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州文会馆与辛亥革命

合集下载

登州文会馆

登州文会馆

登州文会馆登州文会馆,位于中国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

作为一座现代化的文化馆,登州文会馆不仅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还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多样的文化活动。

作为登州地区的文化核心,登州文会馆旨在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学习、交流和欣赏文化艺术的平台。

登州文会馆的建筑设计充满了创新和现代感。

整座建筑采用了现代建筑的元素,并结合了传统中国文化的元素,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

建筑外墙采用了淡绿色和米黄色的石材,并以简约而大气的造型展现了现代化建筑的美感。

四周配以大片绿色植物和广场,使整个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进入登州文会馆的大堂,就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

大堂的地面采用石材铺设,墙壁上悬挂着一幅幅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画作。

大堂中央放置了一个巨大的雕塑,整个雕塑以传统的中国纹样为主题,展示了中国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大堂的一侧,设置了一间图书馆,供市民阅读和学习。

登州文会馆的展览区域是其最主要的功能之一。

展览区域分为多个展厅,藏品丰富多样。

其中,一个展厅主要展示历代名家书画作品,以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

另一个展厅则展示了登州地区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通过实物、图片、模型等形式,介绍了登州地区的历史沿革、人文地理和民俗风情。

此外,还有一个专门的展厅用于展示现代艺术作品,为当代艺术家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

登州文会馆还设有多个文化活动场所,为市民提供了各种文化交流和艺术欣赏的机会。

其中包括一个多功能礼堂,可用于举办各类演出和音乐会,还设有多个小型剧场,用于举办话剧、舞蹈和戏曲等表演活动。

此外,文化馆还经常组织各类讲座、书法、绘画和音乐培训等活动,以满足市民的多样化文化需求。

登州文会馆作为登州地区的文化中心,不仅承载着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使命,也积极推动着当代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

通过不断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登州文会馆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和欣赏文化艺术的平台,使他们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提高文化素养,丰富精神生活。

消失的墓地

消失的墓地

消失的墓地消失的墓地贺卫方按:《南都周刊》策划一个题为“原乡”的专题,请一些作者写一下春节回乡的感受。

我应约写了这篇小文。

也许由于篇幅的缘故,今天出版的刊物(2011年第6期)对拙文有一些删节,除了开始两个自然段外,还删掉了那些传教士名字的原文以及郭显德墓碑的碑文,使得信息有不少损失,也不便有进一步研究兴趣的人士查考相关资讯。

这里贴出的是原稿,并附上几幅图片(因此间网速极慢,一些我拍的图片容过几天再贴出)。

贺卫方2011年2月21日于札幌————————————————————————这篇回乡记不想谈我的家乡牟平县(现在叫做烟台市牟平区),而是要说说自己在芝罘区(过去那才是真正的烟台市)的一点观感。

虽然跟自己少年生活的地方有点距离,那也算是我家乡的故事了。

过去三十年时间里,自己虽然从事法学研究,但由于很早就对于基督教与西方法律演进之间关系发生浓厚兴趣,连带着也对于基督教在华传播史保持着经常的关注,与之相关的书籍也收集和阅读不少。

甚至在过去两年支教新疆石河子大学期间,还涉猎过一些有关瑞典传教团在喀什以及南疆其他地方所作所为的一些文献。

不过,对于基督教在我家乡胶东传播的了解却是相当晚近的收获。

烟台人说起自己家乡来,都会以这片土地丰富的物产、近代工业的成就以及良好的教育基础而自豪。

水果如苹果、梨、葡萄、樱桃,农作物如大花生,还有很多近代轻工业如钟表制造、葡萄酒酿制等,本地人津津乐道,外地人赞不绝口。

但是它们源自何处,许多人都语焉未详,也不大深究。

其实,所有这些都是西方尤其是美国传教士自十九世纪后半叶陆续传来的。

这次回家过年之前,我正好读过几本有关西方传教士尤其是美国长老会在烟台传教有关的书,例如费舍的《狄考文传》、《李提摩太在华回忆录》、普鲁伊特夫人的《往日琐事》等,读过之后,几件事情给我印象深刻。

