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课件.ppt
合集下载
中医养生ppt课件

动静结合,全面养生法
适量运动
根据个人体质和年龄选择合适 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 、瑜伽等,以促进气血流通和
身体健康。
静坐冥想
通过静坐冥想等方式调整呼吸 和心态,达到身心放松的目的 。
饮食调养
遵循中医饮食原则,合理搭配 食物以达到平衡营养的目的。 如多食用五谷杂粮、蔬菜水果 等天然食品。
起居有序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和生活规 律,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和优
质的睡眠质量。
05
中医养生与现代医学结合
Chapter
中西医结合养生的优势与特色
优势互补
中医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现代医学强调实证和微观分析, 两者结合可发挥各自优势,提高养生效果。
防治未病
中医养生注重“治未病”,现代医学重视预防医学,两者在预防 疾病方面有着共同的目标。
养生的目的
追求健康、长寿,提高生命质量 。
中医养生的历史与传承
01
02
03
中医养生的起源
起源于远古时期,人们通 过实践逐渐积累了养生经 验。
中医养生的发展
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总结 和完善,形成了独特的理 论体系和养生方法。
中医养生的传承
通过师徒相传、家族传承 等方式,将中医养生理念 和方法不断传承至今。
根据个人的饮食、起居、运动等 生活习惯,制定符合个体需求的 养生计划。
体质辨识 年龄性别 地域环境 生活习惯
根据中医体质分类理论,辨识个 体体质类型,为制定个性化养生 方案提供依据。
考虑地域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如南方湿热、北方干寒等,调 整养生方案。
顺应自然,四季养生法
春季养肝
春季万物复苏,肝气升发,应注 重养肝护肝,如保持心情愉悦、 增加户外活动、饮食清淡等。
中医养生ppt课件

在个人成长
不断学习新知识,提升自 我能力;培养健康的生活 方式,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06 中医养生之起居有序
起居有序的原则与方法
顺应自然
起居有序要求人们的生活作息顺 应自然界的阴阳消长、四时的生
长收藏变化,进行合理安排。
规律作息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早睡早起, 使身体形成稳定的生物钟,有利于 身体健康。
易筋经
一种以锻炼筋骨为主的 健身方法,有助于增强 肌肉力量和改善身体柔 韧性。
运动保健的注意事项
运动前要做好准备活动
充分热身,避免运动损伤。
运动时要掌握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
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有助于提高锻炼效果。
运动后要进行适当的整理活动
帮助身体逐渐恢复到安静状态,减轻疲劳感。
避免在空腹或暖防寒、饮食清淡易消化、 适当进行低强度运动锻炼和保持心情愉悦,以延缓衰老进程。
03 中医养生之饮食调养
饮食调养的原则与方法
原则
平衡营养,五味调和,饮食有节,因 人制宜
五味调和
酸、甜、苦、辣、咸五味要均衡摄入, 避免偏食
平衡营养
合理搭配食物,确保摄入足够的各种 营养素
中医养生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01
调和阴阳平衡
中医养生注重阴阳平衡,通过调整饮食、起居、运动等方 式,使人体阴阳保持平衡状态,有利于身体健康。
02
扶正祛邪
中医养生强调扶正祛邪,通过增强正气、排除邪气的方式, 提高人体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03
调理脏腑功能
中医养生注重调理脏腑功能,通过针灸、按摩、药物等手 段,促进脏腑功能的恢复和协调,从而保持身体健康。
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05 中医养生之心理调适
中医养生常识PPT课件

饮食调养
多吃黑色食物和咸味食物,如黑芝麻、黑豆 、海带等,以补肾益精。
起居调摄
