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高频通气管理
高频通气在新生儿中的应用

高频震荡通气
HFOV较CV更有优势: • HFOV的潮气量极小,可以允许高EELVs去获得
更佳的肺复张,而避免过高的EILVs损害
• HFOV有高呼吸频率,允许更小的潮气量达到接 近正常的CO2清除率
CMV&HFOV比较
临床应用的指征
HFOV 的适应证: • NRDS、PPHN、CDH、MAS、重症肺炎 • 新生儿气漏:间质性肺气肿、气胸、纵隔气肿、支
目的 • HFOV与其他HFV比较有更好疗效 • 采用HFOV前应用CMV的时间将影响HFOV对肺
预后 • 体重越低BPD的发生率越高,使用HFOV可能有
降低BPD的发生
Intensive Care Med (2007) 33:680–688
1.采用HFOV前应用CMV的时间 不影响HFOV对肺预后 2.使用HFOV在超低或极低儿未能 证明有降低BPD的发生 3.推测出现该结果原因:肺保护
结论: • 存活胎龄在HFOV组更低(27.4±2/28.4±2周) • ≤1000g超低儿在HFOV组存活率更高(64.6%&
44.6%) • 肺间质气肿发生率在HFOV组有下降趋势
IMAJ 2010; 12: 144–149
HFOV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2010年发表的IPD荟萃分析(individual patient data meta analysis, 原始病例数据荟萃分析)
N Engl J Med, Vol. 347, No. 9 August 29, 2002
随机对照研究HFOV&CMV应 用其BPD和死亡率分析 胎龄≤29周早产儿 90%产前激素 96%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出生1h内呼吸机支持
结论:1.死亡率及BPD发生率无差异 2.气漏综合症和IVH/PVL无差异
新生儿有创呼吸支持之高频通气PPT课件

时间常数T(tau)=气道阻力R*肺顺应性C
呼吸时间常数是近端呼吸道压力和肺泡压力达 到平衡需要的时间
肺部的每一个单元的顺应性和阻力都存在差异 肺部的顺应性和阻力的不同决定了肺单元气体
充盈及排空的速度
ΔV=ΔP*C
流速= ΔP/R
10
时间常数
一个时间常数,呼出/吸入63%的气体所 需要的时间
ps?吸入一氧化氮、西地那 非
31
高频振荡通气的参数调节
通气:振荡压力幅度
振荡频率
吸气时间百分比
氧合:吸入氧浓度
平均压
32
平均气道压
MAP的初始设置较常频机械通气时高23cmH2O
一般MAP最大值30cmH2O,增加MAP要 谨慎,避免肺部过度通气
胸片提示膈面位置位于T8-9后肋 少数胎儿水肿、肺发育不良患儿可能需要
18
旋转呼气阀 Babylog8000/VN500
19
正反双向喷射器 SLE5000
20
高频振荡通气
作用机制: 频率5-25Hz 吸气和呼气均为主动过程 潮气量相当于死腔量 优点:气道插管和气管分叉处的压力可以
较高,在肺泡水平的压力则显著降低
21
22
气体交换机制
对流 Taylor传播 摆动式反复充气理论 不对称的流速剖面 心源性震动 分子弥散
先天性膈疝
AC/SIMV+VG HFOV
HFOV
SIMV+PS
肺间质气肿/复 HFJV 发气胸
PPHN
SIMV+PSV
SIMV+PS HFV
ps
允许高碳酸血症,经皮氧饱 和度87-95% 允许高碳酸血症
一氧化氮吸入
新生儿高频振荡通气讲义ppt课件

新生儿高频振荡通气—肺泡复张方法
• 持续肺充气: 速 的先升 压将高 力M到 ,AP3间调0c隔至m2H比0m2COiMn持或V续更高充长1气~时21c5间m秒H重后2O复回,1到次然持直后续到将肺氧M充饱AP气和快前度 改善。
(停止振荡仅在持续侧枝气流下,调节MAP纽,使 MAP迅速上升至原MAP的1.5~2倍,停留15~20秒)
新生儿高频振荡通气
新生儿高频振荡通气讲义
新生儿高频振荡通气
一、高频振荡通气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二、高频振荡通气影响氧合/通气参数及调节 三、常用高频振荡通气呼吸机的特点及性能 四、高频振荡通气的临床应用 五、高频振荡通气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评价 六、高频振荡通气的气道管理
新生儿高频振荡通气讲义
新生儿高频振荡通气
新生儿高频振荡通气讲义
新生儿高频振荡通气—气体交换理论
新生儿高频振荡通气讲义
新生儿高频振荡通气—气体交换理论
一般来说, • 大气道:湍流,团块对流和泰勒弥散为主 • 小气道:层流,非对称流速剖面引起的对流扩散 • 肺 泡:心源性震动及分子弥散为主。
新生儿高频振荡通气讲义