例如我第一次注意到,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居然诞生在登州,也就是今天的蓬莱县,正是那位在山东传教历四十五年的美国长老会传教士狄考文(Calvin Wilson Mateer)的创举。

我国化学学科的诞生及早期发展探讨-模板

我国化学学科的诞生及早期发展探讨-模板

我国化学学科的诞生及早期发展探讨我国化学学科诞生的背景(一)国际历史背景:现代化学学科的确立及化学工业的发展在西方,现代化学脱胎于多个源流,其中包括古希腊时期的“元素说”、阿拉伯人的化学和炼金术、文艺复兴时期的医学化学等。

1661年,波义耳()在牛津出版了《怀疑的化学家》(ScepticalChymists),该书提出了10个问题,对17世纪60年代之前相关化学研究进行了全面的质疑与批判。

“化学史家曾经不止一次地指出过,正是这部着作使古老的‘黑术’(古埃及‘化学’概念的直译)走上了科学的道路。

”后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至1778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引领了化学革命,他提出燃烧的氧化学说,阐明了燃烧现象的本质,并创建了一套用以描述其理论体系的化学术语(词汇),使其化学理论和语言成为了化学的核心内容。

此后,随着原子论和分子论的提出,物质转化及物质组成问题得到了圆满的解释,一系列化学基本概念和化学基本原理得到了阐明和确立,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等分支学科也相继建立。

至此,化学的研究目的、范围和方法已经清晰明确,化学基本上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不再是其他学科的附庸。

在化学学科知识增长、化学学科纲领确立的同时,从拉瓦锡领导的化学革命到19世纪中期,化学学科的建制化也取得了重要突破。

以当时被称为“三巨头”(TheBigThree)的法国、英国和德国为代表,西方现代化学实现了职业化和建制化,建立了全国性的化学学会、融教学与研究为一体的现代化学实验室,化学开始进入教育和科研体系。

18世纪既是化学学科发生重大变革与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是化学工业的萌芽和初步发展时期。

三项重大技术的进步奠定了现代化学工业的基础:1749年,约翰?罗巴克()在普雷斯顿潘实现硫酸的商业化生产;1798年,英国工业化学家台耐特()对氯气漂白技术的重大改进;1789年,法国吕布兰()对纯碱生产工艺的重大改进。

化学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面貌,为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晚清西学东渐过程中的价值取向

晚清西学东渐过程中的价值取向

晚清西学东渐过程中的价值取向熊月之,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上海*****)晚清输入西学的主体,主要为以下三部分:一是传教士、其他来华外国人及相关机构,如广学会、教会学校;二是清政府官办机构,如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京师同文馆;三是中国民间知识分子及民办机构,如商务印书馆、广智书局。

这几部分人或机构,有互相交叉的,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京师同文馆中有传教士或其他外国人活动其间。

这三类机构与人物,由于其立场、出发点有别,输入西学的价值取向有明显不同,什么,怎么介绍,都体现其价值取向。

一早在鸦片战争以前,从欧洲、北美洲来到南洋地区的马礼逊、米怜、郭实腊等传教士,就在马六甲、巴达维亚、新加坡等地,组织益智会,创办印刷所,出版中文杂志,译编介绍西学的书籍。

鸦片战争以后,传教士将传播西学的基地从南洋北移至香港与通商五口,创办华花圣经书房、墨海书馆等机构。

以后随着中国对外通商口岸的增多,对传教限制的放宽,传教士及其他来华外国人范围扩大,传播西学的机构也日益增多,博济医局、土山湾印书馆、广学会、登州文会馆、益智书会等为其著者。

传教士为什么要传播西学?在他们看来,第一,西学先进,西方天文学、地理学、数学、化学、医学这类学问,都比中国的同类学问先进,中国人应该接受这些先进的东西;第二,西学有用,通过传播西学,可以在中国人面前树立西方文化的优势地位,获得中国人的好感与信任,从而为传教打开通道,或提供支持。

明末利玛窦等人是这个思路,清代从马礼逊到李提摩太也是这个思路。

1821年,英国传教士米怜就说过:向中国人灌输智识、砥砺道德与阐扬宗教都很重要,智识科学之与宗教,本相辅而行,足以促进人类之道德(注: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6页。

