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是怎样吸收叶面肥的

合集下载

作物叶面施肥技术与应用分析

作物叶面施肥技术与应用分析

作物叶面施肥技术与应用分析作物叶面施肥技术是指通过叶面向作物提供营养元素的一种施肥方式。

与传统的根面施肥不同,叶面施肥可以直接为作物叶片提供所需的营养物质,有效提高养分利用率,促进作物生长和发育。

目前,叶面施肥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叶面施肥技术原理叶面施肥是指将稀溶肥料喷洒在作物叶片表面,通过叶片的吸收作用,使养分迅速进入植物体内,起到补充和调整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的作用。

叶面施肥技术的原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1. 养分快速吸收:叶面施肥可以使施肥后的养分迅速吸收和利用,因为叶面施肥所使用的肥料一般为水溶性肥料,可以迅速在叶片表面形成养分浓度梯度,促使养分通过叶片表皮细胞的渗透作用进入叶片内部,从而加快养分吸收的速度。

2. 养分利用效率高:叶面施肥可以减少养分损失和浪费,因为叶面施肥所使用的肥料一般为稀溶液,可以减少在土壤中的固定和流失,有效提高养分利用效率,降低施肥成本。

3. 营养均衡:叶面施肥可以为作物提供各种所需的营养元素,避免因土壤养分不足或失衡而导致作物生长发育不良的情况,有利于作物生长和产量的提高。

叶面施肥技术的应用包括施肥量、施肥时间、施肥频次和施肥方式等方面。

1. 施肥量:施肥量是指每次叶面施肥时所使用的肥料量,一般应按作物的生长期、品种、生育阶段和养分需求进行合理搭配。

通常情况下,施肥量不宜过大,以免造成养分浪费和叶面施肥过量引起叶片烧伤。

2. 施肥时间:施肥时间是指叶面施肥的时间选择,一般应在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期段进行施肥,如拔节、开花、结果等生育期。

应避开雨天、阳光直射时间和高温时间,以免影响施肥效果。

3. 施肥频次:施肥频次是指叶面施肥的次数,一般应根据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和养分状况进行调整,通常每隔7-10天进行一次叶面施肥。

4. 施肥方式:叶面施肥的方式有喷雾、滴灌和刷涂等,一般应根据作物种植密度、叶片覆盖面积和生长环境等综合因素进行选择,确保肥料均匀覆盖叶片表面,提高施肥效果。

叶面肥特点

叶面肥特点

叶面肥特点叶面肥,顾名思义,就是针对植物叶面的肥料。

与传统的根肥不同,叶面肥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下面就让我们来探讨一下叶面肥的特点。

1. 喷施方式叶面肥通过喷洒在植物叶面上进行施肥。

这种施肥方式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1.1 快速吸收当肥料通过叶面喷施时,肥料中的养分可以快速地渗透进入植物叶片内部,从而被植物吸收。

这种施肥方式可以节约养分,并且能够快速及时地让植物吸收到大量的养分。

1.2 均匀施肥由于叶面肥是通过喷洒的方式进行施肥的,因此可以做到充分涂覆植物表面,从而实现均匀施肥,避免浪费养分,达到更好的肥效。

2. 营养均衡叶面肥可以针对不同的植物生长周期、生长需求来配方生产,并且是针对植物的叶面而设计的肥料。

因此,叶面肥可以让植物得到所需的营养物质,从而实现营养均衡。

3. 告别根系肥料的限制传统的肥料大多是经过根系吸收才能真正起到作用的,而植物的根系并不是如此容易吸收养分的。

并且,植物受到根系肥料的限制很大。

而叶面肥能够让植物没有根系肥料的限制,通过叶面肥喷施,植物可以获得更多和更好的养分供应,从而促进植物健康生长和增产。

4. 能够提高植物的免疫力叶面肥的成分中,除了有养分之外,还添加了一些生长调节物质和激素,有助于植物生长和发育,并且还能够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增强植物的免疫力。

