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人教版政治必修四训练:第1单元 第1课 第1框 生活处处有哲学 随堂巩固训练 Word版含
2019-2020学年人教版政治必修四同步练习:第一课 第一框 生活处处有哲学 Word版含解析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第一框 生活处处有哲学课后篇巩固提升随堂巩固训练一、选择题1.远古时期,人类与山川、鸟兽以及草木为伍,敬畏和依赖大自然,认为只有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和谐相处,才能“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从而逐步形成了“天人合一”理念。
这表明( )A.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B.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需要哲学智慧C.哲学是从人的头脑中凭空产生的人类与山川、鸟兽以及草木为伍,敬畏和依赖大自然”,讲的是人类的生产生活实践,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天人合一”理念,表明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A项符合题意;B项与题意不符;C项说法错误;哲学思维并不都是人类的情感体验,D项说法错误。
2.面对频繁发生的地震,人们不可避免地思考一系列带有哲学性质的问题:为什么会发生地震?人们能否遇到地震?如何把地震的损失降至最低?这表明( )A.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B.实践活动是为了适应哲学发展的需要C.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面对频繁发生的地震,人们不可避免地思考一系列带有哲学性质的问题”,这表明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D项符合题意;A、C两项与题意不符;B项颠倒了哲学与实践活动的关系。
3.学习了《生活与哲学》之后,同学们的视野开阔了,思维更加科学、活跃。
以下是几位同学学习之后的感受,其中正确的是( )①哲学并不神秘,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②哲学比较神秘,一般人是不能掌握的 ③哲学博大精深,需要在实践中去理解和应用 ④哲学学好了,其他学科自然也就学好了A.①④B.②③D.①③,只要留心思考,就会发现它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①正确,排除②;哲学理论抽象,需要在实践中理解和应用,③正确;④说法绝对。
4.马克思认为,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应追求“头等智慧”。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必修四人教版:第一课复习 课件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什么是方法论?
人们在一定的世界观指导下
世界观=方论?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二者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统一于人 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 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用世界观的知识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 就是方法论!!!!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哲学 生活中智慧的学问
世界是什么? 认识 世界会怎样? 世界 我们该如何做? 基 指 生产力 改造 础 导 改造客 人类的 、 、 自然界 生产实践 两项基 前 目 观世界 实科 本活动 提 的 (实践)改造人 生产关系 验 学 变革社会 类社会 决 指 的实践 改造 定 导 世界 改造人的思维 改造主 改造的认识能力 观世界 改造主观与客观世界关系
二、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学说)
注意:不能说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 (哲学、世界观都有科学的和非科学的)
2、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逻辑化的世界 观体系 3、哲学是有理论论证和科学依据的 世界观体系
世界观 哲学 区别 含义 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 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 的世界观体系 看法和根本观点 自觉形成、系统化、 特点 零散、自发形成的 理论化、逻辑化 体系 人人都有 存在 思考分析形成体系
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理性和智慧的 明灯,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哲学的作用
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 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和发展 哲学的根本任务:指导人们正确的认 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总之: 哲学是人类实践(生产、生活)的产物 哲学又指导着人们在生活中游刃有余 启示:哲学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 反对把哲学神秘化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1课第1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逻辑脉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从根本上讲,我们坚信科学社会主义,是因为清楚我们从哪儿来,我们现在在哪儿、我们将往哪儿去,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
知识结构:人类社会是由低级向高级阶段发展的,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几个阶段后,人类社会将经过社会主义社会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判断社会形态更替是否进步的主要标准;资本主义国家的建立,人类文明实现了又一次跨越;《共产党宣言》成为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不可改变的趋势。
科学精神:生产力、生产关系、阶级的含义及基本属性;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资产阶级的剥削方式;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垄断的根本目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空想社会主义;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
公共参与:列举实例,说明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不会从根本上改变工人阶级的地位;诵读《共产党宣言》名言名句,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感想。
