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自动测试技术
黏度及自动测试技术

在 聚合 物 的摩 尔质 量测 定方 法 中 ,黏度 法是 目前 最常用 的 方 法 。溶 液 的黏 度 与 聚合 物 的 摩 尔 质 量 有
的绝 对黏度 。对于这 种 变化 的量度 ,一 般使用 了如 下 的术 语来 描述 。但在 这一 方 面 ,却 有着 二套命 名 的术 语 :一是 15 9 6年 中 国科 学 院组 织 有 关 专 家 制 定 的 , 是相 对黏度 、增 比黏度 、比浓 黏度 、特 性黏度 ;二 是
数 ,并 于 2 纪 7 0世 0年代末 在 国际标 准 中使用 。我 国 在 18 9 7年讨 论 我 国 的塑 料 术 语 标 准 时 ,决定 在 我 国 的相 关行业 中 ,两套 术语 共存 。 在黏 度测 试 中 ,常用 的术 语有 ¨ : 1 1 黏 度 比 ( 对黏 度 ) . 相
K e wo d y r s: Vic st so i y; Vic st s o iy; Vic sme e ; Au o t s o iy Te tn s o i tr t mai Vic st si g; S se S r cur c y tm tu t e; Th r e— I O ttBa h I Sa t 1
中图 分 类 号 :T 3 7 3 Q 1.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 5 7 ( 00 S 0 3 0 0 5— 7 0 2 1 ) O一 06— 6
Vic st nd A u o a i s i g Te h l g s o iy a t m tc Te tn c no o y
关 ,同时也 取决 于聚合 物 的分子结 构 、方法 和在 溶剂 中扩张 的程度 。因此 ,黏度 法用 于测定 摩尔 质量 只是
一
种相 对 的方法 。必须 在确 定 的条 件 下 ,事 先订 立黏
软件工程课程课件第九章 软件项目的测试

G.J.Myers提出了程序测试的3个重要观点:
(1) 测试是为了证明程序有错,而不是证明程序无错; (2) 一个好的测试用例在于它发现至今没有发现的错误; (3) 一个成功的测试是发现了至今未发现的错误的测试。
测试并不是仅仅为了发现错误,而是通过分析错误产 生的原因以及错误发生的趋势,帮助管理者发现软件 开发过程中的缺陷,以便及时改进。
例如,需要输入某门课程的分数,课程满分是100分, 则输入数据的范围是[0,100],那么输入条件的边界就 是0和100。
在进行边界值测试时,选取边界值一般遵循以下几条 原则:
(1)如果输入条件规定了值的范围,则应取刚达到这个 范围的边界的值,以及刚刚超越这个范围边界的值作 为测试输入数据。
软件测试与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之间的关系如图9-1所示
问题2:
什么是黑盒测试,白盒测试以及灰盒测试?
9.2软件测试技术
按照测试执行状态划分,软件测试可以划分为静态测 试和动态测试。静态测试即对软件中的需求说明书、 设计说明书、程序源代码等进行评审。静态测试包括 代码审查、代码走查、桌面检查、静态分析和技术评 审。动态测试即通过人工或使用工具运行程序进行检 查、分析程序的执行状态和程序的外部表现,一般包 括黑盒测试、白盒测试和灰盒测试三类。
本章主要讨论问题:
什么是软件测试,软件测试的首要目的是什么? 什么是黑盒测试,白盒测试以及灰盒测试? 黑盒测试、白盒测试的主要方法是什么? 软件测试包含哪些过程?
问题1:
什么是软件测试,软件测试的首要目的是什么?