5. 对环境友好在传统的施肥方式中,由于肥料会经过土壤吸收,所以肥料中的一些有害物质很容易流入水、土壤,从而对环境造成污染。

而叶面肥是喷洒在植物叶面上的,不会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具有很好的环保性。

6. 利用方便叶面肥的施肥方式非常简单,只需要将肥料泵入喷罐,通过喷洒器进行喷施即可。

无需对土壤进行开挖,也无需添加什么辅助设备,不仅方便,施肥量还可以进行精准控制。

综上所述,叶面肥有着其特殊的优势,具有营养均衡,环保安全等诸多优势,因此在现代农业中,叶面肥技术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叶面肥的施肥原理

叶面肥的施肥原理

叶面肥料及其生产工艺叶面肥的施肥原理及其特点作物主要通过根系吸收土壤或营养液中的营养,供给作物生长发育。

除根系外,作物还可以通过茎叶(尤其是叶片)吸收养分。

在作物生长期间这种非根系吸收营养的现象就是作物的根外营养。

向除作物根系以外的营养体表面施用肥料的措施叫做根外施肥,也就是所称的叶面施肥。

用于叶面肥的肥料称为叶面肥料。

其实用于根部施肥的肥料与叶面施肥的肥料并没有严格的界线,凡是无毒、无害并含有营养成分的肥料水溶液按一定剂量和浓度喷施在作物的叶面上,起到直接或间接地供给养分的作用,均可作叶面肥。

早在1844年法国的植物学家E.Gris就证实在缺铁的葡萄叶面上喷施某些营养元素可以矫正因缺乏该种元素所引起的缺素症状,人们对通过叶面施肥可以补充作物营养有了深刻的认识,现在叶面肥在生产实践上应用非常广泛,是农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措施。

对叶面肥的认识,首先要对叶面肥如何吸收利用营养物质以及其特点有所了解。

叶面肥的施肥原理从作物叶片结构看,在叶片的表面有一层角质层,角质层下是叶表皮细胞,表皮细胞下面是叶肉细胞。

营养物质只有进入细胞后才能起到营养的作用。

在叶片的上下表面还有一种称为气孔的结构,气孔是叶片内部与外界沟通的渠道。

早期人们认为喷施到叶面上的肥料溶液是通过气孔被动地流入叶片内部,但是水表面张力很大,气孔直径很小,喷施肥到叶片上,肥料溶液在气孔上形成水膜,进入不了叶片的内部。

后来研究表明在叶片表面的角质层上有很多裂隙,细胞通过质外连丝与外界相通,喷施到叶片表面的肥料溶液中的营养物质,是通过叶片细胞的质外连丝,像根系表面一样,通过主动吸收把营养物质吸收到叶片内部的。

因此,叶片与根系一样,对营养物质也有选择吸收的特点。

所以在进行叶面施肥时也应考虑到,不是喷施什么肥料物质到叶面上,都能被植物吸收,植物叶片是有选择地吸收那些能够进入叶片细胞的营养物质。

叶面肥的特点:与根系施肥相比,叶面肥有以下特点:(1)针对性强,可以根据作物叶片缺素特征,及时喷施补充缺少的元素而改善症状。

叶面施肥的作用机理

叶面施肥的作用机理

叶面施肥的作用机理叶面施肥是指将肥料直接喷洒在植物的叶面上进行补充营养的一种施肥方式。

相比于传统的土壤施肥,叶面施肥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快的作用速度。

叶面施肥的作用机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直接供给营养元素:叶面施肥可以直接将营养元素供给植物的叶片,通过叶表面的气孔吸收并转运到植物的各个部位。

因为叶片通常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所以叶面施肥可以快速提供光合作用所需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

2.快速根据需要调节植物生理状况:叶面施肥可以快速调节植物的生理状态,使植物能够更快地适应环境变化。

例如,在植物遭受病害或虫害的情况下,叶面施肥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微量元素,增强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