注意保暖措施,适当进行户外运动如慢跑、 打太极等以增强身体抵抗力。
情志调护
保持心情平静愉悦避免恐惧和过度兴奋情绪 以利于肾气固藏。
03
饮食调养在中医养生中作用
食物性味归经及其对健康影响
食物性味
中医将食物分为寒、凉、温、热四性和酸、 苦、甘、辛、咸五味,不同性味的食物对人 体有不同的作用。
治未病思想在中医养生中应用
治未病思想
中医强调“上工治未病”,即在疾病发生之前进行预防和调养,避免疾病的发 生和发展。
在中医养生中应用
中医养生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通过调整饮食、起居、运动、情志等方面 ,达到预防疾病、保健延年的目的。治未病思想在中医养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
现代医学对中医养生认识
02
案例二
某体育明星运用推拿按摩手法 缓解运动疲劳,提高竞技水平 。
03
案例三
某企业家坚持拔罐刮痧等非药 物疗法养生,成功改善亚健康 状态。
04
总结
非药物疗法在中医养生中具有 重要地位,针对不同人群和需 求可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在饮食调养中应用
根据药食同源的理念,在日常饮食中可以适当加入一些具有 药用价值的食物,如山药、枸杞、红枣等,以增强身体的抵 抗力。
不同体质人群饮食宜忌指导
平和体质
饮食宜均衡,多样化, 忌偏食。
阳虚体质
宜食温阳之品,如羊肉 、韭菜等;忌食生冷寒
凉食物。
阴虚体质
宜食滋阴润燥之品,如 鸭肉、百合等;忌食辛
评估身体状况
在制定运动计划前,应对自己的身体状况进 行全面评估,包括年龄、性别、职业、健康
中医养生ppt课件(图文)

中医养生ppt课件(图 文)
目 录
• 中医养生概述 • 中医养生与人体健康 • 中医养生的核心方法 • 中医养生与疾病预防 • 中医养生与现代医学结合 • 中医养生的未来展望
CHAPTER 01
中医养生概述
中医养生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整体观念
中医养生是指通过调整饮食、起居、运动、 情志等方面,以维护和促进人体健康、延缓 衰老的一种保健方法。
中医养生与疾病预防
未病先防的理念
强调预防
个性化养生
在未出现疾病症状之前,通过养生手 段增强身体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根据个人的体质、年龄、性别等因素, 制定个性化的养生方案,实现针对性 预防。
整体观念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注重 身体各部分的协调平衡,通过调节饮 食、起居、运动等方面,达到预防疾 病的目的。
女性养生
注重经期、孕期和产后的中医 调养,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 度劳累。
CHAPTER 03
中医养生的核心方法
饮食养生
饮食有节,起居有序
01
强调饮食要有规律,不追求过饱,遵循“早餐吃好,午餐吃饱,
晚餐吃少”的原则。
食物性味与身体需求相个人体质和季节的食物。
03
文化传播与教育
中医养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通过多种渠道在国际上
传播与推广,提高人们对中医养生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中医养生的挑战与机遇
传承与创新
如何在传承中医养生精髓的同时,结合现代科技进行创新,是中医养生面临的挑战之一。
国际竞争与合作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中医养生将面临来自世界各地的竞争与合作机遇。如何在国际 竞争中保持自身优势,同时积极寻求合作,是中医养生需要思考的问题。
目 录
• 中医养生概述 • 中医养生与人体健康 • 中医养生的核心方法 • 中医养生与疾病预防 • 中医养生与现代医学结合 • 中医养生的未来展望
CHAPTER 01
中医养生概述
中医养生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整体观念
中医养生是指通过调整饮食、起居、运动、 情志等方面,以维护和促进人体健康、延缓 衰老的一种保健方法。
中医养生与疾病预防
未病先防的理念
强调预防
个性化养生
在未出现疾病症状之前,通过养生手 段增强身体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根据个人的体质、年龄、性别等因素, 制定个性化的养生方案,实现针对性 预防。