9.1软件测试概述
1.软件质量
2007年末,奥运会门票销售系统瘫痪事件在中国各大 网站成为热点。奥运会票务系统瘫痪的主要原因有两 个:一个是在设计时,没有正确估计系统访问量,二 是没有对网站进行充分的测试。
自动测试系统

通过修改软件进行增减 基于计算机开放系统 较方便、快 相对快 受限于A/D或D/A的速度 大多为测控系统 价格较低且可重复利用
使虚拟仪器不仅是图9.9这种一般结构形式。归纳起来当前虚 拟仪器的构成方式主要有七种类型,如图所示。
信号调理 GPIB接口仪器 数据采集卡 GPIB接口卡
VXI仪器 测控对象 PXI仪器 串口(USB、RS232、 单总线)仪器 现场总线仪器(或设备) PC机/工作站 LabVIEW LabWindows/CVI 其它软件开发平台
测试模块 或信号源 图9.7 智能仪器的硬件结构
9.3 虚拟仪器(仪器融入计算机) 9.3.1 虚拟仪器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虚拟仪器通俗的定义:就是在通用计算机上加上一组软件和少 量硬件,使得使用者在操作这台计算机时,就象是在操作一台 他自己设计的专用的传统电子仪器。这种看似计算机却是仪器 的“仪器”被称为“虚拟仪器” 。
风 向
湿
度
温 度
雨
量
微型网站
单总线
交换机
光 缆
五类线
客户机 客户机 ……… … 客户机
自动气象站组成框图
油井无线监测系统
无线通信技术
有线的分布式网络测试系统,当设备多时连线十 分复杂,而且适用于系统相对固定;若系统移动 至它处时,需要重新连线;若添加新测试仪器, 需要增加连接线,使用不方便。 无线通信网的测试系统,设备以无线方式进行通 信,设备之间不需连线,组建系统十分方便。 无线局域网技术标准主要有IEEE802.11、HomeRF 和蓝牙等
1.虚拟仪器的一般结构
通用计算机
简单输入 输出电路
图9.9 虚拟仪器的一般结构
2 虚拟仪器与传统仪器的比较
天津大学软件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2. Course Description This course present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basic concepts of software, objects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traditional procedure-oriented soft development methods and object-oriented soft development methods, so students can master the method to develop high quality software. By learning the software develop process and process management techniques, students can understand how to conduct software metrics and management, how to take quality assurance activities, so the students can plan and manage software development activities effectively.
《软件工程——理论与实践(第三版)》,Pfleeger.S.L,Atlee.J.M.著,高等教 育出版社,2006 年 9 月。
制定人: 审核人: 批准人: 批准日期:
年月日
TU Syllabu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Code:
2160288
Semester Hours: 56
Chapter 2 Software Process Software Process Model Component-Based Development Process RUP CMM
第9章 频率特性测试仪与失真度仪

r=
P − P1 = P1
∑P
i=2
∞
i
P1
× 100%
第2页
电子仪器原理与维修
9.1 失真度的定义(续) 失真度的定义(
(2)用信号电压表示失真度
Vi 2 ∑ r=
i=2 ∞
V1
∞
×100%
(3)实际测量使用的近似公式
r' = Vi 2 ∑
i =2 ∞ i =1
× 100%
∑V
2
i
利用上式进行测量,只需进行两次电压测量即可,首先 利用上式进行测量,只需进行两次电压测量即可, 测量信号电压的总有效值,再滤去基波, 测量信号电压的总有效值,再滤去基波,测量谐波电压 的总有效值,最后计算二者比值。 的总有效值,最后计算二者比值。
两种幅频特性测量法的比较(续) 两种幅频特性测量法的比较(
