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面肥基础知识
叶面肥料制作要点

叶面肥料制作要点概述叶面肥料是一种施肥方式,通过在植物叶面喷洒肥料,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
制作叶面肥料要点是确保肥料的成分合理,溶解度高,易于喷洒吸收。
本文将深入探讨叶面肥料制作的要点和相关注意事项。
基本要点制作叶面肥料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基本要点:1. 养分比例制作叶面肥料时,需要根据植物的需求确定养分比例。
不同植物在生长期和生长阶段对养分需求会有所不同。
常见的养分包括氮、磷、钾以及微量元素等。
根据植物对养分的需求,可以设计合理的配方,以满足不同阶段植物的需求。
2. 成分选择叶面肥料的成分选择十分重要,成分应具备高溶解度和易于被植物吸收的特点。
常见的叶面肥料成分包括磷酸二氢钾、尿素等。
此外,钙、镁、铁、锌等微量元素也是植物生长所需的关键养分。
合理选择成分可以提高叶面肥料的效果。
3. 螯合剂的添加螯合剂是一种能提高叶面肥料中微量元素溶解度和吸收效率的添加剂。
通过添加螯合剂,可以使微量元素更好地被植物吸收利用,促进植物生长发育。
根据不同需要,可以选择适合的螯合剂,如EDTA、DTPA等。
制作过程下面是制作叶面肥料的具体过程要点:1. 材料准备准备好所需的成分和工具,如称量器、容器等。
根据前面所提到的养分比例和成分选择,将所需的成分准备好。
2. 按比例称量根据制作叶面肥料的配方和所需的养分比例,使用称量器准确地称量每个成分。
确保称量的准确性非常重要,不合理的养分比例可能导致肥料效果不佳。
3. 混合搅拌将准确称量的成分放入容器中,进行充分的混合搅拌。
搅拌时间应适中,以确保成分充分混合均匀。
4. 过滤工艺通过过滤的方式去除杂质和固体颗粒,确保制成的叶面肥料溶液清澈透明。
过滤可以使用滤网或滤纸等,选择适合的过滤工艺进行过滤。
5. 容器储存将制成的叶面肥料溶液储存在合适的容器中,避免阳光直射和暴露于高温环境。
储存期限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规定,剩余肥料应及时更换。
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叶面肥料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适量喷洒在使用叶面肥料时,应适量喷洒,避免过量喷洒导致植物吸收不完全或者叶面烧伤。
叶面肥使用技术及方法(农正)

3.叶面肥使用技术与注意事项
作物叶面吸收养分的关键:
气孔渗透 养分进入叶片内 角质层外质连丝渗透
叶片 吸收 养分 的关 键
细胞对养分的 吸收
普通叶面肥,微量元素以阳离子形式 存在,移动性差,吸收利用率低。
安谷瑞系列叶面肥微量元素以螯合态存 在,呈电中性或阴离子存在,移动性强, 利用率高。
叶面肥的作用
叶面施肥是植物吸收营养成份的一种补充, 来弥补根系 吸收养分的不足。叶面施肥不能代替土壤施肥。
什么情况下使用叶面肥呢?