)。

1834年,美国传教医生伯驾来华前,美部会负责人对他说:你如遇机会,可运用你的内外科知识解除人民肉身的痛苦,你也随时可以用我们的科学技术帮助他们。

但你绝对不要忘记,只有当这些能作为福音的婢女时才可能引起你的注视。

我国学校体育的演变

我国学校体育的演变

我国学校体育的演变王兵体育教育二班 201005034054摘要:欧洲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奠定了现代教育的思想基础、由工业革命发端的一系列巨大社会变革,则产生了对体育,贴别是学校体育的显示需要和条件关键词:学校体育思想演变发展新趋势。

一、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1、体育教育思想的早期传播早在鸦片战争前就已经有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兴办教会学校,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以后,教会学校的数量才有了较大发展,开设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学校也逐渐增多。

据资料记载:美国北长老会传教士狄考文1864年创办的山东登州文会馆是最早开设体操课程的教会学校。

在掀起的洋务运动中,陆续开办了一些新式的军事学堂和普通学堂。

除开设近代科学知识学科外,并设有体操课。

如北洋水师学堂的“学生入学,授以英国语言,翻译文法……推步、测量、驾驶诸学。

虑其或失文弱,授之枪,俾习步伐,树之桅,俾习升降,以升降娴其技艺,即以练其筋力”。

实际开设的体操课以兵式体操、普通体操和田径运动项目为主,有击剑、刺棍、木棒、拳击、哑铃、算术竞走、三足竞走、羹匙托物竞走、跳远、跳高、足球、爬桅、游泳、平台、木马、单杠、双杠及爬山等。

一般由30人左右组成一个班上课。

1878年在上海开办的正蒙书院“自甲申年(1884年)始,添课英法文,旁及应对进退洒扫与夫练习武之术,有击球、投沙囊、投壶、习射、蹴鞠、超距、八段锦诸课,分日轮流演习。

”由于洋务运动的主要局限于与军事有关的学堂、少数新军和军事工业中,因而它未能对中国教育产生更大的影响。

1894年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危机日深,终至激起戊戌之变。

康有为、梁启操、严复等人,疾呼变法维新,救亡保种。

严复在1895年1月发表的《原强》一文中,首倡体、智、德三育,称力、智、德三育为国家民族富强之基础,而民之手足体力尤为重要。

他大声疾呼:“今者论一国富强之效,而以其民之手足体力为之基。

……历考中西史传所垂,以至今世五洲五六十国之间,贫富强弱之异,莫不于此焉肇分。

学校体育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湖南科技大学

学校体育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湖南科技大学

第一章测试1.卢梭主张采用()方法对儿童进行包括体育在内的全面教育。

A:协调B:训练C:自然D:科学答案:C2.下列关于古代中国体育的说法正确的是()A:秦汉以后,学校教育开始向着“重武轻文”方向发展。

B:明末清初时期,颜元提倡“文武相济”。

C:清朝末年,开办新式教育,但仍未出现体操。

D: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诸子百家等大多主张兼重身心的教育,出现“文武分途”。

E:西周时期,体育教育内容主要就是“礼、乐、射、御、书、数”,讲究“文武合一”。

答案:BDE3.下列关于现代教育发展正确的是()A:科学技术革命和罗马文学革命推动了学校体育与学科思想的发展B:启蒙运动展现了近代科学精神与文化功能C: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奠定了学校体育与学科思想D:学校体育逐渐完成了从“活动”向“课程”的转变答案:BCD4.1864创办的山东登州文会馆是最早开设跆拳道课程的教会学校。

()A:错B:对答案:A5.1904年1月,清政府颁布并实施《奏定学堂章程》,正式将体操纳入各级学校课程,揭开了我国近代体育课程的序幕。

()A:错B:对答案:B第二章测试1.下面不能体现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社会交往能力的是()A:增加学生之间接触和交往的机会。

B:组织更多的互动、集体性项目。

C:增加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接触机会。

D:压缩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

答案:D2.关于动作发展在学校体育中的意义说法错误的是()A:有利于优化学校体育学习评价,促进有效教学。

B:有利于提升学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的科学化水平。

C:有利于推动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和专业发展。

D:有利于国家运动员的发展。

答案:D3.学校体育对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A: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及抵抗挫折的能力。