当静态特性曲线对称时,随着扫频速度加快, 当静态特性曲线对称时,随着扫频速度加快,动 态特性曲线明显出现不对称, 态特性曲线明显出现不对称,并向频率变化的方 向一侧倾斜; 向一侧倾斜; 动态特性曲线较平缓, 动态特性曲线较平缓 , 其 3dB带宽大于静态特性 dB带宽大于静态特性 曲线的3dB带宽 带宽; 曲线的3dB带宽; 小结:测量系统动态特性,必须用扫频法;为了 小结:测量系统动态特性,必须用扫频法; 得到静态特性, 得到静态特性,必须选择极慢的扫频速度以得到 近似的静态特性曲线,或采用点频法。 近似的静态特性曲线,或采用点频法。
电子仪器原理与维修 第5页
9.2 基波抑制法测量失真度的方法
2、比较测量法
测量原理:K打1,滤除基波成分后,调节电压表读出合 测量原理: 滤除基波成分后,调节电压表读出合 适读数Vc Vc; 2,测量总有效值Vd,调节电位器W 测量总有效值Vd 适读数Vc; K打2,测量总有效值Vd,调节电位器W的衰减 系数k 使两次读数相等, =k。 系数k,使两次读数相等,则r’=k。 总结:两种测量方法工作原理相同, 只是读数方式不同。 总结 : 两种测量方法工作原理相同 , 只是读数方式不同 。
软件测试自动化第9章

9.3 自动化测试的原理和方法
自动化测试基于的原理和方法主要有: 脚本预处理、脚本技术、自动比较技术。
9.3.1 脚本技术
测试脚本(Test Script)是一个特定测试对 应的一系列指令(及数据),这些指令可以被测 试工具自动执行。脚本是程序的一种形式。 脚本可通过录制测试的操作产生,再在其基 础上做修改;也可以直接用脚本语言编写脚本。
文件工具栏
调试工具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测试工具栏
菜单栏
标题栏
用户工具栏
状态栏
工作窗口
图9-6 WinRunner的主界面
3.WinRunner主界面各组成部分的介绍
(1) 标题栏 标题栏显示了目前正在编辑的测试。 (2) 主菜单 菜单包含了WR的所有功能。 (3) 工具栏 在WR的主界面中,有如下几种工具栏: 文件工具栏:可通过此工具栏中的工具新建、打开、保存、打印测 试文件,设置测试属性,查看测试结果,查看帮助。 调试工具栏:可通过此工具栏中的工具调试测试脚本。 测试工具栏:可通过此工具栏中的工具选择运行模式、以不同方式 录制脚本、运行脚本等。 用户工具栏:此工具栏包含了创建测试时常用的命令,用户可对其 进行定制。
(4) 自动化后测试效率立刻提高
一个企业决定引入测试工具实现自动化测试,是需 要做大量前期准备工作的
企业在决定引入自动化测试之前,应做技术、资金等多方面做 细致的可行性分析。 进行可行性分析后,若决定引入自动化测试,企业还需要做如 下一系列工作,为自动化测试的顺利引入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对自动化测试方案是否进行了系统、周密的设计。 对自动化测试实施的监督和评估。
电子测量与仪器及课后答案 宋悦孝 主编

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贯通制教材(电子技术专业)电子测量与仪器电子教学资料宋悦孝主编¥Publishing House of Electronics Industry北京BEIJING前言(为了配合《电子测量与仪器》课程的教学,体现教材的编写特色,更好地为读者服务,编写本教学资料。
教学资料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教学指南,包括课程性质与任务、课程内容和要求、教学建议、教学时间分配。
第二部分是习题答案,给出了多数习题的详细解答过程。
第三部分是电子教案,采用PowerPoint课件形式。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按需选取和重新组合。
限于编著者水平,教学资料中有错误或不妥之处,敬请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编者2003年12月~《电子测量与仪器》教学指南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电子测量与仪器》是电子与信息技术类专业及相近专业的一门必修技术课。
主要介绍电子测量基本概念、测量基本原理及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基本组成与操作应用。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具备电子测量技术与测量仪器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学习专业技术和职业技能奠定基础,使他们成为具有全面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主要教学目标是学习电子测量技术原理、测量仪器以及测试系统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学习基本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培养职业道德、促进全面素质的提高。