此外,叶面施肥还可以调节植物的生理代谢,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

3.提高肥料利用率:叶面施肥可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减少肥料的浪费。

由于叶片上的气孔和作物的根系吸收器官具有相似的解剖结构,叶面施肥可以充分利用植物光合产生的能量,促进养分的吸收和利用。

同时,叶面施肥可以减少肥料与土壤或其他环境介质的接触,避免肥料因为土壤固定或转化等原因而无法充分利用。

4.通过叶面施肥修复土壤环境:叶面施肥还可以通过提供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来修复土壤环境。

例如,在长期使用化肥过量的土壤中,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可能会受到破坏,导致土壤微生物活性降低。

叶面施肥可以通过提供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促使植物根系周围的土壤中的微生物重新活跃起来,从而改善土壤环境。

总的来说,叶面施肥通过直接在叶面上提供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调节植物的生理状态,提高肥料利用率,修复土壤环境等方式起到肥料补充和调节作用。

叶面施肥具有作用速度快、作用效果显著、肥料利用率高等优点,适用于多种作物和不同生长阶段的植物。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叶面施肥需要根据不同作物和环境条件进行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以避免施肥过量或不足带来的负面影响。

叶面肥作用原理

叶面肥作用原理

叶面肥作用原理
叶面肥是一种通过喷洒在植物叶面上的肥料,其主要作用原理如下:
1. 促进光合作用:叶面肥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如氮、磷、钾以及微量元素等,可以提供植物光合所需的营养物质,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从而增加植物的养分吸收和能量转化。

2. 快速补充养分:由于叶面肥是直接喷洒在植物叶面上,养分可以迅速被植物吸收利用,绕过了土壤根系的吸收过程,节省了时间,能够快速补充植物所需的养分,满足植物的需求。

3. 提高养分利用率:叶面肥中的养分能够被植物充分吸收利用,相较于根部施肥,叶面肥能够减少养分的流失和淋溶,提高养分的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 促进植物生长:叶面肥中的营养物质能够直接被植物叶面吸收,通过供给植物所需的养分,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和发育,增加植株根系和叶面的生物量。

5. 防治病虫害:叶面肥中的某些成分具有抗病虫害的作用,能够增强植物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减少病害的发生和蔓延,提高植物的生长质量和产量。

需要注意的是,叶面肥只能作为辅助肥料使用,不能替代根部施肥,适量使用对植物有益,过量使用可能会对植物造成伤害。

植物是怎么吸收肥料的原理

植物是怎么吸收肥料的原理

植物是怎么吸收肥料的原理
植物吸收肥料的原理主要是通过根系和叶片进行。

1.根系吸收:植物的根系具有吸收肥料的特殊结构。

根毛是根系的重要部分,它们分布在根系表面,增加根系的表面积,以便更好地吸收养分。

植物根毛表面有微细的细胞壁,富含可溶性物质如蛋白质和多糖,可以吸附土壤中的肥料。

根毛通过渗透作用和活性转运蛋白将吸收的肥料吸入根内,并通过根系的细胞质运输到植物体内。

2.叶片吸收:除了根系吸收外,植物的叶片也能进行肥料吸收。

叶片上有大量的气孔,通过气孔吸收二氧化碳,同时也能吸收氮、磷、钾等养分元素。

气孔的打开程度和养分浓度的差异会影响叶片吸收肥料的速率。

叶片上的细胞表皮也有一定的吸收能力,可以吸收一些可溶性肥料。

3.背根吸收:一些植物在土壤中形成背根(根系突出地上的一部分),背根对土壤中养分的吸收能力比根毛更强。

背根具有较粗的导管和细胞壁,可以吸收更多的养分。

同时,肥料的形态和土壤性质也会影响植物对肥料的吸收。

例如,土壤中肥料以阳离子形式的氮、磷、钾等元素更易被植物吸收;有机肥料中的养分需要分解成无机形式后才能被植物吸收。

此外,土壤pH、湿度和温度等环境因素也会影响
植物对肥料的吸收。

叶面施肥与根部施肥,哪个更好?哪种情况必须使用叶面肥?