B: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规范及协作精神。

C: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D: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答案:ABCD4.学生身体形态发育是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具有波浪性和阶段性特点,有两次高速增长阶段()A:对B:错答案:A5.个性是指个人整个的面貌,不包括与他人相同的心理特征()A:对B:错答案:B第三章测试1.学校体育是指在以学校教育为主的环境中,运用身体运动、卫生保健等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当年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做了什么

当年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做了什么

当年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做了什么网络上美丽的福音使者1、传教士与中国最早的医院中国此前也许有太医院之类的东西,但那与现代的医院概念相差甚远。

外国传教士在进入中国后就开始医药活动。

利马窦开创了传教与医疗并重的传教路线,法国传教士张诚曾用金鸡纳霜治愈了康熙皇帝的疟疾,马礼逊也曾在澳门开办西医诊所。

但最早在中国建立现代意义上医院,对中国的近代医学产生深远影响的是美国传教士彼得·伯驾。

伯驾〔Peter Parker〕1804年生于马萨诸塞,1831年毕业于耶鲁大学,1834年被美部会派遣来华,成为基督教第一个来华传教医生。

1835年11月4日,他在广州新豆栏街7号的丰泰洋行内租屋开设“广州眼科医局”〔Canton Ophthalimic Hospital〕,又称“新豆栏医局”。

这是中国第一所新式教会医院,西医自此正式传入中国。

1837年,伯驾在医局内向关韬等3名中国人传授西医知识,使关韬成为中国第一个“西医学医生”。

从这个意义上讲,伯驾又是第一个向中国人传授现代医学的外国医生。

后来的一些教会医院在中国非常有名气的湘雅医院、齐鲁医院、协和医院等至今仍然是全中国最好的医院,虽然它们的名称可能已经改了。

2、传教士与中国最早的图书馆中国古代也有藏书楼,但是其功用是储藏,与现代意义上的图书馆大相径庭。

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最早最著名的是西什库教堂北堂图书馆。

鸦片战争后,西方传教士在中国的一些城市的教堂机构和教会大学中创建了一座座令中国的藏书家瞠目结舌的明显居于先进水平的新式图书馆。

其阅览规则,图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技术,图书在民众中的流通状况和藏书利用程度与当时大清帝国的古代藏书楼状况形成强烈的反差,对于开启民智起了巨大的作用。

3、传教士与中国最早的女子教育中国以前不是完全没有女子教育,但限于富裕人家的家庭内部,且内容狭隘。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德国传教士郭实腊的妻子在澳门收容了几个穷人家的女孩,开办女子读书班。

这可以说是传教士在中国开展女子教育的最初尝试。

登州文会馆解说词

登州文会馆解说词

登州文会馆解说词各位尊敬的专家老师:大家好!欢迎大家前来参加前来了解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登州文会馆。

提到登州文会馆,可能在场的同学并不熟悉,那今天就让我带领大家一起来全面的了解登州文会馆。

要了解登州文会馆,首先还得从登州文会馆设立的地点说起。

登州文会馆最初设立在古代的登州,也就是现在的“人间仙境”蓬莱市。

登州是古代中国南北漕运和东西方交往的枢纽,北方最大的海港和军港。

历史上的登州古港口商贸一直非常繁盛。

登州又为中国北方军事重镇。

明朝海防名将戚继光在此屯兵设防,保家卫国。

戚继光本人就是蓬莱人,蓬莱的戚继光故里景区就是在那时留下来的。

历史上,登州形成了一府三城的格局。

府就是登州府,城就是府城、水城和沙城。

这个图片展示的就是府城的西城墙,就位于现在的蓬莱北市场的西边,民国之后被拆除,现在已经不复存在了;府城的北面就是水城,也是明朝戚继光屯兵驻扎的地方,如今这个水城依然存在,就位于现在的蓬莱阁景区。

是我国现存最完好的古代水军基地,也是一处十分繁忙的古代商业码头。

如今大家所熟知的蓬莱市,是1990 年正式命名的,2011 年列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就是在这样一片历史悠久的土地上,诞生了登州文会馆,从这个变迁图上可以看到,登州文会馆总共经历了7个时期的发展,具体的发展过程我们后面会详细的为大家介绍。

