叶面肥的喷 施效果,还会影响作物生长,造成减产,品质下降,使果实的 商品性能大大降低。 第三,在叶面施肥过程中,要注意喷施均匀、彻底,叶 面正反两面都要喷到,避免出现漏喷少喷的现象,以免影响 叶面施肥的作用。一般是肥液从叶片背面流下而未流下为 宜。不同作物、不同生长期、不同肥料,所需要进行的施肥次 数也不尽相同。因此要根据具体作物,掌握叶面施肥次数。 通常情况下,生育期短的作物,叶面施肥 次,生育期长 的作物喷施 次。需要注意的是,因为土壤肥力及保肥 能力、作物长势等情况各有不同,所以要酌情掌握。 第四,在叶面施肥时要注意掌握好施肥时期和施肥时 间。在作物生长关键期和需肥关键时期进行叶面施肥,才能 充分发挥叶面肥的功效,以最小的投入发挥出最大效率,也 是进行叶面施肥的意义所在。给作物进行叶面施肥,都是作 物处于生长旺盛期,坐果期、结实期、干物质形成期,此时植 株生长迅速、需肥量大、叶片吸收能力强,追施叶面肥吸收 快,效果好。如忽视叶面肥的补充,会直接导致植株养分不 足,花果量少,结荚率低,干物质形成速度慢,直接导致产量 下降,品质不佳,最终影响种植收益。 因此,选择合适的时期、正确的时间,进行叶面施肥,既 有利于缓解作物缺肥症状,又可以促进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叶面施肥宜在晴好、无雨、无风的天的上午或下午进行,以 避免施肥后风力、雨水对施肥效果造成影响。如喷肥后 小 时遇雨,雨过天晴后需补喷 次,浓度要适当降低。 第五,叶面施肥之前,必须要将配制好的营养元素充 分搅拌均匀,灌装喷施。喷施方法要正确,做到喷施要均匀、 细致。雾滴要细小。避免漏喷、少喷。叶面正反面都要喷到。 总之,叶面施肥是农作物生产过程中不能缺少的补肥 措施和方法,及时适量的进行叶面施肥,能够有效缓解作物 缺肥,促进植株正常生长,发育良好,从而促进产量和品质, 提高种植效益,实现种植户增收、增效、增加经济收入的目 的。 (作者单位: 青海省湟中县种子经营管理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叶面施肥优缺点及注意事项
叶面肥是以叶面吸收为目的,将作物所需养分直接施用叶面的肥料,称为叶面肥。
叶面肥是营养元素施用于农作物叶片表面,通过叶片的吸收而发挥基功能的一种肥料类型,植物的叶片有上下两层表皮,由表皮细胞组成,表皮细胞的外侧有角质层和蜡质,可以保护表皮组织下的叶肉细胞行使光合、呼吸等功能,不受外界不利条件变化的影响,叶片表现还有许多微小的气孔,行使气体更换的功能。
研究表明,角质层由一种带有羟基和羧基的长碳链脂肪酸聚合物组成,这种聚合物的分子间隙及分子上的羟基、羧基亲水基团可以让水溶液渗透进入叶内,当然,叶片表面的气孔是叶面肥进入叶片更方便的通道。
化肥中尿素类物质对表皮细胞的角质层有软化作用,可以加速其它营养物质的渗入,所以尿素类物质对表皮细胞的角质层有软化作用,可以加速其它营养物质的渗入,所以尿素成为叶面肥重要的组成成分。
(叶表皮位于表皮细胞的外面,由沉积的角质层和蜡质组成。
角质层实质为网状结构,在形成过程中,不断有蜡质填充其间,这些填充在角质层网状结构内的蜡质叫内蜡质层;在角质层外又形成只有蜡质成分的结构,为外蜡质层。
)
喷施叶面肥的特征:
1 补充根部施肥的不足
当作物出现根部施肥不便时,如在作物生长后期,根系活力衰退,吸肥能力降低;或者当土壤环境对作物生长不利时,如水分过多、干旱、土壤过酸、过碱,造成作物根系吸收受阻,而作物又需要迅速恢复生长,如果以根施方法不能及时满足作物需要时,只有采取叶面喷施,才能迅速补充营养,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
2 迅速补充营养
在作物生长过程中,作物已经表现出某些营养元素缺乏症,由于采用土壤施肥需要一定的时间,养分才能被作物吸收,不能及时缓解作物的缺素症状。