• 基肥不足,作物出现脱肥现象;
• 作物根系严重受伤,根系生长弱; • 作物受病害和虫害; • 需很快校正一种营养元素缺乏症;
• 深根植物因土壤施肥见效慢 (果树);
(1)送嫁肥。用60mL兑水30公斤移栽前叶面喷施促进分蘖,促使 根系发达、提高 抗病、抗低温能力、缓苗快,解除除草剂的药害。 (2)拔节期,灌浆期。用60mL兑水30公斤可使水稻茎秆粗壮,抗 倒伏,对纹枯病、白叶枯、条纹病有很好的抑制效果。促使叶绿素 合成,增强光合作用、提高有效积温、增加吸肥能力,防止水稻后 期早衰。
小麦
(1)苗期 亩用60mL兑水30公斤,均匀喷施叶面,增加有 效分蘖数、抗冻、抗旱,尤其对弱苗、黄苗、迟苗和解除除 草剂使用不当造成的药害有特效。 (2)返青拔节期、孕穗期和灌浆期,喷施安谷瑞叶面肥, 可以迅速解决冻害,加快小麦的营养生长,增加有效穗数和 穗粒数,对病虫害有一定防治效果,有效抵抗干热风,加快 小麦灌浆速度,促使早熟。
油菜
(1)送嫁肥 亩用60mL兑水30公斤移栽前叶面喷施,移栽 后缓苗快、活棵早、长势健壮、抗冻、抗旱、抗到、耐渍 和对第二年爆发菌核病有一定防治效果。 (2)抽薹期和花期 亩用60mL兑水30公斤在各个时期叶面 喷施,可使油菜角果层厚,角稠、长粗和粒大,顶端尾巴 短甚至没有,早熟且防早衰,抵抗早春低温。
对叶面肥进行一个全面的了解

对叶面肥进行一个全面的了解
叶面肥的原理首先有明确叶片结构,叶的基本结构是叶片,叶柄,托叶。
叶片又包括表皮,叶肉,叶脉。
作物除了主要靠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所需要的养分外,叶面也可以吸收养分。
采用叶面施肥主要是帮助作物补充一些中微量营养元素或生长调节剂等,这对于提高作物的产量和改善品质也是很重要的。
在特殊情况下,如大田作物后期的生殖生长阶段,果实等地上部位缺少钙和硼等中微量营养元素,而此时根系活力下降,养分吸收能力减弱时,就需要通过叶部施肥加以补充;或者高温旱季又无灌溉条件时,根际土壤的有效养分运输不畅;或在涝洼积水地块,作物根系缺氧,导致作物不能正常吸收的特殊情况下,要采用叶面施肥的办法。
因此,通过叶面施肥主要解决的问题,一是中微量元素的供应问题;二是缓解根系暂时不能吸收养分的困难。
叶部吸收比根部快,可迅速向植株提供养分。
有以下优点:直接供应养分快,避免养分在土壤中的固定与退化,养分利用效率高于土壤施肥。
它的缺点是:肥效短暂有限。
是一种辅助施肥方式。
提议:由于叶面肥很多人不是很了解,专家要对农民进行更全面的培训,提高叶面肥使用的效率和安全性。
史上最全叶面肥知识

史上最全叶面肥知识一、叶面肥概述叶面肥是以叶面吸收为目的,将作物所需养分直接施用叶面的肥料,称为叶面肥。
叶面肥是营养元素施用于农作物叶片表面,通过叶片的吸收而发挥其功能的一种肥料类型,植物的叶片有上下两层表皮,由表皮细胞组成,表上细胞的外侧有角质层和蜡质,可以保护表皮组织下的叶肉细胞行使光合、呼吸等功能,不受外界不利条件变化的影响,叶片表面还有许多微小的气孔,行使气体更换的功能。
研究表明,角质层由一种带有羟基和羧基的长碳链脂肪酸聚合物组成,这种聚合物的分子间隙及分子上的羟基、羧基亲水基团可以让水溶液渗透进入叶内,当然,叶片表面的气孔是叶面肥进入叶片更方便的通道。
化肥中尿素类物质对表皮细胞的角质层有软化作用,可以加速其它营养物质的渗入,所以尿素成为叶面肥重要的组成成分。
二、叶面肥的种类叶面肥的种类目前叶面肥的种类繁多,五花八门,全国范围约有数百种乃至千种之多。
根据其作用和功能等可把叶面肥概括为以下四大类:1、营养型叶面肥:此类叶面肥中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等养分含量较高,主要功能是为作物提供各种营养元素,改善作物的营养状况,尤其是适宜于作物生长后期各种营养的补充。
2、调节型叶面肥:此类叶面肥中含有调节植物生长的物质,如生长素、激素类等成分,主要功能是调控作物的生长发育等。
适于植物生长前期、中期使用。