HFOV减少机械通气肺损伤的机制
新生儿高频振荡通气讲义
新生儿高频振荡通气—高肺容量策略
• 使MAP比CMV时略高,在肺泡关闭压之上,促进萎陷 的肺泡重新张开,即肺泡复张,并保持理想肺容量, 改善通气,减少肺损伤。
要避免过度肺膨胀
新生儿高频振荡通气讲义
新生儿高频振荡通气—肺泡复张方法
• 持续肺充气 • 逐步提高振荡的MAP
新生儿高频振荡通气讲义
高频通气(high frequency ventilation, HFV) • 小于或等于解剖死腔的潮气量 • 高的通气频率(频率>150次/min或2.5Hz) • 较低的气道压力
新生儿高频振荡通气PPT

03
新生儿高频振荡通气与 其他通气方式的比较
与常规机械通气的比较
常规机械通气
通过设置固定的呼吸频率和潮气量,提供恒定的通气支持。
新生儿高频振荡通气
采用高频、小潮气量、高振幅的通气方式,模拟正常呼吸生 理,提供更接近生理状态的通气支持。
与其他高级通气方式的比较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通过持续的气道压力支持,维持气道通畅,适用于轻中度呼吸衰竭。
具体操作流程
• 设备准备:准备高频振荡呼吸机、合适的管道和面罩、氧 气等必要的医疗设备。
具体操作流程
操作步骤 1. 将新生儿放置在保温箱中,确保环境温度适宜。
2. 连接呼吸机管道和面罩,确保密封良好。
具体操作流程
3. 调整呼吸机参数, 包括频率、振幅和氧 流量等。
5. 根据需要调整参数 ,确保通气效果最佳 。
优缺点分析
缺点
需要专业操作:新生儿高频振荡通气需要专业医护人员进行操作,对设备和技术要求较高。
可能影响血压和心脏功能:由于采用高频、小潮气量、高振幅的通气方式,可能会对新生儿 血压和心脏功能产生一定影响。
04
新生儿高频振荡通气在 临床上的应用
应用场景与案例
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高频振荡通气可用于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通过提高通气频率和降低潮气量,改善肺泡通气,缓解呼 吸窘迫症状。
原理简述
新生儿高频振荡通气是一种新型的呼 吸支持技术,通过高频振荡产生气流 ,为新生儿提供持续、稳定的氧气供 应。
作用机制
优势特点
相比传统机械通气,高频振荡通气能 够减少呼吸机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 高新生儿的生存率。
通过高频振荡产生的气流能够迅速改 变肺内气体分布,提高气体交换效率 ,改善氧合状态。
高频通气技术实施方案

高频通气技术实施方案一、技术背景。
高频通气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呼吸支持技术,它通过快速的气道通气和较短的吸气时间来改善气体交换,减少肺泡过度膨胀和塌陷,从而改善氧合和二氧化碳排出。
在临床上,高频通气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急性呼吸衰竭、ARDS、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疾病的治疗中。
二、实施方案。
1. 适应症筛查。
在实施高频通气技术前,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严格的适应症筛查。
常见的适应症包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顽固性低氧血症、呼吸频率高于60次/分钟、呼吸肌疲劳等。
对于符合适应症的患者,可以考虑实施高频通气技术。
2. 设备准备。
在实施高频通气技术时,需要准备相应的设备。
包括高频通气机、氧气供应系统、呼吸气道管理工具等。
在准备设备时,需要确保设备完好,操作正常,以确保技术实施的顺利进行。
3. 患者准备。
在实施高频通气技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充分的准备。
包括监测患者的呼吸、循环、意识等生命体征,评估患者的病情和病情变化,以及进行必要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
同时,需要告知患者及家属高频通气技术的操作流程、可能的不适反应及处理方法,以获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配合。
4. 操作流程。
在实施高频通气技术时,需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
包括设置合适的通气参数,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机器的工作状态,及时调整通气参数以保证通气效果。