为学生今后从事电子与信息技术类等方面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1)基本概念方面:基本概念主要包括测量数据处理、电子测量仪器使用与组成,以及测量原理等方面的概念。
掌握电子测量与仪器的基本概念是学习本门课程的基础,对于绝大多数基本概念,尤其对那些在工作实践中比较常用的概念应能够牢固掌握、灵活应用,并注意个别概念间的区别。
(2)测量技术方面:测量技术主要包括电压测量技术、波形显示与测量技术、频域测量技术、元器件测量技术、频率/时间测量技术、数据域测量技术等。
测量技术是进行测量工作的理论指导,也是测量仪器构成与应用的理论依据。
U029计算机操作系统教程_第四版_(张尧学著)_清华大学出版社_第9章

9.1.2 设备管理的功能和任务
• 设备管理程序的功能:
– 提供和进程管理系统的接口。当进程要求设备资源时,该接口将进程 要求转达给设备管理程序; – 进行设备分配。按照设备类型和相应的分配算法把设备和其他有关的 硬件分配给请求该设备的进程,并把未分配到所请求设备或其他有关 硬件的进程放入等待队列; – 实现设备和设备、设备和CPU等之间的并行操作。除控制状态寄存器 、数据缓冲寄存器等的控制器之外,对应于不同的I/O控制方式,还要 DMA( Directed Memory Access)通道等硬件支持。在设备分配程序根 据进程要求分配设备、控制器和通道或DMA等之后,通道或DMA将 自动完成设备和内存之间的数据传送工作,从而完成并行操作。在无 通道或DMA时,由设备管理程序利用中断技术来完成操作; – 进行缓冲区管理。一般CPU的执行速度和访问内存速度都比较高,而 外设的数据流通速度则低得多(如键盘),为减少外设和内存与CPU之 间的数据速度不匹配的问题,系统中一般设有缓冲区(器)来暂放数据。 设备管理程序负责进行缓冲区分配、释放及有关的管理工作。
• 当用户进程需要数据时,它通过CPU发出启动设备准备数据的启动命 令“Start”,然后,用户进程进入测试等待状态。在等待时间内,CPU 不断地用一条测试指令检查描述外围设备的工作状态的控制状态寄存 器。而外围设备只有将数据传送的准备工作作好之后,才将该寄存器 置为完成状态。从而,当CPU检测到控制状态寄存器为完成状态,也 就是该寄存器发出“Done”信号之后,设备开始往内存或CPU传送数据 。反之,当用户进程需要向设备输出数据时,也必须同样发启动命令 启动设备和等待设备准备好之后才能输出数据。除了控制状态寄存器 之外,在I/O控制器中还有一类称为数据缓冲寄存器的寄存器。在CPU 与外围设备之间传送数据时,输入设备每进行一次操作,首先把所输 入的数据送入该寄存器,然后,CPU再把其中数据取走。反之,当 CPU输出数据时,也是先把数据输出到该寄存器之后,再由输出设备 将其取走。只有数据装入该寄存器之后,控制状态寄存器的值才会发 生变化。如图9.2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章自动测试技术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重点要求掌握自动测试技术的发展以及系统的基本结构、GBIP 总线的结构性能和传递的过程、VXI总线的结构和器件分类、智能仪器的结构以及虚拟仪器的结构。
关键词自动测试系统(Automated Test System)GBIP(instrument)VXI (VMEbus Extensions for Instrumentationr)智能仪器(Intelligent instrument)虚拟仪器(National Instruments)9.1 自动测试系统的基本结构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生产和项目研发的规模越来越大,生产效率要求也越来越高,产品研究和开发过程中要求测试的项目和内容也日趋复杂,而且测量的精度和速度要求也很高,通常还伴随着大量的数据处理和统计运算的工作。
在这种情况下,靠人工和简单功能的仪器进行测试已不能胜任,如何解决测试技术的自动化问题就成为技术人员关心和着力研究的问题。
计算机技术、实时采样技术、频率合成技术的发展和成熟,给自动测试技术和系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检测技术、传感器技术、数据传输和处理技术以及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单片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科学的飞速发展,为测试技术的自动化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条件和手段。