要了解为什么会在这样一个海滨小城诞生一所现代大学,我们还必须得了解登州文会馆产生的历史背景。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先后与西方各国签订了《天津条约》,规定登州为通商口岸,外国传教士可入中国内地传教。

在这一条约的保护下,美国的南部浸信会和北部长老会先后派出了一百多人的传教士来到登州。

这个图片展示的就是当年美国南部浸信会在登州设立的教堂,又称圣会堂,美国著名的传教士慕拉第女士当年就是在这个教堂传教的。

这座基督教堂至今仍然保存非常完好,现在就位于戚继光故里景区的对面。

这个图片展示的就是当年美国长老会的传教士集中居住的区域,这个地方后来就成为登州蒙养学院也就是后来登州文会馆办学的地方,大致位于现在蓬莱市的北市场区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召 开会 议 , 命 各 县革 命骨 干 回家 乡准 备武 装起 义 , “ 豫 定 同人均 由本 县起 义 , 事成 再 图济 南 ” _ 2 f { 瑚, 。但 起 义
计 划不 幸 被侦 知 , “ 镜心 竣厉 , 异 党素 惮畏 , 益 忌之 ” , “ 谋危 镜 心” l 3 ] , 于是 】 1月 1 3日, 山东独 立 当天 , 徐镜
从邹立文的经历和成就看他自幼年入登州文会馆是杰出学生后为文会馆骨干习最后逝世在习任上他的一生与登州文会馆同呼吸命运因此无论从个人情感的倾向性来看还是从家庭生实际的便利来看还是着眼于孩子的前程来看让长子邹渐逵入登州文会馆读书都是邹立文唯一的选查文会馆志可知邹渐逵190年从文会馆毕业后在登州城里传道蒙养学堂习9年时充蓬莱小学堂西学习至此我们可以断定邹渐逵是登州文会馆的学生
作者 简 介 : 李 日。 烟 台 大 学人 文 学 院 副教 授 , 博士。
7 5
‘ . . 章 高等教育. 2 0 1 5年第 1 期
助” l 2 1 ( 1 3 0 ) 0 1 2月 2日, 徐 镜心在 完 成和孙 中山 、 陈 其美 等 同盟会 高层 的沟 通协 商 以后 离沪返 鲁 。4日到达
众所 周知 , 登州 文会馆 在 中国近代 高 等教 育史 上 占有举 足 轻重 的地 位 。作 为 中 国近代第 一 所真 正意
义上 的大 学 , 登州 文会 馆 在具 有 一般 大学 的功 能 和作 用 的 同 时 , 在近代中国, 她 又天 然地 与 国家 民族 的 命运 紧密相 连 。该 馆 向学 生讲 授现 代科 学 知识 、 传播 现 代 文明 , 培 养出 的学生 多有 开 阔 的视野 、 先进 的 观 念. 在 民主革 命 、 救 亡 图存 的 历 史洪流 中 做 } f J 了重 要贡 献 。以往 由于 相关 史料 匮乏 , 人 们对 这个 问题 的认 识并 不清 楚 , 也很 难 深 入。最 近 , 笔 者得 到 了“ 革命 巨子 徐镜 心 ” 的手 稿《 光 复 登黄 战事 纪实 》 , 该 手稿 主要 记 录 徐 镜 心在 武 昌首 义后 领 导光 复登 州 、 黄 县 的历 史 事 实 , 记载 了许 多鲜 为 人 知 的历 史 真相 , 这对 于 我们 纠 正此 前 的讹 误具 有 无 与伦 比的权 威性 和 终结 意 义 ,同时也 记录 了登 州文 会馆 贵 史 料 , 初 步 探 讨 了 登州 文会 馆 与 辛 亥 革 命 的关 系 。
关键词 : 辛亥革命 ; 登 州 文会 馆 ; 光复登黄战事 ; 徐镜 心 ; 邹 渐 逵 中 图分 类 号 : G 6 4 8 文章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2 0 9 5 — 6 8 0 0 ( 2 0 1 5 ) O l 一 0 7 5 — 0 7
心便 偕 杨 岘庄 等离 开济 南转 赴青 岛 。 到青 岛后 与刘 冠 三等 会晤 , 分析 山 东局 势 。 1 9日从青 岛乘 船赴 上海 。 到上 海 后 , 徐 镜 心 向孙 中山汇 报 山东形 势 , 孙 中 山指 示 说 “ 山东 事君 自相 机处 理 可 尔 ” , 并 令 陈 其 美 和胡瑛 与 徐镜 心 “ 商略” 。 三人 最 后达 成 一致 意 见 : “ 先 据烟 台 , 再取 登 州 , 以 图济 南 ” , “ 且 约期 会 为 实力 援
摘 要 : l 9 1 1 年 1 0月 1 0 日武 昌首 义 后 , “ 革 命 巨 予” 徐镜 心在 东 北和 山东领 导 了北 方 的 独立 运 动 。在 l 东 尤其 是胶 东 独 立过 程 中 , 登州 文 会 馆 的 学 生 积 极 参 与 最 终 光 复 了潍县 、 登州 、 黄 县 其 中 , 光复登黄战事被誉 为埋 菲 清廷 的 最 后 一 役 . 登州 文套 馆 的 学 生 邹 渐 逵 等 在 其 中发 挥 了重 要 作用 。 本 文 结 合新 发 现 的 徐镜 心 手 稿
干史 实 和重 要贡 献 。