叶面施肥与根部施肥,哪个更好?哪种情况必须使用叶面肥?

叶面施肥与根部施肥,哪个更好?哪种情况必须使用叶面肥?植物吸收营养途径作物吸收营养元素,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根部吸收,一种是叶面进行吸收。

根部吸收是把营养肥料施入土壤中,接触根部,由毛细根或根尖吸收利用,传导到作物的根、茎、叶、花、果中。

叶面吸收是通过叶片获得营养元素,可使营养物质从叶部直接进入体内,参与作物的新陈代谢与有机物的合成过程,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叶面施肥虽然可以使叶片直接吸收营养,吸收迅速,用量少,见效快,肥料利用率高;可以针对性的进行追施肥料,有效改善作物缺素症状;施用方便灵活,可以与作物生长调节剂等配合使用;不污染土壤等各种优点。

但是,叶面施肥只是能起到锦上添花、雪中送炭的作用,但绝不能起到替代根部施肥的作用。

因为叶面肥有下面几个缺陷不能完全替代根部追肥。

01叶面肥成分叶面肥成分主要为中微量元素,部分含有大量元素,其在作物生长中后期即结果成熟期发挥作用效果,能快速通过叶面被吸收转化利用,达到不缺素且增产的目的,而根部施肥多以底肥、追肥为主,大量元素如以往的尿素、碳铵、复合肥等,多是对作物前期枝叶、开花等生有帮助较大。

02见效快,肥效短叶面肥一般来说在喷施后15分钟至2小时后开始被叶片吸收,10~15天左右叶片对肥料元素的反应最明显,随后逐渐降低,到第25~30天基本消失。

叶片吸收50%的养分所需要的时间叶面肥肥效快,肥效期短;而根部施肥大约要4~5才能见效,肥效来得慢,但有效时间长。

但是,出现下列症状,必须进行叶面喷施补充,必须要打叶面肥!1、当作物根系衰老,吸收能力减弱时,必须要施用叶面肥。

在一年生作物生长后期,根系活力衰退,吸肥能力降低。

如果要给作物追施肥料,根施的方法就无法满足作物的需要,这时就适宜选用叶面喷肥。

例如,在棉花的生长后期,根系逐渐老化,吸收养分的能力减弱,而此时中、上部棉铃还在充实阶段,仍需要一定的养分供应。

通过科学的喷施叶面肥,有利于棉花对肥料的吸收利用,起到补充营养,防止早衰、抑制病害等作用,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植物是怎样吸收叶面肥的?

植物是怎样吸收叶面肥的?

• 因此,喷施的尿素,其缩二脲含量应小于0.5%,最好小
于0.25%。
• 为了减少喷施尿素时的伤害,需降低浓度和增加喷施
次数。
表2-2蔗糖对尿素喷施时叶面损伤的影响
用量/( m /cm )
2
损伤面积占总叶 面积的比例/% O 25
用量/( m /cm )
2
损伤面积占总叶 面积的比例/% 15 3
不同叶面肥对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处理 穗数 M/ha 结实率 % 实粒数 粒/穗
千粒重
g
实收产量 kg/ka
新宝佳 美地那 丰产灵 清 水
352 363 364 363
95.0 96.3 93.3 93.0
102 99 95 95
28.0 28.1 27.9 27.7
10111 a A 9610 b AB 9501 b B 9455 b B
角质 蜡质
小水滴 带除垢剂 的小水滴 蜡质小秆 蜡质覆盖 角质 角质层 角化层 初生壁
角质、纤维素、半纤 维素、果胶
角质 半物质 果胶 蜡质
次生壁
外质连丝
质膜 细胞质
叶表皮细胞外壁的示意图
叶表 角质 细胞壁 G G
溶质透过叶表皮细胞角质层示意图
三、叶面营养的特点