3、生物型叶面肥:此类肥料中含微生物体及代谢物,如氨基酸、核苷酸、核酸类物质。
主要功能是刺激作物生长,促进作物代谢,减轻和防止病虫害的发生等。
4、复合型叶面肥:此类叶面肥种类繁多,复合混合形式多样。
其功能有多种,一种叶面肥既可提供营养,又可刺激生长调控发育。
三、叶面肥特征特性补充根部施肥的不足当作物出现根部施肥不便时,如在作物生长后期,根系活力衰退,吸肥能力降低;或者当土壤环境对作物生长不利时,如水分过多、干旱、土壤过酸、过碱,造成作物根系吸收受阻,而作物又需要迅速恢复生长,如果以根施方法不能及时满足作物需要时,只有采取叶面喷施,才能迅速补充营养,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
叶面肥 种类

叶面肥种类一、氮肥类叶面肥氮肥类叶面肥是指含有丰富氮元素的叶面肥,常用的氮肥类叶面肥有尿素、硝酸钾等。
氮肥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需的元素之一,能够促进植物的叶片生长和绿色素的合成,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加产量和品质。
尿素是一种常用的氮肥类叶面肥,它具有高氮含量、易溶解、吸收迅速等特点,适用于各种作物的叶面施肥。
硝酸钾也是一种常用的氮肥类叶面肥,它含有硝态氮和钾元素,能够促进植物的叶片生长和均衡发育。
二、磷肥类叶面肥磷肥类叶面肥是指含有丰富磷元素的叶面肥,常用的磷肥类叶面肥有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铵等。
磷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能够促进植物的根系生长、花果着生和光合作用等。
磷酸二氢钾是一种常用的磷肥类叶面肥,它含有丰富的磷元素,能够促进植物的根系生长和光合作用,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磷酸二氢铵也是一种常用的磷肥类叶面肥,它含有磷酸和氨态氮,能够促进植物的根系发育和光合作用,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三、钾肥类叶面肥钾肥类叶面肥是指含有丰富钾元素的叶面肥,常用的钾肥类叶面肥有氯化钾、硫酸钾等。
钾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需的元素之一,能够促进植物的根系发育、抗病能力和果实品质等。
氯化钾是一种常用的钾肥类叶面肥,它含有氯化钾和氯,能够促进植物的抗病能力和果实品质,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硫酸钾也是一种常用的钾肥类叶面肥,它含有硫酸和钾,能够促进植物的根系发育和光合作用,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四、微量元素类叶面肥微量元素类叶面肥是指含有微量元素的叶面肥,常用的微量元素类叶面肥有硼肥、锰肥、铜肥、锌肥等。
微量元素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的微量元素,虽然需求量很少,但对植物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硼肥是一种常用的微量元素类叶面肥,它含有丰富的硼元素,能够促进植物的花芽分化和果实着色,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锰肥、铜肥和锌肥也是常用的微量元素类叶面肥,它们分别含有丰富的锰、铜和锌元素,能够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和酶活性,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叶面肥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叶面肥的种类和使用方法一、叶面肥的概念叶面肥,是一种超根肥料,它直接喷洒在作物叶子表面并被叶子吸收。