同时,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
5. 注意事项。
在实施高频通气技术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①避免气道压力过高,以免损伤肺组织;②避免气道压力过低,以免影响通气效果;③避免过度通气,以免导致呼吸性碱中毒;④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通气参数。
三、总结。
高频通气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呼吸支持技术,它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在实施高频通气技术时,需要严格遵循适应症筛查、设备准备、患者准备、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技术实施的安全和有效。
希望本文提供的高频通气技术实施方案能够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提高技术实施的质量和水平。
新生儿高频通气

新生儿高频通气新生儿高频通气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危重患儿的抢救和治疗过程中。
下面将介绍新生儿高频通气的原理、适应症、不良反应及优缺点,并针对该疗法的未来发展做一些展望。
一、原理新生儿高频通气是一种通过增加气道气流速度和频率来实现肺泡稳定和通气的治疗手段。
其原理是利用高频振荡器产生的快速气流,在低波动性的气流中让气道肌肉保持松弛状态,以减少气道闭合。
同时,高频通气能为呼吸肌提供足够的气道开放压,提高肺泡的稳定性和通气效果。
二、适应症新生儿高频通气通常被用于以下情况: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性肺炎、先天性肺畸形、新生儿窒息及创伤等。
对于这些危重患儿,高频通气是维持氧供应和呼吸功能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改善气体交换和肺功能。
三、不良反应虽然新生儿高频通气在治疗上有显著优势,但它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
首先,由于高频通气需要引入气道插管和使用特殊设备,患儿可能面临创伤性和感染性的风险。
其次,过度通气可能导致脑氧合不足,增加脑出血和神经损伤的风险。
此外,高频通气还可能引起肺气肿、气胸等肺损伤并增加患儿的并发症风险。
因此,在使用新生儿高频通气时,应根据患儿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并及时监测并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四、优缺点新生儿高频通气相对于传统机械通气具有一定的优势。
首先,由于高频通气可以提供快速且稳定的气流,使肺泡保持通气状态,能够减少气道闭合和肺不张的风险,从而改善气体交换。
其次,高频通气可对呼吸肌肉产生较小的压力,缓解肺泡过度膨胀带来的压力损伤。
另外,高频通气还有助于增加氧合和降低二氧化碳潴留,提高血液的氧输送能力。
然而,新生儿高频通气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由于高频通气需要特殊设备,且操作要求高,临床应用的普及性有限。
其次,高频通气可能引发一些不良反应和并发症,需要严密监测和及时处理。
此外,高频通气对气道肌肉松弛剂的敏感性较高,在使用药物时需格外慎重。
五、未来发展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生儿高频通气也在不断演化与改进。
新生儿高频振荡通气

HFOV的参数设定及调节
-振荡频率( RR)
一般设定在8-12Hz之间,初设与体重密切相关,一旦设 定基本上不需要改变,若需调整 , 以1-2 Hz 幅度进 行增减
体重 3kg↑ 2.5-3kg 1.5 -2.5kg RR 8-9Hz 9-10Hz 10-11Hz
1.5kg↓
12Hz
HFOV 和CMV不同,降低频率可使潮气量增加,振幅传导 增强,从而降低PaCO2,但通常情况下HFOV 不根据PaCO2 调整频率
病例分享