历 史背 景
1 9 1 1年 l 0月 1 0日武 昌首 义爆 发后 , 山东 是最早 起 义 响应 的北方 省份 之一 。 山东 的独 立运 动 是在省 会济 南 和胶 东重 镇 炯 台两个 城市 同时 进行 的。两地 的光 复运 动都 是 在 同盟会 山东 分会 的领导 下进行 , 山
青岛, 向刘 冠 = 等 传达 命令 , 部署 以青 岛 为中心 沿胶 济铁路 地 区 的武 装起 义 6日回到 娴 台。 在济 南争 取 全省 独立 的 同时 , 徐镜 心 密 函孙嘏 臣等在 烟 台相 机起 事 , 争取 烟 台独 立 以响 应 济南 1 1 月 】 3日, 孙宝 琦被 迫 宣布 山 东独立 的当天 , 娴 台革 命 党人 经过 一 夜战 斗 , 占领道 台衙 门 , 烟 台亦 告光 复 。 但 是烟 台的 形势 较之 济南 , 更加 复杂 武 昌酋 义 的消息 “ 数 口内 在 ( ) 海 学 堂之 学生 及水 手 中传播 ” 。 炯 台的热 血 青年 或 断指 血书 ,
2 0 1 5年 第 l 期
( 总第 l 4期 )
幽车 等放育
SHAND0NG H【 GHER EDUCA F I ON
No . 1 , 2 01 5 Ge n e r a l No . 1 4
登州文会馆 与辛 亥革命
李 日
( 炯 台大学 人 文学 院 山东 烟 台 2 6 4 0 0 5 )

幕幕 威武 雄壮 、 惊 心 动魄 的历 史活 剧 。 在济南 。 徐 镜 心认 真 总结 了此 前 东北 斗 争 的经 验 和 教训 , 最后 鉴 于 山东 特 殊 的省 情 , 决 定 采 取 分 头
并进 的斗 争战 略 : 即不放 弃联 合 各界 争取 和平 独 立 , 同时加 紧武装起 义 的 准备 1 ] 。 因此 , 他在 大 明湖 秘 密
东分 会 的 主盟人 徐镜 心 是这 场光 复运 动 的领 导者 , 是 山东 独 立的 “ 核 心 人物 ” 。他 精心 组织 、 周 密安 排 、 亲
自领 导 了济 南 和烟 台 的光 复 运动 1 】 月 1 3日, 烟台 、 济 南 同时宣 告光 复 。但 是 , 在敌 对势 力 的破坏 之下 ,
山东 光 复不 足 半月 即 被取 消 , 山 东政 局 复被 封建 势 力把 持 。炯 台光复 的 胜利 果 实 , 被反 动军 官 王传 炯 窃
取 。在 此情 势 之下 , 徐 镜心 南下 J 匕 上, 会 晤孙 中山 , 请 示 机宜 ; 召集 同 志 , 制 定 战略 。在 齐鲁 大地 上 上演 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