营养物质被运输到作物的所有部分。
叶面肥是通过作物叶子补充养分的一种方式,因此叶面施肥也被称为追肥或叶面喷施肥料。
其作用是弥补一定作物生长期根系供应不足,平衡作物营养或缓解暂时供应不足。
某些营养元素,特别是磷,铜,锰,锌,铁等容易被土壤固定的元素,采用叶面肥料的形式能达到较好的营养效果。
因为叶片对养分的吸收速度快于根系,有利于及时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要求,同时可以避免因固定某些营养物质而降低土壤的有效性。
二、叶面肥的种类叶面肥有多种类型,按其作用和功能可概括为营养型、调节型、生物型和复合型四大类。
1.营养型叶面肥叶面肥料中含有的氮,磷,钾和微量元素具有高营养含量。
主要功能是为农作物提供各种营养元素,改善作物的营养状况,特别适合作物。
在生长后期的各种营养补充剂。
2.调节型叶面肥这种叶面肥含有调节植物生长的物质,如生长素和激素,其主要功能是调节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适合早期和中期植物生长。
3.生物叶面肥这种肥料含有微生物和代谢物,如氨基酸,核苷酸和核酸。
主要功能是刺激作物生长,促进作物的新陈代谢,减少和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4.复合叶面肥叶面肥料种类繁多,混合形式多样。
有许多功能,一种叶面肥可以提供营养,但也刺激发展控制生长。
三、叶面肥的使用方法叶面喷施浓度直接关系到喷施效果。
如果溶液浓度过高,喷洒后作物叶片可能会燃烧。
所以在在施用中,由于施肥不同,作物不同,应根据当地条件进行对症处理。
1.磷酸二氢钾常用浓度为0.3%。
方法:用300克磷酸二氢钾加100公斤水,充分溶解并喷洒。
2.高氮水溶性肥料常用浓度为1%〜2%。
使用时请注意。
如果高氮水溶性肥料中的利尿剂含量超过1.0%,则对作物有毒。
因此,这种高氮水溶性肥料不能叶面喷施。
3.醇钙和硼肥一般浓度为0.2%〜0.3%。
4.螯合铜常用浓度为0.02%至0.05%。
叶面肥概述

叶面肥概述一、叶面肥的概念在19世纪,人们发现作物除了根系能吸收所需的营养物质以外,还可以通过作物的茎叶吸收养分,这种吸收方式被称为叶面吸收。
作物通过叶面(包括部分茎表面)渗透扩散方式吸收养分的施肥方法称为植物根外施肥(也就是一般说的叶面施肥),这是一种既经济又有效的施肥措施。
它的作用是强化作物营养和防治作物缺素症,也是提高肥料利用率的一种好方法。
叶面肥就是以液态喷雾形式施用于植物叶面的各种肥料。
二、叶面施肥的优点叶面肥料使用時均配制成液体形式,其优点是:1、肥效高一般情況,施用氮、磷、鉀化肥后,常常受土壤酸度、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微生物等因素的影响,而被固定、淋失,降低了肥效。
叶面施肥则可避免这种现象,提高肥效。
叶面肥料直接喷施在叶面上,不接触土壤,避免由于土壤吸附、淋洗等带来的不利因素,因此利用率较高,可以减少肥料总用量。
叶面施肥具有较高的利用率,还有刺激根部吸收的作用。
在保持同等产量的條件下,通过多次叶面噴施可节约土施氮磷钾肥料的25%。
2、省时省工把叶面肥料与农药混合进行一次作业,不仅可节省操作费用,还能提高某些农药的功效。
经研究证明,叶面肥料中的无机和有机氮化合物对农药的吸收和转移有促进作用;表面活化剂能改善肥药在叶面的扩散性和延长易溶养分的吸收时间,叶面肥料的酸碱值能产生缓冲作用,提高某些农药的吸收率。
3、作用快叶面肥料比根系肥料作用快,叶面施肥可以及时迅速的改善植物营养状况。
一般来说,叶面施肥要比根部吸收快,如叶面喷施1-2%浓度的尿素水溶液,经测定在24小时后便可以吸收1/3;噴施2%浓度的过磷酸鈣浸提液,经过5分钟后便可以转送到植株各个部位。