患儿,男,入院时年龄:28小时 入院时间:2010.8.6 主诉:发绀27小时 现病史:G2P1,足月儿,选择性剖宫产,生后无窒息,生 后1小时无诱因出现周身皮肤发绀,伴呼吸急促 于当地医院予以吸氧、抗感染、多巴胺改善循环 等治疗病情逐渐加重,气管插管 、人工正压通 气下转入我科。 查体:T36℃,P120次/分,BP40/32mmHg,纯氧正压通气 下SPO2:70-80%。状态反应极差,周身皮肤紫绀, 前囟平,左侧胸腔略饱满,双肺呼吸音粗糙,左侧 呼吸音减弱,未闻及干湿啰音,心音低钝,律齐, 未闻及心脏杂音,腹平软,四肢末梢凉,肌张力 减弱,原始反射未引出,CRT:>3秒。
加偏置气流1-2L/min( 按先后顺序每次调整 12个参数)
HFOV的参数设定及调节
参数调节 若需降低PaCO2,可增振幅5-10cmH2O;增偏置气 流1-2L/min;降低MAP2-3cmH2O;或降低吸气时 间百分比5%-10% 。 治疗持续高碳酸血症时可将振幅调至最高、频
率至最低
trachea alveoli
P
T
HFOV与CMV的区别
HFOV 2-25Hz 0.1-5ml/kg
f?¨¢ Vt 0.1-5cmH2O
周晓光-新生儿常见疾病高频通气策略

高频振荡通气的参数调节
PaCO2 方法: • 降低 降低PaCO2 PaCO2方法: 5-10cmH2O ; • 增加振幅 增加振幅5 -10cmH2O; MAP 2-3cmH2O ; • 降低 降低MAP 2-3cmH2O; -10% • 降低吸气时间百分比 5% 5%-10%
新生儿常见疾病的 高频通气策略
高频振荡通气的常用参数
Bias Flow ): • 偏置气流( 偏置气流(Bias Flow): 10 -15L/min ,足月儿 10 -20L/min 。 早产儿10 10-15L/min -15L/min, 足月儿10 10-20L/min -20L/min。 • 早产儿 潴留时可每隔 15min 增加流量 5L/min ( • 有CO2 CO2潴留时可每隔 潴留时可每隔15min 15min增加流量 增加流量5L/min 5L/min( 一定范围内)
高频振荡通气的常用参数
Bias Flow ): • 偏置气流( 偏置气流(Bias Flow): 是呼吸机的辅助送气 • Bias Flow/Continuous Flow Flow是呼吸机的辅助送气 功能,指气路中持续存在一定量的气流,患者吸气 时,气道压力下降,持续气流即进入呼吸道,可减 少呼吸功。 CO2 。 • 提供氧气,带走 提供氧气,带走CO2 CO2。 • 偏置气流的流量必须大于振荡所引起的流量。
RDS ) • 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 RDS) MAS) • 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 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 • 新生儿肺出血 • 新生儿肺气漏综合征
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
� 病因与病理生理改变: 缺乏,引起肺泡广泛萎陷,出现肺不张,发生 • 因PS PS缺乏,引起肺泡广泛萎陷,出现肺不张,发生 酸中毒、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 • 肺顺应性降低,气道阻力不增加或略降低; • 早期低氧血症原因除换气不足外,与肺动脉高压有 一定关系; PaCO2增高,与肺水肿形成有 • 极期出现肺部罗音和 极期出现肺部罗音和PaCO 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通气模式
控制通气
压力控制通气:Pressure 容量控制通气:Volume
Control
Control
压力限定容量控制通气: Pressure Reg. Volume Control
常用通气模式
支持通气
压力支持通气:Pressure Support (PSV) 容量支持通气:Volume Support (VSV)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 压力控制+压力支持 Press Control+ Pressure Support 容量控制+压力支持 Vol. Control+Pressure Support
振荡频率 PCO2 振幅 容量
新生儿适用的频率范围:5-15 Hz
二氧化碳弥散系数 DCO2
DCO2 = VT2 X f DCO2的意义
参数设定的合理性
低容量策略
• 主要用于婴儿限制性疾病
如 ;气漏综合症、间质性肺气肿、多发性气胸、肺发育
不良
• 原则上采用低容量,高FiO2策略
• 也用于阻塞性疾病:如胎粪吸入,PPHN等 • Pmean(PEEP)与常频的Pmean相当,或略低(2mbar)
化范围大,所以肺泡间压力差很小,减少剪切伤
高频通气
• HFOV的MV=Vt*Vt*f,(平方关系)
• 不同于常频是MV=Vt*f.(一次方关系)
• 所以,小小的Vt仍有很高的MV去排除CO2.