整体观念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注重 身体各部分的协调平衡,通过调节饮 食、起居、运动等方面,达到预防疾 病的目的。
女性养生
注重经期、孕期和产后的中医 调养,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 度劳累。
CHAPTER 03
中医养生的核心方法
饮食养生
饮食有节,起居有序
01
强调饮食要有规律,不追求过饱,遵循“早餐吃好,午餐吃饱,
晚餐吃少”的原则。
食物性味与身体需求相个人体质和季节的食物。
03
文化传播与教育
中医养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通过多种渠道在国际上
传播与推广,提高人们对中医养生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中医养生的挑战与机遇
传承与创新
如何在传承中医养生精髓的同时,结合现代科技进行创新,是中医养生面临的挑战之一。
国际竞争与合作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中医养生将面临来自世界各地的竞争与合作机遇。如何在国际 竞争中保持自身优势,同时积极寻求合作,是中医养生需要思考的问题。
中医养生课件ppt

运动适度
运动要适度,不过度疲劳,避免身体受伤 。
持之以恒
运动要持之以恒,坚持每天锻炼,以保持 身体健康。
配合呼吸
运动时注意呼吸配合,以增强内脏器官的 功能。
药物养生
01 药食结合
在饮食中适当添加中药材 ,如枸杞、当归等,以增 强身体免疫力。
03 辨证施治
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选择
合适的药物,以达到养生
中医养生案例:生活中的养生实践
总结词
生活中的养生实践是中医养生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强 调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保持身体健康。
详细描述
中医养生实践包括饮食、起居、运动等多个方面。在 饮食方面,中医强调“食疗”,即通过合理搭配食物 来达到滋养身体的目的。例如,冬天可以多吃一些温 热的食物来保暖身体,如羊肉、生姜等;夏天则可以 多吃一些清凉的食物来消暑,如绿豆、苦瓜等。此外 ,中医还强调“药食同源”,认为有些食物可以作为 药物来治疗疾病。例如,红枣可以补血、黄芪可以补 气等。
常见疾病的中医养生方法
感冒
多喝水,多休息,避免过 度劳累。可采用姜汤、葱 白等具有驱寒作用的食物 进行治疗。
失眠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 免睡前过度兴奋。可采用 中药泡脚、按摩等方式促 进睡眠。
糖尿病
控制饮食,避免高糖和高 脂肪食物。可采用中药茶 饮、瑜伽等调理身体的方 法辅助治疗。
05
中医养生的研究与发展
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01 原则
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包括顺应自然、形神共养、 动静结合、审因施养等。
02 方法
中医养生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饮食调理、运动 锻炼、针灸推拿、药物治疗等。
03 推荐
针对不同人群和疾病,中医养生有不同的推荐方 法,如老年人可采用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养生 ,慢性病患者可采用中药药膳调理等。
运动要适度,不过度疲劳,避免身体受伤 。
持之以恒
运动要持之以恒,坚持每天锻炼,以保持 身体健康。
配合呼吸
运动时注意呼吸配合,以增强内脏器官的 功能。
药物养生
01 药食结合
在饮食中适当添加中药材 ,如枸杞、当归等,以增 强身体免疫力。
03 辨证施治
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选择
合适的药物,以达到养生
中医养生案例:生活中的养生实践
总结词
生活中的养生实践是中医养生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强 调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保持身体健康。