直接
进入叶片速度快
快速
• 喷施的溶液中不同的溶质被叶片吸收的速率是不相同的。 • (3)溶液的浓度及酸碱度 •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养分进入叶片的速度和数量随溶液 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浓度过高容易发生肥害
• 1)防止养分在土壤中的固定,也不存在因土壤反 硝化、淋失等作用而损失或降低有效性,利用率

• 2)叶部营养能及时满足植物对养分的需要,见效 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叶部营养直接促进植物的体内代谢,从而有促 进根部营养、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品质的作用。
• 4)土壤施肥后在某种情况下,肥料被淋溶而导致 地下水污染的问题,而叶面施肥就不存在这样的 问题。
• 5)补充根部对养分吸收的不足。 • 6)叶面施肥,用肥省,效率高,还可与植物生长
调节剂、农药配合施用,从而提高劳动生产 率,降低成本。

柑橘
12h
K
苹果、菠萝
1~4h
Ca
黄瓜、玉米、番茄
1~6h
S
咖啡
l~8h
Xn
芹菜、马铃薯
12~24h
Mn
烟草
24~36h
扁豆
6d
Fe
苹果
7~lld
Mo
甘蔗
15d
C1
作物 吸收所施养分50%所需时间
扁、甘蔗
l~4d
扁豆
4d
扁豆
8d
扁豆
1d
扁豆
1~2d
扁豆
1d(吸收8%)
扁豆
1d(吸收2%)
扁豆
1~2d
• 叶面施肥的养分用量很少,浓度也低,因而有时 需要多次喷施。
• 喷施时,如喷量多则会流失。 • 若喷施后适逢下雨,则流失更多。
• 叶面施肥有时会对叶面造成损伤, • 如尿素常含缩二脲,喷施含有缩二脲的尿素,缩二脲会
在叶中积累,从而影响蛋白质合成,减少养分吸收。 • 因此,喷施的尿素,其缩二脲含量应小于0.5%,最好小
• 叶面积较大的植物,角质层较薄,喷施叶面肥,其 液体易于渗入,效果较好。
• 叶面积较小,角质层较厚,喷施的液体难于渗入, 因此有时要加入少量增润剂促其渗入。
• 在叶表皮细胞壁的外壁上,如孔道细胞中以及叶 毛的基部和周围,叶脉的上、下表皮细胞上都有 较多的微细结构,即有外质连丝的分布。
• 外质连丝是养分从角质膜到达表皮细胞原生质膜 的一条通路。
• 影响外部溶液进入叶肉的主要障碍是叶面具有一层均一 无孔的角质膜。
• 叶面表皮组织的角质膜可分三层,紧靠表皮细胞 壁的一层是由角质、纤维素及果胶共同构成的 角化层
• 中间一层为角质与蜡质混合组成的角质层; • 最外一层完全由蜡质组成。
• 在叶片的上下表面还有许多气孔,气孔是叶片 内部与外界沟通的渠道。
• 所以在进行叶面施肥时也应考虑到,不是喷施什 么肥料物质到叶片上都能被植物吸收,植物叶片 是有选择地吸收那些能够进入叶片细胞的营养 物质。
• 特点 • 在一定条件下,根外追肥是补充营养物质的有效
途径,能明显提高作物的产量和改善品质。 • 与根供应养分相比,叶部营养主要有以下特点:
• 特点 • 在一定条件下,根外追肥是补充营养物质的有效
途径,能明显提高作物的产量和改善品质。 • 与根供应养分相比,叶部营养主要有以下特点:
• 1)防止养分在土壤中的固定,也不存在因土壤反 硝化、淋失等作用而损失或降低有效性,利用率 高
• 2)叶部营养能及时满足植物对养分的需要,见效 快
表2-1 作物叶片吸收养分的速度
养分 N(尿素)
P
作物 吸收所施养分50%所需时 养分
定义