• HFOV频率的增加,会引起潮气量的减少,就引起CO2排
出的减少,是反比的关系
• 这又不同于常频的MV与f是简单的正比关系 • HFOV一般把频率就固定于10-15Hz,以胸壁运动和PCO2
的PEEP高2-6cmH.2O(高容量策略)
• 如能在FiO2降低到≤ 0.65,SPO2>90%,,而
且PO2, PCO2 都能正常,说明以达到肺容量已 复活
• 可以逐步降低PEEP了
抢救性HFOV的实施
• 开始设置,FiO2=100
• Pmean比常频高2-6cmH2O • f=10-15Hz • 振幅以胸壁适当的动度为宜
新生儿高频通气管理 (FHOV)
新生儿机械通气管理
• 近二十年来随着NICU技术发展,新生儿机
械通气的应用在临床上日渐广泛,危重新 生儿抢救成功率得到长足的提高。但由于 对呼吸机应用的认识不足,临床上也存在 很大的危险(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PLV 、 IVH 、 BPD、ROP等)。辅助通气的指征 及呼吸机模式的选择仍然存在很大的分歧 与争论。
氧合
• 调节的依据是隔膜的振荡情况
影响 HFOV 功能的主要参数
平均气道压 (MAP) 振幅 (Amplitude) 频率 (Frequency)
平均气道压(MAP)
a. MAP 的形成:CPAP/PEEP、 PIP、RR b. 确定方法:CPAP= 设定的 CPAP/PEEP HFOV:约同CMV的MAP ( >12mbar )
通气过度
MAP
频率、中止 HFOV
呼吸管理技术
吸痰评估:尽量少吸痰,q 24 h(根据临床)
呼吸音:呼吸音减弱、罗音
ABG:PaCO2
>50mmHg
呼吸机流量曲线图形异常
呼吸管理技术
呼吸管理技术吸痰操作
压力:
60~80cmH2O时间5~10sec
深度:
温湿化:
插入气管导管出现咳嗽退1cm
HFOV撤机前准备
• 氨茶碱:??? • 地塞米松:???
撤机后的处理
1:1000 肾上性素:0.25ml + NS2~3ml 雾化吸入 q 2 h * 3 dose 提高 FiO2 5%
Nasal CPAP or Nasal SIMV
胸部护理、X - ray
用好HFOV的关键
• 符合适应症的就早用
插入深度(cm) 6~7 7~8 8~9 9~10 ——————————————————————————————————
插入深度= 6cm+体重(kg) 、导管末端相当于T3水平
高频振荡通气(HFOV)
High Frequency Oscillation Ventilation
高频振荡通气 的基本知识与操作 (HFOV)
• 所谓HFOV会引出颅内出血是在低肺容量下才出
现的,只要采用适当的肺复张策略,即应用高肺 容量策略,是可避免的
• HFO不像常频用压力把气体压入肺泡,而是通过
偏流,把40L/min湿化气体送入肺泡的
HFOV应用临床应用
• RDS、气压伤、PPHN • 气漏、膈疝 • 外科手术后发生的肺炎
HFOV的早期策略
低氧血症
MAP至25 mbar、增加Sign的频度与深度
高氧血症
FiO2、 MAP
不同情况下的参数调整
高碳酸血症
DCO2
振幅(Ampli)、 频率(Hz)、 MAP (>10mbar)
低碳酸血症
DCO2
振幅(Ampli)、 频率(Hz)、 MAP (< 8 mbar)
c. 功能:控制氧合
PEEP MAP 氧合
振幅 (Amplitude)
振幅的形成:可调的一定压
力
压力差 = 瞬间PIP—瞬间 PEEP
功能:提供振荡容量
除CO2
清
设定:60~100%
振幅、流量与平均气道压的关系
振荡频率 (f)
频率单位 Hertz (Hz=1/s,赫兹)
机体与呼吸道、肺的共振 频率对振幅与振荡容量的影响
HFOV的撤离