详细描述
中医养生实践包括饮食、起居、运动等多个方面。在 饮食方面,中医强调“食疗”,即通过合理搭配食物 来达到滋养身体的目的。例如,冬天可以多吃一些温 热的食物来保暖身体,如羊肉、生姜等;夏天则可以 多吃一些清凉的食物来消暑,如绿豆、苦瓜等。此外 ,中医还强调“药食同源”,认为有些食物可以作为 药物来治疗疾病。例如,红枣可以补血、黄芪可以补 气等。
常见疾病的中医养生方法
感冒
多喝水,多休息,避免过 度劳累。可采用姜汤、葱 白等具有驱寒作用的食物 进行治疗。
失眠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 免睡前过度兴奋。可采用 中药泡脚、按摩等方式促 进睡眠。
糖尿病
控制饮食,避免高糖和高 脂肪食物。可采用中药茶 饮、瑜伽等调理身体的方 法辅助治疗。
05
中医养生的研究与发展
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01 原则
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包括顺应自然、形神共养、 动静结合、审因施养等。
02 方法
中医养生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饮食调理、运动 锻炼、针灸推拿、药物治疗等。
03 推荐
针对不同人群和疾病,中医养生有不同的推荐方 法,如老年人可采用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养生 ,慢性病患者可采用中药药膳调理等。
中医养生保健 PPT课件共27页

1、衰老过程及年龄界限
衰老是一个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演变 的过程。衰老有两种情况:生理性衰老 和病理性衰老。
生理性衰老: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发 生于成熟期以后,全部过程连续发生, 不可逆转,具有原发性、障碍性、进行 性、普遍性。
病理性衰老:伴随着某一病理过程出现, 不具备原发性和普遍性。
养生学主要是讨论生理性衰老。然而 绝对的生理性衰老是不存在的,二者往 往同时出现。
保健原则:气血必须调和通畅,脉道、水 道、谷道疏通,经络通畅—疏通经络。
四、气血充沛,津液布扬
《素问.调经论》说:“人之所有者,血与 气耳。” 《灵枢.本藏》说:“人之血气 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
故气血营养。
五、三因致病,重在七情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怒伤肝,喜
伤心,思伤脾,忧悲伤肺,恐伤肾。” 七情可导致多种疾病。 养生保健原则:调畅情志。
六、顺应四时 四时与精神、气血、起居关系密切。
《灵枢.本神》说:“故智者之养生也,必 须四时而适寒暑。”
养生保健原则:天人合一。 人与自然应协调统一,顺应自然。
七、形神合一
形:指五脏六腑、五官九窍、五体等组织 器官,是人体的物质基础。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生命形成的特点:胚胎形成正常与否与父 母双方密切相关;胚胎的发育与母亲体 质及孕期摄养有关;奠定了人的先天素 质。
衰老是一个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演变 的过程。衰老有两种情况:生理性衰老 和病理性衰老。
生理性衰老: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发 生于成熟期以后,全部过程连续发生, 不可逆转,具有原发性、障碍性、进行 性、普遍性。
病理性衰老:伴随着某一病理过程出现, 不具备原发性和普遍性。
养生学主要是讨论生理性衰老。然而 绝对的生理性衰老是不存在的,二者往 往同时出现。
保健原则:气血必须调和通畅,脉道、水 道、谷道疏通,经络通畅—疏通经络。
四、气血充沛,津液布扬
《素问.调经论》说:“人之所有者,血与 气耳。” 《灵枢.本藏》说:“人之血气 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
故气血营养。
五、三因致病,重在七情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怒伤肝,喜
伤心,思伤脾,忧悲伤肺,恐伤肾。” 七情可导致多种疾病。 养生保健原则:调畅情志。