以“描述远古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状况”为议题,探究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最初阶段、最低阶段的原因,明确原始社会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原因。
以“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为议题,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地位,概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轨迹,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
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1.原始社会(1)原始社会地位: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
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2)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原始社会低下的生产力使人们不得不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想一想] 在生产关系的特点中,起基础作用的是什么?提示: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其他方面。
新人教版必修4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单元检测试卷一含解析

单元检测试卷(一)(时间:60分钟满分:70分)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
)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具有系统化理论化的特点。
( )答案F。
世界观是自发形成的,人人都有,是零散的、朴素的。
2.任何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的看法都是错误的。
( )答案T。
3.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叠加”。
( )答案F。
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哲学则对其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而不是“叠加”。
4.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总和。
( )答案F。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而非简单地相加。
5.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 )答案F。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
只有科学的哲学才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6.哲学不能取代具体科学。
( )答案T。
7.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 )答案F。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8.唯物主义并非都是科学的。
( )答案T。
9.“穿旗袍、着红装”,考场外的这道风景本质上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 )答案T。
10.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
( )答案F。
在哲学史上,没有游离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的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独立派别。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要么与唯物主义结合,要么与唯心主义结合。
可见,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属于世界观的是( )A.闻鸡起舞B.太阳东升西落C.世界的本质是物质D.张三早上5点起床答案 C解析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具有普遍意义,C符合题意。
2019高中政治必修四课时作业: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Word版含答案

前言:转变观念,端正态度,思想是行动的指针,态度的端正是做好每一件事的前提。
由于学校、考试等因素的差异,在很多学校尤其是初中,政治学科是不被重视的,有些地方在中考中政治学科还实行开卷考试,于是在很多同学的眼中,政治是一门副科,可学可不学。
3但是进入高中以后,政治成了一门必修课,而且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学完相应内容,否则势必影响毕业和升学,因此,进入高中以后,同学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及时转变思想观念、端正学习态度,对政治学科要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
因为只有思想观念转变了、学习态度端正了,才有学好政治的可能,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制定计划,明确任务,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人区别于物的特点就在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的活动总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能制定一个合理有效的学习计划是学好思想政治的基本保证。
5如对每一天、每一周、每一月的什么时间看政治、看几遍、要掌握哪些内容、要解决什么问题等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目中有书,千万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尤其是要转变那种认为“政治学科只要考试之前突击看一看背一背就行了”的错误观念。
6养成习惯,掌握方法“细节决定成败”,良好的习惯往往会让人终身受益,能够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学习更是如此。
7定期总结,查漏补缺,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曾经说过:“温故而知新。
”这句话告诉我们,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没有总结就没有提高,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的内容也就越来越多,而且有很多内容会容易产生混淆。
这时及时进行总结反思、查漏补缺就显得非常必要。
因此作者整理了政治学习的课件提供大家使用学习。
课时作业哲学的基本问题1.恩格斯指出:“全部的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这一论断说明,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①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②思维和存在的第一性和同一性的问题③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问题④思维能不能正确地反映世界的问题A.②④B.①②C.①③D.③④解析:B 本题考查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