通常将在计算机控制下,能自动进行各种信号测量、数据处理、传输,并以适当方式显示或输出测试结果的系统称为自动测试系统,简称A TS(Automated Test System),这种技术我们称之为自动测试技术。
在自动测试系统中,整个工作都是在预先编制好的测试程序统一指挥下完成的,系统中的各种仪器和设备是智能化的,都可进行程序控制。
自动测试系统(ATS)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随着各种高新技术在检测领域的运用,它不断被赋予各种新的内容和组织形式。
自动测试技术创始于20世纪50年代,从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的今天,大致分为以下三代。
9.1.1 第一代自动测试系统第一代自动测试系统是根据测量任务专门设计的,主要用计算机技术来进行逻辑定时控制,主要动能是进行数据自动采集和自动分析,完成大量重复数据的测试工作,承担繁重的数据运算和分析任务。
系统中的仪器采用专用接口,因此系统较为复杂,通用性差,不利于自动测试系统的推广应用。
9.1.2 第二代自动测试系统第二代自动测试系统是尽可能利用现成的仪器设备,再利用计算机来共同组建成所需要的自动测试系统。
为了系统组建方便,第二代自动测试系统中的仪器采用了标准化的通用接口,这样就可以把任何一个厂家生产的任何型号的可程控仪器连接起来形成一个自动测试系统。
第二代自动测试系统示意图如图9-1所示。
系统的典型方框图9-2所示。
图9-1 自动测试系统示意图图9-2 自动测试系统典型方框图图中表明,当前的自动检测系统,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控制器控制器是自动检测系统的核心,它由计算机构成。
其功能是管理检测周期,控制数据流向,接收检测结果,进行数据处理,检查读数是否在误差范围内,进行故障诊断,并将检测结果送到显示器或打印机。
控制器是在检测程序的作用下,对检测周期内的每一步骤进行控制,从而完成上述功能的。
(2)激励信号源激励信号源是主动式检测系统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其功能是向被测单元(UUT)提供检测所需的激励使号。
根据各种UUT的不同要求,激励装置的形式也不同,如交直流电源、函数发生器、D/A变换器、频率合成器、微波源等。
(3)测量仪器测量仪器的功能是检测UUT的输出信号.根据检测的不同要求,测量仪器的形式也不同,如数字式多用表,频率计,A/D变换器及其它类型的检测仪器等。
(4)开关系统开关系统的功能是控制UUT和自动检测系统中有关部件间的信号通道。
即控制激励信号输入UUT,和UUT的被测信号输往测量装置的信号通道。
(5)适配器适配器的功能是实现UUT与自动检测系统之间的信号连接。
(6)人机接口人机接口的功能是实现操作员和控制器的双向通信。
常见的形式为,操作员用键盘或开关向控制器输人信息,控制器将检测结果及操作提示等有关信息送到显示器显示。
显示器的类型有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液晶(LCD)显示器、发光二级管(LED)显示器或灯光显示装置等。
当需要打印检测结果时,人机接口内应配备打印机。
(7)检测程序自动检测系统是在检测程序的控制下进行性能检测和故障诊断的。
检测程序完成人机交互、仪器管理和驱动、检测流程控制、检测结果的分析处理和输出显示、故障诊断等,是自动检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9.1.3 第三代自动测试系统大体说来,它也是由微型计算机、通用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三部分组成。
但是,第三代自动测试系统主要体现以软件控制、以功能组合方式实现的合成仪器自动测试技术,以高速A/D、D/A和DSP芯片为基础组成通用测试仪器硬件系统(即通用硬件部分,结构如图9-3所示),而测试/测量任务的实现以及系统升级完全依靠软件来实现(即软件系统部分,如图9-4所示),例如,进一步利用“软件就是仪器”的虚拟仪器技术的发展,可以将频谱分析仪、射频功率计、波形分析仪、时间/频率测试仪和AC/DC电压测量等各种仪器的功能由一个VXI总线合成仪器模块来实现,其它测量仪器进行相应的升级改造,然后整个系统依靠软件系统完成信息的采集、数据处理及其它显示、打印和传输等功能。
图9-3 通用硬件部分典型结构图图9-4 软件系统部分示意图9.2 接口总线系统与智能仪器所有的程控仪器、设备均配备标准接口,并联在通用接口总线上。
接口总线系统的优点是可以根据具体测试任务的需要,选用现成的标准总线接口的仪器(包括计算机),组建自动测试系统,系统也可以随时改建或重建。
因此,各器件可用于任何一个自动测试系统中间进行毫不含混的信息交换。
为此,各器件的接口在机械上、电气上、功能上必须相容,在运行上必须规范,以保证各种命令和测试数据在互联设备间准确无误地传递。