六、顺应四时 四时与精神、气血、起居关系密切。
《灵枢.本神》说:“故智者之养生也,必 须四时而适寒暑。”
养生保健原则:天人合一。 人与自然应协调统一,顺应自然。
七、形神合一
形:指五脏六腑、五官九窍、五体等组织 器官,是人体的物质基础。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生命形成的特点:胚胎形成正常与否与父 母双方密切相关;胚胎的发育与母亲体 质及孕期摄养有关;奠定了人的先天素 质。
中医养生完整ppt课件

企业员工健康管理中的中医养生策略
01
02
03
04
个性化健康评估
根据员工的年龄、性别、体质 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中医养
生方案。
工作场所调整
改善办公环境,如增加绿植、 播放舒缓音乐等,以缓解工作
压力。
定期健康讲座
邀请中医专家进行健康讲座, 普及中医养生知识,提高员工
健康意识。
企业合作医疗机构
与中医医疗机构合作,为员工 提供针灸、推拿等中医养生服
情志与养生关系
情志概念
指喜、怒、忧、思、悲、 恐、惊七种情绪变化,直 接影响人体健康。
情志致病
过度或持久的情绪刺激可 导致疾病发生或加重,如 怒伤肝、喜伤心等。
情志养生
通过调节情绪、保持心态 平和来维护健康,如琴棋 书画、品茗论诗等陶冶情 操的活动。
03
中医养生方法与实践
饮食养生法
饮食有节,起居有序
1 2
传统运动养生法
介绍如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传统运动方式 ,阐述其对身心健康的益处及实践方法。
现代运动养生法
推荐适合现代人的运动方式,如慢跑、瑜伽、游 泳等,分析其运动特点及对身体的积极影响。
3
运动注意事项与误区
提醒人们在运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如运动 前后的热身与拉伸、避免过度运动等,同时指出 一些常见的运动误区。
解释针灸按摩如何通过刺激穴位、疏通经络等方式来调节 身体机能、缓解病痛。
常见针灸按摩手法与技巧
介绍一些常见的针灸按摩手法,如推拿、拔罐、艾灸等, 并讲解其操作技巧及适用症状。
针灸按摩的注意事项与禁忌
提醒人们在进行针灸按摩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如选择正规 医疗机构、避免在特定情况下进行针灸按摩等,并指出一 些禁忌症。
中医养生ppt课件

促进中医养生与现代医学的融合发展
加强中医养生与现代医学的融合发展,相互借鉴、互相补充,形成综合性的健康管理方 式,为人们提供更加全面、科学的健康服务。
THANKS
感谢观看
推拿可以促进气血流通,缓解肌肉紧张,预防疾病。常用的推拿方法有捏脊、推拿 经络等。
注意针刺穴位的安全性:在进行治疗前需要对穴位进行精准定位,并确保使用无菌 针具,防止感染。同时注意控制针刺的强度和时间,避免出现不适反应。
04
中医养生的日常应用
起居有常
保证充足睡眠
中医养生强调“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起居作息应顺应四时变 化,保持规律的作息,以利于阴阳平衡,保证充足的睡眠。
如何保持五行调和
五行是中医哲学中另一个重要 的概念。它代表着金、木、水 、火、土五种元素。对应到人 体脏腑,五脏对应金、木、水 、火四行,六腑对应火行。
五行调和是指体内五行元素的 平衡状态。中医认为,只有五 行调和,才能保证身体健康。
中医认为,可以通过饮食、起 居、情绪等方式来调节体内的 五行元素,以保持其平衡状态 。此外,还可以通过针灸、推 拿等治疗方法来调理脏腑功能 ,以达到五行调和的目的。
根据个人身体状况,选择 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 散步、慢跑、太极拳、瑜 伽等。
促进气血流通
运动时应注重气血流通, 例如采用倒着走、腹式呼 吸等有助于气血交换的运 动。
增强体质
通过坚持运动,可以增强 身体免疫力和抵抗力,预 防疾病。
精神养生
保持心情愉悦
情绪稳定、乐观向上,有助于调 节身心健康。
避免情志过激
注重饮食卫生
坚持良好的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导致疾 病。
劳逸结合
适量工作与休息
01
工作与休息时间应合理安排,避免过度劳累。
加强中医养生与现代医学的融合发展,相互借鉴、互相补充,形成综合性的健康管理方 式,为人们提供更加全面、科学的健康服务。
THANKS
感谢观看
推拿可以促进气血流通,缓解肌肉紧张,预防疾病。常用的推拿方法有捏脊、推拿 经络等。