2020春政治高中人教版必修4检测:第1课 第1框 生活处处有哲学

第一框 生活处处有哲学基础巩固1生活中,哲学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哲学与生活的关系是( )①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②哲学总是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③哲学总是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④哲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的生活需要哲学B.③④C.①④D.②③,又高于生活,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①④符合题意;哲学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②③表述片面,不选。
故选C项。
2柏拉图说:“惊讶,这尤其是哲学家的一种情绪。
除此之外,哲学没有别的开端。
”这说明( )A.惊讶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B.惊讶是人的一种情绪和心理活动C.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惊讶”是哲学的开端,这说明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选C项。
A、B两项没有表明哲学与生活的关系,不符合题意。
惊讶和困惑本身不是哲学,D项观点错误。
3有人认为,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也有人认为,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这两者( )A.是矛盾的,因为实践是一切认识的源头B.是矛盾的,因为对实践的追问未必都是哲学C.不矛盾,前者是从本源角度说的,后者是从获取方式角度说的,说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是因为认识在不断发展,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是哲学诞生的方式,故题干中第一种认识是从哲学的本源角度来说的,第二种认识是从哲学的获取方式角度来说的,故应选C项。
4儒家学说强调亲情仁爱,提出“血浓于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
比如中国人重团圆,以享受天伦之乐为人生之大喜等观念与儒家这些学说关系密切。
这说明哲学是( )A.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学问B.虚无缥缈的智慧C.复杂多变、难以把握的学说D.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活提供了积极有益的指导,D项当选;A项表述不准确;哲学有正确与错误之分,B项错误;C项说法明显错误。
5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通俗化、形象化,用中国式语言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容和要求感性化、具象化,深入回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使之真正为广大群众所理解和接受。
2019-2020学年高中人教版政治必修四训练:第1单元 第2课 第1框 哲学的基本问题 随堂巩固训练 Word版含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随堂巩固训练1.思维和存在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源和关键。
这是因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①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②体现着人们对世界的根本看法③是一切哲学都必须要回答的问题④是人们在实践中无法回避的问题A.③④B.①②C.②③D.①④解析:选A一切问题的根源和关键在于首先弄清世界的本质和根源,而这正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一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也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①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等同于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错误。
②与题干没有因果关系,不符合题意。
2.2019年是我国建国70周年。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重大成就的基础上,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明确了我国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
这表明()A.思维对存在具有反作用B.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C.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D.思维与存在是相互依赖的解析:选B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明确了我国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说明中国共产党能够认清国情,表明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即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故本题答案为B项。
3.“没有景物,何来感情”与“没有感情,何来景物”两者的根本分歧是()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B.是否承认客观世界的可知性C.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意识D.是否承认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解析:选C“没有景物,何来感情”是唯物主义观点,“没有感情,何来景物”是唯心主义观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意识,因此C项正确;其他三项均不属于根本分歧,排除。
4.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欧洲浪漫主义风景画的大师们都有一个特点:心灵极为丰富。
自然界中的一片叶子、一滴露珠都能勾起一缕潜在的心绪,诱发他们的旷古愁思。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第一课练习全版.doc

一课一练1美好生活的向导用时:90分钟满分:100分答题表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1.“哲学开始于仰望天穹(借指天空、宇宙)。
”这句话生动形象地说明()A.哲学与自然有关B.一切科学知识都是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C.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D.认识和改造世界从哲学开始解析:题干是讲哲学是如何产生的,故C正确且符合题意,A不合题意,B、D本身不正确。
答案:C2.哲学是“明白学”,许多事情只有学了哲学才能真正明白;哲学是“智慧学”,学了哲学可以使人变得聪明,脑子活、眼睛亮、办法多。
不学哲学,天赋再好也不能算明白人。