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机械上的相容性接插头、插座的尺寸、信号线的数目以及位置必须相同。
(2)电气上的相容性每条信号线所允许的电压和电流大小,以及逻辑电平、逻辑极性等必须相容。
(3)功能上的相容性接口功能、接口消息以及编码惯例等必须相容。
以上三个要素通常被称为接口总线系统三要素,它们不管器件的特性和运行而作统一规定。
至于运行上的相容性,包括测量数据的表示方法和编码格式、程控指令的格式等,这些与器件本身的特性和运行有关。
目前,标准接口总线系统主要有RS232C,CAMAC,IEEE488,VXI,PXI,IEEE1394及USB总线等。
9.2.1 接口总线系统概述自动测试系统中,不论系统大小、各器件的数据交换是如何频繁和复杂,系统中的器件从作用功能上来讲只有三种。
(1)控者有些仪器设备可以对系统中的其他器件进行寻址或发出管理信息,具有控制整个系统协调工作的能力,这种仪器或设备称为控制器。
简称控者。
如专用控制器、计算机等。
(2)讲者有些仪器设备可以通过接口发送各种数据和信息,称为讲者。
如数字电压表、计算机等。
(3)听者有些仪器设备能够通过接口接收数据,称为听者。
如打印机、计算机等。
系统工作时,在某一时刻只能有一台设备是控者,一台设备作为讲者,其余作为听者或处于空闲状态,否则就会使系统的工作发生混乱。
如:由IEEE488接口总线系统,是一种外部总线,适用于一个实验室内相距20米以内的各设备之间互连。
接口总线包括8根数据线、3根挂钩线、5根管理线和地线,定义了10种接口功能,属异步并行总线。
IEEE488接口总线结构如图9-5所示。
下面重点介绍GPI B 和VXI接口总线系统。
图9-5 IEEE488接口总线结构图9.2.2 GPIB总线9.2.2.1 GPIB基本结构采用24芯总线,分为数据总线、挂钩线和管理总线三种。
其总线的基本结构如图9-6所示。
(1)数据总线GPIB中数据总线8条,标名为DIO1~DIO8。
这8条DIO线用于传送系统内一切远地消息,包括仪器消息和和接口消息。
(2)数据传送挂钩线挂钩线有3条,用来实现讲者和听者之间的通信联络,确保数据总线能够准确无误、双向异步、有节奏地传输消息,这种传输方式称为三线挂钩。
这三条控制线称为挂钩线,它们分别如下。
①DA V(Data Valid)数据有效线。
当为低电平(逻辑1)时,源方向受者表示DIO线上载有信息,并且有效,各听者可以接收;当DA V为高电平(逻辑0)时,表示DIO线上没有信息或者即使有信息也无效,听者不应该接收。
②NRFD (Not Ready For Data)未准备好接收数据线。
此线为各听者所共用,用来向源方表明听者接收数据的准备情况。
当NRFD为高电平(逻辑0)时,各听者向讲者或控者表明,所有听者都已准备好接收数据;当NRFD(逻辑1)为低电平时则表明有部分听者或全部听者还没有准备好接收数据。
③NDAC(Not Data Accepted)未接收数据线。
此线为各听者共同使用。
当NDAC为低电平(逻辑1)时,表明部分听者或全部听者尚未接收完数据,讲者或控者必须继续等待,不更新DIO线上的数据,直到全部听者都已接收完数据即NDAC变为高电平(逻辑0)为止。
图9-6 GPIB接口总线基本结构图9.2.2.2 接口管理总线接口管理总线共有5条,用来管理接口本身的工作。
它们所载有的信息为系统中各台设备通用,被控者选定的仪器都必须接收。
(1)注意线A TN(Attention)A TN线由控者使用。
当ATN为低电平时,表示数据总线上由控者发布的信息是接口信息,除控者外的所有仪器都有要注意接收;ATN为高电平时,表示数据总线上所载的信息是由讲者输出的仪器信息,只有已经被寻址为听者的那些仪器设备才能接收。
(2)结束或识别线EOI(End For Identify)EOI线由控者使用。
EOI线与ATN线配合使用有两个作用:当EOI线为低电平,ATN线为高电平时,表示讲者已经传完一个字节的数据;当EOI线为低电平,A TN线也为低电平时,由控者进行点名,用来识别哪个设备提出了服务请求。
(3)服务请求线SPQ(Service Request)当具有服务请求功能接口的仪器在需要向控者请求服务时,可将SRQ线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
以便向控者表明要求服务,即要求控者中断当前的工作程序,希望由将它变成讲者,报告情况。
(4)接口清除线OFC(Interface Clear)它由控者使用,当IFC线由高变低时,命令系统的全部接口恢复到初始状态。
(5)远控线REN(REMOTE Enable)当有一台可程控仪器不接入系统而单独使用时,将REN线高为高电平即可,这时该仪器工作时只受面板的控制;当要将仪器接入一个自动测试系统中并成为系统中的一个器件时,同控者将REN线高为低电平并配合ATN线,接入的仪器就能接受系统控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