注意针刺穴位的安全性:在进行治疗前需要对穴位进行精准定位,并确保使用无菌 针具,防止感染。同时注意控制针刺的强度和时间,避免出现不适反应。
04
中医养生的日常应用
起居有常
保证充足睡眠
中医养生强调“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起居作息应顺应四时变 化,保持规律的作息,以利于阴阳平衡,保证充足的睡眠。
如何保持五行调和
五行是中医哲学中另一个重要 的概念。它代表着金、木、水 、火、土五种元素。对应到人 体脏腑,五脏对应金、木、水 、火四行,六腑对应火行。
五行调和是指体内五行元素的 平衡状态。中医认为,只有五 行调和,才能保证身体健康。
中医认为,可以通过饮食、起 居、情绪等方式来调节体内的 五行元素,以保持其平衡状态 。此外,还可以通过针灸、推 拿等治疗方法来调理脏腑功能 ,以达到五行调和的目的。
根据个人身体状况,选择 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 散步、慢跑、太极拳、瑜 伽等。
促进气血流通
运动时应注重气血流通, 例如采用倒着走、腹式呼 吸等有助于气血交换的运 动。
增强体质
通过坚持运动,可以增强 身体免疫力和抵抗力,预 防疾病。
精神养生
保持心情愉悦
情绪稳定、乐观向上,有助于调 节身心健康。
避免情志过激
注重饮食卫生
坚持良好的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导致疾 病。
劳逸结合
适量工作与休息
01
工作与休息时间应合理安排,避免过度劳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吃可以延年寿,返老还童立功劳
• 当归羊肉汤:
当归20g,羊肉500g,生姜 20g,植物油、精盐、黄酒、 柑橘皮适量。
用于血虚里寒之腹痛等。
阴虚火盛者不宜。
• 滋阴明目妙茶:
麦冬15g,杭白菊9g,枸 杞子12g,煎茶代水饮 适用于经常熬夜、畅游网 络、用功读书者 • 杞菊地黄丸
• 银耳保阴粥
祝 大
谢
家
谢
健
康
• 现代医学对肥胖的认识: 神经、内分泌及物质代谢紊乱是肥胖的内 因,过食、少动是外因。
针灸减肥
• 常用穴位:
脐周8穴(水分、阴交、外陵、天枢、滑肉 门)、曲池、合谷、足三里、三阴交、阳 陵泉、丰隆
• 特点:
疗效持久、不易反弹、不影响正常饮食、 提高人体整体功能
针灸减肥
注意事项 一. 适用于20 ~40岁。 二. 疗程:隔日1次,前3次每天1次,一 般10~12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1周,总 疗程1~2月。 三. 针刺2小时后方可淋浴。 四. 积极配合,加强运动,注意饮食(肯 德基之类不吃,其余基本不影响)。
外界:烟酒不离 手机、电脑的辐射 化妆品的化学伤害 ……
人只有这一辈子
保 持
HOW
益 寿
健
延
康
年
中医养生
• 定义: 中医养生学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探索 和研究中国传统的颐养身心、增进健康、
减少疾病、延年益寿的理论和方法,并用
这种理论和方法指导人们保健活动的实用
科学。
理论基础
一.天人相应 二.形神合一 三.动静互涵 四.正气为本 五.辨证施养
• 寒性食物:如鸭肉、蜂蜜、绿豆、 西 瓜、苦瓜、梨等
降血压、降血脂的食物
限盐!限油腻!控制体重!
药粥与药膳
• 薏仁神仙粥:
薏苡仁100g,生黄芪12g(布包),枸杞子12g, 百合12g。
冬天加大枣,夏日增绿豆,同入锅,熬至 烂熟,每日下午、或晚间半小碗。 补气、养阴,可使中气足、精神好、脸色 红润。薏苡胜过灵芝草,药用营养价值高
劲”,顺其自然,功到自然成
部位养生
体的一部分。
• 因此,局部、整体,密不可分。 • 包括:颜面、五官、头发、肢体。
• 痤疮
✓病因:
肺、胃郁热,上蒸于面
✓内服中药:
蒲公英15g,野菊花9g,生地15g,生赤芍9g, 苦参9g,丹皮12g,连翘9g,刺蒺藜9g,生 石膏30g,韦根30g,茅根30g,炒谷芽15g, 生甘草3g
天人相应
天人相应
• 释义:
✓天是一个大天地,人是一个小天地,换句话 说,人与自然相通相应
✓四时气候、昼夜晨昏、地理环境等对人体都 有影响
体现在疾病有明显的四季分布规律,如夏季易中暑、秋冬易感冒等
天人相应
• 要求:
✓遵循自然界正常的变化规律,如“春夏 养阳,秋冬养阴”
✓慎防异常自然变化的影响,如预防 SARS、甲流等
➢保护脾肾 脾为后天本,肾为先天本
• 简便易行的固护正气的方法
灸足三里
胜每 吃天 一灸 只灸 老足 母三 鸡里
10~15min/次,3 ~5次/周,1个月为1疗程