这主要说明()A.哲学能够正确地指导人们的实践B.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C.真正的哲学是万能的科学D.学好哲学是人生的主要任务解析:错误哲学不能正确指导实践,任何哲学都不是万能的科学,人生的主要任务不应是学习哲学,故A、C、D表述错误。
答案:B3.纯粹思辨的哲学体系就像不接“地气”的空中楼阁,这告诉我们()A.哲学源于实践,离不开实践B.脱离实践的哲学是不存在的C.哲学与哲学体系是有差别的D.哲学是帮助人们思维的科学解析:题干意思是哲学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丰富发展,才有生命力。
答案:A4.“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但是从另一个侧面来看,“杞人忧天”也有合理之处,其合理之处表现在()A.预见了外部世界的发展趋势B.看到了天地万物的变化趋势C.触及了思考世界、思考人生与世界的关系问题D.认识到人类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解析:“杞人忧天”体现出的追问与思考,其实已经不自觉地与哲学发生了关系。
A、B、D三项都不是其合理之处所在。
答案:C5.钱树根说,我一生最感兴趣的是哲学,哲学指导了我一辈子,哲学就如同阳光,有了哲学,明明亮亮,能视通万里看得远;掌握哲学,穿云破雾,能思接千载想得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
随堂巩固训练
1.2019年3月12日某学校组织义务植树劳动,班主任老师让学生提出劳动量分配的方案。
男生说:“所有的人都分配等量的劳动,这样最公平。
”女生反驳说:“这样不公平,我们女生力气较小,应该有差别地分配劳动量才公平。
”为此,大家围绕“什么是公平”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由此可见()
①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②哲学的智慧产生于思维出现的分歧③哲学争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困惑④哲学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选B材料揭示了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②错误。
是由于生活的困惑使我们产生了哲学上的争论,排除③。
故选B项。
2.中国古代有许多充满哲学智慧的寓言故事,如“白马非马”“田忌赛马”“郑人买履”“刻舟求剑”“塞翁失马”“揠苗助长”等。
这些寓言故事说明哲学智慧()
A.产生于经典的寓言故事
B.源于自发形成的世界观
C.是从人们的头脑中凭空产生出来的
D.源于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解析:选D凡是精神层面的,如文化、意识、思想、哲学等都是来自于实践,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但必须通过实践这一渠道,主观才能接触到客观,才能反映出来。
A、B、C三项均错误,故选D项。
3.2019年2月22日秘鲁厄瓜多尔边境地区发生了7.5级地震。
对此,人们
不可回避地思考一系列带有哲学性质的问题:为什么会发生地震?人们能否准确预报地震?如何把地震的损失降至最低?这表明()
A.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
B.哲学思想产生于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
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D.实践活动是为了适应哲学发展的需要
解析:选B材料并未强调哲学的作用,故A项与题意无关;人们在生活实践中产生带有哲学性质的思考,这表明哲学思想产生于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故B项符合题意;材料旨在强调哲学的产生而非作用,故C项与题意不符;哲学产生于实践的需要,故D项错误。
4.下图是一幅蕴含哲理的漫画,这幅漫画告诉我们()
①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②真正的哲学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③拥有哲学智慧就能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④哲学来源于生活,也主宰着我们的生活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选A漫画的寓意是:看问题、做事情,要着眼于长远,但也不能忽视眼前,指导人们看问题要全面,因此①②符合题意,③④错误,故选A项。
5.德国哲学家胡塞尔明确提出:“哲学必须回归生活世界,因为生活世界是哲学的一个持久的有效性的基础,一个不言而喻的一劳永逸的源泉。
”这说明()
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②哲学的任务就是追求生活的智慧③人人总结生活后都可成为哲学家④哲学的进一步发展要求哲学回归生活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解析:选C生活世界是哲学不言而喻的一劳永逸的源泉,说明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也说明哲学要进一步发展必须回归生活,①④正确。
②③观点明显错误,排除。
6.幸福是一杯香茶,当你喝下去的时候,溢出的是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幸福是一杯美酒,用心细品,总能品出那缕浓浓的甘醇。
幸福的生活需要哲学的指引,这是基于哲学思维()
①能够提升人们体验幸福的能力②可以令人们获得物质的满足和精神的愉悦③是决定人们生活幸福的主观因素④可以帮助人们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以阳光的心态寻找幸福
A.①②B.②④
C.①④D.①③
解析:选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学好哲学可以提升人们体验幸福的能力,可以帮助人们以阳光的心态寻找幸福,①④符合题意;哲学不能令人们获得物质的满足,哲学不能决定人们是否生活幸福,②③错误。
故选C 项。
7.哲学是法国高中生的必修课和高考的第一门科目,语文和数学因为属于技能则被放在哲学考试之后。
如今的法国依然保留了18世纪在咖啡馆、沙龙中讨论甚至辩论哲学的习惯,这种经常组织哲学讨论的咖啡馆在法国有数百家。
法国对哲学的态度折射出()
A.每个人都必须学习哲学
B.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
C.真正的哲学,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D.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解析:选C A项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B项错误;之所以要重视哲学的研究,是因为哲学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作用,C项符合题意;D项的说法正
确但与题意不符。
8.黑格尔曾形象地把哲学比喻为“庙里的神”,他说:“一个有文化的民族竟然没有形而上学(此处指哲学)——就像一座庙,其他方面都装饰得富丽堂皇,却没有至圣的神那样。
”所以,当人们对自己所处的物质世界“全心全意”进行富丽堂皇地装饰、再装饰,唯独不怕丧失“至圣的神”的时候,倡导哲学就是精神的“灵光”,鼓励人们树立科学的哲学信仰,是非常有必要的。
请从“哲学作用”的角度说明倡导树立科学的哲学信仰的必要性。
解析:本题要求运用哲学作用的相关知识回答树立科学的哲学信仰的必要性,可以从哲学本义、哲学指导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等角度组织答案。
答案: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其本义就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从而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