FiO2 : 0.3-0.5 转向常频 RR >15次/分 过渡到:SIMV、或SIPPV 直接从高频撤机 撤机 MAP : 8-9 mbar、f:5~6Hz、A:40%
MAP : 2~4 mbar、f:3~5Hz、A:<20%
CPAP 撤机持续时间:各疾病不一
• 肺泡带是“迪斯科“肺的摆动效应
• 在吸气和呼气间不同的气体流动分子弥散效应
• 层流效应
• 侧支通气. 不同于常频的对流机制
HFOV 通气的可能原理
气体沿气道纵向运送与弥散功能的增
强
管壁拍击和尖状气流的形成
HFOV 通气的可能原理
气道内气体纵向运送 > 气体分子扩
散
HFOV的血液动力学效应
量的丧失引起肺不张
• 一旦顺应性改好,应降低Pmean(PEEP) 以减低对偱环
的影响
高频通气
• 机械死腔对高频能量消耗影响很大
• 高频送气管道要粗、要直,并尽量做到无冷凝积
水 (水温要比常温加高点,近端气道温度应提高 到37-40度左右) 。加温湿化器内要加满水,以 减少湿化器的确死腔
高频通气
病人
(MAP>20cmH2O 或 PEEP>15H2O)
• 明确诊断的RDS病人应早期应用HFO
• ARDS病人OI >15
(OI=MAP×FiO2×100/PaO2)
(两次血气间隔30min)
HFOV操作
操作很简单,只有4个参数
• 气道平均压:Pmean(PEEP)
• 主管氧合PO2的好坏
• 通常为10-12mbar,提高Pmean(PEEP)可改善
0.45% ~ 0.9% NS 0.5ml/dose
操作前应提高呼吸机参数:
FiO2 5%~15%; Rate 20~30bpm
忌用复苏囊
带机病人病情突变处理
患儿突然发绀、SaO2下降、心率增快
考虑
气管插管脱出or脱入右侧支气管
气管插管堵塞
张力性气胸
病情恶化:肺出血
呼吸机故障:管道脱落
混合通气
ventilators: SLE 2000 HFO, Sensor Medics 3100A Drager Babylog 8000, Stephanie and Infant Star
气管导管的选择及插入导管的深度
—————————————————————————————————— 体重(g) < 1000 1000~2000 2000~3000 >3500 —————————————————————————————————— 孕周(w) < 28 28~34 34~38 >38 导管(#) 2.5 3.0 3.5 4.0
高频通气
• 是低PIP,小Vt(1-3ml/kg)
• 高PEEP. 但是频率很高 • 而且是主动排除CO2 • 对改善PCO2有很好的控制
高频通气
• HFOV与常频通气模式的最大区别是: HFOV的吸气、呼
气都是主动的。导致肺泡的持续开放,有利于氧合和通气
• 气道压在肺泡是很小的范围内变动,不像常频那样压力变
振荡幅
高容量策略(开放肺策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用于:弥漫性不张性肺病(如RDS) • 通过调高(PEEP)将高频气道压力Pmean
比常频的Pmean再高2—5mbar
• 氧合不够时,再适当调高PEEP(每隔10分钟增加
1-2CmH2O)直到氧合改善(15-18cmH2O)
• 也可上机开始就把PEEP调高
高容量策略(开放肺策略)
• 选用能主动排除CO2的高频机器
• 对初设参数的正确把握
• 过高PEEP、FIO2,可能造成伤害
• 参数设置过低会延误治疗,或误认为HFOV治疗无效
HFOV总结
• 通过改变平均气道压(PEEP)和FIO2可以改善氧合 • 通过改变振幅(PHFO)和频率(Ffho)可以改善通气 • CO2的控制是通过振荡功率强弱改变冲击容量的实施 • PHFO是由连续基础气流在通过平均气道,控制球型阀的阻力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