由此看出,叶面施肥可以在短时间內补充植物需要的养分,保证植物正常生长。
4、污染低硝酸盐是导致致癌物质之一。
由于不科学和过量施用氮肥,促使硝酸盐在地表水系和蔬菜类作物中存在和积累,已引起人们日益关注。
人体吸入的硝酸盐有75%来自于蔬菜类作物,因此采用叶面施肥于蔬菜种植,不但可以減少土施氮肥,保持既定产量,还可保证无污染的蔬菜。
水溶肥叶面肥的知识

水溶肥叶面肥的知识标美力克肥业有限公司4000-307-367一、叶面肥的施肥原理及其特点作物主要通过根系吸收土壤或营养液中的营养,供给作物生长发育。
除根系外,作物还可以通过茎叶(尤其是叶片)吸收养分。
在作物生长期间这种非根系吸收营养的现象就是作物的根外营养。
向除作物根系以外的营养体表面施用肥料的措施叫做根外施肥,也就是所称的叶面施肥。
用于叶面肥的肥料称为叶面肥料。
其实用于根部施肥的肥料与叶面施肥的肥料并没有严格的界线,凡是无毒、无害并含有营养成分的肥料水溶液按一定剂量和浓度喷施在作物的叶面上,起到直接或间接地供给养分的作用,均可作叶面肥。
早在1844年法国的植物学家E.Gris就证实在缺铁的葡萄叶面上喷施某些营养元素可以矫正因缺乏该种元素所引起的缺素症状,人们对通过叶面施肥可以补充作物营养有了深刻的认识,现在叶面肥在生产实践上应用非常广泛,是农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措施。
对叶面肥的认识,首先要对叶面肥如何吸收利用营养物质以及其特点有所了解。
二、叶面肥的施肥原理从作物叶片结构看,在叶片的表面有一层角质层,角质层下是叶表皮细胞,表皮细胞下面是叶肉细胞。
营养物质只有进入细胞后才能起到营养的作用。
在叶片的上下表面还有一种称为气孔的结构,气孔是叶片内部与外界沟通的渠道。
早期人们认为喷施到叶面上的肥料溶液是通过气孔被动地流入叶片内部,但是水表面张力很大,气孔直径很小,喷施肥到叶片上,肥料溶液在气孔上形成水膜,进入不了叶片的内部。
后来研究表明在叶片表面的角质层上有很多裂隙,细胞通过质外连丝与外界相通,喷施到叶片表面的肥料溶液中的营养物质,是通过叶片细胞的质外连丝,像根系表面一样,通过主动吸收把营养物质吸收到叶片内部的。
因此,叶片与根系一样,对营养物质也有选择吸收的特点。
所以在进行叶面施肥时也应考虑到,不是喷施什么肥料物质到叶面上,都能被植物吸收,植物叶片是有选择地吸收那些能够进入叶片细胞的营养物质。
三、叶面肥的特点与根系施肥相比,叶面肥有以下特点:(1)针对性强,可以根据作物叶片缺素特征,及时喷施补充缺少的元素而改善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叶面肥基础知识
叶面肥是营养元素施用于农作物叶片表面,通过叶片的吸收而发挥基本功能的一种肥料类型。
那么您了解叶面肥吗,平时又应该如何正确施用呢?
一、叶面肥的种类叶面肥的种类繁多,根据其作用和功能等可把叶面肥概括为营养型、调节型、生物型和复合型四大类。
1.营养型叶面肥:此类叶面肥中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等养分含量较高,主要功能是为作物提供各种营养元素,改善作物的营养状况,尤其是适宜于作物生长后期各种营养的补充。
2.调节型叶面肥:此类叶面肥中含有调节植物生长的物质,如生长素、激素类等成分,主要功能是调控作物的生长发育等。
适于植物生长前期、中期使用。
3.生物型叶面肥:此类肥料中含微生物体及代谢物,如氨基酸、核苷酸、核酸类物质。
主要功能是刺激作物生长,促进作物代谢,减轻和防止病虫害的发生等。
4.复合型叶面肥:此类叶面肥种类繁多,复合混合形式多样。
其功能有多种,一种叶面肥既可提供营养,又可刺激生长调控发育。
二、叶面施肥技术
1、蔬菜喷施叶面肥要因菜而异
⑴叶菜类蔬菜。
如白菜、菠菜、荠菜等需要氮素较多,喷肥应以尿素、硫酸铵为主,喷施浓度尿素应为 1~2% ,硫酸铵为 1.5% ,每季喷施 2~4 次,以生长前期喷施为宜。
⑵瓜果类蔬菜。