辨证施养
• 三因治宜
✓因时 ✓因人 ✓因地
• “个体化”方案
养生保健的常用方法
• 精神养生 • 饮食养生 • 运动养生 • 部位养生 • 药物养生 • 四季养生
✓静,即静养,心神宜静
《内经·上古天真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 病安从来”
动静互涵
模仿虎、鹿、熊、猿、鹤
陈正雷大师
动静互涵
• 要求:
✓规律,40 ~60min/天, 3~5次/周
✓持之以恒
正气为本
• 中医学特别重视——正气
➢正气盛,则康健 ➢正气虚,则疾患
• 固护正气贯穿中医学治病、 防病始终
精神养生
• 清心静神
✓少思寡欲 ✓抑目静耳,养心敛思
• 怡养情志
✓参加情趣高雅、动静结合的娱 乐活动,如种花养鸟、奕棋垂 钓、旅游等
饮食养生
• 谨和五味 ➢食宜清淡
粗茶淡饭,全麦食品:益于消化、吸收和 排泄
➢食戒偏嗜
合理搭配,切忌偏嗜
• 热性食物:如羊肉、狗肉、大闸蟹、 生蒜、辣椒、龙眼、大枣等
足浴
• 作用:
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消除疲劳,对心、 肾及睡眠都有好处
• 注意事项:
➢ 水不宜太热 ➢ 手法轻重适宜 ➢ 不宜太频繁
减肥
• 几个注意点
✓不是越瘦越好 ✓人是不一样的,人的胖瘦由先天决定,即
基因 ✓任何药物、手术都有一定的副作用,最好
的减肥方法就是运动,推荐游泳
针灸减肥
• 中医对肥胖的认识: 肥胖是在内、外因素作用下,脏腑功能失 调,导致水湿、痰浊、膏脂等雍盛于体内, 其病位主要在脾和肾。
银耳(白木耳)30g,百合12g, 粳米250g,冰糖适量
同入锅,熬至烂熟 适用于阴虚火旺者,尤其适用于乙 肝携带者但肝功能正常的保肝用品
运动养生
• 特点:强调意念、呼吸和躯体运动相互配合
的保健活动
• 包括:太极拳、气功、易筋经等 • 注意事项:
➢ 一定要有好老师手把手带 ➢ 刚开始练功时,不要刻意追求“气感”、“内
形神合一
• 释义:
✓形,即人之形体,包括构成人体的脏腑、 经络、精、气、血、津液等
✓神,即人之心理活动,包括意识、思维、 神情等
形神合一
• 要求:
✓守神全形,心理→形体 ✓保形全神,形体→心理
心理健康 →← 形体健康
现代医学模式: 生物——心理——社会
动静互涵
• 释义:
✓动,即运动,促进新陈代谢→ 增强体 质
中医养生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畜牧站 宋艳梅
人应该能活几岁?
120岁
➢为什么生活条件改善,人们还是不长寿? ➢为什么得癌症的人越来越多? ➢为什么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人越来
越多?
看看这些糟糕的生活习惯!
吃:吃饭不专心、吃的太饱、 饮食结构不平衡
睡:饭后睡觉、熬夜
拉:大便时看书、打电话
精神:过度紧张、劳累 长期生闷气 炒股玩心跳
• 当归羊肉汤:
当归20g,羊肉500g,生姜 20g,植物油、精盐、黄酒、 柑橘皮适量。
用于血虚里寒之腹痛等。
阴虚火盛者不宜。
• 滋阴明目妙茶:
麦冬15g,杭白菊9g,枸 杞子12g,煎茶代水饮 适用于经常熬夜、畅游网 络、用功读书者 • 杞菊地黄丸
• 银耳保阴粥
祝 大
谢
家
谢
健
康
• 现代医学对肥胖的认识: 神经、内分泌及物质代谢紊乱是肥胖的内 因,过食、少动是外因。
针灸减肥
• 常用穴位:
脐周8穴(水分、阴交、外陵、天枢、滑肉 门)、曲池、合谷、足三里、三阴交、阳 陵泉、丰隆
• 特点:
疗效持久、不易反弹、不影响正常饮食、 提高人体整体功能
针灸减肥
注意事项 一. 适用于20 ~40岁。 二. 疗程:隔日1次,前3次每天1次,一 般10~12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1周,总 疗程1~2月。 三. 针刺2小时后方可淋浴。 四. 积极配合,加强运动,注意饮食(肯 德基之类不吃,其余基本不影响)。
外界:烟酒不离 手机、电脑的辐射 化妆品的化学伤害 ……
人只有这一辈子
保 持
HOW
益 寿
健
延
康
年
中医养生
• 定义: 中医养生学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探索 和研究中国传统的颐养身心、增进健康、
减少疾病、延年益寿的理论和方法,并用
这种理论和方法指导人们保健活动的实用
科学。
理论基础
一.天人相应 二.形神合一 三.动静互涵 四.正气为本 五.辨证施养
• 寒性食物:如鸭肉、蜂蜜、绿豆、 西 瓜、苦瓜、梨等
降血压、降血脂的食物
限盐!限油腻!控制体重!