这时采用叶面施肥,则能使养分迅速通过叶片进入植物体,解决缺素的问题。
3 充分发挥肥效
某些肥料如磷、铁、锰、铜、锌肥等,如果作根施,易被土壤固定,影响施用效果,而采用叶面喷施就不会受土壤条件的限制。
又如,一些果树和其他深根系作物某些营养元素吸收量比较少,如果采用传统的施肥方法难以施到根系吸收部位,也不能充分发挥其肥效,而叶面喷施则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4 经济合算
各种微量元素是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但施用量很少,例如钼肥,每亩施用量仅几十克,如果以根施方法则不易施匀。
只有采取叶面喷施,才能达到经济有效。
根据研究测算,一般作物在叶面喷施硼肥,对硼的利用率是基施的8.18倍。
从经济效益上看,叶面喷施比根施要合算。
5 减轻对土壤的污染
对土壤大量施用氮肥,容易造成地下水和蔬菜中硝酸盐的积累,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人类吸收的硝酸盐约有75%来自蔬菜,如果采取叶面施肥的方法,适当地减少土壤施肥量,能减少植物体内硝酸盐含量和土壤中残余矿质氮素。
在盐渍化土壤上,土壤施肥可能使土壤溶液浓度增加,加重土壤的盐渍化。
采取叶面施肥措施,既节省了施肥量,又减轻了土壤和水源的污染,是一举两得的有效施肥技术。
注意
1.选择适当的喷施浓度。
叶面施肥浓度直接关系到喷施的效果,如果溶液浓度过高,则喷洒后易灼伤作物叶片;溶液浓度过低,既增加了工作量,又达不到补充作物营养的要求。
所以在应用中要因肥、因作物不同,因地制宜对症配制。
2.选择适当的喷施方法。
配制溶液要均匀,喷洒雾点要匀细,喷施次数看需要。
3.掌握好喷施时期。
叶面施肥的时期要根据各种作物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元素的需求情况,选择作物营养元素需要量最多也最迫切时进行喷施,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4.选择适当的喷施时间。
叶面施肥效果的好坏与温度、湿度、风力等均有直接关系,进行叶面喷施最好选择无风阴天或湿度较大、蒸发量小的上午9时以前,最适宜的是在下午4时以后进行,如遇喷后3-4小时下雨,则需进行补喷。
5.选择适当的喷施部位。
植株的上、中、下部的叶片、茎秆由于新陈代谢活力不同,对外界吸收营养物质的能力强弱差异较大,要选择适当的喷施部位。
6.增添助剂。
在叶面喷施肥液时,适当添加助剂,提高肥液在植物叶片上的粘附力,促进肥料的吸收。
7.与土壤施肥相结合。
因为根部比叶部有更大更完善的吸收系统,对量大的营养元素如氮、磷、钾等,据测定要10次以上叶面施肥才能达到根部吸收养分的总量。
因此叶面施肥不能完全替代作物的根部施肥,必须与根部施肥相结合。
叶面肥施用量少,效果迅速明显,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
是一种既经济、效果又好的施肥措施,特别是一些微量元素叶面施用更有独到之处。
但我们也应当看到,叶面施肥工作比较麻烦,花费劳动力也比较多,同时易受气候条件影响,也因作物种类和生育期不同,叶面施肥效果差异较大。
因此,必须在根部施肥的基础上,正确应用叶面施肥技术,才能充分发挥叶面肥的增产、增收作用。
缺点
叶面吸收养分穿透率低,吸收数量少,尤其角质层厚的叶片;叶面施肥易从叶面滴落,喷施养分易被雨水淋失;喷施液在叶面迅速干燥,影响吸收;某些养分(如Ca)难以从吸收部位向其它部位转移;叶面施肥提供的养分数量有限,不足以满足作物全部需要,特别是氮、磷、钾大量元素;叶面施肥配制不当,易造成叶片烧伤;叶面施肥残效时间短,需多次喷施,费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