如辣椒、茄子、番茄、豆角及各种瓜类,对氮磷钾的需要较为均衡,应选用氮磷钾混合溶液或复合肥。
喷用 1~2% 的尿素与 0.3~0.4% 的磷酸二氢钾混合溶液或 2% 的复合肥溶液。
一般在生长前期和后期各喷施 1~2 次。
后期喷施,可防止早衰,增强后劲,具有很好的增产效果。
⑶根茎类蔬菜。
如大蒜、洋葱、萝卜、马铃薯等需磷钾较多,叶面肥可选用 0.3% 的磷酸二氢钾溶液,10%的草木灰浸出液。
每季一般喷施 3~4 次,效果较好。
2、需要使用叶面肥的时期:
1、遭遇病虫害时,使用叶面肥有利于提高植株抗病性;
2、土壤偏酸、偏碱或盐度过高,不利于植株吸收营养的时候;
3、盛果期;
4、植株遭遇气害、热害或冻害以后,选择合适的时间使用叶面肥有利于缓解症状。
3、最好不要使用叶面肥的时期:
1、花期;花朵娇嫩,易受肥害;
2、幼苗期;
3、一天之中高温强光期。
4、品种选择要有针对性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叶面肥品种较多,主要有氮、磷、钾营养元素型,微量元素型,氨基酸型,腐质酸型,生长调节剂型等类型。
一般
认为:在基肥施用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选用氮、磷、钾为主的叶面肥;在基肥施用充足时,可以选用以微量元素为主的叶面肥。
5、叶面肥的溶解性要好,要随配随用
由于叶面肥是直接配成溶液进行喷施的,所以叶面肥必须溶于水,否则,叶面肥中的不溶物喷施到农作物表面后,不但能被吸收,有时甚至还会对叶片造成损伤。
肥料的理化性质决定了有些营养元素容易变质,所以有些叶面肥要随配随用,不能久存。
6、叶面肥的酸度要适宜
营养元素在不同的酸碱度下有不同的存在状态。
要发挥肥料的最大效益,必须有一个合适的酸度范围,一般要求pH值在5-8,pH值过高或过低,除营养元素的吸收受到影响外,还会对植株产生危害。
7、叶面肥的浓度要适当
由于叶面肥是直接喷施于农作物地上部的叶面,植株对肥料的缓冲作用非常小。
因此,一定要掌握好叶面肥的喷施浓度。
浓度过低,农作物接触的营养元素量小,使用效果不明显;浓度过高往往会灼伤叶片造成肥害。
同一种叶面肥在不同的农作物上喷施浓度也不尽相同,应根据农作物种类而定。
8、叶面肥喷施时间要合适
叶面施肥效果的好坏与温度、湿度、风力等均有直接关系,进行叶面喷施最好选择无风阴天或湿度较大、蒸发量小的上午9时以前,最适宜的是在下午4时以后进行,如遇喷后3~4小时下雨,则需进行补喷。
9、选择适当的喷施部位。
植株的上、中、下部的叶片、茎秆由于新陈代谢活力不同,对外界吸收营养物质的能力强弱差异较大,要选择适当的喷施部位。
10、在农作物生长关键时期喷施
农作物不同的生育阶段对肥料的吸收和利用不同,为了发挥叶面肥的最大效益,应根据不同农作物的生长情况选择最关键时期喷肥,以达到最佳效果。
例如,小麦、水稻等禾本科农作物生长后期根系吸收能力减弱,叶面施肥可以补充营养,增加粒数和粒重;西瓜坐果期喷施可以减少落花、落果,提高西瓜坐果率。
11、增添助剂
在叶面喷施肥液时,适当添加助剂,提高肥液在植物叶片上的粘附力,促进肥料的吸收。
12、与土壤施肥相结合
因为根部比叶部有更大更完善的吸收系统,对量大的营养元素如氮、磷、钾等,据测定要10次以上叶面施肥才能达到根部吸收养分的总量。
因此叶面施肥不能完全替代作物的根部施肥,必须与根部施肥相结合。
叶面肥施用量少,效果迅速明显,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
是一种既经济、效果又好的施肥措施,特别是一些微量元素叶面施用更有独到之处。
但我们也应当看到,叶面施肥工作比较麻烦,花费劳动力也比较多,同时易受气候条件影响,也因作物种类和生育期不同,叶面施肥效
果差异较大。
因此,必须在根部施肥的基础上,正确应用叶面施肥技术,才能充分发挥叶面肥的增产、增收作用。
(文章作者:刘宝格,来源:博士威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