药粥与药膳
• 薏仁神仙粥:
薏苡仁100g,生黄芪12g(布包),枸杞子12g, 百合12g。
冬天加大枣,夏日增绿豆,同入锅,熬至 烂熟,每日下午、或晚间半小碗。 补气、养阴,可使中气足、精神好、脸色 红润。薏苡胜过灵芝草,药用营养价值高
劲”,顺其自然,功到自然成
部位养生
体的一部分。
• 因此,局部、整体,密不可分。 • 包括:颜面、五官、头发、肢体。
• 痤疮
✓病因:
肺、胃郁热,上蒸于面
✓内服中药:
蒲公英15g,野菊花9g,生地15g,生赤芍9g, 苦参9g,丹皮12g,连翘9g,刺蒺藜9g,生 石膏30g,韦根30g,茅根30g,炒谷芽15g, 生甘草3g
天人相应
天人相应
• 释义:
✓天是一个大天地,人是一个小天地,换句话 说,人与自然相通相应
✓四时气候、昼夜晨昏、地理环境等对人体都 有影响
体现在疾病有明显的四季分布规律,如夏季易中暑、秋冬易感冒等
天人相应
• 要求:
✓遵循自然界正常的变化规律,如“春夏 养阳,秋冬养阴”
✓慎防异常自然变化的影响,如预防 SARS、甲流等
➢保护脾肾 脾为后天本,肾为先天本
• 简便易行的固护正气的方法
灸足三里
胜每 吃天 一灸 只灸 老足 母三 鸡里
10~15min/次,3 ~5次/周,1个月为1疗程
辨证施养
• 三因治宜
✓因时 ✓因人 ✓因地
• “个体化”方案
养生保健的常用方法
• 精神养生 • 饮食养生 • 运动养生 • 部位养生 • 药物养生 • 四季养生
✓静,即静养,心神宜静
《内经·上古天真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 病安从来”
动静互涵
模仿虎、鹿、熊、猿、鹤
陈正雷大师
动静互涵
• 要求:
✓规律,40 ~60min/天, 3~5次/周
✓持之以恒
正气为本
• 中医学特别重视——正气
➢正气盛,则康健 ➢正气虚,则疾患
• 固护正气贯穿中医学治病、 防病始终
精神养生
• 清心静神
✓少思寡欲 ✓抑目静耳,养心敛思
• 怡养情志
✓参加情趣高雅、动静结合的娱 乐活动,如种花养鸟、奕棋垂 钓、旅游等
饮食养生
• 谨和五味 ➢食宜清淡
粗茶淡饭,全麦食品:益于消化、吸收和 排泄
➢食戒偏嗜
合理搭配,切忌偏嗜
• 热性食物:如羊肉、狗肉、大闸蟹、 生蒜、辣椒、龙眼、大枣等
足浴
• 作用:
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消除疲劳,对心、 肾及睡眠都有好处
• 注意事项:
➢ 水不宜太热 ➢ 手法轻重适宜 ➢ 不宜太频繁
减肥
• 几个注意点
✓不是越瘦越好 ✓人是不一样的,人的胖瘦由先天决定,即
基因 ✓任何药物、手术都有一定的副作用,最好
的减肥方法就是运动,推荐游泳
针灸减肥
• 中医对肥胖的认识: 肥胖是在内、外因素作用下,脏腑功能失 调,导致水湿、痰浊、膏脂等雍盛于体内, 其病位主要在脾和肾。
银耳(白木耳)30g,百合12g, 粳米250g,冰糖适量
同入锅,熬至烂熟 适用于阴虚火旺者,尤其适用于乙 肝携带者但肝功能正常的保肝用品
运动养生
• 特点:强调意念、呼吸和躯体运动相互配合
的保健活动
• 包括:太极拳、气功、易筋经等 • 注意事项:
➢ 一定要有好老师手把手带 ➢ 刚开始练功时,不要刻意追求“气感”、“内
形神合一
• 释义:
✓形,即人之形体,包括构成人体的脏腑、 经络、精、气、血、津液等
✓神,即人之心理活动,包括意识、思维、 神情等
形神合一
• 要求:
✓守神全形,心理→形体 ✓保形全神,形体→心理
心理健康 →← 形体健康
现代医学模式: 生物——心理——社会
动静互涵
• 释义:
✓动,即运动,促进新陈代谢→ 增强体 质
中医养生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畜牧站 宋艳梅
人应该能活几岁?
120岁
➢为什么生活条件改善,人们还是不长寿? ➢为什么得癌症的人越来越多? ➢为什么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人越来
越多?
看看这些糟糕的生活习惯!
吃:吃饭不专心、吃的太饱、 饮食结构不平衡
睡:饭后睡觉、熬夜
拉:大便时看书、打电话
精神:过度紧张、劳累 长期生闷气 炒股玩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