植物除可从根部吸收养分之 外,还能通过叶片(或茎)吸收 养分,这种营养方式称为植物的 叶面营养或根外营养。
一、植物叶片的结构和组成 二、叶片对养分的吸收 三、叶面营养的特点 四、影响叶面营养的因素 五、叶面营养的应用 六、叶面营养的局限性
叶片的解剖结构
数目: 2000,50-300个/mm2 功能:气体交换 水分蒸腾
• 用于叶面施肥的肥料称为叶面肥料。
• 作用机理
• 通过对叶片结构的分析及同位素示踪等一系列的研究证 明,叶面也具有吸收营养的功能,其吸收养分的机理与根 系有些相似。
• 从作物叶片结构看,在叶片的表面有一层角质层,角质层 下是叶表皮细胞,表皮细胞下面是叶肉细胞。营养物质 只有进入细胞后才能起到营养的作用。
气孔的结构
由表皮组织、叶肉组织及输导 组织所组成。气孔是由表皮细胞分 化出来的组织,并按一定距离分布 于叶表面上。
叶面肥料的作用机理及特点
• 作物除了可以通过根系吸收养分外,还能通过叶 片(或茎)吸收养分,这种营养方式称为植物的叶 部营养,也叫根外营养。
• 通过作物根系以外的营养体表面施用肥料的措 施叫做根外施肥,也就是一般所称的叶面施肥。
• 但尿素透过质膜的速度与浓度无关,比其他离子要快 10~20倍。
• 尿素与其他盐类混合,也可提高盐类中其他离子的通 透速度。
• 养分由表皮细胞进入叶肉组织是主动吸收的过程。 被吸收的物质达到叶肉细胞后,通过胞间连丝可向其 他叶肉细胞转移,主要是通过筛管运往其他部位。
• 叶片与根系一样,对营养物质也有选择吸收的特 点。
• 应用上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 作物对大量元素氮、磷、钾的需要量比较多,仅
仅靠叶面施肥来供应显然是不够的。 • 因此,叶面施肥只能作为根部施肥的补充,而不能
完全取代根部营养。 • 而对微量元素来讲,由于作物对微量元素需要量
很少,叶面喷施,可以满足作物需要。
• 某些养分,如钙元素被喷施后,植物叶子虽能吸 收,但向植物其他器官的转移率不高。
• 细胞通过质外连丝与外界相通,喷施到叶片表面 的肥料溶液中的营养物质,是通过叶片细胞的质 外连丝,像根系表面一样,通过主动吸收把营养物 质吸收到叶片内部的。
• 叶下表皮由于气孔较多,所以比叶上表更容易使营养 液透过。
• 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不论是无机离子还是有机分子, 流向表皮细胞的速度都与浓度成正比。
• 营养物质通过叶面气孔直接进入叶肉细胞或 通过自由扩散作用渗透入叶面表皮的角质层 和纤维素壁
• 叶面喷施的营养物质渗透而移向原生质膜表 面,通过原生质膜吸收到细胞的过程,是在细胞 能量消耗的基础上进行的主动吸收。
• 吸收到表皮细胞内的物质,通过胞间连丝又可 向叶肉细胞移动,而在体内其他部位,主要是通 过筛管来移动。
于0.25%。 • 为了减少喷施尿素时的伤害,需降低浓度和增加喷施
次数。
表2-2蔗糖对尿素喷施时叶面损伤的影 响
用量/( m /cm2)
尿素
蔗糖
159
0
478
O
损伤面积占总叶 面积的比例/%
O 25
用量/( m /cm2)
尿素
蔗糖
478
909
478
2426
损伤面积占总叶 面积的比例/%
15 3
• 根据实际生产的具体情况可以考虑喷施叶面肥: • 基肥或种肥不足,作物出现脱肥现象; • 作物根系损伤,根系生长弱; • 高度密植的作物,不便于开沟追肥; • 为促进越冬作物提早返青和分蘖,使三类苗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